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14)

    • 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服务
        1. 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定义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PROTAC)是一种是基于泛素-蛋白酶解系统而发展的一种通过小分子化合物来诱导实现靶蛋白降解的新技术。PROTAC分子是一种异双功能分子,它由三部分组成:靶点蛋白配体(POlligand)、E3连接酶配体(E3 连接酶配体)和链接部分(Linker)将二者连在一起PROTAC。PROTAC概念由Craig Crews等人于2001年提出,在2015年后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经过多年发展与沉淀,逐渐受到科研院所、药企和投资机构等高度关注,此技术在抗肿瘤等疾病上显示了特有优势,是医药行业新药研发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2. 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分类   靶蛋白降解技术按降解途径划分有泛素蛋白酶体和溶酶体降解两大类,其中发展得最快的技术路线是泛素蛋白酶体中的分子胶和PROTAC技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细胞内80%以上蛋白质的降解,降解的原理为蛋白质先被泛素(多肽)标记,然后被蛋白酶体识别和降解。泛素蛋白酶体降解中,PROTAC技术具备可克服耐药以及起效浓度低的优势,但成药性有待提升;分子胶技术目前已获得FDA批准,该技术成药性好但难以合理设计。溶酶体降解系统即指通过内吞、吞噬和自噬作用从质膜或细胞质中接收物质,并将其降解和循环利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目前的溶酶体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路线有双特异性核算适体嵌合体、LYTAC、GlueTAC等,上述技术路线均处于临床前阶段。   3. PROTAC(蛋白降解策略)行业特征   整体来看,PROTAC技术领域具有解决耐药性的潜力优势,但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该行业应用前景明朗,但企业亟需面对药物开发难度大的挑战。传统小分子药物和单抗药物需持续占据靶蛋白的活性位点以阻断其功能,属于“占位驱动”,PROTAC只是提供结合活性,触发靶蛋白与E3连接酶结合从而引发降解这一事件,属于“事件驱动”,不需要直接抑制目标蛋白的功能活性,药物也不需要与目标蛋白长时间和高强度的结合;因此,PROTAC的作用范围更广、活性更高,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具有优势。PROTAC早期被提出时相关文献较少,随着PROTAC技术潜在的应用前景愈加明朗,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对PROTAC技术进行开发,相关文献越来越多,但由于技术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全球暂无PROTAC药物相关产品获批,该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此外,PROTAC技术领域不适用小分子药物早期筛选的“类药五原则”,该技术领域缺乏如何改造化合物使其更有可能成为口服药物的指导方向,并且由于技术兴起时间较短,业界缺少有效的高通量筛选技术用于快速、大量地评估PROTAC降解靶蛋白能力,这将降低药物的开发速度与成功率。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9
    • 2023年中国CRDMO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CRDMO行业词条报告

      医药商业
        1. CRDMO行业定义   CRDMO是指端到端一体化小分子药物医药外包,包含了从药物研发至药物上市的全周期服务;CTDMO是指一体化细胞和基因疗法的外包模式。CXO俗称医药外包,主要分为CRO、CMO/CDMO、CSO三个环节,分别服务于医药行业的研发、生产、销售三大环节。CRO是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医疗机构、中小医药医疗器械研发。CDMO,是指在医药领域定制研发生产的新型外包模式。这种外包模式可以协助医药企业从临床前阶段、临床阶段到上市后商业化生产过程开发和优化药品生产和制备工艺,为各个医药研发生产流程中各个阶段提供产能支持。CDMO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技术能力不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客户粘性成为决定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CDMO企业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其业务范围,全面覆盖客户需求。药明康德作为中国CDMO企业龙头,根据具体业务内容重新制定从新药研发早期到商业化生产的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CTDMO商业模式。   2. CRDMO行业分类   新药研发外包服务按照收费模式主要分为传统模式、结果导向型模式、创新型模式及风险共担四大类。   3. CRDMO行业特征   CRDMO行业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CRDMO可以缩短研发生产时间,促进产业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激烈,中小企业也可以参与竞争;CRDMO一体化模式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助力药企快速发展。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8
    • 2023年中国肿瘤治疗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肿瘤治疗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服务
        以肺癌为主的恶性肿瘤发病人群增长将推动肿瘤治疗行业发展。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乳腺癌在全球发病数高居第一,但在中国则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后,位居第四。2016-2021年,中国肿瘤治疗行业市场规模由2,61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4,544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1.69%。由于生活与工作压力增加,加之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中国癌症新发病数呈现增长,成为肿瘤治疗行业的底层推动因素。同时中国医疗资源集中在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呈现地域分布不均的特点。市场需求叠加供应缺口将吸引社会资本注入,提升市场规模发展。预计未来,到2025年,中国肿瘤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7,003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11.3%。   1.肿瘤治疗行业定义   肿瘤是指组织内单个细胞突变改变了细胞的正常功能而形成,这种细胞自我服饰在行为上不受机体的正常调控,是不可逆的。斯奇佩新概念认为肿瘤是组织细胞的一个变异过程,肿瘤仅局限于机体的某些细胞内,其他细胞结构和功能是正常的,细胞恶化是部分基因受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果。肿瘤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状况、肿瘤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析生物学改变,有计划、合理地采取有效治疗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可分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疗法及免疫疗法。   2.肿瘤治疗行业分类   肿瘤治疗根据治疗手段可分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疗法及免疫疗法。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6
    • 2023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医药商业
        1.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定义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错误地攻击机体的疾病,自身抗体大量产生,多系统多器官广泛损害为其基本特征。目前,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视神经脊髓炎(NMOSD)、强直性脊柱炎(AS)、干燥综合征(SS)等,几乎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包含生物药与化学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如融合蛋白、ADC、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具有靶向性、特异性的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指定抗原,在治疗过去无有效治疗方法的多种疾病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从全球市场的角度,靶向生物制剂已经取代小分子药物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2.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分类   根据药物类型,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可分为:小分子药、生物药。   3.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特征   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特征包括:小分子药物为主、高技术壁垒、监管严格。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6
    • 2023年中国制氧机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制氧机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器械
        制氧机作为新冠肺炎辅助医疗设备之一,对于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困难症状具有一定作用。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我国制氧机行业产量持续增长。然而,据公开信息,发达国家约20%以上家庭拥有小型制氧设备,而我国制氧机家庭拥有率不及1%,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老年群体以及其他心血管及呼吸疾病患者群体将成为推动制氧机市场增长的主动力。   1.制氧机行业定义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氧气机的主要用途是将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分离出去,按需要输出不同浓度的氧用于医疗、航天、焊接等,有工业制氧机和医疗保健制氧机两大类,本文所指制氧机为医疗保健领域制氧机。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制氧机行业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产量达到210万台,同比增长39.79%;2021年产量416万台,同比增长98%。   2.制氧机行业分类   制氧机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医用制氧机和家用制氧机两大类。根据其原理又可分为电化学制氧法、低温空气分离法和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制氧机。近年来,分子筛制氧机以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氧浓度高、携带安全等特点,弥补了氧瓶气氧和液氧氧源的不足,迅速占领了医用和家庭保健类的制氧市场。医用制氧机制造适用于严重缺氧者以及明显呼吸疾病人群,如慢阻肺、哮喘等,氧流量在1-10L之间,一般最大流量不低于5L,可连续24小时运行。家用制氧机主要作用为保健,氧流量通常在1-5L,家用型体积小散热差,无法长时间连续工作。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2
    •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词条报告

      化学原料
        电解水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核心,也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根据电解液的不同,目前制氢电解槽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性电解槽(AWE)、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其中AWE和PEM电解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AEM电解槽和SOEC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呈现出以碱性电解槽(AWE)为主、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为辅的商业应用状态,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出货量Top3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达80%。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质子交换膜国产化的加速突破,长期来看,PEM电解槽的成本将持续降低,市场份额逐渐提高。尽管未来增量空间巨大,制氢电解槽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着核心组件国产化程度不足与制氢成本高昂的技术设备风险。2020年以后,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驱动下,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出货量呈高速增长趋势,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氢电解槽总出货量有望超过2GW,至2026年总出货量接近4GW,行业规模接近50亿。   1.制氢电解槽行业定义   电解水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核心,也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由若干个电解小室组成,每个电解小室由电极、隔膜和电解质构成。电解液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解水在制氢过程中无二氧化碳排放,因而被认为是未来最为理想的制氢方式。目前电解水制氢主要应用于浮法玻璃、电子等行业。   2.制氢电解槽行业分类   根据电解液的不同,目前制氢电解槽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性电解槽(AlkalineWaterElectrolysis,AWE)、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Membrane,PEM)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AEM)电解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其中AWE和PEM电解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AEM电解槽和SOEC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WITMED)旨在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43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29.65%。未来,受益于政策利好及持续的需求,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稳步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37.29%,到203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7193亿元。   1.智慧医疗行业定义   智慧医疗(WITMED)旨在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2.智慧医疗行业分类   中国智慧医疗系统主要由智慧医院、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三大系统组成,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词条报告

      医药商业
        出血是创伤后频发的临床表现,伤员现场出现死亡的首要原因为出血失控。不可控制的大量出血往往存在于车祸、自然灾害和外科手术等紧急的情况下。在部分外科手术中,例如心血管、骨科、肝脏等,大面积出血和渗血不仅使得外科医生手术操作难度增大,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本报告为止血材料行业的分析报告,主要围绕可吸收止血材料进行分析,止血材料在医疗机构各个科室用于辅助止血的产品纷繁复杂,目前强生“速即纱”占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可吸收止血材料国产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可吸收止血材料上游主要按照各类止血机制所以对应生物原材料进行布局,中游现阶段处于分庭抗礼阶段,能否打破现有格局?是否会出现资本化的重新洗牌?总体而言止血材料行业仍然处于上升期,短暂的市场缩量主要受疫情环境影响。   1.止血行业定义   止血方法主要依据不同的凝血机制应运而生,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止血方法有手术技术、止血器械、药物止血、压迫止血和局部止血材料五大类别。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根据上图“凝血机制示意图”,机体的生理性凝血过程可以分成三大类:凝血活酶(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原酶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基于以上的凝血机制,现阶段主要有5种常用止血方法。   2.常用止血方法分类   常见止血方法主要包含五大类:手术技术,止血器械、药物止血、压迫止血和局部止血材料。手术技术止血中常见手法为缝合、钳夹、结扎止血;这类方法为最基本和常用的止血方法。但类似于结扎所使用的线头若作为异物长期留在组织中可能会造成感染或者引起组织排斥反应。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5-31
    • 2023年中国原料药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原料药行业词条报告

      医药商业
        原料药(英文: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称活性药物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是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慢性病人群的增加、慢性病种类增多,原料药产业产品加速了多元化、细分化发展。同时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原料药受国家重视程度逐渐提高,颁布了多项政策法律去规范引导原料药行业的发展。2017-2018年大幅增长后遭遇了贸易摩擦、事故频发、停产整顿等多重事件影响,2019年出现了小幅的下降。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降至6.31万亿元,但2021年随后升至8.2万亿元,回弹较快,未来原料药产业内外需求加大,因此其行业潜力较大。本篇报告将聚焦于中国原料药行业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其行业环境、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格局等。   1.原料药行业定义   原料药(英文: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又称活性药物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是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成分,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处理或疾病的预防中有药理活性、其他直接作用或能影响机体的功能或结构,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只有经过添加辅料(稳定剂、赋形剂、崩解剂、润滑剂等)等进一步加工成为制剂才能供临床使用。   2.原料药行业分类   原料药可以根据它的专利期限和工艺流程分为三大类∶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及专利原料药。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5-30
    • 2023年中国医用配送机器人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医用配送机器人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器械
        医用配送机器人是指运用高精度定位、智能感知、智能算法等新兴技术,帮助医护人员分担沉重、繁琐且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的医疗机器装置,其根本目的为完成医护过程中简单但耗力的流程化工作,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以及降低医护人员在递送途中受感染的几率。医用配送机器人属于非医疗类医用服务机器人,在医用服务机器人整体市场中占比较低。随着精确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展,以及医疗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算法的结合深化,医用配送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及可应用性在未来5年将不断提高,带动下游需求在未来5年持续释放。头豹研究院预测,在2022年中国医用配送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3.39亿元人民币。在2025年医用配送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0.01亿元,保持稳速增长。   医用配送机器人行业定义   医用配送机器人是指运用高精度定位、智能感知、智能算法等新兴技术,帮助医护人员分担沉重、繁琐、工作技术含量较低的医疗机器,为完成医护过程中简单但耗力的流程化工作,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以及降低医护人员在递送途中受感染的几率。其工作范围包括隔离病房送药、送餐、进隔离区,以及回收被、服和医疗垃圾等。中国医疗人员资源匮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康复及护理需求,故医用配送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这一痛点。   医用配送机器人具备点对点的定位能力和移动能力,为创造医疗价值,医院物流配送机器人系统在配送功能基础上延伸出更多功能,正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医疗专业特征的机器人系统。向横向延展,系统从药品和材料配送延伸到库存管理和交付物资统计分析,融合自动化技术对不同临床科室提供智能药柜配送,搭载消毒设备实施消杀工作等。向纵深方向延展,系统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专业性医疗服务,例如在核医学病房开展机器人配送服务和辅助护理服务、开展受管控的毒麻药品的配送与管理等。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5-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