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23)

    • 开拓国际融资渠道,深化海内外业务发展布局

      开拓国际融资渠道,深化海内外业务发展布局

      个股研报
        爱博医疗(688050)   事件   2022年12月14日,公司发布公告,为拓展公司的国际融资渠道,满足公司海内外业务发展需求,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GDR以新增发的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作为基础证券。   点评   根据《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业务监管规定》等相关要求,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GDR以新增发的公司人民币普通股(A股)作为基础证券。   公司发行GDR所代表的新增基础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8,414,136股,包括因任何超额配股权获行使而发行的证券,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8%。本次发行事项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公司发行GDR拟募集资金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全球研发、生产和商业化能力,进一步深化公司国际化布局。   公司专注于眼科医疗产品的自主研发,材料研发与光学设计是公司的两大技术核心。公司的全新微透镜渐变离焦镜片,将是继全弧段非球面设计-普诺瞳角膜塑形镜、Defocus连续渐变离焦设计-硬性角膜接触镜及配套护理产品之后,公司在近视防控领域的又一突破;公司旗下天眼医药的彩瞳产品已经获得多个型号的NMPA注册,依托公司的技术平台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单体材料、光学设计、模具加工和制镜工艺方面拥有独立自主的技术能力的OEM制造商。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价   考虑公司角膜塑形镜产品持续放量,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3.16、4.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32%、29%,对应EPS分别为2.27/3.00/3.87元。维持“增持”评级。目前市值对应PE估值为97、73、57倍。   风险提示   人工晶状体带量采购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获批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2-15
    • 爱博医疗(688050):开拓国际融资渠道,深化海内外业务

      爱博医疗(688050):开拓国际融资渠道,深化海内外业务

    • 专注电生理介入诊疗,产品创新研发实力领先

      专注电生理介入诊疗,产品创新研发实力领先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逻辑   国产电生理创新器械先锋,三维系列产品先发优势突出。公司在心脏电生理领域布局产品丰富,是首个能够提供三维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国产厂商。三维射频导管收入占比从 2017 年的 26.1%增长到 2021 年的 40.3%,综合毛利率也从 64.1%提升到 72.4%,三维产品先发优势凸显。   电生理介入市场高速成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对于房颤等心律失常患者,电生理手术相比药物治疗优势明显,未来国内电生理市场将保持快速成长。2021 年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接近 80 亿元,2015 至 2021 年历史复合增速超过 30%。由于产品的高技术壁垒,目前国内市场仍由强生等外资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在国内政策支持背景下,未来电生理器械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拥有国产首个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产品技术优势明显。公司自主研发的Columbus 三维标测系统第三代于 2020 年上市,是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磁电双定位标测系统,平均定位精度误差<1mm,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目前已在全球累积完成超过 3 万例电生理介入手术,遥遥领先国产竞争对手。预计未来公司 Columbus 有望继续带动公司到 2024 年收入突破 5 亿规模。   射频消融重磅产品研发领先,创新冷冻消融有望引领技术革命。高密度标测导管与压力感知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均是目前行业内核心竞争力产品,公司产品已分别于 2022 年 10 月及 12 月获批上市,率先打破进口市场垄断,预计 2 款核心产品有望至 2024 年合计贡献接近 2 亿的收入增量。此外公司在研 IceMagic 冷冻消融系统及冷冻消融导管 2021 年进入器械绿色通道,上市后有望引领行业电生理技术革命。   IPO 募集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能力提升。公司 2022 年 8 月在科创板 IPO发行 7060 万股,募集资金净额达到 10.70 亿元,主要用于电生理研发项目、生产基地以及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未来将有助于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电生理介入市场的发展前景,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 0.12/0.36/0.71 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6%/+100%,参考同行业上市公司可比估值情况,给予公司 2024 年 22 倍 PS 估值、12 个月内目标市值126 亿元,目标价位 26.88 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疫情反复风险;无实控人和控股股东风险;股东减持风险;估值偏高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2-12-13
    • 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国内安评龙头,国际化布局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公司简介   公司是目前中国从事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最大的机构之一,可以向客户提供一站式非临床评价研究服务、临床试验及相关服务、实验模型等CXO服务。   公司的业绩和订单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业绩方面,2017-2021年营业收入CAGR49.8%;归母净利润CAGR64.3%;2022年Q1-3营业收入为12.8亿元(+49.0%);归母净利润为6.3亿元,(+154.8%)。订单方面,1H22公司新签订单超20亿元(其中国内订单+50%以上),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超46亿元。   投资逻辑   非临床CRO是护城河与空间齐具的优质赛道。根据Frost&Sullivan,预计2021年全球安评市场规模约64亿美元,2021-2024年间CAGR约为10.78%;预计2021年中国安评市场规模约11.23亿美元,2021-2024年间CAGR约为20.54%,显著高于全球增速。同时,GLP资质与实验动物资质为企业开展安评业务主要门槛,国内安评市场玩家数量较少。   公司是国内安全性评价业务龙头企业,技术与产能高筑壁垒。公司专注安评领域二十余载,自成立起便专注于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的CRO服务。相较于可比同业,公司是国内最早专门从事新药药理毒理学研究的CRO企业。   布局一体化与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1)近年公司基于安评主业,逐步向涵盖药物研发服务链上的药物发现、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的一体化服务进行扩展。2)非临床安评具备产业转移、离岸外包的可能性。目前还未开始明显的产业转移,长期成长空间巨大。国际化一直是公司的重要发展战略,公司2019年公司收购Biomere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客户国际申报”战略,海外离岸订单快速增长,有望打开成长天花板。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1/30.2/3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5%/37.0%/31.6%,归母净利润9.0亿/10.8亿/13.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1.5%/19.9%/22.4%。行业景气度高,公司订单饱满、业绩确定性较强,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2年45倍PE,对应市值405.00亿,目标价为75.5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汇兑损益风险;董监高减持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12-12
    • 医药行业研究周报:重点关注疫情防控与复苏两个方向

      医药行业研究周报:重点关注疫情防控与复苏两个方向

      医药商业
        新冠跟踪   12 月 5 日, 三款新冠疫苗加强针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国内疫苗选择。   12 月 7 日,石药集团和歌礼制药的两款 3CL 新冠口服药获批临床。   12 月 7 日,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措施。12 月 10 日, 中医药管理局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   国内近一周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及无症状病例下降,近 7 日累计确诊本土病例较多的地区包括 :广东( 11436 例)、北京( 7388 例)、重庆( 1675 例)、四川( 1167 例)、河南( 986 例)。   全球疫情稳定, BA.5 在全球占比下降至 54%, 美国主流变异株为BQ.1.1( 31.9%)、 BQ.1( 30.9%)、 BA.5( 13.8%)。   周观点更新   药品板块关注医保谈判和复苏两大方向: 随着新十条的推进,同时冬季流感等疾病高发,本周部分城市和地区发热门诊就诊量有所上升,相关感冒及解热镇痛/止咳类药品需求快速提升。 同时医保局本周宣布综合考虑新冠疫情影响和谈判工作需要,医保谈判延期开展,关注后续医保谈判推进进展。 建议关注龙头药企估值修复、创新型 Biotech 研发进展、估值底部企业有机会出现反转及中成药(特别是中药创新药) 方向。   CXO 板块: 目前板块估值及市场情绪处于历史底部, 看好 CXO 板块估值持续修复。 继续重点关注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市场优势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龙头。   疫情防控方向仍值得重点关注感冒及解热镇痛常备药物、新冠特效药、疫苗、抗原检测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放量进展。   医药先进制造方向继续关注原料药板块及医药上游供应链。原料药板块盈利能力逐渐恢复,产业升级+产业延展驱动板块持续稳健发展,本周普利制药董事会提请下修转债转股价格,关注相关普利转债。 上游供应链关注贴息政策催化下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拐点加速进程,以及试剂耗材领域国产替代的持续放量及疫情受损部分业务的持续恢复。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恒瑞医药、 药明生物、康龙化成、以岭药业、 阳光诺和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风险,研发风险,销售风险,订单风险,政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12-12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需求复苏预期提升,建议继续关注复苏与新材料方向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需求复苏预期提升,建议继续关注复苏与新材料方向

      化学原料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市场在防疫优化催化下震荡向上,其中申万化工指数上涨1.86%。涨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磷肥及磷化工(6.99%)、食品及饲料添加剂(5.7%)、有机硅(4.81%);跌幅最大的三个子行业分别为粘胶(-4.27%)、氟化工(-2.23%)、涂料油墨(-1.51%)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12月以来已有深圳、哈尔滨、北京、天津、上海、郑州等逾十地发布通告,进出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再查验核酸检测证明。在政策放宽背景下,原先较为疲软的终端消费领域如交运、纺织、餐饮等有望实现底部回暖,部分下游企业的开工率呈现环比向上的态势,上游相关材料需求量也将同步改善。   大事件二:2022年12月8日,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2万吨碳纤维复材项目第二条碳化线一次开车成功,该条碳化线是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之一,目前,该募投项目的所有在建碳化装置投产已过半。随着吉林系大丝束碳纤维的逐步投产,风电叶片领域碳纤维供给将逐步到位,价格也有望向大规模推广水平回归,看好后续碳纤维在风电领域需求起量。   大事件三:海关总署公布,今年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8.6%。按人民币计价,11月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增长0.9%,进口下降1.1%。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增长5.9%,其中,出口增长9.1%,进口增长2%,贸易顺差8020.4亿美元,扩大39%;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5%,其中,出口下降8.7%;进口下降10.6%;贸易顺差698.4亿美元。   投资建议   估值方面,化工板块PE历史分位数为22%,PB历史分位数为55%,整体估值合理。标的方面,本周主线为复苏方向,比如:地产产业链的纯碱,而前期表现较佳的新技术相关标的有所承压,比如:PET复合铜箔相关标的。产品方面,成本端的上行及毛利率的逐步修复是支撑产品价格上行的动力,反之,成本以及需求下行持续压制相关产品价格。投资方面,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复苏产业链,比如:房地产产业链的纯碱、钛白粉,电子产业链的国瓷材料、东材科技。   投资组合推荐   国瓷材料、龙佰集团、宝丰能源、中旗股份、东材科技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12-12
    •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院内诊疗复苏在望,创新药重回上升正轨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院内诊疗复苏在望,创新药重回上升正轨

      化学制药
        事件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继11月提出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后,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公布了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措施。   点评   科学精准防控,减少核酸频次,轻症可居家,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正常,院内诊疗有望恢复常态。优化措施中提出,需要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强化涉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近日,多地防疫政策调整:12月7日,北京宣布对返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执行三天三检;12月4日,上海宣布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2月9日,上海宣布密闭娱乐场所、餐饮服务场所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12月7日,杭州宣布乘坐公共交通不再查验健康码。   院内诊疗逐步恢复,将使创新药从临床入组到商业化兑现都得以加快修复。过去三年,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医疗资源更多的集中在新冠的防治中,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较疫情前有明显的下降。根据卫健委公布的诊疗数据可知,2019年11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7.3亿人次,2022年6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仅为5.6亿人次。医院端就医人数的下降对创新药的临床患者入组速度以及药品的销售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就临床试验而言,因多地疫情散发现象,若创新药临床试验中心当地出现疫情,为配合防疫政策,该中心存在临时关闭/试验暂停情况;就创新药销售而言,2022年上半年多个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封控期间药品推广难度更甚以往。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2022年上半年药品销售额为1107亿元,同比下滑5.51%。我们认为,随着防控政策的逐步优化,群众就医渠道会更加顺畅,临床受试者招募、患者用药将重回正轨,创新药企的发展有望重回“快车道”。   创新药多点开花,期待多个潜在重磅国产原研药物上市。①荣昌生物:以Claudin18.2为靶点的自研ADC候选药物RC118获得得美国FDA颁发的2项孤儿药认定,分别针对胃癌和胰腺癌。②加科思:自研KRASG12C抑制剂JAB-21822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性治疗(至多不超过三线治疗)的携带KRASp.G12C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该产品已在中国获批开展关键性二期临床,有望于2023年提交上市申请。③贝达药业:第三代EGFR-TKI甲磺酸贝福替尼上市申请已获受理,Ⅱ/Ⅲ期临床显示,甲磺酸贝福替尼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EGFR敏感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受试者的疗效优于埃克替尼,安全性可控,可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初治患者提供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我们预计,贝福替尼将于2023年获批上市,届时公司在肺癌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丰富。④科济药业:泽沃基奥仑赛(CT053)在中国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有望于2023年上市。CT053是靶向BCMA的细胞治疗产品,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在中国进行的Ⅰ/Ⅱ期临床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100%。   投资建议与估值   我们认为,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创新药临床推进与商业化兑现将回归正轨。建议关注新药获批相关标的:荣昌生物、加科思、贝达药业、科济药业。   风险提示   封控优化后短期经历疫情反复导致市场剧烈震动、新药上市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2-12
    • 国产培养基龙头,CDMO协同高成长

      国产培养基龙头,CDMO协同高成长

      个股研报
        奥浦迈(688293)   投资逻辑   奥浦迈是国内细胞培养产品技术与服务的龙头企业。成立于 2013 年,基于良好的细胞培养技术、生产工艺和发展理念,公司通过将细胞培养产品与服务的有机整合,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加速新药从基因( DNA)到 IND及 BLA 的进程, 并通过优化细胞培养产品和工艺降低生物制药的生产成本,赢得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和客户声誉。公司主营业务快速发展,从 2018 年的0.34 亿元快速增长至 2021 年的 2.13 亿元, CAGR 为 84.35%。   从行业看,培养基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产企业迎来窗口性发展机会。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最重要的上游耗材之一, 2020 年培养基在全球生物制药耗材市场占比达到 35%,占比最高。 目前国内市场仍由外资品牌占据主要 份 额 , TMO 、 Danaher 、 Merck 合 计 占比 约 64% 。 根据 Frost &Sullivan, 2020 年中国培养基市场规模达到 15.2 亿元,预计 2025 年中国细胞培养基市场规模将达到 54.4 亿元。   领先技术+整体解决方案+高粘性客户,共同打造强劲竞争力。公司未来发展空间与成长确定性兼具, 1)锚定中高端培养基赛道,竞争格局更为优良,同时公司技术领先, 产品市场份额已成为国产第一; 2)培养基业务与CDMO 业务相辅相成,有望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 增强黏性; 3)下游客户项目储备丰富,随着客户临床管线推进,放量确定性较高。 综上, 我们预计2022-2024 年培养基业务增速分别为 62.0%/40.5%/39.1%; CDMO 业务增速分别为 10.0%/35.0%/45.0%。   9 月 2 日公司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 16.44 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 15.11 亿元。 募集资金重点投向公司 CDMO生物药商业化生产平台、公司细胞培养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投资建议   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97/1.54/2.2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1.1%/58.5%/44.3%。 参考可比公司, 给予公司 23 年 65 倍 PE(对应2023 年 PEG 1.11),对应目标市值为 100.25 亿,对应目标价为 122.28 元/股。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大客户流失风险;客户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培养基产品开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12-09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继续看好疫后修复及防疫双主线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疫情防控新十条落地,继续看好疫后修复及防疫双主线

      医疗服务
        事件   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发布十条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点评:   此前公布的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在科学评估第九版防控方案和国庆假期方案等实施效果的基础上提出的。二十条实施后,联防联控机制密切跟踪各地实施效果,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十条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十条措施可以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聚焦优化,主要是基于病毒特点和疫情形势,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实践经验,对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部分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另一类是强调精准,针对当前防控中面临的对第九版、二十条执行不到位、不准确等问题予以纠正,强调更加科学精准。   十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不得随意扩大,不得临时封控。(2)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3)优化调整隔离方式,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4)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5)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6)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7)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8)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9)强化涉疫安全保障,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10)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多地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12月7日,北京宣布对进返京人员不再执行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抵京后不再执行落地三天三检。12月4日,上海宣布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轮渡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看好连花清瘟等感冒类OTC产品后续放量增长。12月5日财联社报道,受多地疫情防控举措调整影响,京东健康感冒用药、退烧、止咳、抗菌消炎类药物销量增长明显,上述药物近7日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18倍,成交件数TOP5药品为连花清瘟、蒲地蓝消炎片、复方氨酚烷胺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其中,连花清瘟搜索量同比增长2000倍。随之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按照新十条要求,看好药店恢复正常运营,看好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的放量增长。   投资建议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推进,看好疫情防控及复苏双主线,其中疫情防控方向包括感冒及解热镇痛常备药物、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抗原检测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放量进展。看好前期疫情受损的相关业务板块业绩持续修复,包括创新药械、临床CRO、医疗服务、连锁药房等。   建议关注:以岭药业、步长制药、人福医药、泰格医药、阿里健康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政策落地实施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订单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2-08
    • 康方生物-B(09926):50亿美元双抗授权,AK112出海加速

      康方生物-B(09926):50亿美元双抗授权,AK112出海加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