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4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制冷剂涨价,磷化工新政出台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制冷剂涨价,磷化工新政出台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基础化工行业变化较多,首先是制冷剂涨价,在三代制冷剂配额时代正式开启后,我们认为制冷剂价格有望进入上行通道,价格上限除了需关注供给,还需关注库存和需求;其次是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推动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本次方案从方向上看将着重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一体化以及全行业绿色高效生产进行发展,建议关注磷化工龙头企业;最后是利安隆公告并购韩国IPI公司,这是基础化工行业逐步向精细化工新材料转型的表象之一,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形式的出海,比如:技术合作、合资建厂,建议持续关注化工出海投资机会。   芯片方面,三星、美光计划一季度上调DRAM价格,幅度在15-20%,行业景气度有持续向上。AI方面,行业巨头在持续发力,比如: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将为Windows11PC推出Copilot、三星电子公司宣布将在1月17日推出下一代旗舰设备GalaxyS24、英特尔宣布成立AI新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OpenAI下周将推出机器人商店、OpenAI正在和数十家出版商谈合作,我们观察到AI产业链的多个环节量变在逐步集聚。机器人方面,斯坦福炒虾机器人火爆全网,工信部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MR方面,苹果VisionPro预计将于2024年1月27日在美国上市,高通推出升级版混合显示头显用芯片,三星和谷歌将采用,建议持续关注行业的边际变化。   市场方面,本周市场有所承压,其中申万化工指数下跌1.21%,跑输沪深300指数1.29%。标的方面,氟化工、磷化工以及高股息标的表现较强,成长标的有所承压,尤其是锂电材料以及半导体材料标的。估值方面,本周基础化工板块PB历史分位数是15%,PE历史分位数是44%,板块估值位于历史低位。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财联社1月3日讯,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坚持分类施策,推进产品结构调整。严格控制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   大事件二:华尔街见闻从供应链独家获悉,备受全球科技用户和行业瞩目的苹果VisionPro,预计将于新年1月27日在美国上市。供应链信息显示,目前索尼是初代VisionPro硅基OLED一供,二供来自中国公司,将成为VisionPro能否扩大产能的关键。   大事件三:高通推出升级版混合现实头显用芯片,三星和谷歌将采用。高通适用于混合现实(MR)头显的升级版芯片,给苹果VisionPro的对手带来助力。   大事件四:当地时间1月4日,科技巨头微软宣布将为Windows11PC推出Copilot键。按下此键即可调用AI助手Copilot,能够回答用户的提问,都助用户画图、写邮件和总结文本等。微软希望此举能让AI无缝参与用户的日常生活。微软将在于1月9日开始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上揭露更多关于相关信息。   大事件五:财联社1月3日讯,各大品牌现阶段都在密集筹备自己的首款AI手机。作为常年盘踞销量全球前三的品牌之一,三星电子公司宣布,将在1月17日推出其下一代旗舰设备GalaxyS24。在其造势宣传片中,该公司承诺将进入GalaxyAI时代。   大事件六:三星、美光据报道计划一季度上调DRAM价格,幅度15%-20%。存储芯片行业熬过了凛冽寒冬,正迎来周期性需求改善。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宝丰能源、赛轮轮胎、通用股份、新宙邦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1-0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三代制冷剂价格宽幅上涨,行业有望开启景气周期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三代制冷剂价格宽幅上涨,行业有望开启景气周期

      化学原料
        事件:   根据氟务在线数据,1月5日国内多种三代制冷剂报价上调,R32报价1.8-1.85万元/吨,相较昨日上涨1000元/吨;R125报价2.9-3.1万元/吨,相较昨日上涨2000元/吨;R134a报价2.8-2.9万元/吨,相较昨日上涨1000元/吨;R410a报价2.4-2.5万元/吨,相较昨日上涨2000元/吨;R143a报价3.5-4万元/吨,相较昨日上涨7000元/吨;混配制冷剂R507和R404报价均为3.3-3.5万元/吨,相较昨日均上涨5000元/吨。   点评:   三代制冷剂配额管理时代正式开启,制冷剂价格有望进入上行通道。根据《〈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对于三代制冷剂削减进程的相关规定,我国在2024年将三代制冷剂的生产和使用冻结在基线水平,并从2029年开始分阶段逐步削减。国内制冷剂企业在2020-2022年的基线年为争夺配额大幅扩产,导致行业供需严重失衡,三代制冷剂盈利能力进入周期底部,部分产品出现成本倒挂。2023年作为基线年与配额管理期之间的间隔年,三代制冷剂价格逐步回到理性区间,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修复。而此次年初涨价主要是基于配额制度下三代制冷剂整体供需格局有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部分品种由于配额缺口预期充足涨价幅度相对较大。虽然目前下游需求仍处淡季且企业库存总量偏高,但生产企业信心较为充足且挺价意愿较为强烈,随着下游空调等主要应用领域后续逐步进入需求旺季,三代制冷剂价格有望持续上行。   主流三代制冷剂产能集中较高,头部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根据生态环境部于23年11月6日发布的《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各生产单位2024年度生产配额按照HFCs品种发放,具体品种三代制冷剂配额计算方式为基线年(2020-2022年)该品种制冷剂平均生产量,因此生产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有望获得更多配额,但是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具体而言,根据百川盈孚数据,三代制冷剂主流品种R32、R125、R134a的CR4分别为54%、53%、53%,整体行业集中度较高,在进入配额管理期后头部企业将依靠自身的规模优势具备一定的行业话语权,同时也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回升。   投资建议:   2024年进入配额管理期后三代制冷剂供需格局得到改善,价格有望进入上行通道,同时头部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回升。基于以上考虑,推荐重点关注三代制冷剂相关标的: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三代制冷剂涨价幅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0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氟化工系列(一):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产品进入上行区间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氟化工系列(一):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产品进入上行区间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含氟制冷剂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是近几年化工行业运行中少数具有供给端限制的细分赛道,制冷剂行业经历了争配额阶段和政策“空窗期”阶段,逐步进入配额监管阶段,行业开始具有协同的基础,且有利润修复的意愿。而根据2024年的配额分配情况来看,内用配额占比相对较低,有利于行业提价,且国内行业集中度提升,替代产品的价格过高,为三代制冷剂产品利润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篇报告为氟化工系列的第一篇,着重从大的方向针对制冷剂行业进行梳理,针对行业新的变化进行深度解读。   投资逻辑   行业配额确定,国内供需格局翻转,形成价格利润改善空间。制冷剂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供给端虽然名义产能明显过剩,但实际供给受到政策配额限制。经过2020-2022年基准期的配额锁定,2024年行业将进入配额管制阶段,产量较2022年下行,供给端受到政策限制;而从结构上看,新的配额政策不仅确定2024年的整体配额,更是针对内用配额进行了约定,国内整体三代制冷剂的内用配额占比不足一半,预估国内市场将呈现出明显供需改善的情况,具有价格和利润的改善空间。   制冷剂行业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低迷状态,具有利润修复的诉求。在配额基准期内,制冷剂生产企业连续3年,通过低价、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导致企业连续三年制冷剂业务承担了巨大的利润压力,很多小型企业难以长期坚持。度过配额锁定阶段后,国内配额形成了供给端限制,使得制冷剂具有涨价基础,行业的企业具有通过涨价获得利润修复的诉求,且由于具有配额限制,并不担心行业内形成新的进入者,行业利润有望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   四代制冷剂仍然具有专利限制,价格持续位于高位,难以形成有效替代,三代制冷剂仍将长期占据主流市场。以往的制冷剂更新迭代过程中,新的制冷剂已经形成了产业基础,在供给受限或者价格大幅提升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产品替代;但三代制冷剂主要由国内生产企业占据主流供应地位,具有资源、产业链、市场等多重优势,海外企业已经战略性转移,转而通过专利布局四代制冷剂获得高盈利空间,相比之下四代制冷剂的价格是现阶段的三代制冷剂的4倍以上,且产能相对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品替代,给国内三代制冷剂提供了较大的涨价空间。   投资建议   制冷剂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国内供给将会受限,供需格局发生改变具有产品提价基础,且行业前期长时间处于低盈利水平,行业内企业具有改善盈利的动力,三代制冷剂预计将进入持续提价阶段,建议关注制冷剂的龙头生产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等。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1-08
    • 氟化工系列(一):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产品进入上行区间

      氟化工系列(一):三代制冷剂配额落地,产品进入上行区间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含氟制冷剂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是近几年化工行业运行中少数具有供给端限制的细分赛道,制冷剂行业经历了争配额阶段和政策“空窗期”阶段,逐步进入配额监管阶段,行业开始具有协同的基础,且有利润修复的意愿。而根据2024年的配额分配情况来看,内用配额占比相对较低,有利于行业提价,且国内行业集中度提升,替代产品的价格过高,为三代制冷剂产品利润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篇报告为氟化工系列的第一篇,着重从大的方向针对制冷剂行业进行梳理,针对行业新的变化进行深度解读。   投资逻辑   行业配额确定,国内供需格局翻转,形成价格利润改善空间。制冷剂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供给端虽然名义产能明显过剩,但实际供给受到政策配额限制。经过2020-2022年基准期的配额锁定,2024年行业将进入配额管制阶段,产量较2022年下行,供给端受到政策限制;而从结构上看,新的配额政策不仅确定2024年的整体配额,更是针对内用配额进行了约定,国内整体三代制冷剂的内用配额占比不足一半,预估国内市场将呈现出明显供需改善的情况,具有价格和利润的改善空间。   制冷剂行业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低迷状态,具有利润修复的诉求。在配额基准期内,制冷剂生产企业连续3年,通过低价、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导致企业连续三年制冷剂业务承担了巨大的利润压力,很多小型企业难以长期坚持。度过配额锁定阶段后,国内配额形成了供给端限制,使得制冷剂具有涨价基础,行业的企业具有通过涨价获得利润修复的诉求,且由于具有配额限制,并不担心行业内形成新的进入者,行业利润有望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   四代制冷剂仍然具有专利限制,价格持续位于高位,难以形成有效替代,三代制冷剂仍将长期占据主流市场。以往的制冷剂更新迭代过程中,新的制冷剂已经形成了产业基础,在供给受限或者价格大幅提升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产品替代;但三代制冷剂主要由国内生产企业占据主流供应地位,具有资源、产业链、市场等多重优势,海外企业已经战略性转移,转而通过专利布局四代制冷剂获得高盈利空间,相比之下四代制冷剂的价格是现阶段的三代制冷剂的4倍以上,且产能相对有限,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品替代,给国内三代制冷剂提供了较大的涨价空间。   投资建议   制冷剂行业在政策驱动下,国内供给将会受限,供需格局发生改变具有产品提价基础,且行业前期长时间处于低盈利水平,行业内企业具有改善盈利的动力,三代制冷剂预计将进入持续提价阶段,建议关注制冷剂的龙头生产企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等。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1-08
    • 肺癌新靶点KRAS G12C国内第二家报产

      肺癌新靶点KRAS G12C国内第二家报产

      个股研报
        益方生物(688382)   事件   2024 年 1 月 2 日,公司公告, 格舒瑞昔片(KRAS G12C) 上市申请获得 CDE 受理, 用于治疗既往经一线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 KRAS G12C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   点评   格舒瑞昔国内外临床同时推进, 合作正大天晴加速商业化进程。( 1) 格舒瑞昔(D-1553)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KRAS G12C 抑制剂,用于治疗带有 KRAS G12C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2) 2022 年 6 月,格舒瑞昔在中国启动单药治疗 KRAS G12C突变的 NSCLC 的单臂 II 期注册临床试验,同时在国际多中心也在进行单药和联合用药在 1L NSCLC 治疗以及结直肠癌等其他实体肿瘤中的临床研究。其Ⅰ期临床研究结果于 2023 年 4 月发表,在 74例可评估的 NSCLC 患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为 40.5%,疾病控制率(DCR)高达 91.9%。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8.2 个月。(3) 2023 年 8 月,公司与正大天晴达成合作协议,将格舒瑞昔的中国大陆独家许可权授予正大天晴。公司将获得不超过 5.5 亿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 以及净销售额分成。   创新靶点 KRAS G12C,国内仅两款药物申请上市,竞争格局优。   (1) KRAS 是最常见的 RAS 蛋白亚型,近 90%胰腺癌、 30-40%结肠癌、 15-20%的肺癌患者体内均出现 KRAS 基因突变,其突变发生率大于 ALK、 RET、 TRK 基因突变总和。而 G12C 又是 KRAS 最常见的突变之一,因此 KRAS G12C 突变的 NSCLC 患者基数群较大。(2)全球获批上市的 KRAS G12C 抑制剂药物仅 2 款。 Amgen 的 Lumakras(Sotorasib), 2 线治疗 KRAS G12C 突变 NSCLC 于 2021 年 6 月获FDA 批准, 2022 年销售额约 2.85 亿美元, 2023 年 Q1-3 近 2 亿美元。 Mirati Therapeutics 公司的 Krazati(Adagrasib) , 2 线治疗 KRAS G12C 突变 NSCLC 于 2022 年 12 月获 FDA 批准, 2023 年 Q1-3销售额为 0.36 亿美元。 目前, 以上两款药物均并未在国内上市。(3) 该靶点国内竞争格局好。此前,仅信达生物同类产品于 2023年 11 月 24 日向 CDE 递交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评审。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贝福替尼 10 月获批 1 线治疗 NSCLC、12 月国谈进入医保,我们预计公司 4 季度及之后的销售分成会好于预期, 分别上调2023/24/25 年营收 36%/7%/44%至 1.79/1.89/3.45 亿元;归母减亏 31%/23%/23%至亏损 3.63/3.53/3.3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品推进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PD-1围手术期适应症,君实国产首家突破

      PD-1围手术期适应症,君实国产首家突破

      个股研报
        君实生物(688180)   事件   2024年1月2日,公司公告,特瑞普利(PD-1)单抗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成为国产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肺癌围手术期免疫疗法。   点评   NSCLC围手术期存在较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特瑞普利单抗再拔头筹。(1)20%-25%的NSCLC患者初诊时可手术切除,但即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治疗,仍有30%-55%的患者会在术后发生复发并死亡。目前化疗作为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获益有限,仅能将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约5%,因此NSCLC围手术期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2)特瑞普利该适应症的研究数据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相较单纯化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mEFS)(尚未达到vs15.1个月),患者的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0%,特瑞普利单抗组的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和完全病理缓解(pCR)率明显更优,分别为48.5%vs8.4%和24.8%vs1.0%,且总生存期(OS)也显示出明显的获益趋势。(3)2023年10月16日,默沙东宣布FDA批准Keytruda用于治疗可切除NSCLC患者,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然后继续作为单药作为术后辅助治疗,该药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肺癌围手术期免疫疗法。而本次特瑞普利紧随其后,成为我国首个、全球第二个获批的肺癌围手术期免疫疗法。其首创的“3+1+13”围术期治疗模式,能更好地观察患者长期生存的获益情况。   六项适应症纳入医保,FDA获批,特瑞普利单抗大幅放量可期。(1)2023年前三季度,该产品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29.7%。在2023年12月的国家医保谈判中,特瑞普利单抗新增三项新适应症,分别为联合顺铂/吉西他滨在一线治疗鼻咽癌、联合紫杉醇/顺铂一线治疗食管鳞、联合培美曲塞/铂类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加上原有的二线及以上治疗黑色素瘤、二线及以上治疗鼻咽癌以及用于治疗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尿路上皮癌等三项适应症,目前该药已有6项适应症被纳入医保。(2)该药于2023年10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在欧盟、英国及澳大利亚等多地提交上市中,海外市场放量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4/25年营15/22/35亿元,归母亏损分别为15/13/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商业推广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发布,实现核心人才长期激励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发布,实现核心人才长期激励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业绩简述   2024年1月3日,公司发布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参与对象为高级管理人员1人和其他员工不超过17人,受让股份总数不超过3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0.54%,拟受让公司回购股票价格为25.69元/股。   此前12月29日公司董事会新聘任郑霁耘女士为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聘任何竹子先生为公司财务总监。   经营分析   持股计划设定较长存续期,充分激励核心人才。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包括新任董事会秘书郑霁耘及包括在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任职的生产、营销、研发和管理的核心人才不超过17人。持股计划存续期不超过120个月,最长锁定期96个月,每期解锁股票比例12.5%,有利于实现公司激励对象的长期激励与约束,确保公司远期目标的实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预计总费用摊销1413万元,对利润影响程度较小。根据公司公告中的测算,未来应确认的总费用预计为1413万元,将在2024年至2032年逐步摊销,最大股份支付费用年份影响为400.03万元,对净利润影响程度不大,若考虑持股计划对公司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本持股计划将有效激发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   CGM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有望打开海外增长潜力。2023年继国内上半年CGM产品获批后,9月公司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产品获得欧盟MDR认证,可在欧盟及认可MDR资质的国家进行销售,进一步增强了公司血糖监测产品的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未来公司CGM产品还将在美国等其他区域推进研发注册,与PTS、Trividia等海外子公司将形成协同,有望持续打开海外更大的CGM市场潜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血糖检测领域的发展,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6、5.59、6.74亿元,同比增长6%、22%、21%,EPS分别为0.81、0.99、1.20元,现价对应PE为38、31、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商誉和海外资产减值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有序发展基础上,优化行业格局,提升磷化工龙头竞争力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有序发展基础上,优化行业格局,提升磷化工龙头竞争力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1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着重针对资源保障、绿色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等问题进行升级,从而保证国内磷化工行业高效高值发展。方案提出2026年,磷资源可持续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磷化工自主创新能力、绿色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高端磷化学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区域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加稳固。   事件点评   磷化工相比于其他的行业具有明显的特殊性:①“资源加工”产业链,具有明显资源和制造的属性,产能释放周期较长,行业供需格局相对较好;②加工环节产能充足,集中度相对较低,不分产品名义产能利用率较低;③行业涉及绿色环保和安全生产,因而政策端对于行业的推进影响相对较大,矿山安全检查、磷石膏的处理、三高整治等都将产生影响;④下涉农业领域,保供维稳是前提,新应用兴起,资源、技术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升。   资源端仍是关注重点,供给端“严格有序”投放,一体化布局成为趋势。此次方案明确在资源端要严格有序的投放磷矿矿业权,支持“采、选、加”一体化的大型磷化工优势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取得矿业权。针对磷矿资源端的供给,一方面向市场投放新的矿权,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维持下游稳定供给,另一方面,把握节奏和对象,为资源端有序合理利用,产业集中化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来看,国内磷矿虽然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北、云南、四川四个省份,但磷资源行业集中度相对有限,虽然经历了2017-2018年的行业整治,行业内仍然存在较多小规模企业,在未来上大替小,以大并小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形成资源端的行业结构的优化,头部企业有望能够获得新增矿权的审批,同时还将受益于落后或者不合规的产能淘汰,行业运行的稳定性提升。   传统磷化工在保供的前提下,优化行业产能,技术升级成为未来领先企业的主要发展路线。从此次的方案中,依然强调“促进化肥保供稳价,优先保证磷肥企业的磷矿需求”,行业主流发展方向依然不变,但针对名义产能过剩的环节比如黄磷、磷铵等严格限制新增产能,在加工环节推动进行“行业格局”和“产品结构”的双向升级,横向严格限制新增产能,提升行业集中度和龙头企业的主导权纵向推进企业产业链延伸,向高附加值的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化工添加剂、医药农药中间体、黑磷基材料等)、副产物的利用方面(氟基材料)进行技术升级。同时推动新材料和传统环节进行有序结合,提升磷化工产业链的一体化和集中度,横纵双向推动龙头企业发展。   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磷石膏的处理仍然是行业发展的关注重点,磷石膏的严格管控有望形成地区外溢。自贵州率先开始执行“已渣定产”的政策后,各个地区也逐步提升了对于磷石膏的管控,此次方案针对全国的磷化工行业进行明确要求,标的污染物排放限额达到先进值,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磷铵产能占比超过35%,新增磷石膏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65%,存量磷石膏有序消纳,对于行业内前期未能形成有效的磷石膏综合治理的企业将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规模化的企业将通过全行业的规范化治理提升竞争力。   投资建议   本次方案着重针对资源有序,结构优化,产品升级,绿色治理等几个维度进行要求,契合行业目前的发展状态和问题,从方向上看将着重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产业链一体化以及全行业绿色高效生产进行发展,头部资源、技术、产业链配套完善的企业将明显收益,建议关注磷化工的龙头企业和资源端布局具优势的生产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波动风险;产品出口波动风险;行业新增厂过多的风险,下游应用大幅波动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1-03
    • 扣非高增近90%,高弹性再获验证

      扣非高增近90%,高弹性再获验证

      个股研报
        诺泰生物(688076)   事件   2023 年 12 月 27 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 预计 2023 年营收 9~10亿元,同比增长 38.19%~53.54%; 归母净利润 1.5~1.6 亿元,同比增长 16.18%~23.93%; 扣非归母净利润 1.5~1.6 亿元,同比增长80.52%~92.56%。 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制剂与多肽原料药品种放量, 多肽产能建设逐步推进。 ①公司多肽原料药面向全球市场,自主开发的醋酸奥曲肽、胸腺法新、 比伐芦定、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 8 种原料药已经在 CDE 登记,部分品种已取得美国 DMF(Drug Master File)编号并已通过完整性审核,同时多个品种已支持国内外多家制药公司的制剂在美国、欧洲或国内提交注册申报,未来公司的原料药业务有望继续放量。 ②公司具备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在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利拉鲁肽、艾博韦泰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 5 公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目前, 连云港工厂现有 2 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此外多肽 601 车间建设推进中。   可转债助力原料药与小核酸发展, 司美格鲁肽获得 FA Letter,加速多肽业务发展。 ①公司发行可转债 4.34 亿元,其中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约 1.3 亿元, 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约 2.1 亿元, 原料药产品研发项目约 0.3 亿元。 可转债项目落地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原料药与小核酸业务发展。 ②公司收到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签发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 DMF(First Adequate Letter)。 公司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已通过技术审评,其质量已获得 FDA 的认可,可满足当前关联制剂客户的 ANDA(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 申报要求,将为后续订单交付打下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3/24/25 年公司营收 9.2/11.5/14.9亿元,归母净利润 1.6/2.0/2.6 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或销售不及预期、股东减持、汇率波动以及药品审评审批政策风险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2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市场反弹,成长方向有望继续跑赢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市场反弹,成长方向有望继续跑赢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行业层面,本周有几个大事件值得关注,一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明的一项突破性新技术,或将彻底改变合成生物学领域;二是12月28日,孚能科技宣布,首款江铃易至EV3251km版本钠电车型下线,钠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正在迈出关键一步;三是除小米SU7之外,刚刚发布的极氪007、问界M9外、蔚来及小鹏X9等车型均已搭载800V碳化硅,我们观察到800V碳化硅有加速推广之势;四是,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对《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和2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审批意见,这意味着氟硅酸法制备无水氟化氢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下游方面,苹果首款头显设备VisionPro预计将在2024年1月底或2月份正式发布,苹果头显能否成为爆款值得关注;另外,我们看到AI基建端在不断完善,本周标志性事件是谷歌近日推出GoogleAISDK,简化在安卓应用中集成高性能模型GeminiPro以及联想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商务AIPC,我们持续看好AI材料的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市场方面,本周市场强劲反弹,其中消费电子材料、磷化工、新能源化工材料表现较佳,站在当前估值、库存双低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可以更加乐观。方向上我们认为上半年偏成长,下半年偏周期。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SamAltman在社交平台公布,AGI(稍晚一些)GPT-5、更好的语音模型、更高的费率限制;更好的GPTs;更好的推理能力;对唤醒/行为程度的控制;视频模型;个性化;更好地浏览;开源,将是OpenAI在2024年要实现的目标。   大事件二:联想正式发布全球首款商务AIPC——ThinkPadX1CarbonAI笔记本电脑,该款新品能高效智能处理本地工作任务,为不同的AI工作负载提供灵活解决方案的同时,让AIPC规模化落地更近了一步。   大事件三:AI初创公司Anthropic预计到24年底年化收入将超过8.5亿美元,远高于此前5亿美元预期。   大事件四:谷歌近日推出GoogleAISDK,简化在安卓应用中集成高性能模型GeminiPro。   大事件五:12月26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对《3万吨/年无水氟化氢和2万吨/年电子级氢氟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审批意见。瓮福祥丰表示,该项目充分利用瓮福集团在氟硅酸制备无水氟化氢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云南祥丰化肥有限公司氟硅酸资源,项目预计2024年4月建成投产。   大事件六:钠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正在迈出关键一步。12月28日,孚能科技宣布,首款江铃易至EV3251km版本钠电车型下线,电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之间,零下20℃放电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1%以上。   大事件七:据业内人士透露,苹果首款头显设备VisionPro预计将在2024年1月底或2月份正式发布。苹果VisionPro的空间计算在社交、办公等场景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大事件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初步成型。   大事件九:近日800V碳化硅新车型迎来密集亮相,除小米SU7之外,刚刚发布的极氪007、问界M9外、蔚来及小鹏X9等车型均已搭载800V碳化硅。   投资组合推荐   东材科技、宝丰能源、赛轮轮胎、通用股份、新宙邦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1-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