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92)

    • 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惠泰医疗(688617):业绩延续高增长,降本控费盈利能力突出

    •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分子业务短期承压

      安图生物(603658):发光业务稳健增长,分子业务短期承压

    • Q3收入同环比改善,激光雷达 医疗光学打开成长空间

      Q3收入同环比改善,激光雷达 医疗光学打开成长空间

    • 23Q3利润再超预期,EGFR用药需求持续

      23Q3利润再超预期,EGFR用药需求持续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10月25日,贝达药业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4亿元,同比+22.90%;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19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282.70%。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5.65%,同比-2.9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73.30%,同比-11.3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4.72%,同比+5.2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7.20%,同比-17.5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39%,同比+0.9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5.60亿元,同比+167.07%。   点评:   行业反腐未影响用药需求持续,公司费用支出整体收窄   公司单三季度营收7.30亿元(+78.2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1833.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5753.09%)。费用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7.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8%,占营业收入比例的35.72%,其中单三季度研发投入1.95亿元。公司继续稳妥推进年度经营计划,考虑到新药上市后拓展需要及市场竞争变化,公司加紧合规有序开展市场推广活动,管线产品市场覆盖稳中有升。   大小分子及新疗法持续推进,加码抗体药物研发布局   报告期内,MCLA-129和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联合用药、EYP-1901玻璃体内植入剂药品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CFT8919片药品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受理。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40余个在研项目涵盖靶向新药及免疫疗法,兼有大小分子和多种抗癌新机制,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进入不同阶段管线收获期。另外,为深化公司在抗体药物领域的战略布局,建设和完善公司的抗体药物开发产业链,公司以自有资金1.50亿元人民币参与认购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2,095,558股新股,占天广实本次定向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2.91%。   前线适应症医保放量,新产品上市贡献增长   贝达药业作为国内最早的创新药公司之一,多年深耕肺癌靶向治疗,伴随着我国医保等多项药政共同发展,公司已经具备多年药物开发、临床研发及商业化的综合性能力,并成功推动了肺癌三大产品上市。旗下埃克替尼(凯美纳?)、恩沙替尼(贝美纳?)、贝伐珠单抗(贝安汀?)分别针对EGFR、ALK、VEGFR全面覆盖非小细胞癌,其中头部产品埃克替尼已经惠及广大肺癌患者。报告期内,公司EGFR-TKI贝福替尼(赛美纳?)的经治却EGFR T790M+的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3年5月获批上市,在三代EGFR-TKI中展示了更好的PFS。国内首个肾癌创新药伏美替尼(伏美纳?)获批上市,进一步扩大覆盖瘤种,未来将会与合作伙伴探索该药在眼科领域的拓展应用,新产品上市及适应症扩大带动新的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贝达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27.37亿元、37.14亿元、46.8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2%、35.7%、2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5.43亿元、7.7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38.0%、56.9%、42.2%。对应PE分别为73X、46X、3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公司药品申报临床及注册等环节可能面临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产品进入医保或集采可能会面临丢标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8
    • 国内产品集采放量,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国内产品集采放量,海外市场拓展顺利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36亿元,同比增长23.01%;归母净利润约0.12亿元,同比增长325.36%;扣非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减少2781.0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同比下降130.35%。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0.94亿元,同比增长34.21%;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增长669.08%;扣非净利润-0.05亿元,同比减少308.2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03亿元,同比增长65.72%。   点评:   23Q3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未明显受到反腐政策影响   2023Q3公司营业收入0.94亿元,环比2023Q2的0.90亿元略有增长。2023Q3期间,福建电生理耗材集采联盟的27个省预计全部执行集采价格,因此集采产品的出厂价也有一定幅度下降。2023Q3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2.39%、30.35%、11.10%、25.11%、-1.20%、9.97%,变动幅度为-9.46pp、-1.35pp、-4.41pp、-3.94pp、3.55pp、8.23pp。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电生理手术量快速提升,同比增速约40%,国内单三季度手术量同比增长接近30%。截至2023年10月,公司三维手术累计超过5万例,而且公司面向房颤适应症的高端耗材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冷冻消融系统分别于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及2023年8月获批上市并进入挂网阶段,其中压力导管累计手术量已近700台(其中商业化手术量约300台),新品商业化稳步推进。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增速亮眼   公司目前已累计覆盖31个国家,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于8月25号获得了CE的认证和英国的认证。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销售网络,组织开展三维手术病例论坛。通过参与欧洲和美国心律学年会等活动,展示公司全产品线解决方案,加大产品海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海外业务公司有四大区域,各个区域的占比来看,目前西欧收入占海外收入的40%,中东非约占34%,亚太占比接近10%,拉美占比10%以上。从增速来看,亚太地区虽然占比较小,但是整体增速还是比较快的,增速翻一番。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1亿元、4.87亿元和6.98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1.0%、42.9%和43.2%,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17亿元、0.49亿元和0.91亿元,增速分别为483.8%、181.7%和86.5%,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0.04元、0.10元和0.19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599x、213x和114x,对应的PS倍数分别为30.50x、21.35x和14.90x,公司是行业里三维手术解决方案较早完整推出的厂家,房颤术式解决方案丰富,未来房颤手术放量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产品商业化不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及展望:优选估值合理+有改善预期+跌幅较大的龙头标的

      医疗器械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及展望:优选估值合理+有改善预期+跌幅较大的龙头标的

      医疗器械
        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   (1)康复设备:板块整体受医疗反腐政策影响较少,且疫情期间显著受损于招标采购延迟,龙头公司如翔宇医疗、诚益通均呈现超过50%收入增长。   (2)血管介入:心脏电生理、瓣膜类介入(外科瓣)、神经介入(如颅内带药支架)尽管2023Q3增速不及2023Q2,但在整个高耗板块仍表现最为亮眼。   (3)内镜诊疗设备:消化内镜的终端需求仍较为旺盛,国产龙头开立和澳华竞争优势突出,均在2023Q3表现出超行业增速增长,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   (4)内镜诊疗耗材:部分公司凭借核心产品获得了较高增长,如安杰思。   (5)化学发光试剂:行业内龙头公司均实现了15%以上的增长。   (6)呼吸道检测:受季度性因素影响,呼吸道检测无论是分子检测类产品还是联检类产品均实现较快增长,如圣湘生物、英诺特。   (7)海外市场拓展: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逐渐在海外影响力加强,如南微医学(2023Q3海外收入增速大幅增长),艾德生物、微电生理、华大智造、联影医疗等。   经营改善或有改善预期的细分领域:   (1)低值耗材:出口类低值耗材以海外大客户的供应链企业为主,2023Q3受海外客户库存逐渐去化,订单节奏下达正常,业绩均有所改善,如采纳股份、维力医疗。   (2)骨科耗材:2023Q3收入端略有改善,但未呈现板块性,预计由于各家公司的库存水平、换货节奏不同,改善的节奏也有所不同。   (3)其他出口:如海泰新光,受大客户经营节奏、新品发布计划影响,业绩有一定的波动性。   (4)大型设备:2023Q3受反腐政策影响,招标延迟,普遍设备类公司收入降速,预计2023Q4有所好转。   消费类仍需等待:   (1)家用医疗器械:2023Q3没有新冠类产品基数的影响,市场的需求结构变化较大,常规的品类开始恢复,而受居民收入水平及对未来预期的变化,消费类以刚需型为主,改善型和升级型动力不足,另外线上流量平台的结构变化也给企业带来挑战,新的流量平台如抖音、快手崛起,但长远来看,家用医疗器械的需求持续,企业端产品结构改善的空间也很大,仍是长坡厚雪的领域。   (2)OK镜:受行业竞争格局及中低价格替代品类的兴起(如离焦框架镜)的影响,OK镜的增长受到影响,但从近视防治效果及目前OK镜的渗透率来看,OK镜仍有较大空间,而对相关企业来说,未来提供全套的近视防控产品或方案是趋势。   器械板块投资逻辑梳理:   估值角度:估值合理,从PEG角度看:2023/2024预期PEG在1倍左右的细分龙头。   基本面:基本面预期有改善:(1)骨科:关节预计在11月续采,关节续标价格有望提升;2024年骨科三大耗材均已执行集采价格超过1年,骨科行业经营拐点有望出现;(2)出口方面,器械出口领域在23Q3已经环比改善,展望未来1年,出口方面预计随着海外大客户去库存结束,有望逐渐正常节奏下单,并逐渐进入补库存周期;(3)消费医疗方向等待消费预期改善的节点,2023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长预期,消费普遍低迷,以大单品OK镜为例,某龙头公司部分月份也出现同比下降的现象,从中短周期来看,预计消费医疗底部已经出现;(4)受Q3医疗反腐政策影响,并在Q4预期有较好恢复,且22Q4同期基数不高的部分耗材、设备类标的,如微电生理、开立医疗、澳华内镜;(5)受反腐政策影响程度较小,中长期需求稳定,龙头优势持续扩大的康复器械类标的,如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诚益通等;(6)IVD化学发光板块,仍需要等待集采落地及中标企业分组情况,优选内生增长强劲的超跌标的。   筹码/交易:优先前期下跌幅度大。   建议关注标的:骨科(威高骨科、春立医疗、爱康医疗)、出口(维力医疗、海泰新光、采纳股份)、消费医疗(欧普康视)、反腐政策影响减弱类(微电生理、开立医疗、澳华内镜)、康复设备(翔宇医疗、伟思医疗、麦澜德、诚益通)、化学发光IVD(亚辉龙)、流感(英诺特)   风险提示:(1)医疗反腐行动持续进展,部分设备招投标延期,进而影响设备类公司经营业绩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3)出口订单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11-08
    • 常规业务持续增长,减值影响可控

      常规业务持续增长,减值影响可控

      个股研报
        迪安诊断(300244)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2.92亿元(-34.15%),归母净利润5.31亿元(-78.13%),扣非净利润4.82亿元(-80.01%)。   点评:   基期影响短期业绩,常规业务维持良好增速   2023Q3公司实现营收34.50亿元(-29.25%),归母净利润0.78亿元(-85.84%),扣非净利润1.50亿元(-71.88%),表观业绩和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需求减少、新冠检测量下降的影响。剔除非经扰动,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常规业务仍维持较高增速,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诊断服务实现营收40.80亿元(+17.07%),ICL服务收入37.11亿元(+21.16%),渠道产品业务收入62.21亿元   (+6.07%),自研产品收入3.29亿元(+30.56%)。其中,单Q3公司诊断服务实现营收13.53亿元(+5.62%),ICL服务收入12.32亿元(+10.01%),渠道产品业务收入21.07亿元(+4.14%),自研产品收入1.00亿元(+9.89%)。   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经营性现金流不断改善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81%(-8.31pct),整体净利率为7.69%(-10.66pct);单Q3的综合毛利率与整体净利率分别为32.15%/5.22%(同比分别-4.36pct/-8.81pct),预计主要系新冠检测需求下降导致规模效应减少,固定成本占比提升所致;其中三季度新增的1.0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对Q3净利率产生负向影响。此外,公司大力推动应收账款清理工作,截止第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3.90亿元,较第二季度末环比减少2.75亿元,回款进程顺利,应收账款清理工作成效显著。随着公司收款工作有序推进及行业环境逐步改善,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坏账风险较低,Q4起业绩有望逐步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受去年新冠疫情扰动因素影响表观承压,常规业务、渠道及自研产品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我们看好公司在第三方检测领域的业务能力,“产品+服务”医学检验平台协同优势明显,考虑到公司新冠减值影响,我们略微下修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在2023~2025年将实现营业总收入141.16/161.72/184.38亿元人民币(前值   142.29/161.54/180.73亿元),同比-30.4%/+14.6%/+14.0%(前值-29.8%/+13.5%/+11.9%);将实现归母净利润9.04/12.00/14.87亿元(前值10.58/13.77/16.80亿元),同比-37.0%/+32.7%/+24.0%(前值-26.2%/+30.2%/2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应收账款管理不及预期;诊断质量控制不及预期;行业竞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23Q3输液业务维持稳定,子公司川宁量价齐升

      23Q3输液业务维持稳定,子公司川宁量价齐升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10月31日,科伦药业发布2023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43亿元,同比+12.93%;归母净利润19.63亿元,同比+39.70%;扣非归母净利润19.22亿元,同比+40.1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2.52亿元,同比+120.47%。   点评   降费增效提高利润贡献,基础业务企稳持续拉动增长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2.93%,同比-1.35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37.02%,同比-4.6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20.64%,同比-3.5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5.07%,同比+0.2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31%,同比-1.20个百分点。公司单三季度实现营收49.45亿元,同比增长3.79%,实现归母净利润5.60亿元,同比增长3.46%。今年以来,公司基础输液板块随着诊疗恢复需求量提高,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   仿创新药研发持续投入,多项临床申报进展积极   新药板块多个产品表现优秀,报告期内公司仿制改良创新项目获批10项,四季度将持续推进项目获批。三季度,肠外营养系列录得较好增幅,前期集采即将到期,续约规则整体稳中向好,对销量现有稳定基础上小幅提升。麻醉镇痛系列医院开发数量新增300家,销量持续增加,截至Q3业绩任务已超额完成,全年指标达成在望。子公司博泰创新药整体管线33个,其中10个小分子23个大分子,报告期内SKB264在ESMO公布其关键临床数据,在经治HR+HER2-乳腺癌中,实现ORR=36.8%、DCR=89.5%的优秀数据,目前已就TNBC适应症已向CDE递交新药上市申请NDA,后续NSCLC等适应症拓展推进中。   子公司川宁生物快速增收,产品实现量价齐升   科伦药业子公司川宁生物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81亿元,同比增长2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亿元,同比增长92.65%;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11亿元,同比增长超10倍。产品拆分来看,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收10.95亿元,同比增长7.87%;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收7.33亿元,同比增长12.27%;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14.58亿元,同比增长44.75%;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1.76%。近年来通过内部管理优化升级,公司利润提高,合成生物学板块贡献增长料全年及明年业绩将维持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1.25亿元、229.60亿元、248.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8.7%/8.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71亿元、32.72亿元、34.80亿元,同比增长50.5%/27.3%/6.4%,对应PE为   16X/13X/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审批准入不及预期风险;成本上升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8
    • 基因测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海外市场打开

      基因测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海外市场打开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2.04亿元,同比下降33.01%;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109.78%;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162.84%。其中,23Q3营收7.60亿元,同比下降18.15%;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105.94%。   事件点评   基因测序仪板块保持快速增长,持续拓展海外市场   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营收表现亮眼,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新增测序仪装机超640台,累计销售装机总量超3100台。2023年前三季度测序板块实现收入17.29亿元(YOY+31.47%);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实现收入10.83亿元(YOY+21.19%);亚太区实现收入2.88亿元(YOY+34.12%);欧非区实现收入2.56亿元(YOY+68.76%);美洲区实现收入1.01亿元(YOY+85.83%)。   其中,仪器设备前三季度实现收入6.71亿元(YOY+15.63%),测序仪板块中占比38.81%;试剂耗材类前三季度收入10.26亿元(YOY+42.92%),占比59.34%。   第三季度,仪器设备类收入2.12亿元,占比33.60%,试剂耗材类收入4.02亿元,占比63.71%,相较上半年试剂类收入占比显著提升,这也说明公司设备的试剂消耗量在放量。   公司也持续拓展海外市场,与众多公司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公司与韩国分子诊断公司NGeneBio、韩国生物医学公司   Bio-medicalScience(BMS)、阿拉伯国家-中国经贸合作创新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与北京中科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等达成战略合作。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硕果频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6.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9.14%。2023Q3,公司发布了包含单细胞表观组学产品scATAC建库试剂盒在内的两款单细胞领域产品,推出了最新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测序组合产品。同时,公司研发的DNBSEQ-G99基因测序仪于9月获批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另外,“一种用于基因测序仪的光学系统”获得基因测序领域首个中国专利金奖。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31.17亿元、40.41亿元、52.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3%、29.6%和29.3%,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0.95亿元、1.87亿元、3.0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5.3%、97.6%和63.7%。2023-2025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23元、0.45元和0.74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363倍、184倍和112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基因测序仪领域的龙头企业,未来海外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7
    • 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内镜板块仍显韧性

      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内镜板块仍显韧性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为14.68亿元(+17.31%),归母净利润为3.21亿元(+30.65%),扣非净利润为3.21亿元(+43.11%)。   其中,第三季度,公司收入为4.24亿元(+2.10%),归母净利润为0.48亿元(-32.60%),扣非净利润为0.48亿元(-22.05%)。   事件点评:   预计内镜板块仍实现较快增长,推出新一代产品HD580   从产品线看,预计超声业务稳定增长,软镜设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两条产品线的增长均符合公司预期。公司也推出了全新的HD580系列医用内窥镜图像处理器,该产品是在HD550基础上深度结合临床需求完成的全新产品开发,全面支持高端放大镜体、可变刚度镜体,以及近两年新增功能,未来市场定位也高于目前的HD550。   股权激励方案,助力公司微创外科板块长期发展   公司此前也发布了针对微创外科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计划的考核目标为公司2023-2026在中国大陆地区外科业务总收入,考核目标为1/1.45/2.5/4亿,2024-2026年同比增长45%/72%/60%。公司在微创外科领域,目前已推出2K和4K白光、4K荧光,还有新一代腔镜系统、自研镜体、气腹机等产品,公司的腔镜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具备明显技术优势,比肩国际腔镜品牌,预计未来几年也有明显增长。   投资建议   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21.92亿元、27.50亿元和35.05亿元(前值分别为22.37亿元、28.04亿元和35.70亿元),对应收入端增速分别为24.4%、25.4%和27.5%,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计有望分别实现4.77亿元、6.18亿元和7.97亿元(前值分别为5.29亿元、6.69亿元和8.46亿元),利润端增速分别为29.1%、29.4%和29.0%。2023-2025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11元、1.43元和1.85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43倍、33倍和26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内镜和超声双龙头公司,内镜进入快速成长期,超声保持稳定增长,公司继续发力微创外科领域,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