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71)

    • 2024H1业绩符合预期,IVD增速亮眼

      2024H1业绩符合预期,IVD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1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母净利润75.61亿元,同比增长17.37%;扣非归母净利润73.80亿元,同比增长16.39%。   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58亿元,同比增长10.35%;归母净利润44.01亿元,同比增长13.69%;扣非归母净利润43.43亿元,同比增长13.94%。   事件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提升,三大业务线稳健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31亿元,分季度看,2024Q1/Q2收入分别为93.73/111.58亿元(yoy+12.06%/+10.3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0/44.01亿元(yoy+22.90%/+13.69%)。2024Q1/Q2,销售毛利率分别为65.96%/66.50%,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3.73%/39.56%,2024Q2的销售净利率达到了近五年的最高水平。   从业务线看,三大业务线稳健发展,毛利率较高的体外诊断试剂和中高端监护类以及影像类产品的收入占比不断提升。   (1)生命信息与支持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0.09亿元(yoy-7.59%),其中预计国内下滑20%、国际增长10%,细分领域来看其中微创外科增长超过了90%,硬镜系统实现了翻倍增长,高值耗材业务如超声刀开始逐步放量。国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受行业整顿及设备更新政策影响,医疗设备招采活动因普遍处于观望状态而有所延。预计中国市场医疗行业整顿已逐渐进入常态化,对于医院招标采购的影响也将消退,迈瑞的竞争力在一个更加透明和规范的采购环境中将更加凸显。据公司统计,截至报告期末,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提升至240亿元以上。   (2)体外诊断收入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76.58亿元   (yoy+28.16%),其中,化学发光业务增长超过了30%,预计公司在国内化学发光排名升至第三(前二为罗氏和雅培)。试剂等耗材类业务在门诊、手术等诊疗需求的持续增长下,增长迅猛,国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了25%。其中,国内血球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30%,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国内血球市场第一的地位,并持续拉开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份额差距。   海外方面,公司通过并购和自建的方式加快了对海外体外诊断市场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临床支持、IT服务等本地平台化能力的建设进度,DiaSys的并购整合进展顺利,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的渗透速度仍在持续加快,上半年成功突破了超过60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并完成了首条MT8000流水线的装机,推动国际体外诊断业务上半年增长超过了30%。凭借血球业务线已经建立起来的技术创新和临床价值等各方面的优势,公司仍在不断加深和海外第三方实验室的合作关系。其中,公司已经成为拉美第一大实验室DASA的独家血球供应商,并将借此机会横向拓展更多业务。   (3)医学影像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为42.74亿元   (yoy+15.49%),其中超声高端及以上型号增长超过40%。在国内市场,受益于去年底推出的国产首款超高端超声平台Resona A20放量,公司进一步巩固了超声业务国内市场第一的行业地位。随着今年底妇产应用超高端超声的上市,长期被进口品牌占据的超高端市场未来也将有迈瑞的一席之地。   在国际市场,公司迅速地对营销策略做出针对性调整,加大海外高端市场的覆盖投入力度,加速高端客户突破的进程,进一步巩固了超声业务全球第三的行业地位。   (4)电生理和血管介入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3.74亿元。公司2024年上半年战略性收购惠泰医疗的控股权,拓展进入到了心血管耗材领域,预计该板块未来也将保持高于公司整体增速增长。   费用控制加强,产品推出加速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约29.35亿元,收入占比约为14.30%(同比下降了1.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约8.23亿元,收入占比4.01%(同比下降了0.30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约17.75亿元,收入占比8.65%(同比下降了1.37个百分点)。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丰富产品线。公司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推出了瑞智重症决策辅助系统、A3/A1麻醉系统、4K三维电子胸腹腔内窥镜系统、腔镜吻合器、AniFM I1动物输液泵、Veta3X动物专用麻醉机、TMS30Vet动物遥测监护系统、Veta5Plus动物专用麻醉机等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推出了CL-2600i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BS-1000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680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测定试剂盒、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盒、弓形虫IgG抗体亲合力检测试剂盒、胃泌素17(G-17)测定试剂盒、BC-20Vet动物专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等新产品,这些重磅产品的推出将成为助力体外诊断业务延续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公司在医学影像领域主要推出了中高端台式超声Resona/NuewaI9精英版、中高端台式超声Resona/Nuewa I8、Vetus80动物专用台式彩超、Vetus Nova动物专用台式彩超、VetiPad系列平板与软件升级方案等重磅新产品及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403.57亿元、484.31亿元、578.78亿元(前值为427.8亿元、509.7亿元、607.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5%、20.0%和19.5%,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138.81亿元、166.95亿元、202.16亿元(前值为139.7   2/5   亿元、168.0亿元、20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9.8%、20.3%和21.1%。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1.45元、13.77元和16.67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0倍、17倍和14倍,考虑到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三大主线业务稳健增长,综合实力强,品牌力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8-30
    • 2024H1基石业务稳健,医美板块未来可期

      2024H1基石业务稳健,医美板块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yoy-12.84%),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yoy-29.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3亿元(yoy-33.50%)。   其中,2024年第二季报,公司实现收入1.04亿元(yoy-16.38%),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yoy-31.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37.64%)。   事件点评   盆底业务仍有压力,康复业务相对稳健,医美业务未来可期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整体实现1.92亿元,分产品来看:(1)磁刺激类收入0.85亿元(同比-13.38%),毛利率75.93%(yoy-0.77pct);(2)电生理类收入0.30亿元(同比+0.58%),毛利率74.34%(yoy+3.73pct);(3)耗材及配件收入0.37亿元(同比+8.44%),毛利率66.32%(yoy-1.35pct);(4)激光射频类收入0.13亿元(同比-19.63%),毛利率67.35%(yoy+11.58pct);(5)电刺激类收入0.16亿元(同比-48.18%),毛利率68.64%(yoy-1.47pct)。   分业务来看,公司致力于三大康复领域:盆底及产后康复、精神康复、神经康复,目前医美业务也有所突破。2024年上半年,公司业务结构变化明显,其中盆底及产后康复占比持续下降,目前占比约在38%,公司的精神康复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已达到36%,神经康复业务占比相对稳定,目前占比约在18%。公司上市时盆底及产后康复业务占比曾超过60%。盆底业务受分娩量下降、行业合规提升导致的公立医院招标量下滑、公司电刺激产品相对老旧等因素,2024年上半年呈现较大幅度下滑。2024年下半年,公司也会针对电刺激做新一代产品的研发,更新产品型号,预计2024年下半年会有所改善。   公司的精神康复业务增长稳健,新一代高端经颅磁设备MagneuroONE已于2024年2月取证,预计下半年正式开始陆续完成上市销售。该款设备对于公司来说,(1)增加高端机型收入,提高伟思在高端临床和科研市场的占有率;(2)目前已经全面覆盖高中低全系列产品,进一步提升经颅磁的整体市占率;(3)引领经颅磁技术的科研和临床应用,提高伟思经颅磁的学术影响力。   医美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高频电灼仪(私密射频)、塑形磁两款产品,在妇幼渠道与轻医美市场均持续取得销量突破,销售双双超过50台。得益于私密射频、塑形磁初步放量,为盆底转型和医美业务开拓提供动能,预计下半年装机继续加速,全年装机预计均会突破100台。   坚持研发创新驱动,持续丰富产品管线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约0.3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约18.58%,仍保持着较高的支出强度。从公司目前的产品规划来看,公司在大康复板块新增了较多的价值量高的大单品,体外冲击波产品、儿童康复系列新品已在上半年成功上市,康复精品方案新增疼痛管理、重症康复方案,较公司之前康复领域仅有经颅磁产品,目前已经的产品矩阵变得更丰富,未来1-2年内公司也会布局更多主流康复核心单品。   在医美领域,公司的皮秒激光产品目前临床实验全部完成,预计年内拿证,届时公司将进入医美主流皮肤管理市场。另外,公司射频类医美设备在临床前准备阶段,预计2025-2026年实现上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4.40亿元、5.32亿元和6.45亿元(前值为5.89亿元、7.41亿元和9.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8%、20.9%和21.2%。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41亿元、1.74亿元和2.11亿元(前值为1.70亿元、2.15亿元和2.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5%、23.1%和21.6%。   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1.47元、1.81元和2.20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6x、13x和10x。展望未来,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结构,拓展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布局,看好公司在医美、康复、泌尿等多个领域的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30
    • 业绩稳增,发展进入高质量新周期

      业绩稳增,发展进入高质量新周期

      个股研报
        上海莱士(002252)   主要观点:   事件:   8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24H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2.52亿元(+9.02%),实现归母净利润12.41亿元(+0.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29亿(-6.03%);毛利率40.88%,净利率29.19%。   点评:   符合预期,经营稳中向上,一次性费用影响利润   24Q2公司实现营收21.96亿元(+19.51%),实现归母净利润4.84亿元(-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3亿元(+9.22%)。24H1公司主要的非经营性损益包含:1)一次性政府补助3333万元;2)持有金融资产等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1.79亿元等。若不考虑一次性费用扰动,公司净利润稳中向上。   从产品结构看,24H1公司自产白蛋白/进口白蛋白/静丙/其他血液制品分别实现营收8.00/19.55/8.39/6.07亿元,分别同比+17.21%/18.87%/-15.50%/+15.69%;分别实现毛利率   46.21%/17.86%/58.73%/83.31%。静丙略有下滑主要系去年同期去库存导致基数较高,其他核心产品增速稳定。   规模领先,海尔入主后有望持续赋能   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公司共有上海、郑州、合肥、温州、南宁共5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拥有单采血浆站44家,分布于广西、湖南、海南、陕西、安徽、广东、内蒙、浙江、湖北、江西、山东11个省(自治区),规模行业领先。24年7月海尔集团成为公司实控人,海尔集团在大健康板块拥有3家上市公司,我们认为新股东入主后,公司有望持续获得赋能,业务上达到协同增效,助力公司采浆量与业绩发展登上新台阶。   投资建议:上调为“买入”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海尔入主后有望持续为其在浆站资源等方面进行赋能,采浆量有望进一步增加。我们上调评级为“买入”,预计2024~202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总收入   85.38/96.78/109.14亿元(同比+7.2%/13/4%/12.8%);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2.92/26.03/29.37亿元(同比+28.8%/13.6%/12.8%)。风险提示   浆站拓展不及预期;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9
    • 2024H1血糖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2024H1血糖业务毛利率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增强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1.33亿元,同比+6%;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10%。   其中2024Q2公司实现收入11.19亿元,同比-0.5%;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25%。   点评:   2024H1公司血糖监测业务平稳增长,销售毛利率提升明显   2024年上半年,公司血糖监测系统业务实现收入约15.52亿元,同比增长约12.73%,销售毛利率达到61.32%,较2023年同期提升5.16个百分点,较2023年全年血糖监测系统毛利率也提升了1.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公司销售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包括:(1)母公司为经营主体下的BGM业务,我们预计该板块2024年上半年收入端增长超过5%,同时公司加强生产优化,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销售的仪器试剂比,BGM销售毛利率提升;(2)母公司为经营主体下的CGM业务,进展顺利,较2023年4月份刚上市时的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均有优化,CGM的销售毛利率提升;(3)公司海外子公司Trividia经营的BGM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也实现经营改善,毛利率有所提升。   从公司核心经营主体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稳健的特点,且海外子公司Trividia改善明显。(1)母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2.76亿元,同比增长16.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下降10.38%。母公司利润端同比下降,我们预计与公司扩大CGM业务市场拓展有关,目前CGM还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当前则优先致力于CGM消费人群心智的获取和市场份额的提升。(2)心诺健康:公司控股比例55%,核心资产为美国子公司Trividia。2024年上半年,心诺健康实现收入约5.43亿元,实现净利润约0.22亿元。(3)三诺健康:公司控股比例100%,旗下业务主要包括PTS、血压计、糖尿病服务等业务。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约3.68亿元,实现净利润约0.04亿元。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血糖监测业务的毛利率仍有提升空间,提升动力主要来自CGM业务的改善,目前公司CGM业务在整体的血糖监测系统中占比较低,我们预计在6%左右,而CGM产品目前的销售毛利率还低于公司整体的血糖监测业务毛利率,预计未来随着CGM海外收入快速增长(海外相对高定价、高毛利率)、公司自动化产线利用率提升以及国内市场持续放量,CGM毛利率改善空间更大,对公司整体血糖监测业务盈利提升的促进作用也更大。   持续加强研发,CGM海外拓展可期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1.71亿元,同比+6.14%,占公司总营收的8.02%。截至报告期末,研发人员共847人,占公司总人员的17.88%,公司在全球拥有7大研发中心、8大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全球研发中心项目也在有序建设中,有效地保障了公司产品升级和新产品的开发储备力度。   血糖监测产品方面,公司CGMS产品“三诺爱看”在全球多个国家获得注册证,新一代CGM国内注册申报获得受理,预计2025年一季度获批,公司在美国CGM临床进展也较为顺利,成人组和儿童组均进组顺利,预计2025年中或第三季度实现获批上市。公司在欧洲市场也正在推进公司CGM产品和经销商的签约工作,未来会进军西欧区域国家的医保市场。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3.82亿元、49.97亿元和56.32亿元(前值为47.11亿元、54.95亿元和63.84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8.0%、14.0%和12.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19亿元、5.47亿元和6.82亿元(前值为4.50亿元、5.76亿元和7.20亿元),增速分别为47.3%、30.5%和24.8%,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74元、0.97元和1.21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30x、23x和19x,公司深耕血糖监测领域,BGM业务稳定增长,CGM国内初步开始放量,海外市场预计在2025年美国市场上市,成长天花板高、潜力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CGM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9
    • Q2业绩有所承压,静待新产品放量

      Q2业绩有所承压,静待新产品放量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2024年8月28日,华恒生物发布2024年半年报。公司2024H1实现营收10.16亿元,同比增长19.57%;实现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下降21.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下降22.14%。   24Q2单季度实现营收5.15亿元,同比增长14.64%,环比增长2.93%;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42.63%,环比下降27.0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下降44.58%,环比下降28.31%。   24Q2业绩承压,缬氨酸产销量上升价格偏低   公司24Q2业绩有所下滑、利润端承压,主要系缬氨酸产品产销齐增而价格偏低,同时公司多项目处于投产初期、相关费用增长。公司24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57%,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0.69%,利润受到挤压;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02%,公司重视销售团队建设,为新品放量打开市场空间。据百川盈孚及chemical book数据,缬氨酸/色氨酸/精氨酸/蛋氨酸当前月均价分别为   13.3/60.0/68.0/21.02元/公斤,同比-29%/-11%/+0%/+20%,环比+0%/+4%/+0%/-2%,公司主要产品缬氨酸目前处于低位,但长期来看,公司仍具备生物法制备工艺的成本优势,且叠加现有氨基酸产品产销同增及新品色氨酸、精氨酸、蛋氨酸等逐步投产放量的趋势,公司业绩有望得到支持、逐步好转。   蛋氨酸实现技术突破,新品种氨基酸逐步放量   公司新产品1,3-丙二醇、丁二酸、苹果酸、色氨酸、精氨酸陆续按计划投入生产,公司产品矩阵持续丰富。24H1公司继续推进赤峰基地生物法交替年产2.5万吨缬氨酸、精氨酸及年产1000吨肌醇项目、巴彦淖尔交替年产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色氨酸和年产1万吨精制氨基酸项目建设,拓展业绩增长点。此外,公司24H1研发费用同比上升16.56%,重视研发创新。公司继24年3月与欧合生物签订精氨酸技术许可合同后,于8月再次签订色氨酸技术许可合同,为公司精氨酸、色氨酸产业化生产提供合成生物学技术支持;24年7月28日,华恒生物合资子公司恒裕生物的生物法L-蛋氨酸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该方法实现了L-蛋氨酸前体物的高效合成,其中O-琥珀酰L-高丝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达到国内外最高,整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并已建成国内首条年产3000吨产线,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业绩驱动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6.29、9.69亿元(前值为6.03、8.41、11.29亿元),同比增速为-6.8%、50.4%、54.0%。对应PE分别为18、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2)在建项目不及预期风险;   (3)国际局势及汇率波动风险;   (4)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9
    • 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创新产品持续获批

      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创新产品持续获批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7亿元,同比+26.63%,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44.36%,实现扣非净利润3.87亿元,同比+48.60%。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9亿元,同比+27.69%,实现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41.72%,实现扣非净利润2.09亿元,同比+48.34%。   事件点评   核心产品入院数和植入量快速增长,业绩整体高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近年获批的创新性产品临床表现优异、驱动快速增长,其中包括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ReewarmPTX外周药球等,升级产品Talos直管型胸主支架、Fontus分支型术中支架入院家数和终端植入量均增长加快。从板块增长来看,公司主动脉支架产品实现收入6.10亿元,同比+22.68%,收入占比约为77.5%;术中支架产品1.07亿元,同比+69.25%,收入占比约为13.6%,预计主要为Fontus等新品带来的放量增长;外周等产品实现收入6943万元,同比+13.37%,收入占比约为8.8%。   在渠道覆盖上,公司持续着力于对国内二、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人口大县的营销渠道布局,加大市场下沉力度,不断加深公司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目前公司产品国内医院覆盖度不断提高,Castor累计覆盖1100余家医院、Minos覆盖近900家、外周药球覆盖1000余家、Fontus覆盖200余家、Talos覆盖近300家。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不断推进创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上半年海外实现销售收入6961万元,同比增长超过65%,产品销售覆盖欧洲、拉美、东南亚等地的34个国家和地区。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在研管线储备丰富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合计942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1.98%。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提交专利申请708项,其中110项为境外授权专利,创新项目曾获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2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上市及在研产品中有8款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   其中,(1)主动脉方面,Cratos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已获得欧盟定制证书,目前在海外已启动上市前临床试验,并于瑞士、西班牙完成多例临床试验植入;AegisⅡ腹主动脉覆膜支架临床植入已全部完成;胸主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已完成FIM临床植入,目前在临床随访阶段;主动脉破口限流支架处于FIM临床阶段等。   (2)外周介入方面,子公司上海蓝脉研发的Vewatch腔静脉滤器、Vepack滤器回收器以及Vflower静脉支架系统相继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在研项目中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已完成临床随访;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处于临床入组阶段等。   (3)肿瘤介入业务方面,TIPS覆膜支架系统目前在临床随访阶段,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已提交注册资料。   投资建议   公司近日下调了Castor支架的终端价,预计对出厂价影响有限,我们维持原来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37亿元、19.79亿元和25.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9.5%、28.7%、27.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亿元、8.32亿元、10.59亿元,同比增长32.0%、27.9%、27.3%,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为5.27、6.75、8.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6、12、10倍。公司为国内血管介入器械的领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后续多款在研项目梯队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8
    • 2024Q2创新器械放量,药品板块受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2024Q2创新器械放量,药品板块受政策影响短期承压

      个股研报
        乐普医疗(30000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4亿元,同比下降21.33%,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下降27.48%,扣非净利润6.47亿元,同比下降28.48%。   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2亿元,同比下降21.58%,归母净利润2.15亿元,同比下降40.92%,扣非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44.31%,公司第二季度利润下滑幅度增大,主要受医疗整顿、集采等外部政策因素影响。   点评:   器械核心板块心血管介入已恢复增长,2024H1增长约16.92%2024年上半年公司器械收入17.54亿元,同比下降13.01%,其中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16.92%。   (1)冠脉植介入业务,2024H1实现收入8.51亿元,同比增长10.21%。拆分结构来看,冠脉植介入收入中约10%来自于金属支架,20%来自于通路类产品,其余来自于药可切组合产品。2024年上半年药可切组合有一定增长,增长来自于切割球囊和药物球囊集采放量。另外,公司新产品声波球囊也贡献收入约占2%,目前与2000多家经销商签订了代理合同,入院试用600多家,临床反馈较好。展望未来,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迭代,先后推出一次性使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冠脉乳突球囊扩张导管、锚定球囊扩张导管等多款特色品种,同时IVUS、压力传感器等产品研发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创新产品将成为冠脉业务的增长动力。   (2)结构性心脏病业务,2024H1实现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53.63%,可降解封堵器贡献核心动力来源,子公司乐普心泰凭借三代氧化膜单铆封堵器、四代全降解封堵器不断占领终端市场,收入利润快速提升,成为先天性心脏病领域的行业先锋,房间隔穿刺产品也于2024年上半年获批,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结构心产品布局,经导管植入式主动脉瓣膜已进入注册阶段,可吸收卵圆孔封堵器、可降解左心耳封堵器等顺利进入临床。   药品板块受外部政策环境变化,渠道进货意愿下降   2024H1公司药品业务实现收入11.35亿元,同比下降29.05%,其中制剂收入9.39亿元,同比下降33.15%,原料药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0.52%。因反腐、集采、“四同政策”等因素影响,实体药店进货意愿下降,市场价格有所波动,板块业务出现下滑,预计1-2个季度后零售渠道药品业务调整有望结束。   公司聚焦心血管、内分泌等领域加快创新品种研发推进,针对Ⅱ型糖尿病和肥胖的MWN101Ⅱ期临床试验已经顺利开展,度拉糖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进入Ⅲ期临床,司美格鲁肽类似物已开展Ⅰ期临床试验,阿托品滴眼液已完成Ⅰ期临床试验,未来相关产品有望带动药品业务迎来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72.41亿元、82.37亿元和94.98亿元(前值为90.51亿元、102.32亿元和115.89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9.3%、13.8%和15.3%,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3.96亿元、17.81亿元和21.25亿元(前值为20.58亿元、23.68亿元和27.54亿元),增速分别为11.0%、27.6%和19.3%,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74元、0.95元和1.13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13x、10x和8x,公司是心血管领域的平台型企业,考虑到公司可吸收支架等创新产品进入放量阶段,创新器械在研管线成长性强,公司估值较便宜,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器械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8
    • 上半年业绩承压,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中

      上半年业绩承压,国企改革持续推进中

      个股研报
        重药控股(00095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7.79亿元,同比-2.30%;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53.65%;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53.86%。分析点评   2024年Q2业绩承压,经营周转双向调整   公司2024Q2收入为201.55亿元,同比-4.46%;归母净利润为1.35亿元,同比-61.1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61.17%。行业大环境下带来业绩承压。   2024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55天,同比增加11天;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70天,同比增加10天。一方面大环境下回款压力提升,另外一方面,作为头部医药流通公司,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持续增强。   医药业务稳步推进,零售与分销持续扩展   上半年公司纯销业态实现营业收入294.94亿元,同比减少5.67%。公司主要业务为医院纯销,覆盖二级及以上等级的客户超过7800家。受医药行业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纯销业务有所下滑。公司的配送网络已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和药店,电商板块表现亮眼,重药云商线上平台交易额突破11亿元。与此同时,分销业态营业收入为83.85亿元,同比增长7.97%,分销业务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客户覆盖全国31个省市,销售客户达3.1万家。   在零售板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3亿元,同比增长13.18%。公司旗下的和平药房在全国药品零售企业中排名第14位,积极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24年上半年线上平台实现销售0.74亿元。公司零售药房数量在24年上半年内增加了74家,达到1108家,覆盖全国21个省市。社区健康药房与DTP处方药房发展迅速,直营DTP处方药房达154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零售市场的影响力。   药品业务多元发展,器械业务与新领域拓展   24年上半年,公司药品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0.31亿元,同比减少0.27%。药品涵盖西药、中药、麻精药品及医美等多种大健康产品。中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3.50亿元,同比增长10.48%,其中在浙江区域的中药业务发展良好,公司在杭州拥有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麻精药品板块营业收入为14.58亿元,同比增长3.85%,公司是全国性麻精药品第二大批发商,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公司器械板块在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9.44亿元,同比减少10.83%,主要受器械集采降价影响。公司积极推进器械业务发展,已在16省市设立器械专业公司,现有129家公司从事器械业务。与此同时,公司拓展医美、特医食品及兽药等新业务,24年上半年相关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1.24亿元,新增上游客户700余家、新增品种约2100个,并与70个厂家签署了210余个合约销售项目。   区域扩展推动收入增长,期待后续央企整合后的赋能   公司在保持现有优势区域的基础上,持续赋能重庆以外省份的子公司,加速全国各区域的增长,重庆以外地区的收入占比较去年末进一步提升。24年上半年重庆市场实现营业收入126.7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31.86%;重庆市外实现营业收入271.06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68.14%。   2024年2月6日,重药控股、中国医药发布公告:重药控股间接控股股东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正在与中国医药控股股东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战略整合事宜。根据中国医药公告显示本次整合或将导致重庆医药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医药业务涉及医药健康全产业链,目前构建了以国际贸易为引领、以医药工业为支撑、以医药商业为纽带的贸、工、技、服一体化产业格局。改革或有益于公司主业持续优化发展。   投资建议   考虑行业大环境对公司的影响,回款压力提升,我们下调了此前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834.5/914.7/1011.4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906.0/1016.5/114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2%/9.6%/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9.0/11.2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10.8/12.4/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7%/23.1%/24.0%,对应估值为11X/9X/7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改革不断深化的风险、资金需求加大的风险、应收账款规模扩大的风险、管理难度加大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8
    • 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质量向好发展

      业绩短期承压,盈利质量向好发展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34亿元,同比-12.84%;归母净利润13.38亿元,同比-0.11%;扣非归母净利润11.80亿元,同比-5.36%。   分析点评   短期因素带来Q2承压,盈利质量向好发展   公司2024Q2收入为16.32亿元,同比-27.17%;归母净利润为4.93亿元,同比-25.6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4亿元,同比-29.17%。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呼吸类产品去年同期高基数及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受医药集采影响等因素所致。   24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79.58%,同比-2.0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5.35%,同比-4.17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9.91%,同比-3.3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9.86%,同比+1.3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4.42%,同比-2.15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67亿元,同比-28.71%。   核心产品优势显著,研发BD持续推进   根据米内网查询结果,公司主要产品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以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根据米内网数据统计,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在2023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实体药店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11.6%和7.7%;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2023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实体药店儿科感冒中成药市场占有率分别约为44.7%和38.8%。   2024年上半年,公司取得多项产品注册与审批进展,公司进入临床三期项目1项,进入预BE或BE项目2项。提交中国专利新申请4件,PCT国际专利新申请1件。获得中国专利授权1件,欧洲授权1件。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半年报情况,公司业绩在医药政策和消费大环境影响下短期承压,我们下调了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96.0/106.5/117.3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101.9/110.6/12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6%/10.9%/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32.7/37.2亿元(2024~2026年前预测值为30.2/34.0/3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6%/15.2%/13.8%,对应估值为9X/8X/7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BD项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集中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8
    • 持续创新,夯实基因测序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持续创新,夯实基因测序业务领域的竞争力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yoy-16.23%),归母净利润-2.98亿元,扣非净利润-3.24亿元,经营性现金流-5.78亿元。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yoy-17.70%),归母净利润-0.97亿元,扣非净利润-1.11亿元,经营性现金流-3.59亿元。   事件点评   核心业务基因测序仪2024Q2环比明显,装机创新高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2.09亿元,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10.05亿元,同比下降8.40%,其中2024Q2环比2024Q1增长23.61%,尤其是中国区环比改善显著,展现了国内区域的业务韧性及公司业务发展压舱石的示范性效应。2024年上半年,公司国内测序平台新增客户74家,累计合作用户超940家。   分区域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区域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6.80亿元(yoy-2.20%),在海外区域实现收入3.25亿元(yoy-19.14%)。基因测序仪业务按照产品类型划分,2024年上半年仪器设备收入同比下降12.26%,2024Q2环比增长12.23%,试剂耗材收入同比下降3.82%,2024Q2环比增长32.36%。   装机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测序仪装机454台,创历史新高,进一步支持全球科研和临床等领域的应用。公司高通量和中低通量测序仪在客户端持续发力,以DNBSEQ-T7和DNBSEQ-T20×2为代表的高通量及超高通量测序仪在市场上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得益于更多测序服务商双平台客户向公司平台的切换,以及测序试剂的优化对产品稳定性的有效提升。测序平台DNBSEQ-T7相关收入同比增长14.96%,二季度环比增长29.02%,其中相关试剂收入同比增长26.60%,二季度环比增长33.80%。具备超快速和灵活简便特征的中低通量测序仪DNBSEQ-G99满足了大部分小型测序实验室的需求,此外在临床应用上展现了较强竞争优势,测序平台DNBSEQ-G99相关收入同比增长82.94%,二季度环比增长45.55%,其中相关试剂收入同比增长146.56%,二季度环比增长56.01%。   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DCS计划开展顺利   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38,933.7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20%。公司现已成为当前全球少数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从Gb级至Tb级低中高不同通量的临床级基因测序仪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6月30日,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数据库公开信息统计,国内共有32款基因测序仪获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可用于临床检测,其中19款基于公司DNBSEQ核心测序技术,仅有8款可同时用于DNA及RNA检测,均是基于华大智造DNBSEQ核心测序技术。   在科研领域,公司持续推进全球科研赋能项目--DCS Lab组学前沿实验室计划,旨在助力全球顶级科研人员打造国际领先的、规模化、标准化的多组学前沿实验室,推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行业发展。该项目通过集成三种先进技术,即基因组学、细胞组学、时空组学,为新兴技术赋能科研加码提速。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建设落成超10家,在科研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的建设均初见成效。自2015年起,基于DNBSEQ测序平台发表的文章数量累计超过9400篇,其中在《细胞》、《自然》、《科学》、《柳叶刀》及其子刊等核心期刊发文数量超过1100篇,总影响因子突破15000分。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31.46亿元、37.66亿元、45.12亿元(前值为34.73亿元、42.03亿元、50.8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1%、19.7%和19.8%,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3.17亿元、-1.91亿元、1.17亿元(前值为-3.31亿元、0.60亿元、2.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7%、39.9%和161.5%。2024-2026年对应的EPS分别约-0.76元、-0.46元和0.28元,2024-2026年对应的PS估值分别为5.1倍、4.3倍和3.6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基因测序仪领域的领军企业,未来海外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面临国际地缘政治等风险,但资产稀缺性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8-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