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71)

    • 点评:前三季度扭亏为盈,后续关注AestheFill获批&重组胶原蛋白进展

      点评:前三季度扭亏为盈,后续关注AestheFill获批&重组胶原蛋白进展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公司公告:23Q1-Q3实现营收15.03亿元/yoy+8.91%,归母净利0.11亿元/yoy+123.39%,扣非归母净利-0.14亿元;23Q3实现营收4.03亿元/yoy-32.23%,归母净利-0.1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0.17亿元。   盈利端来看:23Q3毛利率29.49%/yoy+4.67pct;期间费用率34.28%/+4.2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97%/6.14%/2.66%/5.51%,同比分别-0.31/+0.73/+1.56/+2.24pct;归母净利率-4.08%/yoy+0.53pct。   吴中美学计划与南京东万生物共同推进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的医美植入剂产品的临床研究。10月25日公司公告旗下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与南京东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及技术合作协议》:1)按照南京东万投后估值5亿元,吴中美学以1000万元认购南京东万新增注册资本56.6939万元;2)吴中美学取得南京东万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在合作领域内的独家经销权与独家开发权,同时委托南京东万基于该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开发相关III类医疗器械产品,合作金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我们认为本次合作将加速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布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注射类上游产品管线,为公司产品梯队建设储备资源。   公司以药企基因切入医美赛道,未来看点较多:1)2021年12月收购达透医疗,获得AestheFill国内独家代理权,目前AestheFill在国内的注册申报正有序推进中,有望于2024年初获批;2)2021年6月战略控股尚礼汇美,获得Humedix旗下HARA玻尿酸国内独家代理权,目前HARA玻尿酸在国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产品预计2025年上市;3)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进军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市场。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14/1.18/2.62亿元,11月2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80/57/2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医美行业政策风险;新品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注册风险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营收稳步增长,研发逐渐进入收获期

      营收稳步增长,研发逐渐进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赛诺医疗(688108)   事件:2023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45亿元,同比+47.42%;归母净利润-0.4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0.83亿元,同比+49.81%;归母净利润-0.12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   点评:   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2023Q1-Q3营收同比大幅增长,原因是冠脉支架产品首次进入国家集采范围及神经介入业务持续增长,致使冠脉及神经介入产品销量均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同时,由于研发项目减少和部分研发项目进入关键里程碑,其材料、人工成本、动物实验费及技术服务费等减少,导致研发支出同比大幅降低。   国内海外双轮驱动,未来成长可期。2023年Q3公司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在国内获批,进一步丰富公司多元化产品组合,促进公司相关产品市场销售,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HT Supreme药物洗脱支架系统在土耳其获批上市,同时该产品纳入法国医保报销目录,对公司产品在海外的销售起到进一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研发逐渐进入收获期,看好新产品放量。公司通过打造多个自主研发及生产平台,已掌握多项介入治疗核心关键技术,拥有独特技术优势,不断夯实公司核心能力。其中公司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NOVA是全球首个专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药物洗脱支架,也是全球首款愈合导向颅内支架,目前国内外市场暂无设计和预期用途相似的其他同类产品上市,我们看好其未来在全球市场销售情况。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0、551、757百万元,同比增长76.4%、61.8%、37.4%,EPS分别为-0.11、0.01、0.06元。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3
    • 23Q3点评:渠道转型导致利润端继续承压,建议关注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23Q3点评:渠道转型导致利润端继续承压,建议关注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公司公告:23Q1-Q3实现营收15.36亿元/+34.34%,归母净利1.74亿元/+44.84%,扣非归母净利1.57亿元/+75.99%;23Q3实现营收4.77亿元/+46.10%,归母净利0.43亿元/+1366.81%,扣非归母净利0.38亿元。   分品类看,23Q3眼部/护肤/洁肤/美容类实现收入1.01/1.87/0.49/1.31亿元,同比分别+1.0%/+65.8%/+16.7%/+97.7%,我们认为护肤类、美容类产品快速增长或主要系高单价的重组双胶原系列、美容类大单品价格提升以及放量所致。   产品结构调整推动毛利率提升,渠道转型下利润端略有承压。毛利率端看,23Q3综合毛利率72.44%/yoy+7.54pct,环比+1.13pct。我们认为23Q3综合毛利率同比增长主要源自产品结构优化所致(重组双胶原系列等高单价护肤类大单品、以及美容类新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费用端看,23Q3期间费用率67.02%/yoy+2.14pct,环比+7.05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9.09%/5.42%/3.19%/-0.67%,同比分别+5.72/-2.97/-0.69/+0.08pct,环比+5.73/+0.86/+0.51/-0.05pct,我们认为期间费用率提升主要系公司加码线上推广导致销售费用率大幅增长所致。盈利端看,23Q3归母净利率9.04%/yoy+8.14pct,环比+0.11pct。在23Q3销售费用率环比增长情况下,归母净利率仍与23Q2大致持平,主要系所得税费用为负所致。公司近两年加码线上推广带动销售费用率提升导致盈利能力略有承压,我们建议建议持续关注公司销售费用投放效率。   打造差异化单品&转型线上渠道带动销售额增长。产品端看,公司加大原料研发投入并打造差异化新品,例如:丸美的重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已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恋火通过“看不见”/“蹭不掉”粉底液等核心大单品塑造底妆心智,并在此基础上拓展粉霜、气垫、粉饼等品类。渠道端看,公司坚定转型线上,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线上渠道的积累日益深厚、优势逐步建立,后续费率或存在优化空间。   盈利预测:根据Wind一致预期,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3.61/4.39亿元,对应PE分别为37/30/24X(截至11月2日收盘价)。   风险因素:化妆品上游成本大幅上涨;国内消费持续疲软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3
    • 海内外市场齐发力,产品创新升级竞争力提升

      海内外市场齐发力,产品创新升级竞争力提升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事件:2023年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36亿元,同比+23.01%;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325.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7亿元。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0.94亿元,同比+34.21%;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669.08%;扣非归母净利润-0.05亿元。   点评:   营销端: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立足全球化战略。国内市场:持续深耕国内市场,加强销售渠道管理,推进重点区域营销体系建设,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同时公司全面开展TrueForce?压力导管商业化推广,已在26个省市完成了300余例射频消融手术,在国内众多医疗中心获得满意疗效及术者好评;海外市场: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销售网络,组织开展三维手术病例论坛。通过参与欧洲和美国心律学年会等活动,展示公司全产品线解决方案,加大产品海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研发端:创新持续推进,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持续拓展在研产品管线,推进产品研发和获批进度:压力感知脉冲消融导管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公司预计2023年年内完成,肾动脉消融导管于今年3月份完成首例临床入组;产品迭代方面,不断推进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升级,完成房颤手术对于硬件、核心算法优化和软件新功能需求的开发,优化高密度标测导管定位显示精度,进一步增强导管可视化消融效果;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已于2022年12月递交国内注册,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获批。公司研发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43、62百万元,同比增长499.5%、141.5%、44.7%,EPS分别为0.04、0.09、0.13元,现价对应PE为595、246、170倍。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9
    • 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0.47亿元,同比增长22.95%,归母净利润31.81亿元,同比增长34.97%,扣非归母净利润31.05亿元,同比增长24.03%。2023Q3公司实现收入57.95亿元,同比增长17.22%,归母净利润14.69亿元,同比增长37.82%,扣非归母净利润13.46亿元,同比增长20.07%。   点评:   2023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维持较高水平。2023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51.93%,同比增长0.02pct,净利率21.94%,同比增长2.23pct。2023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01%、12.99%、0.4%,同比+0.37pct、-0.95pct、+0.55pct。   再次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捐赠1亿元提高国民眼健康水平。公司再次公告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在2-3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高于26.98元/股,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向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主要用于深入学校、社区及农村等基层地区开展视力健康筛查、眼健康知识宣教、建立眼健康档案,对患有可避免盲症和视力损害的中小学生及困难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普遍提高国民眼健康水平,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积极贡献。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08.09、261.67、324.16亿元,同比增长29.2%、25.8%、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85、43.43、53.15亿元,同比增长34.1%、28.3%、22.4%,对应PE分别为49.77、38.79、31.7倍,考虑公司分级连锁模式的成功及眼科疾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医疗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9
    • 化工行业周报:三季报密集出炉,关注后续行业变化

      化工行业周报:三季报密集出炉,关注后续行业变化

      化学原料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国际油价下跌。截至10月25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85.39美元/桶,较10月18日下跌3.32%,较9月均价下跌4.32%,较年初价格上涨11.00%;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0.13美元/桶,较10月18日下跌1.50%,较9月均价下跌2.65%,较年初价格上涨9.78%。(2)生产成本提振下,国产LNG市场价格强势上行。截止到本周四,国产LNG市场均价为4971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4690元/吨上调281元/吨,涨幅5.99%。(3)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弱势下行。截止到本周四,动力煤市场均价为806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下跌5元/吨,跌幅0.62%。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3.10.20-2023.10.27),基础化工板块表现优于大盘,沪深300上涨1.48%至3562.39,基础化工板块上涨2.80%;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农林牧渔(+5.12%)、医药生物(+4.60%)、食品饮料(+4.34%)。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化学原料板块上涨3.79%,化学制品板块上涨3.09%,化学纤维板块上涨3.05%,橡胶板块上涨2.79%,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上涨2.64%,塑料Ⅱ板块上涨2.54%,农化制品板块上涨1.53%。   2023年10月28日,通用股份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80亿元,同比增加12.39%;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加594.63%。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39亿元,同比增加25.04%,环比增加20.72%;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加2064.33%,环比增加114.20%。   2023年10月28日,确成股份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23亿元,同比减少0.56%;实现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减少1.97%。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3亿元,同比增加6.49%,环比增加8.71%;实现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加2.69%,环比增加5.18%。   2023年10月21日,江苏通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励计划)。根据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激励计划的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2024-2025年,共2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以2020-2022三年净利润均值为基数,设定了2024-2025年增长率530%(即净利润2.5亿元)、850%(即净利润3.8亿元)或2024-2025年累计6.3亿元的触发值以及分别达730%(即净利润3.3亿元)、1150%(即净利润5.0亿元)或2024-2025年累计8.3亿元的目标值,根据上述指标每年对应的完成情况核算公司层面归属比例。激励计划授予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44人,包括:1、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2、其他骨干人员。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2.04元,即满足授予条件后,激励对象可以每股2.04元的价格购买公司向激励对象增发的公司限制性股票。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3-10-29
    • 事件点评:与南京东万生物签署投资及技术合作协议,加速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事件点评:与南京东万生物签署投资及技术合作协议,加速布局重组胶原蛋白赛道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吴中美学与南京东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及技术合作协议》:1)按照南京东万投后估值5亿元,吴中美学以1000万元认购南京东万新增注册资本56.6939万元;2)吴中美学取得南京东万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在合作领域内的独家经销权与独家开发权,该胶原蛋白通过CHO细胞体系表达,并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检测报告认为其具有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同时委托南京东万基于该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开发相关III类医疗器械产品,合作金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   南京东万生物掌握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技术能够生产具备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或有望突破目前的行业瓶颈。根据吴川等《重组胶原蛋白表达体系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目前已经商业化的重组胶原蛋白均来自微生物(大肠杆菌或酵母)表达体系,利用大肠杆菌以及酵母所产生重组胶原蛋白虽然产量高,但大多数不具备三螺旋结构,因而其支撑性相对较弱。哺乳动物细胞表达体系属于高级重组表达体系,所产生胶原蛋白具有完整的三螺旋结构和较好的热稳定性,但由于其较低的产量和潜在的高成本,一直难以应用在胶原蛋白领域的生产。根据公告,本次合作所涉及的重组人胶原蛋白原料系通过哺乳动物细胞体系表达,或意味着南京东万生物掌握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技术有望突破目前的行业瓶颈。当前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尚处于发展初期,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应用市场需求驱动下,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加速涌入该行业。我们认为未来率先实现技术突破、能够规模化生产出具备三螺旋结构重组胶原蛋白的公司有望在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占据优势。   吴中美学计划与南京东万生物共同推进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的医美植入剂产品的临床研究。该产品原料来自南京东万生物开发的基于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重组I型人胶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与天然胶原一致,分子量为300kD,自组装后能形成明显的纤维结构,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出具的检测报告认为其具有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根据合作协议,吴中美学拥有上述胶原蛋白原料在医美领域的独家授权,相关产品后续的生产、临床注册和销售均由吴中美学进行。   江苏吴中依托药企基因切入医美赛道,本次合作有助于完善公司医美产品管线布局。江苏吴中在医美的布局主要通过三步走战略:1)通过代理权引进迅速切入市场;2)通过合作研发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3)通过自主研发产品构建长期竞争壁垒。目前公司正在加速布局医美板块:   1)2021年12月收购达透医疗,获得AestheFill国内独家代理权,目前AestheFill在国内的注册申报正有序推进中,参考国内NMPA临床审批流程,产品或有望于2024年初上市;2)2021年6月战略控股尚礼汇美,获得Humedix旗下HARA玻尿酸国内独家代理权,目前HARA玻尿酸在国内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3)通过内部研发和外部合作进军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市场。我们认为本次合作将加速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的布局,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注射类上游产品管线,为公司产品梯队建设储备资源。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0.14/1.18/2.62亿元,10月26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413/49/2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医药、医美行业政策风险;新品获批及推广不及预期;新药研发及注册风险;大股东高比例股权质押风险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7
    • 品牌OTC彰显增长韧性,利润增速靓丽

      品牌OTC彰显增长韧性,利润增速靓丽

      个股研报
        葵花药业(002737)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5亿元(yoy+31%),归母净利润8.51亿元(yoy+67%),扣非归母净利润7.95亿元(yoy+73%)。其中,20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1亿元(yoy+23%),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yoy+98%),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yoy+108%)。   点评:   品牌OTC彰显增长韧性,利润增速表现靓丽:①在营收层面,公司展示品牌OTC的增长韧性,2023Q3单季度仍实现23%增速,在2023Q3医疗反腐整顿的背景下,该增速表现较为亮眼。我们认为,这一方面与公司渠道布局&品牌力相关,公司主要销售渠道为院外市场,医疗反腐影响较小,且公司已成功打造“小葵花”和“葵花”两个知名品牌,消费者的认知度较高。另一方面,由于流感等因素导致终端需求有所提升。   ②在利润层面,2023Q3单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及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均大幅超过营收增速,主要系销售费用率降幅明显所致。2023Q3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5.93个百分点(达24.06%),而公司净利率提升至5.99个百分点(达17.33%)。   坚守品牌OTC优势,开创业务新增量:①公司以儿童用药作为第一核心战略,深耕“一小、一老、一妇”特色用药领域。截至2023H1葵花成人精品药黄金大单品护肝片有望首次突破10亿,胃康灵、美沙拉嗪、康妇消炎栓等明星品种均实现较高幅度增长。同时,公司黄金大单品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颗粒、流量型祛火类黄金大单品小葵花金银花露上半年高位持续增长。②以两大知名品牌为矛,“自研+外展”持续扩充产品矩阵。目前公司已成功打造“小葵花”和“葵花”两个知名品牌,叠加公司卓越的渠道&营销能力,我们认为公司细分市场的影响力有望持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自研+外展”积极扩充产品矩阵和业务矩阵。在自研方面,2023H1阿莫西林颗粒获得通过一致性评价,聚乙二醇3350散及布洛芬混悬液提交CDE并获得受理通知书。在外部品种引进方面,公司引入了潜力品种蒲地蓝消炎片和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在大健康产品布局方面,2023H1开展普通食品、保健食品、益生菌自有菌株研究等大健康产品项目80个,而储备功能性食品项目51项。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37亿元、65.04亿元、74.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1%、6%、14%,归母净利润为12.02亿元、12.45亿元、1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18%,对应2023/10/25股价的PE分别为11倍、11倍、9倍。   风险因素:销售不达预期;院外终端市场竞争加剧;药品安全风险;新品推出不及预期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6
    • 三季度报告点评:23Q3略超预期,玻尿酸业务持续推动业绩高质量增长

      三季度报告点评:23Q3略超预期,玻尿酸业务持续推动业绩高质量增长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昊海生科归母及扣非接近业绩预告上沿:23Q1-Q3公司实现营收19.82亿元/+25%,归母3.27亿元/+102%,扣非3.05亿元/+117%;23Q3公司实现营收6.69亿元/+9%,归母1.22亿元/+34%,扣非1.17亿元/+34%;23Q3实现毛利率72.8%/+2.4pct,实现归母净利率18.2%/+3.4pct。   玻尿酸业务增长超50%、海魅+海神有望推动公司收入及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医美业务已成长为公司第一大业务,23Q3收入增速有望超20%,其中玻尿酸三代产品齐发力同比增速超50%(海魅增长或超70%),同时作为高利润率产品有力拉动公司净利率提升,我们预计人表皮生长因子延续稳健增长,射频业务持平或略降。展望后续,我们认为海魅的成功验证了公司在交联技术的领先之外兼具优秀的营销推广能力、海魅&第四代有机交联产品有望持续占领更多中高端玻尿酸市场份额。   我们预计23Q3眼科业务稳健、关注后续童享推广及高端手术产品获证进展:   1)考虑到上半年人工晶体积压需求基本释放,国采对经销商拿货意愿有一定抑制,我们预计公司晶体业务及其相关度较高的眼科粘弹剂收入环比降速;2)子公司Contamac所运营的视光材料业务下游需求稳定,产品策略调整下客单价略有提升,或实现稳健增长;3)视光产品主要受到消费力疲软+竞品放量+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我们预计高基数下行业增速下行,公司自研产品童享正处爬坡期,综合来看整体或维持稳健增长。   盈利能力来看,高毛利玻尿酸业务高增推动毛利率提升,23Q3公司实现毛利率72.8%/+2.4pct,销售费率30.6%/+0.6pct,管理费率17.1%/-0.6pct,研发费率7.9%/+0.6pct,财务费率-2.5%/-0.1pct,实现净利率17.7%/+2.7pct,少数股东权益带来0.7pct正向影响,最终实现归母净利率18.2%/+3.4pct。   医美板块在消费疲软期展现韧性,公司凭借新产品新概念有望支撑今年增长,未来凭借玻尿酸交联剂的技术优势及商业化能力,有望持续高增长;眼科板块,公司自有角塑品牌童享明年起有望放量,PRL及高端镜头持续推进产品升级。   我们预计公司23-25年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4.5、5.5、6.7亿元,对应10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37、30、25X。   风险因素: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6
    • 营收稳健增长,新品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营收稳健增长,新品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个股研报
        三诺生物(300298)   事件:2023年10月23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0.35亿元,同比+6.46%;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17.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8.06%。2023Q3单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0.28亿元,同比+2.69%;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8.54%;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5.56%。   点评:   营收整体稳步增长,新品上市助力第二增长曲线。2023上半年公司协同海外子公司推动糖尿病管理专家的数智化转型,完成对美国Trividia公司控股,协同推动现有以血糖监测产品为核心的慢性病快速检测业务的第一曲线成长;同时公司努力培育第二曲线,聚焦iPOCT的产品优化和iCGM的国内上市。由于公司2023年6月完成了对Trividia的控股,对报表端有一定影响,但公司依旧完成了前三季度收入同比+6.46%的成绩,未来成长可期。   CGM获欧盟认证,海外拓展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9月29日,公司自主研发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产品获得欧盟Medical DevicesRegulation(EU)2017/745(简称“MDR”)认证。产品可与具有相应应用程序的智能设备结合使用,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目前已具备进入欧盟市场准入资格,丰富了公司在欧盟市场的产品结构,进一步增强公司血糖监测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为未来海外市场的成长做了良好铺垫。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80、552.43、686.93百万元,同比增长3.9%、23.4%、24.3%,EPS分别为0.79、0.98、1.22元,现价对应PE为33、27、22倍。   风险因素:创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风险;经营渠道管理风险;产品质量及潜在责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