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24)

    • 医药2024&2025Q1总结: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

      医药2024&2025Q1总结: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

      化学制药
        医药2025:关注现金流、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   业绩总结:2024年&2025Q1医药板块业绩改善信号持续,盈利能力普遍提升。板块下游去库存、反腐影响正在逐步出清,尽管阶段性承压,但细分板块仍分化明显,化学制药、医疗耗材等表现突出。费用方面,板块研发费用率2024年整体呈现同比回升,将对板块中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已经拥有扎实研发平台、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药企有望率先迎来业绩反转。板块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持续下降,提质增效成果显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整体仍在历史低位水平,有较大上升空间。2025年在医药政策持续优化、政府刺激消费、地方化债等导向下,医药板块具备强反弹动能,我们看好现金流、盈利能力优先改善品种,看好核心资产的价值回归。   创新药产业链:政策全流程支持,商业化加速趋势显现。受益于海外投融资市场的率先复苏,需求端逐步恢复,CXO&上游公司订单增速提升,行业拐点已过。CXO板块收入端恢复良好增长态势,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利润端改善趋势更为显著,基本面已呈现向上趋势。地缘政治和关税政策对板块造成一定波动和影响,CXO及上游企业陆续加大海外产能布局,扩大非美市场,分散海外风险。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产品及服务为核心壁垒,我国制药业优势持续巩固,有望在全球市场占据更高市场份额。2024年国家多部委发布一系列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政策文件,在新药研发、审评审批、配备使用、多元化支付、融资支持等方面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创新药个股2024年业绩整体实现高增长,商业化提速显著。中国创新药经过数十年发展,正在进入收获期,叠加政策友好性和市场流动性提升,国内创新药市场前景光明。建议重点关注肿瘤、自免、减重、阿尔兹海默症、NASH、脱发、乙肝等领域。   院外消费及医疗服务:2025年,院外消费(药店、OTC等)有望走出去库存、弱消费影响,表观增速将迎来改善;中药、医疗服务领域国企龙头引领的行业并购浪潮持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议重视国企改革、积极外延并购、中药创新药投资机会。   医疗器械:2024年医疗器械板块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承压,主要系院内医疗整顿、招标不及预期、集采等影响,板块业务开展有所受限。分细分板块看,医疗设备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下滑较大,医疗耗材板块保持同比高增长。随着招标回暖、关税利好、集采影响减弱,我们认为2025年板块业绩有望迎来反转,看好设备国产替代、AI+医疗、耗材高景气品种等方向。   受益标的:阿拉丁、康龙化成、荣昌生物、诺诚健华、迈普医学、怡和嘉业、微创机器人-B、奕瑞科技、益丰药房、大参林、美年健康。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企业外延并购落地低于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66页
      2025-05-15
    • 海外库存消化完成,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海外库存消化完成,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亿元,同比减少5.9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减少7.11%;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减少5.26%。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4.8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21.45%;2025年Q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46亿元,同比增长26.89%。   24年经营分析   2024年公司各年度任务目标顺利完成。(1)公司配套美国客户的新系统2023年9月正式上市后,在2024年实现平稳上量,销售持续上扬;(2)美国子公司顺利通过三方体系认证和客户二方认证,实现了对美国订单的顺利承接;(3)泰国子公司建立了内窥镜和光源模组生产能力,实现公司绝大多数对美销售产品的生产,通过美国子公司、泰国子公司以及国内工厂的内部调节和生产协同,可以应对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4)与美国客户开展了下一代系统的协助研发。在下一代系统中,将会引入公司的专利技术,合作产品也从普外科产品扩展到运动医学、妇科、泌尿、关节以及头颈外科等科室,大大拓展了双方产品合作范围;(5)公司4K摄像系统24年顺利量产,在国内市场取得快速增长;(6)加大围绕重点科室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活动,公司品牌影响力得以加强;(7)围绕重点科室布局的产品研发持续进行,从内窥镜核心产品扩展到手术器械以及周边设备。   公司高瞻远瞩,提前中、美、泰三地布局产线,抗风险能力突出。为了应对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公司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海外布局。公司已经完成了美国工厂和泰国工厂的建设,目前绝大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在美国工厂和泰国工厂生产和发货,公司内部可以通过协调境内和境外工厂的生产分工降低关税的影响。另外公司已经开始就关税问题与美国客户进行协商、共同应对,随着关税情况进一步明朗,公司与客户会形成相应方案。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是医疗产品,受关税影响较小,且海外客户对供应链体系管控非常严格,公司和客户间为强绑定关系,关税对公司实际经营影响可控。   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重点关注新镜种销售和自牌产品品牌建设工作。(1)持续推进全国市场和营销团队的建设,在重点专科全面开展品牌建设工作和全国营销活动,加强品牌影响力;(2)配套美国客户实现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外视镜的量产;(3)加强美国子公司和泰国子公司生产线建设,持续优化和完善国内外生产和供应链;(4)紧密协同美国客户开发新一代内窥镜系统,从腹腔镜产品延展到关节镜、鼻窦镜产品以及气腹机等配套设备;(5)围绕妇科和头颈外科等重点科室完善摄像系统、光源系统、内窥镜、手术器械等组合型产品方案;(6)进一步完善远程诊断和远程外科影像管理平台,结合内窥镜影像和自动显微扫描成像系统,引进AI技术,形成“外科诊疗+快速病理+远程交互”的影像管理方案;(7)开展外科手术显微镜和外科电子软镜研发,与内窥镜影像系统配合形成多镜联合影像方案;(8)围绕自动显微扫描开展从核心部件到整机产品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9)配合重点客户丹纳赫集团的供应链重建需求,形成新的合作模式,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分别为5.62亿元、7.62亿元和9.67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7.0%、35.6%和26.9%,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2027年分别为1.82亿元、2.41亿元和3.0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4.7%,32.1%和28.1%。2025-2027年PE分别为23.8倍、18.0倍和14.1倍,对应PEG分别为0.69、0.56和0.50。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15
    • 海外市场订单显著改善,公司名称变更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

      海外市场订单显著改善,公司名称变更有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

      个股研报
        怡和嘉业(301367)   l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3亿元,同比减少24.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减少47.74%;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92亿元,同比减少61.79%。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38.1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44.11%;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增长43.18%。   l公司亮点分析   2025年一季度公司境内外收入增速明显增长。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第一季度境内业务收入0.96亿元,环比增长48.79%,同比增长43.03%;境内毛利率51.51%,同比提升7.10%、环比提升15.87%。2025年第一季度境外业务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35.48%,主要来自于美国呼吸机市场库存出清,基本恢复稳态;境外毛利率48.47%,其中美国市场毛利率环比提升4.56%。我们认为公司国内外经营稳定向好。   2025年一季度公司净利率同比增长1.17pct。公司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49.57%,同比下降2.18pct,环比增长8.35pct。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27.49%,同比增长1.17pct,环比增长14.63pct。   公司名称由“怡和嘉业”更名为“瑞迈特”。公司已启动变更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事项,将公司名称由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北京瑞迈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怡和嘉业变更为瑞迈特。我们认为瑞迈特品牌在国内患者群体中已经积累了较高的知名度,变更证券简称后,将实现公司证券简称与产品品牌的一致,减少消费者及投资者的认知混淆,在资本市场品牌加持下,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渗透率和影响力。   公司正关注脑机技术与现有产品的结合潜力。公司呼吸机、睡眠仪等设备的使用场景与脑机接口技术具有适配性,有望成为功能提升的重要方向,公司将持续重视相关技术研发。公司与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强脑科技是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中的领先企业,在脑电信号采集与信号解析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我们认为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与公司呼吸机、睡眠仪在场景上具有适配性,是很好的功能提升方向,未来脑机接口技术对公司产品的功能提升值得期待。   l盈利预测   目前公司美国市场销售恢复正常,25年美国市场业务有望快速增长,同时后续新产品也有望贡献销量。基于公司经营情况的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分别为10.82亿元、12.93亿元和15.44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8.3%、19.5%和19.4%,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2027年分别为2.79亿元、3.42亿元和4.2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9.4%,22.7%和24.0%。公司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25.7倍、20.9倍和16.9倍,对应PEG分别为0.32、0.92和0.70。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在呼吸机领域的发展前景,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销售的政策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09
    • 压力导管加速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压力导管加速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815.36%;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05亿元,同比增长114.32%。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328.63%;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增长1029.84%。   24年经营分析   国内市场公司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三维消融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过70000例。其中国内市场公司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医院覆盖量增长70%以上。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已在30余家中心顺利开展手术,在市场推广的同时完成了技术迭代产品的临床应用。   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60%。2024年公司在格鲁吉亚、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地区成功开展首例三维手术,全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海外手术量超过1000例,新增阿根廷、泰国、巴西、瑞士、法国等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为国产房颤治疗方案走向国际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冰、火、电、磁”技术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公司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获得NMPA上市许可,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参股公司商阳医疗脉冲消融系统已递交国家药品监督局(NMPA)注册申请(已于2025年4月1日获批上市),自主研发的3D心腔内超声导管启动临床研究,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同时公司对已上市产品TrueForce®压力导管、EasyStars™星型标测导管、IceMagic®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等重点产品将进行持续优化及迭代研发,以更好满足房颤及其他复杂术式的临床需求。   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完成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项目的注册递交。公司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充分发挥“冰、火、电、磁”多元化产品矩阵的协同效应,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将加大重点医院覆盖,聚焦核心及新产品推广。国际市场方面,公司通过优化全球销售网络,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升海外三维手术渗透率。预计2025年公司将完成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项目的注册递交,着力推进肾动脉消融等临床项目,同时加快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消融产品技术迭代进度。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分别为5.39亿元、7.25亿元和9.56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0.5%、34.5%和31.9%,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2027年分别为0.74亿元、1.16亿元和1.7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1.5%,57.8%和47.6%。公司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142倍、90倍和61倍,对应PEG分别为3.43、1.56和1.28。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08
    • 业务稳中有进,首创医药行业“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

      业务稳中有进,首创医药行业“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

      个股研报
        九州通(600998)   利润剔除特定因素实现较快增长,现金流改善明显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1518.1亿元(+1.11%),归母净利润25.07亿元(+15.33%),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2024年公司完成Pre-REITs首期发行,增加公司净利润5.76亿元,扣非净利润18.14亿元(-7.47%)。剔除季节性疾病等特定因素影响后,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88%(含Pre-REITs首期发行的影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9%。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30.83亿元(-35.07%),经营现金流净额为正主要是年底公司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经营性现金流入大幅增加,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加大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增加付款所致。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营业收入420.16亿元(+3.82%),归母净利润9.7亿元(+80.38%),扣非净利润5.07亿元(-2.76%)。归母净利润增长较快主要是2025Q1公司完成医药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上市,增加公司净利润4.38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毛利率为7.80%(-0.27pct),归母净利率为1.65%(+0.20pct),扣非净利率为1.19%(-0.11pct)。2025Q1毛利率为7.33%(+0.13pct),归母净利率为2.31%(+0.98pct),扣非净利率为1.21%(-0.08pct)。   费率方面,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2.89%(-0.05pct),管理费用率为1.91%(+0.03pct),研发费用率为0.10%(-0.03pct),财务费用率为0.77%(-0.02pct)。2025Q1销售费用率为2.79%(+0.23pct),管理费用率为1.68%(+0.07pct),研发费用率为0.09%(-0.02pct),财务费用率为0.56%(-0.15pct)。   营运能力方面,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4.26天(+1.56天),存货账款周转天数为55.25天(+6.58天)。   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0.83亿元(-35%),投资现金流净额为-15.92亿元(-17%),筹资现金流净额为-25.00亿元(-12%)。截至2024年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0亿元(同比-11%)。   业务稳中有进,新兴高毛利业务成长迅速   一方面,公司主营医药分销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了整体营业收入达到1,518.10亿元,在上年疫情特定因素导致的高基数基础上,仍实现了同比1.11%的增长;另一方面,工业自产及OEM、中药、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兴业务快速成长,同比增速均在20%左右,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利润贡献值不断提升。   资产证券化战略持续推进,首创医药行业“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   公司医药物流仓储设施公募REITs发行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并于2025年2月27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开启了公司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的序章。本次公募REITs的发行,公众投资者认购倍数高达1,192倍,创公募REITs发行历史新高,募集资金11.58亿元,成为国内医药行业仓储设施首单公募REITs,以及湖北省首单民营企业公募REITs。此外,公司Pre-REITs顺利完成首单发行,募集资金16.45亿元。九州通现已成为医药行业首家建立“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的企业,极具示范意义,也为医药流通企业盘活资产树立了行业标杆。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基本面积极向好,批发稳增长的同时,新产品战略打造“第二成长曲线”,REITs发行落地将加快资金周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6.46/1742.95/1866.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0/32.12/34.5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8.3/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批发业务受政策影响经营不及预期风险;REITs基金募集和运营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08
    • 公司新产品占比持续提高,第二成长曲线雏形已现

      公司新产品占比持续提高,第二成长曲线雏形已现

      个股研报
        迈普医学(301033)   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20.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92.90%;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68亿元,同比增长82.94%。   2025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0.74亿元,同比增长28.8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61.68%;2025年Q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23亿元,同比增长89.89%。   24年经营分析   公司新产品占比持续提高。公司2024年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新产品(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止血和硬脑膜医用胶)分别占营业收入56%、29%和13%(2023年占比分别为60%、26%和10%)。   2024年公司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实现销售收入7989.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05%。根据2023年河南省《关于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的公告》,公司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已入围中选。2024年公司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实现销售收入7989.6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05%。随着颅颌面修补产品带量采购的陆续落地,PEEK材料终端价格得到明显下降,PEEK颅颌面修补系统产品优势越发突出,我们预计PEEK材料手术的渗透率将迎来持续快速增长,公司依托颅颌面修补及固定领域的全方位布局,有望在未来扩大产品销售规模,提高产品市占率。   2024年公司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和硬脑膜医用胶共计实现销售收入3600.7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89%。2025年1月公司的止血纱产品适用范围从神经外科扩展至外科手术,显著扩大了其在临床的应用;2025年3月公司的硬脑膜医用胶成功获得欧盟注册证(MDR),预计将与之前已获得MDR认证的脑膜产品相结合,进一步增加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收入份额。我们认为迈普医学深耕神经外科领域,产品间组合协同效应明显,公司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适应症拓宽有望带来销量增长提速,且中美贸易关税事件有望加速国产化率的提升。硬脑膜医用胶欧盟注册证获批,丰富公司在欧洲的产品矩阵,有利于欧洲市场迈普全产品的放量。   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持续聚焦KA医院,扩大公司产品影响力。2025年公司将持续聚焦KA医院,以“脑脊液漏规范化管理临床实践”和“PEEK颅骨修复规范化管理临床实践”两大主题为抓手搭建迈普医学学术体系,不断扩大“迈普医学-神经外科修复关颅产品解决方案”影响力。深耕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提升市场渗透;通过成本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提供市场与生产的联动性。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分别为3.64亿元、4.89亿元和6.57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0.7%、34.3%和34.4%,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2027年分别为1.15亿元、1.66亿元和2.3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6.3%,43.9%和42.9%。2025-2027年PEG分别为0.70、0.51和0.37。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07
    • 收入稳健增长,利润弹性释放

      收入稳健增长,利润弹性释放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事件   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151.97/13.25/11.7亿元,同比11.9%/4.28%/5.91%。单Q4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42.85/3.71/3.3亿元,同比9.07%/3.6%/12.01%。公司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37.94/3.7/3.37亿元,同比8.95%/16.02%/14.37%。   投资要点   酵母主业保持高增,制糖业务加速剥离。2024年公司酵母及深加工/制糖/包装类/食品原料/其他分别实现收入108.54/12.65/4.09/14.37/11.68亿元,同比+14.19%/-26.05%/-2.79%/+31.7%/+42.13%。分地区,2024年国内/国外分别实现收入94.21/57.12亿元,同比+7.50%/+19.36%。分销售模式,线下/线上分别实现收入105.8/45.54亿元,同比+15.61%/+3.53%。25Q1国内因春节扰动短期承压,海外中东、北非、东南亚等地增速亮眼,国际业务贡献持续扩大。25Q1公司酵母及深加工/制糖/包装类分别实现收入27.73/1.57/0.95亿元,同比+13.17%/-60.68%/-4.37%。分地区,25Q1国内/国外分别实现收入20.99/16.84亿元,同比-0.26%/+22.94%。分销售模式,线下/线上分别实现收入27.07/10.76亿元,同比+15.46%/-4.76%。   成本红利释放,毛利率恢复至高位。2024年,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23.52%/8.72%,分别同比-0.67/-0.64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45%/3.24%/4.16%/0.42%,分别同比0.27/-0.14/-0.29/0.3pct。24Q4,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24.15%/8.67%分别同比1.13/-0.4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78%/3.1%/4.58%/0.44%,分别同比0.81/0.1/0.16/0.22pct。公司2025年Q1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为25.97%/9.75%,分别同比1.31/0.59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58%/3.49%/3.61%/0.09%,分别同比0.74/-0.2/-0.54/-0.48pct。新榨季糖蜜采购价同比大幅回落,国内生产线加码糖蜜使用比例,国际市场价格或随汇率上调,利润弹性逐步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根据2024年年报业绩情况,我们调整2025年-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至170.49/188.82亿元(原预测为175.12/196.09亿元),同比+12.19%/10.75%,调整2025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6.51/19.17亿元(原预测为16.59/19.94亿元),同比+24.62%/+16.14%,给予2027年营收利润预测分别为206.68/22.01亿元,分别同比+9.46%/+14.80%。对应三年EPS分别为1.90/2.21/2.5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9/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06
    • 采浆量稳步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采浆量稳步增长,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个股研报
        卫光生物(002880)   l2024全年实现良好增长,25Q1短期放缓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14.75%),归母净利润2.54亿元(+15.95%),扣非净利润2.64亿元(+25.97%),经营现金流净额1.78亿元(-55.33%)。对应2024Q4营业收入3.49亿元(+11.51%),归母净利润0.71亿元(+5.05%),扣非净利润0.86亿元(+39.17%)。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0.57%),归母净利润0.44亿元(-6.54%),扣非净利润0.43亿元(-5.66%)。公司2024年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受行业影响,公司2025Q1收入增速短期放缓,后期随着渠道库存的逐步消化,血制品业务将逐步恢复良好增长态势。   l采浆量稳步提升,产品种类不断丰富   2024年公司9家单采血站实现采浆量达562吨,同比增长8.7%。血制品业务实现收入10.71亿元(+8.8%),毛利率为43.04%(+2.28pct)。分产品来看,白蛋白收入4.58亿元(+15.29%)、毛利率38.46%(+1.79pct);静丙收入4.31亿元(+15%)、毛利率40.86%(+5.28pct);其他血制品1.82亿元(-14.33%)、毛利率59.77%(+2.18pct)。   产品方面,公司2024年5月取得人凝酶原复合物《药品注册证书》,公司具备3大类11个品种,因子类产品逐步开始学术推广和市场拓展。在研管线中,新型静丙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于今年报产,人纤维蛋白粘合剂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产品种类将得以不断丰富,血浆综合利用率有望逐步提升。   l生命科学园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2024年公司物业出租业务实现收入1.21亿元(+250.44%),毛利率28.5%(+11.32pct)。卫光生命科学园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为重点领域,建设基因、大分子和细胞核心技术平台,成功引进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大院大所”和一批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打造生物医药生态圈。2024年产业园出租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   l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12.88、14.15、15.7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8、3.17、3.6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20.3和17.4倍。首次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4-30
    • 营收、利润稳健增长,精细化运营持续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营收、利润稳健增长,精细化运营持续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营收、利润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收入240.62亿元(+6.53%),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8.26%),扣非净利润14.97亿元(+9.96%),经营现金流净额42.21亿元(-8.70%)。2025Q1营业收入60.09亿元(+0.64%),归母净利润4.49亿元(+10.51%),扣非净利润4.38亿元(+9.65%)。公司营收、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利润率持续稳健提升,2024年毛利率为40.12%(+1.91pct),主要原因是零售端中西成药毛利率有所上升,归母净利率为6.35%(+0.10pct),扣非净利率为6.22%(+0.19pct)。2025Q1毛利率为39.64%(+0.39pct),归母净利率为7.48%(+0.67pct),扣非净利率为7.29%(+0.60pct)。   费率方面,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25.68%(+1.39pct),管理费用率为4.50%(+0.24pct),研发费用率为0.14%(-0.01pct),财务费用率为0.72%(+0.34pct)。2025Q1销售费用率为23.53%(-0.87pct),管理费用率为4.65%(+0.47pct),研发费用率为0.11%(-0.05pct),财务费用率为0.69%(+0.22pct)。   营运能力方面,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31.88天(+0.15天),存货账款周转天数为104.14天(+8.42天)。   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2.21亿元(-9%),投资现金流净额为-36.09亿元(-21%),筹资现金流净额为-9.20亿元(+56%)。截至2024年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61亿元(同比-12%)。   加盟及分销业务增长较快,全品类均实现增长   分行业来看,2024年零售业务营收211.88亿元(+4.97%),加盟及分销业务营收21.07亿元(+11.34%),2025Q1零售业务收入52.63亿元(-0.09%),加盟及分销收入5.73亿元(+12.94%)。   分产品来看,2024年中西成药收入180.45亿元(+5.56%),中药收入23.13亿元(+6.09%),非药品收入29.37亿元(+4.80%)。2025Q1中西成药收入45.32亿元(+0.77%),中药收入6.11亿元(+0.11%),非药品收入6.94亿元(+3.83%)。   坚持“区域聚焦、稳健扩张”战略,门店扩张稳中求进   从门店扩张来看,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在深耕中南华东华北市场,坚持“区域聚焦、稳健扩张”发展战略的同时,及时调整拓展策略,通过“新开+并购+加盟”一城一策的门店拓展模式,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十省市拥有14,684家门店,其中自营门店10,872家,加盟店3,812家,净增1,434家,自建1,305家,并购381家,加盟826家,关闭1,078家。截至2025Q1,公司总门店数14,694家(含加盟店3,880家),净增10家(自建26家,加盟68家,关闭84家)。   线上线下积极承接处方外流   线下领域,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院边店(二甲及以上医院直线距离100米范围内)688家,DTP专业药房318家,其中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259家,开通门诊统筹医保药房4,600多家,与近200家专业处方药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线上领域公司对接省市级医保、卫健处方流转平台10余家,直接或者间接对接医院100余家,互联网医院50余家。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64.97、291.68、321.3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2、20.28、23.3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9、16.5、1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门店经营不及预期风险,门诊统筹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4-29
    • 采浆量持续高增长,产能扩增助力后期业绩释放

      采浆量持续高增长,产能扩增助力后期业绩释放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短期停产导致供应量减少,25Q1业绩短期下滑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14.00%),归母净利润7.45亿元(+21.76%),扣非净利润6.83亿元(+21.01%),经营现金流净额3.22亿元(-52.61%)。对应2024Q4营业收入7.64亿元(-19.86%),归母净利润2.03亿元(-29.14%),扣非净利润1.85亿元(-37.27%)。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亿元(-14.00%),归母净利润0.89亿元(-26.95%),扣非净利润0.76亿元(-28.95%)。下属子公司派斯菲科于2025年春节前后停产完成二期产能扩增,受此影响公司产品供应量同比下降,使得2025一季度业绩短期下滑。   采浆量快速增长,产能扩增保障业绩释放   2024年公司采浆量超1400吨,预计同比增速在15%以上,报告期内派斯菲科下属拜泉、依安、鸡西、桦南、肇东浆站均完成验收开始采浆,派斯菲科全部19个浆站已经实现开采,未来几年采浆量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广东双林与巴基斯坦经销商3ADiagnostics签订了《独家许可和供应协议》,在保障国内供应下广东双林已向巴基斯坦销售静丙。目前派斯菲科产能已经扩增至1600吨,广东双林二期产能扩增预计将于2025年中进行投产,公司年产能合计今年将超3000吨,公司生产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保障后续产品生产和利润释放。   提质增效显著,吨浆利润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9.13%(-2.35pct)。费率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9.21%(-3.05pct),管理费用率为7.26%(-0.48pct),研发费用率为2.08%(-1.34pct),财务费用率为-1.85%(+0.62pct)。陕煤控股后提质增效取得显著效果。2024年净利率为28.07%(+1.81pct)。在研管线中,广东双林的新一代静丙(10%)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适应症正在临床试验阶段,2025年4月新增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适应症;派斯菲科的新一代静丙已提交临床前沟通会议申请资料。此外,公司静丙已于2024年11月向国家药监提交工艺变更申请并已受理,目前处于技术审评阶段,工艺改进及新品上市将陆续提高静丙收率及产值,公司吨浆利润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31.12、37.02、42.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94、10.95、12.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17.7、14.5和12.9倍。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浆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品上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4-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