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95)

    • 常规业务稳定增长,创新产品步入收获期

      常规业务稳定增长,创新产品步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乐普医疗(300003)   2022年年报及2023年第一季报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09亿元,同比下降0.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3亿元,同比增长28.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42亿元,同比增长15.50%。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37亿元,同比下降4.39%;利润总额7.31亿元,同比增长7.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亿万元,同比增长9.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62亿元,同比增长2.78%;基本每股收益0.32元,同比增长4.94%。   常规业务稳定增长,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实现提升   2022年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79亿元,同比下降4.71%,扣除上年同期应急产品影响后,医疗器械板块常规业务同比增长35.64%。药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38亿元,同比增长5.52%;其中,仿制药实现营业收入29.89亿元,同比增长6.06%;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2.06%。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93亿元,同比增长4.91%;剔除应急产品贡献后,同比增长11.73%。毛利率方面,公司医疗器械业务实现毛利率59.68%,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37个百分点;药品业务实现毛利率73.47%,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33个百分点;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业务实现毛利率45.7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66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2022年各项常规业务稳定增长,三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实现提升。   心血管创新产品逐步兑现,消费性医疗产品有望成为新增长极   2022年,心血管领域在植介入创新产品的引领下实现高速增长,公司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组合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3.60%。目前公司心血管领域研发管线已步入收获期,截止报告披露日,公司一次性使用压力微导管、血流储备分数测量仪、生物可降解封堵器、外周切割球囊获NMPA批准陆续上市,其中,绝大多数创新产品竞争格局良好,短期内被纳入大范围集采的可能性较低,后续在研产品也稳步推进。目前公司研发管线覆盖冠脉植介入、外周植介入、结构性心脏病、心脏节律管理及电生理等细分领域,产品组合丰富。随着公司产品持续创新迭代,创新产品有望抚平集采带来的影响,引领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医疗消费领域作为公司战略新兴业务,随着在眼科、齿科领域产品的商业化推广,2023年开始有望贡献新一轮增长动能。   率先涉足人工智能医学应用,解决临床痛点   公司作为规模性企业,在国内医药行业中率先涉足人工智能医学应用,于2020年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慢病患者生命指征监测(心电、血压)、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血糖、肌酐、尿素氮等)、心血管植介入相关医学影像学应用(DSA、心脏超声)这三大领域展开布局,目前,公司人工智能相关设备和服务累计已实现营业收入5.9亿元,AI技术突破解决临床痛点,公司领先布局有望带来新的业绩增长并强化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覆盖心血管疾病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门诊量、手术量恢复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侧增加以及创新产品引领的双重驱动下,有望实现长期向好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EPS为1.34元、1.59元和1.87元;对应PE为17.71倍、14.99倍、12.7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格局恶化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7
    • 2022年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需求释放驱动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长期看好眼科医疗服务赛道

      2022年年报和2023一季报点评:需求释放驱动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长期看好眼科医疗服务赛道

      个股研报
        爱尔眼科(300015)   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   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0,994.67万元,同比增长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423.08万元,同比增长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1.877.58万元,同比增长4.89%;基本每股收益0.36元,同比增长9.38%。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054.00万元,同比增长2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106.49万元,同比增长27.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220.38万元,同比增长20.73%;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增长25.11%   核心主业平稳增长,海外业务持续增长   2022全年,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87,461.76万元,同比增长7.02%;毛利率48.8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8个百分点。视光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7,887.91万元,同比增长11.85%;毛利率56.4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0个百分点。其他病种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1,532.88万元,同比减少1.21%;毛利率46.3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54个百分点。从全球业务方面来看,公司大陆地区外实现营业收入193,518.14万元同比增长13.06%,欧洲、东南亚、港澳台和美国地区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东南亚地区业务增速最高,同比增长57.77%。整体来看,公司医疗服务业务和视光业务同比均呈现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公司屈光手术量持续提升,叠加高端手术占比提升,驱动公司业绩稳中有增。   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2301业绩快速增长   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04实现营业收入305,841.07万元,同比减少10.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520.38万元,同比减少31.67%;202301实现营业收入502,054.00万元,同比增长2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5,220.38万元,同比增长20.73%。202204,受各类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医院实施限流、停诊等措施,对医疗服务患者就医需求形成抑制,公司当季业绩同比下滑;随着医疗服务需求逐步释放,公司2301业绩同比、环比均实现回升。   分级连锁建设持续推进,并购巩固龙头优势   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境内医院215家,门诊部148家,拥有海外眼科中心及诊所118家,公司医疗服务网络体系持续建设,分级连锁优势持续凸显。并购方面,2023年1月公司发布公告,计划收购绍兴爱尔、舟山爱尔等14家医院部分股权。我们认为,在眼科行业整体前景长期向好的背景下,我国被抑制已久的医疗服务需求正在逐步释放。公司扩张步伐持续推进,长期来看,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规模,满足市场对于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巩固公司龙头优势,提高公司市占率,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48元、0.66元和0.86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61.20倍、43.91倍和34.00倍。眼科医疗服务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公司作为眼科医疗服务行业龙头公司,扩张脚步仍在持续,随着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公司各项主营业务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4-27
    • 一季报表现亮眼,全年业绩可期

      一季报表现亮眼,全年业绩可期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2022年报和2023-季报:   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l,743,161.56万元,同比增长19.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0,999.62万元,同比增长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913.77,同比增长10.05%;基本每股收益1.70元,同比增长9.01%。2023QI,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575.15万元,同比增长11.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946.35万元,同比增长3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86.05万元,同比增长46.83%;基本每股收益0.40元,同比增长32.64%。   全年业绩稳中有增,业绩季度同比大幅增长   2022全年,公司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l,380,427.36万元,同比增长11.77%;毛利率40.51%,同比增加了0.19个百分点;占公司营业收入总比重的79.l9%。公司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31,992.67万元,同比增长72.52%;毛利率8.46%,同比下降了0.51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4实现营业收入540,619.65万元,同比增长32.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149.08万元,同比增长126.57%。整体来看,受到药品需求推动,公司Q4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从2023QI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已逐渐脱离2022QI、Q2店面暂停营业等因素的影响,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门店数量稳步增长,扩张步伐持续推进   截至2022年,公司拥有直营门店数量9206家,全年新开门店数量1009家,门店净增数量646家;截至2023QI,公司拥有直营门店数量9344家,一季度新开门店数量215家,门店净增数量138家。线下药店行业在我国集中采购、医药分家、处方药外流等政策影响下,行业内部市场结构正在逐渐改变,药店连锁率正在提升,药店连锁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公司门店数量持续扩张,在品牌优势和成熟管理模式加持下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有望在行业市场规模逐步增长和行业内部市场结构改变的环境下持续受益。   政策加持,快速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公司取得“医保定点”资格的药店数量8454家,占公司门店总数的91.83%,同比增长5%;较去年同期净增加1028家医保门店,同比增长13.84%。2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此项政策下,医保的参保人员可以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符合要求的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的药品,采购药品的费用可由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从资格准入的角度来看,此政策对药店的专业性资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有望凭借完善的基础条件,相对较高的“医保定点”药店数量在竞争中赢得更大优势,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2.04元、2.36元和2.76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14.10倍、12.18倍和10.42倍。一心堂是我国领先的线下连锁药店企业之一,随着我国零售药店市场规模和连锁化率的逐年提升,作为具备精细化管理和门店标准化复制能力的企业,公司有望在市场竞争中持续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增厚公司业绩,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扩张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5页
      2023-04-23
    • 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医疗服务需求持续释放,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2022年报和2023一季报:   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096.17万元,同比减少7.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668.26万元,同比减少4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2,273.75,同比减少49.44%;基本每股收益-0.52元,同比减少40.54%。20230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05.25万元,同比增长247.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4.05万元,同比增长82.55%;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同比增长82.57%。   全年业绩承压,医疗需求释放驱动一季度收入实现历史最佳   2022全年,公司医疗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64,012.63万元,同比减少8.72%;毛利率-7.79%,同比下降了8.63个百分点;占公司营业收入总比重的97.39%。公司旗下高新医院、中心医院和商洛医院三大院区的门急诊服务量、住院服务量在2019年至2021年中,连续三年呈现增长态势。受不可抗因素影响,三个院区的门急诊服务量、住院服务量2022年呈现出同比下滑的超势,导致2022年全年业绩承压。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复苏,抑制医疗服务需求的不利因素逐渐消弹,医疗需求的释放驱动了公司营业收人净利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公司202301营业收入为历史单季收入最高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保障长期发展   公司9月7日发布股权激励计划方案,公司拟向571名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35,299,176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股票占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55%,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5.86元/股。此次激励计划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公司董事会认为应当激励的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其他管理骨干。其中,核心技术人员主要为公司各医院的医疗专家等,占本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76.36%。此次股权激励计划为公司上市后首次发布激励方案,激励对象和激励股票数量较多。随着公司首次股权激励计划落地,不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凝聚力,也进一步锁住公司核心人才,增强自身竞争优势,同时保障了公司长期发展   集中公司资源,加快主业发展   10月25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将持有的商洛医院99%的股权以1.7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商洛市交通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商洛国际医学中心股权。本次对于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的出售,在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同时,也使公司进一步聚焦主业,尤其是西安地区的医疗服务业务的发展,长期来看将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02元、0.11元和0.2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507.15倍、95.96倍和51.39倍。国际医学是我国综合型医疗服务机构的领先企业,公司战略规划已逐渐成熟,随着我国经济复苏,医疗服务需求有望持续释放,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管理风险、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5页
      2023-04-23
    • 多项因素驱动业绩高速增长,集采产品实现以价换量

      多项因素驱动业绩高速增长,集采产品实现以价换量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2022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1,265.35万元,同比增长9.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870.25,同比增长5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4,568.62万元,同比增长58.60%;基本每股收益1.22元,同比增长56.41%。   业绩快速增长,左氧氟沙星氢化钠注射液集采实现以价换量   报告期内,公司输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5,153.83万元,同比减少3.56%;毛利率63.76%,同比下降了2.29个百分点。公司非输液领域实现营业收入827,396.25万元,同比增长16.21%;毛利率39.81%,同比下降了3.20个百分点,医药研发项目实现营业收入75,175.31万元,同比增长4592.09%;毛利率66.50%。公司输液业务中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于2021年纳入第五轮国家集采,在中选区域销量实现大幅增长,以价换量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218万元,同比增长186.90%。医保目录方面,公司目前有293个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集采方面,截至前八批集采,公司共有43项产品进入国家集采,涉及10余个疾病领域。其中,第七批和第八批集采公司分别中标产品数量达到11项和7项。整体来看,公司输液和非输液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销售力度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原料药价格获得恢复,子公司科伦博泰研发项目收入获得确认,驱动了公司整体业绩快速增长。   “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ADC平台国际化合作如火如荼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79,508.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7%。仿制药方面,公司在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底,共获得生产批件38项,获得临床批件3项,申报生产41项;38个生产批件中,包括26个仿制药批件和12个一致性评价批件。创新研发方面,目前公司拥有创新药研发管线33项,包括9项小分子药物和24项生物大分子药物。公司在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底,开展了12项临床研究,涉及恶性肿瘤、自身免疫与炎症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3项已开展临床Ⅱ期研究。此外,公司ADC技术平台获得国际领先创新药企MSD认可,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完成至多9个ADC项目与MSD的合作。公司研发创新整体进展顺利,随着公司自研项目逐步进入收获期,有望通过丰富自身产品管线,驱动公司长期发展。   川宁生物成功于创业板上市,科伦博泰拟于港交所上市   12月27日,公司控股子公司伊型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于创业板上市。2月24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公司整体战略布局规划合理,控股子公司陆续分拆上市,一方面有望优化公司融资结构,增加公司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助推公司长期发展,提升公司整体估值水平。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1.45元、1.67元和1.84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21.02倍、18.26倍和16.59倍。科伦药业是我国输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向创新药企业转型,公司研发进展顺利,新批药物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低于预期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4-1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低估,医药行业反弹或将持续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低估,医药行业反弹或将持续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期(4.1–4.8)上证综指收于3327.65,上涨1.67%;沪深300指数收于4123.28,上涨1.79%;中小100收于7936.22,上涨2.11%;本期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9473.83,上涨2.54%,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9位。其中,中药、化学制剂、生物制品、医疗服务板块跑赢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第八批集采顺利开标,平均降价56%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顺利开标。39个通用名药品采购成功,左炔诺孕酮口服常释剂型流标。174家企业的252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平均降价56%,对比最高有效申报价,26个产品降幅超过90%,最高降幅达97%;原研药企仅2个品种拟中选;国内头部药企仍为主角,包括:科伦药业、倍特药业、齐鲁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   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核准签发药品注册证书,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此次,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利拉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类产品相对安全,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靶点,在临床主要用于改善成年人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具有血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保护胰岛β细胞、延迟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多种生理功能。   对于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华东医药方面表示,将进一步丰富糖尿病领域产品线,并且,未来仍会将糖尿病用药作为重要核心领域,持续加大布局,继续推进在研及引进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研发团队还表示,围绕GLP-1靶点,他们已构筑了包括口服、注射剂在内的长效及多靶点全球创新药和生物类似药相结合的全方位和差异化的产品管线。例如,GLP-1R/GCGR/FGF21R长效三靶点激动剂DR10624正在新西兰开展Ⅰ期临床试验,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也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全球创新小分子口服GLP-1受体激动剂TTP273则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礼来斑秃治疗新药在中国获批,恢复80%头发生长   近日,礼来制药宣布,艾乐明(巴瑞替尼)获得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艾乐明是一款每日口服一次的JAK抑制剂,是国内首个且唯一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斑秃的创新靶向药物,可以帮助患者获得显著的毛发再生,对头发、眉毛、睫毛等区域具有持续性的改善作用,此次获批为中国重度斑秃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斑秃是临床上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疾病,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斑片状脱发,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全秃、普秃。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传统治疗方式治疗中重度斑秃欠佳、不同斑秃患者因发病机制不同存在疗效差异、治疗效果很好的普秃患者存在斑秃复发的风险等问题。   在治疗斑秃方面,尽管目前已经有许多治疗选择,但对于中重度、复发性斑秃,在现有的治疗方案中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具有挑战性。有基于此,开发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核心观点:   3月29日,第八批国家集采开标,此次集采涉及40个品种,其中39个品种集采成功;参与企业方面,此次集采有251家企业参与,其中174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降价幅度方面,此次集采平均降价56%,最高降幅达到97%。其中,主要针对院内市场的注射剂产品面临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奥硝唑注射剂型、丙戊酸钠注射剂、伏立康唑注射剂等品种降价幅度均超过90%,降价靴子落地。   从此次集采拟中选企业来看,头部企业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科伦药业、华北制药、瑞阳制药均拟中选7个品种;倍特药业、齐鲁制药、复星医药拟中选6个品种;而中国生物制药、石四药有5个品种拟中选。而原研药企方面,此次集采原研药企的参与积极性仍不高,仅欧加农的米氮平片及阿尔法西格马的左卡尼汀注射剂2个原研药拟中选。反之,辉瑞2个重磅品种—占据市场份额超过40%和80%的伏立康唑注射剂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均未中选,经过集采,这些海外企业占据绝大部分份额的市场品种国产替代将明显提速。   根据2023年3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通知,2023年我国将在以往7轮国家集采的基础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药品集采覆盖面,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采。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将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目前,国家集采每年两批将继续常态化推进,药品和高值耗材集采工作提速明显,随着集采常态化,生产管线丰富,研发能力突出的企业有望持续获益。   此次全国集采首次将肝素类产品纳入进集采范围,包括目前我国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中市场最为成熟、使用最为广泛的低分子肝素制剂产品—依诺肝素和那屈肝素。这两个产品的大部分市场份额长期由海外企业占据:2022上半年,我国依诺肝素市场4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海外依诺肝素原研企业赛诺菲占据,而那屈肝素方面,海外原研药企阿斯彭制药以29.79%的市场占比位居我国市场份额第一。此次集采后,肝素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有望重塑,国产替代逻辑得到验证,此前市占率较小的国内企业有望通过此次集采实现以价换量,实现业绩增长。   统计2000年以来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7日,采用申万医药指数,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估值较低分位,板块PE、PB分别为24.50和3.28,处于2000年以来5.87%和22.21%分位;PE、PB历史中位数分别为38.60和4.13,距离历史中位数仍具备较为明显的空间。   行业基本面方面,政策层面来看,集采等政策已趋于常态化;业绩层面来看,在已公布2022年业绩的公司中,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79.14%,归母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上市公司占61.44%,归母净利润为正的上市公司占85.08%。综合来看,行业基本面表现依旧稳健,医药板块及7个子板块的PE及PB估值水平仍旧处于历史底部的位置,且均低于历史中位数。结合近期板块的表现来看,我们认为在行业基本面未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医药行业底部反弹或将持续。建议持续关注政策持续引导下的中药、成长型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年报及一季报来临之际,业绩可能超预期的个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天士力、信立泰、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居家自主诊疗、保健消费和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和健之佳等;   4)受益新冠治疗和常规治疗需求常态化,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   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25页
      2023-04-09
    • 业绩高速增长,订单充足保障发展

      业绩高速增长,订单充足保障发展

      个股研报
        凯莱英(002821)   2022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l,025,532.54万元,同比增长12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0,163.50万元,同比增长208.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3,057.96万元,同比增长245.44%;基本每股收益9.02元,同比增长186.35%。   商业化CDMO业务大幅增长,整体高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阶段CDMO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减少3.31%:毛利率41.28%,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53个百分点。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75.87亿元,同比增长201.67%;毛利率50.54%,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95个百分点。新兴服务实现营业收入9.96亿元,同比增长150.52%;毛利率33.6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90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商业化阶段CDMO解决方案和新兴业务两个主营业务均实现大幅增长,叠加公司商业化项目为公司提供了规模效应,公司整体毛利率较去年提升了3.04个百分点,公司整体业绩高速增长。   海外、国内业务双轮发展,在手订单充足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外收入86.91亿元.同比增长117.4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84.75%。细分来看,欧美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95%,亚太地区(除中国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9.38%。公司实现境内收入15.64亿元,同比增长143.89%,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15.25%。公司海外、国内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且国内业务目前已逐渐步入收获期,连续四年营业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在手订单方面,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拥有在手订单金额11.50亿美元。客户数量方面,公司目前拥有订单客户561家,拥有活跃客户超1000家。公司海外、国内业务快速发展,目前在手订单金额充足,后续有望继续支撑公司业绩提升。   25亿战投布局产能,保障后续产能基础   公司对现有厂房进行改造升级。小分子产能方面,公司传统批次反应釜自动化程度及新工艺装置应用进一步提升,体积达到5300平方米;连续性反应车间面积同比增长超过70%,连续化设备数量同比增长近75%,连续性反应产能同比增长近400%。化学大分子产能方面,公司完成约12000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和9500平方米的GMP生产厂房建设,同时公司合成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及配套辅助工程目前已完成建设。此外,大分子产能方面,公司拟于苏州建立质粒和mRNA业务研发和中试基地,并引入高瓴资本作为战投,拟投资25亿元。随着公司产能扩张持续推进,未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订单承接能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7.62元8.47元和10.14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49倍、15.74倍和13.16倍。凯莱英是我国CXO行业领先企业,公司所处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确定性强,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研发水平领先,同时受益于我国CXO行业的比较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汇率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4
    • 扣非净利润恢复增长,聚焦核心主业

      扣非净利润恢复增长,聚焦核心主业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2022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9,319.98万元,同比增长8.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51.40万元,同比减少110.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2,179.48万元,同比增长18.57%;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减少110.83%。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系公司持有I-MAB、科济药业等金融资产报告期内公允价值下降所致,公司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去年同期减少10.24亿。   中药、化学制剂药、化学原料药等核心主业稳中有增   报告期内,公司中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5,668.66万元,同比增长9.38%;毛利率70.20%,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4个百分点。化学制剂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7,035.18万元,同比增长1.19%;毛利率79.0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0.8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12.25万元,同比增长5.69%;毛利率54.9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31个百分点。生物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763.36万元,同比减少1.49%;毛利率63.1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20个百分点。医药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1,659.12万元,同比增长13.87%;毛利率27.2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6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中药、化学制剂药和化学原料药等核心主业收入稳中有增。同时,公司感冒发烧产品收入增加,穿心莲内酯滴丸和藿香正气滴丸大幅放量,驱动公司整体收入稳中有增。   研发持续推进,产品管线有望持续丰富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84,423.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68%。公司研发费用大幅上升,主要系SutroBiopharma,Inc.1.69亿许可费所致,剔除此影响后,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51%。公司目前拥有在研项目92个,包括41个1类创新药,其中39个项目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4个项目已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中药研发方面,公司目前中药研发管线中已有18个项目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其中,安神滴丸、脊痛宁片正在开展III期研究;肠康颗粒、香橘乳癖宁胶囊等项目正处于II期临床数据总结及II期临床试验结束会议(EOP2)准备中。生物药研发方面,普佑克适应症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梗)治疗拓展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治疗目前正在开展病例入组工作。化学药研发方面,PXT3003已完成III期全部病例入组。随着管线顺利推进,公司产品管线有望进一步提升,驱动业绩增长。   剥离医药商业资产,持续聚焦核心主业   4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将持有的济南平嘉大药房有限公司60%的股权、辽宁天士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90%的股权及其下属子公司股权,以现金方式出售给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公司对于医药商业业务相关业务的出售,有利于公司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集中资源专注于药品研发等领域,持续提升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0.68元、0.81元和0.9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24倍、18.57倍和16.60倍。公司作为我国品牌现代中药企业,在创新和传统中药领域均有良好布局,目前中药行业受益于行业政策和新冠需求双重驱动,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不及预期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5页
      2023-04-04
    • 业务平稳增长,定增加深核心竞争力

      业务平稳增长,定增加深核心竞争力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2022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650.04万元,同比增长30.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687.85万元,同比增长1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379.40万元,同比增长12.25%;基本每股收益4.96元,同比增长12.98%。   主营产品均快速增长,助推业绩稳中有增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脉支架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3385.93万元,同比增长29.71%;毛利率76.08%,较去年同期下降3.555个百分点。术中支架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8543.17万元,同比增长29.04%;毛利率72.93%、较去年同期减少了6.15个百分点。外周及其他产品实现营业收入7,720.93万元,同比增长46.64%;毛利率69.1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9.3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各类主营产品营业收入均快速增长,无其是公司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Minos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和 ReewarmPTX药物球囊扩张导管等新获批的创新型产品,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助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发布定增方案,建立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   3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拟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募集的资金总额不超过25.47亿元。本次募集资金的投向主要用于公司的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医疗器戒研究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自和外周血管介入及肿瘤介入医疗器械研究开发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金额分别为18.31亿元和5.16亿元。此次募投研发项目主要以外周动脉、静脉和肿瘤介入产品为主,包括点状支架、CTO开通器械等,全球总部及创新与产业化基地项目未来预计合计生产41款产品。如若研发成功上市,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提升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基地建设有望提升公司产能,改善公司生产工艺,升级生产设备,同时提升公司生产能力,解决公司目前产能不足的现状,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公司市占率。   研发投入提升,在研管线丰富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7,226.6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9.51%;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19.2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8个百分点。公司目前拥有研发人员22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8.37%。公司深耕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在研管线丰富,目前重点在研项目包括TIPS覆膜支架、经颈静脉肝内穿刺系统、显影栓塞微球、放射性微球和可降解微球等。如若成功上市,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6.41元、8.49元和11.0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87倍、20.30倍和15.64倍。考虑到我国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行业进口替代持续提速,公司有望持续受益,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5页
      2023-04-04
    • 创新药KC1036临床数据积极,研究结果支持进一步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创新药KC1036临床数据积极,研究结果支持进一步开展III期临床研究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事件:   4月1日,公司发布《关于KC1036最新临床研究在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报告的公告》。2023年3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黄镜教授在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介绍了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接受KC1036单药治疗的临床结果。   KC1036临床数据支持进一步开展关键性注册III期临床研究   目前披露的临床数据表明,KC1036在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及良好的安全性。在有效性方面,在可疗效评估的27例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9.6%,疾病控制率(DCR)达到85.2%。其中,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PR)的8例,疾病稳定(SD)的15例,疾病进展(PD)的4例。合计74.1%受试者的靶病灶呈现出缩小的效果。在安全性方面,临床数据表明KC1036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安全性特征与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基本一致,且患者依从性高不良反应方面,绝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为1~2级,出现3级反应的较少。KC1036属于全新结构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其治疗范围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胆囊癌、胆管癌及胃癌等,该药品属于世界首例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AXL/VEGFR2/FLT3新型小分子抗肿瘤药。在此前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中,KC1036在抗肿瘤效果、临床特异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均取得了优异的表现。结合最新披露的临床数据,研究结果支持进一步开展关键性注册III期临床研究。   KC1036效果显著优于化疗单药,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目前,针对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食管鳞癌患者,临床上以化疗单药(包括多西他赛、紫杉醇或伊立替康等)为主要治疗选择。此次披露的临床数据显示,KC1036单药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9.6%,疾病控制率(DCR)为85.2%,显著高于既往化疗单药历史对照值临床数据(客观缓解率(ORR)中位数为7.9%,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数为38.85%)。相比之下,从目前的结果来看,KC1036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如果研发成功,将有望为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EPS分别为0.85元、1.00元和1.25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9.25倍、33.36倍和26.69倍。康辰药业作为我国血凝酶制剂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不仅受益于医疗机构手术人次恢复增长,并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引入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各项研发项目顺利推进。KC1036作为一种II型非竞争性AXL、VEGFR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公司自主研发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随着其取得积极的临床结果,未来公司有望迎来创新成果的多样化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行业新进入者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4-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