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559)

    • 半年报跟踪:区域龙头地位稳固,业务结构持续改善

      半年报跟踪:区域龙头地位稳固,业务结构持续改善

      个股研报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18-08-30
    • 半年报跟踪:业绩健康&快速增长,继续重点推荐

      半年报跟踪:业绩健康&快速增长,继续重点推荐

      个股研报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18-08-29
    • 半年报跟踪:上半年业绩扭亏,静待PCV13上市带动业绩爆发

      半年报跟踪:上半年业绩扭亏,静待PCV13上市带动业绩爆发

      个股研报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18-08-20
    • 事件跟踪: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小青,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事件跟踪: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小青,利好公司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在于分析红日药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小青先生后,对公司长期发展的潜在利好,并结合公司业务发展和财务数据,维持“推荐”评级。 ## 实际控制人变更的积极影响 * **消除不确定性:** 原控股股东大通集团的股权质押比例较高,存在一定市场风险,实际控制人变更后,这一不确定性有望消除。 * **管理层与控制人统一:** 创始人姚小青先生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公司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目标一致,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 专业机构助力公司发展 * **高特佳与海河基金的协同效应:** 引入专业医药投资机构高特佳集团和天津海河产业基金,有望为公司带来协同优势和政府资源,甚至参与国企改革的机会。 # 主要内容 ## 事件 * **股权转让协议:** 北京高特佳通过其控制的星泽睿成受让红日药业10%的股份,姚小青先生将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 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 实际控制人变更将有利公司长远发展 * **控股股东变更:** 大通集团放弃控股股东地位,转让股份给高特佳,消除了股权质押带来的不确定性。 * **管理层与实际控制人统一:** 姚小青先生将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 专业医药投资机构+政府产业基金助力公司发展 * **资金来源:** 星泽睿成的资金来源于高特佳海河基金、北京高特佳或其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 * **机构优势:** 高特佳集团专注于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天津海河产业基金聚焦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二者将合作发展天津医疗健康产业。 * **协同效应:** 红日药业作为天津市医药健康行业的代表性企业,此次股权转让有利于公司在高特佳及天津海河产业基金的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更容易获取知名机构的协同优势、获取政府资源,甚至有望参与国企改革等。 ## 投资建议 * **业务发展:** 去年的渠道调整影响已消除,各项业务步入良性轨道。 * **长期发展:** 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将有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 **业务前景:** 配方颗粒业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在研项目逐步开花结果。 *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为6.66亿元/8.36亿元/10.18亿元,对应EPS 为0.22 元/0.28元/0.34元,对应PE 为16/13/11倍。 * **投资评级:** 维持“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 行业政策影响药品销售,药品价格承受降价压力。 * **研发风险:** 新品研发进度风险。 # 总结 ## 核心观点回顾 本报告分析了红日药业实际控制人变更事件,认为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姚小青先生有利于公司消除股权质押风险,实现管理层与控制人统一,同时引入高特佳集团和天津海河产业基金将为公司带来协同效应和政府资源。 ## 投资建议重申 综合考虑公司业务发展、盈利预测和风险因素,维持红日药业“推荐”评级。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07-09
    • 深度报告: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的OTC龙头

      深度报告: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的OTC龙头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的分析报告: 仁和药业(000650)深度分析报告:OTC 龙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中心思想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仁和药业的销售体系架构、发展和核心能力,认为公司在以下因素驱动下,将迎来并保持快速增长: 激励机制良好: 民营控股的 OTC 企业,多数子公司管理层持股,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产品系列丰富: 拥有 748 个药品生产批文,并通过 OEM 合作引进大量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销售能力强大: 拥有覆盖二十几万家终端药店的庞大推广队伍,提供丰富产品组合和增值服务,提高终端粘性。 业绩增长潜力: 销售策略调整、团队成熟、激励机制完善等多因素促使公司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主要内容 一、公司概况:激励机制良好,业绩稳健增长 民营控股,机制灵活: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杨文龙先生,民营控股 OTC 医药企业,机制灵活。 通过收购九江化纤实现上市,逐步将仁和集团的医药资产纳入上市公司版图。 业绩稳健,步入新阶段: 过去 10 年收入、净利润、现金流整体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2017 年业绩逐季改善,2018 年进入新的增长阶段,加大对传统业务的重视。 二、产品系列丰富和销售能力突出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线丰富,批文众多: 医药制造业生产批文丰富,各子公司合计拥有 748 个药品生产批文。 通过 OEM 方式与 300-500 家企业合作,引进大量丰富的产品。 确定大品种战略,打造黄金单品,如米阿卡、克快好、闪亮、海麦平等系列产品。 销售团队壮大,模式创新: 销售团队逐步壮大,销售人员复合增长率为 15%。 主要采用控销模式,体外控制大量专职销售人员,覆盖二十几万家终端药店。 仁和中方为公司销售体系核心和先进方向代表,自营队伍控销模式发展迅速。 研产销联动,聚焦自产: 加强工商业协同,提高自主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利润率。 化药重点在一致性评价,中药重点在经典名方。 通过开发和收购拓展研发产品线,优先收购 OEM 产品。 三、财务分析:各项指标优秀 盈利能力稳定,提升可期: 盈利能力保持基本稳定,销售毛利率自 2017 年以来开始提升。 加大力度推进公司自产产品的销售,未来预计将进一步提高利润率。 偿债能力强劲,风险较低: 资产负债率保持在 16%-17% 左右,有息负债为零。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稳定,表明公司有较强的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健康,效率较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呈现上升趋势,经营能力稳定提升。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于净利润水平,表明公司经营质量较高。 期间费用平稳,控制有效: 管理费用率基本稳定,表明公司对于管理费用的控制较强。 销售费用率逐渐上升,与公司制定大品种战略,加大推广力度有关。 四、公司估值及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预计 2018-2020 年公司整体营收分别为 48.70/60.82/73.39 亿元,同比增长 27%、25% 和 2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2/6.67/8.42 亿元,对应增速 33%、33% 和 26%。 相对估值: 选取 OTC 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市盈率对比分析,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以 2018 年 22-25 倍 PE 计算,公司合理价值区间为 8.91-10.13 元。 绝对估值: 采用三阶段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合理价值区间为 10.01-13.61 元。 投资建议: 给予“推荐”评级,认为公司价值明显低估。 五、风险提示 自产产品推广增速低于预期 销售队伍扩张速度低于预期 总结 仁和药业作为 OTC 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良好的激励机制、丰富的产品系列和强大的销售能力,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公司各项财务指标优秀,盈利能力稳定,偿债能力强劲,营运能力健康。综合考虑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认为公司价值被低估,给予“推荐”评级。但同时也需关注自产产品推广和销售队伍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18-07-02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业绩改善符合预期,新三年战略开局值得期待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业绩改善符合预期,新三年战略开局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奇正藏药(002287.SZ)的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报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核心观点如下: * **业绩符合预期,增长动力充足**:公司业绩改善符合预期,药品业务整体业绩大幅改善,渠道下沉提振一线产品,二线产品持续发展。 * **战略布局清晰,研发稳步推进**:公司“一轴两翼三支撑”新三年战略开局值得期待,品类布局与营销布局并行,研发进展顺利。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稳步增长,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但需关注药品降价风险和新品市场推广进度。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分析:营收稳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2017年,奇正藏药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8.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3.79%;扣非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23.74%。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17.08%;归母净利0.77亿元,同比增长11.21%;扣非归母净利0.77亿元,同比增长9.99%。 ## 药品业务分析:一线产品恢复增长,二线产品快速发展 2017年公司药品业务实现营收10.50亿元,增速约12%。 * **一线品种**:贴膏剂通过渠道下沉恢复增长,销售收入7.86亿元,同比增长8.76%。 * **二线品种**:软膏剂实现营收2.02亿元,同比增长28.67%;丸剂实现营收6130.89万元,同比增长63.90%。 ## 新品拓展分析:胃肠道新品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推出胃肠道新品,开展“善胃”家族组合产品推广,在局部市场试点销售洁白丸、石榴健胃丸、六味能消片等胃肠道新品。 ## 战略布局分析:“一轴两翼三支撑”战略开局 2018年是公司“一轴两翼三支撑”的新三年战略开局,品类布局与营销布局并行。 * **一轴**:做强消痛贴膏,通过大医院、基药、零售三轮驱动实现消痛贴膏的持续增长。 * **两翼**:一方面通过丰富疼痛品类产品线,另一方面是通过聚焦神经康复和妇儿、皮科市场。 * **三支撑**:营销模式创新、资本运营以及包括数据信息、运营、人才、机制建设在内的动车型组织的打造。 ## 研发进展分析:研发投入加大,临床项目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14人,研发投入4186.7万元,用于围绕“一轴两翼一支撑”战略开展相关工作。催汤颗粒完成感冒和流感Ⅱ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Ⅲ期临床研究。正乳贴完成Ⅱ期临床研究。夏萨德西胶囊按计划在Ⅱ期临床研究中。消痛气雾剂治疗急性扭挫伤的Ⅱa期临床研究继续开展。 ## 投资建议分析: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为3.29/3.69/4.27亿元,对应EPS为0.81/0.91/1.05元,对应PE分别为39/35/30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 总结 奇正藏药2017年业绩符合预期,药品业务整体业绩大幅改善,一线产品通过渠道下沉恢复增长,二线产品保持快速发展。公司“一轴两翼三支撑”新三年战略开局,品类布局与营销布局并行,研发进展顺利。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稳步增长,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但需关注药品降价风险和新品市场推广进度。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8-04-26
    • 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定增长符合预期,藏药龙头未来值得期待

      半年报点评:业绩稳定增长符合预期,藏药龙头未来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稳健增长与龙头地位巩固:奇正藏药作为藏药龙头企业,在剥离药材业务后,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二线品种发力与产品线丰富:二线品种如青鹏软膏和白脉软膏有望持续发力,通过多渠道驱动实现高速增长。公司大力推进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丰富产品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2017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4.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5.20%。 费用控制良好:报告期内,公司费用控制较好,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31%,管理费用同比降低8.29%,财务费用同比大幅降低。 现金流充裕: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为2.81亿元,同比增长104.59%,主要系营收票据到期解付增加以及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银行回款增加所致。 药品业务分析 二线品种驱动增长:二线产品软膏剂和丸剂增速较快,毛利率有所提高,助推药品业务整体平稳增长。 软膏剂实现营收0.90亿元,同比增长68.79%,毛利率提升3.44pp。 丸剂实现营收0.22亿元,同比增长48.30%,毛利率提升15.15pp。 一线品种面临挑战:大品种贴膏剂受市场竞争加剧及行业政策影响,营收同比降低3.07%,毛利率降低2.00pp。 公司战略与市场拓展 “一轴两翼一支撑”战略:公司继续围绕“一轴两翼一支撑”的战略开展业务,持续打造六大能力。 产品市场准入优势:公司共有17个产品进入新版医保目录,新增5个产品。主打产品消痛贴膏进入2012年基药目录。 “疼痛一体化”品牌推广:公司产品匹配“疼痛一体化”细分市场,强化品牌协同推广。 产品研发进展 已上市产品二次开发:公司围绕“一轴两翼”持续对已上市产品二次开发,与国内院校合作,力争拓展产品线。 新药研发顺利推进:催汤颗粒完成感冒和流感II期临床研究,正在启动Ⅲ期临床。正乳贴完成II期临床研究。 投资建议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为3.34/3.80/4.21亿元,对应EPS为0.82/0.94/1.04元,对应PE分别为48/43/38倍。 关注未来发展:公司是藏药龙头,剥离药材业务后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 药品降价风险 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新品市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 总结 本报告对奇正藏药2017年半年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业绩稳定增长符合预期,二线品种发力助推药品业务整体平稳增长。公司通过实施“一轴两翼一支撑”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在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但需关注药品降价、新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8-18
    •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业绩平稳增长,剥离药材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在即

      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业绩平稳增长,剥离药材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在即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指令,产出符合您要求的分析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奇正藏药(002287.SZ)2016年年报及2017年一季报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平稳增长,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公司药品业务保持平稳增长,剥离药材业务后,预计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产品线丰富,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拥有多个独家品种,覆盖多个藏医特色治疗领域,且积极进行新药研发和市场拓展,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综合考虑公司业绩、产品、研发和市场前景,维持对奇正藏药“谨慎推荐”评级。 主要内容 1. 公司业绩分析 2016年业绩回顾: 营业收入9.68亿元,同比降低2.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9.42%; 扣非归属净利润2.23亿元,同比降低1.30%; EPS 0.7139元,同比增长9.41%。 拟10派3.9元。 2017年一季度业绩: 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1.44%;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6.65%; 扣非归属净利0.70亿元,同比增长6.34%; EPS 0.1707元,同比增长6.62%。 2. 药品业务分析 药品板块整体平稳增长: 2016年药品板块实现营收9.35亿元,同比增长1.36%。 产品增长亮点: 软膏剂和丸剂同比分别增长40.6%和104.2%,其中白脉软膏、红花如意丸均同比增长100%以上,口服藏成药整体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0%。 市场准入优势: 17个产品进入新版医保目录,新增5个产品。主打产品消痛贴膏进入2012年基药目录,仁青芒觉胶囊、二十五味珊瑚丸进入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 “疼痛一体化”战略: 公司通过制定品牌目标,对“疼痛一体化”进行市场细分,将公司止痛产品按细分市场进行匹配,实现了品牌和产品的差异化定位。 3. 剥离药材业务的影响 聚焦核心药品业务: 公司将那曲正健、陇西药材及其子公司转让给控股股东奇正集团,不再从事药材收购、加工及销售。 提升盈利能力: 此举可有效减少亏损业务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未来将集中资源聚焦核心药品业务,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4. 产品线拓展与新药研发 “两翼”战略: 公司围绕“一轴两翼一支撑”的战略举措开展,其中“一轴”即做强消痛贴膏,“两翼”即开拓产品线和加快新品市场开发。 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09人(+8.29%),研发投入金额4278万元(+5.14%)。 新药研发进展: 催汤颗粒完成感冒和流感II期临床研究,正在启动Ⅲ期临床。正乳贴完成II期临床研究。夏萨德西胶囊按计划在II期临床研究中,乙烷硒林分散片根据CFDA下发的临床批件,在进一步完善I期临床研究。消痛气雾剂治疗急性扭挫伤的IIa期临床研究继续开展。 5. 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为3.34/3.80/4.21亿元,对应EPS为0.82/0.94/1.04元,对应PE分别为53/46/42倍。 评级: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总结 业绩稳健,未来可期: 奇正藏药2016年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剥离药材业务后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产品优势显著: 公司核心产品市场地位稳固,新产品增长势头强劲,产品线不断丰富。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综合考虑公司发展战略、产品优势和市场前景,维持“谨慎推荐”评级,但需关注新药研发和市场推广进度,以及药品降价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5-03
    • 点评报告:医药商业快速扩张,多项业务亦推进

      点评报告:医药商业快速扩张,多项业务亦推进

      个股研报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7-01-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