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38)

    • 首次覆盖报告:依托核心DEL技术平台,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首次覆盖报告:依托核心DEL技术平台,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成都先导(688222)   报告关键要素:   成都先导成立于 2012 年,公司主要围绕 DNA 编码化合物库技术潜心研究与创造,专注于原创新药的早期阶段研发——苗头化合物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目前 DEL 技术作为新兴的药物早筛手段,相比传统药物筛选技术拥有明显比较优势,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先导公司 DEL 相关技术积累雄厚,未来一方面持续受益于 DEL 技术在行业中的快速渗透以及相应CRO 领域的高景气度,同时“CRO+自主创新药平台”的独特商业模式,使得公司享受高α属性下的主营业务发展和潜在的自主创新药 IP 权益变现。   投资要点:   DEL 技术成为药物早筛领域新热点,未来前景广阔   DEL 相关技术完美实现了组合化学和 DNA 编码技术的优势叠加,与传统化合物库相比,DEL 技术核心优势明显,该技术应用下的药物早筛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筛选效率大幅提升。目前,DEL 筛选技术在业内处于早期快速渗透阶段,后续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整体竞争优势显著   目前在已经公开的 DEL 技术合作项目中, 公司占据了超过 1/3 项目市场份额,且自有先导库分子规模同行中规模最大:分子库规模已由 2015年的约 50 亿种快速拓展至当前的约 5000 亿种;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比例居同行前列,主要用于 DEL 核心技术平台改进升级,整体竞争优势显著。   独特“CRO+自主创新”商业模式,未来有望实现 IP 权益变现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 CRO/CDMO 型企业,先导公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CRO+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公司针对高潜力、高价值的靶点,可选择性的进行自主新药的发现和后续临床开发, 未来有望通过多种商业化合作模式实现 IP 权益变现。截止当前,公司内部在研新药项目约有 20 项,目前进展最快的是 HG146 和 HG030 项目,均已进入 I 期临床研究。其中 HG146 为针对 HDAC I/IIb 亚型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首个开发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 0.56 亿、1.25 亿、1.71 亿;对应 EPS 分别为 0.14 元、0.31元、0.43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279 倍、125 倍、92 倍;看好公司以 DEL 技术平台为基础的公司成长潜力和自主创新药平台未来可能的IP 权益变现。首次覆盖推荐,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 后疫情阶段公司业务恢复低于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客户研发策略改变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0-09-16
    •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35MPa加氢机获国际认证,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亮眼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35MPa加氢机获国际认证,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亮眼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在8月份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但仍面临诸多挑战。35MPa加氢机的国际认证标志着中国加氢技术取得突破,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未来发展需关注政策补贴的精准落地、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等关键环节。 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增长显著,但仍需政策支持 8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7辆和121辆,同比增长438.9%和536.8%,远超上半年表现。这表明在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新补贴政策预期下,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然而,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推广初期,高昂的成本使其发展依赖于政策补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产销量大幅下滑,未来能否持续增长仍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情况及市场接受程度。 加氢技术取得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低碳院开发的35MPa加氢机获得国际认证,标志着中国加氢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加氢站建设和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加氢机加氢速度快,符合国际标准,这将有效解决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效率低下的问题,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主要内容 上周市场回顾:燃料电池板块表现优于大盘 上周,中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下跌2.91%,略好于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00%)。燃料电池板块下跌0.05%,跑赢大盘2.95个百分点。个股方面,ST力帆涨幅最大(14.73%),德威新材跌幅最大(-16.50%)。 上周行业热点:政策规划与技术突破并举 本周行业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北京市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2025年前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的目标。 低碳院35MPa加氢机获得国际认证,标志着中国加氢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通用汽车20亿美元入股尼古拉,进一步推动了燃料电池重卡的商业化进程。 8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大幅增长,显示出产业发展强劲势头。 全球氢能供应缺口巨大,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行业价格跟踪:铂金和石墨双极板材料价格走势 报告提供了铂金和石墨双极板材料一年内的价格走势图,但未提供具体的数值和分析,仅作为参考。 公司动态:龙蟠科技与亿华通的最新进展 龙蟠科技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联合实验室,旨在推动燃料电池催化剂的量产。 亿华通为北汽福田32T液氢重卡提供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并为冬奥会开发燃料电池客车。 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龙头企业 报告建议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基于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的增长、加氢技术的突破以及政府对产业的扶持力度。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不及预期、加氢站建设速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疲软、氢能产业建设进程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重点关注了8月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的显著增长以及35MPa加氢机的国际认证。 报告指出,虽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政策补贴的精准落地、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等。 投资者需关注相关风险因素,并谨慎选择投资标的。 报告最后建议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相关龙头企业,但未给出具体的公司名称和投资建议。 报告信息主要基于公开资料,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完全保证。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0-09-14
    • 化工行业周观点:软泡聚醚市场强势上行,双氧水市场回暖

      化工行业周观点:软泡聚醚市场强势上行,双氧水市场回暖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基于2020年9月7日至9月13日的数据,万联证券研究所分析了化工行业,特别是软泡聚醚和双氧水市场的近期表现,并对未来走势做出预测。报告指出,软泡聚醚价格强势上涨,创五年新高,主要原因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增加;双氧水价格也出现回暖,主要由于下游需求增加和供货紧张。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疫情后复工的传统周期性大白马股;二是具有政策支持的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报告同时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 软泡聚醚市场强势上行,价格创五年新高 双氧水市场回暖,价格上涨空间犹存 主要内容 1. 上周市场回顾 1.1 板块行情 上周,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下跌6.22%,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3.22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板块下跌3.64%,跑输大盘0.64个百分点。凯龙股份、南京聚隆、石大胜华、安纳达和中船汉光涨幅居前;乐凯新材、ST瀚叶、容大感光、君正集团和格林达跌幅居前。 1.2 子板块行情 中信基础化工二级子板块表现疲软,仅钛白粉子板块上涨。氯碱、电子化学品、日用化学品、钾肥和其他化学品跌幅居前。 1.3 化工用品价格走势 上周,碳酸二甲酯、软泡聚醚、异丁醛、EVA和双氧水价格涨幅居前;SC、WTI原油、天然气现货、布伦特原油和页岩油价格跌幅居前。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化工产品价格及涨跌幅数据表格,涵盖了多种化工产品,例如:碳酸二甲酯、软泡聚醚、双氧水、MMA、弹性体聚醚、TDI、高回弹聚醚、丙酮、SC、WTI原油、天然气现货、布伦特原油、页岩油、天然气期货、正丙醇、丁酮、R22、PTA等。 2. 原油和天然气 上周,WTI期货均价下跌8.43%,布伦特期货均价下跌7.15%。市场对需求复苏的担忧、美国炼厂检修以及暑期驾驶季结束等因素导致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报告包含了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走势图。 3. 化纤 3.1 MEG 上周,华东MEG市场价格下跌1.03%,华南市场价格持平,华北市场价格上涨2.53%。报告提供了MEG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图。 3.2 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聚酯切片 报告提供了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聚酯切片价格走势图。 4. 聚氨酯 上周,华东、华北和华南纯MDI市场现货价格基本持平。报告提供了纯MDI和聚合MDI价格走势图,以及苯胺和甲苯价格走势图。 5. 农药化肥 上周,草甘膦市场惜售,价格坚挺;百草枯和麦草畏市场疲软;毒死蜱和吡虫啉价格稳定。尿素市场先跌后稳,价格跌幅在10-40元/吨。报告提供了草甘膦、尿素、黄磷、氯化钾、氯化铵和合成氨价格走势图。 6. 其他产品 报告提供了大量其他化工产品价格走势图,包括煤焦油、工业萘、煤沥青、苯乙烯、甲醛、甲醇、聚丙烯、丙酮、石蜡、丙烷、丙烯腈、丙烯酸、纯苯、醋酸、丁二烯、醋酸酐、己内酰胺、甘油、辛醇、无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丙醇、DMF、DOP、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己烷、碳酸锂和DMC等。 7. 行业动态和上市公司动态 本节概述了双氧水、软泡聚醚行业的近期动态,以及中国石化设立首个基金、大南海石化项目战略合作等行业新闻。 总结 本报告利用2020年9月7日至13日的数据,对化工行业,特别是软泡聚醚和双氧水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软泡聚醚价格强势上涨,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下游需求增加的驱动;双氧水价格回暖,主要由于下游需求增加和供货紧张。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传统周期性大白马股和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并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中大量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各种化工产品的价格波动趋势,为更深入的市场分析提供了基础。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9-14
    • 化工2020中报业绩综述:Q2行业营收及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行业整体回暖

      化工2020中报业绩综述:Q2行业营收及盈利能力显著提升,行业整体回暖

      化工行业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0-09-11
    •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氢能产业投资规模上涨,行业发展获保障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氢能产业投资规模上涨,行业发展获保障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冠疫情和国家补贴政策不明朗的影响,中国氢能产业的投资规模仍然逆势增长,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这表明市场对氢能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燃料电池技术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报告建议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龙头企业。 氢能产业投资规模逆势增长,市场信心强劲 2020年1-7月,中国氢能产业名义总投资额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其中5个项目投资规模达百亿级别。这与同期新冠疫情的影响和国家补贴政策不明朗形成鲜明对比,充分体现了市场对氢能产业的持续看好和长期发展信心。预计在氢能国补政策正式出台后,第四季度投资额仍有增长空间。 燃料电池应用拓展,市场前景广阔 燃料电池技术在青岛港的成功应用,为其在更多细分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60kW燃料电池系统为港口轨道吊提供电力,实现了安全零排放,有效降低了设备自重、复杂度和维护成本,提升了效率。这表明燃料电池技术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内容 上周市场回顾及燃料电池个股表现 上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0.5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2.08个百分点。燃料电池板块表现更佳,上涨3.19%,领先大盘4.72个百分点。个股方面,坚瑞沃能涨幅最高(44.53%),ST金鸿跌幅最大(-9.52%)。 板块内多数个股跑赢大盘。 上周行业热点事件分析 本报告总结了多个重要的行业热点事件,包括:北京大兴拟打造全球氢能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内蒙古呼和浩特拟布局风电+氢储能项目;2020年1-7月氢能产业投资超过1300亿元;燃料电池在青岛港口轨道吊上的首次成功应用;以及清能股份将氢燃料电池重卡引入新西兰等。这些事件都表明氢能产业发展迅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行业价格跟踪及公司动态 报告跟踪了一年内铂金和石墨双极板材料的价格走势,并对潍柴动力(200吨燃料电池矿卡明年下线)和上汽大通(氢燃料电池MPV车型即将上市)等公司的动态进行了报道。这些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 报告建议关注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龙头企业。基于氢能产业投资规模的逆势增长和燃料电池应用场景的拓展,报告对氢能产业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风险因素 报告指出了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不及预期、加氢站建设速度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疲软、氢能产业建设进程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2020年上半年中国氢能产业投资规模、燃料电池应用案例以及市场动态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氢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信心十足,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尽管存在一些风险因素,但长期来看,氢能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报告中提供的市场数据和公司动态信息,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未来,持续关注国家政策、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0-09-07
    • 化工行业周观点:TDI价格坚挺上行,碳酸二甲酯价格大涨

      化工行业周观点:TDI价格坚挺上行,碳酸二甲酯价格大涨

      化工行业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9-07
    • 2020半年报点评:多因素影响当期业绩,看好CRO、创新药业务

      2020半年报点评:多因素影响当期业绩,看好CRO、创新药业务

      个股研报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9-04
    •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燃料电池企业队伍扩大,山东氢能发展提速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燃料电池企业队伍扩大,山东氢能发展提速

      化工行业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9-02
    • 化工行业周观点:MDI市场延续强势,纯碱短期看涨氛围浓厚

      化工行业周观点:MDI市场延续强势,纯碱短期看涨氛围浓厚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MDI和纯碱市场均呈现强势上涨态势,这主要源于供需关系的紧张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受益于国内疫情缓解和复工复产的传统周期性大白马股;二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例如碳纤维、5G和半导体产业链相关新材料。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纯碱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以及MDI下游企业补货量不及预期。 MDI市场强势上涨及驱动因素分析 MDI市场价格持续上涨,8月28日纯MDI报价15000元/吨,环比上涨1.69%;聚合MDI报价15283元/吨,环比上涨9.47%。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MDI市场行情稳步上扬,万华、巴斯夫和亨斯迈等主要厂商9月份均上调挂牌价,带动贸易商报价持续走高。此外,美国飓风影响导致科思创和巴斯夫的美国MDI装置暂时停车,国内MDI装置开工率也维持低位,全球MDI供应紧张加剧。 聚氨酯即将进入销售旺季,下游刚性需求的支撑也进一步推高了MDI价格。 纯碱市场短期看涨及供需分析 经过上半年的价格大跌,8月份以来纯碱现货价格稳步提升。8月28日,轻碱报价1478元/吨,环比上月上涨26.98%;重碱报价1556元/吨,环比上月上涨24.68%。 价格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供应端,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导致部分地区装置停车、开工负荷降低,部分企业封单不报价,供应缩紧,厂家库存下降;需求端,下游玻璃行业进入传统旺季,产销情况好转,对纯碱的需求增加。 因此,在供应缩紧、需求上涨的双重作用下,短期内纯碱现货价格将维持强势格局。 主要内容 本报告首先回顾了上周化工行业市场表现,包括板块行情、子板块行情以及化工产品价格走势。数据显示,基础化工板块整体表现弱于大盘,但部分子板块如聚氨酯、改性塑料和锂电化学品表现强劲。化工产品价格涨跌幅度较大,天然气、纯碱等产品价格上涨显著,而异丁醛、丁二烯等产品价格下跌。 报告随后对原油和天然气、化纤、聚氨酯、农药化肥以及其他化工产品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供了大量图表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各产品价格的走势。分析中,报告结合供需关系、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政策等因素,对各产品市场未来的走势进行了预测。例如,报告认为,受飓风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将维持区间震荡;MDI价格将保持坚挺;纯碱价格短期内将维持强势格局。 最后,报告总结了行业核心观点,提出了投资建议和风险因素,并提供了免责声明和分析师信息。 上周化工市场回顾及价格走势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上周化工市场表现,包括基础化工板块和石油石化板块的涨跌幅度,以及子板块的具体表现。数据显示,基础化工板块整体表现落后于大盘,但聚氨酯、改性塑料、锂电化学品等子板块涨幅居前。同时,报告列出了上周化工产品价格涨跌幅前五名的产品,并对价格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各主要化工产品市场分析 报告对原油、天然气、化纤(MEG、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切片)、聚氨酯(纯MDI、聚合MDI、苯胺、甲苯)、农药化肥(草甘膦、百草枯、麦草畏、毒死蜱、吡虫啉、尿素、黄磷、氯化钾、氯化铵、合成氨)以及其他化工产品(煤焦油、工业萘、煤沥青、苯乙烯、甲醛、甲醇、聚丙烯、丙酮、石蜡、丙烷、丙烯腈、丙烯酸、纯苯、醋酸、丁二烯、醋酸酐、己内酰胺、甘油、辛醇、无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丙醇、DMF、DOP、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己烷、碳酸锂、DMC)的价格走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图表数据,深入探讨了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波动原因以及未来走势预测。 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动态 报告还关注了化工行业的最新动态,例如陶氏关闭美国MDI原料装置、科思创MDI装置暂停运行、纯碱市场看涨氛围浓厚、爆炸性化学品第二轮专项检查启动、二季度我国原油加工量全球第一以及飓风劳拉登陆导致美一化工厂起火等事件,并对这些事件对化工市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和市场信息,对2020年8月24日至8月30日期间化工行业,特别是MDI和纯碱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报告指出,MDI和纯碱市场均呈现强势上涨态势,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关系的紧张以及下游需求的增长。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传统周期性大白马股和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但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的风险因素。 报告提供了丰富的图表数据和详细的市场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然而,报告信息基于特定时间点的数据,未来市场走势可能因各种因素而发生变化,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9-02
    • 化工行业周观点:TDI、MDI价格再度上扬,化工行业景气回升

      化工行业周观点:TDI、MDI价格再度上扬,化工行业景气回升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8月17日至23日,中国化工行业景气度回升,强于大盘。主要驱动力在于MDI和TDI价格的强劲上涨,这主要源于国内疫情缓解后的下游需求回暖以及部分厂商装置检修造成的短期供给缺口。报告建议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受益于疫情缓解和复工的传统周期性大白马股;二是拥有政策支持的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例如碳纤维及5G、半导体产业链相关新材料。 MDI和TDI价格上涨驱动行业景气回升 MDI和TDI作为聚氨酯产业链的关键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行业景气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周纯MDI均价为14750元/吨,环比上涨4.37%;聚合MDI均价为13961元/吨,环比上涨4.10%。TDI价格涨幅更为显著,上周均价达13625元/吨,环比上涨19.26%。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下游需求回暖: 国内疫情逐步缓解,下游房地产、家具等行业复工复产,带动MDI和TDI需求增加。 供给侧收缩: 万华化学、巴斯夫等厂商装置检修,造成短期供给缺口,进一步推高价格。 部分落后产能因疫情影响加速退出市场,也改善了行业供给格局。 行业板块及个股表现 报告分析了上周化工行业板块及个股的市场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 上涨0.99%,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0.69个百分点。 石油石化板块: 上涨0.35%,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0.05个百分点。 涨幅前五的个股: 广东榕泰(14.83%)、江山股份(24.07%)、沧州明珠(21.43%)、万润股份(17.95%)和德美化工(16.39%)。 跌幅前五的个股: 天奈科技(-11.00%)、德方纳米(-10.70%)、江南化工(-8.75%)、延安必康(-8.46%)和思捷股份(-7.98%)。 中信基础化工二级子板块: 表现分化,涂料油墨颜料、氯碱、膜材料、磷肥及磷化工、其他塑料制品涨幅居前;民爆用品、钾肥、涤纶、碳纤维、印染化学品跌幅居前。 主要内容 本报告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1. 上周市场回顾 本节回顾了上周化工行业整体市场表现,包括板块行情、子板块行情以及主要化工产品价格走势。数据显示,基础化工板块表现强劲,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例如TDI和丙酮。部分产品价格下跌,例如天然气现货和乙烯。 2. 原油和天然气市场分析 本节分析了上周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走势,指出市场对美国疫情、经济援助计划、沙特原油产量以及OPEC和IEA预期调整等因素的担忧,导致油价在区间内震荡。 3. 化纤市场分析 本节分析了MEG、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聚酯切片的价格走势,指出市场价格相对稳定,部分地区价格略有波动。 4. 聚氨酯市场分析 本节重点分析了MDI和TDI市场,详细阐述了价格上涨的原因,并对未来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5. 农药化肥市场分析 本节分析了草甘膦、百草枯、麦草畏等农药以及尿素、黄磷等化肥的价格走势,指出市场行情存在涨跌互现的情况。 6. 其他产品市场分析 本节分析了甲醛、甲醇、聚丙烯、丙酮等多种化工产品的价格走势,数据涵盖了多种化工产品,展现了市场的多样性。 7. 行业动态和上市公司动态 本节报道了万华化学、巴斯夫、沧州大化、陶氏等公司在MDI和TDI价格方面的动态,以及国务院安委办开展的化学品安全检查等行业新闻,并介绍了吉林化纤碳纤维项目的启动。 总结 本报告基于万联证券研究所提供的2020年8月24日化工行业周观点报告,利用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对上周化工行业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MDI和TDI价格的强劲上涨是推动行业景气度回升的主要因素,这主要源于国内疫情缓解后的下游需求回暖以及部分厂商装置检修造成的短期供给缺口。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疫情缓解和复工的传统周期性大白马股以及拥有政策支持的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 报告也指出了MDI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和国内疫情迅速加剧的潜在风险。 报告中大量图表数据提供了对化工行业细分市场更深入的了解。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8-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