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03)

    •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荣获“青岛经济界奥斯卡”三项大奖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荣获“青岛经济界奥斯卡”三项大奖

      化学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原油价格本周环比下跌。截至5月31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68.09美元/桶,较5月24日下跌8.41%,较4月均价下跌14.29%,较年初价格下跌11.49%;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2.66美元/桶,较5月24日下跌7.27%,较4月均价下跌12.85%,较年初价格下跌11.50%。(2)天然气各地价格呈现持平或下跌态势。截至本周三(5月31日)东北亚天然气中国到岸价下调0.9361至8.7821USD/mmbtu,环比下调9.63%。纽交所天然气期货价格为2.266USD/mmbtu,较上周下调5.50%;北美天然气现货价格1.4952USD/mmbtu,较上周持平。(3)动力煤价格环比下跌。截止到6月1日,动力煤市场均价为841元/吨,较上周同期均价下跌30元/吨,跌幅3.44%。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3.5.26-2023.6.2),基础化工板块表现优于大盘,基础化工板块上涨0.38%,沪深300上升0.28%至3861.83;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传媒(+9.67%)、计算机(+6.39%)、通信(+6.26%)。本周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化学纤维板块上涨1.96%,农化制品板块上涨1.20%,化学原料板块上涨0.93%,塑料Ⅱ板块上涨0.56%,化学制品板块下跌0.4%,橡胶板块下跌0.6%,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2.25%。   赛轮集团荣获“青岛经济界奥斯卡”三项大奖。据赛轮集团官方公众号报道,5月27日,以“聚力高质量、澎湃新时代”为主题的2022青岛年度经济宣传发布典礼举行。赛轮集团获得“年度榜样企业”“年度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年度数字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三项殊荣。赛轮集团采用世界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制备的液体黄金轮胎,解决了困扰行业百年的“魔鬼三角”难题,在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同时,提升了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被业界誉为引领世界橡胶工业的“第四次里程碑式的技术革命”。在智能制造领域,赛轮集团也在精耕细作,不断推陈出新。由赛轮集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橡胶轮胎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橡链云”,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与融合,推动橡胶轮胎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BrandFina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中,赛轮集团荣登榜单第11位,成为榜单中价值增长最快的轮胎品牌,更由此成为中国最具价值轮胎品牌。   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在2021年9月10日达到历史高位11108.56点,随后开始震荡回落,2023年6月2日收于1379.55点,比前一周(2023.5.26)下跌1.98%。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2022年2月11日达到历史高位3587.91点,随后表现出明显回落,2023年6月2日收于930.97点。随着世界各国码头拥堵情况持续缓解,疫情情况逐渐缓解,港口陆续运力提升,我们认为海运价格有望结束大幅波动状态,稳定在合理区间,利好出口行业。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3-06-04
    • 2023年中国制氧机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制氧机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器械
        制氧机作为新冠肺炎辅助医疗设备之一,对于缓解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困难症状具有一定作用。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我国制氧机行业产量持续增长。然而,据公开信息,发达国家约20%以上家庭拥有小型制氧设备,而我国制氧机家庭拥有率不及1%,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老年群体以及其他心血管及呼吸疾病患者群体将成为推动制氧机市场增长的主动力。   1.制氧机行业定义   制氧机是制取氧气的一类机器,氧气机的主要用途是将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分离出去,按需要输出不同浓度的氧用于医疗、航天、焊接等,有工业制氧机和医疗保健制氧机两大类,本文所指制氧机为医疗保健领域制氧机。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制氧机行业产量持续增长,2020年产量达到210万台,同比增长39.79%;2021年产量416万台,同比增长98%。   2.制氧机行业分类   制氧机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医用制氧机和家用制氧机两大类。根据其原理又可分为电化学制氧法、低温空气分离法和医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法制氧机。近年来,分子筛制氧机以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氧浓度高、携带安全等特点,弥补了氧瓶气氧和液氧氧源的不足,迅速占领了医用和家庭保健类的制氧市场。医用制氧机制造适用于严重缺氧者以及明显呼吸疾病人群,如慢阻肺、哮喘等,氧流量在1-10L之间,一般最大流量不低于5L,可连续24小时运行。家用制氧机主要作用为保健,氧流量通常在1-5L,家用型体积小散热差,无法长时间连续工作。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2
    • 医疗器械行业专题:2023Q1美股医疗器械公司业绩及看点复盘

      医疗器械行业专题:2023Q1美股医疗器械公司业绩及看点复盘

      医疗器械
        直觉外科:发货量及手术量大超预期,美国宏观经济风险仍然不容忽视   23Q1业绩大超预期:   收入-Q1公司收入为17亿美金(+14%);   手术量-全球手术量同比+26%,美国及OUS增速均强劲;成本压力下,公司决定将耗材价格提价5%,预计将给2023年全年带来1亿美金的收入和营业利润的增加。全年指引上调至18%to21%(lastcall是12%to16%)   发货量-达芬奇全球发货量312台(vs22Q1311台),在以旧换新高潮结束后仍然可以跟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超出预期;剔除以旧换新,发货量同比+21%,美国意料之中的下滑,发货量超预期主要是由OUS(英国,中国和印度驱动),其中中国发货18台(vs去年同期9台)   拿证情况:1)Ion本季度获CE注册证,计划在英国率先推出;2)SP获批新适应症(前列腺切除术,切除非癌性前列腺以治疗晚期良性前列腺增生),增量空间持续打开   今年看点在于:美国宏观经济是否持续对医院采购预算造成压力。另外,公司虽然表示正在开发第五代达芬奇,但是今年不会推出,所以新产品的催化不会在今年。   长期看点在于:1)第五代达芬奇推出;2)手术渗透率的提升;3)竞争压力的加剧是否会对公司造成威胁   我们预计全年发货量依旧会是下滑趋势,但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管理层表示,英国(3月底是NHS的budgetperiod)及印度Q1的发货量增长纯属偶然趋势,并且在今年剩下的日子预计不会持续。从全年维度来看,美国及欧洲的人员短缺,通胀问题等仍在存在并持续影响公司全年表现,发货量依旧承压。但鉴于公司业绩主要由耗材等经常性收入驱动(2023Q1经常性收入占比已经达到81%),预计设备发货量下滑对整体收入造成的影响有限。   持续关注手术量的增长,手术量为公司长期空间的核心。公司23Q1手术量超预期,1-2月份增长尤其强势,预计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去年奥密克戎流行造成的较低基数有关,但奥密克戎对于去年Q1的影响有限,剔除该影响手术量增长仍然高于预期,除了优势手术的增长之外,主要是由于积压患者回归、医院人员短缺情况缓解等因素所致。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6-02
    • 脑机接口行业深度行业现状市场发展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脑机接口行业深度行业现状市场发展分析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

    • 创新药商业化专题:商业化成新药难题,合作与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创新药商业化专题:商业化成新药难题,合作与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创新药商业化难题渐成拦路虎,商业化能力建设至关重要。根据L.E.K.(艾意凯)的报告,在2004年至2016年获得FDA批准的450种新分子实体,约有一半药物上市后的销售额低于市场预期,且销售额低于预期值超过了20%。随着国内药企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快速推动国产新药逐步进入收获期,新药商业化能力的建设对于新药价值兑现至关重要。   中外商业化路径不尽相同,定价、支付和准入是核心关卡。中外新药商业化路径不尽相同。比如,定价方法不同:美国的自由定价法,由复杂的价值链条支撑高昂药价;日本等国家的比价与成本计算法,有可比药物基于可比药物给予临床价值溢价,无可比药物则采取成本计算法。主导保险种类不同:中国以社会医疗保险为主,美国等自由定价国家以商业保险为主。   国产创新药院内商业化三大路径:1)Biopharma自营团队商业化能力强大。Biopharma自有包括医学、市场、准入、营销等完备功能的成熟商业化团队,队已经超过MNC在华的销售人数,大多已达到4000人以上。部分传统制剂企业也拥有广阔的销售渠道、成熟产研销能力和可观的资金规模。从销售团队规模看,目前Biopharma的销售团有上千人销售团队规模,在优势领域的销售实力不容小觑。2)Biotech通过合作销售提速商业化进程,BigPharma或Biopharma亦能低风险快速丰富管线。如康方生物携手正大天晴,康宁杰瑞与先声制药展开合作。随着R&D回报率的下滑,BigPharma开始探索通过“Licensein+并购”的组合拳扩充管线。K药是MSD通过收购先灵葆雅获得,O药是BMS与小野制药(Ono)合作的产物。3)出海是成为bigpharma的必经之路,国际市场大有可为。中美医疗支付能力和创新药价格差距显著,海外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出海是成为bigpharma的必经之路,MNC收入结构中国际市场收入占比高。自主出海挑战重重,但国内药企凭借差异化的产品、雄厚的资本和强大的团队仍大有可为,2022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达38.3亿元,同比大增159%,其在美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倍,达到26.4亿元。国产新药Licenseout已小有成就,大手笔频现,不断刷新交易金额,据不完全统计,共23个Licenseout项目总交易金额超5亿美元,比如科伦药业的7款ADC项目(95亿)、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50亿)。   国产创新药在医保目录外商业化的路径逐渐成熟,院外DTP药房成主要销售渠道。未纳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企业会从福利赠药、合作销售、给药方式改进等不同角度探索产品快速放量的方式。医保目录准入频率大幅加快,而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的模式尚未明显变化,部分谈判药品出现“进院难”现象,DTP药房成为主要销售渠道。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其他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0页
      2023-06-01
    • 【粤开医药月报】看好消费医疗业绩修复和创新药高成长性

      【粤开医药月报】看好消费医疗业绩修复和创新药高成长性

      医药商业
        行情回顾   5月医药生物指数收跌2.50%,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0位,跑赢沪深300指数3.22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医药生物累计下跌1.1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15位,跑赢沪深300指数0.77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延续分化,中药再度上涨3.90%,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别下跌6.36%、5.76%、3.11%、2.96%、1.74%。个股方面,涨幅前三为三博脑科、爱朋医疗、创新医疗,分别上涨232.40%、67.65%、56.57%,跌幅前三*ST紫鑫、康乐卫士、皓元医药,分别为-61.90%、-51.20%、-42.94%。资金成交方面,5月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累计12648.5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6.82%,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5位。分日期看,日成交额总体均衡,交易活跃度居前。今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成交额达到67845.72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7.37%。北向资金持股医药市值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5月31日,陆股通近一月净流入20.94亿元,持股医药市值累计2085.52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3.69%,行业配置比例达到9.01%。截至5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33.10X,环比(4月末)降低3.83%,处于5年来31.03%历史分位,后市仍然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除中药估值环比修复3.63%外,其余子板块估值均下调,化学制药、医疗服务估值下调-9.38%、-6.05%。   月度观点:布局业绩修复和高成长赛道,把握消费医疗和创新药优质机会5月以来,国内新一轮新冠疫情隐有抬头之势,但从感染规模、症状以及恢复时间来看,整体影响远低于2022年年底。展望6月,我们认为,疫情影响将进一步退散,即便短期之内发生一定规模二次感染,对生产生活影响亦十分有限,建议布局业绩修复赛道的同时,把握好高成长赛道机会,看好消费医疗和创新药板块。   (1)创新药:未来十年是国内创新药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全行业蕴含优质配置机会。一是传统pharma转型,重点关注具有仿制药时代累积优势,在资金供给、技术储备以及研发经验方面都具备先天条件的大型制药公司,密切跟踪新上市品种上市放量及在研品种研发进展。二是新兴biotech发展,推荐资金获取(自身盈利及外界支持)、对外合作(交易并购)、专业团队(顶级科学家和商业化拓展团队)已经得到验证的优质标的。三是创新药CXO订单驱动,部分公司已经具备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和一流的服务水准,重点推荐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一体化布局的龙头公司。   (2)消费医疗: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短期看好业绩修复,长期拥抱高成长空间。专科医疗方面,眼科、口腔科民营品牌崛起,服务水平和能力大幅提高,看好龙头公司专业服务+舒适环境综合竞争力;医疗美容方面,非手术轻医美趋势形成,单次价格低、创伤程度小、恢复时间短项目受众可期;健康保健方面,疾病预防及检后管理多元化需求增长,看好等基因测序、癌症早筛等风险预警窗口提前类项目。   (3)中药:中药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保持较好的增长韧劲,部分独家优势品种和中华老字号品牌备受推崇和好评,线上线下需求强劲。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资源雄厚、具有独家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牌的行业龙头公司,推荐清热解毒、益气强心、滋补营养等受益人群大的品种放量。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6-01
    • 医药生物:经典名方加速落地,中药景气度持续提升

      医药生物:经典名方加速落地,中药景气度持续提升

      医药商业
        行业事件:   2023年5月31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监局积极组织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研究工作,公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异功散”等儿科7首方剂)》。   古代经典名方有望加速落地   古代经典名方是至今仍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古代中医典籍所记载的方剂,按目录管理的古代经典名方以中药3.1类免临床申报上市,现已有107首古代经典名方可豁免临床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磷选出经典名方并公布目录,随后出台对应关键信息(处方、用法用量与功能主治等),企业根据关键信息进行研制申报上市。截至2023年5月已公布39首经方关键信息,其中7首儿科方剂2022年9月公布目录,并于2023年5月31日公布关键信息,从政策节奏上看,我们认为国家加快经典名方落地,有望加速满足儿童群体用药需求。   经典名方或将成为“准医保/基药”品种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5月31日分别有41家上市公司布局古代经典名方、 5家企业申报经典名方,由康缘药业首家获批苓桂术甘颗粒,同时其他企业亦计划今年申报多首经典名方,预计2023年下半年有多首古代经典名方申报获批。经典名方上市后作为处方药仅供中医临床使用, 《中药注册专门管理规定》要求经典名方需开展上市后临床研究以完善有效性、安全性证据,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尚不完善。基于经典名方由国家推动落地,其安全性良好、疗效确切,或将作为“准医保/基药目录”品种,相关配套政策有望随着经典名方获批而加快落地。   对标日本汉方制剂, 强者恒强   日本株式会社津村企业以全产业链布局、数字化生产技术、完善循证医学证据、普及汉方教育等布局, 其医疗用汉方制剂2020年国内市占率高达83.4%,成为本国汉方制剂龙头企业。我们认为未来相关中药企业有望成为经典名方龙头企业:(1)布局上游中药材种植基地,保证原料质量并提高议价能力;(2)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生产,保证质量均一稳定,提效控费; (3)销售渠道完善或以中华老字号品牌优势,推广经典名方;(4)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 上市后综合评价体系健全, 持续强化产品竞争力。   投资建议   受益政策推动, 经典名方或将加速落地,考虑经典名方免临床上市、 在中医临床终端疗效受广泛认可,我们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中药企业在研发储备、上游中药材布局、数字化智能制造、 产品循证证据打造、 品牌推广与销售渠道上分别具备较强优势, 有望成为经典名方新赛道龙头企业, 我们推荐康缘药业、华润三九、 中国中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天士力、 康恩贝、太极集团、同仁堂、珍宝岛、吉林敖东、仁和药业。   风险提示: 政策法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词条报告

      化学原料
        电解水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核心,也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根据电解液的不同,目前制氢电解槽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性电解槽(AWE)、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EC),其中AWE和PEM电解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AEM电解槽和SOEC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呈现出以碱性电解槽(AWE)为主、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为辅的商业应用状态,行业集中度较高,2022年出货量Top3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达80%。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不断成熟与质子交换膜国产化的加速突破,长期来看,PEM电解槽的成本将持续降低,市场份额逐渐提高。尽管未来增量空间巨大,制氢电解槽行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着核心组件国产化程度不足与制氢成本高昂的技术设备风险。2020年以后,在“双碳”目标与能源结构优化的驱动下,中国制氢电解槽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期,出货量呈高速增长趋势,预计至2025年中国制氢电解槽总出货量有望超过2GW,至2026年总出货量接近4GW,行业规模接近50亿。   1.制氢电解槽行业定义   电解水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电化学过程,电解槽是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核心,也是电解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由若干个电解小室组成,每个电解小室由电极、隔膜和电解质构成。电解液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解水在制氢过程中无二氧化碳排放,因而被认为是未来最为理想的制氢方式。目前电解水制氢主要应用于浮法玻璃、电子等行业。   2.制氢电解槽行业分类   根据电解液的不同,目前制氢电解槽技术主要分为四类:碱性电解槽(AlkalineWaterElectrolysis,AWE)、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Membrane,PEM)电解槽、阴离子交换膜(Anion Exchange Membrane,AEM)电解槽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槽(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SOEC)。其中AWE和PEM电解槽已实现商业化应用,AEM电解槽和SOEC仍处于研发示范阶段。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词条报告

      医疗服务
        智慧医疗(WITMED)旨在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为436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29.65%。未来,受益于政策利好及持续的需求,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稳步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37.29%,到203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7193亿元。   1.智慧医疗行业定义   智慧医疗(WITMED)旨在利用区块链、医疗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诊断、治疗、康复、支付、卫生管理等各环节,建设医疗信息完整、跨服务部门、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信息管理和服务体系互联、共享协作、临床创新、诊断科学等功能;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2.智慧医疗行业分类   中国智慧医疗系统主要由智慧医院、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三大系统组成,更好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等之间的治疗或健康管理互动。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6-01
    • 2023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词条报告

      医药商业
        出血是创伤后频发的临床表现,伤员现场出现死亡的首要原因为出血失控。不可控制的大量出血往往存在于车祸、自然灾害和外科手术等紧急的情况下。在部分外科手术中,例如心血管、骨科、肝脏等,大面积出血和渗血不仅使得外科医生手术操作难度增大,甚至会导致手术失败,本报告为止血材料行业的分析报告,主要围绕可吸收止血材料进行分析,止血材料在医疗机构各个科室用于辅助止血的产品纷繁复杂,目前强生“速即纱”占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可吸收止血材料国产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从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可吸收止血材料上游主要按照各类止血机制所以对应生物原材料进行布局,中游现阶段处于分庭抗礼阶段,能否打破现有格局?是否会出现资本化的重新洗牌?总体而言止血材料行业仍然处于上升期,短暂的市场缩量主要受疫情环境影响。   1.止血行业定义   止血方法主要依据不同的凝血机制应运而生,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止血方法有手术技术、止血器械、药物止血、压迫止血和局部止血材料五大类别。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转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根据上图“凝血机制示意图”,机体的生理性凝血过程可以分成三大类:凝血活酶(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凝血原酶的激活;纤维蛋白的生成。基于以上的凝血机制,现阶段主要有5种常用止血方法。   2.常用止血方法分类   常见止血方法主要包含五大类:手术技术,止血器械、药物止血、压迫止血和局部止血材料。手术技术止血中常见手法为缝合、钳夹、结扎止血;这类方法为最基本和常用的止血方法。但类似于结扎所使用的线头若作为异物长期留在组织中可能会造成感染或者引起组织排斥反应。
      头豹研究院
      1页
      2023-05-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