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03)

    • 2023年生物制品批签发跟踪:2023年6月血液制品批签发

      2023年生物制品批签发跟踪:2023年6月血液制品批签发

      化学制药
        新冠疫情影响还未完全消失, 2023 年下半年血液制品供给可能趋紧。 2023 年上半年进口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有所下滑。 2023H1,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获得的人血白蛋白与静丙批签发批次均有较明显的同比提升。   支撑评级的要点   新冠疫情仍有部分影响。 2022 年末至 2023 年初,新冠疫情在国内大规模爆发,对于 2023 年一季度采浆产生了一定影响。根据血液制品行业传导周期, 2023Q1 采浆活动的受限将对 2023Q3 的产品产出带来压力。除此之外, 2023Q2 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的新冠“二阳”疫情,也可能对采浆量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 2023 年下半年血液制品行业整体供给可能趋紧,可能会出现提前备货的情况。   人血白蛋白: 2023Q2,主要进口白蛋白厂商批签发批次均出现同比下滑,国内第一梯队厂商中,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的人血白蛋白批签发批次均实现了较好的同比增长。 2023H1,除 CSL 外其余主要进口人血白蛋白厂商批签发均出现同比下滑。 2023H1,国内厂商中,上海莱士批签发批次同比增长 39%,华兰生物同比增长 52%,泰邦生物同比增长29%。   静丙: 2022 年末至 2023 年初,新冠疫情在国内大规模爆发,静丙因其抗病毒作用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新冠疫情趋于平稳,静丙的需求已逐渐回归常态。 2023H1,国内大部分血液制品厂商的静丙批签发批次均有所增长,其中上海莱士获得的批签发批次同比增长 96%,华兰生物同比增长43%,泰邦生物同比增长 87%。   采浆量是血液制品行业核心指标之一。因此,采浆量扩张潜力与血液制品企业未来的发展动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建议继续关注各厂商采浆扩张情况。血液制品的生产依赖于原料血浆,因此行业具备一定的资源属性。同时,血液制品行业作为生物制品,从设立采浆站到产品批签发上市的各项流程均受到较严格的监管,各级政府机关和监管部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血液制品行业整合可能持续进行。由于国家不再发放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新牌照,因此血液制品行业主要受行业内部的发展与整合事件的影响。短期内,血液制品行业的事件性机会值得关注。   投资建议   建议继续关注行业采浆扩张情况,以及短期内行业整合带来的事件性机会。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疫情反复风险、销售不及预期、监管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另外,由于中检院及 Insight 数据库数据更新可能不及时,因此部分数据未来可能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7-09
    • 合成生物学周报:阿斯巴甜安全性受到争议,香草胺及其衍生物辣椒碱生物合成取得突破

      合成生物学周报:阿斯巴甜安全性受到争议,香草胺及其衍生物辣椒碱生物合成取得突破

      化学制品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3/07/03-2023/07/07)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4.81个百分点至921.89。上证综指下降0.17%,创业板下降2.067%,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4.9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6.88个百分点。   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陷“致癌”风波   6月29日,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机构IARC预计将于今年7月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阿斯巴甜致癌并不是空穴来风,从其诞生之后,阿斯巴甜一直就陷入健康争议。1970年代,阿斯巴甜被指出对人体有重大危害,可能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70多种健康风险,美国FDA对阿斯巴甜批准用于食品此时也处于谨慎态度。1983年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逐渐放宽阿斯巴甜的使用限制,直至1996年取消所有限制,阿斯巴甜一跃成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人工甜味剂。   卫健委:上半年NMN在内33款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不予行政许可33款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包括:L-丙氨酸、乳酸链球菌素、植物炭黑、番茄红、巴西棕榈蜡、磷酸(湿法)、红曲红、红曲黄色素、羟基酪醇、苹果多酚、蜂蜡、聚醚改性聚硅氧烷、5'-呈味核苷酸二钠、v、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三赞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酰磺胺酸钾、乳酸、抗坏血酸(又名维生素C)、柠檬酸、柠檬黄、氧化亚氮、氯化钙、海藻酸丙二醇酯、润麦改良剂、瑞鲍迪苷M、羟基酪醇、胭脂虫红、苯甲酸及其钠盐、辣椒油树脂、辣椒红。   陕西洛南:公共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近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印发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扎实推进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方案明确了塑料制品源头治理、执法监督等4方面重点任务,要求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商场、超市、快递点、酒店、药店等公共场所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一次性塑料水杯和塑料餐具等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上海化工区:将建废塑料化学循环示范项目   6月28日,上海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化学工业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园区重点用能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力争平均每年节约1%的用能量,完成4.16万吨/标煤节能考核目标。到“十四五”末,园区平均单位产值碳排放量相比2020年将下降33.7%。   苏州瓶类智能回收机投入运行,还能微信提现   近日,苏州轨道交通多个车站布设的智能回收机正式投入使用。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往机器里“投喂”饮料瓶、易拉罐、玻璃瓶,塑料容器等瓶类可回收物。目前苏州39个轨交车站的站厅非付费区放置了智能回收机设备,涉及1、2、3、4号线选择“有偿投递”的乘客,可以得到0.04元/件的环保金。市民乘客在使用智能回收机时,有无偿投递与有偿投递两种方式供选择。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07-09
    • 行业周报:关注华东医药利拉鲁肽获批减重适应症,本周新增重点推荐水羊股份

      行业周报:关注华东医药利拉鲁肽获批减重适应症,本周新增重点推荐水羊股份

    • 公募降费逐步落地,税优健康险范围扩大

      公募降费逐步落地,税优健康险范围扩大

    •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公募降费逐步落地,税优健康险范围扩大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公募降费逐步落地,税优健康险范围扩大

    • 医药生物行业07月周报:继续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及政策利好的催化

      医药生物行业07月周报:继续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及政策利好的催化

      化学制药
        本周医药表现弱于大盘   本周医药生物(申万)同比下跌2.06%,表现弱于大盘。其中,化学制药子行业下跌0.15%,医疗服务子行业下跌1.03%,医疗器械子行业下跌2.15%,生物制品子行业下跌2.35%,医药商业子行业下跌4.23%,中药子行业下跌4.71%。   本周行情总结与业绩披露   本周医药整体回调较多,涨幅较好的标的主要以医保谈判支付利好创新药为主线。 国家医保局 7 月 4 日发布《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和《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征求意见稿,带动创新药表现整体较好,如通化金马、荣昌生物、百济神州与贝达药业等。 从已披露半年报业绩快报/预告的 9 家医药企业中,归母净利润均是同比正增长,其中增速>100%、 50%<增速≤100%、 0%<增速≤50%的公司分别为 3 家、 3 家和 3 家。因新冠二阳与院内复苏下 2023 年半年报增速有望超预期,建议持续关注个股及高增长细分赛道,如内窥镜、电生理、中药等。   下周展望: 继续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及政策利好的催化   进入中报披露季后, 市场将更关注业绩超预期与政策利好带来的催化。 药品领域, 减重赛道有望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关注GLP-1减肥药物相关标的,如信达生物、华东医药、 凯莱英、九州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等; 继续推荐Q2收入驱动力强、有医保谈判预期及出海合作潜力的恒瑞医药; 建议关注自身免疫病赛道改善的三生国健。 器械领域, 大型配置证规划数量更新支持国内创新医疗器械发展,持续推荐成长性赛道,推荐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华大智造、惠泰医疗等,关注IVD集采政策落地情况。 医疗服务领域, 我们认为医疗服务和药店行业处于估值历史低位,基本面向好,推荐大参林,建议关注老百姓、健之佳、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 中药领域, 古代经典名方配套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在研发进度较快、上游布局、数字化智造、循证证据打造、品牌渠道的优势企业有望受益,推荐康缘药业、华润三九,建议关注康恩贝、太极集团、珍宝岛等。   7月月度金股   大参林( 603233.SH): 公司为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连锁药店企业,建立明显区域竞争优势,并通过“并购+加盟”策略,积极拓展华东、东北及中部地区,加速全国区域扩张,同时受益于处方药外流政策,有望带来千亿市场增量。公司以中参茸为特色产品进行差异化经营,未来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销售表现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对应7月7日收盘价, 2023-2025年估值分别为23X、 19X、 15X,维持“买入”评级   澳华内镜( 688212.SH): 公司为国内领先的软镜设备生产商,多年深耕行业积累领先技术优势,产品快速迭代性能逐步追赶海外品牌, AQ-300上市后有望在国内高端医院放量,行业空间大、竞争格局良好。对应7月7日收盘价, 2023-2025年估值分别为99X、 60X、 41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企业经营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性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7-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续约规则更新,减缓药价降幅,创新药支付环境边际改善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保续约规则更新,减缓药价降幅,创新药支付环境边际改善

      生物制品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7.3-7.7日,下同),A股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下跌2.06%,板块整体跑输沪深300指数1.62pct,跑赢创业板综指0.01pct。在SW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第26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0.21%,跑赢恒生指数2.24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3位。   本周观点:医保续约规则更新,减缓药价降幅,创新药支付环境边际改善   医保局《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降幅减缓。   2023年7月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2023年版征求意见稿)》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与2022年的版本相比,2023版最大的变化是在简易续约部分减缓了药价的降幅,给市场以更为明确的预期,有助于国谈续约的常态化。具体规则的更新部分如下:   1)纳入常规目录管理:谈判进入目录且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8年的药品。   2)简易续约:对于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4年的品种,支付标准在前述计算值基础上减半;2022年通过重新谈判或补充协议方式增加适应症的药品,在今年计算续约降幅时,将把上次已发生的降幅扣减。   3)重新谈判:企业可申请通过重新谈判确定降幅,重新谈判的降幅可不一定高于按简易续约规则确定的降幅。   降幅减缓以及重新谈判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医保准入积极性和动力。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4年的品种即表明该品种至少连续降价2次并经历了2个完整的协议期,该产品所在领域的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基本成熟,降幅减半有利于稳定企业的预期,增强企业的医保准入积极性和动力。对于增加适应症的药品,在今年计算续约降幅时,将把上次已发生的降幅扣减,有利于稳定企业信心,企业在新适应症获批后可以及时纳入医保,早日造福患者,不用考虑受到后续续约二次降价的风险。企业亦可通过申请重新谈判对降幅有更多的话语权。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国家医保局对谈判药品续约规则的制定更加细化也更加合理,在老品种以及增加适应症方面降幅减缓,创新药支付环境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拥有商业化以及即将商业化产品的创新药企:恒瑞医药、百济神州、艾力斯、荣昌生物、康诺亚、康方生物、海思科、泽璟制药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1页
      2023-07-09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集邦咨询料全球笔电出货Q2环比增15.7%,TCL中环控股股东持股增至30%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集邦咨询料全球笔电出货Q2环比增15.7%,TCL中环控股股东持股增至30%

      化学原料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7月5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全球笔电出货量预估:Q2季增15.7%,Q3季增6.5%。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估,今年第二季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将达4,045万台,季增15.7%,为连续六个季度以来首次恢复成长,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则仍衰退11.6%。展望第三季,预期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会持续成长至4,308万台,季成长幅度收敛至6.5%。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第一季笔记本电脑品牌首要目标是全力去化终端库存,上游拉货动能趋缓,因而影响ODM端出货(Sell-in)表现。第二季起,随着品牌整机及零部件库存逐步往可控水位靠拢,渠道端压力缓解后,回补需求逐渐浮现,第三季将受惠传统季节性动能支撑,返校潮、节庆促销活动会进一步刺激备货需求,带动全球笔电出货量增长。   显示材料相关:   7月7日,科技新报:集邦咨询:7月电视面板采购动能增强,低阶笔电面板有望微涨。TrendForce集邦咨询7月5日公布7月上旬面板报价,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副总范博毓表示,进入第三季后,电视面板采购动能持续增强,除了中国品牌客户,其他主要品牌客户也开始增加采购,针对下半年的促销旺季预做准备,预估整体采购动能季增7-8%。范博毓指出,在需求成长下,面板厂也会适度调高稼动率,但供需会维持在平衡状态,有利电视面板延续涨势。   新能源材料相关:   7月7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2023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尽管面临疫情干扰、产业链价格波动和欧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230GW,同比增长35.3%,累计装机容量约1156GW。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TCL中环:7月3日,关于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暨持股比例达到30%的公告。TCL中环于2023年7月2日收到公司控股股东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知,TCL科技基于对新能源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的机遇判断和业务战略,以及对TCL中环竞争优势的信心,于2023年6月29日至2023年6月30日通过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5,455,648股,增持完成后TCL科技及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比例达到30.00%。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公司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CMP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CMP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MLCC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建议关注飞凯材料,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科技制造领域适用的屏幕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及紫外固化材料等的研究、生产和销售以及医药行业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重要全资子公司和成显示掌握液晶显示材料关键技术,完成了国内第一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TFT新结构单体及混合液晶的开发。和成显示是中高端TN/STN领域主要供应商,并且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TFT类液晶材料的供应商之一。   建议关注濮阳惠成,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重点推荐巨化股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氟氯化工新材料供应商和氟化工完整产业链企业,是全球氟制冷剂、氟制冷剂配套氯化物原料(甲烷氯化物、三氯乙烯、四氯乙烯)、PVDC 系列产品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   建议关注万盛股份,公司有机磷系阻燃剂以聚氨酯和工程塑料改性客户为主,主要为拜耳、科思创、巴斯夫、SABIC、陶氏化学、金发等国内外知名的化学工业品、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子公司万盛大伟多年来聚焦于特种脂肪胺类、功能日化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细分市场中已居于领先位置。   建议关注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重点推荐彤程新材,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3-07-09
    • 保险行业动态:税优健康险扩容,提升保障权益

      保险行业动态:税优健康险扩容,提升保障权益

    • 税优商业健康险产品范围扩大点评:扩围和便捷化提升吸引力,税优政策呵护利好行业

      税优商业健康险产品范围扩大点评:扩围和便捷化提升吸引力,税优政策呵护利好行业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