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专项资金回暖,院内刚需有望复苏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疗专项资金回暖,院内刚需有望复苏

      医药商业
        本周医药表现强于上证指数   本周医药生物(申万)同比上涨4.25%,表现强于上证指数。其中,本周化学制药子行业上涨6.95%,医疗器械子行业上涨4.72%,医药商业子行业上涨3.16%,中药子行业上涨3.16%,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2.75%,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2.42%。   医疗反腐阶段性事件的影响逐步减弱,部分区域学术会议、行业论坛等活动陆续恢复,企业端推广活动回到正轨,对于医药整体的提振作用明显,8月份调整较大的化学制药和医疗器械子行业,本周取得亮眼表现。   下周展望:关注政策免疫品种和集采规则披露   我们认为近期患者诊疗需求并不受政策影响,pfs较长的药物销售受扰动小,治疗品种中有同类低价药竞品的高价药、辅助用药、高价院外渠道产品销售或将受到冲击。我们推荐受政策扰动少的麻醉药企业人福医药、贝达药业,以及自免赛道的三生国健。   安徽省医保局进一步披露参与集采的企业,合计161家企业,包括国内外头部体外诊断公司。除乙肝核酸检测项目剔除外,其余项目均与上一版公示一致。我们预计首版规则不区分进口国产品牌,基于同一分组下的降价,国产品牌或弹性更大,加速进口替代。集采预期初步落地,短期情绪影响减弱,个股经营情况将持续受到市场重点关注。重点推荐经营情况良好,产品力处于行业领先位置的个股,包括新产业、迈瑞医疗、亚辉龙、迈克生物、安图生物,建议关注在临床细分检测菜单具有优势的公司,包括科美诊断、科华生物等。   投资策略:医疗专项资金回暖带动院内需求,积极关注创新领域   结合“企业预警通”数据,8月份国内医疗项目数量和金额持续复苏,单月新增428个项目,投资额1,806.49亿元,医疗端需求复苏,经费稳步提升,并有望在9月份进一步释放需求,或将促进医疗机构补短板、医疗设备采购。持续推荐经营情况良好、产品力领先的企业,包括迈瑞医疗、华大智造、澳华内镜,建议关注海尔生物、微电生理、南微医学。   医药行业当前仍处于估值和基金持仓的历史低位水平,合规化要求短期扰动市场情绪,但医疗需求刚需属性并无本质变化,可积极关注创新领域有进展的创新药及院内刚需,继续推荐金斯瑞、科济药业,建议关注信达生物;建议关注GLP-1减肥药物创新药企,如信达生物、华东医药,以及在GLP-1多肽原料药研发与CDMO上具有较好布局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凯莱英、九州药业、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翰宇药业等。推荐受短期影响较小的中药品牌OTC,如华润三九,关注太极集团、东阿阿胶、羚锐制药等   9月月度金股   三生国健(688336.SH):公司是深耕自身免疫疾病赛道的抗体药生产销售药企。公司在自免和炎症领域前瞻性布局了IL-17/IL-4Rα/IL-5靶点药物,研发进度在同靶点产品中均位居国内前三,预计这三个品种将于2024-2026年陆续申报上市,我们认为未来这三个品种峰值销售额合计有望超过40亿元。此外,转让肿瘤在研项目使得肿瘤研发费用节省约1亿,增厚业绩。对应9月15日收盘价,2023-2025年估值分别为107X、92X、7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企业经营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性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9-17
    • 医药行业周报:精选医药底部个股

      医药行业周报:精选医药底部个股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4.25%,跑赢沪深300指数5.08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降9.75%,跑输沪深300指数5.5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4。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0.19%(+7.73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7.53%(+5.83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7.14%(+9.53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化学制剂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7.6%,其次是医疗设备,涨幅为6.3%。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血液制品,涨幅为1.9%。   医药处于底部区间,精选医药个股。9月14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正式发布《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1号)》,这标志着国家高值耗材集采第四批正式拉开帷幕。此次集采的产品为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类)产品可自愿参加。医药行业持仓仍处于低配状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展望2023年下半年,我们看好“创新+出海、复苏后半程、中特估”三条医药投资主线。   本周组合:通化东宝(600867)、新产业(300832)、赛诺医疗(688108)、福瑞股份(300049)、恩华药业(002262)、普门科技(688389)、祥生医疗(688358)、贝达药业(300558)、三诺生物(300298)、马应龙(600993)。   本周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海创药业(688302)、心脉医疗(688016)、澳华内镜(688212)、荣昌生物(688331)、亚虹医药(688176)、迈得医疗(688310)、欧林生物(688319)、百克生物(688276)。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华厦眼科(301267)、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太极集团(600129)、华润三九(000999)、上海医药(601607)、大参林(603233)、通策医疗(600763)。   本周港股组合:瑞尔集团(6639)、科伦博泰(6990)、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基石药业-B(2616)、诺辉健康(6606)、亚盛医药-B(6855)、先声药业(2096)、科济药业-B(2171)、微创机器人-B(2252)。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3-09-17
    • 新药周观点:NASH新药THR-β激动剂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加速NASH新药研发

      新药周观点:NASH新药THR-β激动剂提交上市申请,有望加速NASH新药研发

      医药商业
        本周新药行情回顾:2023年9月11日-2023年9月15日,新药板块涨幅前5企业:迈威生物(15.8%)、首药控股(13.9%)、百奥泰(13.1%)、艾力斯(12.3%)、海思科(12.0%)。跌幅前5企业:天境生物(-17.3%)、歌礼制药(-12.9%)、嘉和生物(-12.2%)、德琪医药(-10.9%)、药明巨诺(-9.4%)。   本周新药行业重点分析:   9月13日,MadrigalPharmaceuticals宣布FDA已受理THR-β选择性激动剂resmetirom治疗伴有肝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成年患者的NDA申请并授予其优先审评资格,PDUFA日期为2024年3月14日。   NASH是当今医疗保健领域最紧迫的未满足需求之一,患者群体庞大,但FDA、EMA、NMPA尚无已批准药物。目前全球有上百种NASH药物在研,靶向近20种靶点,其中较热门的靶点有PPAR、THR-β、GLP-1、FXR、FGF21等。进度较快的有靶向THR-β由Madrigal研发的Resmetirom(NDA)、靶向PPAR的由Inventiva和中国生物制药合作的lanifibranor(3期)和Zydus-CadilaGroup研发的Saroglitazar(3期)、靶向FXR由Intercept公司研发的Obeticholicacid(3期)、靶向GLP-1由诺和诺德研发的Semaglutide(3期)等。   目前国内有20余个NASH药物在研,大多处于1、2期临床阶段,进度较快的有靶向PPAR的正大天晴的Lanifibranor(3期)、靶向THR-β的歌礼制药ASC41(2b期)和拓臻生物TERN-501(2期)、靶向PPAR的微芯生物西格列他钠(2期)、靶向FXR的拓臻生物TERN-101(2期)和东阳光药业HEC-96719(2期)、靶向FASN的歌礼制药ASC40(2b期)、靶向PDE的众生药业ZSP-1601(2b期)以及多靶点的君圣泰生物HTD-1801(2期)。此次resmetirom的NDA申请有望加速NASH领域的新药开发进度。   本周新药获批&受理情况:   本周国内1个新药或新适应症获批上市,26个新药获批IND,42个新药IND获受理,7个新药NDA获受理。   本周国内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9月14日迪哲医药宣布其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戈利昔替尼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中CDE正式受理,用于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   (2)9月14日科伦博泰宣布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骨靶向放射性偶联药物TBM-001达成独占许可协议。科伦博泰将获得TBM-00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益。   (3)9月13日CDE官网公示,海思科药业神经痛新药HSK16149胶囊新适应症申报上市并获得受理。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HSK16149具有很高的靶点选择性,以及良好的镇痛及长效镇痛作用、中枢系统安全性好等特点。   本周海外新药行业TOP3重点关注:   (1)9月14日MadrigalPharmaceuticals宣布,FDA已接受其在研药品resmetirom治疗伴有肝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成人患者的新药申请,并授予优先审评资格。   (2)9月13日艾伯维公布其3期SEQUENCE临床试验的顶线结果,Skyrizi达到双主要终点,即第24周临床缓解的非劣效性,和第48周内镜下缓解与活性对照组相比的优效性。   (3)9月12日默沙东公布的sotatercept疗法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显示,sotatercept在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24周后,可缩小心脏右侧大小,并且改善右心室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指标。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政策变动的风险,创新药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09-17
    •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医疗反腐重塑行业生态,多场学术会议重启提振市场情绪

      医药生物行业跨市场周报:医疗反腐重塑行业生态,多场学术会议重启提振市场情绪

    • 市场情绪回暖,医药板块强势反弹持续

      市场情绪回暖,医药板块强势反弹持续

      太平洋证券
      3页
      2023-09-17
    • 中恒集团:梧州中药大健康宝藏,主业恢复+渠道优化成效显著

      中恒集团:梧州中药大健康宝藏,主业恢复+渠道优化成效显著

    •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4期:血制品2023年1-8月批签发概览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4期:血制品2023年1-8月批签发概览

    • 医疗专项资金回暖,院内刚需有望复苏

      医疗专项资金回暖,院内刚需有望复苏

      国联民生证券
      11页
      2023-09-16
    •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海外复盘:日本医改控费路线图与医药产业命运思考

      医药行业行业研究:海外复盘:日本医改控费路线图与医药产业命运思考

      化学制药
        本报告是我们日本医疗产业研究的最新力作, 当前国内医药市场正处于政策、市场和价格变化的密集变化期,我们特为广大投资者进一步梳理海外医疗与医保体系,并对国内医药发展方向与价值取向进行思考探讨。   简单对标美国的研究思维有时并不可取: 美国医药体制有着非常高的特殊性, 支付力极强,创新力顶尖,但效率差且经济负担沉重。“高举高打”的美式医疗体制和医药创新体制,不仅对于发展中国家过于“奢侈”,其实对日本、欧洲和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来说都不具备可复制性。相比之下, 对日本医保控费与医药发展的路径梳理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既能为国内未来医药政策预测提供参考,也能从日本医药企业兴衰中汲取个股投资经验。   日本并非一个“残酷”或“失败”的医药市场,和大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接近: 市场过去往往认为日本由于降价政策过于严苛,产业整体发展不佳,但实际上日本医保体系的支付水平和医疗市场规模,相较美国以外的其他发达国家并不逊色, 且民生效益优秀。 日本医药产品定价也并没有显著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和西欧定价水平差距不大。   日本医保医药控费路径复盘:多管齐下降低药占比和渠道空间。 80 年代以后, 日本医保支出压力随老龄化加速而迅速提升。 在本篇中,我们对日本面临医保支出压力下的政策行为路径做出了细致梳理:定价端医保严格控制新产品准入价格,同时持续调整医保报销标准倒逼医疗机构二次议价实现存量产品持续降价;供给端重点抓仿制药比例提升,原研仿制竞争带来螺旋降价;医疗端医药分业经营带来处方外流大潮,同时 DPC 制度的实施控制长期住院负担。 在上述措施的共同作用下,日本药价、药占比和渠道加价率均有显著下降,将日本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在可承受水平。   从长周期来看,日本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产业地位确实存在下滑, 但我们认为这不应该归因于政策降价过度,而是基于整体日本经济的低迷、 国内市场体量不足以支撑全球高水平创新、 汇率因素的变化、国内企业规模小分散度高、产品结构老化、日本国内企业成本不占优势等多方面复杂因素。 但至少日本医药股相较国内其他行业仍然有着可观的超额收益, 且有部分企业成功实现出海突围,跻身世界级跨国药品/器械企业。   产业复盘启示:日本轨迹可以参考,但中国企业有更光明机会。 我们研究日本医药产业并非简单认为中国医药产业会复刻其命运。 考虑中国医药产业拥有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的本土市场,以及中国企业具备突出的成本优势和经营效率优势, 中国医药产业完全有能力和空间达到比日本医药产业巅峰时期更高的全球地位。 而日本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医药产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医药既是产业,又是民生,这两层属性都不应该忽视。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的顶尖医药企业必须具备两项突出能力中至少一项,甚至兼而有之:   1) 要么打造最高质量创新,主打突破海外顶尖市场(如美国),具备强产品力和高度领先性;   2) 要么“多快好省”,在高质量创新的同时拥有最佳的效率,主打国内市场国产替代和海外市场的性价比需求。   投资建议   参考日本历史经验,分析其产业发展规律,我们重点看好两大类中国医药企业未来前景: 1)创新能力强、有望在海外凭借强产品力取得突破的优质企业; 2)效率优势突出,“多快好省”,能以最有效率和价格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重点公司: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爱尔眼科、百济神州等。   风险提示   降价和控费政策超出预期;人口老龄化超出预期导致政策进一步收紧;创新风险和成本不断升高;国内成本升高导致产业转移风险;质量安全事故和舆情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9-15
    • 医药生物:迪哲医药的戈利昔替尼NDA获得受理

      医药生物:迪哲医药的戈利昔替尼NDA获得受理

      化学制药
        市场表现:   2023年9月14日,医药板块涨幅+0.28%,跑赢沪深指数0.36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8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药用包装和设备(+1.39%)、仿制药(+0.77%)、原料药(+0.59%)表现居前,生命科学(-1.30%)、医院及体检(-1.17%)、血制品(-0.42%)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通化金马(+10.04%)、华森制药(+9.98%)、常山药业(+7.93%);跌幅榜前3位为通策医疗(-4.26%)、泰坦科技(-3.18%)、金迪克(-3.15%)。   行业要闻:   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智能审核和监控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将实施大数据实时动态智能监控,实现医保基金支付智能审核全覆盖,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监管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   (数据来源:国家医保局官网)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公告,明确将进行国家组织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本次集中带量采购产品为人工晶体类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增材制造技术(即3D打印类)产品可自愿参加。   (数据来源:国家组织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平台官网)   公司要闻:   迪哲医药(688192.SH):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受理通知书》,戈利昔替尼用于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r/rPTCL)的新药上市申请(NDA)获得受理。   亚虹医药(688176.SH):公司产品APL-1401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Ib期临床试验,于近日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   华东医药(000963.SZ):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HDM1002片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HDM1002片是由中美华东自主研发的具有口服活性、强效、高选择性的GLP-1受体小分子完全激动剂。   (数据来源:iFinD)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9-1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