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30)

    • 化工行业周报:通用股份新品OTR成功下线,供给影响制冷剂价格上扬

      化工行业周报:通用股份新品OTR成功下线,供给影响制冷剂价格上扬

      化学制品
        基础能源(煤油气)价格回顾:(1)原油价格震荡下行。截至1月3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72.70美元/桶,较12月27日下跌1.90%,较12月均价上涨0.70%,较年初价格上涨3.30%;布伦特原油价格为78.25美元/桶,较12月27日下跌1.76%,较12月均价上涨1.09%,较年初价格上涨3.11%。(2)国产LNG价格疲软下行。截止到本周四,国产LNG市场周均价为5869元/吨,较上周周均价5939元/吨下调70元/吨,跌幅1.18%。(3)国内动力煤市场价格小幅回落。截止到本周四,动力煤市场均价为770元/吨,较上周同期下降4元/吨,跌幅0.52%。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本周(2023年12月29日-2024年1月5日),沪深300下跌2.97%至3329.11点,基础化工板块下跌1.9%;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前三分别是煤炭(+5.59%)、公用事业(+1.95%)、石油石化(+1.22%)。基础化工子板块中,化学原料板块下跌0.3%,农化制品板块下跌1.4%,化学纤维板块下跌1.47%,化学制品板块下跌2.32%,塑料Ⅱ板块下跌2.82%,橡胶板块下跌4.16%,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5.21%。   赛轮、软控、中策,入选全国企业创新成果名单。据中国轮胎商务网,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发布了“第十三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名单。本届共有241项成果入选,一等成果35项,二等成果206项。其中,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成果“橡胶轮胎企业基于‘双链耦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构建”入选一等成果。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成果“数据驱动的商用车轮胎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入选二等成果。   通用股份新品OTR轮胎成功下线。据车与轮店主联盟公众号,近日,通用股份OTR项目16.00R25赤兔马XR970、XR980规格新品成功下线,标志着通用股份在OTR轮胎的研发制造上实现了新突破。此次下线新品适用于宽体矿卡,具有防爆、更耐磨、抗掉块、耐切割等性能优势,保证良好接地操控性能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重点标的:赛轮轮胎、确成股份、通用股份。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01-07
    • 医药行业周报:短期低估值占优,关注创新产业链变化

      医药行业周报:短期低估值占优,关注创新产业链变化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申万医药表现较弱,跑输沪深300。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3.14%,跑输沪深300指数0.16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2位。从子板块来看,线下药店、医药流通、中药Ⅲ表现靠前,本周变动分别为2.72%、0.39%、-0.32%;医院、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表现靠后,本周变动分别为-6.56%、-6.09%、-4.47%。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ST天圣、九安医疗、启迪药业、成都先导、澳洋健康;跌幅前五的公司为赛诺医疗、华东医药、纳微科技、通策医疗、奕瑞科技。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一月份逐步进入业绩预告期,中药、线下药店等业绩稳健的子板块表现相对强势。   关注创新药数据读出及BD进展。2024年1月将要举行两场国际性创新药会议,分别是第42届摩根大通年度医疗健康大会、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2024)。第42届摩根大通年度医疗健康大会于1月8日至10日举行,迈威生物研发总裁武海博士将发表主题演讲,涉及全球合作战略、创新药物管线以及IDDC™ADC创新技术平台等内容;另有亚盛医药、金斯瑞等国内创新药企参加。ASCOGI2024将于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1月20日至22日举行,复宏汉霖将携2款创新产品最新研究成果首发亮相,加科思将口头报告KRASG12C抑制剂格来雷塞在胰腺癌和其他实体瘤患者中的初步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建议关注创新药最新数据读出及BD积极进展的创新药企,如迈威生物、复宏汉霖等。   关注医疗器械出海主线。据海关总署数据统计,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从2019年的3119.5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4811.99亿元,实现稳定增长。细分领域来看,我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仍以低值医用耗材、IVD试剂及中低端的诊疗设备为主。以A股上市医疗器械企业为样本,根据wind数据整理,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海外业务收入从2018年的265.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074.5亿元,营收CAGR为42%,实现快速增长态势。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海外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22%增长至2022年34%,近几年,疫情契机下国产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快速响应需求,实现海外业务快速增长。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集中带量常态化以及医保控费大背景下,国产厂家寻求出海打破成长天花板,建议持续关注医疗器械出海相关标的。建议关注估值性价比较高,海外大客户库存出清,订单有望迎来拐点的低值耗材企业维力医疗;建议关注从贴牌代工成功转型自主品牌,凭借产品优势持续快速开拓海外市场的消化内镜耗材企业南微医学;建议关注凭借技术优势成为海外龙头厂商核心供应商的企业,如海泰新光、美好医疗;建议关注产品技术壁垒较高,通过海外经销商合作并逐渐自建渠道,凭借产品力突破海外市场并推进海外业务营收快速增长的设备龙头厂家联影医疗、华大智造、迈瑞医疗、开立医疗以及新产业等。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4-01-07
    •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59期:RDN开启高血压治疗新时代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59期:RDN开启高血压治疗新时代

    • 氟橡胶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氟橡胶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氟橡胶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油和化学药品腐蚀性能、耐候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辐射性能的高性能橡胶在高技术领域有诸多应用。中国氟橡胶行业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步,九十年代开始大幅发展,如今已形成六千万到八千万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当前中国氟橡胶产业一方面增加研发力度,一方面积极与国外先进企业合作,正逐步向高端氟橡胶产品领域进军
      头豹研究院
      16页
      2024-01-05
    • 贝伐珠单抗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贝伐珠单抗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是一种重组人源化lgG1单克降抗体,通过切断肿瘤营养物质供给通路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达到退制作用。19世纪初期,罗氏制药生产的原研药“安维汀”进入中国,成为中国贝伐珠单抗市场上唯一药品。2017年贝伐珠单抗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到期为各生物类似药生产厂商提供发展空间,本土贝代珠单抗注射液药品陆续获批上市。随着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胶质母细胞瘤等恶性肿瘤患病群体基数逐渐扩大,医疗机构等销售终端对其需求量随之上升。近年来贝伐珠单抗已将适应症扩增至妇科肿瘤治疗领域,其多种联合治疗方案也展现出优于单药治疗的临床表现,为来贝伐珠单抗有望为更多恶性肿瘤患者改善治疗前景。本报告将聚焦于中国贝伐珠单抗行业进行深度研究,分析其发展历程、产业链布局、行业现状、市场竞争格局等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1-05
    • 降脂原料药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降脂原料药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中国老龄化人数增长,血脂异常惠者数量上升推动降脂药市场需求增长,药物用量增长带动与原料药销量。随着研发技术的不断升级创新,新型治疗手段和药物不断进入市场。未来,随着更加精细化的医疗发展,降脂原料药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头豹研究院
      19页
      2024-01-05
    • 医药月报:创新药利好累积,期待政策支持

      医药月报:创新药利好累积,期待政策支持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医保谈判结果符合预期,创新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12 月 13 日,国家医保局公布 2023 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新版目录新增 121 个药品,平均降价幅度 61.7%,预计未来两年为患者减负超过 400 亿元。目录新增药品包括 23 个创新药品种,谈判成功率和降价幅度均优于整体水平;同时今年 7 月份公布的续约规则也适当控制创新药续约及新增适应症的降价幅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对医药创新的支持政策。   多款新药成功出海,授权合作再创新高。 在医保控费政策趋于严格的大环境下,积极出海创收成为我国创新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2023 年我国已披露的对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达 465 亿美元,交易规模再创新高,重磅热点接踵而至。 12 月 12 日, 百时美施贵宝引进百利天恒的双抗 ADC,刷新我国创新药出海的首付款记录; 12 月 15 日,和铂医药牵手辉瑞旗下 Seagen,见证我国创新药企业授权合作的高光时刻。   重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给予创新全链条支持。 12 月 16 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毕井泉在主旨报告中表示: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开始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但仍面临医保准入和医院准入的双重障碍;通过增加基础研究投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 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 研究改革创新药定价办法、平衡医保负担与医药创新、 破解创新药进医院难题等方式,给予医药创新全链条支持,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偏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良好。 截至 2023 年12 月 29 日,医药行业一年滚动市盈率为 28.34 倍,沪深 300 为 10.85倍。医药股市盈率相对于沪深 300 溢价率当前值为 161.09%,历史均值为 170.18%,当前值较 2005 年以来的平均值低 9.10 个百分点,位于历史偏低水平。   投资建议: 当下我们更为看重创新及器械出口方向: 1) 医药创新产业升级(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 2)管理优良的平台型医药企业(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及制剂出口企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华海药业等)。 3)国产器械装备的国产替代及海外出口(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澳华内镜、安图生物、新产业、万孚生物等) 。   风险提示: 1. 医改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2. 医保控费及集采降价力度超预期的风险; 3. 医疗“新基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4. 创新药及创新器械企业融资困难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4-01-05
    •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3-12):纯碱、水泥等产品价格环比增长

      地产链化工品追踪系列报告(2023-12):纯碱、水泥等产品价格环比增长

      化学原料
        房地产行业作为化工重要的终端下游,承载着较大的消费体量,本报告旨在追踪地产链上游化工产品月度变化情况,寻找产业链投资机会。   下游地产行业方面:   国房景气指数和化工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相关性。2023年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3.42,同比下降0.96点,环比增长0.02点;2023年12月,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620.33,同比下降3.99%,环比下降2.06%。   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持续下降,销售金额累计同比下降。2023年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0.08%,其中住宅下降0.07%,办公楼下降0.12%,商业营业用房下降0.14%;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同比下降0.05%,其中住宅下降0.04%,办公楼下降0.15%,商业营业用房下降0.12%。   百强房企2023年全年销售额达6.27万亿元。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百强房企(TOP100)销售总额为62791亿元,同比下降17.3%。其中,TOP100房企2023年12月份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5.9%,环比增长20.8%。(来自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中指研究院)   上游化工产品方面:   (1)玻璃产业链:2023年12月,浮法平板玻璃月均价为2004.30元/吨,环比下降0.64%,同比增长24.65%;2023年12月,重质纯碱均价为2949.76元/吨,环比增长20.54%,同比增长7.42%;轻质纯碱均价为2785.10元/吨,环比增长25.48%,同比增长5.39%;纯碱期货结算价为2703.71元/吨,环比增长16.94%,同比下降3.80%。   (2)水泥产业链:2023年12月,水泥价格指数为113.31,环比增长2.15%,同比下降23.12%;2023年12月,减水剂月均价为3711.90元/吨,环比下降3.64%,同比下降6.40%;2023年12月,聚羧酸减水剂单体TPEG月均价为7150.00元/吨,环比下降0.72%,同比下降7.53%。   (3)涂料产业链:2023年12月,钛白粉月均价格为15917.29元/吨,环比下降3.16%,同比增长5.53%。   (4)保温材料产业链:2023年12月,纯MDI价格为20414.29元/吨,环比下降5.85%,同比增长21.71%;聚合MDI价格为15550.00元/吨,环比下降2.12%,同比增长9.44%。   (5)家居产业链:2023年12月,TDI价格为16557.14元/吨,环比下降1.84%,同比下降6.06%。   (6)型材管材产业链:2023年12月,聚乙烯价格为8100.19元/吨,环比增长0.44%,同比增长0.40%;聚丙烯粉料价格为7356.38元/吨,环比下降0.13%,同比下降4.80%;聚丙烯粒料价格为7488.57元/吨,环比下降1.76%,同比下降4.92%;PVC电石法价格为5534.43元/吨,环比下降1.99%,同比下降6.47%;PVC乙烯法价格为5968.33元/吨,环比下降3.10%,同比下降5.46%。   (7)胶粘剂产业链:2023年12月,DMC价格为14033.33元/吨,环比下降3.70%,同比下降17.69%;PVA价格为10876.71元/吨,环比增长2.60%,同比下降22.31%。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行业周期下原材料成本增长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4-01-05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宜联生物与罗氏合作开发c-MET ADC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宜联生物与罗氏合作开发c-MET ADC

      化学制药
        事件:2024年1月2日,苏州宜联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宣布与罗氏达成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靶向间质表皮转化因子(c-MET)的下一代ADC候选产品YL211,用于治疗实体瘤。此次合作将为宜联生物带来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点评:   YL211为采用新一代TMALIN ADC平台技术的靶向c-METADC药物。宜联生物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ADC药物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拥有TMALIN新型抗体偶联药物平台技术。该平台拓宽了抗体的选择范围,可以增加肿瘤中有效载荷的比例和血液浓度,具有较高的治疗指数,以及产生较强的旁观者效应。可实现高均匀度的ADC(DAR=8.0)定点定量耦合,同时具有较高的全身循环稳定性,可减少“偏离靶”毒性。   YL211目前处于临床申报阶段,采用了宜联生物新一代TMALINADC平台技术,并配合以高特异性的c-MET抗体。YL211已在多种临床前肿瘤模型及安全性评价实验中展现出极具潜力的疗效及安全性。   宜联生物以超10亿美元将YL211授权给罗氏。根据协议罗氏将获得宜联生物YL211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独家权益。宜联生物将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合作推动YL211项目进入临床期试验阶段,并交由罗氏负责后续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工作。此次合作将为宜联生物带来5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近10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商业化潜在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基于全球年度销售净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c-MET与肿瘤的形成、侵袭性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是治疗上皮间质转化的关键靶点。c-MET是一种由MET原癌基因编码、主要在上皮细胞中表达的多功能跨膜酪氨酸激酶,存在于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介导的信号通路中。研究显示,c-MET过度激活,可能会启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转化,并进一步带动其侵袭、转移、扩散等后续事件的发生。并且c-MET基因突变也是许多肿瘤药物耐药的关键所在。   目前在研的c-MET药物约百余种,其中靶向c-MET ADC的研究数量约20余种,布局企业涉及艾伯维、荣昌生物、再生元、恒瑞医药等。其中,艾伯维Teliso-v临床研发进展最快,正在开展两项III   守正出奇宁静致远   宜联生物与罗氏合作开发c-MET ADC2   P   期临床试验,适应症均针对NSCLC。国内布局企业包括荣昌生物(RC108,临床II期)以及恒瑞医药(SHR-A1403,临床I期)。   投资建议:近期围绕ADC药物的合作交易不断涌现,肿瘤领域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企业有望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建议关注ADC研发进度领先,拥有出海潜力相关创新药公司及相关CXO企业:荣昌生物、迈威生物、凯莱英等。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1-05
    • 直觉外科(ISRG):手术革命发起者,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

      直觉外科(ISRG):手术革命发起者,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

      生物制品
        颠覆性医疗技术+良好的商业模式使手术机器人成为一条优质的长期赛道:手术机器人是一项颠覆性的医疗技术,其中最主流、商业化最成熟的赛道为腔镜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能大幅提高参与手术的三方获益(医生、患者、医院),相比腔镜优势显著,有望逐步替代腔镜手术。同时腔镜手术机器人“短期收入靠设备+长期收入依靠源源不断的耗材”的商业模式,使其成为一条具备长期空间、高成长性的优质赛道。得益于高比例的医保报销创造的良好商业化环境,美国目前占据腔镜手术机器人的主要市场。   直觉外科:公司是全球商业化最成功的手术机器人企业,第一代手术机器人于1999年推出,到如今仍然保持全球领导地位   公司已经经过长达20余年的发展,未来是否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我们认为手术量的持续提升是判断公司长期空间的关键,以美国为例,即使2017年已经有超一半的美国医院装有达芬奇,但2021年美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的渗透率仅为15.5%。而手术机器人对比腔镜存在明显优势,有望持续在商业化环境友好、推崇创新技术的美国抢占腹腔镜手术的市场。而对于医保报销环境相较美国较为保守的OUS(欧洲、亚洲为主)而言,手术机器人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的装机量及手术渗透率仍然较低,且近年增速大幅高于美国,未来提升空间大。同时公司拓领域推出的重磅产品Ion肺活检机器人瞄准肺癌早筛市场,有望为公司打开增量市场空间。   怎么看待全球竞争格局恶化?随着竞争加剧,ASP或存在下滑风险。但公司为全球腔镜手术机器人龙头,我们认为其产品经过超20年的更新迭代和医院使用反馈已经具备强大的优势,在性能上领先于其他竞争者。即使竞争者陆续上场,公司仍然有望凭借强大的先发优势保持其产品的竞争力。   销售模式具备较强灵活性,帮助应对不同的医院经济环境,稳定公司收入。2022年开始,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对部分美国医院资金造成较大压力,短暂影响了公司的设备销售。但从2023年前两个季度看,公司于2013年开设的租赁模式,在目前的背景下帮助公司稳住了设备收入,23Q2租赁收入占整体设备收入占比为31%,为历史最高。同时手术量在疫情的影响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并且从23Q2的表现来看,经常性收入已经占到公司整体收入的85%,手术量的增长与渗透仍然是公司业绩的最大驱动力。   短期建议关注:1)美国宏观经济环境变化;2)租赁收入增长情况;3)中国订单获取能力。   长期建议关注:1)机器人对腔镜手术的持续替代带来的手术量渗透率提升;2)公司下一代腔镜手术机器人推出;3)美国及全球的肺癌早筛率提升;4)daVinci SP适应症及获批国家拓展情况。   风险提示:1)竞争导致价格下降风险;2)腔镜机器人手术量增长不及预期风险;3)Ion销售及手术量不及预期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4-01-0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