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症用药行业规模测算逻辑模型》报告,运用统计数据和模型分析,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和解读。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趋缓 报告预测,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这主要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疾病患病率增长速度以及药物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患者用药时长和用药成本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报告将市场规模的测算分解为多个关键因素,其中患者用药时长(一年以上和一年以下)以及相应的用药成本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长疗程患者的用药成本较高,但其数量的增长对市场规模的贡献更大。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的测算逻辑,并对关键数据进行了深入解读。 市场规模测算模型及关键参数 报告采用一个基于多个关键参数的模型来预测市场规模。该模型的核心公式为:SIZE总览 = (I*J + K*L)/10,000,其中: I: 用药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患者人数(万人) J: 治疗时长满1年患者用药成本(人民币元) K: 用药时间不足一年的患者人数(万人) L: 治疗时长不足1年患者用药成本(人民币元) 报告分别对I、J、K、L四个参数进行了详细的预测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支撑数据和来源。 人口统计数据及阿尔茨海默症患病率预测 报告首先基于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数据,预测了中国人口总数(A)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B),进而计算出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C=AB)。 随后,报告基于柳叶刀和General Psychiatry的数据,并结合线性拟合方法,预测了60岁及以上人口中痴呆症流行率(D)和ADRD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占比(E),最终计算出60岁及以上人口中AD患者数量(G=CF),其中F为60岁及以上人口中AD流行率(F=D*E)。 最后,报告根据人民网和澎湃新闻的数据,推算出中国居民中AD患者总数量(H),考虑了60岁以下AD患者的占比。 患者用药时长及用药成本分析 报告根据澎湃新闻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的数据,估计了坚持用药治疗超过一年的患者占比(65.03%),从而计算出用药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患者人数(I=H65.03%)和用药时间不足一年的患者人数(K=H(1-65.03%))。 报告基于中华医学杂志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植恩药业的盐酸多奈哌齐片说明书以及兔灵药品价格查询的数据,计算了治疗时长满1年患者用药成本(J)和治疗时长不足1年患者用药成本(L)。 值得注意的是,J和L的计算考虑了药物剂量、疗程以及药物价格等因素。 报告假设了用药时间不足一年的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2个月。 市场规模预测结果 基于上述模型和参数,报告预测了2018年至2027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并给出了相应的增长率。 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 数据来源及方法论 报告详细列出了所有数据的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柳叶刀、General Psychiatry、人民网、澎湃新闻、中华医学杂志、家庭医生在线、兔灵等。 报告也阐述了其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线性拟合和比例推算等。 报告强调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方法论的合理性。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并详细阐述了其测算逻辑和数据来源。 报告预测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 患者用药时长和用药成本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报告的数据和分析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然而,报告也指出其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依赖于一些假设和推算,未来市场发展可能受到其他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 因此,报告建议读者在参考报告结论的同时,也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3-12-20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浙江省出台医保支付激励文件,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浙江省出台医保支付激励文件,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0.87%,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1.80%,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分别跑输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指数0.93、0.10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1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1.87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6.0%,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35.42%、150.31%。   地区激励机制持续完善,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浙江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创新医药技术医保支付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简称《意见稿》),明确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经申报和认定后,可纳入DRG医保支付激励范围。浙江省此次提高创新药械DRG激励总额,也是地方层面针对创新医疗器械医保支持政策的落地。《意见稿》指出,创新药械申报审核通过后,医保部门将按本年度DRG清算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激励总额,医疗机构在鼓励机制下,创新药械入院有望凭借强大的产品优势,及时进入临床使用并加速推广。   投资建议: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集采方案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医保支付响创新药械倾斜;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0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药明合联Pre-IPO募资完成,国内11月投融资环比大幅增加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药明合联Pre-IPO募资完成,国内11月投融资环比大幅增加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2023年11月全球融资事件数环比增加。根据财联社创投通发布的11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据,2023年11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18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205.33亿元;与2023年10月数据相比,投融资事件数环比增加23.5%,融资总额环比减少0.1%。   2023年11月国内融资额及事件数环比大幅增加。根据财联社创投通发布的11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据,2023年11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09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同比减少31%,环比增加76%;披露融资总额约59.31亿元,同比减少6%,环比增加49%。其中,药明合联完成23.47亿港元Pre-IPO轮融资,为本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披露金额最高的投资事件。   观点更新:短期建议关注催化剂,关注24年海外需求复苏。   现阶段为业绩真空期,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点行业或公司的变化:   1)美联储加息预期,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AI等领域的进展以及相关大订单的落地。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逐步宽松以及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未来建议关注海外需求复苏。   投资建议:1)随着海外需求的逐步回暖,国际业务占比高的CXO企业将率先改善,我们重点推荐业绩稳定且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CXO公司;2)仿制药CRO行业持续高景气,对医药投融资以及创新药CXO的周期性波动免疫,新签订单及业绩持续高增长,建议关注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领域催化不断,未来大订单的落地等催化剂有望提振股价表现,建议关注泓博医药(AI主题)等。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投融资回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等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12-19
    • 氯化钾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氯化钾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氯化钾肥是富含钾元素的一种肥料,在农业种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氯化钾肥的生产极度依赖钾资源,中国本土氯化钾肥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中国对氯化钾肥的进口依赖度高。全球氯化钾肥产能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和美国四个国家。中国氯化钾肥行业目前市场需求大但是本土企业供不应求,未来中国本土企业将不断增加自身产能,促进氯化钾市场的发展。   氯化钾肥行业定义   氯化钾肥是一种含有50%~60%氧化钾的速效性钾肥,可增强植物的生长和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氯化钾肥适用于大多数作物,但不宜施用于忌氯作物,比如甜菜、甘蔗、茶树等。工业生产的氯化钾可直接用做肥料,也可以被进一步加工成相关氯化钾肥料。氯化钾肥目前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是农业钾肥中占比最高的产品。与此同时目前中国本土氯化钾肥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未来中国本土氯化钾肥产能将会逐渐增加,中国氯化钾肥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3-12-19
    •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谈判温和超预期,关注医药创新与POCT赛道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谈判温和超预期,关注医药创新与POCT赛道

      医药商业
        医药周观点: 医保谈判降价温和超预期, 看好创新药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后放量带来的业绩弹性, 关注创新药赛道。关注 POCT 赛道相关投资机遇,内需方面呼吸系统疾病拉动快检产品放量,外需方面关注美国毒品检测业务新增量。   1) CXO: CRISPR 基因编辑疗法首次获得 FDA 批准上市,关注国内 CGT CDMO 产业链; 临床进展和 BD 交易驱动 ADC 行业高景气,重点关注 ADC CXO 市场和药明合联。   2)创新药: 和铂医药 MSLN ADC 授权辉瑞,百利天恒 HER3/EGFR ADC 授权 BMS,科伦博泰 SKB264 在国内递交 NDA 并由合作伙伴默沙东等价开展联用 K 药的 NSCLC 一线 III 期临床,建议关注 ADC 领域研发和合作进展。 3)中医药: 冬春季国内呼吸道疾病患病提升,流感患病率提升,短期终端对于退热、止咳等中医药产品需求量有提升,短期建议关注呼吸道疾病终端需求增长和估值转换契机。基药目录修订持续推进,中期建议关注基药目录调整进展,长期建议关注板块业绩稳健增长。 4)疫苗与血制品: 近期国内呼吸道疾病高发,流感阳性率提高,短期建议关注流感疫苗终端需求提升。中长期来看关注带状疱疹疫苗、 HPV 疫苗等产品需求的提升,国内疫苗行业有望进入新景气周期。血制品国企化进程不断推进,同时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关注下半年行业供给与需求双重景气度提升。 5)医药上游供应链: 创新药行情回暖,带动生科链板块业绩+估值修复,关注制药工业端大订单落地节奏。 6)医疗设备与 IVD: 关注近期流感潮汐下呼吸道 POCT 快检产品的系统性投资机会及年报一季报兑现机会。 7)医疗服务: 建议关注刚性医疗服务,具备较高的业绩韧性,考虑到下半年属于传统医疗旺季,且部分公司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建议重点关注。 8)线下药店:门诊统筹政策陆续落地实行,随着门诊统筹管理药房渗透率提升带来人流量提升, Q4 药房利润有望环比改善。 9)高值耗材: 短期推荐基本面较强的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其次关注运动医学国家集采及关节集采续约谈判中有望出现积极变化的骨科领域国产龙头公司,明年关注集采影响出清后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脊柱领域。 10)原料药: 一致性评价叠加集采加速行业洗牌,部分产品价格周期触底有望较快迎来系统性修复,近期建议重点关注减肥药产业链相关原料药公司,中长期关注具有多层次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及产业链延伸方向,以及产品价格有望率先反转的肝素及沙坦领域重点公司。 11)仪器设备: 科学仪器需求端有望随经济好转复苏,看好国产仪器在需求端、政策端、产品端三重共振下的长期成长性机会;关注临床检测设备增量市场机会,肝脏弹性检测设备检测有望受益于 NASH新药获批和 glp-1 药物适应症拓展,科学仪器下游应用不断拓展深化,关注产业东风下国产龙头的业绩兑现机会,有望享受国产替代和检测项目拓展双重利好加入放量。 12)低值耗材: 关注下游需求恢复、补库存、以及供给端格局优化的相关上游耗材领域,特别是相关产品提价节奏。   医药政策跟踪: (1) 2023 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结果出炉,今年医保谈判全方位支持创新药,目录外药品谈判成功率与价格降幅保持稳定,续约结果温和超预期,建议关注创新药放量。(2)江西牵头干扰素集采拟中选结果出炉,独家产品降幅温和符合预期。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迈瑞医疗、祥生医疗、迈得医疗、 药明康德、 药明合联、 诺泰生物、阳光诺和、普蕊斯、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博泰、康诺亚、科伦药业、通化东宝、甘李药业、 智飞生物、百克生物、 华润三九、昆药集团、达仁堂、 盘龙药业、 普瑞眼科、固生堂、国际医学、 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博拓生物、奥泰生物、九安医疗、 英科医疗等。   风险提示: 集采压力大于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政策监管环境变化风险;药物研发服务市场需求下降的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页
      2023-12-19
    • 2023年12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Nectin-4 ADC靶点研发概况)

      2023年12月第二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Nectin-4 ADC靶点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12月第二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7个股上涨,35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百利天恒-U(26.29%)、东曜药业-B(18.58%)、和铂医药-B(16.31%)。跌幅前三为科济药业-B(-26.16%)、创胜集团-B(-20.26%)、德琪医药-B(-14.75%)。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33%,跑输沪深300指数0.62pp,生物医药下跌3.12%。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3.16%,跑赢沪深300指数8.78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2.95%。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43%,跑赢恒生指数0.63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2.66%。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下跌3.29%,跑赢恒生指数8.64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6.17%。   本周XBI指数上涨8.08%,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3.39%。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2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17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没有新药获批上市,12项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2月美国6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4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12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12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附小专题Nectin-4 ADC靶点研发概况   2023年12月15日,FDA完全批准了ADC+K药联合治疗晚期膀胱癌适应症。2023年4月3日,FDA加速批准该组合治疗不适合含顺铂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FDA在其PDUFA目标日期之前的五个月批准了此申请。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24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7起。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就BL-B01D1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C4 Therapeutics宣布与默克公司就发现和开发降解剂-抗体共轭物(DAC)开展许可和研究合作。和铂医药ADC新药HBM9033授权给Seagen。阿斯利康将收购Icosavax。Integra LifeSciences宣布达成收购Acclarent®的最终协议。Aditxt,Inc.签订收购Evofem Biosciences,Inc.的最终协议。TrypTherapeutics Inc.宣布与Exopharm Limited签署最终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12-1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出现持续调整,看好主题轮动(附二线HR+/HER2-乳腺癌研究专题)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板块出现持续调整,看好主题轮动(附二线HR+/HER2-乳腺癌研究专题)

      化学制药
        本周观点   本期周报, 我们梳理了乳腺癌流行病学数据,二线 HR+/HER2-乳腺癌现行治疗手段以及新疗法的探索。   2022 年中国乳腺癌新发患者约 34 万例,其中 HR+/HER2-乳腺癌约20 万例。根据治疗指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HR+/HER2-乳腺癌,一线推荐疗法为内分泌治疗联合 CDK4/6 抑制剂。针对前线标准治疗耐药的二线治疗,靶向 PI3K/AKT/mTOR 通路是有效途径之一, FDA先后批准了诺华的 PI3Kα抑制剂 Alpelisib 和阿斯利康的 AKT 抑制剂 Capivasertib,来凯医药 AKT 抑制剂 LAE002 的 Ph1b 期结果也表现出与 Capivasertib 相当的良好疗效及安全性。此外, HER2 低表达亚型也在不断探索, 2022 年 8 月 FDA 批准 DS-8201 二线治疗HR+/HER2 低表达乳腺癌患者。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较差, 下跌 1.96%,跑输沪深 300 指数 0.26pct。从交易量来看,交投活跃度微降。板块内部来看,子板块中, 药用包装和设备疫苗和原料药表现相对较好, 血制品、体外诊断和医疗设备则跌幅靠前。我们建议重视医药板块内部主题投资的机会,尤其是阶段性布局中小市值的投资策略:   创新药——近期不断迎来创新药出海落地叠加医保谈判价格公布,建议关注预期差较大、核心品种参与国谈、短期催化剂较多的标的。前期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前期获 FDA 批准上市,成为在美上市的第二款国产抗体药,加之医保谈判结果即将揭晓,我们认为创新药板块的市场情绪有望进一步回暖。推荐重点关注预期差和弹性较大的标的如亚虹医药-U(688176)、加科思-B(1167.HK);核心产品参与本轮国谈的标的如华领医药-B(2552.HK);近期催化剂较多的标的如云顶新耀-B*(1952.HK)。   原料药——2023 年海运价格大幅回落,截至 10 月已回落至 2020 年初水平,且 2023 年上游原材料成本持续下降, 1-10 月,我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PPI 同比均出现下降, 10 月跌幅有所收窄,同比降幅为 6.9%。在上游原材料成本及海运价格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的背景下,随着 Q4 海外去库存逐渐接近尾声,以及原研品种规范市场专利开始陆续到期,板块业绩有望在 Q4 有所恢复。建议关注明年业绩确定性较强或具备主题投资属性的个股,如:同和药业(300636)、奥锐特(605116)等。   CXO——行业内公司基本面表现有所分化, 1)创新药 CXO 整体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从三季报来看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或者下滑,未来从药企需求的恢复到订单的落地以及业绩的改善仍需一定时间; 2)仿制药 CXO 以及 SMO 企业业绩持续高增长,新签订单保持高增速,未来发展势头良好。未来逐步进入业绩真空期,我们建议近期关注以下几点行业或公司的变化: 1)港版 FDA 设立及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所的建设进度; 2)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投融资的边际变化;   3)减肥药、 ADC、 AI 等领域的进展。   仿制药——随着集采进入后半程风险出清及医药反腐逐步纠偏,仿制药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同时未来需求和业绩的确定性较高,我们看好仿创结合的制药龙头企业,较高的利润给公司的估值提供了安全边际,同时创新属性尚未在估值中充分体现,随着新药的放量,将不断贡献业绩增量,如京新药业(002020)、福元医药(601089)、科伦药业(002422)。同时建议关注板块内主题投资机会,例如减肥药、眼科用药等领域。    风险提示   全球供给侧约束缓解不及预期;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一级市场投融资不及预期;医药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医药反腐超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创新药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12-19
    • 化工行业2024年策略报告:顺势而为

      化工行业2024年策略报告:顺势而为

      化学原料
        2023年以来,基础化工行业走势较为疲软,景气度相对不高。一方面,上游油价仍在高位,使得产业链利润仍偏向上游。另一方面,国内的宏观经济、房地产、建筑等行业仍处于弱复苏阶段,对基础化工行业的需求拉动较为有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海外,在国际供应链转移的大趋势中寻找投资机会。   国际供应链转移与重构趋势不可挡,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后起之秀地位不容忽视。我们细致分析了2017年以来的国际进出口变化趋势。以2017年1月的数值为基准100,我们将各数值转化成了指数:   从中国出口来看,2019年开始,中国出口美国、欧盟的速度开始不及中国出口总体速度,2023年10月,中国出口总金额指数为152,对美出口指数为128,对欧盟出口指数为126。相反,中国对东盟出口指数为186,增速较快。在东盟国家之中,又数中国对越南的出口速度增长最快,指数为240。   从美国进口来看,2023年9月,美国进口商品总金额指数为141,从中国进口金额指数为97,从东盟进口金额指数为204,从越南进口金额指数为267,越南是东盟中对美出口增长最快的。在体量方面,美国从东盟进口商品的最主要来源国是越南,占到东盟商品约三分之一。   从中国出口越南来看,2023年10月,中国出口越南总金额指数为240,其中的前五大类产品的表现分别是:对越出口橡塑制品指数为365,对越出口机电设备指数为290,对越出口化学品指数为265,对越出口金属制品指数为161,对越出口纺织原料及制品指数为195。越南与美欧日韩一起出现在中国出口前几大目的地的名单中,意义与其它几个不同。中国出口越南的商品大部分是工业品、原材料、中间品,而并非终端消费品。   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商品在欧美日韩市场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这是由于全球地缘政治、投资环境、贸易政策的变化而导致的供应链转移与重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无论是上游原料企业还是下游商品企业,单个企业难以撼动全球供应链的变化,而是应该顺应变化的趋势,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所处的产业链环节,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毕竟,对于所有企业而言,拿到更多的客户订单,是基本的生存之道。   近期去库存带来短期影响,但不改变供应链转移趋势。我们细致分析了2017年以来的国际进出口变化趋势。2022年11月-2023年3月美国从越南进口金额的同比增速出现回落,其实是疫后海运大幅波动等带来的短期去库存效应,对比美国从墨西哥等地的进口金额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因为美墨接壤,海运对其影响较小。此外,同样受到海运影响,美国从中国进口、从越南进口的增速下降幅度是不同的,中国增速明显下滑更深,是去库存和供应链转移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去库存是短期的,而供应链转移是长期的,短期趋势难以改变长期趋势。   供应链转移是从大体量向小体量的转移,带来了订单、收入、利润率等多方面的分化。我们认为,供应链转移的特点之一,就是存在一定顺序,是“大”向“小”的转移,“发达”向“不发达”的转移,而不是反过来的由“小”到“大”的进一步集中。在订单和收入方面,供应链转移在横向上表现为从大体量地区向小体量地区转移,在纵向上表现为大体量地区的同比下滑以及小体量地区的同比增长,甚至是高速增长。同时,对于那些供应链转移的受益侧,除了订单以外,他们还获得了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更高的利润率。   相关标的:   赛轮轮胎:   公司海外越南、柬埔寨双基地已落成,布局北美全球化持续加深。2013年赛轮越南工厂半钢胎投产,2015年越南全钢胎及非公路轮胎产线投产,2021年柬埔寨工厂900万条半钢胎项目投产。2022年报公布以来,公司的在建或规划中项目包括:越南三期、柬埔寨165万条全钢胎项目、柬埔寨600万条半钢胎项目、北美墨西哥600万条半钢胎项目、青岛非公路轮胎技术改造项目、青岛董家口项目。全球化的布局和新产能的放量有望助力公司业绩持续腾飞。   公司的“液体黄金”实现技术突破,能够同时降低滚动阻力、提升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液体黄金轮胎的优异性获得了多家权威机构的认可。2022年6月益凯新材料6万吨EVE胶已完成空负荷试车,有望在下半年给液体黄金轮胎贡献增量,助力液体黄金产品持续丰富。在高油价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性能的液体黄金轮胎有望给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确成股份:   公司随下游客户一起走出国门建设泰国工厂。确成泰国已于2020年1月建设完成1条高分散二氧化硅生产线,现已正式投产。泰国工厂是公司根据“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建成并投产的第一个海外工厂,有效缩短与客户的距离,降低包装、运输成本,降低物流国际风险,更好地服务客户,减少汇率波动风险,降低因可能存在国际贸易摩擦而带来的经营风险,提高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绿色轮胎景气提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高分散二氧化硅作为一种配套专用材料,应用于绿色轮胎制造。俄乌冲突等因素推高油价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递提升,对轮胎的节油节电性能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促使二氧化硅行业不断革新,高分散二氧化硅有望成为重要方向。而下游轮胎生产企业对高分散二氧化硅合格供应商的认证周期较长,通常情况下国内客户认证需要1-1.5年,国际客户认证需要2-4年。截至2022年末,公司的高分散二氧化硅产品已取得国内外多家轮胎公司的认证,并与上述客户形成了良好合作关系。公司作为合格供应商获得主流客户认证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有望充分受益于绿色轮胎的渗透率提升。   通用股份:   公司积极拓展产品品类,海外建厂进行国际化布局。2017年公司开始进入半钢胎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2020年泰国项目新增50万条全钢、300万条半钢产能。2021年12月末泰国工厂新增50万条全钢和300万条半钢产能。除了以上产能外,公司还规划了柬埔寨西港特区高性能子午胎项目等。   公司泰国工厂仍处于产能爬坡和持续放量期。与其他泰国工厂相比,公司泰国工厂在2020年12月末、2021年12月末均投产300万条半钢和50万条全钢产能,产能利用率不高,尚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且未来还有30万条全钢产能,我们认为泰国工厂产量仍有较大释放空间。2022年公司泰国工厂实现净利润2.35亿元,远超2021年1.34亿元的净利润,实现了高速增长。   柬埔寨工厂拥有多重利好。公司柬埔寨项目将享受当地所得税9年免税期、零双反税率的优惠政策。项目所在园区方面,公司柬埔寨项目实施地为柬埔寨发展最好的园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由公司控股股东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现已成为柬埔寨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社会形象最好的经济特区,得到了中柬双边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及肯定。在配套设施方面,园区内有柬埔寨国内首个热电联产项目,能够进一步保障供热、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解决企业用能的后顾之忧。   百隆东方:   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流向发生明显变化,越南等新兴国家纺服出口出现明显增长。越南凭借投资优惠政策和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了许多来自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海外资本,开始成为各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转移方向。纺织服装是外迁越南的制造业之一。2011-2022年,越南棉纱纺织物产量从1.82亿平方米增长到7.16亿平方米,CAGR为13%。越南已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   顺应趋势走出国门,越南工厂已成为公司最重要的利润来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色纺纱生产企业之一,主营业务为色纺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3年,为响应国家“走出去”号召,公司选择赴越南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至2022年末,越南百隆已建成并投产118万纱锭产能,越南产能占到公司全部产能的70%左右。总体来看,纺织服装行业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的趋势不变,随着越南防疫政策调整,越南生产和需求得到恢复,未来越南工厂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趋势。   风险因素:1、中美贸易战风险;2、全球疫情控制不及预期风险;3、能源价格管控不及预期风险;4、宏观经济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12-19
    • 医药行业周报:大额海外授权频至,数据、品种为王

      医药行业周报:大额海外授权频至,数据、品种为王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本周我们讨论国内年初至今的药品大额海外授权   宏观层面:从MNC全球licensein交易首付款中位数来看,早期临床研究数据的价值大幅提升。   根据dealforma,2023年MNC全球licensein交易首付款中位数在药物发现/临床前实验/临床I期试验/临床II期试验/临床III期试验阶段分别为0.47/0.58/0.85/1.85/0.7亿美金,其中临床III期的产品在授权时往往针对更少量的地区权益,因此未呈现最高的首付款金额。临床II期阶段的产品达成的首付款中位数在2023年Q1-3相对2022年全年大幅增长,体现需求端MNC对药品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十分重视,供给端药物研发企业创新活力旺盛,创新药licensing交易趋势向好。   微观层面:国内实现大额海外授权的产品有共性特点。据我们统计,年至今实现海外大额授权的早期品种可能有如下特点:1)临床研究数据有显著突破;2)授权方与被授权方有合作基础;3)品种落在研发热点,且与海外合作方的管线/技术平台有协同;4)获FDA批准IND申请、重要认证。   判断下一波国内创新药出海机会,建议关注FIC/BIC品种及相关公司:   1)第一类:广泛布局适应症,或在海外潜在适应症庞大:如中国生物制药(FS222为4-1BB/PD-L1双抗,潜在BIC品种,可增强在PDL1低表达癌种中的效果)、荣昌生物(泰它西普为针对SLE的BIC品种,已获FDA快速审批通道资格)、亚盛医药(APG-2575、HQP1351在多个针对血液瘤的临床研究中证明BIC实力,血液瘤在海外相对国内更高发)、康辰药业(以AXL为主要靶点的多靶点TKIKC1036在早期临床研究中布局了多个实体瘤,AXL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和黄医药(Syk抑制剂索乐匹尼布针对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BIC潜力)、乐普生物(EGFRADCMRG003重点开发HNSCC、NPC和NSCLC,在ESMO2023展示针对HNSCC、NPC的亮眼数据,针对NPC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等;   2)第二类:海外对标品种在临床研究中取得针对细分适应症的突破且在推进进一步探索(如肿瘤适应症线数前移等),公司在此基础上实现了BIC临床研究结果及第一梯队进度:如迈威生物(Nectin-4ADC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实现相对海外对标品种更高的ORR)等。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板块下跌,在所有板块中排名第二十五。本周(12月11日-12月15日)生物医药板块下跌1.97%,跑输沪深300指数0.26pct,跑赢创业板指数0.34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十五。   本周中信医药子板块行情均下跌。其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子板块领跌,分别下跌3.05%和2.6%。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出海”和“创新”两条支线   (1)医疗设备在国内政策扶持下,取得了国产化率的显著突破,并开拓广阔的海外市场作为第二生命曲线,出海的医疗设备标的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祥生医疗等。   (2)生物类似药临床研究成功概率高,出海逻辑于近期得到验证,关注布局美国市场的标的:百奥泰等。   (3)ADC开启广谱抗肿瘤模式,有望引领精准化疗新时代:创新药公司包括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等,相关的CDMO公司包括博腾股份、凯莱英。   (4)集采政策趋于温和,叠加自身经营不断强化、新品迭代推陈出新,试剂耗材企业国产替代进口的征程加速,相关标的包括: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微电生理、惠泰医疗等。   (5)部分制药/科研上游标的,正相继进入基期新冠影响出清的阶段,短期表观增速改善,长期项目推进、新市场拓展逻辑不变:奥浦迈、键凯科技等。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贸易摩擦的相关风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风险,新品研发、注册及认证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性生产风险,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12-19
    • 硫酸钾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硫酸钾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硫酸钾肥是一种含有钾和硫的复合肥,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该行业对原材料资源依赖程度高,头部企业地理位置靠近资源区。中国本土硫酸钾肥产能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能够进行硫酸钾肥的出口。农业种植的发展拉动了硫酸钾肥的市场需求,使得硫酸钾肥的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中国硫酸钾肥行业规模过去五年因中国本土硫酸钾企业的产量增加和中国农田建设刺激市场对硫酸钾肥的市场需求而增长。未来五年,中国本土企业将不断加大硫酸钾产能,进一步加大硫酸钾肥市场的市场供给,刺激市场规模的增长。   硫酸钾肥行业定义   硫酸钾肥行业通常是指农业用单纯的硫酸钾(K2SO4)或涵盖硫酸钾为主要成分的肥料生产和相关活动的经济领域。硫酸钾肥是一种含有钾和硫的复合肥,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这种肥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农作物,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农产品质量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在促进果实成熟、提高抗逆性和增加产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硫酸钾肥行业包括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和相关服务提供商,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行业参与者致力于从原材料提取或合成硫酸钾,到生产成各种型号的硫酸钾肥料,并通过分销渠道将其提供给农业生产者。硫酸钾肥行业的发展在满足全球农业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关注环保和受到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头豹研究院
      14页
      2023-12-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