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223)

    • 生物制品行业深度报告:PD-1/VEGF双抗有望成为千亿美金市场的基石用药

      生物制品行业深度报告:PD-1/VEGF双抗有望成为千亿美金市场的基石用药

      生物制品
        PD-1/VEGF双抗有望成为千亿美金市场的基石用药选择   在PD-(L)1迭代研发浪潮的推动下,兼具增效与减副潜力的“双靶点免疫疗法”逐渐成为突破单抗瓶颈的焦点。其中,PD-(L)1/VEGF双抗赛道由康方生物III期头对头K药的大获成功点燃赛道热情。   PD-1/VEGF双抗药物有望逐步迭代PD-(L)1单抗市场,预计至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近700亿美金。根据已在各公司历年财报中披露的PD-(L)1单抗药物销售额计算,全球PD-(L)1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525亿美金,同比2023年增长12.3%。2021-2024年市场复合增速为16%,且鉴于全球PD-(L)1单抗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同比增速逐年放缓),故假设2025-2028年PD-(L)1市场以8%复合增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约有超70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   PD-1/VEGF双抗联用ADC探索更广泛适应症,有望逐步打开市场天花板。BioNTech/普米斯在IO+ADC赛道积极布局,截至2025年5月,BioNTech已开展联合TROP2ADC/B7H3ADC/HER2ADC的四项I/II期临床试验,预计未来将继续探索与HER3ADC的联合方案。ADC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达145亿美元。2021-2024年市场复合增速为40%,且鉴于全球ADC单抗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故假设2025-2028年ADC市场以35%复合增速增长,预计到2028年约有超55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   国产创新药主导PD-1/VEGF双抗赛道,展现优异治疗潜力   截至2025年5月16日,全球共有14款PD-(L)1/VEGF双抗进入临床阶段,多为国产创新药,且有多款药物已经以重磅交易BD出海。其中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率先于2024年5月在中国获批,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的PD-1/VEGFA双抗。普米斯(BioNTech)的PM8002进度全球第二,已于2024年在中美开展多个II/III期及III期临床试验。三生制药的SSGJ-707于2025年5月16日获批开展中国注册III期临床试验。除了PD-1/VEGF双抗,多家公司已经提前布局PD-(L)1/VEGF三抗。神州细胞和普米斯(BioNTech)除了布局双抗产品,PD-1/VEGF/TGFB三抗产品也已进入临床阶段。   投资建议   PD-(L)1/VEGF双抗作为有望迭代PD-(L)1单抗市场的下一代IO基石药物,后续与ADC/TCE等联用将持续拓宽市场空间。截至2025年5月,MNC中仅辉瑞和默沙东通过引进布局此赛道,后续随着数据的不断成熟及联合应用潜力的不断验证,中国其他早期PD-(L)1/VEGF双抗也将有机会BD出海。目前PD-(L)1/VEGF双抗赛道景气度不断提高,相关标的有望持续受益。   受益标的:三生制药、康方生物、宜明昂科、神州细胞、君实生物、天士力、荣昌生物、嘉和生物、基石药业、华东医药等。   风险提示: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5-05-30
    • 基础化工:山东高密一化工厂爆炸事故简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巨头发生安全事故,产品价格有望推涨

      基础化工:山东高密一化工厂爆炸事故简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巨头发生安全事故,产品价格有望推涨

      化学制品
        事件概述   5月27日11时57分左右,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友道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炸。   主要观点   涉事公司为全球最大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生产企业,事故或导致氯虫苯甲酰胺供应阶段性短缺。据澎湃新闻援引涉事公司官网介绍,山东友道化学有限公司为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位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仁和化工园区,聚焦于高效低毒类农药及其专用中间体,主要产品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及其中间体、甲氧虫酰肼中间体2-甲基-3-甲氧基苯甲酸/酰氯、苯菌酮中间体2-甲基-6-甲氧基苯甲酸、替米沙坦中间体3-甲基-4-氨基苯甲酸、医药中间体2-硝基-5-甲基苯甲酸、3-硝基-4-甲基苯甲酸、2-甲基-3-硝基苯甲酸等。其中,友道化学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产能达11000吨,是全球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全的生产企业。2024年3月,友道化学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获得澳大利亚和欧盟的登记批准,为其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2025年4月21日,友道化学的氯虫苯甲酰胺原药获得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登记批准,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获得该产品自主登记的企业。我们认为,本次友道化学爆炸事故将会对氯虫苯甲酰胺等产品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或将面临供应短缺,产品价格有望上涨。   中国企业正加速入局氯虫苯甲酰胺领域,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氯虫苯甲酰胺是由原美国杜邦公司于2000年发现的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凭借其卓越的内吸性和广谱杀虫效果,长期占据全球杀虫剂市场的领导地位。据农药资讯网,中国是氯虫苯甲酰胺原药的最大出口国,2024年占据全球原药总出口量的58%。据世界农化网援引中国农药信息网数据,截至2025年2月24日,国内获得氯虫苯甲酰胺登记的产品共计510个,近年来原药登记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主要原药登记企业包括友道化学、利尔化学、中旗股份、南京红太阳、顺毅股份等领先农化企业,显示出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快速崛起。氯虫苯甲酰胺市场规模亦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3年国内氯虫苯甲酰胺市场规模在20亿元左右,2029年有望达到60亿元左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援引360ResearchReports预测,2021-2027年全球氯虫苯甲酰胺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4.4%,而我国氯虫苯甲酰胺市场才进入成长期,在中间体、原药、制剂的产能都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市场潜力较大。   投资建议   受此次事故影响,我们认为氯虫苯甲酰胺供应链或将阶段性紧张,产品价格有望推涨。建议关注:广信股份、利尔化学、海利尔等。   风险提示   友道化学恢复供应,行业新产能投产,需求不及预期。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5-05-30
    •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深度报告:2025ASCO年会摘要总结-关注国产双抗、ADC等创新分子

      医药生物行业研究·深度报告:2025ASCO年会摘要总结-关注国产双抗、ADC等创新分子

      生物制品
        摘要:2025ASCO年会摘要总结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2025ASCO年会将于5/30-6/3在芝加哥举行,会议摘要的内容已经挂网,国产创新药产品将在会上展示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多个具有同类首创/同类最佳潜力的国产创新药分子将有数据读出,包括:信达生物的PD1xIL2双抗IBI363、科伦博泰的TROP2ADCSKB264、百利天恒的EGFRxHER3双抗ADCBL-B01D1、三生制药的PD1xVEGF双抗707、泽璟制药的DLL3xCD3三抗ZG006、再鼎医药的DLLADCZL-1301、复宏汉霖的PD-L1ADCHLX43和映恩生物的DB-1311等。   国产创新药越来越具备全球价值。随着国产创新药的临床数据和临床进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创新药出海的趋势不断加强。近期,三生制药的PD-1xVEGF双抗707与辉瑞达成合作,首付款12.5亿美元刷新了国产创新药的记录;年初至今对外授权的数量和金额都保持增长。临床数据的读出有助于创新药成药性的确定以及后续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   看好差异化创新出海,关注全球临床推进以及数据读出。建议关注具备高质量创新能力的公司:科伦博泰生物、康方生物、三生制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迪哲医药等。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数据不及预期的风险、同靶点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国际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4页
      2025-05-30
    • 医药企业市场与营销AI智能体应用实践

      医药企业市场与营销AI智能体应用实践

      化学制药
        产业变革,医药企业市场与营销智能化已成新常态   医药企业市场与营销面临更多挑战与机遇   认识一:AI带来的最大价值,远不止降本增效   AI更在于扩展我们每个组织边界   认识二:利用好AI,而不是让AI取代   不让AI替代人类思考,而是让AI成为拓展我们思维的利器,拓展人的边界   认识三:AI从工具赋能到价值创造   AI驱动的商业模式革命:从工具赋能到价值创造的三重跃迁   认识四:AI不是万能的,不要忽视了它的边界与局限   警惕AI滥用陷阱,要在效率与公平、控制与自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保持动态平衡   认识五:TOB场景下使用TOC工具注意企业数据安全   越来越多医药企业开始搭建自己的专属智能体平台
      摩熵数科(成都)医药科技
      48页
      2025-05-30
    • 氟化工行业:2025年5月月度观察:二季度空调排产同比增长,三代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

      氟化工行业:2025年5月月度观察:二季度空调排产同比增长,三代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5月氟化工行情回顾:截至5月末(5月29日),上证综指收于3363.45点,较4月末(4月30日)上涨2.57%;沪深300指数报3858.70点,较4月末上涨2.34%;申万化工指数报3429.57,较4月末上涨3.35%;氟化工指数报1293.96点,较4月末上涨2.29%。5月氟化工行业指数跑输申万化工指数1.06pct,跑输沪深300指数0.05pct,跑输上证综指0.28pct。据我们编制的国信化工价格指数,截至2025年5月29日,国信化工氟化工价格指数、国信化工制冷剂价格指数分别报1205.10、1799.47点,分别较4月底-0.90%、+0.35%。   二季度受夏季高温天气驱动,制冷剂消费进入传动旺季,在低库存背景下交易活跃度逐步提升。展望三季度,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以及上半年高负荷生产后企业将陆续进入检修周期的背景下,预计三季度市场价格将呈现月度阶梯式上涨态势,市场有望在温和提振下进一步走强。   内贸价格方面,根据百川盈孚、卓创咨询,本月R22维持报价36000元/吨;R134a报价提升至47500元/吨,较上月+500元/吨;R125维持报价46000元/吨;R32报价提升至49000元/吨,较上月+1000元/吨;R410a维持报价48000元/吨;R152a维持报价28000元/吨;R142b维持报价30000元/吨;R143a维持报价46000元/吨。   出口价格方面,截止至2025年4月出口均价,R22、R32、R134a等产品外贸价格与内贸价格仍然倒挂:外贸价格低于内贸价格,但R32、R134a等产品价差快速收敛。具体来看,2025年4月R32出口均价为41885元/吨,与内贸价差为6815元/吨;R22出口均价为24577元/吨,与内贸价差9923元/吨;R134a出口均价为42241元/吨,与内贸价差为4009元/吨;R125/R143系列出口均价为31499元/吨,与内贸价差14751元/吨。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2025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主要目标包括:HC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2.91万吨和1.89万吨消耗臭氧潜能值基础上,2025年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2030年均削减基线值的97.5%,保留2.5%用于满足制冷空调维修等用途的需求;HFCs受控用途生产量和使用量在基线值18.53亿吨和9.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基础上,2029年均削减基线值的10%。   2025年国二季度空调整体排产持续同比增长。2025年上半年空调内销排产数据持续上涨,其中1-2月让步出口被动减量,3月逐步起量,除季节性备货因素影响,两新政策推动也有较大促进,5月随着618大促节点临近叠加需求旺季,排产表现强势增长。此外由于去年国补在淡季开始全面推出,而今年国补惠及全年,部分去年未被激发的需求在二季度旺季起被催化。出口方面,根据海关数据显示,1-4月我国空调累计出口2973万台,同比+17.4%,4月除北美市场受关税影响下滑外,拉美、欧洲、中东、非洲等地区表现仍然较好。6-8月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及关税调整部分订单转移海外生产影响,今年排产同比下滑。   排产方面,据产业在线家用空调内销排产报告显示,2025年6月排产1366万台,同比+29.3%;7月排产1137万台,同比+22.8%;8月排产694万台,同比-9.2%。出口排产方面,2025年6月出口排产684万台,同比-18.3%;7月出口排产576万台,同比-16.9%;8月排产515万台,同比-6.6%。6月整体排产2050万台,同比+11.5%。   本月氟化工要闻:华谊集团:拟40.91亿元收购三爱富60%股权;全氟磺酸质子膜供应商科润新材启动科创板IPO辅导。   投资建议:2025年二代制冷剂履约加速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制度延续,R22、R32等品种行业集中度高;需求端受国补政策刺激、欧美补库、东南亚等新兴区域需求增长等因素影响,海内外空调生产、排产大幅提升。二代制冷剂R22等品种在供给快速收缩、空调维修市场的支撑下,预计2025年将出现供需缺口;三代制冷剂R32供给虽同比小幅提升,但2024年库存消耗殆尽,需求端也呈现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将保持供需紧平衡。我们认为,制冷剂配额约束收紧为长期趋势方向,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好R22、R32等二代、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延续,价格长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对应二代、三代制冷剂配额龙头企业有望保持长期高盈利水平。建议关注产业链完整、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制冷剂配额领先以及工艺技术先进的氟化工龙头企业及上游资源龙头。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三美股份等公司。   风险提示:氟化工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政策风险(氟制冷剂环保政策趋严、升级换代进程加快、配额发放政策变更等);全球贸易摩擦及出口受阻;地产周期景气度低迷;各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化工安全生产风险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5-05-30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煤焦油等涨幅居前,欧盟对华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丙烯酸、煤焦油等涨幅居前,欧盟对华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

      化学制品
        市场行情走势   过去一周(5.16-5.23),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1.23%,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18%,基础化工板块跑输沪深300指数1.05个百分点,涨跌幅居于所有板块第21位。基础化工子行业涨跌幅靠前的有:橡胶助剂(16.99%)、聚氨酯(3.37%)、炭黑(3.30%)、钛白粉(2.38%)、氨纶(2.33%)。   化工品价格走势   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产品分别为:钠(18.03%)、煤焦油(太钢焦化)(11.43%)、丙烯酸(10.79%)、国际磷矿石(10.00%)、煤焦油(长三角)(7.84%)。周跌幅前五的产品分别为:三氯甲烷(-6.81%)、丁二烯(-5.41%)、原盐(-4.00%)、顺丁橡胶(-3.94%)、国产维生素E(-3.92%)。   行业重要动态   丙烯酸价格上行。据百川盈孚,2025年5月16日-5月22日当周,丙烯酸市场价格宽幅上涨,场内现货紧俏,市场交投重心坚挺上行。截至5月22日,主流地区丙烯酸市场均价为770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上涨800元/吨,涨幅11.59%。据金联创化工,丙烯酸在5月中下旬的这一波上涨主要因素为供应装置停车检修集中而提供有效利好。随着前期停车装置陆续恢复,现货供应紧张局面有望缓解。   欧盟对华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据中化新网,5月2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正式对进口自中国的新乘用车及轻卡充气橡胶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被调查产品为新充气橡胶轮胎,用于小型汽车(包括旅行车和赛车)以及载重指数不超过121的公共汽车或卡车。倾销调查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21年1月1日至倾销调查期结束。据隆众资讯援引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口欧盟小客车轮胎(40111000)83.07万吨,占出口总量的25.51%,2025年1-4月份出口26.88万吨,占比在25.69%,欧盟市场在中国轮胎出口中占据相对较大的比重。   投资建议   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将迎来再平衡,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2、化纤板块。建议关注华峰化学、新凤鸣、泰和新材。3、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鲁西化工、宝丰能源等优质标的。4、轮胎板块。建议关注赛轮轮胎、森麒麟、玲珑轮胎。5、农化板块。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兴发集团、云天化、扬农化工。6、优质成长标的。建议关注蓝晓科技、圣泉集团、山东赫达。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0页
      2025-05-30
    • 医药:吉利德SG联合K药一线治疗PD-L1+TNBC达到PFS主要终点

      医药:吉利德SG联合K药一线治疗PD-L1+TNBC达到PFS主要终点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事件:   近日,吉利德宣布III期ASCENT-04研究达到了PFS主要终点。(来源:吉利德,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核心观点:   SG(TROP2ADC)联合K药一线治疗PD-L1+TNBC头对头击败K药+化疗,PFS延长具有统计学和临床意义。ASCENT-04/KEYNOTE-D19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III期临床试验,入组了443例未经治疗的不可手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TNBC(mTNBC)患者,试验组接受S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对照组接受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主要终点为PFS,次要终点包括OS等。研究允许对照组患者在疾病进展后交叉至SG治疗。吉利德宣布ASCENT-04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实验组在PFS上显著优于对照组,且OS数据呈现积极趋势。安全性方面,SG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的安全性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时观察到的安全性一致。具体数据将在2025ASCO进行口头汇报(LBA109)。   SG有望成为一线mTNBC治疗新标准,并适应症有望向辅助/新辅助拓展。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类型,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美国TNBC发病率为约为13.7/10万女性。PD-L1阳性(CPS≥10)mTNBC的一线标准治疗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中位PFS为9.7个月,mOS为23个月。SG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显著较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显著改善患者的PFS,若最终OS数据积极,该组合有望成为一线治疗TNBC(PD-L1+)的新标准。此外,SG对比化疗在一线治疗PD-L1阴性TNBC的3期临床ASCENT-03也达到了PFS主要终点。SG联合化疗辅助治疗术后和新辅助治疗后仍有残留浸润性疾病TNBC的ASCENT-05研究正在积极推进。   一线PD-L1阴性TNBC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品包括Dato、SKB264、BL-B01D1。SG已获批用于后线TNBC及后线HR+/HER2-两项适应症,2024年销售金额13亿美金,同比增长24%。基于ASCENT-03/04/05研究,SG覆盖人群有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PDL1阴性TNBC市场面临激烈竞争。第一三共Dato(TROP2ADC)一线治疗PD-L1阴性mTNBC的TROPION-Breast02研究预计2025H1数据读出,默沙东/科伦博泰已启动SKB264(TROP2ADC)辅助治疗TNBC和一线治疗PD-L1阴性TNBC的两项全球3期临床,BMS/百利天恒启动了BL-B01D1(EGFR/HER3ADC)一线治疗PD-L1阴性TNBC的全球2/3期临床。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30
    • 医药日报:诺华伊普可泮在华获批新适应症

      医药日报:诺华伊普可泮在华获批新适应症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5月2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2.37%,跑赢沪深300指数1.8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研发外包(+5.34%)、其他生物制品(+3.79%)、体外诊断(+2.33%)表现居前,线下药店(-1.61%)、医疗设备(+0.65%)、医药流通(+0.66%)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睿智医药(+20.06%)、益方生物(+20.00%)、舒泰神(+20.00%);跌幅榜前3位为永安药业(-9.99%)、嘉应制药(-7.46%)、益盛药业(-3.62%)。   行业要闻:   近日,诺华宣布,公司口服单药疗法盐酸伊普可泮胶囊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成人患者。该药是一种口服的、补体旁路途径的B因子抑制剂,选择性抑制补体上游的旁路途径,可全面控制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弥补抗补体C5治疗的缺陷。   (来源:诺华,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海创药业(688302):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氘恩扎鲁胺软胶囊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接受醋酸阿比特龙及化疗后出现疾病进展,且既往未接受新型雄激素受体抑制剂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成人患者。   阳光诺和(688621):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诺和晟泰自主研发的STC007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的中、重度疼痛的II期临床试验达成预期目标。该药是诺和晟泰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新药,属于强效KOR激动剂。   特宝生物(688278):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产品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商品名:益佩生)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该药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采用40kDY型分支聚乙二醇进行单分子修饰的长效生长激素。   泽璟制药(688266):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盐酸吉卡昔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得批准,用于中危或高危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骨髓纤维化(PPV-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骨纤维化(PET-MF)的成人患者。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30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再提整治“内卷式”竞争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发改委新闻发布会再提整治“内卷式”竞争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5月29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近两周上涨0.2%,跑赢沪深300指数1.4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5。   具体到中信基础化工行业的三级子行业,从最近两周表现来看,涨跌幅前五的板块依次是农药(9.4%)、涤纶(7.25%)、橡胶助剂(6.93%)、其他塑料制品(2.75%)、膜材料(1.94%),涨跌幅排名后五位的板块依次是碳纤维(-8.37%)、日用化学品(-2.82%)、氯碱(-2.58%)、有机硅(-2.48%)、氟化工(-2.31%)。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盐酸(+35.42%)、液氯(+21.85%)、甲酸(+6.52%)、敌草隆(+6.15%)、氮气(+5.36%),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一氯甲烷(-11.63%)、丙烯酸   (-9.74%)、丁二烯(-9.60%)、脂肪醇(-8.40%)、天然橡胶(-6.55%)。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近期,在国家发展改革委5月份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提到,要优化产业布局,遏制落后产能无序扩张。一方面,整治“内卷式”竞争再被提及;另一方面,中信基础化工板块今年一季度末的在建工程规模同比-8.61%,环比-5.03%,在建工程规模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后续来看,目前行业盈利处于低点,企业扩产意愿将下降,行业供给有望逐步趋于理性,继续关注供需格局良好的细分领域。   制冷剂板块:二季度空调企业的制冷剂长协价格继续上涨,制冷剂配额制下供给受限,行业高景气有望维持,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和巨化股份(600160)。三氯蔗糖领域:需求方面,三氯蔗糖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属于必选消费的食品饮料,同时其在下游成本中占比较低,下游对其涨价敏感度不高。供给方面,三氯蔗糖快速扩产周期结束,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良好,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金禾实业(002597)。改性塑料板块: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家电、汽车需求有望继续改善,改性塑料下游应用领域中家电、汽车占比较大,建议关注。个股建议关   注行业龙头企业金发科技(600143)。润滑油添加剂领域:全球市场基本由四家头部企业占据,行业集中度高,国内市场中高端添加剂产品依赖进口,新形势下自主可控至关重要,行业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建议关注瑞丰新材(300910)。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宏观经济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行业竞争加剧、贸易摩擦影响产品出口、海运费波动影响出口等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5-05-30
    • 医药行业:ASCO 2025重点公司简评(二):科伦博泰

      医药行业:ASCO 2025重点公司简评(二):科伦博泰

      医药商业
        5月23日美国肿瘤年会(ASCO)披露了此次大会投稿接收的摘要内容,我们在本系列报告中提供我们对已披露的摘要内容的解读与点评。本篇点评聚焦科伦博泰Sac-TMT相关临床数据。整体而言,我们认为SacTMT三期3LEGFRm生存获益数据令人鼓舞,二期1LTNBC单用疗法mPFS相当亮眼,二期1LEGFRwtnsq-NSCLC联用疗效数据好于PD-1/VEGF双抗。   科伦博泰Sac-TMT三期3LEGFRmNSCLC披露的PFSOS获益令人鼓舞,强大的安全性数据进一步提升。在三期OptiTROP-Lung03试验(3LEGFRmNSCLC,N=137,93.4%病人基线已使用过3代EGFRTKI),Sac-TMT组(n=91)/多西他赛组(n=46)分别显示出cORR(BIRC)45.1%vs.15.6%;mPFS(BIRC)6.9vs.2.8mo,HR=0.3;mOSNRvs.NR,HR=0.49(36.4%多西他赛患者进展后交叉接受Sac-TMT治疗)。经RPSFT模型校正交叉治疗效果后,mOS分别为NRvs.9.3mo,HR=0.36。对比此前公布的2期EGFRmNSCLC数据(n=22,ORR=60%,mPFS=11.5,mOS=22.7),在更大样本量下尽管ORR和mPFS数字有所下降,但首次披露生存期获益mPFSHR=0.3和mOSHR=0.36~0.49数据令人鼓舞。安全性方面,Sac-TMT组≥G3TRAE在2期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至56%,一如既往没有ILD发生,显示出Sac-TMT强大的安全性。   跨试验数据比较显示Sac-TMT在EGFRmNSCLC疗效数据全面好于DatoDXd和HER3-DXd,生存获益明显强于Amivantamab联用及依沃西联用,安全性数据优秀。尽管此次Sac-TMTORR/mPFS是基于3LEGFRmNSCLC,但我们认为可将其他竞争对手公布的2L(+)EGFRmNSCLC数据进行简单的跨试验比较。简单而言,Sac-TMTORR/mPFS/PFS获益/OS获益四项指标均好于Dato-DXd用于向FDA进行NDA申报的数据(2L+EGFRmNSCLC)、ORR/mPFS/PFS获益三项指标均好于HER3-DXd三期数据(2LEGFRmNSCLC)。Sac-TMT尽管ORR不如Amivantamab+化疗(2LEGFRmNSCLC),但mPFS数字略高于、PFS获益和OS获益明显强于Amivantamab+化疗。此外,尽管Sac-TMTORR略低于依沃西+化疗(2LEGFRmNSCLC数据)、但mPFS数字接近、PFS获益明显强于依沃西+化疗。此外,我们认为mOS仍有待更长随访时间的进一步观察(主要由于Sac-TMT随访时间仅12.2个月vs.Dato-DXdmOS为15.6-18.3个月)。除上述晚期资产外,Sac-TMTmPFS显著强于BL-B01D1披露的1期数据,尽管ORR略低于BL-B01D1。安全性方面,Sac-TMT相较其他ADC无ILD发生,≥G3TRAE发生率低于双抗类药物。   此外,Sac-TMT此次披露的2期1LTNBC适应症单用mPFS数据(尤其是大部分病人PD-L1CPS<10)相当亮眼,与其他竞争对手联用疗法相当,未来向1LTNBC拓展值得期待。在41例晚期/转移性TNBC病人中(78%病人PD-L1CPS<10),随访18.6个月后,Sac-TMT组显示整体ORR=70.7%(29/41,包含3PR尚未确认),mDOR=12.2mo,mPFS=13.4mo,12-moPFS=64.6%,尤其在PD-L1CPS<10人群中,ORR=71.9%(23/32,包含3PR尚未确认),mPFS=13.1mo,12-moPFS=59.1%。≥G3TRAE比例为63.4%,无TRAE相关的死亡,无ILD发生。我们认为Sac-TMT单用呈现的13个月mPFS非常亮眼,与竞争对手联用疗法mPFS相当(例:DatoDXd+度伐mPFS13.8mo,Enhertu+度伐mPFS12.6mo,K药+化疗在PD-L1CPS≥10人群mPFS9.7mo)。此外,吉利德近日宣布Trodelvy在ASCENT-03三期试验1LPD-L1-TNBC人群中达到PFS终点(目前具体数据尚未披露),以及Trodelvy+K药在ASCENT-04试验中在1LPD-L1CPS≥10TNBC人群中达到PFS终点,具体数据将于ASCO大会以LateBreakingAbstract形式报告(5月31日美国中部时间1:15PM)。此外,我们留意到默沙东已于2025年4月开启全球3期1LPD-L1CPS<10TNBC的临床试验(TroFuse-011),考虑到Sac-TMT单用疗法优秀的mPFS数据及近期Trodelvy两项1LTNBC试验的成功,我们对Sac-TMT向1LTNBC拓展充满信心。   Sac-TMT+PD-L1在1LEGFRwtnsq-NSCLC显示出不错的2期疗效数据。继2024ASCO大会展示过Sac-TMT+PD-L1在2期OptiTROP-Lung01试验1LEGFRwtsq-NSCLC及1Lnsq-NSCLC数据后,此次公司更新了该2期试验中1LEGFRwtnsq-NSCLC队列(n=81,42%PD-L1TPS<1%,24.7%PD-L1TPS1-49%,33.3%PD-L1TPS≥50%),随访17.1个月后,整体人群显示出cORR59.3%,mDOR16.5mo,mPFS15mo(N=81)。按照PD-L1表达水平看,PDL1TPS<1%/≥1%/≥50%人群分别显示出47.1%/68.1%/77.8%cORR,12.4/17.8/17.8momPFS。无TRAE导致的停药/死亡,常见的≥G3TRAE为中性粒细胞减少45.7%,贫血16%,白细胞减少14.8%,口腔炎11.1%。对比去年披露的2期OptiTROP-Lung01nsq-NSCLC数据(N=34,72.7%ORR),整体ORR数据虽然有所下降,但我们认为属于更大样本量下的正常波动;安全性表现整体较为稳定,尽管≥G3TRAE中性粒细胞减少比例有所上升,但停药比例降低至0(vs.去年1Lsq-NSCLC&nsq-NSCLC整体队列有1例停药)。   跨试验数据比较显示Sac-TMT+PD-L1在1LEGFRwtnsq-NSCLC疗效好于两款PD-1/VEGF双抗单用疗法。在1LEGFRwtnsq-NSCLC人群,Sac-TMT+PD-L1ORR高于SSGJ-707(54.4%ORR,n=34,于此次在ASCO披露)及依沃西单用疗法(n=90,47%ORR,mPFS=9.7mo),PFS高于依沃西。但安全性上,三款药物则各有千秋,≥G3TRAE比例Sac-TMT+PD-L1(40%+)高于SSGJ-707(24.1%)及依沃西(29%),但TRAE导致的停药比例(0%)低于依沃西(2%)及SSGJ-707(6%)。   Sac-TMT亦公布了罕见的EGFR突变晚期NSCLC的2期初步数据,我们认为罕见EGFR突变或许亦是其未来探索方向之一。在42个病人中(19例ex20ins,23例其他罕见EGFR突变,之前治疗线数中位数为2),经过9.2个月随访,ORR为35.7%,6-moDOR率为90.9%,mPFS为9.5个月。按照亚组人群来看,ex20ins突变队列(n=19)ORR为36.8%,mPFS为9.0个月;其他罕见突变队列(n=23)ORR为34.8%,mPFS为10.9个月。≥G3TRAE52.4%,没有停药或死亡,没有ILD。除科伦博泰外,百利天恒亦于此次ASCO披露了其BL-B01D01(EGFR/HER3双抗)在罕见EGFR突变晚期NSCLC的1期临床数据,其中在ex20ins突变及其他非经典EGFR突变上,BL-B01D01的小样本量初步疗效看上去好于Sac-TMT,(ex20ins突变n=7,85.7%cPR/cORR;其他非经典EGFR突变n=5,40%cPR/cORR),或许由于BL-B01D01病人前置治疗线数(之前治疗线数中位数:1)短于此项Sac-TMT的2期试验(之前治疗线数中位数为2,35.7%经过了≥3线治疗),但BL-B01D01安全性似乎不如Sac-TMT(停药比例为2.7%vs.0%)。我们期待看到之后更大样本量下两个药物数据的对比。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0页
      2025-05-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