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医药生物周跟踪:拐点已至,推荐科学服务

      医药生物周跟踪:拐点已至,推荐科学服务

    • 氟化工行业周报:巨化股份发布三季报,萤石、制冷剂行情延续向好趋势

      氟化工行业周报:巨化股份发布三季报,萤石、制冷剂行情延续向好趋势

      化学原料
        本周(10月21日-10月25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5.39%,跑赢上证综指4.22%。本周(10月21日-10月25日)氟化工指数收于2546.3点,上涨5.39%,跑赢上证综指4.22%,跑赢沪深300指数4.60%,跑赢基础化工指数0.47%,跑输新材料指数1.57%。   氟化工周行情:萤石、制冷剂稳中向好,预计行情将持续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25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548元/吨,较上周涨1.03%;10月均价(截至10月25日)3,510元/吨,同比下跌5.21%;2024年(截至10月25日)均价3,517元/吨,较2023年均价上涨9.10%。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国内97%萤石湿粉市场提涨口号跃跃欲试,短期萤石粉、氟化氢市场气氛烘托较为充足,季节性规律上涨。   制冷剂:截至10月25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39,000、25,595元/吨,较上周分别+2.63%、+5.10%;(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35,500、19,319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持平;(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34,500、17,577元/吨,较上周分别+1.47%、+2.93%;(4)R410a价格为36,5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1,000、21,858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持平。其中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40,000元/吨,较上周+5.26%;(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20,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31,000元/吨,较上周持平;(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28,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24,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制冷剂行业市场向好信心不改,10月出口订单持续向好,R22/R134a/R143a内贸配额年底剩余较少,企业看涨信心持续。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巨化股份】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79.06亿元,同比+11.83%;实现归母净利润12.58亿元,同比+68.40%。   【制冷剂】10月18日,2025年制冷剂配额方案正式稿下发,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并无修改。   行业观点   我们认为,氟化工产业链已进入长景气周期,从资源端的萤石,到碳中和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制冷剂,以及受益于需求迸发的高端氟材料、含氟精细化学品等氟化工各个环节均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国内企业将乘产业东风赶超国际先进,全产业链未来可期,建议长期重点关注。推荐标的:金石资源(萤石)、巨化股份(制冷剂、氟树脂)、三美股份(制冷剂)、昊华科技(制冷剂、氟树脂、氟精细)、东阳光(制冷剂、氟树脂、氟化液)等。其他受益标的:永和股份(萤石、制冷剂、氟树脂)、东岳集团(制冷剂、氟树脂)、新宙邦(氟化液、氟精细)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10-26
    • 乳腺癌药物:政策驱动下的机遇与挑战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乳腺癌药物:政策驱动下的机遇与挑战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生物制品
        乳腺癌药物行业致力于研发、生产和销售针对乳腺癌的药物,市场规模虽大但竞争激烈。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乳腺癌患病率上升,市场规模曾扩大,但近年来受药物降价及医保政策影响,市场规模有所波动。未来,更多创新药物上市及药物可及性增强将影响市场规模。行业研发成本高、时间长,但个性化治疗方案和新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行业定义[1]   乳腺癌药物行业是研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乳腺癌的药物的行业。乳腺癌发自乳腺上皮细胞的增殖失控,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乳腺癌药物的诞生是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乳腺癌药物的作用机制包括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生长、阻断雌激素或孕激素的作用等。乳腺癌药物可以根据其作用机制、靶点、给药途径等进行分类。
      头豹研究院
      23页
      2024-10-25
    •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99期:集采影响陆续出清,骨科行业迎来新阶段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99期:集采影响陆续出清,骨科行业迎来新阶段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有望缓解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有望缓解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10月14日-10月18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上涨1.04%,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0.06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5.81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8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4.17%,板块整体跑输恒生指数2.06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0位。   核心观点   10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意见》要求,要健全拖欠企业账款清偿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司法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和项目资金监管,定期检查资金到位情况、跟踪资金拨付情况,加强政府采购支付监管,督促国有企业规范和优化支付管理制度。   结合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提到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其中提到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较大规模增加债务额度,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地方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财力空间来促发展、保民生。记者提问回答时提到,推动债务风险较低的北京、上海、广东实现存量隐性债务清零,在债务风险较高的县区开展化债试点,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   我们认为,近期财政部表态和《意见》发布,将有力地缓解地方财政压力,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款有积极作用。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靠前、且近3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幅较大的医药企业,如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10-25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市场广阔,新企入局百亿蓝海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市场广阔,新企入局百亿蓝海

      化学制药
        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市场前景广阔,亟待开发   目前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均呈现上升态势。据GBD统计,2005-2019年15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106/10万上升至202/10万,患病率由983/10万上升至1700/10万,死亡率自51/10万增至72/10万,三项指标均呈现上升态势,且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复发率、病死率和致死/致残率均较高。此外,我国脑卒中整体呈现发病年轻化、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农村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经济负担持续上升等特点,人民群众的疾病负担较高。因此,整体来看,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药物具备较广阔的市场前景,亟待开发。   缺血性脑卒中用药规模持续扩增,上市AIS专科药品数量有限   据PDB统计,AIS含子适应症(即IS相关用药,含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获批适应症)治疗药物市场销售规模自2020年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全年销售额约为364亿元。截至2024年9月,国内获批适应症中明确可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及神经保护类药物目前主要有三款化药产品,其销售总额在2018-2022年间稳步提高,CAGR达22.4%,占IS总市场规模比重由2018年的10%提升至2022年约25%。NDA方面,先声药业已于2023年6月提交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的上市申请,随后悦康药业在2023年12月提交中药1.2类新药-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上市申请。   丁苯酞及依达拉奉右莰醇为AIS临床主要治疗方案,羟A临床疗效优质   目前国内已上市的AIS治疗药物分别以丁苯酞和依达拉奉右莰醇两成分为主要治疗方案,其各自在临床III期实验中,以用药90天后mRS评分≤1分的受试者比例为主要临床实验终点,均呈现疗效显著的临床治疗结果。治疗费用方面,参考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披露的医保支付价格,计算得丁苯酞软胶囊、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和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每日治疗费用分别为20.16元、233.52元和198元,存在一定差异。悦康药业的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临床III期实验共入组全国45家中心共1100例患者,旨在评价羟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羟A在主要疗效指标(用药90天后mRS评分≤1分的受试者比例)展示出优效性,且安全性特征良好,未报告新的安全性警示。我们认为产品若能够成功获批,将有望为AIS患者带来更多的药品选择,与已上市产品共同打开AIS药品市场规模的天花板,同时为将中药创新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建议:   AIS药物市场空间大,叠加人口老龄化持续以及发病年轻化态势的出现,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实现稳健增长,伴随化药和中药新药的积极研发,相关标的有望受益。推荐标的:悦康药业、华东医药、昆药集团、康缘药业;受益标的:石药集团、先声药业。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10-25
    • 农药行业点评:部分农药价格反弹,关注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

      农药行业点评:部分农药价格反弹,关注具有成本优势的龙头企业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农药产量维持较快增长,部分企业上调原药报价   今年我国农药产量维持较快增长,2024年1-8月份我国农药产量为251.91万吨,同比增长27.90%。自2022年以来,农药价格经历了1年半左右的下行周期,今年8月以来,国内多家农药生产企业开始逐步上调产品价格,其中包括草甘膦、甲维盐等。本次调价一方面是原料端价格上涨,为成本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是经过长时间的去库存,下游需求得到改善。农药对于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市场恢复常态,供需结构良好的农药价格有望走出低迷。   除草剂:草甘膦价格维持平稳,草铵膦开工率有所下降。   草甘膦价格维持震荡的局面,今年前三季度均价分别为2.56、2.58、2.50万元/吨。今年前9个月草甘膦产量为46.06万吨,同比增长21.43%,9月单月产量5.18万吨,同比增长1.17%。目前草甘膦盈利处于中低水平,价格下探空间有限。受到产能扩张的影响,草铵膦延续下跌态势。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我国草铵膦产能已达到15.1万吨,较2020年增加了11万吨,9月草铵膦开工率下降到46.89%,后续仍需关注产能释放的情况。   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价格上调,菊酯价格月度环比持平。   在相对主流的杀虫剂中,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截至2024.10.21,甲维盐和阿维菌素价格分别为61.5万元/吨和43万元/吨,分别较年初上涨18.27%和19.44%。此次价格反弹,也说明部分农药的供需已经改善。其他杀虫剂方面,截至2024.10.21,联苯菊酯、氯氰菊酯、功夫菊酯价格分别为129000元/吨、65000元/吨、105000元/吨,月度均环比持平;噻虫胺、虱螨脲分别报价73000元/吨、138000元/吨,月环比分别+0%、-2.13%。   杀菌剂:代森锰锌月环比上调,百菌清有所修复。   本轮农药周期,代森锰锌价格表现相对平稳,截至2024.10.21,代森锰锌报价24000元/吨,月环比上调1000元/吨。今年以来,百菌清价格有所修复,2024.10.21报价为23000元/吨,较年初上涨5000元/吨。其他杀菌剂方面,截至2024.10.21,吡唑醚菌酯和丙硫菌唑报价160000元/吨和135000元/吨,月度环比均保持持平。   推荐标的:   扬农化工:公司是农药原药生产龙头企业,主营产品包括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等。菊酯类杀虫剂是公司优势大类品种,市占率位列国内第一,且具有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成本优势突出。截至半年报公告,优创一阶段项目已进入试生产,二阶段项目已进入机电安装阶段,优创项目有望从多个维度助推公司发展。   兴发集团:公司具备草甘膦产能23万吨/年,位列全国第一。宜昌园区配有10万吨/年甘氨酸产能,同时具备黄磷产能,可以就近供应。同时公司的有机硅装置能够消耗草甘膦副产品氯甲烷,不仅降低环保风险,也增加了经济效益。   风险提示:   新增产能大量投产,海外库存去化不及预期,供需矛盾加剧,农药价格持续下滑。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10-25
    • 医药行业周报:大冢制药Sibeprenlimab三期临床结果积极

      医药行业周报:大冢制药Sibeprenlimab三期临床结果积极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0月2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14%,跑输沪深300指数0.53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4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1.01%)、医疗研发外包(+0.74%)、其他生物制品(+0.73%)表现居前,线下药店(-1.11%)、医院(-0.62%)、医疗耗材(-0.40%)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科源制药(+19.99%)、赛伦生物(+13.13%)、东方海洋(+10.19%);跌幅榜前3位为双成药业(-9.99%)、福瑞股份(-9.28%)、万邦德(-8.87%)。   行业要闻:   10月23日,大冢制药(Otsuka Pharmaceutical)宣布其在研单抗Sibeprenlimab用于治疗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成人患者3期临床试验VISIONARY的积极中期数据。Sibeprenlimab是一种在研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能阻断细胞因子A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作用,美国FDA在此前授予该药突破性疗法认定(BTD)用于治疗IgA肾病。   (来源:大冢制药,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同和药业(300636):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为0.96亿元,同比增长21.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增长29.91%。   丽珠集团(000513):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82亿元,同比下降5.94%,归母净利润为16.73亿元,同比增长4.4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31亿元,同比增长3.51%。   我武生物(300357):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8.38%,归母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增长0.78%,扣非归母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0.31%。   金凯生科(301509):公司发布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下降33.93%,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同比下降73.1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25亿元,同比下降82.84%。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0-24
    • 镁行业月度报告:下游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镁锭产量与价格有望企稳

      镁行业月度报告:下游市场需求大幅增加,镁锭产量与价格有望企稳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原料成本下降,镁锭价格触底反弹:从原料端来看,9月我国兰炭开工率51.14%,环比下降8.63%,生产成本1302.85元/吨,环比下降1.57%,陕西兰炭中料主流价932.38元/吨,环比上升1.05%;已煅烧白云石进口32吨,未煅烧白云石进口2550.2吨,环比增长1.01%,已煅烧/未煅烧白云石出口1046.48吨/7745.62吨,环比+642.15%/-27.17%;硅铁产量46.10万吨,环比增加0.29%,兰州硅铁价格6104.76元/吨,环比下降4.02%。10月镁市场整体开工率趋于稳定,未来镁锭产量有望保持平稳。供应端,9月我国生产原镁7.7万吨,环比增加0.74%,平均镁锭价格1.96万元/吨,环比提升0.95%。展望未来,随着终端需求的持续恢复,下游需求有望继续提振。   原镁下游铝合金锭产量持续回暖,镁合金终端需求显著提升:9月江苏/陕西/山西镁合金价格为2.01/1.97/1.97万元/吨,环比为-0.2%/-0.21%/-0.21%,镁粉产量8212吨,环比增加6.08%,镁粉出口均价2804.74美元/吨,环比增长2.36%;镁制品进出口环比均大幅增加。其中进口20.47吨,环比增长155.56%,出口307.57吨,环比增加21.55%;从原镁下游需求行业表现来看,海绵钛产量2.24万吨,环比下降2.8%;铝合金锭产量13.15万吨,环比增加7.96%。从终端需求来看,乘用车、手机、电脑产量增加,9月全国汽车产量279.63万辆,环比增加12.2%,其中乘用车/新能源车产量250.18/130.75万辆,环比增加12.62%/19.75%;电子3C方面,手机/电脑/通信设备产量为12247万台/3403.94万台/29.83万块,环比+26.14%/+4.71%/+6.35%。   全球最大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在包头正式投入运行,有望实现镁、二氧化碳、水等资源循环利用:根据内蒙古国资委,10月15日包钢(集团)公司稀土产业发展历史上最大单体工程——北方稀土绿色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仪式举行,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于2023年4月正式启动,共分两期建设,预计科研投资77.9亿元。项目全部落成后将具备15个稀土元素的全分离能力,其中转型萃取车间C将采用碳酸氢镁法冶炼分离包头稀土矿和硫酸稀土联动萃取转型分离方法,实现转型、分离工序的合并,使原辅材料成本、酸碱单耗分别降低30%以上,并实现镁、二氧化碳、水等资源循环利用。   投资建议:当前镁行业下游需求端及终端需求增长显著,上游成本端价格趋稳,镁及镁合金细分产品的开工情况有望企稳,建议关注包括具有低碳冶炼技术、高端镁合金研发优势的金属镁生产环节,以及布局汽车、3C市场,具有高附加值的镁深加工技术和产业链完善的镁合金/镁制品生产环节。   风险提示:政策进展不及预期、终端产品需求不及预期;文中提及的上市公司旨在说明行业发展情况,不构成推荐覆盖。
      华宝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10-24
    • 医药行业点评:短期将回归理性投资,重点关注资金充足的绩优股

      医药行业点评:短期将回归理性投资,重点关注资金充足的绩优股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