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关注农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关注农药板块的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东非蝗灾和国内农药企业事故共同作用下,中国农药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全球蝗灾将显著提升对农药的需求,利好中国农药出口,特别是针对非洲、东南亚等重灾区;另一方面,国内农药企业事故(辽宁烯草酮车间爆炸)将导致部分除草剂和杀菌剂供应受限,影响市场供需平衡。因此,投资者需关注蝗灾带来的出口增长机遇,同时也要谨慎评估国内事故带来的供应链风险。 全球蝗灾利好中国农药出口 东非持续严重的蝗灾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这将直接导致全球对农药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将从中受益。报告指出,中国农药出口比例超过70%,主要出口目的地为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这三个地区合计占中国农药出口总量的近65%。非洲作为此次蝗灾的重灾区,其农药需求的激增将直接推动中国农药出口的增长。此外,巴基斯坦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也已受灾,进一步扩大中国农药出口的潜在市场。 国内农药企业事故影响供需平衡 2月11日辽宁一家农药公司烯草酮车间发生爆炸事故,对部分除草剂和杀菌剂的供应造成影响。烯草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旱田苗后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大豆、油菜、棉花等作物,也是中国第五大农药出口品种。事故发生企业为国内烯草酮产量领先企业,预计2019年产量超过3000吨。此次事故不仅影响烯草酮的供应,还可能波及咪草烟、灭草烟、异噁草松等除草剂以及烯酰吗啉等杀菌剂,从而影响国内农药市场的供需平衡。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全球蝗灾和国内农药企业事故两个方面分析中国农药行业的投资机会。 全球蝗灾对农药需求的影响 报告详细描述了东非蝗灾的严重程度及其对非洲、中东和南亚次大陆的影响,并指出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进入紧急状态。蝗灾对粮食安全构成的威胁将直接刺激全球对农药的需求,特别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例如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有机磷类农药和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报告强调,飞机喷洒农药是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的方法,这将进一步提升对农药的需求量。 国内农药企业事故的影响及相关标的 报告分析了辽宁农药企业爆炸事故对农药市场的影响。事故发生在烯草酮车间,烯草酮是重要的除草剂,该企业为国内烯草酮产量领先企业。事故可能导致烯草酮以及其他相关除草剂和杀菌剂的供应短缺,从而影响市场价格和供需平衡。报告列举了海利尔、利尔化学、扬农化工、长青股份、红太阳等农药相关标的,供投资者参考。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列出了投资农药板块的风险提示,包括:因疫情影响农药企业开工不及预期风险、环保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谨慎投资。 总结 本报告基于东非蝗灾和国内农药企业事故两大事件,对中国农药行业的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蝗灾将显著提升全球对农药的需求,利好中国农药出口;而国内事故则可能导致部分农药供应短缺,影响市场供需平衡。投资者需综合考虑机遇与挑战,谨慎评估风险,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 报告中提到的相关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0-02-14
    • 化妆品行业点评报告:疫情对化妆品行业影响及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测算

      化妆品行业点评报告:疫情对化妆品行业影响及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测算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国元证券发布的《化妆品行业点评报告》,利用统计数据和市场分析,探讨了新冠疫情对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影响及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短期冲击与长期增长 疫情短期内对化妆品行业,特别是线下渠道造成冲击,但整体影响相对其他消费板块较小。参考2003年非典经验,疫情过后行业或将出现补偿性增长。 渠道结构变化与线上机遇 疫情加速了化妆品行业渠道结构的转变,线下渠道受损严重,线上渠道则在短期物流限制后,受益于线下流量的转移,电商渗透率有望提升。 主要内容 本报告从供应链、品类、渠道和营销四个方面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化妆品行业的影响,并对三家上市公司(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的业绩影响进行了测算。 新冠疫情对化妆品产业链的影响分析 供应链端的影响 疫情导致上游供应链开工延迟,生产线部分转移,产品产量减少,部分OEM/ODM品牌面临货源压力。 部分包材厂商优先供应消杀类产品,导致美妆产品订单延后。拥有自有工厂的品牌在供应链端相对灵活。 品类端的影响 具有社交属性的彩妆类产品受冲击较大,而消杀和个护类产品需求激增,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疫情的负面影响。天猫数据显示,面部彩妆类目交易指数大幅下滑,但消杀类产品需求飙升。 渠道端的影响 线下渠道(CS门店、百货专柜、单品牌店)受人流量锐减和部分门店关闭的直接影响,销售额大幅下降。线上渠道短期受物流限制,但中期有望受益于线下流量的转移。 品牌加速数字化转型,尝试直播、社群营销等方式。 营销端的影响 疫情导致短期广告投放延后,但线上内容平台流量激增。 电商代运营商和MCN机构短期业务承压,但中长期有望受益于行业反弹和渠道结构变化。 新冠疫情对化妆品企业业绩影响测算 报告基于不同假设(中性、乐观、悲观)对珀莱雅、丸美股份、上海家化三家上市公司全年收入的影响进行了测算。中性假设下,三家公司全年收入受疫情影响比例分别为-6.14%、-9.06%和-3.73%,收入增速均有所下降。 测算考虑了疫情对线下销售的负面影响,以及线上销售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补偿性增长。 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指出了行业景气度下滑、品牌竞争加剧以及疫情进一步加剧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冠疫情对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影响,指出疫情对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但长期高景气度不改。疫情加速了行业渠道结构的转变,线上渠道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报告对三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进行了量化测算,并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元证券研究中心及公开市场数据,并结合了对行业趋势的专业分析。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0-02-13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农药行业集中度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农药行业集中度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将推动中国农药行业发生深刻变革,主要体现在提升行业集中度、规范农药登记、淘汰高毒农药三个方面。这些政策将促进农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一定的风险。报告建议关注具备研发实力、工程化能力的优质农药企业,以及在中间体行业和一体化产业链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 政策驱动下的农药行业变革 《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旨在规范农药行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其核心在于通过鼓励兼并重组、严格管控农药登记和淘汰高毒农药,实现农药产业的升级转型。 主要内容 行业集中度提升 报告指出,文件鼓励农药企业兼并重组,淘汰竞争力弱的小企业,这将显著提升农药行业的集中度。以江苏省为例,其严格的准入门槛和对现有企业的搬迁要求,将导致产能的减少和重新布局,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全球农药产业集中度高,而中国农药生产厂家众多,市场分散,未来兼并重组将成为必然趋势。 农药登记的严格管控 报告分析了农药登记政策的变化。文件强调对已登记15年以上的农药品种进行周期性评价,对存在安全或环境风险的农药,将严格把控登记延续关口,甚至采取撤销登记或禁限用措施。2019年农药登记数量大幅下降,体现了新政策的有效性。同时,登记成本的提高也促使企业更加谨慎地进行登记,并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化布局。 高毒农药的淘汰与绿色防控 报告指出,文件提出5年内分期分批淘汰10种高毒农药的目标,这将推动农药产业向高效低毒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将进一步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关注三类投资机会: 具有研发实力和工程化能力,与海外农化巨头长期合作的优质农药企业: 例如扬农化工、利尔化学。 受益于中间体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海外巨头外包比例加大的企业: 例如联化科技、雅本化学。 不断向上游延伸,打造一体化产业链的企业: 例如广信股份。 报告也提示了潜在的风险:短期疫情影响、政策执行力度不达预期以及全球农化周期景气下滑。 总结 本报告基于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要点》,对中国农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该政策将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规范农药登记,并促进农药产业向高效低毒、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报告提出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然而,需要关注的是,报告的分析基于2020年的政策和数据,未来政策变化和市场波动都可能影响其结论的准确性。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3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维生素需求将上涨,供给存缺口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维生素需求将上涨,供给存缺口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受新冠疫情影响,维生素A和E的供给端受到冲击,导致价格上涨,而需求端,特别是来自生猪养殖业的需求,却有望大幅增长,最终形成供需缺口。 维生素供给受限,价格上涨 受疫情导致的复工推迟和物流受阻影响,维生素A和E的国内外价格均出现上涨。具体而言: 维生素A: 国内价格上涨至315元/公斤,欧洲市场报价涨至64-67欧元/公斤。国内库存偏低,物流不畅加剧了供需矛盾。浙江和江苏两省维生素A产量占比超过60%,疫情影响下,供给短缺风险加大。巴斯夫德国工厂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停产的消息也加剧了市场担忧。 维生素E: 国内价格上涨至54元/公斤(节前48.5元/公斤),涨幅超过11%。欧洲市场报价上涨至6.5-8欧元/公斤,涨幅约30%。朗盛间甲酚供应受限导致DSM瑞士工厂减产20-25%,进一步限制了维生素E的供给。 生猪养殖业复苏将驱动维生素需求增长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预计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将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考虑到2019年12月生猪存栏量仅为2018年初的59%,这意味着饲料中维生素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增幅可能高达70%。由于猪饲料是维生素的主要消费领域,这将显著拉动维生素的整体需求。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川财证券研究报告,时间为2020年2月13日,报告类别为行业动态,分析了维生素A和E市场受疫情影响的供需变化。 维生素A市场分析 报告指出,维生素A的国内供需缺口将加大,主要原因是: 供给端: 浙江和江苏两省是维生素A的主要产区,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将造成供给短缺。 需求端: 饲料行业对维生素A的需求较为刚性,且存在严格的区间限制,生猪养殖业的复苏将进一步提升需求。 库存: 国内维生素A库存偏低,春节后下游企业急需采购现货,但物流受阻,加剧了市场紧张。 国际市场: 欧洲市场价格也出现上涨,部分原因是担忧中国物流延迟。 维生素E市场分析 报告分析了维生素E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 原材料供给受限: 朗盛间甲酚供应受限导致DSM瑞士工厂减产,限制了维生素E的生产。 交通运输受阻: 湖北、浙江等地区交通运输受阻,影响了维生素E的运输和供应。 国际市场: 欧洲市场采购量增加,价格上涨。 相关标的及风险提示 报告提到的相关标的有新和成、浙江医药等。报告也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猪瘟疫情加剧、维生素A和E的不可抗力因素得到解决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总结 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分析了新冠疫情对维生素A和E市场的影响。疫情导致维生素供给端受限,价格上涨;而生猪养殖业的复苏将大幅提升维生素需求。供需错配将导致维生素市场供需缺口加大,价格或将持续高位运行。投资者需关注疫情发展、生猪养殖业复苏情况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对维生素市场的影响。 报告中提到的相关标的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川财证券
      2页
      2020-02-13
    •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建议关注VE、生物素涨价机会

      化工行业动态点评: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建议关注VE、生物素涨价机会

      化学制品
      #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 **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关注涨价机会:** 中国作为全球主要的维生素供应国,受疫情影响,国内维生素企业开工推后,导致全球维生素供应紧张,欧洲报价大幅提升。建议关注VE、生物素等涨价机会。 * **供需矛盾加剧,看好VE、生物素:** 间甲酚紧缺、国内复工推迟导致VE供应趋紧;生物素因企业停产、搬迁及原料紧张,节后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预计价格大概率上行。 * **政策支持叠加需求改善,维生素行业整体偏紧:** 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生猪稳产保供,下游饲料需求继续改善;海外库存低、需求稳定,国内为保障民生饲料需求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维生素行业整体供需偏紧。 # 主要内容 ## 疫情扰动全球维生素供给 * **中国是全球维生素主要供应国:** 受疫情影响,国内维生素企业开工推后,导致全球维生素供应紧张。 * **欧洲报价大幅提升:** 春节期间欧洲VE报价大幅提升,国内报价呈跟涨态势。 ## VE供应持续趋紧 * **间甲酚紧缺影响VE生产:** 受朗盛间甲酚供应问题影响,DSM瑞士工厂VE减产,预计增加全球VE采购。 * **国内企业复工缓慢:** 维生素企业复工缓慢且部分企业产能受原料间甲酚限制,厂家库存偏低,经销商持惜售态度。 ## 下游饲料需求改善 * **政策支持生猪稳产保供:**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意味着2020年生猪产能同比将增长30%以上。 * **饲料及维生素需求增长:** 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国内饲料及维生素需求迎来增长。海外大厂节前VE备货不充分,目前采购态度积极。 ## 生物素供需矛盾加剧 * **生物素供应减少:** 2019年国内多家生物素企业停产或搬迁,导致供应减少。 * **疫情影响原料供应:** 节后受疫情因素影响,生物素企业复工推迟,同时,生物素原料硫代乙酸钾最大供应商是一家湖北企业,短期看无法生产供应,导致生物素企业原料出现紧张。 ## 投资建议 * **关注涨价趋势明确的维生素E、生物素:** 受疫情因素影响国内维生素供给紧张,同时国内近6成维生素出口国外,一方面海外库存低、需求稳定,另一方面国内为保障民生饲料需求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因此维生素行业整体供需偏紧。 * **重点推荐及关注标的:** 重点推荐新和成,建议关注浙江医药、圣达生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疫情对全球维生素供给的影响,指出VE、生物素等产品因供需矛盾加剧而存在涨价机会。同时,报告强调了政策对生猪稳产保供的支持,以及下游饲料需求的改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维生素行业整体供需偏紧。建议关注新和成、浙江医药、圣达生物等相关标的。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2
    • 石油化工行业:疫情对石化行业影响及展望

      石油化工行业:疫情对石化行业影响及展望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对全球石油化工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原油、天然气及下游化工品需求的下降。但疫情也带来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部分产品供给减少,为行业长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总体而言,石化行业有望在2020年大体见底,并在低位震荡后实现估值修复。 疫情对石油化工行业需求的短期冲击 疫情导致全球原油需求短期损失近300万桶/天(3%),年需求影响超过0.2%。其中,汽油受影响最大,柴油、航空煤油和船用燃料油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天然气需求也出现小幅下降(约1%),主要体现在工商业和交通用气方面,而居民用气则有所增长。下游化工品方面,烯烃需求递延,芳烃及化纤需求出现净损失(约4.4%),主要由于纺织服装需求的季节性波动。聚酯产业链受影响较大,负荷率下降,终端订单减少。 疫情带来的供给端结构性变化及潜在机遇 疫情也带来供给端的结构性影响,为行业带来潜在机遇:进口LNG价格暴跌,利好进口贸易企业;汽油需求停滞导致炼厂降负荷,对丙烯供给带来利好支撑;国际油价、气价下降,降低国内用能成本。 炼厂降负荷以及部分FCC装置停车,导致丙烯供给减少,利好丙烯市场。 主要内容 疫情对原油需求的影响 报告首先分析了疫情对原油需求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短期内,由于出行需求受限,全球原油需求损失巨大,2020年Q1原油需求增速大概率负增长。长期来看,虽然疫情对全年原油需求增速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仍低于预期。报告预测2020年Brent油价中枢为60美元/桶,Q1大概率为全年低点。 疫情对天然气需求的影响 报告详细分析了疫情对天然气四大板块(居民、发电、大工业、一般工商)需求的影响。居民用气因足不出户有所增长,发电用气基本不受影响,大工业用户需求短期递延,一般工商用户需求则出现消失。总体而言,疫情导致天然气消费减少约28亿方,降低天然气需求增速约1个百分点。 疫情对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及结构性利好 报告指出,疫情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但同时也带来结构性利好。进口LNG宣布不可抗力,导致国际LNG价格暴跌,利好进口贸易企业。国内LNG运费提升,也对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疫情对聚酯行业的影响 报告分析了疫情对聚酯产业链的影响,指出终端订单减少,聚酯负荷率下降,涤纶长丝下游开工负荷接近为零。报告根据不同终端订单减少比例,预测了对涤纶需求的影响,并分析了各织造基地复工进度。 疫情对烯烃产业链的影响 报告分析了疫情对聚乙烯和聚丙烯下游需求的影响,指出农膜、食品包装、管材等领域需求递延,真正消失的需求很少。报告还调研了聚乙烯和聚丙烯下游企业的复工情况,并分析了丙烯供给端的结构性利好。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新冠疫情的分析,对石油化工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评估。疫情对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端的下降,但同时也带来供给端的结构性变化,部分产品供给减少。报告认为,石化行业在经历短期冲击后,有望在2020年大体见底,并在低位震荡后实现估值修复。 需要持续关注疫情控制情况、下游复工进度以及油价波动等因素,以更准确地预测行业未来走势。 报告中提供的统计数据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2-12
    • 【粤开化工】供给持续受限,维生素板块再迎布局良机

      【粤开化工】供给持续受限,维生素板块再迎布局良机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由于供给侧持续受限以及下游需求改善,维生素市场价格有望迎来反弹,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机会。报告重点分析了维生素A、E和生物素等品种,并推荐了相关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 维生素市场供给侧持续紧张 受德国朗盛不可抗力事件影响,间甲酚供应持续紧张,导致DSM一季度维生素E预计减产约25%,并可能持续影响二季度;巴斯夫维生素A装置也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停产。同时,国内疫情导致厂家生产发货受阻,进一步加剧了维生素产品的供给紧张局面。 欧洲市场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价格已出现明显上涨,其他品种如泛酸钙、VB1、生物素等也存在提价预期。 这表明维生素市场供给侧的紧张态势是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维生素市场需求侧改善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全力保障生猪补栏,稳定猪肉价格是重中之重。 维生素是饲料的重要添加剂,生猪补栏将直接拉动饲料需求的改善,从而利好维生素市场需求。 这为维生素价格上涨提供了需求侧支撑。 主要内容 维生素价格上涨及市场分析 报告通过图表展示了国产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价格走势,直观地反映了价格上涨的趋势。 报告指出,由于供给受限和需求改善,维生素价格有望迎来反弹。 欧洲市场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价格的涨幅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观点。 投资建议及标的推荐 报告建议重点关注维生素A、E、生物素等品种,并推荐了相关上市公司作为投资标的:新和成(002001,国内维生素A龙头)、浙江医药(600216,维生素E龙头)以及圣达生物(603079,生物素相关标的)。 该投资建议基于对行业供需格局和涨价持续性的分析。 风险提示 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饲料需求不达预期和提价不达预期。 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这些风险,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维生素市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分析,认为维生素市场价格有望上涨,并推荐了相关投资标的。 报告强调了供给持续受限和生猪补栏拉动需求改善这两个关键因素。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饲料需求和提价等潜在风险。 报告的结论是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师的专业判断,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需独立判断并承担投资风险。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2-12
    • 农药行业动态点评:某企业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推荐扬农化工

      农药行业动态点评:某企业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推荐扬农化工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先达股份子公司发生的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虽然造成人员伤亡和短期生产停滞,但对先达股份整体业绩影响有限,反而可能短期内推高烯草酮价格,利好行业龙头企业。报告建议关注扬农化工等农药龙头标的。 事故影响有限,但烯草酮价格或上涨 先达股份子公司辽宁先达的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虽然造成人员伤亡和短期停产,但由于辽宁先达对先达股份整体收入贡献较小(2018年仅20.8万元),且事故未波及其他车间,因此对先达股份2020年业绩的不利影响有限。然而,事故导致烯草酮产能减少,考虑到烯草酮需求持续增长(大豆种植面积扩张及草甘膦抗性问题导致复配需求增加),此次事故预计将短期内推高烯草酮价格。 扬农化工等龙头企业或受益 事故发生后,行业内烯草酮供给减少,而需求持续增长,这将有利于行业龙头企业。报告特别推荐扬农化工,其子公司沈阳科创拥有烯草酮产能,有望从烯草酮价格上涨中受益。 主要内容 先达股份子公司爆炸事故及影响分析 报告首先详细描述了先达股份子公司辽宁先达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造成的损失以及初步调查结果。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失踪,10人受伤,烯草酮车间停产。报告分析指出,辽宁先达对先达股份整体收入贡献较小,因此事故对先达股份2020年业绩的影响有限。 烯草酮市场供需分析及价格展望 报告对烯草酮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烯草酮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原因是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张和草甘膦抗性问题的出现导致烯草酮复配需求增加。供给方面,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包括先达股份、沈阳科创、一帆生物、盐城南方、辉丰股份等。江苏响水爆炸事件以及此次先达股份的爆炸事故都导致行业内部分企业停产,减少了烯草酮的供给。供需失衡的情况下,预计烯草酮价格将短期内上涨。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建议关注扬农化工等农药龙头标的,因为它们有望从烯草酮价格上涨中受益。同时,报告也提示了投资风险,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安全环保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扬农化工公司基本面分析 报告提供了扬农化工的基本面数据,包括其股票代码、价格、以及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每股收益(EPS)预测,并给出了“买入”的投资评级。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先达股份子公司烯草酮车间爆炸事故对农药行业,特别是烯草酮市场的影响。虽然事故对先达股份整体业绩影响有限,但由于烯草酮供给减少而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将导致烯草酮价格短期上涨。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扬农化工等农药行业龙头企业,并提示了相关的投资风险。 报告数据主要来自聚源数据,并结合了西南证券的研究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并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2
    • 基础化工:CPI创新高,运输障碍逐渐缓解,农业农资板块大涨

      基础化工:CPI创新高,运输障碍逐渐缓解,农业农资板块大涨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10日,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大幅上涨,主要受三个因素驱动:1月CPI创8年来新高,农产品价格上涨;复工复产推动交通恢复,农资运输和消费保障加强;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积极性和盈利能力,进而带动相关板块上涨。报告特别推荐长青股份,认为其将受益于农业生产恢复和转基因作物推广。 CPI上涨及农产品价格飙升 1月份CPI同比增长5.4%,创8年来新高,畜肉类价格上涨76.7%,鲜菜价格上涨17.1%。新冠病毒疫情导致部分地区交通管制,农产品运输受阻,叠加春节因素和民众囤货行为,加剧了供需矛盾,推高了农产品价格。 这直接刺激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并提升了相关企业盈利预期。 交通恢复及农资运输保障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交通运输逐步恢复,农资运输和消费保障得到加强。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率先启动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复工,并出台政策保障重要物资运输,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农产品种子能够顺利运往种植地,对全年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交通运输的恢复有效缓解了此前因疫情造成的农产品供应紧张局面。 政策支持及农业生产目标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目标任务未因疫情而降低。 这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农业企业和农民的信心,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将增加草甘膦等除草剂的需求,也为相关企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行业快报,分析了2020年2月10日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的市场表现,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预测。 市场表现概述 2月10日,农业板块和化肥农药板块大幅上涨,万得农业指数上涨6.09%,化肥农药指数上涨4.25%。多个农业相关板块涨幅显著,多只个股涨停。 上涨原因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板块上涨的三个主要原因:CPI创历史新高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复工复产推动交通恢复,保障农资运输;国家政策支持农业生产,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投资建议 报告推荐长青股份为首选股票,给予“买入-B”评级。 认为其主要产品麦草畏和吡虫啉将受益于农业生产恢复和转基因作物推广。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疫情长期未能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后二次爆发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基于宏观经济数据(CPI)、政策因素(农业农村部工作要点)、以及市场表现(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涨幅)对2020年2月10日农业板块及化肥农药板块的显著上涨进行了深入分析。 报告认为,CPI上涨、交通恢复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了板块上涨,并看好长青股份等受益于农业生产恢复和转基因作物推广的企业。 然而,报告也指出了疫情带来的潜在风险,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 整体而言,报告以数据为支撑,分析逻辑清晰,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02-11
    • 油服行业跟踪报告:油服企业有序复工,继续看好油服龙头

      油服行业跟踪报告:油服企业有序复工,继续看好油服龙头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2020年初新冠疫情对油服行业复工进度造成短暂影响,但“七年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以及油气产量冲刺目标的设定,将确保油服行业长期景气向上。报告看好油服龙头企业,特别是杰瑞股份,并建议关注中海油服。 油服行业复苏潜力巨大 受“七年行动计划”和油气产量目标的驱动,油服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疫情只是短暂冲击,一旦疫情缓解,行业工作量将迅速恢复。 龙头企业优势明显 报告重点推荐杰瑞股份,因其在手订单饱满,估值优势明显,且压裂设备市占率上升及出口潜力巨大。同时建议关注中海油服,其业务结构优化,海上油气田开发潜力巨大。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为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11日发布的《机械设备 | 证券研究报告 — 行业点评 2020年2月11日》油服行业跟踪报告。报告基于对油服行业复工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七年行动计划”的解读,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企业进行了展望。 油服行业复工情况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疫情对海上和陆上油服工程技术服务的影响: 海上钻完井服务: 受疫情影响较小,因作业具有延续性,且不存在交通不便影响设备搬迁和人员流动的情况。 陆上工程技术服务: 钻井影响较小,但完井服务受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导致设备搬场困难,以及完井环节的复杂性导致复工难度加大。 报告预测,一旦疫情好转,施工将在1个月内迅速恢复。 “七年行动计划”与行业景气度 报告强调,“七年行动计划”的执行力度不会因疫情而减弱,2020年作为第一阶段产量、储量目标的实现和考核之年,将持续推动油服行业景气度向上。 重点公司分析及投资建议 报告对多家油服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投资建议: 杰瑞股份 (002353.SZ) 评级: 买入 理由: 在手订单充裕(2019年上半年新接订单35亿元,同比增长31%,盈利能力强的钻完井设备新接订单增速超100%),估值优势明显(2020年PE估值18倍),压裂设备市占率上升,压裂设备出口潜力巨大。 中海油服 (601808.SH) 评级: 未有评级 理由: 业务结构优化,海上油气田开发潜力利于公司发展,复工迅速,现场作业人员积极坚守岗位。 其他公司 报告还简要提及了石化机械、中油工程、中海油工程、石化油服、道森股份、恒泰艾普、通源石油、如通股份、博迈科、中曼石油、惠博普和海默科技等公司的估值情况,但未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了油价意外大幅下行以及竞争模式变化可能导致行业分化明显的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2020年初新冠疫情对油服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疫情的冲击是短暂的。“七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和油气产量目标的设定将持续驱动油服行业景气度向上。报告看好油服龙头企业,特别是杰瑞股份,并建议关注中海油服。 报告同时提示了油价下行和竞争加剧的风险。 报告中提供的公司估值数据和投资建议,需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考量。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2-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