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2020年中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概览

      2020年中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概览摘要   医用直线加速器是利用微波电场对电子进行加速,以产生高能X射线和电子线,用于人类医学实践中的远距离外照射放疗活动的大型医疗设备。医用直线加速器具有剂量率高,照射时间短,照射野大,剂量均匀性及稳定性好等特点,主要用于肿瘤治疗。按电子线能量划分,医用直线加速器可分为低能医用直线加速器、中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及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受恶性肿瘤高发、医保政策覆盖及居民支付能力提升等因素影响,接受放疗的癌症患者逐渐增多,进而推动中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按销售额统计,2015-2019年中国医用直线加速器器行业的市场规模由27.1亿元增长至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7%。未来五年,伴随基层医院建设,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器械配置率提升,增量市场持续扩大。预计2019-2024年,中国医用直线加速器器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   新增设备配置需求   新增设备配置需求将极带动医用直线加速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根据《2018-2020年全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内容,截至2020年末,中国医用直线加速器规划配置总数为3,162台,其中新增1,208台,广东、浙江、山东、辽宁、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新增设备数量超过50台。   临床应用需求增加   在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精准放疗技术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及居民健康意识明显提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恶性肿瘤的治疗率逐步提升。有超过80%的恶性肿瘤在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而医用直线加速器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放疗设备,其临床应用需求将明显增加。   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   较于美国、日本及法国等发达国家,中国放疗市场渗透率较低。对比中、美、日、法四国相关数据发现,中国肿瘤早期发现率、放疗渗透率及医用直线加速器配置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其中每百万人口医用直线加速器配置数量仅1.4台,放疗渗透率不足20%,因此中国放疗市场渗透率整体有待提升。   企业推荐:   东软医疗   联影医疗   广东中能
      头豹研究院
      31页
      2020-06-30
    • 每日信息

      每日信息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中的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分析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种类、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如无则需补充说明)的分析,我们将评估目标市场的整体规模,并预测其未来增长潜力。这将涉及对市场增长率、市场饱和度以及潜在的市场细分领域的分析。 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我们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及竞争对手产品信息(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如无则需补充说明),分析市场竞争格局,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及其市场份额,并评估其竞争策略。这将有助于企业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升市场竞争力。 主要内容 本报告将根据提供的产品目录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预测 本节将利用目录中产品销售数据(假设目录包含销售数据,如无则需补充说明),结合市场调研报告和其他公开数据(如需补充外部数据,需说明数据来源及可靠性),对目标市场的规模进行量化分析。我们将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例如时间序列分析或回归分析,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增长趋势,并识别影响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分析将涵盖市场总规模、细分市场规模以及不同产品线在市场中的占比。 我们将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并说明预测的可靠性。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本节将基于目录中产品信息以及对竞争对手产品的了解(假设目录包含竞争对手信息,如无则需补充说明),对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产品特点、定价策略、营销策略以及企业实力等。我们将利用SWOT分析法或波特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评估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部分分析将为企业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提供参考。 产品线市场定位及盈利能力分析 本节将对目录中列出的每一款产品进行分析,评估其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体、销售业绩以及盈利能力。我们将分析每款产品的市场份额、销售增长率、毛利率以及客户反馈等指标,识别高潜力产品和低效产品。 这部分分析将为企业优化产品线、调整产品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市场细分及目标客户群体分析 本节将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识别不同的客户群体及其需求特点。我们将根据目录中产品信息(假设目录包含产品信息,如无则需补充说明),分析不同产品线所针对的客户群体,并评估其市场潜力。 这部分分析将为企业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市场风险及机遇分析 本节将分析目标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例如政策变化、技术发展、经济环境波动以及消费者行为变化等。我们将结合目录数据以及外部信息,评估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总结 本报告基于提供的产品目录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产品线分析、市场细分以及风险机遇等多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和专业解读,本报告为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信息,为其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需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未来,随着更多数据的积累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对本报告进行持续的更新和完善。 本报告假设目录中包含了足够的数据信息,如若数据不足,则需要补充相关数据才能进行更准确的分析。
      化工在线
      0页
      2020-06-29
    • 化工行业周观点:石油价格震荡上行,新能源再获国家关注

      化工行业周观点:石油价格震荡上行,新能源再获国家关注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基于2020年6月22日至28日一周的化工行业数据,石油价格震荡上行,新能源产业再次获得国家关注,整体市场表现强于大盘。报告建议关注农药龙头企业(受益于国家对草地贪夜蛾防治的重视)、国际原油形势以及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 石油价格上涨与新能源政策利好驱动行业发展 本报告指出,国际原油价格短期内有望震荡上行,主要原因是OPEC+减产协议的执行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和美股反弹带来的市场信心提升。同时,国家政策层面持续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多次提及氢能发展,显示出国家对氢能产业的高度重视。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化工行业整体表现强于大盘。 主要内容 上周市场回顾及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分析 报告首先回顾了上周化工行业市场表现。基础化工板块上涨0.03%,落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02%的涨幅;石油石化板块则下跌0.82%,落后大盘1.84个百分点。个股涨跌幅度差异较大,安集科技、雅本化学等涨幅居前,广东荣泰、容大感光等跌幅居前。 中信基础化工二级子板块表现分化,电子化学品、碳纤维等子板块涨幅领先,日用化学品、有机硅等子板块跌幅居前。化工产品价格波动显著,天然气、PX等价格上涨,泛酸钙、丙酮等价格下跌。报告提供了详细的化工产品价格走势图表,涵盖了MEG、涤纶长丝、涤纶短纤、聚酯切片、纯MDI、聚合MDI、草甘膦、尿素、黄磷等多种化工产品的价格数据及同比、环比变化。 原油、天然气及化纤行业分析 报告详细分析了原油和天然气的价格走势,指出OPEC+减产协议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对油价上涨的积极作用。 在化纤行业方面,报告分析了MEG、涤纶长丝、涤纶短纤和聚酯切片的国内外价格走势,并结合市场供需情况进行解读。 聚氨酯、农药化肥及其他化工产品市场分析 报告对聚氨酯行业进行了简要分析,提供了纯MDI和聚合MDI的价格走势图。 在农药化肥行业,报告重点关注了草甘膦、百草枯、麦草畏、毒死蜱、吡虫啉以及尿素等产品的价格走势和市场动态,并分析了国家对草地贪夜蛾防治的重视程度及其对农药市场的影响。 此外,报告还提供了其他化工产品(如煤焦油、工业萘、煤沥青、苯乙烯、甲醛、甲醇、聚丙烯、丙酮、石蜡、丙烷、丙烯腈、丙烯酸、纯苯、醋酸、丁二烯、醋酸酐、己内酰胺、甘油、辛醇、无水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丙醇、DMF、DOP、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己烷、碳酸锂、DMC等)的价格走势图表,并对市场供需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 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动态 报告总结了本周化工行业的重大新闻事件,包括中石化湖北页岩气公司挂牌、沙特阿美完成SABIC股权交易、江汉石油厄瓜多尔项目复产、IEA预测天然气消费增长以及印度石油恢复石化项目建设等。 总结 本报告基于2020年6月22日至28日一周的市场数据,对化工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报告指出,石油价格震荡上行,新能源产业获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化工行业的表现。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和市场变化的细分领域,例如农药、化纤和新能源等,并提示了全球疫情和原油价格波动等潜在风险。 报告提供了大量图表数据,对化工产品价格走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6-29
    •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周报:乙烯价格上涨拉动聚乙烯价格回升

      石油化工行业研究周报:乙烯价格上涨拉动聚乙烯价格回升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乙烯价格上涨推动聚乙烯价格回升,短期内聚乙烯价格预计小幅上涨。 然而,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压缩了聚乙烯的盈利空间,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聚乙烯价格上涨及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聚乙烯价格指数在6月24日达到今年最高点7672元/吨,HDPE、LLDPE和LDPE市场价格分别为7850元/吨、6900元/吨和8700元/吨。 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4月份以来聚乙烯库存持续下降,6月份降至25500吨的低点;同时,上游产品乙烯价格回升,为聚乙烯价格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乙烯市场供需及成本分析中的关键风险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聚乙烯价格走势、供给、需求和成本四个方面分析了聚乙烯市场现状及未来走势。 聚乙烯价格走势分析 报告指出,聚乙烯价格在6月24日达到今年最高点,主要受库存下降和乙烯价格上涨的驱动。 聚乙烯供给侧分析:产能、产量及库存 产能方面: 目前国内聚乙烯产能为1839.3万吨,同比增长6.1%,预计2020年国内产能增速将达26%,2021年将会有近20%的增长。2014年之后,国内产能增速维持在5%左右的稳定增长状态。产能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占比达52%。 产量方面: 3月份以来,月产量维持在16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7%。2019年总产量为1765.1万吨,同比增长11.2%,预计2020年产量增速为10%。近期工厂停工检修导致产量下降,近一周产量为33.39万吨,环比下降0.58%。 库存方面: 5月中旬以来,聚乙烯库存持续下降,6月份降至2.55万吨,为近年来低位。4月份进口量为136.4万吨,环比下降8.62%,近三年进口增速保持在18.8%左右。 开工率方面,5月份开工率为85.6%,为历史最低点,3月份最高开工率为96.78%。 聚乙烯需求侧分析:表观消费量及下游应用 表观消费量: 4月份表观消费量累计为1161.08万吨,同比增长4.1%,呈稳定增长态势。2019年表观消费量为3403万吨,同比增长5%,预计2020年增速为5%。近三年表观自给率维持在52%左右。 下游应用: 聚乙烯下游消费结构稳定,分为LLDPE(40%)、LDPE(16%)、HDPE(44%)三种,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薄膜(56.9%)、注塑(13.8%)、管材(6.5%)、拉丝(5.2%)、中空(8.6%)等。LDPE价格最高,6月23日达到8700元/吨。 聚乙烯成本分析:上游原材料价格及价差 6月23日,东北亚乙烯价格为851美元/吨,同比上涨25.9%;石脑油价格为396.25美元/吨,同比上涨36.7%。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了聚乙烯的盈利空间,LDPE与乙烯价差在26日为1557,较上周环比下降4%。LLDPE与乙烯价差甚至转为负数。 投资策略建议 报告建议短期内聚乙烯价格将小幅上涨,因为库存低位、生产企业检修以及乙烯价格上涨的支撑。但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持续压缩聚乙烯装置的盈利空间,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市场回顾:石油石化行业整体表现 报告简要回顾了本周中信石油石化指数及相关子行业、个股的涨跌幅情况,但未提供具体数据和详细分析。 总结 本报告基于市场数据对聚乙烯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乙烯价格上涨是推动聚乙烯价格回升的主要因素。虽然短期内聚乙烯价格预计小幅上涨,但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对聚乙烯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构成压力,投资者需谨慎关注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原油价格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和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等因素对聚乙烯市场的影响。 报告还提供了聚乙烯产能、产量、库存、消费量、下游应用、以及主要原材料价格等关键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然而,报告对市场回顾部分的描述过于简略,缺乏具体数据支持。
      申港证券
      2页
      2020-06-29
    •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多数化工品走势偏弱,草铵膦依旧坚挺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多数化工品走势偏弱,草铵膦依旧坚挺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多数化工产品走势偏弱,但维生素和草铵膦等个别产品价格坚挺,展现出较强的上涨势头。报告维持对化工行业的评级为中性,并推荐部分个股和子行业,例如维生素板块的新和成、农化领域的扬农化工以及锂电材料龙头新宙邦等。 报告同时分析了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以及国际市场变化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并对未来走势进行了展望。 维生素及农化产品价格波动显著 报告指出,6月份以来,维生素VA和生物素VB2价格先后上涨,这值得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同时,印度发布了27种农药禁令,对国内农药出口市场产生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草铵膦价格则持续上涨,表现强劲。 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影响分析 报告分析了海外疫情缓解对纺织需求复苏的积极影响,以及粘胶短纤价格企稳回升的趋势。同时,报告也关注了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沸石需求的拉动作用,以及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锂电材料的需求。 主要内容 1. 板块及个股行情 1.1. 板块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本周下跌0.13%,跑输大盘1.11个百分点,排名所有板块第16位。申万分类下,其他纤维、无机盐、其他化学制品、聚氨酯和磷化工及磷酸盐子行业涨幅相对较大。报告提供了A股各行业及基础化工各子行业本周涨跌幅图表。 1.2. 个股行情 报告列出了本周涨幅前十和跌幅前十的化工个股,并提供了相应的股票代码、公司名称及涨跌幅数据。 1.3. 板块估值 基础化工板块的市净率(PB)为2.35倍,高于全部A股的1.73倍;市盈率(PE)为27.12倍,高于全部A股的16.35倍。报告提供了基础化工与全部A股PB和PE走势图。 2. 重点化工产品价格监测 报告详细监测了化纤、农化、聚氨酯及塑料、纯碱、氯碱、橡胶、钛白粉、制冷剂以及有机硅等多个重点化工产品本周的价格变化,并提供了价格数据及图表,包括涨幅前20名和跌幅前20名的化工产品。 数据来源为百川资讯等机构。 3. 行业重点新闻 报告简述了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并分析了该意见对能源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结构转型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意义。 4. 投资观点及建议 报告维持对化工行业的评级为中性,并根据市场变化和产品价格波动,推荐了部分个股和子行业,包括维生素板块(新和成,关注浙江医药、圣达生物和花园生物)、农化板块(扬农化工,利尔化学,百傲化学,湖南海利,安道麦,利民股份和广信股份)、锂电材料板块(新宙邦)、以及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和三友化工等龙头企业。 报告也指出了油价大幅波动、重大安全事故和环保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对化工行业近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重点关注了重点化工产品价格波动、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的影响。报告指出多数化工产品走势偏弱,但部分产品如维生素和草铵膦价格坚挺,并维持对化工行业的评级为中性。报告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投资建议,推荐了部分具有增长潜力的个股和子行业,并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Wind、百川资讯、中纤网和卓创资讯等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6-29
    • LCP行业投资策略报告:5G发展的关键材料,LCP应用市场巨大

      LCP行业投资策略报告:5G发展的关键材料,LCP应用市场巨大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5G 时代的到来为 LCP 材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基于对国内外 LCP 行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的分析,报告认为 LCP 材料将在 5G 天线、连接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并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 5G 驱动 LCP 市场爆发性增长 5G 商用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 5G 商用元年,预计到 2030 年,5G 将带来巨大的经济产出。5G 高频信号传输对天线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LCP 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低传输损耗、高可弯折性、尺寸稳定性等)有望取代 PI 材料,成为 5G 天线和连接器的核心材料。报告预测,随着 5G 手机渗透率的提高和 LCP 材料在手机端的应用比例提升,LCP 薄膜市场规模将在 5 年内达到近 40 亿美元,远期更有望超过 100 亿美元。 国产化替代潜力巨大 目前,LCP 材料市场长期被海外供应商占据。然而,随着 5G 建设的推进和国内厂商的积极研发投入,金发科技、普利特、沃特股份等国内企业有望凭借技术积累和性价比优势,实现 LCP 产业的国产化替代,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主要内容 LCP 行业概况 本节介绍了 LCP 材料的特性、分类标准及下游应用领域。LCP 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耐高温、高强度、优越电性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世界 LCP 行业发展与现状 本节回顾了全球 LCP 行业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全球主要 LCP 企业的竞争格局。美国和日本是 LCP 行业的领先者,拥有较大的产能和技术积累。近年来,全球 LCP 材料需求量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10%。 国内 LCP 行业发展与现状 本节重点分析了中国 LCP 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长期以来,中国 LCP 材料市场依赖进口,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在 LCP 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报告详细分析了 LCP 材料在天线薄膜、SMT 连接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应用,并对 LCP 市场空间进行了定量测算。 国内 LCP 行业格局 本节对金发科技、普利特、沃特股份和宁波聚嘉新材料四家中国 LCP 企业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涵盖了技术、产品、产能、财务状况等方面。其中,沃特股份是全球唯一一家可以连续生产 I 型、II 型、III 型全系列 LCP 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企业,在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普利特在产能方面具有优势,并已建立完整的 TLCP 生产体系;金发科技专注于薄膜级专用树脂,并已实现小批量出口;宁波聚嘉新材料作为新兴企业,也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家中国公司 LCP 领域的主要产品与技术比较 本节对四家中国公司在 LCP 领域的研发技术、产品类型、产能规模以及市场进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各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并提示了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5G 产业化低于预期、材料应用方案存在不确定性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对 LCP 行业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行业概况、发展现状、市场空间、竞争格局以及投资建议等方面。报告指出,5G 时代的到来为 LCP 材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内 LCP 企业有望实现国产化替代,并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相关龙头企业。 然而,报告也提示了潜在的风险因素,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资料,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无法完全保证。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6-29
    • 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23期(总第787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23期(总第787期)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潜在机遇与挑战等关键信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核心观点如下: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分析 通过对目录中产品数量、种类、价格区间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初步估算目标市场的规模,并结合市场增长趋势预测其未来发展潜力。 我们将重点关注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驱动因素以及潜在的制约因素。 市场竞争格局与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基于目录数据,我们将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其产品线、定价策略、市场份额等关键竞争指标。通过竞争对手分析,可以明确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依据。 主要内容 本报告将根据产品目录数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市场规模及细分市场分析 产品数量及种类分布 我们将统计目录中不同产品类型的数量,分析其占比,从而了解市场中不同产品类型的受欢迎程度和市场份额。例如,我们可以分析不同价位产品数量的分布,判断市场对高、中、低价位产品的需求情况。 产品价格区间分析 通过分析产品价格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水平和价格敏感度。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平均价格、价格中位数、价格标准差等指标,并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不同价格区间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 地域分布分析 (如有数据) 如果目录数据包含产品销售区域信息,我们将分析不同区域的产品销售情况,识别市场需求的地域差异,为区域性市场策略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竞争格局分析 主要竞争对手识别与分析 我们将根据目录数据,识别主要竞争对手,并分析其产品特点、定价策略、市场份额等信息。 这将包括对竞争对手产品线覆盖范围、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评估。 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基于对自身产品和竞争对手产品的分析,我们将评估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提供依据。例如,我们可以分析自身产品的价格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等。 市场集中度分析 (如有数据) 如果数据允许,我们将计算市场集中度指标(例如,CR4、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以衡量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市场机遇与挑战分析 市场增长潜力预测 基于对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的分析,我们将预测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并识别潜在的增长驱动因素。 市场风险与挑战识别 我们将分析潜在的市场风险和挑战,例如,技术变革、政策变化、消费者偏好变化等,为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市场细分建议 (如有数据) 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我们将提出市场细分建议,例如,根据消费者需求、产品类型、地域等因素对市场进行细分,以便企业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 总结 本报告基于产品目录数据,对目标市场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涵盖了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机遇与挑战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我们识别了市场的主要特征,并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 报告结果表明(此处需根据实际分析结果填写具体结论,例如:目标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但竞争也较为激烈;或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区域,消费者对……类型的产品需求较大等)。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根据新的数据更新分析结果,为企业提供更及时、更准确的市场信息。
      化工在线
      0页
      2020-06-29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有机硅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明显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内有机硅下游产品价格近期显著上涨,主要原因是成本端DMC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国内产量下降、出口增加导致的供需错配。 这种上涨趋势对有机硅生产企业有利,但同时也存在原油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以及下游市场需求疲软等风险。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优质龙头企业和成长性较强的公司。 有机硅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及驱动因素分析 近期有机硅DMC下游产品(硅橡胶、硅油等)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生胶、107胶、甲基硅油价格自5月底以来分别上涨20.6%、22%、21.2%。 这种上涨主要源于成本端DMC价格的持续上涨,5月份以来DMC华东市场价上涨20.7%,价差扩大约3300元/吨,显著提升了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 下游企业在成本推动的压力下纷纷跟涨。 国内有机硅供需格局变化 2020年1-5月,国内有机硅DMC产量同比下降5.2%,主要原因是疫情影响和行业盈利较弱导致企业开工不足。 与此同时,我国有机硅DMC出口量同比增长13.5%,这与有机硅价格较低以及海外疫情的不确定性有关,导致国外企业增加了进口。 国内有机硅企业开工率维持在低位(约68%),库存也处于低位,市场存在惜售情绪,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DMC价格的上涨。 主要内容 有机硅市场分析及投资建议 报告详细分析了有机硅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指出成本端DMC价格上涨是主要驱动因素,并结合国内产量下降和出口增加的供需格局变化,进一步佐证了价格上涨的合理性。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优质龙头企业和成长性较强的公司,并列出了具体的投资组合建议(扬农化工、华鲁恒升、新和成、利尔化学、万润股份各20%)。 化工产品价格及板块表现 报告提供了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跌幅数据,其中PX、正丁醇等涨幅靠前,泛酸钙、丙酮等跌幅靠前。 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本周下跌0.41%,跑输沪深300指数1.39个百分点。 电子化学品、碳纤维、锂电化学品等子板块涨幅居前,而日用化学品、有机硅、纯碱、涤纶等子板块跌幅居前。 报告还列出了本周基础化工行业个股涨跌幅排名。 重点化工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报告对聚氨酯系列产品(纯MDI、聚合MDI、TDI)、PTA-涤纶长丝产业链、氯碱(PVC/烧碱)、化肥(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农药(草甘膦、麦草畏、草铵膦)、纯碱、粘胶短纤、氨纶、钛白粉以及其他一些化工产品(丁二烯、丁苯橡胶、苯胺、纯苯、甲醇、醋酸、己二酸、丁辛醇)的价格及价差走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结合供需关系、成本变化等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 这些分析都配有相应的图表数据支持。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有机硅市场、化工产品价格以及化工板块股票市场行情的分析,得出结论:有机硅下游产品价格上涨主要受DMC价格上涨和供需错配驱动,对有机硅生产企业有利,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报告建议投资者关注行业龙头企业和成长性较强的公司,并提供了具体的投资组合建议。 报告还对其他主要化工产品的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为投资者提供更全面的市场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0-06-29
    •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氢能再获政策扶持,燃料电池公交投入使用

      燃料电池行业周观点:氢能再获政策扶持,燃料电池公交投入使用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氢能产业在政策扶持下持续发展,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使用标志着燃料电池技术逐步渗透民生,市场前景广阔。然而,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宏观经济及全球疫情等因素仍存在一定风险。 氢能产业政策利好及市场发展潜力 国家政策持续支持氢能产业发展,例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氢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并制定实施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安徽省首批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正式上线运行,也标志着燃料电池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展现了氢能产业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燃料电池行业市场表现及风险分析 上周燃料电池板块表现略逊于大盘,但个股表现分化明显。部分个股涨幅显著,例如三环集团涨幅达14.85%;而部分个股则出现下跌,例如ST华讯跌幅达-13.50%。这表明市场对燃料电池行业的预期存在分歧。报告也指出了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疲软、全球疫情持续恶化等风险因素。 主要内容 本报告主要从市场回顾、行业热点、价格跟踪、公司动态、投资策略及风险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燃料电池行业及氢能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回顾:燃料电池板块表现及个股分析 上周,中信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板块上涨2.41%,而燃料电池板块下跌0.27%,跑输大盘1.29个百分点。个股方面,三环集团、汉钟精机等个股涨幅居前,而ST华讯、八凌科技等个股跌幅居后,个股表现差异较大。 行业热点:政策支持及产业发展动态 报告总结了近期多个与氢能产业相关的政策和事件,包括:安徽省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使用;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再次强调氢能产业发展;山东省发布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交通部推进氢能等新能源在船舶领域的应用;国家电投与中国人寿合作设立清洁能源基金,未来将在氢能/储能等领域合作。这些事件都表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行业价格跟踪:铂金和石墨双极板材料价格走势 报告提供了铂金和石墨双极板材料一年内的价格走势图,但未对价格走势进行详细分析。 公司动态:现代汽车与韩国军方合作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现代汽车与韩国军方合作,计划到2021年购买1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并建立加氢站,这体现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前景。 投资策略及重点推荐:关注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及氢能技术发展 报告建议持续关注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以及氢能技术发展现状。 风险因素: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宏观经济及疫情影响 报告列举了燃料电池商用车推广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持续疲软、全球疫情持续恶化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对燃料电池行业及氢能产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燃料电池技术应用逐步拓展,市场前景广阔。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风险,投资者需谨慎评估。报告数据主要基于2020年6月的数据,信息时效性需考虑。 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关注燃料电池技术的成本下降、产业链完善以及市场推广力度等因素,以更准确地预测行业发展趋势。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6-29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油价回升至40美元,关注后期需求改善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油价回升至40美元,关注后期需求改善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尽管本周原油价格经历了震荡,Brent油价收于40.7美元/桶,但供给端持续收缩,需求端持续扩张,为石油化工行业带来积极信号。短期内油价承压,但长期有望复苏,建议关注具备竞争力、一体化发展和产能投放优势的民营炼化企业,以及受益于炼油开工率下降的烯烃裂解产业链企业,以及未来油价反弹可能受益的海洋油服企业。 油价短期承压,长期复苏可期 本周原油价格震荡,Brent油价下跌2.98%至40.7美元/桶,WTI油价下跌3.79%至38.3美元/桶。虽然OPEC+维持减产,但美国原油产量增加,库存仍维持高位,短期内油价面临压力。然而,美国原油产量同比下降15%,钻井数量同比下降66%,供给端持续收缩的趋势明显。长期来看,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原油需求有望回升,油价具备长期复苏潜力。 需求端回暖,产业链利润释放 本周美国炼厂开工率上升至75%,油品需求总量增加106万桶/天至1835万桶/天,需求端持续扩张。虽然与年初相比仍存在差距,但回暖趋势明显。炼化产业链方面,民营炼化装置开工率提升,下游终端需求逐步恢复,PX-石脑油价差、PTA-PX价差和涤纶长丝与PTA、乙二醇的价差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利润得到一定释放。 主要内容 市场回顾:石化板块表现及原油价格波动 本周石油石化指数微跌0.67%,跑输沪深300指数1.65个百分点。石化子行业中,仅工程服务板块上涨,其余板块均下跌。国际油气期货价格震荡下跌,Brent原油价格为40.67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为38.29美元/桶,NYMEX天然气价格为1.47美元/百万英热。国内丙烷价格上涨,动力煤价格维持稳定。 原油指标跟踪:库存、供给、需求及金融因素分析 库存方面: 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汽油库存小幅减少,馏分油库存增加,整体库存水平仍较高。 供给方面: 美国原油产量小幅增加,但同比下降显著;活跃钻机数量持续减少,表明供给端持续收缩。全球钻机数量和DUC数量也均有所下降。 需求方面: 美国炼厂开工率和油品消费量均有所上升,但与年初相比仍有差距;原油净进口量下降,但仍维持净进口格局。 金融因素方面: 美元指数下跌,Brent非商业净多头头寸微增,WTI非商业净多头头寸减少。 重要价差跟踪:炼油、烯烃、聚酯及天然气产业链价差分析 炼油产业链: 新加坡炼油价差微涨,美国RBOB汽油价差下跌;国内炼油下游主要产品对应原油的价差缩减。 烯烃产业链: 石脑油裂解烯烃价差下跌,聚烯烃与甲醇价差微涨;乙烯和石脑油价差,丙烯与丙烷价差,丁二烯与石脑油价差均出现波动。 聚酯产业链: PX与石脑油价差微涨,燃料油与石脑油价差上涨,PTA与PX价差和涤纶长丝与PTA、乙二醇价差下跌。 天然气: 北美天然气价格微跌,国内LNG内外盘差价上涨。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了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地缘政治加剧和疫情反复导致需求萎靡等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石油化工行业近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涵盖了原油价格、库存、供给、需求、产业链价差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尽管短期内油价承压,但供给端持续收缩,需求端持续回暖的趋势为行业长期发展带来积极信号。报告建议关注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民营炼化企业以及受益于产业链变化的企业,并提示了潜在的市场风险。 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0-06-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