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一步治愈式”基因疗法:短期利基市场?

      “一步治愈式”基因疗法:短期利基市场?

      医疗服务
        过去十年里,随着首批“一步治愈式”或具有根治潜力的基因疗法的推出,制药行业内掀起了一场革命。1从治疗遗传性眼病的Luxturna疗法的推出,到治疗脊髓性肌萎缩(SMA)的Zolgensma疗法的面世,我们迎来了一个某些特定疾病有望被治愈的创新时代。但大多数基因疗法针对的都是具有明确遗传因素的罕见或极罕见2单基因3遗传病。只有少数基因疗法针对的是可能支持多种治疗方法、具有较大患者群体的遗传病,比如亨廷顿病、β-地中海贫血和血友病。基因疗法有望改变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等长期、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在内的很多疾病的临床结局。   但目前我们认为,在基因疗法领域取得进展以及药物传递和药物生产的主要难题得到解决之前,该领域重点仍是罕见和极罕见单基因遗传病。   如果这就是生物制药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应该如何处理?这对短期和长期商业模式而言又意味着什么?生物制药公司是否应大举投资,以期这些疗法及其相关平台能从更复杂、群体更大的疾病中实现长期的可持续的营收和利润增长?简而言之,公司如何在短期利基市场内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在这一创新领域实现长期发展?
      毕马威
      17页
      2022-02-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行情逐渐站稳,年报一季度报陆续披露将带来新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行情逐渐站稳,年报一季度报陆续披露将带来新方向

      生物制品
        本周医药板块行情反弹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约4.85%,跑赢沪深300指数3.76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4.0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3。本周截至周五(2月18日)医药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28.69倍,处于2015年以来“均值-1倍标准差”以下。医药III级子行业中,本周13个子行业板块中,12个子行业板块上涨,1个子行业板块下跌。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上涨16.36%。血液制品为唯一下跌的子行业,下跌-0.26%。本周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医院,PE(TTM)为77倍。   医药行情逐渐站稳,年报一季度报陆续披露将带来新方向   本周总体医药行情平稳。接下来医药行业的配置,考虑到的医药行业的背景,一方面,今年集采政策持续推进落地(耗材集采、国采、联盟采等)带来的不确定性,另外,短期医药行业板块暂没看到明确的利好政策/变化,短期无上涨动力。风物长宜放眼量,很多医药公司的估值都已经到了非常合理的区间,政策带来的变动不确定性让很多投资者无从下手。我们建议今年全年的方向配置:中药(政策友好+低估值)+医疗设备(医疗基建)+科研试剂和上游等+其他方向自下而上寻找标的。   (1)中药板块:品牌名贵OTC+中药创新药+中医连锁,我们推荐:新天药业、贵州三力、华润三九、健民集团、固生堂等标的,也推荐关注:同仁堂、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方盛制药、特一药业、桂林三金、寿仙谷等标的。   (2)医疗设备板块:我们推荐关注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理邦仪器、鱼跃医疗、翔宇医疗、伟思医疗、三鑫医疗等,此外,IVD板块其实也会受益于医疗基建,推荐关注新产业、亚辉龙、安图生物、普门科技、迈克生物、透景生命、万孚生物等。   (3)科研试剂和上游等:我们提议关注诺唯赞、纳微科技、百普赛斯、泰坦科技、阿拉丁、洁特生物、东富龙、聚光科技、楚天科技、泰林生物等。   (4)其他自下而上的板块和公司,需要根据行业和公司的标的和估值去做分析,提议关注:再生医学板块的正海生物(活性生物骨获批,wind一致2022年PE为38X)、迈普医学(3D打印制造工艺在非动物源性耗材的优势)等标的;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低,我们推荐具备性价比和扩张性强的海吉亚和固生堂,建议关注爱尔眼科、朝聚眼科、锦欣生殖等;生物制品,疫苗板块需要持续关注,我们推荐智飞生物、百克生物,建议关注沃森生物、康希诺、欧林生物、万泰生物等;家用医疗器械,建议关注鱼跃医疗(wind一致2022年PE为18X)、可孚医疗(PE·ttm为28X)。   (5)此外,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具备国际化能力的创新药标的,我们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贝达药业、和黄医药、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等。   事件点评:智飞生物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批序贯接种加强针   财联社2月18日电,中国拟启动新冠疫苗加强针“混打”方案,智飞和康希诺入选。目前几家公司公布的试验数据显示,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作为序贯接种的加强针,针对原始毒株及变异株均存在一定优势。而我国确诊病例中,delta以及omicron变异株已成为主流。综上,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智飞的重组蛋白疫苗获批成为序贯加强针有望进一步巩固国内疫情防控。2021年,预计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产品为公司贡献超过100亿元的收入。若后续产品凭借其在序贯接种试验中体现出的优异有效性(特别是针对delta以及omicron变异株)获批加强针,则2022年,公司新冠疫苗管线的收入将得到一定支撑。叠加疫苗出口海外创造的增量收入,新冠疫苗有望在2022年继续为公司贡献大量现金流。   本周新发报告:公司深度片仔癀、广誉远   本周新发公司深度片仔癀(600436):《一核量价齐升,两翼拓展边际,国药瑰宝站上新台阶》、公司深度广誉远(600771):《老字号落叶归根,期待国药精品涅盘重生》。   本周个股表现:多数个股增长   本周432支A股医药生物个股中,有344支上涨,占比79.6%。其中,本周涨幅前十的医药股为:诚达药业(+85.92%)、翰宇药业(+40.77%)、博腾股份(+36.15%)、华康医疗(+33.39%)、热景生物(+28.58%)、仟源医药(+23.93%)、康泰医学(+23.61%)、万东医疗(+22.72%)、精华制药(+22.68%)、君实生物-U(+21.63%);本周跌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海翔药业(-12.57%)、海辰药业(-10.87%)、国邦医药(-9.36%)、*ST海医(-8.90%)、健民集团(-5.48%)、三友医疗(-4.77%)、立方制药(-4.74%)、ST康美(-4.73%)、伟思医疗(-4.46%)、天智航-U(-4.46%)。本周82支港股医药生物个股中,有53支上涨,占比64.6%。   全球新冠疫情及疫苗接种情况   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数持续回落,国内内蒙古、江苏、辽宁、广东多地疫情。疫苗接种量持续增长,全球平均全程接种率约54%,中国全程接种率约为85%。Omicron持续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取代Delta的趋势明显。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2-21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北京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北京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生物制品
        事项:   2月21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   平安观点:   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后未降价:此次纳入医保的项目有体外授精胚胎培养、囊胚培养等十六个项目。其中2项是IUI(人工授精)的项目,1项是二代IVF的项目,3项是三代IVF的项目,其余则为胚胎储存等项目。通过对比,我们发现纳入医保后,这16个项目与之前的价格没有变化。我们认为,辅助生殖是体现医生的技术与服务价值的,因此对于核心的技术服务环节,降价风险有限。目前我国IVF单周期平均花费约为3.5-4.5万(不包括三代),此次进入医保,医保覆盖约8000-11000元。国家近期鼓励生育的政策频出,我们认为未来辅助生殖项目有望在更多地区纳入医保支付。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有望进一步提高服务的可及性:我国不孕不育患者数量较多,根据沙利文的数据,到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达到18%。我国IVF单周期价格一般在4万元,渗透率约为7%,与美国超过30%的渗透率相比,仍然较低。我们认为较高的价格,使得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通过辅助生殖进行治疗,也使得渗透率提升的速度较慢。部分辅助生殖项目进入医保,提高了患者的可及性,有望推动需求端的快速释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从而推动行业的发展。   随着辅助生殖行业监管的趋严,更为规范的企业将有更好的发展空间。随着需求的释放,辅助生殖机构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服务,机构是否规范,治疗效果是否理想,成功率的水平,将决定患者就诊的数量。2018年,我国辅助生殖周期数为68.4万,对应498家辅助生殖机构,平均一个机构的周期数仅为1373个。一些未达到平均值的机构,无法获得充足患者,医生熟练度难以提升,因此整体成功率较低。较低的成功率带来口碑下滑,患者数量或将进一步减少。龙头企业通过口碑优势及扩张并购,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患者,从而获得高于行业的成长。   投资建议:辅助生殖项目进入医保,将推动行业加速发展,下游的医疗服务企业将率先受益。我国辅助生殖用药市场仍然为进口主导,若未来药品市场进行集采,则有望推动市场竞争格局重构,从而为国产药企带来机会。建议关注:锦欣生殖、贝康医疗、长春高新、丽珠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增长低于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风险;医患纠纷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02-21
    • 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点评: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友好提振信心

      辅助生殖行业政策点评: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政策友好提振信心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CXO超跌反弹,关注细胞治疗出海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CXO超跌反弹,关注细胞治疗出海

    • 医药板块性价比凸显,进入布局区间

      医药板块性价比凸显,进入布局区间

      太平洋证券
      18页
      2022-02-21
    • 中国医药、医疗行业: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口服药物在中国获紧急使用授权

      中国医药、医疗行业: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口服药物在中国获紧急使用授权

    • 医药行业周报:如何看待康复赛道的投资价值

      医药行业周报:如何看待康复赛道的投资价值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反弹后怎么看?继续关注“医药制造”,把握短期疫情及五大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反弹后怎么看?继续关注“医药制造”,把握短期疫情及五大方向

    •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序贯免疫接种启动,新冠疫苗迎来新需求

      【首创医药行业周报】序贯免疫接种启动,新冠疫苗迎来新需求

      生物制品
        周观点:序贯免疫接种启动,新冠疫苗迎来新需求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发布会,宣布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标志着国内异源接种的开始。   近期国内周边国家以及香港地区疫情人数激增。从2022年开年以来,尤其是进入到2月份以后,香港、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和国家迎来最强的一波疫情冲击,国内内蒙、辽宁、广东、江苏等多地陆续出现本土疫情。   国内正式开启续贯接种,预计仍有较大加强针需求。目前序贯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有效证实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预计国内仍有超过7亿剂加强针的接种需求。   突变株群出不穷,疫苗研发需要与时俱进。不管最终采取简略研发和审批流程(换不同毒株种子就行,不用各期临床),还是后续针对新冠的多价多联苗(不同变异毒株、新冠流感多联)研究,都将产生新的需求。   投资建议:针对序贯接种,我们更加看好沃森生物和康希诺;对突变株的研发,如果对突变株疫苗简略研发和审批流程,在速度方面,mRNA优于灭活优于亚单位和腺病毒载体,多联多价苗研发方面看好具有平台技术储备的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和康泰生物。   市场回顾:本周生物医药板块表现亮眼,上涨4.85%,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3。今年以来,医药生物下跌13.25%,跑输沪深300指数7.40个百分点,排全部SW一级行业第28位。细分行业方面,本周医药生物细分板块全线上涨,医疗服务上涨12.59%,医疗商业涨幅最小上涨0.78%。今年以来,化学原料药表现最优,年初至今下跌7.79%;医疗服务是表现最弱的子行业,下跌18.52%。中药(-13.42%)、医疗服务(-18.52%)跑输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   个股表现方面,上周涨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翰宇药业(40.77%)、博腾股份(36.15%)、热景生物(28.58%)、仟源医药(23.93%)和康泰医学(23.61%)。跌幅排名前五的个股为:海翔药业(-12.57%)、海辰药业(-10.87%)、览海医疗(-8.90%)、国新健康(-7.51%)和健民集团(-5.48%)。   估值:本周估值呈现小幅上市趋势,截止周五(2月18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30.8倍,PB(LF)3.77倍。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疫苗接种率不及预期;疫苗价格下降。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2-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