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028)

    • 生物医药:新药周观点:肿瘤免疫联合免疫领域又一组合获批,国内多个品种有潜力License out

      生物医药:新药周观点:肿瘤免疫联合免疫领域又一组合获批,国内多个品种有潜力License out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新冠疫苗板块的修复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关注新冠疫苗板块的修复机会

    • 关注民营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

      关注民营肿瘤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

      太平洋证券
      17页
      2022-03-26
    • 每日一图:2022年1-2月全球医疗融资热度有所回落,但仍显著强于2020年同期

      每日一图:2022年1-2月全球医疗融资热度有所回落,但仍显著强于2020年同期

    • 医药生物行业新冠疫情之下IVD板块事件研究:疫情之下IVD行业机会再现,新冠自测或将打开IVD新的增长极

      医药生物行业新冠疫情之下IVD板块事件研究:疫情之下IVD行业机会再现,新冠自测或将打开IVD新的增长极

    • 基础化工周报:强烈推荐三氯氢硅、钾肥、油脂化工、生物柴油

      基础化工周报:强烈推荐三氯氢硅、钾肥、油脂化工、生物柴油

      化学制品
        核心观点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重新上涨通道,考虑到俄乌局势的长期复杂性,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恢复,我们仍然看好国际油价保持在目前的高水平。去年年底以来,随着多套多晶硅装置的投产,大幅拉动了三氯氢硅的需求,目前单月多晶硅月度产量已经达到5万吨以上,未来还将保持较高的环比增速,因此多晶硅新装置投产和存量产能的日常补氯将大幅拉升三氯氢硅的需求,而今年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供给有限,我们看好未来多晶硅产能持续投放下三氯氢硅的行业高景气度。3月17日印尼表示将取消国内棕榈油市场义务(DMO)政策,此前要求棕榈油国内销售总出口量的30%,改为提高毛棕榈油出口税,从375美元/吨提高到675美元/吨。印尼境内棕榈油下游产业链将大为受益,油脂化工品较海外工厂成本将扩大为500美元/吨以上的竞争优势,重点关注具备60万吨印尼本地产能的【赞宇科技】。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生物柴油是最受益的产品,由于欧洲及全球其他国家的减碳要求,产品近几年需求旺盛,同时国内以废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在欧洲更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且未来有望替代欧洲市场的棕榈油、豆油为原材料的生物柴油,市场空间巨大,我们看好未来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的产能持续扩张及产品的利润扩大趋势。以三氯蔗糖为代表的甜味剂下游备货即将开启,同时由于代糖的理念不断提高,未来在食品饮料领域的渗透率将不断提升,我们看好甜味剂的中长期行业景气周期。同时,我们看到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大幅上行背景下,我们看好煤化工企业的低成本比较优势竞争力。此外,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强烈推荐【华鲁恒升】、【宝丰能源】,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确定性较强的高成长公司,如三孚股份(光伏级三氯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等)、兴发集团(精细磷化工)、卓越新能(生物柴油)、亚钾国际(钾肥)、赞宇科技(生物基化学品及日化产品)、广汇能源(煤炭及天然气)和金禾实业(三氯蔗糖)等个股。   重点数据跟踪   价格涨跌幅: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丁二烯(6.64%)、尿素(3.73%)、PX(3.17%)、PTA(2.94%)、甲醇(2.94%);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碳酸二甲酯(-6.95%)、草甘膦(-6.67%)、丙烯酸(-5.70%)、丙烯酸丁酯(-5.43%)、双酚A(-5.30%)。   价差涨跌幅:本周化工产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丙烯(石脑油法)(63.04%)、环氧乙烷(47.69%)、丁二烯(40.34%)、苯乙烯(34.76%)、BDO(顺酐法)(27.43%);本周化工产品价差跌幅前五的为丙烯(MTO法)(-2554.17%)、己内酰胺(-72.41%)、醋酸乙酯(-35.77%)、丙烯(PDH法)(-28.65%)、PMMA(-27.48%)。   风险提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控制不力导致复苏低于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3-25
    • 化妆品行业深度:从成分配方出发,看国货护肤进阶发展之路

      化妆品行业深度:从成分配方出发,看国货护肤进阶发展之路

      化学制品
        护肤市场发展迅速,单一护肤成分呈现出“生命周期”的特征,各品牌通过“四大策略”实现“周期跨越”。护肤成分是护肤品及化妆品中的核心构成,单一护肤成分呈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根据成分的市场状态,护肤成分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周期: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对于化妆品公司而言,跨越“成分周期”,是实现产品热度延续以及保持品牌生命力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目前海内外化妆品公司正通过“四大策略”,实现对“成分周期”的跨越。具体表现为:1)大单品持续进行技术迭代,经典认知之上紧跟技术潮流。2)及时添加新配方及新功效,老品焕新生。3)从核心成分出发,进行多品类拓展。4)区分质地及使用场景,精准触及目标消费者。   护肤品从注重单一添加的“成分1.0时代”进阶到注重配方的“成分2.0时代”。随着消费者对于成分认知的不断加深,“成分党”也由1.0向2.0阶段进阶,即由原来单一的追求护肤品浓度及种类转化为更加追求配比体系和技术。根据CBNdata,73%消费者关注成分配比/配方,超四成消费者关注成分的生产技术和相关的研究背景。   消费者“成分需求”升级浪潮下,国内品牌凭借核心配方抢占市场。头部国货品牌积极面对市场变化,通过强大研发实力提升市占率。如薇诺娜通过对植物成分进行萃取加工,推出专利配方单品抢占功效性护肤市场;珀莱雅通过早C晚A大单品在抗衰领域获取一席之地;华熙生物通过玻尿酸上游生产优势迅速发展护肤业务,并进行活性成分复配实现产品升级突破。过去几年国货顺应消费者变化潮流,在成分及功效上实现突破性发展,市占率持续提升,欧睿数据显示,2014-2019年国产功能性护肤品牌CR3市占率由10%升至27.3%,影响力逐渐提升。   化妆品强监管开启,推动护肤品2.0时代加速进程。2021年以来化妆品相关政策频繁出台,监管逐渐加码,化妆品在产品功效的营销上受到更多限制。随着新规逐步落地施行,行业中有实力的头部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差距也会更加明显,具备研发能力及品牌效应及大量人才储备的品牌将获得更多机会。未来化妆品将不得进行夸张宣传其功效成分,所有宣称的功效必须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考核,功效护肤品也将更加具备专业性,配方作用更加显著。随着新规的实施推进,未来头部品牌将依托研发优势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成分升级趋势下具备研发及产品质量实力的国货品牌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具备研发实力的头部公司将在新规背景下受益,重点推荐珀莱雅、贝泰妮、华熙生物、上海家化等优质国货化妆品品牌商。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营销模式无法顺应市场变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0页
      2022-03-25
    •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报告:《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出台,医疗设备、医院建设及院感控制相关个股有望受益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报告:《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出台,医疗设备、医院建设及院感控制相关个股有望受益

      医疗器械
        新冠确诊数短期趋高,方舱医院建设势在必行   2022年3月22日,为了指导各地更好地建设方舱医院,国家卫健委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名义印发了《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下文称《规范》),从方舱医院的选址、三区两通道的设置、病区的设置和管理、医护人员按照床位的比例如何配置、信息化手段、信息的传递、污水污物的处理、隔离管理的患者生活保障,以及整个方舱医院的安全保障等方方面面,从各个细节做了非常详细的指导。今年3月份以来新冠确诊数趋高,此轮疫情新冠病毒病原体多以奥密克戎毒株为主,传染性较强,致死率较低,患者的症状非常隐匿,表现总体偏轻,以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多,占比高达90%以上。这部分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诊疗需要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集中隔离场所进行,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处理为主。但是由于需要隔离的人员数量在快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能满足隔离和治疗需求的定点医院、隔离点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方舱医院的建设必要性大幅提升。   建造方舱医院,快速收治无症状或者轻症新冠患者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各省现在根据疫情的形势建设或者拿出方舱医院建设方案,保证每个省能够至少有2-3家方舱医院。现在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有33家,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地市,其中建成的有20家,在建的有13家,床位总计3.5万张。这些方舱医院主要是集中在吉林、山东、云南、河北、福建、辽宁等地。这些已经建成的方舱医院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好的快速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的作用。同时也有效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紧张以及保证正常医疗服务需求的压力。   医疗设备、医院建设及院感控制方向有望长期受益   2020年5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开启中国医疗新基建。我们预测十四五期间包括三级医院新改扩、千县工程、中医妇保、方舱医院建设等将为市场带来数百亿增量。受益方向,一是医疗设备,以方舱医院建设为例,其所需配备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CT、超声、除颤仪、监护仪、输注泵、尿液分析仪、粪便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凝血分析仪、血气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国产医疗设备一二线厂家将直接受益。二是医院建设及院感控制,包含医院设计与建设、医用智能工程、医疗净化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供应等方向,相关公司也将受益于此。   受益标的   (1)医疗设备:迈瑞医疗、万东医疗、开立医疗、万孚生物、理邦仪器、安图生物、新产业、鱼跃医疗、亚辉龙、迈克生物;   (2)医院建设及院感控制:华康医疗、新华医疗、尚荣医疗、和佳医疗、达实智能。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疫情影响生产运营。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3-24
    • 医疗信息:数字经济行业应用之医疗信息化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头部企业优先受益

      医疗信息:数字经济行业应用之医疗信息化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头部企业优先受益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原油价格高位,化工行业我们要关注什么?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原油价格高位,化工行业我们要关注什么?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历史上化工板块受到原油价格影响较为明显:考察在油价上涨期间不同化工品对油价的敏感性和传导能力,我们回溯了2000年以来历次油价大幅上涨期间不同化工品板块的价格和股价变动情况。化工板块的股价表现受到原油供需与自身供需的双重影响,在油价上涨的前期阶段,由需求拉动下的原油价格上涨能较好地传导至化工品板块,带动股价表现较佳,而在后期阶段由事件催化的油价上涨则可能给更多地给化工品带来成本压力,股价相对前期走弱,此外,化工品自身供给的扰动也会对油价上涨的传导能力形成影响。   化工产品整体板块表现在上行周期前段多数好于后段。相比于原油价格的变化,我国的基础化工板块表现跟随我国整体能源大宗商品的表现更为明显,基础化工兼受原油及煤炭价格表现在两大能源表现一致的情况下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弹性变化,而在变动阶段存在差异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分化。在能源价格变动前期,整体板块表现更为积极,在后端价格高位后的进一步抬升阶段,股市表现则有所分化。   在原油价格上行初期,大宗产品成本传导能力相对较强,但进入后期,价差收窄的产品种类增多。受到各自领域的供需影响,化工产品的价差并未形成较为一致的反应,但整体来看在产业链前段的大宗化工产品,价差涨多跌少。而根据我们前期对于原油涨价阶段进行划分,在原油价格上行初期,成本上行,价格的传导能力相对较为顺畅,价差放大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多,但伴随原油价格进入高位后,仍然持续上行,下游对于高价产品的抵触情绪提升,价格传导难度加大,可以看到在原油价格上行的后期,价差收窄的产品种类增多,盈利压力增大。   投资建议   关注欧洲产能占比相对较高的细分品种:欧洲受到能源价格大幅提升,成本推动产品价格提升,对国内相关企业而言,一方面可能受益于欧洲重要化工品区域性涨价传导至全球带来的涨价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国内原料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增加海外出口竞争力,建议关注维生素(VA、VE、VB2)、蛋氨酸、泛酸钙、MDI、TDI、己内酰胺等。   关注需求刚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赛道: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具有价差扩大的基础,有望受益于原料价格上行,建议关注煤化工的相关产品:合成氨、烯烃、乙二醇等;若产品受益于刚性需求支撑或者相关政策刺激带来的需求提升,成本的上行将有较大可能向下游传导,建议关注需求偏刚性的农化板块(化肥、农药等)和预期政策支撑相关需求的上游材料板块,比如建筑建材领域的部分产品、新能源上游的部分产品等。   成长股或将逐步进入可布局区间:相比于大宗化工品,精细化工产品的盈利空间相对较高,价格传导相对有所滞后,从而影响当期的业绩,同时也伴随着股价的调整,而原油价格回落区间,精细化工板块相对收益,在原油价格处于高位阶段,精细化工板块估值基本位于相对底部,具有相对良好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具有长期成长逻辑以及国产替代领域的相关赛道,比如光学膜、分子筛、甜味剂等   风险提示   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政策变动风险;疫情反复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2-03-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