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化工:供需结构失衡,聚醚胺价格有望大幅上涨

      化工:供需结构失衡,聚醚胺价格有望大幅上涨

      化学制品
        聚醚胺:性能优异的材料固化剂,风电领域大有可为   聚醚胺(PEA)是一类具有柔软聚醚骨架,由伯胺基或仲胺基封端的聚烯烃化合物,主要用于提高终端产品的韧性、柔韧性、疏水性或亲水性,在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材料、聚脲喷涂、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汽油清净剂等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聚醚胺的合成方法上。可分为水解法、氨苯氧基法,氨解法、离去基团法、氨基丁烯酸酯法等,目前国外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氨解法;按照生产流程区分,又主要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两种工艺,连续法工艺较为领先,主要被国外巨头掌握,国内部分厂商采取的是间歇法工艺。   供给:短期产能新增有限,国产替代逐步展开   高壁垒下行业寡头垄断,国内厂商积极扩产掀起国产替代浪潮。   截止2021年,全球聚醚胺主要供应商共有7家,其中美国亨斯迈和德国巴斯夫产能占比分别为43%和21%,海外厂商积淀深厚,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依然明显;国内共有6家厂商,合共占据全球产能的36%,但产能规模均较海外厂家小,目前达到万吨级别的厂商有3家,正大新材料3.5万吨,阿科力2万吨,晨化股份3.1万吨。型号单一、催化效率低、产能规模小仍然是大部分国内厂商的痛点,与海外厂商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国产替代仍逐步推进中,由于聚醚胺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厂商需要持续多年的技术研发和投入成本高昂的设备,且产品的大批量供应和质量稳定性也尤为关键,故新进入者难以打破目前的竞争格局。总体而言,未来行业供给新增主要还是依靠国内现有厂商的快速扩产,在此过程有望逐步提高国产市占率。   供给:短期产能新增有限,国产替代逐步展开   短期内聚醚胺产能新增有限,预计2022-2023年新增18万吨产能。   根据相关公司公告统计,多家厂商均存在扩产规划,预计2022年仅仅有正大新材料一家计划扩产4万吨,预计2023年扩产规模为14万吨,其中正大新材料新增5万吨、阿科力新增1万吨、晨化股份和万华化学计划于2023年底各新增4万吨,另外巴斯夫远期规划扩产1.4万吨,皇马科技远期规划扩产1.2万吨,具体投产时间尚未公布。总体而言,2022年内新增产能较少,2022产能增速约为14%,面对下游风电等领域高速增长的需求,短期内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将延续。   需求:市场规模高速成长,国内销量大幅提升   聚醚胺销量逐年高速上升,下游需求持续向好。   2016-2020年全球聚醚胺销量从18.4万吨上升至28.6万吨,CAGR达到12%;对应销售规模从41.8亿元上升至71.9亿元,CAGR达到15%。2016-2020年中国聚醚胺销量从4.2万吨上升至10.1万吨,CAGR高达25%;同期对应销售规模从9.2亿元上升至25.8亿元,CAGR高达30%。   中国聚醚胺下游主要有胶黏剂、建筑行业和风电行业三大支柱。   中国聚醚胺下游主要有胶黏剂、建筑行业和风电行业三大支柱,2020年需求占比分别为5%、25%、62%。胶黏剂下游需求分布较为分散,包括饰品胶、电子以及汽车行业等,需求增长与宏观经济呈现高相关性。   由于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的国家补贴政策于2020年和2021年末终止,风电抢装导致20年出现脉冲式需求释放。往后看,基于“双碳”政策和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的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标,风电作为洁净零碳能源装机量将继续增长。   根据GWEC预测,未来全球风电新装机量仍将维持增长。   2022-2026年全球风电新装机量将从100.6GW上升至128.8GW,CAGR为6%,其中陆上风电新装机量将从91.9GW上升至97.4GW,海上风电新装机量将从8.7GW上升至31.4GW,CAGR分别为1%和38%。其中中国是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的主要贡献国,就2021年而言,全球风电新增装机93.6GW,新装机量前三位分别为中国、美国、巴西,其中中国装机占比50.91%。其次美国、巴西风电新增装机占比达14%和4%。随着中国及海外风电新装机量的持续增加,未来聚醚胺在风电领域的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迎来风电装机量将大幅增长,聚醚胺将迎来新一轮季节性的供需紧张。   着眼于2022年,由于年内产能新增较少,预计仅有正大新材料的4万吨规划今年7月投放,考虑到产线释放节奏和客户验证进度,源自产能端的供给弹性预计将明显削弱。回顾2021年以来全球产能供给承压,海外巴斯夫和亨斯曼产能持续受制于疫情物流受阻和高海运费,国内产能则在供应链运输以及能耗双控等影响下实际供应量小于设计产能,叠加连续两年风电抢装带来的需求高增,供需紧张的关系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然而随着今年5-6月国内风电招标逐渐进入旺季,预计2022年下半年将迎来风电装机量将大幅增长,聚醚胺将迎来新一轮季节性的供需紧张。   随着供需关系的持续紧张聚醚胺均价持续抬升,预计下半年风电旺季需求将进一步推动价格上行。   截止6月13日,风电用聚醚胺D230华东价格为34000元/吨,较2021均价为29790元/吨上涨了15%,由于部分厂商年关清库存叠加上半年风电装机淡季,较2022年初40000元/吨下跌了15%。成本上,随着环氧丙烷近两年大量投产,环氧丙烷较21年高位已经大幅回落至10000元/吨左右,聚醚胺-环氧丙烷价差明显抬升,盈利水平大幅增加。假设晨化股份和阿科力非聚醚胺产品盈利情况保持稳定,测算聚醚胺每上涨2000元对利润增厚的影响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2-08-04
    • 医药生物行业:脊柱类耗材集采开始,第七批药品国采落幕

      医药生物行业:脊柱类耗材集采开始,第七批药品国采落幕

    • 2022年MRD动态监测技术细分研究报告

      2022年MRD动态监测技术细分研究报告

      医疗器械
        01MRD动态监测技术持续升级   传统的血液肿瘤复发检测经历了形态学评估、流式细胞术以及分子生物学评估等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检测灵敏度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临床上依旧有各种限制因素导致难以广泛的应用。目前,对于血液肿瘤常用的MRD动态监测方法包括了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和二代基因测序(NGS)技术。   02为了降低实体瘤MRD动态监测门槛目前主要存在两大技术路线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Tumor-agnostic是使用预先选择的一组固定的热点肿瘤突变位点对cfDNA进行检测,无需获取肿瘤组织。由于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导致灵敏度较差,有时会辅以表观基因组学(甲基化位点和片段组学)对MRD进行监控。   Tumor-informed是基于原发肿瘤组织的变异信息,形成每个患者个性化的变异图谱并利用其进行MRD监控。虽然流程相对复杂,但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低的全流程监控成本,是目前最准确和经济的检测路径。   03MRD动态监测可以连续监测直至转移复发贯穿肿瘤精准诊疗的全过程   以至本医疗的产品至美OriMIRACLES™为例,临床试验前,能够对于受试者进行入组筛选,肿瘤治疗的过程中辅助诊断,适时的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疗法并进行疗效监测,并在治疗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复发监测。同时,也通过对临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来反哺药物开发,为药物的研发流程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2-08-04
    • 化工行业2022年8月投资策略:看好EVA、生物柴油、轮胎、甜味剂的景气度

      化工行业2022年8月投资策略:看好EVA、生物柴油、轮胎、甜味剂的景气度

      化学制品
        化工行业8月投资观点:七月份国际油价大幅下行,主要是海外市场担心经济衰退和通胀的影响,本周国际油价整体震荡为主,WTI原油价格为96.0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下跌4.5美元;布伦特原油均价为104.6美元/桶,较上周均价微涨0.5美元。OPEC及其减产同盟国8月份减产目标符合预期,但美国经济数据及CPI数据加剧了经济衰退担忧,同时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继续蔓延和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近期因经济增长乏力拖累原油需求,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石油供应危机正显示出暂时缓解迹象,我们认为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将在90-100美元/桶之间震荡。我们重点看好EVA、生物柴油、导电炭黑、生物柴油等新能源化工的投资方向,同时看好轮胎行业的景气度持续复苏。受益于光伏需求拉动,春节后EVA价格大幅上涨,我们看好EVA价格有望在三季度持续上涨,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2年以上,重点关注【东方盛虹】【联泓新科】和【荣盛石化】。锂电炭黑目前中高端产品价格可达15万元/吨以上,但国产化率很低,未来国产化空间及市场增长空间巨大,重点推荐【黑猫股份】。近期国内地沟油价格快速回落至6500元/吨左右,国内生物柴油企业盈利持续扩大,海外生物柴油需求量继续增长且未来混掺比例有望继续提升,重点推荐【卓越新能】。近期海运费持续回落叠加轮胎企业原材料成本高位回落,行业景气度反转,我们重点推荐海外替换市场业务占比高的【森麒麟】和【赛轮轮胎】。去年年底以来,随着多套多晶硅装置的投产,多晶硅新装置投产和存量产能的日常补氯大幅拉升三氯氢硅的需求,而今年光伏级三氯氢硅的供给非常有限,我们建议关注【三孚股份】。此外我们建议关注【兴发集团】、【黑猫股份】、【金禾实业】、【广汇能源】、【利尔化学】、【联泓新科】和【百龙创园】等个股。   本月投资组合:   【卓越新能】碳中和推动生物柴油龙头快速成长;   【联泓新科】布局烯烃新材料,EVA迎来光伏产业需求爆发;   【东方盛虹】光伏EVA龙头标的,大炼化打开成长空间;   【森麒麟】基本面有望修复,新产能值得期待;   【金禾实业】代糖风潮兴起,龙头布局加速;   【赛轮轮胎】国产轮胎领跑者,产能扩张加速前行。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海外疫情恢复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08-04
    •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制冷剂行业需求好转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制冷剂行业需求好转

      化学制品
        大宗化工品价格出现回调,新能源材料持续火热。   行业动态:   行业基础数据跟踪:上周均价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12个品种价格上涨,64个品种价格下跌,25个品种价格稳定。涨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尿素、原盐、三氯乙烯、石脑油、煤焦油;而跌幅前五的品种分别是液氯、环氧氯丙烷、盐酸、液氨、磷酸。   本周WTI原油收于102.7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2.86%;布伦特原油收于104.65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6.25%。本周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周二期货市场受投机商抛盘影响,价格大幅下跌,创下3月9日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进而带动现货价格走低,随后价格触底反弹,跌幅收窄,原油期现货周五收盘价均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基本面方面,需求端,经济数据显示出美国经济放缓的趋势,导致市场对能源需求下降的担忧增强,同时,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单周需求中,美国汽油需求和馏分油需求仍在环比提升。供应端,利比亚由于持续的政治危机,主要油田和港口自4月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且目前生产仍然中断。展望后市,市场担忧未来需求衰退的同时,现货供应依然紧张,多空交织因素叠加,预计油价仍将维持高位震荡。   制冷剂行业需求好转,三氯乙烯价格上涨。2022年上半年,制冷剂行业需求不佳,上下游产品跌幅较大,6月份以后,价格逐步回升,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本周三氯乙烯场内价格上调至9700元/吨附近,周度涨幅1.88%。供应端,安徽厂家预计下周检修三到四天左右,前期检修或降负厂家陆续开车,市场供应逐步增加。需求端,制冷剂厂家开工平稳,库存消化较快,汽车空调售后方面,出货环比改善,下游采购积极性较高,整体需求向好。库存方面,前期生产厂家集中检修,库存维持在低位。展望后市,基本面向好,三氯乙烯价格或仍有上行空间。   本周原盐价格小幅上行。供应端,山东地区因天气影响,海盐产量持续偏低,湖盐企业稳定生产,市场供应持稳,矿盐装置检修安排较多,区域内供应持续偏弱。需求端,华东、西北等地区整体持稳,氯碱装置检修及开工互现;湖南地区纯碱装置下周计划检修,重庆地区前期检修装置或将恢复正常生产。展望后市,原盐供应或将季节性走低,需求持稳,预计原盐价格或将稳中上行。   行业政策热点:   6月1日,《“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布。根据规划目标,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亿吨标准煤左右;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左右,可再生能源电力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达到18%左右;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太阳能热利用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   投资建议:   SW化工当前市盈率(TTM剔除负值)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2.8%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处在历史水平的56.7%分位数。复工复产叠加政策利好,预计行业整体走势向好。7月份建议关注内需稳增长政策发力主线,外需关注国内外价差扩大带来的化工品出口提升,以及高增长公司尤其前期超跌的成长个股的中报行情。子行业挑选上侧重一体化龙头公司及高景气度,从子行业景气度角度,上游石化炼化、农产品相关农化、磷化工、基建相关化工品、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预计维持较高景气。推荐个股:万华化学、荣盛石化、新和成、皇马科技、雅克科技、华鲁恒升、利尔化学、晶瑞电材、万润股份、苏博特、国瓷材料、蓝晓科技等,关注云天化、兴发集团等。   7月金股:晶瑞电材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2)全球疫情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2-08-04
    •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疫情影响边际减弱,关注消费及医疗新基建双主线

      医疗器械行业月度点评:疫情影响边际减弱,关注消费及医疗新基建双主线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近两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 0.40%,在申万 28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最末,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幅为 2.08%,在 6 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 2 位。截止 2022 年 8 月 1 日,医疗器械板块 PE 均值为 16.65 倍,在医药生物 6 个二级行业中排名末位,医疗器械板块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折价 31.11%,相较于沪深300、全部 A 股溢价 56.45%、14.54%。   BA.4、 BA.5 仍为全球主要毒株, 国内疫情处于低位波动状态。 Omicron仍是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占比超 90%。 BA.5 和 BA.4 感染率保持稳定。截至 7 月 24 日,全球每周报告新冠新发病例超 570 万例,每周新增新冠死亡病例超 12600 例,与前一周持平,东地中海区域(+45%)、东南亚区域(+13%)、西太平洋区域(+52%)的周新病例数延续增长趋势;国内疫情稳定,整体处于低位波动状态。受 BA.4 和 BA.5 境外输入传播影响,近两周全国确诊病例略有上升,个别地区持续有零星的社会面感染,但疫情整体可控,甘肃、广西、安徽等地疫情已进入拐点,相较上海疫情,疫情新发省份仍处于较低位状态。   投资建议:国产新冠特效药获批,疫情影响边际减弱,建议关注消费医疗及医疗新基建双主线。 7 月 25 日,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Azvudine)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成为国内获批的首个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国产新冠口服药的获批进一步削弱疫情边际影响,国内各产业复工复产节奏有望进一步加快,建议重点关注在疫情后逐步恢复的行业,如消费属性较强的子板块和医疗新基建板块。考虑到2022H1 国内疫情对消费医疗需求的压制作用,我们认为青少年近视防控、脱敏治疗等自费消费医疗需求将在暑期集中释放,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产品竞争格局较好的脱敏治疗龙头我武生物等;医疗新基建是国家医疗系统建设的大趋势,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顺应医疗新基建浪潮,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在此背景下,建议关注自主创新、具备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南微医学、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惠泰医疗等;同时,我们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生命科学上游厂家,如诺唯赞、百普赛斯、纳微科技等。   风险提示:海内外疫情加剧,集采政策变化,医疗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08-04
    •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27期(总第888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2年第27期(总第888期)

      化学制品
        【上海市政府:同意对6·18上海石化爆炸事故提级调查】   7月11日,上海市政府网站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提级调查的批复”,全文如下: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提级调查的批复   市应急局:   沪应急〔2022〕38号文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同意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予以提级调查,由吴清常务副市长牵头负责。同时,由市应急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总工会、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消防救援总队、金山区政府组成“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调查组”)。调查组由市应急局局长马坚泓担任组长、市应急局副局长杨晓东担任副组长。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7日   【中石化、中石油位列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第一、第二位】   7月12日晚,财富Plus APP发布了2022年的《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考量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中国上市企业在过去一年的业绩和成就。今年居于榜单前三的公司依次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国建筑。中国海油以246,111百万的营收位居第49位。   据了解,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62万亿元人民币,和上年上榜公司相比,增长约17.4%;净利润达到了4.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约9.2%。和上一年的榜单相比,今年上榜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有较大提升。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228亿元,相比去年近174亿元的门槛提升31%。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赚钱的10家上榜公司中,除6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外,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224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4位。今年利润榜的前十位出现了中国石油和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列该子榜的第九、第十位。这十家公司在去年的总利润约为1.85万亿元,约占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39%,比往年略有下降。   根据三桶油的年报,2022年一季度,三桶油共实现净利润959.66亿元,   对于快速增长的业绩,三桶油也给出了相似的解释:除了内部管理及财务管理的提质增效外,国际原油的价格暴涨成为了最主要的业绩强心剂。根据中国石油报告,2022年一季度内,美油现货均价达到每桶95.04美元,同比增长63.50%,布油现货均价达到每桶102.23美元,同比增长67.3%。在今年3月初,受国际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不利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一度达到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最高点,对国内石化企业的业绩起到了极强的刺激作用。
      化工在线
      0页
      2022-08-03
    • 人身险信息披露新规点评:二次征求意见稿发布,人身险产品信息披露进一步透明化,长期利好保险健康经营生态的形成

      人身险信息披露新规点评:二次征求意见稿发布,人身险产品信息披露进一步透明化,长期利好保险健康经营生态的形成

    • 环保&专精特新周报:生态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环保&专精特新周报:生态部发布《“十四五”环境健康工作规划》

    • 医药生物行业7月月报: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疫后业绩或显著修复

      医药生物行业7月月报: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疫后业绩或显著修复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