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沛嘉医疗B(9996.HK)首次覆盖报告:瓣膜与神介双轮驱动,创新赋力增长

    沛嘉医疗B(9996.HK)首次覆盖报告:瓣膜与神介双轮驱动,创新赋力增长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三氯乙烯、辛醇价格上行,原油价格宽幅走弱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三氯乙烯、辛醇价格上行,原油价格宽幅走弱

    化学原料
      本期板块表现   本期市场综合指数整体下行,上证综指报收3110.48,本期下跌0.70%,深证成指本期下跌0.68%,创业板指下跌0.47%,化工板块下跌了1.15%。本期化工各细分板块多数下行,仅氟化工板块指数上涨0.32%,化学原料板块下跌1.88%,半导体材料和膜材料板块分别下跌了1.72%和1.70%。   本期化工个股表现   本期涨幅居前的个股有贝斯美、宝利国际、锦鸡股份、彤程新材、双一科技、高争民爆、国际实业、ST实华、丹科B股、高盟新材。本期贝斯美大涨16.97%,公司安徽铜陵年产8500吨戊酮系列绿色新材料项目即将投产;本期宝利国际上涨13.25%,公司专注于高等级公路沥青新材料的研发与销售;受益于光刻机、光刻胶板块走强,本期彤程新材、高盟新材分别上涨9.41%、6.40%,两公司均参股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光刻胶生产商北京科华;本期风电板块走强,国内风电机舱罩龙头双一科技上涨8.8%;本期高争民爆上涨8.6%,公司专注于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仓储及危险货物运输。   本期重点化工品价格   原油:本期原油供应紧张和投资者担忧经济与需求前景博弈,国际油价呈先涨后跌走势。   化工品:截止至9月28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收于4957点,周涨跌幅为-1.0%。本期我们监测的化工品涨幅居前的为三氯乙烯(+10.4%)、辛醇(+6.8%)、DOP(+5.4%)、气相白炭黑(+4.4%)、邻硝基氯化苯(+2.9%)。本期三氯乙烯下游R134a市场回暖,叠加原料液氯市场走强,三氯乙烯价格上涨;本期浙江地区采购增塑剂积极,带动DOP和原料辛醇价格走高;本期气相白炭黑工厂库存低位,叠加原料一甲基三氯硅烷行情持续上涨,气相白炭黑价格上行;本期邻硝基氯化苯开工率下降致邻硝基氯化苯价格上涨。   投资建议   俄乌冲突下我国工业相对优势提升,叠加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我们持续看好化工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持续推荐氨基酸行业龙头梅花生物、民用尼龙标的台华新材、尼龙成套工程技术服务龙头三联虹普、固废处理科技龙头惠城环保、卫材热熔胶龙头聚胶股份、芳香烃化学品龙头新瀚新材;推荐半导体材料领先企业上海新阳、成长性油气标的中曼石油。   风险提示:经济紧缩风险;油价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10-08
  • 医药生物行业月报:看好Q4医药强势反弹持续,建议积极布局

    医药生物行业月报:看好Q4医药强势反弹持续,建议积极布局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9月回顾:2023年9月医药生物板块上涨4.30%,同期沪深300下跌2.01%,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6.31%,位列31个子行业第2位。本月所有子板块均上涨,医疗服务、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分别上涨3.70%、2.96%、0.08%、7.65%、2.95%、4.67%。9月进入业绩真空期,医药板块经过前期深度调整后具备较高性价比,叠加医药反腐利空情绪阶段释放,自9月中旬以来板块迎来强势反弹。其中GLP-1多肽减肥药物持续发酵,表现尤为亮眼;同时前期调整较多的底部板块个股也迎来反弹,行情符合我们月初“基本面改善”、“政策端变化”以及“热点主题”三大催化的判断。细分板块来看,化学制剂子板块本月迎来超跌反弹,单月涨幅达8.31%。此外,医疗研发外包、疫苗、原料药等细分领域9月均有不俗表现,月涨幅分别为5.85%、5.02%、5%。   展望10月:进入Q4,我们认为可以对医药板块进一步乐观起来。1)市场情绪层面,医药反腐的影响已经充分pricein,随着10月份Q3业绩预期的进一步明朗,前期过度悲观的情绪将会得到修正。2)基本面层面,2022年Q4院内诊疗受损导致相关企业的业绩低基数,秋冬季节各类疾病高发,院内诊疗复苏可期。此外,Q4的医保谈判仍是一个重要的行业催化剂,第八批药品集采和安徽省IVD集采均在市场预期之内,集采的影响已经再度边际弱化。3)估值和筹码结构层面,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4倍PE,估值已经回落至2018年Q3的底部水平;基金持仓来看,2023Q2A股基金(偏股型&灵活配置基金)扣除医药基金后医药板块低配2.12%,配置占比较2023Q1下降1.65pp。当前医药板块仍处于估值、持仓的底部区间,安全边际较高。   我们认为Q4医药板块的强势反弹有望持续,甚至演化为反转,医药的基本面与筹码结构皆具备条件。我们看好医药大β行情的到来,看好板块整体估值抬升,看好国内医药创新、消费、制造的升级,把握底部龙头的价值机会。重点推荐1)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创新药、创新器械、特色专科制剂、创新中药等。2)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行业回暖:CRO/CDMO、特色原料药、低值耗材。3)消费的回暖:中药OTC、医疗服务、疫苗、药店等。当下建议积极布局医药整体机会。   10月重点推荐:药明康德、爱尔眼科、同仁堂、康龙化成、华润三九、华兰生物、康泰生物、普洛药业、联邦制药、仙琚制药、九强生物、奥锐特、阳光诺和、诺泰生物、海泰新光。   中泰医药重点推荐9月平均上涨6.33%,跑赢医药行业2.03%,其中诺泰生物(+28.09%)、联邦制药(+15.11%)、海泰新光(+11.83%)等表现亮眼。   行业热点聚焦:(1)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先后发布2022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2年)》;(2)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发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3)《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发布。   市场动态:对2023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7.0%,同期沪深300绝对收益率-4.7%,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约2.3%。2023年9月医药生物板块上涨4.30%,同期沪深300下跌2.01%,医药板块跑赢沪深300约6.31%,位列31个子行业第2位。本月所有子板块均上涨,医疗服务、中药、医药商业、化学制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分别上涨3.70%、2.96%、0.08%、7.65%、2.95%、4.67%。以2023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2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约为17.1倍,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42.1%。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5.4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0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38.6%。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10-08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版基药目录出台在即,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新版基药目录出台在即,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

    化学制药
      新版基药目录出台在即,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   新版基药目录有望于2023年Q4出台。在医疗反腐政策背景下,企业规避带金销售,压缩营销成本,进基药需求愈发迫切。 986政策执行利好基药大品种释放销量弹性,中成药扩容成为此次基药目录调整主基调。   本周行情:本周医药板块大涨,在所有板块中排名居首。本周( 9月25日-9月28日)医药板块,在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医药生物板块上涨2.52%,跑赢沪深300指数3.84pct,跑赢创业板指数2.99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一。本周中信医药生物子板块全部上涨,其中涨幅前三的为医疗服务、化学制剂和中成药板块,分别上涨4.21%、 3.24%和3.17%。    投资策略: 近期观点: 我们认为近期可以从以下几条线去把握行情机会; 一、新版基药目录出台在即,关注中成药重点品种。二、关注三季报行情。三、负面影响见底布局明年,静待利好释放。   受益于基药目录, 建议关注: 1)康缘药业:天舒胶囊/片、通塞脉胶囊/片、大株红景天胶囊/片、热毒宁注射液。 2)太极集团:丹参口服液、生脉饮、急支颗粒、肝复颗粒、小儿暑感宁糖浆。 3)方盛制药:藤黄健骨片。4)以岭药业:连花清咳片、解郁除烦胶囊、养正消积胶囊、益肾养心安神片。 5)天士力:水飞蓟宾胶囊、注射用益气复脉、穿心莲内酯滴丸、坤心宁颗粒。 6)一品红:芩香清解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尿清舒颗粒。7)葵花药业:小儿咳喘灵、胃康灵胶囊、八珍益母片、护肝片、康妇消炎栓。 8)神威药业:血塞通滴丸,舒血宁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关注三季报行情。 1、 眼科服务: 爱尔眼科(无解禁压力)、普瑞眼科(业绩弹性大) 、华厦眼科; 固生堂(经营数据强劲) 。 2. 电生理集采执行,国产厂商放量周期,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 3、 关注山东药玻(药用玻璃龙头,一类模制品受益于一致性评价进展放量,成本端下行)。 4、 推荐血制品板块: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以及博雅生物。关注负面影响见底布局明年,静待利好释放。 1.ICL: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   2.集采政策影响见底的春立医疗 3、静待利好落地的优质生命科学上游公司:关注药康生物(增长韧性十足)、奥浦迈(培养基龙头)、键凯科技( peg 衍生物龙头)。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研发风险,业绩风险、竞争加剧超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3-10-08
  • 医药行业周报:短期情绪反弹,建议重点关注个股业绩和估值

    医药行业周报:短期情绪反弹,建议重点关注个股业绩和估值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升2.63%,跑赢沪深300指数3.95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2023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降7.04%,跑输沪深300指数2.34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1。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7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93.41%(-1.22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41.66%(-1.00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44.71%(-3.76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医疗研发外包为涨幅最大子行业,涨幅为8.6%,其次是原料药,涨幅为4.1%。年初至今表现最好的子行业是血液制品,涨幅为3.7%。   短期情绪反弹,建议重点关注个股业绩和估值。2023年9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审查指南(征求意见稿)》,其中有条文明确自第一家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后,三年后不再受理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相同品种的一致性评价申请。三年期限政策的再次重申,对于已有同类品种过评的“老批文”和手持大量未过评品种的仿制药企预计影响较大,但对目前的仿制药市场供应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医药行业持仓仍处于低配状态,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展望2023年下半年,我们看好“创新+出海、复苏后半程、中特估”三条医药投资主线。国庆后建议重点关注个股业绩和估值。   本周组合:通化东宝(600867)、普门科技(688389)、祥生医疗(688358)、贝达药业(300558)、恩华药业(002262)、新产业(300832)、贵州三力(003439)、赛诺医疗(688108)。   本周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海创药业(688302)、心脉医疗(688016)、澳华内镜(688212)、荣昌生物(688331)、亚虹医药(688176)、迈得医疗(688310)、欧林生物(688319)、百克生物(688276)。   本周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爱尔眼科(300015)、华厦眼科(301267)、云南白药(000538)、同仁堂(600085)、太极集团(600129)、华润三九(000999)、上海医药(601607)、大参林(603233)、通策医疗(600763)。   本周港股组合:瑞尔集团(6639)、科伦博泰(6990)、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B(9926)、基石药业-B(2616)、诺辉健康(6606)、亚盛医药-B(6855)、先声药业(2096)、科济药业-B(2171)、微创机器人-B(2252)。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3-10-08
  • 公司半年报:血制品业务基本稳健,PCC实现销售上量

    公司半年报:血制品业务基本稳健,PCC实现销售上量

    个股研报
      博雅生物(30029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15.41亿元(+10.16%),归母净利润3.26亿元(+16.88%),扣非归母净利润2.57亿元(+3.97%),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为6852万元,主要是银行理财收益。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7.35亿元(-1.23%),归母净利润1.56亿元(-11.23%),扣非归母净利润1.20亿元(-14.10%)。   点评:   血液制品业务23H1实现营收7.62亿元(+10.03%),净利润5.52亿元(+124.50%),主要产品销量增长,PCC销售上量,公司理财收益增加以及收到控股子公司分红等综合因素带来净利润较大增幅,扣除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影响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1.40%,母公司毛利率同比增加1.48pcts。分品种来看,白蛋白(折合10g/瓶)批签发量同比-9.10%,静丙(折合2.5g/瓶)批签发量-1.06%,PCC批签发量+61.43%,纤原批签发量-10.76%,狂免批签发量-29.50%,八因子刚上市,目前批签发量尚小。   从采浆量来看,23H1年公司采浆量为215t,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从新产品来看,过去两年公司陆续获批了PCC和八因子,23H1PCC收入同比增长106.89%,八因子现阶段主要工作是推进各省挂网准入,仍处于市场开发阶段;从浆站情况来看,目前公司体内有14家浆站,其中有13家老浆站,山西阳城浆站已于23M6开采,存量浆站潜能至2025年有望达650-700吨/年,同时华润入主后助力公司新浆站申请,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浆站总数量、采浆规模翻番的目标;从产能来看,目前公司的白蛋白、静丙的产能为600吨,因子类产品近千吨的产能,目前正在建设新的产能,预计至2025年下半年可实现试生产、2027年初实现正式投产。   其他业务方面,糖尿病业务受集采政策影响、生化药业务受部分产品退出医保及地区集采政策等的影响,收入和利润均有下滑;药品经销业务实现收入5.36亿元(+33.98%),净利润2497万元(+7.40%),受集采等因素影响,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导致利润率有所下滑;欣和药业因原料药品种生产尚未实现规模化,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但经营层通过采取降本增效等措施,相较上年同期亏损收敛378.69万元。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3亿元、5.76亿元、6.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2%、16.8%、17.0%。考虑到公司会剥离非血制品业务,更能体现血制品业务的价值,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5XPE,对应目标价34.25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申请浆站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3-10-0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茂金属聚丙烯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茂金属聚丙烯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化学原料
      上周(9月25日-9月28日)行情回顾   新材料指数下跌0.39%,表现强于创业板指。半导体材料跌0.23%,OLED材料涨1.45%,液晶显示涨1.61%,尾气治理跌0.41%,添加剂跌0.41%,碳纤维跌0.58%,膜材料跌0.19%。涨幅前五为石英股份、彤程新材、水晶光电、沃特股份、松井股份;跌幅前五为共创草坪、东来技术、安集科技、国瓷材料、昊华科技。   新材料周观察:茂金属聚丙烯进口依赖度较高,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茂金属聚丙烯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聚丙烯产品,在生产上其与普通聚丙烯产品的区别在于催化剂的不同。根据《聚丙烯催化剂及生产工艺新进展》(王俊荣等人),常规的聚丙烯是由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而茂金属是指由过渡金属(如锆、钛、铪等)与环戊二烯形成的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称为茂金属聚丙烯(mPP),根据金属和有机配体排列组合,存在成千上万种茂金属化合物。茂金属催化剂为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可以精确地定制聚丙烯树脂的分子结构。mPP主要应用于高端产品。根据聚烯烃人报道,茂金属聚丙烯主要用于熔喷料、高端卫生产品;少量用于高端产品包装。成套的茂金属催化剂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载体,需根据反应进行完整体系的筛选。茂金属催化剂合成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1)长期以来,国外对茂金属催化剂进行技术封锁;(2)技术壁垒高;(3)高效助催化剂国内尚不能生产。根据油化材讯、聚丙烯人报道,全球mPP需求量已经超过50万吨/年,2020年国内mPP需求量为10.2万吨,但国内产量仅能满足自身12.7%需求量(进口依赖度87.3%),进口依赖度较高。未来随着国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mPP存在广阔进口替代空间。根据岳阳兴长公告,公司惠州立拓30万吨/年聚烯烃新材料项目,所使用特种催化剂及高端聚丙烯产品开发成套技术,均为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受益标的:岳阳兴长等。   重要公司公告及行业资讯   【中石科技】定增上市: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发行股票0.19亿股,发行价格16.08元/股,新增股份上市日为2023年9月27日。   受益标的   我们看好在国家安全、自主可控战略大背景下,化工新材料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受益标的:【电子(半导体)新材料】昊华科技、鼎龙股份、国瓷材料、阿科力、洁美科技、长阳科技、瑞联新材、万润股份、东材科技、松井股份、彤程新材等;【新能源新材料】晨光新材、宏柏新材、振华股份、百合花、濮阳惠成、黑猫股份、道恩股份、蓝晓科技、中欣氟材、普利特等;【其他】利安隆等。   风险提示:技术突破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10-08
  • 2023人工关节耗材集采与重点省份医院采购趋势评估报告

    2023人工关节耗材集采与重点省份医院采购趋势评估报告

  •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6期:GLP-1减重公司和产业链梳理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6期:GLP-1减重公司和产业链梳理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3W39:假期原油价格下行;涤纶长丝景气延续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3W39:假期原油价格下行;涤纶长丝景气延续

    化学原料
      年初以来,板块落后于大盘:截至9月28日,环比前一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上涨0.13%,创业板指数上涨1.84%,沪深300指数上涨0.46%,上证综指上涨0.84%,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0.70个百分点。2023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上涨幅度为-12.41%,创业板指数上涨幅度为-14.96%,沪深300指数上涨幅度为-5.10%,上证综指上涨幅度为-0.19%,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2.22个百分点。   事件一:据文华财经,截至10月6日9:00,NYMEX原油价格为82.94美元/桶,较9月28日15:00价格下降12.26%。据EIA周报,截至9月29日,汽油库存为2.27亿桶,较上周环比增加650万桶。   点评:   宏观预期悲观诱发原油抛售,OPEC+维持减产或提供价格支撑。国内十一长假期间,国际原油期货大幅下挫,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①汽油累库,根据EIA,截至9月29日,汽油库存为2.27亿桶,周环比增长650百万桶,已达2022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季节性需求或迎来拐点。②美元走强。一方面,油价下跌美元走强,导致投资者获利了结诱发抛售。另一方面,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相对昂贵,抑制了原油需求,据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数据,9月运往亚洲的原油平均2495万桶/天,同8月和7月分别减少了27万桶和297万桶。③宏观预期悲观。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亿于10月4号突破5%,升至2007年以来最高水平,长期债券收益率的上升反映了市场对利率上升与经济增势放缓的预期,一定程度上将抑制石油长期需求。从供应端看,OPEC+10月4日会议上没有新举措,沙特能源部证实将把自愿减产100万桶/日的行动延长至年底,俄罗斯表示将继续把原油出口量减少30万桶/日,并将在11月重新评估4月开始的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行动。我们认为此次油价的调整主要由于前期利多因素边际消退带来,在OPEC+对市场仍有控制权的背景下,油价后期调整空间或有限。建议关注: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服等。   事件二:据卓创资讯,截至9月28日,涤纶长丝平均产销率为145.80%,较上周环比上升110.47%,同时库存降至年内新低,涤纶POY库存在8.8天;涤纶FDY库存在12.7天,涤纶DTY库存在22.2天。   点评:   产销率上行叠加库存低位,持续看好涤纶长丝景气。根据卓创资讯,截至9月28日,长丝主流品种POY150D的市场均价为8045元/吨,较上周下跌1.41%;FDY68D中心报价为8590元/吨,与上周基本持平;DTY150D中心报价为9360元/吨,较上周下跌1.21%。据卓创资讯,本周供给环比持稳,截至9月28日涤纶长丝行业开工负荷在84.20%附近;需求端产销率环比大幅上升,截至9月28日涤纶长丝平均产销率为145.80%,较上周环比上升110.47%,主要由于临近假期,下游有一定备货需求;库存降至年内新低,截至9月28日,涤纶POY库存在8.8天,较上周环比下降2.5天;涤纶FDY库存在12.7天,较上周环比下降2.1天;涤纶DTY库存在22.2天,较上周环比下降2.3天。考虑到长丝行业大规模投产潮已过,产销率上行叠加低库存环境,长丝具备较大的向上空间,龙头企业规模化、一体化优势下,或将充分受益本轮涨价弹性。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   投资观点:   化工当下在何位置?根据Wind我们测算,截至9月28日,当前国内化工品价格、价差指数分别处于自2014年来的47.42%、26.54%历史分位,环比6月底分别+12.3pct、+10.3pct,较今年年初分别+4.8pct、+9.6pct,相比2021年11月价差最高点分别-43.9pct、-66.8pct。行业指数方面,截至9月28日,申万行业指数位于自2014年来的46.86%历史分位,周环比-0.9pct,环比6月底-3.1pct,较今年年初-11.1pct。我们认为,当前行业基本面已悄然转变为“强现实、弱预期”。   下半年投资最大主线为经济复苏,“强弱”本质上是修饰语,重要在“复苏”本身。本轮复苏周期叠加了化工产能的大幅扩张,市场担忧其将抑制产品价格上涨。我们认为,一是本轮投产周期中或存在结构化的差异,部分化工品在政策驱动下仍存在收缩逻辑,比如制冷剂、电子雷管;部分化工品供需格局仍持续优化,如MDI、涤纶长丝、磷肥,这些化工品在经济复苏背景下带来的业绩弹性将更值得期待。二是考虑在本身化工品产能过剩的格局下,国内龙头化工企业位于全球成本曲线最左端,长期以来通过产能投放穿越周期实现成长。随龙头企业待投产能逐步释放,本轮周期或仍具备“以量补价”甚至“量价齐升”的弹性。因此,我们看好以下四方面:   ①龙头白马:具备穿越周期的韧性。一方面,龙头公司通过精益生产实现化工品成本曲线的全球最左端;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持续性的研发创新成功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加速推动国产化替代进程。经济底部企稳、制造业投资增长下,随后续需求修复,利好龙头企业。相关标的:万华化学、华鲁恒升、宝丰能源、卫星石化、龙佰集团、远兴能源等。   ②涤纶长丝:复苏链中较强弹性品种。近期我们外发了涤纶长丝的行业深度报告《低库存迎复苏弹性,长周期格局已优化》,从库存周期角度与供需格局两个维度对行业进行分析,并认为涤纶长丝在弱预期强现实的环境下,已率先进入被动去库周期,在竞争格局逐步优化的背景下有望在旺季迎来价格弹性。大部分化工品在上半年通过低开工率减产主动去库,涤纶长丝上半年在行业“扩产能、提开工率、稳价格”的背景下仍然快速去库,从这个现象上看实际已经在淡季提前进入到被动去库周期。根据中家纺,2023H1,我国家用纺织品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86%,利润率为3.84%,同比略增0.3pct,低端服饰消费需求向好;外需方面,根据卓创资讯,今年8月国内长丝出口量为37.46万吨,同比+44.8%;1-8月长丝累计出口量约276.49万吨,同比+25.3%。金九传统旺季到来,行业提负去库仍在延续。供给方面,根据CCFEI,受亚运影响,恒逸石化、荣盛石化部分装置停车,萧山地区合计约有255万吨产能受此不可抗力影响。此外,考虑到行业扩产密集期已过,景气度升温背景下,龙头话语权提高或将在这轮周期中体现。相关标的:桐昆股份、新凤鸣。   ③制冷剂:具备供给收缩长逻辑的稀缺板块。《基加利修正案》要求,我国将于2024年正式冻结三代制冷剂配额至基线水平,企业已在去年年底结束配额抢夺。上半年行业整体呈现“开工下滑、库存消化”的趋势,逐步回归理性。HFCs配额征求稿落地: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对于三代制冷剂配额总量设定、配额分配、配额调整等原则进行详细说明。随着明年政策方案的落地实施,供给端存较强利好支撑。成本端提供涨价支撑:进入9月,萤石、氢氟酸、甲烷氯化物价格的持续上涨为制冷剂涨价提供动力。根据Wind,截至9月28日,HFCs主流产品R32、R134a、R125的市场价分别为1.6、2.65、2.55万元/吨,较9月初分别+12.3%、+15.2%、+15.9%。供需改善景气将至:今年以来,白电市场的持续升温显著利好制冷剂下游需求改善,随着2024年国内HFCs配额实施方案的正式落地实施,各生产企业严格按配额生产下,供给收缩叠加需求回暖,看好氟化工行业迎长周期景气上行。相关标的: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等。   ④新材料:产业革新穿越周期。在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我国化工新材料自主可控加速推进,“卡脖子”技术逐个突破。长期推荐关注技术壁垒高、市场空间广阔的新材料,如尼龙、气凝胶、POE、电子化学品、新能源材料、生物基材料等;短期重点关注从0到1突破与业绩进入验证阶段的标的。相关标的:东材科技、凯立新材、凯盛新材、万润股份等。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价格周度涨幅居前品种:美国HenryHub期货(7.62%)、原盐(7.14%)、R32(6.67%)、无水氢氟酸(华东)(4.91%)、焦炭(4.74%)、液化气(FOB东南亚)(4.46%)、R125(4.08%)、R410a(3.80%)、乙烯(CFR东南亚)(3.44%)、液氨(3.41%)。产品周度价格跌幅居前品种:双氧水(27.5%)(-8.10%)、工业萘(-6.11%)、二氯甲烷(-5.63%)、尿素(小颗粒,华鲁恒升)(-4.33%)、醋酸丁酯(-3.97%)、顺丁橡胶(华东)(-3.78%)、己内酰胺(CPL)(-3.72%)、碳四原料气(-3.36%)、三聚氰胺(-3.31%)、107胶(新安化工)(-3.27%)。   风险提示事件:政策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投放超预期、信息更新不及时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3-10-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