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8)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展望今年即将迎来多项进展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快速增长,展望今年即将迎来多项进展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收入28.92亿元,同比增长17.74%,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同比增长15.67%,扣非归母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55.92%;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1%;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1.99%;扣非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83.59%。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系投资公司股价变动所致。   提升管理效率,精简研发费用,同时加大销售推广力度   2024年销售费用为10.94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7.8%,同比上升3pct;研发费用为5.0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7.4%,同比下降8.7pct;管理费用为2.69亿元,管理费用率9.3%,同比下降1.4pct。2024年公司加大销售投入,年度投入10.9亿元,相较2023年同比增长28.10%。2025Q1销售费用为2.80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0.53%,同比基本持平;研发费用为1.1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12.35%,同比下降8.41pct;管理费用为1.33亿元,管理费用率为14.48%,同比下降1.11pct。   核心药品稳健放量,优势产品组合驱动持续增长   主要商业化品种ALK抑制剂恩沙替尼受益于用药时间长,持续放量。目前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已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并于2025年1月获得NCCN NSCLC临床诊疗指南推荐。由于一线mPFS超2年,DOT长,收入增长稳健,同时术后辅助适应症III期临床进行中,目前在中国内地该适应症仅阿来替尼于2024年获批,竞争格局好。埃克替尼术后辅助适应症有望持续放量,一代EGFR TKI相较三代EGFR TKI在价格上优势明确,有望进一步延长该药物的生命周期。贝福替尼一线纳入医保目录首年,收入有望高速增长。   对内持续布局肺癌领域产品组合,保持竞争力,对外拓展合作,植物源白蛋白上市申请审评中   公司在EGFRmu NSCLC领域持续布局,拥有4款在研品种,包括MCLA-129(EGFR/cmet双抗)、CFT8919(EGFR蛋白降解剂)、四代EGFR-TKI以及Pan-EGFR抑制剂。其中MCLA-129正在开展和贝福替尼的一线联用治疗EGFRmu NSCLC适应症。战略合作产品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的上市申请已获NMP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2024年9月,公司与禾元生物签署《禾元生物药品区域经销协议》,协议约定了双方关于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商品名:奥福民®,OsrHSA,HY1001)的商业化合作事项,贝达药业在约定区域独家经销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   多款产品接近商业化,贡献新的营收增量   恩沙替尼海外商业化进程推进,ALK阳性NSCLC适应症1L治疗已在美国获批,同适应症也已在EMA启动上市申报程序;且其术后辅助III期试验顺利推进中,有望于近年完成。此外,BPI-16350(CDK4/6)在中国内地关于HR+/HER2-BC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若能获批将有望贡献新的营收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7.02、45.16和51.62亿元。考虑到公司核心产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将2025-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从5.37、6.9亿元上调至6.61和9.30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30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25
  • 业绩符合预期,国际化加速发展

    业绩符合预期,国际化加速发展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收入为279.8亿元,同比增长22.6%;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增长47.3%。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72.1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36.9%   经营稳健,销售费用率略微下降,研发费用率提升   2024年销售费用为83.36亿元,销售费用率为29.79%,同比下降3.4pct;研发费用为65.8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3.52%,同比上升1.8pct;管理费用为25.56亿元,管理费用率为9.13%,同比下降1.5pct。2024年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年度投入82.28亿元,相较2023年同比增长33.8%。   2025Q1销售费用为19.67亿元,销售费用率为27.30%,同比减少2.12pct;研发费用为15.3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1.28%,同比增加0.94pct;管理费用为5.86亿元,管理费用率为8.13%,同比减少1.48pct。   创新药收入高速增长,未来三年新上市项目逐年增多   2024年,创新药收入(含税,不含对外许可收入)138.92亿元,同比增长31%。公司2024-2026年创新药累计收入股权激励目标分别对应130亿元、295亿元和503亿元,将每年累计收入差额作为当年收入计算得到的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22%,27%和26%。未来三年创新药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公告披露,预期2025-2027年每年新增11/13/23个项目获批上市,包括SHR-A1811(HER2ADC,非小细胞肺癌)、SHR-A2009(HER3ADC,非小细胞肺癌)、艾玛昔替尼(JAK1,斑秃)、HRS-8080(SERD,乳腺癌)、HRS9531(GLP-1/GIP,超重/肥胖)、HRS-7535(GLP-1口服,糖尿病)、SHR4640(URAT1,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等多个重点项目。   研发持续兑现,国内多领域新产品储备丰厚,海外权益持续授出,已成为利润重要贡献项目   公司在肿瘤、代谢与心血管、免疫与呼吸以及神经科学4个领域均有较完善的产品矩阵。其中,肿瘤领域产品最为丰富,包括10款已上市产品,4款上市申请审评审批产品以及多款在研品种。其中,SHR-A1811(HER2ADC)获得8项突破性疗法认证,NSCLC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获得CDE受理。   自2018年以来,公司与全球合作伙伴进行了14笔对外许可交易,涉及17个分子实体,潜在总交易额约为140亿美元,首付款总额约为6亿美元,另获得若干合作伙伴的股权。最近一次,公司将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包括名为HRS-5346的先导化合物)有偿许可给MSD,MSD将获得HRS-5346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恒瑞医药将收取2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不超过17.7亿美元的与特定的开发、监管和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如果相关产品获批上市,基于HRS-5346的净销售额的销售提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313.43、356.68和408.40亿元;考虑到公司创新药产品持续放量,将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从63.04亿元上调至70.10亿元,预计2026-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80.51、94.3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研发失败风险,经营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25
  •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4月外贸均价持续抬升,积极关注回调后布局机会

    氟化工行业周报:制冷剂4月外贸均价持续抬升,积极关注回调后布局机会

    化学原料
      本周(5月19日-5月23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3.59%,跑赢上证综指1.67%。本周(5月19日-5月23日)氟化工指数收于4124.99点,上涨3.59%,跑赢上证综指1.67%,跑赢沪深300指数1.58%,跑赢基础化工指数1.35%,跑赢新材料指数0.76%。   要闻点评:4月制冷剂外贸价格继续抬升   2025年,HFCs出口单质:1-4月总出口量约5.74万吨,同比-7.3%;出口总额约22.99亿元,同比+43.3%。其中R32、R125/R143、R134出口量分别同比+8.7%、+28.8%、-13.6%;均价分别同比+131%、+12%、+54%。4月单月,出口量分别同比+15.6%、+43.4%、+20.9%;均价分别同比+138%、+15%、+54%。HFCs出口混配:1-4月总出口量约2.88万吨,同比-6.2%;出口总额约12.37亿元,同比+56.9%。其中HFC143a(≥15%)混合物、HFC-125(≥40%)混合物、HFC-134a(≥30%,不含HFOs)混合物出口量分别同比+2.7%、-21.8%、-23.2%;均价分别同比+22%、+73%、+55%。4月单月,出口量分别同比+14.7%、-15.1%、-36.2%;均价分别同比+24%、+72%、+55%。   氟化工周行情:萤石略有承压,制冷剂上行态势不变   萤石: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5月23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533元/吨,较上周同期下跌1.23%;5月均价(截至5月23日)3,579元/吨,同比下跌4.48%;2025年(截至5月23日)均价3,674元/吨,较2024年均价上涨3.65%。制冷剂:截至05月23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50,500、37,289元/吨,较上周分别+1.00%、+1.32%;(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45,500、28,007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2.01%;(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48,000、28,316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持平;(4)R410a价格为48,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6,000、26,665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93%。其中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49,000元/吨,较上周持平;(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46,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47,000元/吨,较上周持平;(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47,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33,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当前行业库存已降至周期性低位,叠加制冷刚需支撑稳固,市场对后市价格上行形成一致预期。交易策略分化明显:头部经销商凭借资金优势控量挺价,部分中小渠道商为缓解现金流压力适度让利促成交,但实际让利空间有限。随着空调生产持续进入加速期及库存持续消化,R32价格中枢有望维持强势,R22/R134a或于三季度迎来补库驱动的修复行情。   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5-05-25
  • 基础化工周报:焦煤、焦炭价格继续下跌

    基础化工周报:焦煤、焦炭价格继续下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7880/16230/12118元/吨,环比分别+260/-70/+400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4438/3859/1103元/吨,环比分别+158/-21/+644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382/4302/525/4089元/吨,环比分别+8/-211/-6/-46元/吨。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7945元/吨,环比+48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181/1945/198元/吨,环比分别+23/+48/+74元/吨。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200元/吨,环比+0元/吨,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98/1650/86元/吨,环比分别+184/+16/+42元/吨。   【煤化工板块】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334/1875/4025/2431元/吨,环比分别-59/-31/-5/-4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434/193/-264/100元/吨,环比分别-38/-21/+8/+71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5-05-25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19-2025.05.25)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19-2025.05.25)

    创新药/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
    行业政策法规
    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统计,2025.05.19-2025.05.25期间共有76个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申请/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承办(按受理号统计,不含补充申请)。其中国产药品受理号61个,进口药品受理号15个。本周共计62款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申请获得“默示许可”,包括化学药37款,生物药22款,中药3款。其中值得注意的有:(1)SGB-3383注射液5月19日,CDE官网公示:乐普医疗的SGB-3383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包括IgA肾病、C3肾小球病、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等)。公开资料显示,SGB-3383注射液是一款靶向补体B因子(CFB)的小核酸(siRNA)药物。该产品通过RNAi抑制肝脏中CFB的表达,从而治疗补体介导的肾脏疾病。(2)MWX-203注射液5月25,CDE官网公示:民为生物的MWX-203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用于治疗血脂异常。公开资料显示,MWX-203注射液是一种抑制ANGPTL3基因表达的siRNA创新药。(3)LY-3549492片5月25日,CDE官网公示:礼来的LY-3549492片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作为饮食和运动的辅助治疗手段,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以及改善成人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重管理控制。公开资料显示,LY-3549492片是一款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非肽类激动剂(NPA)。本周共3款新药获批上市,即HSK-21542注射液、吡罗西尼片和注射用维拉苷酶β。
    摩熵咨询
    24页
    2025-05-25
  • 医药行业周报:重磅交易落地,BIC价值提升

    医药行业周报:重磅交易落地,BIC价值提升

    化学制药
      1. 重磅交易落地,带动Best in class 新药价值提升     2025年5月20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将PD-1/VEGF双抗(SSGJ-707)的中国外全球权益授权给辉瑞,根据协议,辉瑞支付12.50亿美元预付款,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对比近年来国内授权的双抗和ADC,SSGJ-707的首付款创历史记录,总额仅次于百利天恒的EGFR/HER3ADC。SSGJ-707能获得高估值的重要基础不仅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人群基数,更重要是SSGJ-707采用了CLF共同轻链-Fab双抗技术平台构建,在二期临床中取得了积极的临床数据,并启动了单药治疗头对头对比Keytruda的临床研究,具备Best in Class的潜力。SSGJ-707的成功授权也有望带动BIC类新药估值水平的提高。自年初以来,已有多个重磅交易的落地,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效率和质量得到迅速提升,据DealForma数据显示,2024年约31%的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来自中国,而且从合作项目的临床阶段来看,合作的项目偏向早期,中国企业可以凭借效率优势持续补充新的分子,为持续合作创造机遇。   2025年5月2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众生药业的1类创新药昂拉地韦片的上市许可,昂拉地韦片是全球首款流感RNA聚合酶PB2蛋白抑制剂治疗药物。在关键III期临床试验,昂拉地韦头对头奥司他韦,显示出积极结果:昂拉地韦组在中位TTAS和发热缓解时间均比奥司他韦组缩短了近10%。对比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昂拉地韦片具有抗耐药的优势。针对儿童开发的昂拉地韦颗粒也于2025年5月达到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在中位流感症状缓解时间、中位发热缓解时间,数值上均短于成人患者III期对应时间数据。甲型流感为流感的常见亚型,抗流感药物销售额受流感疫情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对流感治疗新药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   3.关注痛风和降尿酸巨大的潜力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机遇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国痛风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患病率约为0.86%~2.20%,且患者呈逐步年轻化趋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紧密联系,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为9.3亿人,预计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群体数将达到14.2亿人;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为1.7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2.4亿人,痛风治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现有痛风治疗用药的安全性不足,目前治疗的依从性和达标率均较差,血尿酸达标诊次占比仅为7.01%,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3分占比约40%,疼痛控制不佳,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上市。目前以URAT1为靶点新药已有多个品种进入关键的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自主研发的SHR4640片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一品红的AR882已开始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在2024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大会上,AR882的溶解痛风石临床试验成果亮相已展现出Best in Class潜力,预计2025年EULAR大会上,AR882预计将展示更具潜力的临床数据。痛风急性期用药方面,2025年1月,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拟用于成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预计Q3有望获批。伏欣奇拜单抗不仅能降低急性期疼痛程度,而且能降低90%的发作风险,这是倍他米松等激素药物难以实现的。   4.口服减重药物头部企业持续加码,关注中国企业的机会   5月14日诺和诺德与Septerna宣布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现、开发并商业化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该项目合作金额总计约22亿美元,实际上Septerna的减重小分子新药仍在临床前阶段,未来推进临床时间仍需要较长时间。诺和诺德已有口服减重药的储备,据First Word Pharma报道,2025年4月22日,诺和诺德已向FDA提交申请,寻求批准其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片剂用于减重。诺和诺德的持续加码减重领域的并购,主要是来自礼来的竞争压力,2025年1季度,美国市场礼来的替尔泊肽处方量已超过司美格鲁肽。礼来在小分子和三靶点上研发进度也超过诺和诺德。2025年4月17日,礼来宣布其首个口服GLP-1小分子药物Orforglipron取得三期临床的积极结果,其高剂量组40周减重7.9%,而且安全性良好,并无观察到肝毒性,预计2025年年底礼来将向FDA递交Orforglipron的上市许可。目前在减重领域,中国企业布局早,研发突破迅速,并在多个方向实现出海。2025年3月24日,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签订协议,获得三靶点GLP-1的授权。在口服小分子GLP-1,默沙东、阿斯利康已落地和中国企业的合作。虽然辉瑞的失败,小分子的安全性问题是个不确定要素,但是对MNC来说,口服减重市场仍是个不可错过的赛道,依然有非常强的布局需求。国内企业方面,小分子和多肽载体均有布局,其中小分子方面,甘李药业、华东医药、歌礼制药已启动口服小分子的临床,多肽口服载体中,博瑞医药BGM0504片预计2025年申报临床。   5.中国创新药企业引领CAR-T技术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业是全球CAR-T技术变革的核心力量,2025年是实体瘤CAR-T,通用型CAR-T、免疫治疗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5月23日,科济药业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CT041)在中国开展的针对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癌的确证性I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摘要已于ASCO网站公布,在CLDN18.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G/GEJC患者中,舒瑞基奥仑赛对比标准治疗可显著改善PFS,并展现出有临床意义的OS获益,同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特征。2025年5月12日科济药业发布通用型CAR-T CT0596的初步临床数据,8例至少经过三线治疗后的R/R MM患者,5例患者已完成首次第4周的疗效评估,其中3例(60%)总体疗效评估达到严格的完全缓解/完全缓解(sCR/CR),4例(80%)获得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阴性;2例获得第14天的早期疗效观测数据,可测量病灶的下降幅度即分别达到92%和65%以上。5月13日,邦耀生物宣布,其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TyU19细胞)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研究成果已于日前正式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上发表,在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期间,该研究纳入了4例22-24岁患有复发/难治性SLE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在3个月内达到SRI-4持续应答标准,临床体征和症状方面均表现出持续改善。患者在3-6个月内SELENA-SLEDAI疾病活动度评分降至0分,关节炎、脱发、血管炎等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补体水平及关键抗体指标恢复正常。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关注合作出海和产品对外授权,技术平台价值凸显,推荐【益方生物】,关注【三生制药】、【和铂医药-B】、【百奥赛图-B】、【复宏汉霖】、【加科思-B】。   2)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转型,持续投入有望迎来收获期,中美双报品种存在对外授权价值,关注【海南海药】、【四环医药】、【远大医药】、【德展健康】。   3)关注通用型CAR-T技术的突破和实体瘤CAR-T进入上市阶段,建议关注【科济药业-B】、【永泰生物-B】。   4)痛风领域大病种领域,急性期新药上市带来新增市场及国产降低尿酸新药的海外授权,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   6)流感新药获批,市场迭代带来的机遇,推荐【众生药业】,关注【先声药业】。   7)医保目录品种放量,政策加码拓宽市场天花板,推荐【上海谊众】,关注【艾力斯】。   8)关注国内biotech企业经营扭亏,内销上量和出海突破,建议关注【诺诚健华】和【信达生物】。   9)连锁药店供给逐步出清,盈利模式变革带来增长空间拓宽,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关注【一心堂】。   10)原料药产业升级,关税冲击减弱,从尼古丁原料延伸至烟袋等终端产品,推荐【金城医药】。   风 险 提 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1页
    2025-05-25
  • 恒瑞医药(600276):业绩符合预期,国际化加速发展

    恒瑞医药(600276):业绩符合预期,国际化加速发展

  •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3月进院数据更新,多个新纳入医保创新药快速进院中

    新药周观点:创新药3月进院数据更新,多个新纳入医保创新药快速进院中

  • 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创新药牛市底层逻辑?ASCO数据哪些超预期?继续推仿创大Pharma重估

    医药生物行业周观点:创新药牛市底层逻辑?ASCO数据哪些超预期?继续推仿创大Pharma重估

  • 医药日报:GSK抗体疗法Mepolizumab获FDA批准,用于治疗COPD

    医药日报:GSK抗体疗法Mepolizumab获FDA批准,用于治疗COPD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5年5月2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42%,跑赢沪深300指数1.23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设备(+1.43%)、医疗研发外包(+0.98%)、线下药店(+0.74%)表现居前,疫苗(-0.68%)、血液制品(-0.43%)、医院(-0.27%)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新天地(+20.02%)、海辰药业(+20.00%)、多瑞医药(+20.00%);跌幅榜前3位为亚虹医药(-5.86%)、百济神州(-4.15%)、润都股份(-3.94%)。   行业要闻:   近日,GSK宣布,美国FDA批准其“first-in-class”抗体疗法Nucala(Mepolizumab)作为辅助维持治疗,用于伴有嗜酸性粒细胞表型、病情控制不佳的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Nucala是一种靶向IL-5的单克隆抗体,已开发用于治疗一系列与2型炎症相关的IL-5介导疾病。该药是首个在临床表现多样COPD人群中开展研究并获批用于嗜酸性粒细胞表型患者的生物制品,该疾病表型以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BEC)≥150个细胞/μL为特征。   (来源:GSK,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科伦药业(002422):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科伦博泰已根据科伦博泰及和铂医药与Windward Bio关于SKB378/HBM9378/WIN3781订立的独占性许可协议,收到Windward Bio支付的首付款,包括:1)现金付款,于2025年2月收到,及2)Windward Bio母公司的股权,该股权于获得中国境内相关监管批准并满足其他交割条件后在2025年5月完成交割。   九洲药业(603456):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药物科技于2025年3月17日-21日期间接受了FDA的cGMP现场检查,并于近日收到FDA签发的现场检查报告(EIR),该报告表明药物科技已通过本次cGMP现场检查。   华特达因(000915):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达因药业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丙戊酸钠口服溶液《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符合注册要求,批准注册。   迪哲医药(688192):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源头创新药物DZD8586和DZD6008将于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分别报告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的三项最新研究进展。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5-2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