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从国别竞争力看2025年中国创新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从国别竞争力看2025年中国创新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研报

从国别竞争力看2025年中国创新药供需及投资机会

  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医药行业成为永恒的朝阳行业。   然而,全指医药经历了三年回调后,“需求增长”并不是这个行业的全部逻辑。   首先,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通常会随着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而波动。一方面,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本质使得医药从来不缺新需求,2009-2019年全球及本土医药行业快速扩容,2020-22年受新冠全球需求激增,23-24年面临需求整体回落,但仍有新的大药诞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支付系统中重要力量,面临有限预算约束下会严格监管行业以控制需求的快速增长。展望2025年,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叠加使得行业需求向上?   其次,医药行业的供给变化需要结合全球国别竞争力研究,且通常体现“有限供给”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其竞争格局与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专利保护、政府监管等使得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供给变化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发生,不易陷入无序竞争的困局中。展望未来,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中国医药行业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最后,医药行业各细分行业成长、估值逻辑各有不同,原料药类周期品、创新药械疫苗类科技股、消费医疗类消费股。   因此,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以产业升级为锚点开展细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应结合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政策导向分析,得出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534

  • 发布机构: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4-12-03

  • 页数:

    40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老龄化、城镇化、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医药行业成为永恒的朝阳行业。

  然而,全指医药经历了三年回调后,“需求增长”并不是这个行业的全部逻辑。

  首先,医药行业的需求增长通常会随着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而波动。一方面,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本质使得医药从来不缺新需求,2009-2019年全球及本土医药行业快速扩容,2020-22年受新冠全球需求激增,23-24年面临需求整体回落,但仍有新的大药诞生。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支付系统中重要力量,面临有限预算约束下会严格监管行业以控制需求的快速增长。展望2025年,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创新周期和政策调控周期叠加使得行业需求向上?

  其次,医药行业的供给变化需要结合全球国别竞争力研究,且通常体现“有限供给”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十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其竞争格局与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专利保护、政府监管等使得该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供给变化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发生,不易陷入无序竞争的困局中。展望未来,我们是否可以看到中国医药行业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最后,医药行业各细分行业成长、估值逻辑各有不同,原料药类周期品、创新药械疫苗类科技股、消费医疗类消费股。

  因此,以供需结构为基石、以产业升级为锚点开展细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并应结合当下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政策导向分析,得出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生成的MarkDown格式的总结:

中心思想

本报告旨在分析202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的供需格局及投资机会,核心观点如下:

  • 全球创新药浪潮与中国产业升级:全球药品创新活跃,肿瘤、自免、减重等领域是创新热点。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从生产、研发走向销售分成,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 国内供需改善与政策支持:国内医药政策周期边际向上,全链条鼓励创新政策将进一步改善医保支付,商保支付初见雏形,刚需用药、创新品种将成为医药板块业绩最强劲的领域。
  • 投资机会聚焦:建议关注海外临床进展、BD预期以及创新药海外放量的相关标的。同时,关注国内供需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新品放量、集采预期稳定和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主要内容

全球:肿瘤、减重、自免是创新热点,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 未来大药潜力领域:肿瘤、自免、糖尿病&减重仍然是最有潜力诞生大药的领域,MASH、阿尔兹海默、疼痛等0到1领域也有一定的潜力。
  • 技术平台演进:看好ADC药物逐渐成熟的同时,双抗(包括IO双抗以及TCE双抗)有望成为新的全球交易热点。
  • 中国企业产业升级: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了产业升级,从生产、研发走向销售分成。看好具有国别竞争优势的小分子CDMO及ADC公司。

全球:药企市值随着重磅产品成长周期变动,中国企业空间大

  • 市值增长驱动力:大药的诞生带动药企市值阶段性创造新高。看好ADC、双抗相关资产数据读出带动MNC创造阶段性市值新高。
  • 中国药企成长空间:全球市值前20的制药公司中无一家中国企业,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药企成长空间大。

全球: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从生产、研发走向销售分成

  • 微笑曲线价值链:医药产业链价值符合微笑曲线,价值最丰厚的区域集中在研发和销售两端。
  • 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中国企业通过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从生产、研发走向销售分成。

2025年我们看好TCE、IO双抗在肿瘤、自免领域的对外授权机会暨其他领域0到1突破带来的关注度提升

  • BD交易热点:2025年ADC技术治疗肿瘤将逐渐走向成熟,而TCE、IO双抗针对肿瘤、自免将会是全球BD交易的热点。
  • 其他领域突破:MASH、疼痛、阿尔兹海默症、COPD等将会有0-1-10的突破,国内相关创新药标的将有外授权机会及映射机会。

肿瘤:IO升级+ADC是最重要的主线,国产创新药出海最前线

  • 肿瘤领域主线:肿瘤领域主要适应症的下一代疗法是PD1或PD1双抗+ADC。
  • 关注数据读出:关注康方生物AK112、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的数据读出情况。

糖尿病&减重:全球关注下一代产品进展,2025年开启国产化元年

  • 下一代产品趋势:多靶(提升疗效)、口服&长效制剂(提升便利性)和其他获益(增肌减脂等需求)发展。
  • 国内市场竞争:2025年信达生物、银诺医药的新药或将批准上市,2026年预计有更多药物上市销售加剧竞争。

自免:海外关注CAR-T、TCE对外授权机会,国内关注新品放量

  • 海外热点:2025年TCE、CAR-T治疗B细胞相关自免疾病是全球前沿热点,建议关注相关企业对外授权潜力。
  • 国内市场:2025年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一年。

其他:MASH、疼痛、神经等领域进展有望带来国内相关标的关注度提升

  • 新药上市催化:重磅新药的获批能够加速相关领域的关注度及发展,带来国内相关标的的映射机会。

技术平台:2025年TCE双抗有望成为新的全球热点方向

  • BD热点演进:2023-2024年TCE双抗在实体瘤和自免领域的突破有望带领其成为全球下一个BD热点。
  • 关注潜在交易:在血液瘤中展现出BIC潜力的TCE双抗;针对实体瘤和自免进行布局的TCE双抗。

专注本土市场也能有成果,创新药企业迎来基本面向上周期

  • 增长空间:创新药支出医保内占比仅为5-11%,未来有较大的确定性增长空间。
  • 政策支持:国家对创新药支持政策力度加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
  • 支付手段:国内商业健康险快速增长,为真正满足实际需求的创新药提供新支付手段。

内需:创新药空间足够宽广,专注本土也能有收获

  • 提升空间:目前创新药占医保药品支出约5-11%,相比欧美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 本土市场潜力:专注本土市场也能跑出大药。

内需: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行业整顿利好真创新

  • 政策支持:国家对创新药支持政策力度加码,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产业发展。
  • 行业整顿:反腐对刚需类创新药影响有限,且压缩部分神药市场空间,加速创新药替代。

内需:经历风雨洗礼,创新药企业整体迎来基本面向上收获期

  • 基本面向上:2024年以来制药板块大部分公司已经摆脱负面因素,进入基本面向上区间。
  • 盈利拐点:预计2025-2026年有10+biotech扭亏。

商保:医保局大力赋能商保发展,看好其远期带来的支付增量

  • 多层次医保体系:我国将持续建立“1+3+N”的多层次医保体系,商保是对基本医保的有力补充。
  • 政策支持:医保局大力赋能商业保险发展,未来5年惠民保及商保将成为医药行业重要的新增支付力量。

重点标的:优中选优,关注新品放量周期的阶段性高成长公司及出海潜力

  • 对外授权方向:IO双抗针对肿瘤,TCE双抗针对实体瘤、自免是2025年最重要的BD主线。
  • 国内市场方向:关注政策、医保、国产替代等总量逻辑下的创新转型顺利药企。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2025年中国创新药市场的供需格局和投资机会。全球创新药浪潮和中国产业升级为中国创新药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内供需改善和政策支持为创新药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议投资者关注海外临床进展、BD预期以及创新药海外放量的相关标的,以及国内供需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同时,需要关注医疗器械国内招标时间不确定、创新药谈判价格降价较多以及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40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