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64)

    • 常规检测恢复+新冠检测增加,推动公司业绩高增

      常规检测恢复+新冠检测增加,推动公司业绩高增

      个股研报
        金域医学(60388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 2021 年年报及 2022 年一季报。   常规检测恢复+ 新冠检测增加,推动 2021 年业绩高增。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9.43 亿元,同比+44.88%;归母净利润 22.20亿元,同比+47.03%;扣非归母净利润 21.89 亿元,同比+50.18%。单看 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26 亿元,同比+37.64%,环比+5.19%;实现归母净利润 5.47 亿元,同比+20.37%,环比-10.70%。公司 2021 年业绩同比增长主要因为:常规检测业务持续恢复以及新冠检测业务增加。2021Q4 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受核酸检测价格下降影响。   收入质量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日益增强。2021 年,公司实体肿瘤诊断、神经&临床免疫诊断、感染性疾病诊断(不含新冠)、血液疾病诊断业务收入分别同比+45.87%、+38.21%、+34.81%、+31.90%,带动特检业务(不含新冠)收入占比同比提升 1.68pct 至 50.45%。客户结构方面,公司来自三级医院(不含新冠)的收入同比+33.27%,收入占比同比提升 2.26pct 至 35.86%。受特检收入占比提升与客户结构优化等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0.60pct 至 47.26%。   核酸检测需求增加+期间费用率下降, 2022Q1 业绩超预期。 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51 亿元,同比+58.70%;实现归母净利润 8.50亿元,同比+58.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37 亿元,同比+57.84%。公司 2022Q1 业绩增长超预期,主要因为:(1)全国多地出现新冠疫情,核酸检测需求增加;(2)受规模效应等影响,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40pct、1.20pct。展望 2022 年,受核酸检测价格进一步下降影响,预计核酸检测业务贡献的利润将有所减少。伴随着新冠疫情防治措施逐步完善,后续国内新冠疫情将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常规检测业务贡献的利润将稳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22-2024 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40/19.95/22.64 亿元,EPS 分别为 4 .81/4.28 /4.86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15.78/17.71/15.61 倍。考虑到: (1)国外可比公司美国控股实验室新冠疫情出现前的 2005-2019 年的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 8.15%、4.45%,PE 均值为 18.06 倍;(2)受新冠检测利润贡献减少影响,预计 2022-2023 年公司业绩表现承压,但伴随着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常规检测业务有望实现15%-20%的增长,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来源; 给予公司 2022 年 20-24倍 PE,对应的目标价为 96.20-1 15.44 元/股,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检验样本控制风险,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服务执业风险,新冠疫情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29
    • CDMO业务增长强劲,2022Q1业绩超预期

      CDMO业务增长强劲,2022Q1业绩超预期

      个股研报
        九洲药业(603456)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   主营业务增长迅速+期间费用率下降,推动公司2021年业绩高增。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3亿元,同比+53.48%;归母净利润6.34亿元,同比+66.56%;扣非归母净利润5.73亿元,同比+77.86%。单看2021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9亿元,同比+17.47%,环比-6.79%;实现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13.85%,环比-18.92%;受项目交付节奏等因素影响,2021Q4业绩环比出现波动。公司2021年业绩同比高增主要因为:(1)CDMO业务、抗感染类与降血糖类原料药业务增长迅速;(2)受规模效应、运营效率提升、利息费用及汇兑损失减少等因素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6.47pct至14.69%。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34pct、3.58pct、2.54pct。受产品结构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4.18pct至33.33%。期间费用率下降抵消毛利率下降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带动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1.26pct至15.61%。   项目管线日益丰富,CDMO业务增长强劲。2021年,公司CDMO业务实现收入23.11亿元,同比+78.67%,营收占比同比提升8.03pct至56.88%;毛利率同比下降2.76pct至38.58%。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助推客户的1个NDA新药项目通过NMPA原料药现场核查,1个NDA项目获批上市。截止2021年底,公司承接的I/II期、III期、已上市项目分别达582、49、20个,较2020年底分别增长32.88%、22.50%、25.00%。公司CDMO项目管线日益丰富,项目漏斗效应逐步显现,将持续助推公司CDMO业务快速增长。2021年12月,公司以3400万美元价格收购Teva集团下属的泰华杭州100%股权,进一步扩充优质产能,提升公司业务承接能力。   抗感染类、降血糖类原料药增长良好,原料药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   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13.10亿元,同比+16.37%;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5.51pct至32.51%。进一步细分来看,抗感染类、中枢神经类、非甾体类、降血糖类药物分别实现收入4.51、3.86、2.12、2.60亿元,同比+20.14%、+0.29%、+5.81%、+57.69%,毛利率同比变动-13.60pct、-2.51pct、-2.24pct、+2.53pct。报告期内,公司新研发的降血糖类产品助推客户制剂产品在欧洲获批上市。当前公司共有17个仿制药制剂项目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其中,制剂产品AED-02缓释片ANDA处于FDA审批、NMPA上市申请阶段,制剂产品T2DM-02缓释片已获NMPA上市申请受理。未来,在仿制药制剂获批上市的助推下,公司原料药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2022Q1业绩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同比改善。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4亿元,同比+60.46%;实现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120.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102.28%。公司2022Q1业绩增长主要因为:(1)公司深度拓展客户和产品管线,研发及产品交付能力进一步提升,新业务订单和项目的增长势头良好;(2)公司服务的已上市项目持续稳定放量,商业化阶段项目收入稳步增加;(3)受业务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2022Q1毛利率同比提升4.11pct至35.36%。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保障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22年3月,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公司拟向297名激励对象授予184.5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0.2216%,授予价格为23.82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0年的净利润为基数,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93、9.03、11.60亿元,同比+20.88%、+30.23%、+28.5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2024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01/12.04/15.94亿元,EPS分别为1.08/1.45/1.9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1.30/30.92/23.34倍。考虑到:(1)过去3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速约为47.11%,PE(TTM)的平均值约为72.59倍,PEG约为1.54;(2)未来3年,公司业绩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36.00%左右;给予公司2022年50-55倍PE,对应的目标价格为54.00-59.4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行业政策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人才流失风险,中美贸易摩擦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21
    •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行业迎来发展拐点,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医疗器械行业深度:行业迎来发展拐点,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医疗器械
        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生物科研试剂是科学研究的必需工具,其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下游客户众多。随着全球对于生物药的积极研发和生命科学机理的深入探索,全球生命科学行业迅速发展。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预计将于2024年达到246亿美元;国内市场预计将于2024年达到260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2019-2024间国内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8%。   下游科研+工业双轮驱动,未来成长可期。我国生物科研试剂下游为科研机构和医药工业用户,其研发投入持续加码,推动生物试剂市场空间打开。2015-2020年间,我国在生命科学经费投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8.3%,2020年达1004亿元,未来仍将高速增长;生物药、疫苗研发、体外诊断等医药行业持续高景气,配套试剂需求稳步增长。   新冠疫情带来发展机遇,国产替代正当其时。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限,国内企业抓住机遇,创新研发新冠相关产品,业绩大幅增长,市占率不断提升。加之国内厂商技术开发和定制化服务的技术积淀,在部分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我们认为国内企业可以通过灵活的定价策略与海外企业开展竞争,推动进口替代的加速。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我国科研投入及下游生物医药行业持续高景气的背景下,我国生命科学试剂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现阶段行业国产化率仍然较低,但随着国内企业研发不断加大、技术持续升级,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我们看好行业整体发展,建议重点关注:(1)掌握功能性蛋白试剂上下游技术、业务拓展能力较强的优质标的诺唯赞;(2)精耕人源蛋白领域的技术型公司百普赛斯;(3)产品种类齐全的重组蛋白龙头义翘神州。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影响试剂公司订单及收入;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国产替代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升级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03-30
    •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重视中药基本面变化,关注2022年边际改善板块

      医药生物行业月度报告:重视中药基本面变化,关注2022年边际改善板块

      中药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2021 年 12 月,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 2.57%,在申万 28 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13 位。截止 2022 年 1 月 11 日,医药生物板块 PE (TTM,整体法)均值为 33.18 倍,位于 2011 年以来后 24.50%分位数。   中药板块:建议关注具备长期增长逻辑的三个中药细分方向。回顾2021 年,中药行业基本面开始出现以下几点具有长远影响的变化:(1)医药端:在国家鼓励中药创新、优化中药审评程序与注册分类等政策影响下,中药创新药获批数量增加。(2)医保端:覆盖范围有望扩面,中药饮片可保持不超过 25%加成,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施行 DRG 支付。(3)医疗端:加强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增加中医药服务供给。(4)企业端:多家药企发布或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目标积极。在重视中药政策层面与企业层面的积极变化之余,我们也需要关注政策落地情况、企业业绩兑现情况以及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集采降价情况。展望中药板块后市机会,我们认为经过普涨后,中药板块行情将出现分化,建议关注具备长期增长逻辑的三个中药细分方向:(1)中药创新药;(2)品牌价值高、政策免疫性强、可持续提价的中药消费品;(3)市场扩容、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好的中药配方颗粒。   非中药板块:建议关注 2021 年业绩高增板块、2022 年存在边际改善的板块。进入 2021 年年报业绩预告披露期,建议关注 2021 年业绩有望高增的板块:创新药产业链(如 CXO、生命科学上游)、生物制品、医学检验板块等。同时,我们重点推荐关注 2022 年存在边际改善的板块,包括:受益于创新药放量、国际化有望取得积极进展的创新药板块;受益于新冠小分子口服药物放量、商业化生产项目增加、产能持续扩张的 CDMO 板块;以及零售药店、医疗服务、品牌中药板块等。   风险提示:耗材、药品价格降幅超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反复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2-01-1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