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2017年中国医疗互联网生态图谱数据,对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进行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医疗资源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基石
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医疗资源提供方(传统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其合作模式直接影响着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范围。
患者端和医生端服务是互联网医疗的两大核心
患者端服务以问诊、预约挂号等高频服务为主,市场潜力巨大,但变现能力有待提升;医生端服务则致力于辅助患者诊疗和提升医生自身价值,其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医生价值的转化。
医药电商和智能硬件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受到网上零售市场成熟度的推动,但处方药网售和医保支付的限制仍是主要障碍;智能硬件市场潜力巨大,但缺乏标准化和监管是其发展瓶颈。
主要内容
医疗资源提供方与互联网运营方的合作模式分析
报告分析了传统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院作为医疗资源提供方,与互联网运营方之间的合作模式。传统医疗机构的预约挂号服务空间大,但导诊效率低,地区差异明显。互联网医院则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远程疾病问诊、疾病管理和患者管理等服务。 医疗资源提供方为互联网医疗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而互联网运营方则为医疗资源提供方提供了信息化服务和市场拓展的机会。
患者端互联网医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患者端互联网医疗服务种类繁多,创新空间巨大。问诊咨询和预约挂号服务用户集中度较高。2017年,患者服务付费意识逐渐建立,患者端变现能力有所提升。 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用户体验的提升和服务模式的创新。
医生端互联网医疗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医生端服务的两个出发点是辅助患者端诊疗服务和沉淀转化医生用户价值。医生、护士、药师等专业人员是互联网医疗的重要资源。将医生价值转化为行业价值是医生端服务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 药品质量和数量是医生端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医药产业链上游企业参与互联网医疗模式的探索
药品生产/批发/零售商的加入,帮助互联网医疗企业构建了“医疗+药品”的业务生态闭环,加速了商业模式的探索。 这表明医药产业链上游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医药电商的市场现状及发展瓶颈
医药电商成为互联网医疗的主要盈利模式之一。网上零售市场的成熟是医药B2C快速发展的主力因素。然而,处方药网售和医保支付的限制是医药电商市场的主要障碍。2017年,医药电商企业在线下仓储、配送等渠道的铺设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智能硬件市场现状及发展挑战
互联网医疗与智能硬件的深入结合,实现了用户自行采集身体数据,了解病情发展,培养用户使用习惯。但目前大部分产品围绕慢病、母婴、健康管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无法作为就医参考。 亟需国家相关机构给予明确规范与监管,确保产品安全、有使用价值。
技术赋能互联网医疗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机器人、人工智能和信息系统等技术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互联网医疗运行效率。基因检测助力精准医疗,推进医疗服务个性化发展。 技术在提升用户体验和优化服务流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总结
2017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生态图谱显示,医疗资源、患者端服务、医生端服务、医药电商和智能硬件是市场发展的关键要素。 医疗资源是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基石,患者端和医生端服务是两大核心业务,医药电商和智能硬件是主要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然而,市场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医疗资源整合难度大、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监管政策不完善等。 未来,互联网医疗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政策,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