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4)

    • 2018年半年度报告点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积极转向创新药企

      2018年半年度报告点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积极转向创新药企

      个股研报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广生堂(300436)2018年半年度报告进行了点评,核心观点如下: 研发投入驱动增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占比高达营业总收入的37.95%,尤其是在全球创新药GST-HG161抗肝癌靶向药物的研发上,预计9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直销模式占比提升:公司积极拓展直销渠道,直销模式销售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73.86%,显示出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的有效调整。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替诺福韦的市场拓展潜力以及公司优质的研发管线,维持对广生堂的“增持”评级。 主要内容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析 2018年上半年,广生堂实现营业总收入16,226.96万元,同比增长8.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5.51万元,同比减少84.13%。 研发投入与创新药进展 研发投入大幅增长:2018年上半年研发投入6,158.12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37.95%,同比增长71.83%。 创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全球创新药GST-HG161抗肝癌靶向药物预计9月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该药物具有全球知识产权,且药效在同靶标在研药物中表现突出。 销售模式分析 直销占比提升:上半年直销模式销售收入11,985.1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3.86%,较上年同期的59.85%显著提升。 替诺福韦销售平稳:替诺福韦实现销售收入2,540.5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5.66%,销售情况平稳。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6亿元、5.60亿元、7.50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0.49亿元、0.6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6元/股、0.35元/股、0.45元/股,对应PE分别为98.15倍、72.91倍、56.71倍。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广生堂2018年半年度报告,指出公司在研发投入、直销模式拓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和创新药的临床试验进展预示着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同时,直销模式占比的提升也反映了公司在销售策略上的有效调整。基于这些因素,维持对广生堂的“增持”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替诺福韦市场拓展放缓、新药研发风险以及战略效益不达预期等风险。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18-08-24
    • 研发投入大,替诺福韦助力公司高增长

      研发投入大,替诺福韦助力公司高增长

      个股研报
      好的,这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按照您指定的格式和要求生成的 Markdown 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先驱:广生堂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四大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原料药及制剂注册批件的医药企业,产品线齐全,在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替诺福韦市场潜力巨大:替诺福韦已纳入医保,具有零耐药、孕妇可用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研发管线丰富:公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新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创新转型。 主要内容 一、广生堂——专注肝脏健康 公司概况:广生堂专注于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该领域的先驱企业。 业绩分析:受医药行业改革和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公司2017年业绩有所放缓,但研发投入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将助力未来增长。 直销模式改造:公司积极进行直销模式改造,并与国药控股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以应对“两票制”政策的影响。 研发投入: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布局脂肪肝、肝癌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并取得重要进展。 主营业务:公司主导产品包括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其中恩替卡韦是核心产品,替诺福韦市场潜力巨大。 二、公司“首仿”替诺福韦,抢占未来百亿级大市场 乙肝市场分析: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替诺福韦优势:替诺福韦作为乙肝一线用药,具有零耐药、孕妇可用等优势,且已纳入医保,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替诺福韦:公司是全国首家乙肝适应症替诺福韦获批企业,市场高景气,有望复制恩替卡韦的成功路径,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 三、公司研发助力,关注肝脏健康领域 非酒精性脂肪肝新药:公司与药明康德合作研发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新药GST-HG151有望于今年同时在中美申报IND,填补全球肝纤维化领域的空白。 肝癌新药:公司在肝癌新药GST-HG161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该药物具有药效显著、靶标选择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有望进军肝癌治疗领域。 其他药品研发:公司在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药品方面也取得了补充批件和研发进展。 四、医疗服务子公司设立,战略合作引领未来增长 医疗服务领域:公司积极介入医疗服务领域,设立多家子公司,专注生殖科学、妇儿医疗,完善高端妇儿医疗的产业链布局。 辅助生殖领域:公司涉足辅助生殖领域,与Reproductive Genetic Innovations, LLC等机构合作,提供高端生殖科学服务,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 广生堂作为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先驱企业,凭借其齐全的产品线和领先的市场地位,在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司首仿的替诺福韦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同时,公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癌新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创新转型。此外,公司积极介入医疗服务领域,专注生殖科学、妇儿医疗,完善高端妇儿医疗的产业链布局,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8页
      2018-04-22
    • 他山之石·产业研究系列报告第71期: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趋势加速,前景可期

      他山之石·产业研究系列报告第71期: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趋势加速,前景可期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国产医疗器械正在加速替代进口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这一趋势主要受益于国内利好政策、国产厂商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的完善。虽然国内三甲医院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度仍然较高,但国产医疗器械在中低端市场已取得显著进展,并在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心脏支架等领域实现进口替代。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以及国产医疗器械性价比优势的凸显,国产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趋势加速 报告指出,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的趋势日益明显。虽然国内三甲医院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但国产厂商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已占据一定份额,并且在心电图机、超声诊断仪、心脏支架等高端领域也取得了突破。以乐普、万东、迈瑞等为代表的国产医疗器械厂商,其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市场认可,与进口品牌的差距正在缩小。 利好政策驱动行业发展 国家出台的利好政策是推动国产医疗器械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年10月发布的《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大幅提升了对创新医疗器械的政策支持力度,这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加强创新和研发能力,引领国产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集中度。此外,两票制、营改增等政策也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变革,释放了市场需求。 主要内容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特点分析 报告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其四大特点: 细分市场众多,产品品种繁多: 大部分细分品类的市场规模在几十亿元左右,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技术含量高,研发风险大: 涉及精密加工、微量控制、新材料等技术,高端器械研发周期长,至少需要3年。 终端议价能力强,大型设备粘性强: 公立医院市场占比较高,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大型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也较高,导致设备粘性强。 受政策影响大: 政府政策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影响深远,两票制、营改增、提高配送集中度和组件采购联合等政策都对行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新医改则进一步释放了市场需求。 国产医疗器械厂商发展现状及机遇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年增速约为15%。国内医疗器械四大板块按市场容量规模依次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和IVD产品。由于大型三甲医院准入门槛较高,基层医疗机构逐渐成为国产厂商的主要下游客户。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对中高端设备的需求,为国产医疗器械提供了发展机遇。国产医疗器械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和政策导向优势,有望取得显著发展。 行业发展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提示了行业发展风险:行业专家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川财研究观点;系统性或时效性会因市场环境而变化,不代表投资建议。 总结 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深入分析,指出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的趋势正在加速,市场前景广阔。这一趋势主要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的支持、国产厂商研发能力的提升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的完善。虽然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壁垒高、政策影响大等挑战,但国产医疗器械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政策扶持,有望在中低端市场继续扩大份额,并在高端领域取得突破。 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行业风险,投资决策应谨慎。 未来,持续关注政策变化、技术创新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将对国产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18-01-11
    • 他山之石·产业研究系列报告第48期:医疗器械售后维修市场潜力巨大

      他山之石·产业研究系列报告第48期:医疗器械售后维修市场潜力巨大

      医疗行业
      # 中心思想 ## 医疗器械售后市场潜力与竞争格局 本报告指出,随着医疗器械产品同质化加剧和医疗改革的深入,医疗器械售后维修服务正成为新的市场焦点。国内医疗器械售后维修市场容量巨大,但主要由生产厂家占据,第三方维修公司市场份额较小。 ## 第三方托管服务的发展趋势 报告强调,借鉴欧美经验,第三方整体托管将是未来发展趋势,能有效降低医院管理成本并带来价格优惠。同时,技术革新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加速行业升级,为第三方售后服务带来更大发展潜力。 # 主要内容 ## 医疗器械售后市场竞争激烈 医疗器械产品同质化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激烈,厂商开始重视售后维修服务。国内医疗器械售后维修市场容量近1000亿,但大部分市场份额被生产厂家占据,第三方医疗器械维修公司仅占剩余部分。政策层面,"18号令"明确了第三方售后服务公司的合法地位,打破了原装厂商的垄断。 ## 第三方整体托管或将成为趋势 欧美国家已普遍采用第三方公司整体托管医疗器械售后服务,以提高医院管理效能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第三方整体托管的优势包括降低医院设备管理成本,以及在新设备采购和维修方面享受规模化运营带来的价格优惠。目前国内第三方整体托管服务仍有待发展,代表性公司包括上海昆亚、上药桑尼克、健康力医疗、上海柯渡等。 ## 技术革新加速行业升级 医疗器械产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了第三方维修公司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启“云售后服务”模式,通过远程指导与操作提供技术保障。专家认为,随着医疗产业链节点企业关系简化,第三方医疗器械售后服务领域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医疗器械售后维修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竞争格局,指出第三方整体托管是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了技术革新对行业升级的推动作用。报告认为,第三方医疗器械售后服务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值得关注。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17-12-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