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714)

    •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医疗器械赛道(上)-寒冬困境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医疗器械赛道(上)-寒冬困境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医疗器械
        近年来,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主线,随之也诞生了多家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医疗器械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升级。18A规则的设立为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平台和机遇,医疗器械行业活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改革不断挤出行业发展水分,加速市场整合升级,激发行业追求更高性价比,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自2018年4月份港股新规改革新增18A章以来,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63家企业通过此规则在港股IPO,其中复宏汉霖、君实生物、诺辉健康、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康希诺生物等已经成功摘“B”。虽然遇到寒冬困局,但2023年,多家Biotech创新药企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并且18A企业用成功的商业案例已向市场发出积极的信号:如BioTech产品出海授权告捷、药物临床头对头试验成功、企业成功股权出售等   血管介入类器械市场状况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及压力变化,血管介入器械诊疗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产品中标数量及金额呈稳定上升态势。2023年,血管介入器械中标总成交数据量21,0755件,全年整体成交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四季度成交数量82,842件,占整体百分比39.3%。从金额上来看,中标总金额为14.3亿元;其中第二季度中标金额为4.4亿元,占整体百分比31.0%   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状况   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占比最高的三个子领域分别是分子诊断、免疫诊断与生化诊断,其中免疫诊断是以免疫学为原理基础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诊断,主要包括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胶体金、荧光免疫等,目前免疫诊断已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细分领域,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迭代和分级诊疗的推进,免疫诊断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非血管介入类器械市场状况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非血管疾病发病率趋高,非血管介入手术取得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非血管介入手术数量提升。全球已进行的非血管介入手术数量由2016年的77.1百万例提升至2022年的125.1百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256.2百万例。聚焦中国市场,已进行的非血管介入手术量由2016年的21.1百万例增长至2022年的37.6百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达89.0百万例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09-25
    • 2024年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宏观环境分析报告:“民生”+“科技”属性保证行业长期发展基本面

      2024年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宏观环境分析报告:“民生”+“科技”属性保证行业长期发展基本面

      医疗服务
        宏观经济逐步回暖,医疗行业稳步增长中国整体医疗支出及占GDP比重持续增加,“民生”和“科技”属性保证行业长期发展基本面,近10年来中国整体医疗支出持续增加,202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8.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达7.1%,未来,在居民健康意识加强、老龄化加剧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整体医疗保健支出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同时国家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战略任务,医疗作为高科技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将是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度老龄化社会下,慢病防治成为关键目标对比全球主要国家老龄化率扩大的时间,亚洲国家老龄化速度明显较快,中国仅用了20年完成从老龄化向中度老龄化社会的转变。从中国人口结构来看,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出生率持续走低,人口增速放缓,2023年,65岁以上人口达到216.8百万人,占总人口的15.4%由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及慢性病患者生存期延长等对慢性病发病的影响,中国慢性病患者基数仍将不断扩大,并呈现年轻化及老年人患病率高的特点,政府出台国家级专项规划加强慢性病管理,引领提升各地区慢性病防治水平   药物审批流程优化,创新与临床价值并重中国鼓励新药研发创新和使用,加快临床急需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2019年以来,各类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创新药IND受理数量由2019年的688件增长至2023年的2,298件,数量年复合增速为35.2%,其中,化学药占比最多,从适应症来看,主要集中在抗肿瘤、皮肤及五官科、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领域。创新药NDA受理数量由2019年的30件增长至2023年的133件,数量年复合增速为45.1%,具有高度的临床价值和紧迫性的药物成为优先审评通过的重点品种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09-23
    •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制药赛道(上):寒冬困境下,Biotech创新药企如何破局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制药赛道(上):寒冬困境下,Biotech创新药企如何破局

      生物制品
        创新药License-out获得较大成功,国产创新实力得到全球认可,创新药备受市场关注;孤儿药较高的研发成功率将给予药企研发信心,同时在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优惠政策的背景下,市场尤为关注罕见病治疗。中国生物科技行业作为国内医药政策红利和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的最直接受益者,其发展空间广阔   港股18A规则自2018年运行以来,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63家企业通过此规则在港股IPO,其中复宏汉霖、君实生物、诺辉健康、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康希诺生物等已经成功摘“B”。虽然遇到寒冬困局,但2023年,多家Biotech创新药企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并且18A企业用成功的商业案例已向市场发出积极的信号:如BioTech产品出海授权告捷、药物临床头对头试验成功、企业成功股权出售等   小分子药物市场状况   小分子药物是指分子量在1,000道尔顿以下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易于被机体吸收、不涉及免疫原性、稳定、可口服、易吸收、工艺成熟、易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随着肿瘤发病率居高不下,小分子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治疗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小分子药物发现进入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时代,技术更新迭代,推动小分子药物市场创新发展。此外,政策支持下,小分子药物获批数量稳定增长,创新疗法占比不断攀升,推动市场快速扩容   抗体药物市场状况   抗体药物是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未来,具有极大治疗潜力的新一代抗体药物,如ADC和双抗,凭借更为优秀的治疗效果、更高的特异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将随着更多候选药物的获批,市场空间大幅增长。   多肽药物市场状况   多肽药物是介于大分子蛋白质药物和小分子化学药物之间的具有调节细胞生物功能的药物。由于多肽药物的特性,患者多通过注射用药,且需长期以较高频率用药以维持药效,导致患者用药不便、依从性不高,随着多肽药物递送技术的优化与突破,将进一步释放多肽药物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多肽药物的规模化生产仍存在较高壁垒,催生了对于行业对于CDMO的需求,未来多肽药物企业将向原料药、制剂、CDMO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发展,多肽CDMO商业模式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4-09-20
    • 中国药物毒理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药物毒理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中国磁在医疗中的应用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磁在医疗中的应用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互联网医疗健康:重塑医疗生态,引领健康未来新篇章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互联网医疗健康:重塑医疗生态,引领健康未来新篇章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包括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互联网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医疗信息查询,发展成为全节点覆盖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同时,数字和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各类生活方式平台的高速发展,为互联网医疗进入下沉市场提供了数字基础。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包括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手段,与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这种业态旨在通过互联网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其商业模型多基于医疗卫生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08-30
    • 2024年中国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白皮书

      2024年中国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白皮书

      化学制药
        全球及中国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的癌症大国,中国恶性癌症发病的主要类别有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以及食道癌,高发及死亡的癌症病人催生了对创新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的庞大需求。从中国整体市场来看,2023年中国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达到734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075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6.0%,远超于同期全球水平,展现出中国市场的强劲增长势头。   中国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行业代表企业-浙江同源康医药   从企业优势来看:2024年8月,同源康作为香港交易所第66家根据18A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仅用不足7个月的时间便迅速完成了上市流程,有望成为2024年同类企业中发行规模最大的一家,这不仅展现了公司在运营上的高效性,也反映了社会资本市场对同源康医药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从技术优势来看:同源康拥有领先的研发进展以及差异化的产品管线,专注于市场最优药物的研发,其核心产品TY-9591是全球唯一与奥希替尼进行头对头临床实验对照的EGFR-TKI。   从赛道优势来看: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和精准医疗需求的增长,靶向药物已逐渐成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案。小分子抗肿瘤靶向药物产品多样化,市场前景广阔,为同源康医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增长机会。
      头豹研究院
      50页
      2024-08-30
    •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肿瘤医疗服务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医药合同销售外包(CSO):行业站上医药商业盈利新风口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药合同销售外包(CSO):行业站上医药商业盈利新风口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医药合同销售外包(CSO)是医药外包服务(CXO)产业链的最后一项环节,促进了药品从生产企业流向流通企业最终到达需求终端这一整个流通链条的形成,提升了药品整体流通的效率。从行业特征看,专业化、规模化是CSO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行业门槛相对较低,销售渠道是其核心竞争力。目前,CSO主承业务多为普药、仿制药、医疗器械和OTC,原研药占比较小但极具增长空间。未来随着新药不断涌入市场,药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预计其会更倾向于选择专业的CSO服务,促进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张。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08-27
    • 2024年中国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银发经济与政策双轮推动中药行业高景气发展

      2024年中国中药行业发展前景分析:银发经济与政策双轮推动中药行业高景气发展

      中药
        中药基于中医药理论指导,涵盖药材、饮片、成药等多种形式,分类上依据药效、自然属性及剂型,展现其多样性与应用广泛性   中药的定义和分类   中药的定义与分类   中药是指在中国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广义的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等细分行业。中药材源自植物、动物、矿物,去除非药用部分后制成。中药饮片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包括原药材及其加工品。中成药为经特定配方加工或提取的药品,如丸剂、散剂等。中药按药效、自然属性和药用部位及成药剂型分类,如解表药、清热药、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以及外用和内服成药剂型,如膏贴剂、丸剂等。这些分类为中药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头豹研究院
      20页
      2024-08-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