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746)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胎企开启新一轮出海,设备端有望充分受益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胎企开启新一轮出海,设备端有望充分受益

      化学制品
        本土胎企扬帆出海,设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从全球轮胎消费市场来看,欧美市场仍为核心消费区域,2023年欧洲和北美地区轮胎消费合计占比超过50%,考虑到欧美市场需求在轮胎市场中的重要性,轮胎出口也是国产胎企的必经之路。我国作为轮胎生产大国对出口市场的依赖度也较高,近几年国产轮胎凭借性价比优势不断提升全球市占率,考虑到欧美地区曾对我国轮胎企业多次发起双反调查,当前全球贸易政策变化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因而国内轮胎企业纷纷开始在海外布局从而规避风险。国产轮胎设备产品质优价廉,能够满足我国胎企通过性价比抢占市占率的降本需求,同时国内轮胎设备企业具备更好的服务意识和更快的响应速度,更能乘上国内轮胎企业出海的东风。   轮胎制造过程复杂精细因而要求设备高质高效,国产轮胎设备企业具备较强竞争力。轮胎主要由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帘线和化学原料构成,具备多层特定结构,制造包括密炼、半成品制备、成型和硫化四个关键步骤。从生产环节的重要性来看,密炼环节作为轮胎加工的头道工序,产出的胶料品质影响着后续的加工性能和制品质量,同时由于炼胶耗能较大对轮胎生产成本也有较大影响,因而设备也在不断向低能耗和高质量方向发展;成型环节为轮胎制备的核心工序,技术壁垒也相对较高;硫化环节中的模具则是决定轮胎内在质量的关键工具,因其具备消耗品属性所以增长弹性更大;硫化环节的硫化机对可靠性和精度也有较高要求,目前液压式硫化机凭借性价比优势也逐渐成为主流;半成品制备环节中的相关设备技术难度则相对较低。从当前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密炼、成型环节国内厂商和海外企业设备性能指标差距较小,半成品制备和硫化环节的相关设备国内企业竞争力较强且龙头企业较为领先。   我国橡机企业收入快速增长,行业格局优化过程中龙头企业强者恒强。根据全国橡塑机械信息中心统计,2023年全国近百家橡机企业销售额突破236亿元,前三十名总销售收入突破227亿元,同比增长31%;前两大企业豪迈科技和软控股份的收入合计占前三十名总收入的49%,同比提高11pct,行业集中度提升较为显著。考虑到轮胎生产所需设备具备定制化的特点,下游胎企需先定制再试用最后下单,胎企和设备厂商会在长期合作中相互绑定,所以轮胎设备行业存在明显的先发优势,龙头厂商的客户积累较为深厚。随着国产胎企纷纷出海扩产,头部设备厂商也能更快把握机遇从而实现新一轮的增长。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本土轮胎企业出海扩产将为轮胎设备企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具备规模和先发优势的龙头设备厂商能更快满足胎企的扩产需求,从而承接更多订单进一步实现自身的快速增长。建议关注:①豪迈科技:作为全球轮胎模具龙头,产品种类齐全并拥有全球化的客户网络,轮胎模具业务作为基本盘受益于轮胎企业扩产将实现稳步增长,数控机床业务可凭借自身产品质量打开市场,有望带来新增量;②软控股份:作为全球轮胎设备龙头,能为轮胎智能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覆盖轮胎生产80%的核心高端装备,因而随着轮胎企业扩产给公司带来的业绩弹性也相对较大,橡胶新材料业务中的“液体黄金”材料性能优异,随着大客户采购量的提升收入可实现确定性增长。   风险提示   轮胎企业扩产需求下降风险、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7-08
    • 新一期激励计划发布,化学发光业务加速拓展

      新一期激励计划发布,化学发光业务加速拓展

      个股研报
        万孚生物(300482)   事件   2024年7月6日,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12.82元/股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1416万股股票,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3.00%,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人员等共计236人。   经营分析   设置利润及化学发光业务高增长目标,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公司设置归母净利润增长率(目标A)和化学发光业务销售收入增长率(目标B)2个考核指标,目标A要求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增长率达到30%、60%、100%;目标B要求化学发光业务销售收入较2023年增长率达到70%、175%、300%。且如果2个指标其中一个完成情况低于85%均无法在公司层面解除限售,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预计股份支付费用1.33亿,将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按照公告对激励计划支付费用的预测,此次激励计划将确认的总费用约为1.33亿元,分为2024-2027年共4年进行费用摊销,费用最高的年份费用达到5779万元,对各年净利润将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本激励计划将提升员工凝聚力、团队稳定性,并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对公司长期业绩提升将发挥正向作用。   检测项目持续增长,化学发光业务有望快速拓展。公司2023年新推出超高速FC-9000系列、桌面式FC-2000系列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搭配已上市的近百个检测项目,实行常规项目和特色项目双线并行的策略,产品线涵盖肿标、甲功、心标、炎标等常规检测品类,同时在出凝血领域、慢病领域布局了血栓、高血压、子痫等检测标志物,作为特色项目来满足差异化的临床需求,未来公司在管式化学发光业务另有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2、8.37、10.37亿元,同比增长34%、28%、24%,EPS分别为1.38、1.77、2.20元,现价对应PE为17、13、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宏观环境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08
    • 医疗行业周报:高层级政策落地推动医药复苏,重点布局两大战略方向

      医疗行业周报:高层级政策落地推动医药复苏,重点布局两大战略方向

      医疗服务
        我们认为,近期医药板块最重要的投资变化,一是高能级的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的出台;一是半年报窗口期的来临和板块表观业绩拐点的出现。下半年医药板块投资的配置布局也围绕这两大变化展开。   根据中国政府网,7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全链条强化政策保障,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要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资源,强化新药创制基础研究,夯实我国创新药发展根基。我们认为,这一高能级政策出台,不仅将为创新药产业链条的带来实实在在的支持和保障,更能有效消除市场对医药板块的政策忧虑,创造估值回升趋势。   此外,半年报窗口来临,市场对企业业绩表现的关注度升高。从行业一季度业绩和Q2以来的整体发展形势来看,考虑行业政策周期、去年同期基数、以及医保结算周期等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应对Q2业绩的温和复苏保持合理预期,Q3-Q4将是医药板块企业明显提速改善的拐点,Q3复苏趋势会比Q2单季度表现更值得关注。   创新药:政策持续鼓励,持续看好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赛道、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赛道,以及高性价比底部龙头。   生物制品:内资胰岛素企业加速向创新型药企转型,同时全面推进产品出海战略,布局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建议持续关注内资胰岛素企业研发及商业化进展。   医疗器械:看好未来国产医疗器械海外拓展的前景,建议重点关注在产品临床创新、制造供应、客户粘性、渠道布局方面具备优势的企业。   中药&药店:担忧情绪持续发酵,中药板块整体估值回调明显,前期筹码经历大幅出清后,情绪面有望触底。后续建议院外关注品牌力强、经营稳健、业绩仍有望持续增长的相关企业。   医疗服务与医美:根据重庆卫健委数据,重庆24年1-5月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累计同比+6.5%,预计随暑假到来,终端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建议关注医疗服务龙头复苏及医美新品放量机会。   投资建议   结合政策面和业绩面的表现,考虑机构医药持仓处于低位,我们有理由认为,医药板块Q3将迎来改善行情,同时医药板块整体超过3年的长期调整也有望反转。   为了把握这种行情,我们建议积极从两个板块进行重点布局:1)高创新药械品种享受创新支持政策红利:如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赛道、ADC(抗体偶联药物)和双抗赛道、电生理/内窥镜等创新医疗器械赛道;2)院内存量药械需求Q3复苏:如部分景气度较高的生物制品(长效干扰素、三代胰岛素、血液制品等)、精麻药物、化学发光诊断、医疗设备、原料药(如维生素、抗生素等)等。   重点标的   恒瑞医药、特宝生物、康方生物、迈瑞医疗、花园生物。   风险提示   汇兑风险、国内外政策风险、投融资周期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7-08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万华化学POE一次性开车成功,龙头有望持续开疆拓土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万华化学POE一次性开车成功,龙头有望持续开疆拓土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下跌0.86%,跑赢沪深300指数0.02%。标的方面,本周没有明显的主线,上涨标的原因有所不同,比如:受益于下游高景气度、预期中报业绩较佳,我们的理解机会仍需等待。   估值方面,当前板块估值已经到了历史极值附近,可以逐步乐观起来,其中PB历史分位数为1%,PE历史分位数为48%。库存方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的历史分位数为2%,库存水位线较低。   基础化工行业边际变化方面,本周万华化学POE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此外,公司计划扩产IPDI和IP。机器人行业,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亮相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建议继续关注该产品的量产进程。投资方面,建议继续聚焦高股息和化工龙头。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2024年6月29日,万华化学新材料事业部一期20万吨/年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于当日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中国首套大规模自主研发的POE工业化装置一次性高质量开车成功。   大事件二:根据《科创板日报》,三星电子先进封装(AVP)部门正在主导开发“半导体3.3D先进封装技术”,目标应用于AI半导体芯片,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该技术通过安装RDL中介层替代硅中介层来连接逻辑芯片和HBM;并通过3D堆叠技术将逻辑芯片堆叠在LLC上。三星预计,新技术商业化之后,与现有硅中介层相比,性能不会下降,成本可节省22%。三星还将在3.3D封装引进“面板级封装(PLP)”技术。   大事件三: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4)上,特斯拉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正式亮相。特斯拉相关负责人介绍,二代Optimus在直立行走的基础上,行走速度提升了30%;其手指还“进化”到除了感知和触觉,可以在轻握鸡蛋和搬运重物时做到“游刃有余”。近期,二代Optimus已经在特斯拉工厂尝试“打工”。借助视觉神经网络和FSD芯片,二代Optimus可以模仿人类操作,进行电池的分拣训练。   大事件四:7月4日,万华化学烟台化工园区脂肪族异氰酸酯(ADI)扩能项目环评公示,本次拟对现有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sophoroneDiisocyanate,IPDI)装置进行改造,使IPDI产能由现有3万吨/年扩建至5万吨/年,同时可切换生产PDI。此外,在7月2日万华化学公示了异佛尔酮(Isophorone,IP)装置扩能改造项目环评,使IP装置由现有产能5万吨/年扩建至8万吨/年。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龙佰集团、国瓷材料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4-07-07
    • 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收购优质资产加速海外扩张

      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收购优质资产加速海外扩张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业绩简评   2024年7月1日,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实现收入7.77亿元~8.08亿元,同比+25%~+30%;归母净利润3.91亿元~4.19亿元,同比+40%~+50%。   同日公司发布关于受让Optimum Medical Device Inc.(OMD)股权的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6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63亿元)受让OMD72.37%的股权,完成后OMD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经营分析   上半年销售快速增长,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2024上半年公司创新产品Castor、Minos主动脉覆膜支架、Reewarm PTX药物球囊持续发力,新产品Talos主动脉支架和Fontus术中支架入院家数及终端植入量均增长较快。国内地市级、县级医院市场持续得到开拓,海外在欧洲、拉美、亚太等重点区域的销售推广不断推进。   进一步收购Lombard,丰富主动脉产品布局。OMD全资持有下属两家子公司Lombard Medical Limited(英国)和Lombard MedicalTechnologies GmbH(德国)(统称为Lombard),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拥有20余年的推广历史,产品已覆盖23个国家,核心腹主动脉产品Aorfix、Altura等将补充心脉产品管线。心脉自2017年开始与Lombard展开合作,2022年3月通过增资及受让方式取得OMD27.63%股权,此次收购后OMD将成为心脉全资子公司。   OMD盈利情况逐步改善,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加速。2023年OMD营业收入达到1.12亿元,同比+43.55%,净利润-418万元,且亏损处于逐步收窄状态,公司预计2024年将扭亏为盈。由于OMD具备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未来将提升心脉整体产品性能及生产效率。同时OMD将运用其具备的成熟的市场与渠道资源,为心脉主动脉领域海外拓展提供基础,未来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加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主动脉及外周介入领域的竞争力,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9、7.96、10.39亿元,同比增长30%、25%、30%,现价对应PE为19、15、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02
    • 维生素D3价格有改善空间,一纵一横战略保障未来长期发展

      维生素D3价格有改善空间,一纵一横战略保障未来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花园生物(300401)   投资逻辑:     公司拥有完整VD3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公司长期围绕维生素D3上下游进行布局,核心产品包括羊毛脂胆固醇、VD3、25-羟基VD3三大类。成本端来看,公司拥有从羊毛脂到NF级胆固醇再到维生素D3的加工一体化的生产能力,相比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直接外购NF级胆固醇生产维生素D3,公司毛利率更占优势。从产能方面来看,VD3主要由少数几个大型上市企业供应,公司在建VD3总产能达到4140吨,2023年底工程进度已达100%,产能优势显著。VD3供应价格过去几年内处于历史低位,随着行业整合加速以及下游需求增长,VD3价格预计将逐步回升,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4年6月25日,VD3价格已逐步回升至74元/千克。   布局25-羟基VD3等高附加值产品,与国际巨头合作以进一步巩固自身龙头地位。25-羟基VD3是普通VD3的代谢产物,具有吸收速度更快等优势,目前全球范围内的主要供应商只有帝斯曼和公司两家,竞争格局良好。除此以外,公司还与全球化工龙头巴斯夫达成协议,巴斯夫将继续为花园提供高质量的原材料产品,与巨头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该领域的竞争能力。   积极推动一纵一横发展战略,进军仿制药领域。一方面,公司正进一步拓展VD3上下游产业链。另一方面,公司于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12亿资金扩建维生素A、B6、E和生物素等的产能,2024年6月24日花园转债收盘价为118.6元。新产能将于近期陆续开始投产,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现有产能对比,公司全部在建产能投产后总产能预计将在各细分领域达到全球前列。此外,公司还通过收购花园药业布局高端仿制药,目前已有6款仿制药被纳入国家集采或省部联盟集采,还有3款产品正在审评,11个品种在研,2023年仿制药业务贡献收入达5.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52.3%。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测,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9亿、19.55亿、25.58亿元,归母净利润3.25亿、4.38亿、5.75亿元,对应EPS为0.60/0.81/1.06元。我们选用相对估值法进行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29倍PE,目标价17.37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维生素D3、A、B6、E、生物素价格波动风险;药品集中采购未中选,或中选价格低于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监管政策变化;新建产能释放不达预期;25-羟基维生素D3的竞争格局出现变化;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存货过高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06-2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HBM高景气度持续,新材料有望持续突破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HBM高景气度持续,新材料有望持续突破

      化学制品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下跌2.11%,跑输沪深300指数0.81%。估值方面,当前板块估值安全垫较高,其中PB历史分位数为2%,PE历史分位数为52%。库存方面,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的历史分位数为4%,库存水位线较低。化工行业边际变化方面,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事件,一是拓烯科技再建7000吨COC,该产品国产化进程更进一步;二是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KrF、ArF光刻胶已通过大厂验证并实现产业化;三是上海凯赛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阜阳交通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生物基聚酰胺复合材料产业应用。AI行业,本周事件多多,一是本周英伟达市值超越微软首次晋升全球第一;二是“苹果智能”最快夏末开放试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三是微软Copilot+PC上市。半导体行业,HBM和先进封装景气度持续,上游存储原厂HBM订单2025年预订一空,订单能见度可达2026年一季度,台积电计划涨价,3nm或涨超5%,先进封装涨10%-20%。投资方面,建议重点关注底部向上的新材料标的。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科创板日报》18日讯,存储芯片供应链透露,上游存储原厂HBM订单2025年预订一空,订单能见度可达2026年一季度。SK海力士、美光2024年HBM提前售罄,2025年订单也接近满载,估计合计供应给英伟达的HBM月产能约当6万多片。但HBM排挤太多DRAM产能,势必将推动DDR5价格逐步拉升。   大事件二:6月20日,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智造新城分局发布关于受理浙江拓烯光学新材料有限公司7000吨/年SOOC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公告。   大事件三:据海沧区融媒体中心消息,厦门恒坤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KrF、ArF光刻胶已通过大厂验证并实现产业化,截至目前该类光刻胶国产化率不到2%。此外,厦门恒坤几十款光刻材料产品已批量供货给国内多家芯片制造龙头企业。   大事件四:五年前英伟达的市值还未跻身美股二十强。全球资金抱团AI/科技,苹果、微软、英伟达三家“3万亿巨头”市值轮番创历史新高。今年截至周二收盘,英伟达累涨逾170%,微软涨近19%,苹果涨约11%。   大事件五:“苹果智能”最快夏末开放试用,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正式推出。据知名苹果爆料人Mark Gurman报道,苹果智能服务将于今夏晚些时候向开发者开放试用,这意味着它不包含在iOS18首次beta版本中,且当新的操作系统最终在秋季正式推出时,AI功能将以预览版本形式出现,仅支持苹果的部分设备并且仅支持美国英语地区使用。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龙佰集团、国瓷材料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24
    • 医药流通行业行业研究:财务表现看药店:粗放增长时代结束,提质增效方能剑指未来

      医药流通行业行业研究:财务表现看药店:粗放增长时代结束,提质增效方能剑指未来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为什么写这篇报告?因为我们在对行业的观测中清晰的看到,随着医药板块整体估值的回落、宏观流动性环境的改变、以及资本市场相关规定的改变,连锁药房板块“无限弹药”、粗放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面临越来越大的局限性。后续企业必须更谨慎地使用资本、更清晰地提高盈利能力;如果要在连锁药房企业中获得更好的回报,必须选择追求高质量增长的企业。本报告特从有限的几个财务角度对已经上市的部分连锁药房企业进行对比,试图探秘行业内企业在粗看高度同质化的商业模式下所具有的深刻差异,力图为投资者提供启发。   以杜邦分析进行拆解,头部连锁药店盈利能力分化。整体上看,纳入我们比较的部分上市连锁药店总资产周转率逐步接近;2021年新租赁准则执行后,权益乘数总体亦呈上升趋势;但不同企业销售净利率出现分化。继续仔细观察,在费用端各药店个别年份虽略有波动但整体控制稳定,盈利能力差异更多来自于毛利率的区别。在业务模式上,加盟扩张模式虽带来低毛利批发业务收入占比的提升,但同时降低了费用率,总体对盈利能力影响不大,零售业务毛利率的波动影响更为重要。拆分到零售业务品类,2023年中西成药在各药店收入中占比均超过7成,但相应毛利率亦有所分化。在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品类管理能力卓越的头部企业有望保持更平稳的毛利率,进而展现更强的盈利能力。   从效率角度分析,门店扩张主旋律下改善营运能力方能助推ROE提升。2021年新租赁准则推行后,各药店总资产明显增加,降低了总资产周转率,近年来各药店收入增速受外部环境变化有所波动,存货周转效率也因为持续去库存而有所下降。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影响逐步出清、库存消化完毕,头部药店营运能力有望改善,资产周转有望加快,在薪效、租效等方面展现良好势头、经营质量高的公司有望更快改善营运能力、提升盈利水平。   从行业总体看药店未来发展,经营质量突出的龙头有望继续扩大优势。根据《中国药店》数据,样本企业同店销售增长从2022年的10.46%降至2023年的8.58%,是2014年以来10年中的第二低点。随着国内药店数量持续提升,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加大,同店增速放缓,经营质量高的头部企业有望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处方外流背景下,2023年样本企业处方药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46.84%,但其利润贡献只有34.3%。随着药店门诊统筹的进一步落地,处方外流速度有望加快,处方药类产品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药店总体毛利率或呈下行趋势,精细化品规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凸显。从中国100强药店经营品种情况来看,2023年自有品牌或高毛利商品占比较2019年已提升0.6个pct。   投资逻辑   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是我们持续看好头部连锁药店的两大主线逻辑,但目前头部连锁药店在门店高速扩张、处方药收入占比提升之后,不同企业盈利能力出现分化。在处方外流大趋势下,连锁药房企业只有保持良好品类管理能力以缓冲毛利率下行趋势,同时在门店扩张中保持经营质量以改善营运能力,提升收入增速,方能展现更好的盈利能力,在市场集中度提升中占据主动。   重点公司   建议重点关注益丰药房(精细化管理能力突出)、老百姓(毛利率明显改善)。同时关注一心堂、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等企业的经营和效率提升。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处方外流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消费者购药习惯改变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06-21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苹果发布AI全家桶,重点行业节能降碳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苹果发布AI全家桶,重点行业节能降碳

      化学制品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下跌0.39%,跑赢沪深300指数0.52%。标的方面,本周电子材料及半导体材料标的表现较佳,基本面承压和ST标的有所承压,路演下来,市场对于小微盘股关注度在逐步下来,这可能会给有基本面的相关标的创造出较佳的买点。估值、库存方面,当前板块估值和库存依然较低,其中PB历史分位数为3%,PE历史分位数为5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的历史分位数为4%,但低估值低库存并不是买入板块的充分必要条件,核心还是要看板块是否有大的向上边际变化。接下来重点更新下本周行业边际变化,首先是化工行业,三个事件值得关注,一是万华化学对100万吨/年乙烯装置原料多元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征求意见稿进行公示,二是欧盟对中国钛白粉出了反倾销初裁结构的预披露,三是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四个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这四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房地产行业,本周国常会指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政策端在持续发力。汽车行业,土耳其决定对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征收40%的额外关税,欧盟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关税的扰动可能会加速产能加速出海。AI行业,本周最大的变化在于苹果发布AI全家桶,官宣和OpenAI合作,手机龙头加码AI可能会加速应用端的推广,建议持续关注行业的边际变化。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苹果重磅开发者大会WWDC揭晓AI系统、电脑等设备系统全线更新,iPhone将接入ChatGPT。   大事件二:国常会: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会议指出,着力推动已出台地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研究储备新的去库存、稳市场政策措施。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大事件三: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四个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推动这四个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明确了四个行业节能降碳的主要目标,包括2024—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形成节能量约3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8400万吨。到2025年底,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均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大事件四:欧盟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其中,对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将分别加征17.4%、20%和38.1%的关税;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的关税;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汽车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龙佰集团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1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运扰动出口链,继续看好绩优股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海运扰动出口链,继续看好绩优股

      化学制品
        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下跌3.79%,跑赢沪深300指数3.63%。标的方面,涨价及半导体材料标的表现强势,st股票继续承压,近期我们也观察到微盘股和ST股持续承压。估值层面,本周板块PB历史分位数为3%,PE历史分位数为66%,整体估值位于较低水位线。产品价格方面,本周中国化工产品价格历史分位数为48%。库存方面,本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历史分位数为4%,库存位于较低水位线。产业链边际变化方面,本周海关总署公布进出口数据,以美元计价,中国2024年5月出口同比增长7.6%至3023.5亿美元,前值同比增长1.5%,出口需求较佳;另外,近期海运一直扰动着出口链,港口出现了堵船现象,其中新加坡港口的停泊延误时间已延长至7天,积压的集装箱数量达到惊人的450000标准箱,远超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的数轮高点。流动性方面,本周欧洲和加拿大降息,流动性边际趋松。投资方面,继续看报绩优股,尤其是护城河不断扩大的化工龙头股。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中国按美元计5月进口增速放缓,出口加速增长,前五个月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汽车出口增长23.8%。6月7日周五,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2024年5月进口同比增长1.8%至2197.3亿美元,前值同比增长8.4%,出口同比增长7.6%至3023.5亿美元,前值同比增长1.5%。按人民币计价,中国2024年5月进口同比增长5.2%至15606.7亿元,前值同比增长12.2%,出口同比增长11.2%至21470.6亿元,前值同比增长5.1%。   大事件二:罕见史诗级“大堵船”。新加坡港口的停泊延误时间已延长至7天,积压的集装箱数量达到惊人的450000标准箱,远超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时期的数轮高点。业内认为,近期东南亚恶劣的天气情况加剧了该区域港口拥堵。   大事件三:欧洲央行正式开启降息周期。欧洲央行如期降息25个基点,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4.25%,关键存款利率下调至3.75%,为2019年9月以来首次降息,成为继加拿大后G7成员国中第二个降息的央行。   投资组合推荐   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龙佰集团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4-06-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