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71)

    • 电商板块聘任新负责人,线上转型迈入新阶段

      电商板块聘任新负责人,线上转型迈入新阶段

      个股研报
        丸美股份(603983)   事件   公司公布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聘任王熙雯女士为公司总裁助理兼电商部总经理,任期自2022年11月28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届满日止。王熙雯女士将全面负责公司电商业务板块工作,带领公司电商团队在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电商,和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电商等线上销售渠道的运营相关工作,并协助总裁联系供应中心、研发中心、市场中心的工作。   公司重点发力电商板块,加快电商转型步伐   公司持续进行线上渠道结构优化转型。双11主品牌丸美天猫旗舰店GMV同增9.5%,天猫渠道首次恢复正向增长;抖音渠道自播GMV同增1620.2%、达播同增30.6%,实现靓丽增长。王熙雯女士拥有美妆行业十二年工作经验,从零售(丝芙兰)到线上平台(当当、淘宝&天猫)拥有10年+美妆业务团队搭建及管理经验;对美妆行业发展有较深的洞察力,近四年来见证并操盘了大批国货&新锐美妆在淘系的孵化和发展。王熙雯女士的加入,符合公司新形势下战略性重点发力电商渠道的实际需要,有助于公司加快布局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电商市场以及以抖音为代表的内容线上市场。   主品牌丸美产品端发力,彩妆品牌恋火快速增长   公司梳理精简SKU,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聚焦发展具有丸美核心科技的大单品,打出眼部护理+抗衰品牌心智。主品牌丸美产品端发力,推出双胶原小金针、双胶原眼霜等新品。公司重组双胶原蛋白具有三螺旋生物活性结构,解决了功效性、稳定性、透皮吸收性三大问题。彩妆品牌PL恋火表现亮眼,逐渐成长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双11全网GMV超21年全年,其中天猫实现3.8倍超速增长,全网实现2.8倍超速增长,PL看不见粉底液荣登天猫回购榜、热销榜、加购榜、好评榜第一。   投资建议   作为国内稀缺的中高端护肤品牌,丸美深耕眼部护肤的同时,由眼及面推出面部护肤品类,提高公司的增长天花板。公司线下渠道匹配公司中高端定位,线上渠道调整提高运营效率,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拓展使品牌触及更多年轻消费者。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EPS分别为0.64、0.74、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57、50、4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品营销进展不及预期;公司渠道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疫情反复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1-23
    • 基因测序仪国产之光,具备全球竞争力

      基因测序仪国产之光,具备全球竞争力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基因测序应用潜力大,催生对测序仪设备的旺盛需求   基因测序已经在基础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生物技术开发、法医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其他应用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终端应用具有广泛拓展性,从科研服务到临床应用,从肿瘤诊疗到感染病防治,且未来随着测序成本的降低,基因科技的商业化场景层出不穷,催生对基因测序仪及其配套耗材的需求增加。根据MarketsandMarkets和灼识资讯数据,2019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约38.98亿美元,其预计2024年将达到96.87亿美元,2019-2024年CAGR为20%,2019年中国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规模约42.22亿元,其预计2024年将达到111.92亿元,2019-2024年CAGR为22%。   华大智造公司技术源头完整,具备全球竞争力   公司技术源头来自收购的美国公司CG,并在其技术基础上,完成了一系列技术和专利的完善,成为中国唯一、全球唯三的能够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高通量基因测序仪企业。公司在基因测序领域已形成以“DNBSEQ测序技术”、“规则阵列芯片技术”、“测序仪光机电系统技术”为代表的多项核心技术,并借助关联公司华大基因的渠道优势,实现了测序仪的量产,在海外市场也能与Illumina正面竞争,且已经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和Illumina实现诉讼和解,海外市场的天花板已打开。公司是后起之秀,我们预计公司该业务未来三年境内外均能保持较高增速,整体复合增速预计在40%左右。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45.09亿元、55.80亿元和70.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8%、23.7%、26.0%,归母净利润分别22.82亿元、6.83亿元、8.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71.9%、-70.1%、31.5%,2022年扣除Illumina支付的3.25亿美元净赔偿费(约人民币22.36亿元,税率按21%假设)后,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约5.16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约32%。2022-2024年对应的EPS分别为5.51元、1.65元和2.17元,对应的PE倍数分别为22x、74x、56x。考虑到公司是国产基因测序仪内唯一实现量产和商业化的公司,基因测序仪技术壁垒高,下游市场空间大,公司技术可拓展性强,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对华大基因关联交易依赖高的风险。   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基于生物安全下的政策风险(主要是海外拓展)。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2-11-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流感止咳类药品领涨医药行情,医保谈判在即需重视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流感止咳类药品领涨医药行情,医保谈判在即需重视

      生物制品
        本周行情回顾:板块上涨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6.15%,跑赢沪深300指数5.80个百分点,跑赢上证综指5.83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11月18日(本周五),医药生物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29X,位于2012年以来“均值”和“均值-1X标准差”之间相比11月11日PE上涨1.6个单位,比2012年以来均值(35X)低5个单位。本周,13个医药III级子行业中,13个子行业均上涨。线下药店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上涨13.84%。11月18日(本周五)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医院,PE(TTM)为74X。   流感止咳类药品领涨医药行情,医保谈判在即需重视   本周医药生物(申万)领涨市场,药店、血制品、中药、疫苗等细分板块领涨。市场预期感染人数增加,对感冒止咳发烧相关药物需求也增加,从而带动相关的药品血制品和上游以及购买场景的业绩增厚。   医药板块中长期看是底部位置,不过结构性上涨。医药公司的PE在国际宏观环境、国内集采的不确定性和新冠的扰动下波动较大,近期医药跑赢市场,带动了大家的信心,市场对医药处于“底部”的共识越来越强烈。现阶段医药的估值年度处于底部位置,我们认为医药行情刚开启,回补仓位的需求会驱动医药行业行情继续。   此前,我们也在医药底部位置强调:风物长宜放眼量,公募持仓新低+市场情绪逐渐共识医药的底部,未来增量资金进来则上涨空间大,这是医药的底,是很好的买入时机。我们建议持续在我们思考的主线内去选择投资标的,中药、医疗基建、医疗服务消费和部分结构的机会(结构较好的高值耗材、细分赛道的公司变化),部分短期涨幅较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减仓,待市场情绪恢复常态再进行回补。近期市场的焦点在寻找筹码结构好、公司有结构变化的小市值标的,或者接下来在医保谈判政策下可能会出现变化的公司。   上一周周报,我们写到的观点,现在依旧保持:疫情精准防控后,叠加秋冬的传统流感流行季节,后续流感相关的检测+治疗药品,会有一波的主体催化机会,我们9月份的策略也提到这样的机会,近期在疫苗板块得到验证,但是检测和药品,还需要继续观察。相关的标的包括英诺特、亚辉龙、万孚生物、圣湘生物等,药品相关的标的包括南新制药、济川药业、以岭药业、华润三九、康缘药业、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特一药业、太龙药业、一品红、金石亚药、神奇制药、贵州三力等。本周医保谈判陆续落地,部分产品可能会有超预期的机会,建议关注创新药的增量逻辑和平台逻辑。   我们一贯保持的逻辑思考,着力“宏观+行业+公司业务+管理层”等四个维度去做思考:宏观环境依旧存在不确定性(俄乌战争动荡、美国通胀加息、疫情散发、气候异常等),但是我们置身其中无法改变;当前处于基本面和资金结构(医药基金和全行业基金对医药的看法差异和持仓)的行情点,今年集采政策持续推进落地(耗材集采-脊柱、国采医保谈判、联盟采等),另外,短期医药行业板块看到明确的政策缓和,很多医药公司的估值都已经到了非常合理的区间,我们认为市场对集采的预期已经非常充分,一些集采政策落地带来大家对后续放量逐有预期。医药的中长期逻辑很值得资金布局,老龄化、科技创新属性、国际化。   我们策略报告建议今年全年的方向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基建)+中药(政策友好+低估值)+医疗消费(医疗服务+消费医疗产品)+创新药及产业链(新增)+其他方向自下而上寻找标的,此外,高值耗材和发光赛道,也是我们新纳入的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   十一月份“华安医药十二票”包括:艾迪药业、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健麾信息、特宝生物、广誉远、固生堂、三星医疗、佐力药业、百诚医药、药康生物、阳光诺和。   我们建议投资思路如下:   (1)医疗基建板块:持续推荐迈瑞医疗(最受益医疗基建,国际化医疗器械平台)、澳华内镜(软镜龙头)、健麾信息(医院信息化和药店药房升级产品)、艾隆科技(医院信息化和药店药房升级产品)、开立医疗(内镜龙头),相关标的包括理邦仪器等;康复板块需要重视,推荐麦澜德和伟思医疗;此外,IVD板块(设备+流水线)其实也会受益于医疗基建,相关标的包括亚辉龙、安图生物、新产业、普门科技、迈克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透景生命等。   (2)中药板块(品牌名贵OTC+中药创新药):广誉远、同仁堂、华润三九、康缘药业、以岭药业、新天药业、桂林三金、佐力药业、健民集团、寿仙谷、特一药业、贵州三力、片仔癀等标的,也建议关注:中药创新药的两个标的(天士力、方盛制药)。   (3)消费医疗(医疗服务板块):看好下半年疫情控制下医院秩序的正常恢复则会带来业绩的快速恢复,我们推荐具备性价比和扩张性强的固生堂(中医连锁诊疗龙头)、三星医疗(康复连锁龙头)、海吉亚(肿瘤诊疗医院连锁)、麦澜德(女性各生命周期康复设备提供商)、朝聚眼科(眼科连锁,业绩韧性强)、锦欣生殖、爱尔眼科,建议关注普瑞眼科、华夏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等;家用消费板块,推荐可孚医疗(家用器械,消费级,听力门诊连锁特色),建议关注鱼跃医疗。   (4)科研试剂和上游等:推荐诺唯赞、百普赛斯、泰坦科技、阿拉丁,建议关注纳微科技、洁特生物、东富龙、聚光科技、楚天科技、泰林生物等。   (5)生物制品板块:流感疫苗接种需求的反弹,推荐百克生物、金迪克,建议关注华兰生物;疫苗板块的平台公司和单品种公司,需要配置,我们推荐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和欧林生物,建议关注沃森生物、康希诺、万泰生物等。   (6)CXO: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CGTCDMO(够新,可以给估值,和元生物)、模式动物(够新,可以给估值,药康生物、南模生物);大市值平台CXO公司也值得关注,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7)医疗器械板块:考虑到集采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难以明确预计预测,低估值稳成长需要关注,我们推荐康德莱(国产注射穿刺龙头企业,产品升级加速成长)和采纳股份(绑定核心客户,国产高端穿刺器械领跑者);国产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赛道,推荐惠泰医学,建议关注微电生理;具备创新和国际化的标的可以持续关注,例如耗材板块标的(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健帆生物、沛嘉医疗、启明医疗等)、再生医学板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标的。   (8)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具备国际化能力和差异化的的创新药标的,我们推荐荣昌生物(创新药管线布局丰富,三大管线共同发力)、君实生物(新冠小分子带来的业绩兑现)、科济药业(CART)、贝达药业(肺癌国内管线最齐全)、慢病赛道(特宝生物、艾迪药业)、兴齐药业、云顶新耀。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黄医药、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海创药业等。   本周新发报告   疫情防控政策变化投资专题:《情景模拟演绎和投资思考》。   本周个股表现:A股五成个股上涨   本周454支A股医药生物个股中,有392支上涨,占比86%。   本周涨幅前十的医药股为:神奇制药(+58.37%)、特一药业(+49.38%)、金石亚药(+48.60%)、以岭药业(+48.29%)、金花股份(+36.90%)、第一医药(+35.23%)、亨迪药业(+33.36%)、黄山胶囊(+31.37%)、太龙药业(+28.23%)、神州细胞(+27.74%)。本周跌幅前十的医药股为:昂利康(-24.97%)、双成药业(-9.59%)、康惠制药(-9.30%)、普瑞眼科(-7.33%)、澳华内镜(-6.80%)、天益医疗(-6.58%)、上海谊众(-6.26%)、益方生物(-6.23%)、普蕊斯(-6.07%)、海创药业(-5.72%)。本周港股70支个股中,64支上涨,占比91%。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竞争风险,股价异常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11-21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金融十六条推动地产修复,MDI、PVC、环氧丙烷价差扩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金融十六条推动地产修复,MDI、PVC、环氧丙烷价差扩大

      化学制品
        行业周观点   本周(2022/1 1/14-2022/1 1/18)化工板块整体涨跌幅表现排名第 22位,涨跌幅为-0.76%,走势低于市场整体走势。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 0.32%和下跌 0.65%,申万化工板块跑输上证综指 1.08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 0.11 个百分点。   供需双方表现偏弱,国际原油震荡下跌。截至 11 月 16 日当周,WTI原油价格为 85.59 美元/桶,较 11 月 9 日下跌 0.28%,较 10 月均价下跌 1.66%,较年初价格上涨 12.5%;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92.86 美元/桶,较 11 月 9 日上涨 0.23%,较 10 月均价下跌 0.78%,较年初上涨 17.57%。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原油价格波动加大,煤炭、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对于上游能源开采企业来说短期能带来利润增量,短期看能源的供需矛盾无法有效缓解,价格仍将在高位维系,中期看政策上会有相应的价格维稳及产能释放的预期,长期看上游资本开支将有所增长。同时能源价格增长会推升下游成本,基础化工企业价差会部分收敛,俄乌战争影响下,农化板块供需矛盾凸显,化肥、农药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受到人民币贬值影响,出口收益有望显著增加。   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看好生物基材料企业估值修复。在全球不少国家,生物基材料已经被应用于解决传统能源供应和污染的问题,我国计划在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且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两大目标,生物基材料或将成为关键,生物基材料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相比传统的化工等材料,生物基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议关注凯赛生物(生物基尼龙)、华恒生物(氨基酸)、金丹科技(聚乳酸)等。   光伏领域 N 型电池放量有望带动 POE 需求增长,看好 POE 国产替代的千亿市场空间。POE 目前需求 125 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随着 N 型电池放量,POE 在光伏领域占比有望快速提升,将成为 3 年 10 倍千亿市场空间的产品。目前 POE 的主要生产厂商为陶氏、MITSUI、SNNC、LG、EXXON MOBIL 和 BOREALIS,国内企业的进展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POE 的技术难点集中在茂金属催化剂,被称为催化剂领域的“皇冠”,而卫星化学正在向这顶“皇冠”发出挑战。公司 α-烯烃中试装置将于年底落地,POE10 万吨中试装置预计将于 2023 年落地。2021 年 9 月,万华化学自主知识产权的POE 产品已经完成中试,目前 POE 中试顺利。根据乙烯二期最新规划,POE 共规划 40 万吨,预计从 2024 年开始逐步投产。建议关注卫星化学(轻烃化工),万华化学(MDI)。   生猪价格回暖推动维生素下游需求改善,建议关注欧洲供给变化和需求改善带来的景气度回升。供应面,全球层面看,维生素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欧洲,其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 均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欧洲维生素产能占全球产能约 45%,其中维生素 A 占比 51.5%,维生素 E 占比 38.5%。由于俄乌战争叠加近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因故障无限期关闭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天然气短缺使得欧洲下游维生素厂例如巴斯夫等面临停产的风险,同时叠加罕见高温极端天气,主要航道面临限运甚至停运的风险,全球维生素供给将进一步偏紧。短期看,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上升叠加国内多个维生素厂商集中停产检修,导致目前全球维生素供应短缺;长期看,俄乌战争不断发酵将对欧洲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易上难下”,全球维生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供给偏紧的状态。需求面,维生素最大的下游应用是动物饲料,整体约占 7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下游生猪价格回升,已由年初 15 元/公斤上涨至 26.5 元/公斤,上涨约76.7%,企业扭亏为盈,预计下半年饲料需求回暖,有望带动维生素等需求同步提升,预计下半年维生素板块利润将得到改善。建议关注新和成(营养品)、浙江医药(维生素)、安迪苏(蛋氨酸)、金达威(营养品)。   国六政策趋严推动重卡加速更新迭代,看好国六尾气催化市场的爆发增长。目前全球共形成了欧盟、美国、日本三大汽车排放标准体系,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主要延续了欧盟排放标准框架。重卡方面,相对于国五标准,国六标准 NOx 限值为 460mg/km,相比国五下降77%,轻卡限值为 35mg/km,相比于国五下降 42%。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将逐步推出市场,新增柴油车对分子筛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需求旺盛,建议关注中触媒(分子筛)、万润股份(信息及显示材料、分子筛)、中自科技(尾气处理)等。   电解液溶质赛道长坡厚雪,看好行业产能扩张及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投资机会。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电池端需求增速则远高于 30%,同时电化学储能等行业的兴起将成为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长的又一极,预计 2025 年电解液溶质总需求将达到 26 万吨。从供给端来看,虽然目前产能规划已经接近 50 万吨,但以龙头公司扩产为主,未来行业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将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客户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建议关注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湿电子化学品)、天赐材料(电解液)、永太科技(氟化工)等。   我们看好磷化工一体化企业的长期投资机会。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涨价弹性 :磷肥及磷化工品行业龙头,如 云天化(磷酸二铵)、川发龙蟒(工业级磷酸一铵)、川金诺(重钙)、史丹利(复合肥)等;二是业绩弹性:区域性磷肥龙头,受益于磷肥价格上涨,如湖北宜化(湖北)、云图控股(四川、湖北)、司尔特(安徽)等;三是磷化工一体化:具有一体化优势,磷矿石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规划清晰、进展较快的企业,如云天化、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兴发集团等。行业延续高景气度,龙头企业加大资本开支,化工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受益于前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具备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大规模投资建设能力。领先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导致化工龙头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化工的下游集中度也在同步提升,其对供应稳定性、采购多样性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这有利于化工龙头成长性的释放,未来化工行业集中度也将同步进一步提高。供需格局较好、产品壁垒较高的 MDI、钛白粉、化纤、农药等板块企业也有望受益于出口改善,迎来业绩增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MDI 与聚氨酯)、龙佰集团(钛白粉)、中核钛白(钛白粉)、巨化股份(制冷剂)、泰和新材(氨纶)、恒力石化(涤纶长丝)、桐昆股份(涤纶长丝)、扬农化工(农药)、利尔化学(草铵膦)等。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2-11-20
    • 基础化工:合成生物学周报:凯赛生物首次实现PA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量产,国内生物基PPA发展空间广阔

      基础化工:合成生物学周报:凯赛生物首次实现PA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量产,国内生物基PPA发展空间广阔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 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 2020 年10 月 6 日为基准 1000 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2/11/14-2022/11/18)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 0.49 个百分点至 1046.71 点。上证综指上涨 0.32%,创业板指下跌 0.65%,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 0.17 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 1.14 个百分点。   河南省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河南省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拟打造全系列生物降解材料产业   2022年11月14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联合发布《关于“十四五”推动河南省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00亿元,在可降解材料、半导体材料、能源化工产业、生物化工、建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及其他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领域超过行业平均增速2-3个百分点。   江苏太极“子午线轮胎”相关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凯赛生物首次实现PA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量产。11月2日,经过鉴定委员会的一致评审,江苏太极“子午线轮胎冠带用生物基聚酰胺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的开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江苏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PA56工业丝和浸胶帘线的量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主要原料选用凯赛生物泰纶®生物基聚酰胺纺织材料,核心原料为可再生生物质,与传统石油基材料相比,单位产品的碳排放(LCA)可至少降低50%。在“子午线轮胎冠带用生物基聚酰胺56 工业丝和浸胶帘线”的应用上,泰纶®生物基聚酰胺56浸胶帘线作为子午线轮胎的冠带层增强材料,能应用于从Q级到Y级等级轮胎的生产。同时,对轮胎带束层提供更强的束缚力,有助于降低汽车行驶停车后轮胎平点现象的程度。   杭州普力:扩大PPC可降解材料及多元醇等产物的研发,加强与中石化的技术合作   杭州普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500万元租用浙江海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购置管式反应器等研发设备,开展PPC可降解材料及多元醇等产物的工艺研发。预计研发规模达到聚酯多元醇400kg、聚酯60kg、催化剂1kg以及聚氨酯50kg,并将送往下游企业进行试验。此外,杭州普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石化宁波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技术开发合作协议书》,双方就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PPC的合成与改性加工技术展开合作。合作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后,将会进一步提高国内碳利用与可降解材料的技术深度和产能结构,巩固我国在高价值碳利用上的世界领先地位。   旷达科技:成功研制绿色可持续、环保高性能的生物基聚酰胺内饰织物材料   旷达科技所研制产品的主要原料来自于可再生的植物性原料,比传统石油基材料更环保、性能更优异,是一种可持续的生物基材料,可再生碳的含量在45%-100%。据初步计算,该生物基产品可减少约50%的温室气体排放,废弃的生物基材料经过生物降解法,可以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毒小分子,重新进入自然循环,推动可持续发展。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2-11-20
    •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地产边际静待改善,化工需求有望复苏

      基础化工行业专题:地产边际静待改善,化工需求有望复苏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楼市松绑信号开始释放,民企融资支持力度加大   11 月 8 日北京住建委发布,取消亦庄台湖、马驹桥板块双限购政策,核心城市楼市松绑释放强信号,宽松政策有望进入加速期,后续政策或将密集出台。民企融资方面,11 月 8 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 2500 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新措施未来有望加快经济复苏,提振消费者信心,促进商品房销量增长。   地产政策边际改善,未来地产链化工品有望受益   地产产业链作为目前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房地产对 GDP 的综合贡献率超过 10%。化工品的需求景气度受地产景气度影响较大。聚合 MDI:地产链应用占比 71%,市场空间 210 亿,目前聚合 MDI价格、价差历史分位分别为 14.25%和 14.13%, 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行业供给稳定,受地产复苏弹性空间大。   TDI:地产链应用占比 70%,市场空间 103 亿,目前 TDI 价格、价差历史分位分别为 25.99%和 25.18%,均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目前部分海内外企业 TDI 仍处于不可抗力和检修阶段,TDI 下游软体家居的景气度有望影响 TDI 后续需求。   有机硅胶:地产链应用占比 33%,市场空间 70 亿,目前有机硅密封胶受益于上游原材料 107 胶和 110 生胶产能扩产价格回落,有机密封胶成本端有所改善,建筑需求端反弹有望形成成本、需求双重利好。钛白粉:地产链应用占比 23%,市场空间 89 亿,目前钛白粉价格已经处于行业盈亏平衡,价格继续下跌空间有限,氯化法具备成本和性能优势,看好具有氯化法工艺的钛白粉企业。   纯碱: 地产链应用占比 32.73%,房地产应用占纯碱需求随着地产政策边际转好,纯碱最大下游平板玻璃库存有望逐渐去化,纯碱价格将得到有效支撑。同时,随着硅料产能释放价格下行,光伏装机有望带动光伏玻璃应用的纯碱需求增长。   减水剂:下游全应用于混凝土外加剂,与地产景气度息息相关,随着高性能减水剂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随着地产边际好转,未来高性能减水剂行业有望进一步替代高效减水剂。   PVC: 地产链应用占比约 50%,市场空间超 600 亿, 截至 2022 年 11月 11 日,电石法 PVC 价格价差均跌至近三年最低点,由于二氯乙烷价格也呈下跌趋势,乙烯法 PVC 价格虽然跌至近三年最低点,但是价差数据良好。未来随着地产边际改善,PVC 需求有望修复,价差有望迎来改善。   PVA: 地产全产业链应用占比接近 30%, PVA 行业格局长期稳定,正在原油成本高企背景下,国内电石法 PVA 具有竞争力,随着地产政策边际好转预期以及国内 PVB 行业快速发展,PVA 后续需求景气度有望回升。   投资建议   目前地产链化工品价格、价差处于历史低位, 随着地产政策放松,地产景气度未来有复苏预期,地产链化工品有望受益,看好明年地产链化工品景气度修复。地产产业链中,建筑结构中墙体保温材料主要原料为聚合 MDI,玻璃原材料为纯碱,水泥混凝土原料主要为建筑级纤维素醚和减水剂 ,建筑装饰环节涂料、胶粘剂种类偏多,涉及到丙烯酸类、钛白粉、环氧树脂、PVA 等。建筑相关配件方面,门窗及管材、家电家居等环节原料涉及到 PVC、 PE、 PP、聚合 MDI 以及 TDI。建议关注地产链聚合 MDI 及 TDI 龙头万华化学, 轻烃及丙烯酸龙头卫星化学,氯化法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环氧树脂龙头中化国际、有机硅密封胶龙头硅宝科技、建筑级纤维素醚龙头山东赫达,聚羧酸减水剂龙头苏博特,PVA 行业龙头皖维高新,TDI 企业沧州大化,天然碱龙头远兴能源, PVC 行业龙头中泰化学等。   风险提示   (1)地产政策不及预期;   (2)民企融资不及预期;   (3)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   (4)资产收购进度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6页
      2022-11-16
    • 疫情防控政策投资专题:疫情防控后续情景模拟演绎和投资思考

      疫情防控政策投资专题:疫情防控后续情景模拟演绎和投资思考

      医疗服务
        精准防控:“二十条”新政宽松迹象明显,防控更加精准。   情景模拟:在疫情宽松趋势下,国家疾控中心提醒秋冬季流感季节的情况下,考虑到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方精准放开之后预期流感病例及新冠人数上升,对医疗服务的诊疗恢复、流感/新冠诊疗及药品需求提振明显。   投资思路与投资建议:   (1)医疗服务:国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的态度一直未变、并且考虑到防控精准之后医疗诊疗恢复,推荐:爱尔眼科、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   (2)流感+新冠检测:流感季叠加宽松政策,潜在流感检测、及新冠抗原居家检测需求仍在,以及部分呼吸设备的配置需求,相关标的包括英诺特、亚辉龙、万孚生物、万泰生物、迈瑞生物、鱼跃生物、美好医疗等。   (3)药品:相关的感冒药/新冠药等,推荐关注华润三九、以岭药业、济川药业、康缘药业、太极集团、贵州三力等,建议关注葵花药业。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时或研发失败风险、企业竞争加剧、产能建设及释放不及预期风险、新冠疫情波动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2-11-14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地产链化工品景气有望修复,聚合MDI、PTA价差扩大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地产链化工品景气有望修复,聚合MDI、PTA价差扩大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行业周观点   本周(2022/11/7-2022/11/11)化工板块整体涨跌幅表现排名第 19位, 涨幅为+0.78%,走势高于市场整体走势。上证综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涨+0.54%和下跌-1.87%,申万化工板块跑赢上证综指 0.25 个百分点, 跑赢创业板指 2.66 个百分点。   库存增加, 国际油价整体下跌。 截至 11 月 9 日当周, WTI 原油价格为85.83美元/桶,较11月2日下跌4.63%,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2.65美元/桶,较 11 月 2 日下跌 3.65%。 能源价格维持高位,原油价格波动加大,煤炭、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对于上游能源开采企业来说短期能带来利润增量,短期看能源的供需矛盾无法有效缓解,价格仍将在高位维系,中期看政策上会有相应的价格维稳及产能释放的预期,长期看上游资本开支将有所增长。同时能源价格增长会推升下游成本,基础化工企业价差会部分收敛,俄乌战争影响下,农化板块供需矛盾凸显,化肥、农药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受到人民币贬值影响,出口收益有望显著增加。   碳中和背景下,生物基材料有望迎来需求爆发期,看好生物基材料企业估值修复。在全球不少国家,生物基材料已经被应用于解决传统能源供应和污染的问题,我国计划在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且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两大目标,生物基材料或将成为关键,生物基材料已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相比传统的化工等材料,生物基材料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议关注凯赛生物(生物基尼龙)、 华恒生物(氨基酸)、 金丹科技(聚乳酸)等。   光伏领域 N 型电池放量有望带动 POE 需求增长,看好 POE 国产替代的千亿市场空间。 POE 目前需求 125 万吨左右,主要用于汽车轻量化领域,随着 N 型电池放量, POE 在光伏领域占比有望快速提升,将成为 3 年 10 倍千亿市场空间的产品。目前 POE 的主要生产厂商为陶氏、 MITSUI、 SNNC、 LG、 EXXON MOBIL 和 BOREALIS,国内企业的进展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 POE 的技术难点集中在茂金属催化剂,被称为催化剂领域的“皇冠”,而卫星化学正在向这顶“皇冠”发出挑战。公司 α-烯烃中试装置将于年底落地, POE10 万吨中试装置预计将于 2023 年落地。 2021 年 9 月,万华化学自主知识产权的POE 产品已经完成中试,目前 POE 中试顺利。根据乙烯二期最新规划, POE 共规划 40 万吨,预计从 2024 年开始逐步投产。建议关注卫星化学(轻烃化工) , 万华化学(MDI) 。   生猪价格回暖推动维生素下游需求改善,建议关注欧洲供给变化和需求改善带来的景气度回升。 供应面,全球层面看,维生素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和欧洲,其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E 均呈现寡头垄断格局,欧洲维生素产能占全球产能约45%,其中维生素A占比51.5%,维生素 E 占比 38.5%。由于俄乌战争叠加近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因故障无限期关闭导致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天然气短缺使得欧洲下游维生素厂例如巴斯夫等面临停产的风险,同时叠加罕见高温极端天气,主要航道面临限运甚至停运的风险,全球维生素供给将进一步偏紧。短期看,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上升叠加国内多个维生素厂商集中停产检修,导致目前全球维生素供应短缺;长期看,俄乌战争不断发酵将对欧洲天然气价格造成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易上难下”,全球维生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供给偏紧的状态。需求面,维生素最大的下游应用是动物饲料,整体约占 70%,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下游生猪价格回升,已由年初 15 元/公斤上涨至 26.5 元/公斤,上涨约76.7%,企业扭亏为盈,预计下半年饲料需求回暖,有望带动维生素等需求同步提升,预计下半年维生素板块利润将得到改善。建议关注新和成(营养品)、 浙江医药(维生素)、 安迪苏(蛋氨酸)、 金达威(营养品)。   国六政策趋严推动重卡加速更新迭代,看好国六尾气催化市场的爆发增长。 目前全球共形成了欧盟、美国、日本三大汽车排放标准体系,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主要延续了欧盟排放标准框架。重卡方面,相对于国五标准,国六标准 NOx 限值为 460mg/km,相比国五下降77%,轻卡限值为 35mg/km,相比于国五下降 42%。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将逐步推出市场,新增柴油车对分子筛尾气净化催化剂的需求旺盛,建议关注中触媒(分子筛)、 万润股份(信息及显示材料、分子筛)、 中自科技(尾气处理)等。   电解液溶质赛道长坡厚雪,看好行业产能扩张及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需求端来看,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电池端需求增速则远高于 30%,同时电化学储能等行业的兴起将成为带动锂电材料需求增长的又一极,预计 2025 年电解液溶质总需求将达到 26 万吨。从供给端来看,虽然目前产能规划已经接近 50 万吨,但以龙头公司扩产为主, 未来行业龙头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龙头公司将凭借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客户优势获取更多市场份额。建议关注多氟多(六氟磷酸锂,湿电子化学品)、 天赐材料(电解液)、 永太科技(氟化工)等。   我们看好磷化工一体化企业的长期投资机会。 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   一是涨价弹性:磷肥及磷化工品行业龙头,如云天化(磷酸二铵)、 川发龙蟒(工业级磷酸一铵)、 川金诺(重钙)、 史丹利(复合肥)等;   二是业绩弹性:区域性磷肥龙头,受益于磷肥价格上涨,如湖北宜化(湖北)、 云图控股(四川、湖北)、 司尔特(安徽)等;   三是磷化工一体化:具有一体化优势,磷矿石磷酸铁/磷酸铁锂产能规划清晰、进展较快的企业,如云天化、川恒股份、川发龙蟒、新洋丰、兴发集团等。   行业延续高景气度,龙头企业加大资本开支,化工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背景下,龙头企业受益于前两年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具备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大规模投资建设能力。领先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导致化工龙头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化工的下游集中度也在同步提升,其对供应稳定性、采购多样性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这有利于化工龙头成长性的释放,未来化工行业集中度也将同步进一步提高。供需格局较好、产品壁垒较高的 MDI、钛白粉、化纤、农药等板块企业也有望受益于出口改善,迎来业绩增长。建议关注万华化学(MDI 与聚氨酯)、 龙佰集团(钛白粉)、 中核钛白(钛白粉)、 巨化股份(制冷剂)、 泰和新材(氨纶)、 恒力石化(涤纶长丝)、 桐昆股份(涤纶长丝)、 扬农化工(农药)、 利尔化学(草铵膦)等。   化工价格周度跟踪   本周化工品价格周涨幅靠前为丙酮(+8.29%) 、 硝酸(+4.00%) 、尿素( +3.24%) 。 ①丙酮: 本周丙酮现货供应缩进, 导致价格上涨; ②硝酸: 本周硝酸局部地区供应紧张, 企业库存低位, 导致价格上涨; ③尿素: 本周需求推动加上限产利好消息支撑, 导致价格上涨。   本 周 化 工 品 价 格 周 跌 幅 靠 前 为 TDI ( -16.47% ) 、 黄 磷 ( -12.25%) 、 BDO(-12.21%) 。 ①TDI: 本周 TDI 下游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跌。 ②黄磷: 本周黄磷需求偏淡,供应面现货持续宽松, 导致价格下降。 ③BDO: 本周 BDO 终端需求疲软, 导致价格下跌。周价差涨幅前五: PTA(196.08%)、热法磷酸(+147.96%)、聚合 MDI ( +47.41% ) 、 PVA ( +21.64%% ) 、 醋 酸 乙 烯(+15.81%)。   周价差跌幅前五:黄磷(-49.13%)、顺酐法BDO(-44.54%)、己二酸(-26.54%)、 TDI(-25.75%)、电石法BDO(-16.63%)。   化工供给侧跟踪   本周行业内主要化工产品共有104家企业产能状况受到影响,较上周统计增加11家,其中统计新增停车检修16家,重启5家。 本周新增检修主要集中在乙二醇、丙烯生产,预计11月中下旬共有3家企业重启生产。   重点行业周度跟踪   1、石油石化: 库存增加, 国际油价整体下跌。 建议关注中国海油、卫星化学、广汇能源   原油:库存增加, 国际油价整体下跌。 截至 11 月 9 日当周, WTI 原油价格为 85.83 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92.65 美元/桶。库存方面,国石油协会(API)的数据称,上周美国原油库存猛增。供应方面,俄罗斯在 10 月超过伊拉克和沙特,成为印度最大的原油供应国。需求方面,市场关注美国中期选举,投资者观望等待,经济衰退风险引发对燃料需求的下降。   LNG:供应需求双弱,国产 LNG 价格持续下跌。 供应方面: 周初区域供应增量。但随着市场货源积压,成本倒挂严重,部分液厂停车止损,市场供应在周后期有所缩减。 海气方面: LNG 船期密集,市场供应增加, 多有库存压力。 需求面: 下游拿货意愿低,贸易商出货承压,艰难维持。   2、磷肥及磷化工:磷矿石价格、磷酸氢钙价格维稳,一铵价格上行,建议关注云天化、川发龙蟒、川恒股份   磷矿石:市场需求一般,价格持稳运行。 需求方面:下游对磷矿市场未见明显有利支撑,需求情绪偏低。库存方面:本周多数矿企正常开采生产,目前矿企正常接单发运。多数矿企前期订单已完成,几乎无库存,开采完成少量新订单,部分留为自用。   一铵: 供应紧张,价格小幅上涨。 供应方面:本周一铵行业周度开工和产量较上周相比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西北个别企业复产, 华东、 贵州、湖北部分企业减产,供应趋于紧张。需求方面:国内复合肥市场整体僵持观望运行为主,下游需求淡季。   磷酸氢钙:市场需求一般,价格维持稳定。 供应方面:本周磷酸氢钙市场总体开工依然偏低,现货供应紧张,企业暂无较大库存、销售压力。需求方面:需求端支持不足,目前下游原料库存及前期合同订单较为充足,部分终端头部企业表示库存量基本能执行 1-2 个月。   3、聚氨酯:聚合 MDI、纯 MDI、 TDI 价格下跌,建议关注万华化学聚合 MDI:需求端支撑有限,价格持续下跌。 供应方面:部分装置检修,整体供应量变化不大。海外整体供应量维持正常。需求方面:下游白色家电需求表现平稳,北方下游外墙保温管道需求逐步缩减,下游冷链相关表现相对平稳, 新能源汽车热度尚存。综合来看,需求端释放缓慢,对原料支撑有限。   纯 MDI:下游需求有限,纯 MDI 价格下跌。 供应方面:部分装置检修,整体供应量变化不大。海外装置均处于开车状态,整体供应量维持正常。需求方面:整体需求端有所转弱,对原料端消化能力下滑。市场新单跟进能力较弱,原料按需采购为主。   TDI: 下游需求偏弱,价格大幅下跌。 供应方面:甘肃银光 10 万吨装置第四季度重启;烟台巨力 5+3 万吨装置尚未重启;万华烟台 10月 11 号装置开始停车检修,预计 45 天。海外装置:继欧洲大规模停车降负后,北美区域 TDI 装置或存检修降负可能。需求端:下游市场跟进不足,对于原料采购刚需为主。   4、煤化工: 尿素、炭黑、乙二醇价格上涨, 建议关注宝丰能源、黑猫股份、华鲁恒升   尿素: 需求端利好,尿素价格稳步上涨。 供应面: 受限气影响,多数气头企业开始减产停产,全国供应量将随之减少。 需求面: 胶合板厂以及复合肥厂开工率较前期有所提升,加之后市冬储采购的预期,需求端利好。   炭黑: 下游需求不足,炭黑价格承压上涨。 供应端, 全国炭黑总产能 851.2 万吨左右,本周行业平均开工 59.7%,较上周上调 3.2 个百分点。 需求端, 下游轮胎企业接单略显乏力,叠加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运输受限原料端,下游需求不足。   乙二醇: 市场供需延续弱势,乙二醇价格小幅上涨。 供应端,本周乙二醇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 50.21%。需求端,受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3页
      2022-11-14
    • 合成生物学周报:凯赛生物山西项目稳步推进,国内生物基丙二醇技术加速发展

      合成生物学周报:凯赛生物山西项目稳步推进,国内生物基丙二醇技术加速发展

      化学制药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2/11/07-2022/11/11)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2.37个百分点至1037.4095点。上证综指上涨0.54%,创业板指下跌1.87%,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2.91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0.5个百分点。   宁波印发《宁波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打造全新固体废物治理体系,推动循坏经济的发展   宁波政府办公厅于11月10日正式印发《宁波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核心,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形成精细化、专业化、数字化、系统化、现代化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工业方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重点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农业方面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完善收储运体系建设,完成35个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建设,建立废旧农膜“以旧换新”等激励制度以提升资源利用处置水平;加快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完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到2025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沃特股份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打造首个合成生物化学应用联合创新中心,加速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沃特股份共同建立首个合成生物化学应用联合创新中心,也是深圳市首个联合创新中心。双方将合作加速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推动沃特股份“合成生物材料创新中心”项目的落地。沃特股份拥有领先的新材料科研及技术储备,多次承担国家、省市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其旗下的合成生物基特种聚酰胺改性高分子材料已实现批量化使用,累积了丰富的合成生物基高分子材料产品库。此次合作将最大化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新材料及动植物营养等领域建立长期的技术开发平台,不断研发新型产品工艺及体系,完善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链的布局   凯赛生物:公告年产4万吨癸二酸、50万吨戊二胺和90万吨聚酰胺等项目进展   凯赛生物于11月7日发布公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介绍了年产4万吨癸二酸项目、年产50万吨戊二胺和90万吨聚酰胺项目、太原工厂一万吨的秸秆示范线等。癸二酸项目已结束调试并开始试生产,基本达到预期;戊二胺和聚酰胺项目建设正常进行,预期明年进入调试,同时为了更大规模生产,高温聚酰胺工艺也将进一步优化和验证;秸秆示范线正在建设及调试,工艺仍在持续优化。公司产能持续扩大,满足不断增长的下游需求。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2-11-14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依旧新冠主题标的领涨,流感(检测和药品)机会值得重视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依旧新冠主题标的领涨,流感(检测和药品)机会值得重视

      化学制药
        主要观点:   本周行情回顾:板块下跌   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0.43%,跑输沪深300指数0.97个百分点,跑输上证综指0.9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11月11日(本周五),医药生物行业PE(TTM,剔除负值)为28X,位于2012年以来“均值-1X标准差”和“均值-2X标准差”之间相比11月4日PE下跌0.7个单位,比2012年以来均值(35X)低7个单位。本周,13个医药III级子行业中,5个子行业上涨,8个子行业下跌。原料药为涨幅最大的子行业,上涨4.14%,医疗设备为跌幅最大的子行业,下跌4.83%。11月11日(本周五)估值最高的子行业为医院,PE(TTM)为72X。   依旧新冠主题标的领涨,流感(检测和药品)机会值得重视   本周医药生物(申万)再次跑输市场(跑输沪深300指数0.97个百分点),原料药、中药、CXO的细分板块领涨。新冠相关标的(中药相关)涨幅较大、并且疫情后运营恢复正常的品类得到重视,XBI大涨带动创新药产业链复苏(本质是美债收益),市场进入新冠防控更加精准带来产业复苏的阶段;而前期涨幅较大的,尤其是集采情绪超跌的板块本周回调不小,如电生理、吻合器等,此外,医疗设备板块因为贴息政策催化告一段落,需要业绩验证。   医药板块中长期看是底部位置。医药公司的PE在国际宏观环境、国内集采的不确定性和新冠的扰动下波动较大,近期医药跑赢市场,带动了大家的信心,市场对医药处于“底部”的共识越来越强烈。现阶段医药的估值年度处于底部位置,我们认为医药行情刚开启,回补仓位的需求会驱动医药行业行情继续,此外,还要多关注医药的结构性机会。   此前,我们也在医药底部位置强调:风物长宜放眼量,公募持仓新低+市场情绪逐渐共识医药的底部,未来增量资金进来则上涨空间大,这是医药的底,是很好的买入时机。我们建议持续在我们思考的主线内去选择投资标的,中药、医疗基建、医疗服务消费和部分结构的机会(结构较好的高值耗材、细分赛道的公司变化),部分短期涨幅较高的公司,可以适当减仓,待市场情绪恢复常态再进行回补。近期市场的焦点在寻找筹码结构好、公司有结构变化的小市值标的,或者接下来在医保谈判政策下可能会出现变化的公司。   我们也思考着,疫情精准防控后,叠加秋冬的传统流感流行季节,后续流感相关的检测+治疗药品,会有一波主体催化机会,我们9月份的策略也提到这样的机会,近期在疫苗板块得到验证,但是检测和药品,还需要继续观察。相关的标的包括英诺特、万孚生物、亚辉龙、圣湘生物等,药品相关的标的包括南新制药、济川药业、以岭药业、华润三九、康缘药业、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特一药业、太龙药业、一品红、金石亚药、神奇制药、贵州三力等。   我们一贯保持的逻辑思考,着力“宏观+行业+公司业务+管理层”等四个维度去做思考:宏观环境依旧存在不确定性(俄乌战争动荡、美国通胀加息、疫情散发、气候异常等),但是我们置身其中无法改变;当前处于基本面和资金结构(医药基金和全行业基金对医药的看法差异和持仓)的行情点,今年集采政策持续推进落地(耗材集采-脊柱、国采医保谈判、联盟采等),另外,短期医药行业板块看到明确的政策缓和,很多医药公司的估值都已经到了非常合理的区间,我们认为市场对集采的预期已经非常充分,一些集采政策落地带来大家对后续放量逐有预期。医药的中长期逻辑很值得资金布局,老龄化、科技创新属性、国际化。   我们策略报告建议今年全年的方向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基建)+中药(政策友好+低估值)+医疗消费(医疗服务+消费医疗产品)+创新药及产业链(新增)+其他方向自下而上寻找标的,此外,高值耗材和发光赛道,也是我们新纳入的建议重点关注的方向。   十一月份“华安医药十二票”包括:艾迪药业、迈瑞医疗、开立医疗、健麾信息、特宝生物、广誉远、固生堂、三星医疗、佐力药业、百诚医药、药康生物、阳光诺和。   我们建议投资思路如下:   (1)医疗基建板块:持续推荐迈瑞医疗(最受益医疗基建,国际化医疗器械平台)、澳华内镜(软镜龙头)、健麾信息(医院信息化和药店药房升级产品)、艾隆科技(医院信息化和药店药房升级产品)、开立医疗(内镜龙头),相关标的包括理邦仪器等;康复板块需要重视,推荐麦澜德和伟思医疗;此外,IVD板块(设备+流水线)其实也会受益于医疗基建,相关标的包括亚辉龙、安图生物、新产业、普门科技、迈克生物、万孚生物、明德生物、透景生命等。   (2)中药板块(品牌名贵OTC+中药创新药):广誉远、同仁堂、华润三九、康缘药业、以岭药业、新天药业、桂林三金、佐力药业、健民集团、寿仙谷、特一药业、贵州三力、片仔癀等标的,也建议关注:中药创新药的两个标的(天士力、方盛制药)。   (3)消费医疗(医疗服务板块):看好下半年疫情控制下医院秩序的正常恢复则会带来业绩的快速恢复,我们推荐具备性价比和扩张性强的固生堂(中医连锁诊疗龙头)、三星医疗(康复连锁龙头)、海吉亚(肿瘤诊疗医院连锁)、麦澜德(女性各生命周期康复设备提供商)、朝聚眼科(眼科连锁,业绩韧性强)、锦欣生殖、爱尔眼科,建议关注普瑞眼科、华夏眼科、何氏眼科、光正眼科等;家用消费板块,推荐可孚医疗(家用器械,消费级,听力门诊连锁特色),建议关注鱼跃医疗。   (4)科研试剂和上游等:推荐诺唯赞、百普赛斯、泰坦科技、阿拉丁,建议关注纳微科技、洁特生物、东富龙、聚光科技、楚天科技、泰林生物等。   (5)生物制品板块:流感疫苗接种需求的反弹,推荐百克生物、金迪克,建议关注华兰生物;疫苗板块的平台公司和单品种公司,需要配置,我们推荐康泰生物、智飞生物和欧林生物,建议关注沃森生物、康希诺、万泰生物等。   (6)CXO:仿制药CRO(百诚医药、阳光诺和)、CGTCDMO(够新,可以给估值,和元生物)、模式动物(够新,可以给估值,药康生物、南模生物);大市值平台CXO公司也值得关注,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7)医疗器械板块:考虑到集采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难以明确预计预测,低估值稳成长需要关注,我们推荐康德莱(国产注射穿刺龙头企业,产品升级加速成长)和采纳股份(绑定核心客户,国产高端穿刺器械领跑者);国产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赛道,推荐惠泰医学,建议关注微电生理;具备创新和国际化的标的可以持续关注,例如耗材板块标的(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健帆生物、沛嘉医疗、启明医疗等)、再生医学板块(正海生物、迈普医学等)标的。   (8)创新药板块,建议关注具备国际化能力和差异化的的创新药标的,我们推荐荣昌生物(创新药管线布局丰富,三大管线共同发力)、君实生物(新冠小分子带来的业绩兑现)、科济药业(CART)、贝达药业(肺癌国内管线最齐全)、慢病赛道(特宝生物、艾迪药业)、兴齐药业、云顶新耀。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黄医药、康方生物、中国生物制药、海创药业等。   本周个股表现:A股五成个股上涨   本周454支A股医药生物个股中,有260支上涨,占比57%。本周涨幅前十的医药股为:龙津药业(+31.70%)、特一药业(+30.26%)、众生药业(+29.30%)、广生堂(+29.09%)、神奇制药(+29.05%)、双成药业(+24.63%)、舒泰神(+23.68%)、海创药业(+21.69%)、海辰药业(+21.64%)、康芝药业(+19.49%)。本周跌幅前十的医药股为:微电生理(-15.80%)、迪哲医药(-13.18%)、康希诺(-13.14%)、南新制药(-13.13%)、澳华内镜(-12.22%)、君实生物(-11.12%)、戴维医疗(-11.06%)、南微医学(-10.85%)、以岭药业(-10.65%)、祥生医疗(-10.62%)。本周港股70支个股中,47支上涨,占比67%。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竞争风险,股价异常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2-11-1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