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8)

    • 经营短期承压,AI赋能长期发展,增长可期

      经营短期承压,AI赋能长期发展,增长可期

      个股研报
        润达医疗(603108)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4月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和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1.47亿元(-12.8%);2024Q1实现营收20.72亿元(-4.9%)。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34.6%);2024Q1归母净利润实现2.26千万元(-72.1%)。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49亿元(-62.2%);2024Q1扣非归母净利润1.86千万元(-74.3%)。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点评:   商业板块短期承压,整体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上年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受新冠检测影响基数较高。另一方面受国内宏观经济和医疗政策影响,公司拓展集约化客户速度有所下降,同时为控制账期,公司也主动终止了与部分客户的合作,23年末公司服务的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达409家。23年公司集约化区检业务实现营收26.33亿元,同比下滑1.23%。从盈利能力看,公司服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等固定开支未减少,净利润下降比例高于收入下降比例。从现金流角度看,公司报告期末经营性净现金流7.3亿元,医院客户回款工作正在恢复正常,经营性净现金流保持了与归母净利润匹配的较健康状态。   展望后续,我们认为随着医疗反腐的常态化,公司将快速做出应对,利用自身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的服务提供能力,持续提高市占率,实现稳定增长。   工业板块稳定增长,研发赋能市场份额提升,AI打开想象空间   2023年公司工业板块实现营收5.61亿元(+15.73%),其中医疗信息化业务实现营收1.33亿元(+10.42%),业绩稳健增长。公司持续聚焦数字化和智慧检验,自有产品慧检持续提高医院端渗透率,此外公司和华为开展深度合作,推出基于华为盘古的医疗AI大模型并已实现商业化,未来随着模型的持续迭代,以及院内对检验数据分析需求的持续扩张,公司AI医疗业务有望蓬勃发展。   公司将数字医疗和AI技术延伸到药店和体检应用领域,实现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闭环。在药店领域,公司与柳药合作推动智慧药房和智慧医院的建设,实现医药健康一体化管理。在体检领域,公司与美年健康合作,推出了健康管理AI机器人“健康小美”,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06.36/123.31/140.08亿元,同比+16.3%/15.9%/13.6%;实现净利润371/471/565百万元,同比+35.6%/27.0%/20.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9
    • 24Q1业绩亮眼,核心产品表现稳健,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

      24Q1业绩亮眼,核心产品表现稳健,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6.55亿元,同比+7.32%;归母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30.04%;扣非归母净利润26.92亿元,同比+32.72%。   公司2024Q1收入为24.03亿元,同比+0.60%;归母净利润为8.45亿元,同比+24.9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26亿元,同比+19.83%。   分析点评   2023年:四季度利润增长亮眼,费用率控制成效显著23Q4:单季度来看,公司2023Q4收入为31.18亿元,同比+0.49%;归母净利润为8.79亿元,同比+51.8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64亿元,同比+48.4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30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为11.97亿元(含税),占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42.41%。   23全年财务数据:2023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1.52%,同比-1.3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7.50%,同比-7.4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1.50%,同比-4.2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8.67%,同比-1.5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2.67%,同比-1.71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4.64亿元,同比+32.17%。   核心产品稳健,儿科呼吸突出   分产品来看,清热解毒类(蒲地蓝消炎口服液)部分收入为33.80亿元,同比增速为+17.68%;毛利率为78.03%,同比减少1.41个百分点。   消化类部分(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健胃消食口服液)收入为16.87亿元,同比增速为-4.60%;毛利率为89.93%,同比减少0.90个百分点。   儿科类部分(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收入为27.41亿元,同比增速为+13.01%;毛利率为87.30%,同比减少1.85个百分点。   呼吸类部分(三拗片、黄龙止咳颗粒)收入为6.40亿元,同比增速为+9.74%;毛利率为85.29%,同比减少0.88个百分点。心脑血管类(川芎清脑颗粒)部分收入为0.84亿元,同比增速为-12.75%;毛利率为39.62%,同比减少2.19个百分点。   外延式BD持续推进,员工持股计划落地   公司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4项,进入预BE或BE项目6项。与此同时,公司紧密围绕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市场的实际需求,通过BD来实现公司的外延式增长。在这一年中,公司成功达成了四项重要的商务合作项目,具体包括:   ZX7101A,这是一种聚合酶酸性蛋白抑制剂,旨在用于治疗或预防流感;   1种创新的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2个分别针对妇科和眼科领域的医疗器械产品。   拟推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总人数不超过70人,员工持股计划的设立规模不超过1430.55万元。本期员工持股计划的考核指标为个人绩效考核指标,考核年度为2024年-2026年。   24Q1:公司整体毛利率微降,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   24Q1财务数据:24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1.12%,同比-0.9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5.86%,同比-6.1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1.19%,同比-4.4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8.57%,同比+0.6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3.90%,同比-2.28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39亿元,同比+2.86%。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101.9/110.6/12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6%/8.6%/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4.0/3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0%/12.6%/12.6%,对应估值为   13X/11X/10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BD项目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集中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9
    • 主营业务稳健发展,CKBA创新药临床进展顺利

      主营业务稳健发展,CKBA创新药临床进展顺利

      个股研报
        泰恩康(301263)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61亿元(yoy-2.90%),归母净利润1.60亿元(yoy-8.26%),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yoy-9.26%);   2024Q1实现营收1.89亿元(yoy-2.41%),归母净利润4546.78万元(yoy-12.54%),扣非归母净利润4343.78万元(yoy-7.20%)。   点评:   核心产品竞争格局良好,和胃整肠丸将成为公司的自有OTC药品2023年公司的核心产品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和沃丽汀销售收入基本与上年持平;和胃整肠丸销售收入仍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   肠胃用药实现销售收入20,415.44万元,同比增长29.20%;   两性健康用药实现销售收入22,475.09万元,同比减少1.66%;   眼科用药实现销售收入18,433.61万元,同比减少0.59%。   2023年7月,公司与泰国李万山于就和胃整肠丸的生产技术转让达成合作,未来和胃整肠丸将成为公司的自有OTC药品,并加速提升其整体产能,同时依托公司在OTC渠道的品牌推广优势进行全国性推广,争取将其打造为国内肠胃用药领域的知名头部产品,增加药品销售收入。   “自研+收购”丰富产品品类,CKBAII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产品管线,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1.59亿元(yoy+194.97%),占营收比例20.95%。   自研: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成果显著:奥硝唑注射液、阿加曲班注射液、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取得注册批件,实现每年2-3个研发项目落地转化销售的研发目标。其他研发产品也稳步推进中,截至2024年4月,巴瑞替尼片、枸橼酸西地那非口崩片、非那雄胺他达拉非胶囊、盐酸伐地那非片、米诺地尔搽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等13个药物研发项目已提交注册申请,盐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已于2024年3月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研发进展顺利。   收购:除上述和胃整肠丸的生产技术转让外,2023年2月,公司收购博创园控股权,通过此次收购,公司获得CKBA全球创新小分子药物,CKBA软膏于2023年7月顺利获批开展白癜风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首例病人已于2023年11月完成入组,目前II期临床试验工作顺利开展中。2024年公司将集中资源,全力推动CKBA软膏针对白癜风适应症的II期临床研究,确保临床试验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有序展开。未来CKBA有望成为公司的另一重磅品种。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增加对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9.26/11.66/14.66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21.7%/25.9%/25.7%,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06/4.20亿元,增速分别为38.8%/37.6%/37.2%,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52/0.72/0.99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7/20/14x,公司在肠胃用药和两性健康用药领域优势显著,创新药CKBA临床试验顺利开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8
    • 国内设施布局完成,海外收入高速增长

      国内设施布局完成,海外收入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药康生物(688046)   主要观点:   事件概述   2024年4月,药康生物发布2023年报与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20.45%;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3.49%;扣非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5.00%。1Q2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1.96%;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下降5.06%;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增长2.74%。   事件点评   国内设施布局完成,进一步扩大服务半径   国内产能方面,北京药康大兴设施、上海药康宝山设施、广东药康二期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新增产能约8万笼,较2022年底同比增长约40%,目前国内七个大型生产设施合计产能约28万笼。目前各设施已完成引种,引种品系扩繁等工作按计划进行,北京大兴设施自2023Q4开始向市场规模化供鼠,上海宝山设施、广东药康二期自2024Q1开始向市场供鼠,此外,新设施代理繁育等业务也已正常开展,产能利用率稳步上升。国内设施布局完成,覆盖了所有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对于华北市场、上海区域、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能力,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海外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加速拓展市场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2023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0.93亿元,同比增长39.94%,服务海外客户超200家,其中科研客户100余家,工业客户近100家,新增客户超100家。公司仍然以自建销售渠道为主,已组建超15人BD团队,分别覆盖北美、亚太及欧洲三大区域。产能方面,公司首个海外设施落地San Diego,设施已于2024Q1启用,随着美国设施的投产,能够更为快捷地响应客户需求,提升服务能力,海外市场有望加速拓展。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陆续推出新品系、新平台   2023年公司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研发支出0.97亿元,研发费用率15.53%。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推出17个野化鼠品系,新增“斑点鼠”品系近400个,上线近300款“药筛鼠”品系。新平台方面,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纽迈生物,搭建抗体发现及高通量筛选技术平台,提供全人源抗体发现服务。此外,公司整合无菌鼠、悉生鼠研发、生产及菌群服务平台,设立菌群研创中心。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70/9.34/11.17亿元;同比增速为23.8%/21.3%/1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2.41/2.8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速23.4%/22.8%/20.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基因编辑通用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实验动物管理风险;新产品动物模型研发风险;市场放量不及预期风险;工业端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8
    • 传统业务稳中有进持续发展,AR882研发不断开启新征程

      传统业务稳中有进持续发展,AR882研发不断开启新征程

      个股研报
        一品红(300723)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3/2024Q1业绩,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25.03亿元(yoy+9.79%),归母净利润1.85亿元(yoy-36.49%),扣非净利润1.20亿元(yoy-45.73%);2024Q1公司实现营收6.23亿元(yoy-13.0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yoy-9.53%),扣非净利润0.98亿元(yoy+5.16%)。   同日,公司发布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管理方法,持股计划拟受让股票总数不超过511.61万股(约占目前总股本1.13%),购买价格为11.48元/股。   点评:   医药制造业务稳中有进,利润端受多因素影响   2023年公司医药制造产品收入再上新台阶,实现收入24.84亿元(yoy+11.94%),占公司营业收入99.23%,医药制造业务成为公司实现平稳发展的基石。   儿童药:收入15.36亿元(yoy+17.01%)。芩香清解口服液、奥司他韦胶囊、益气健脾口服液、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剂、孟鲁司特钠颗粒、盐酸氨溴索滴剂等品种收入同比快速增长。   慢病药:收入7.70亿元(yoy-2.40%)。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同比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81.04%,同比降低5.79pct;净利率为6.06%,同比降低5.43pct。公司利润承压受多因素影响:   1、研发投入3.02亿元(+58.80%),主要用于项目研发及临床试验;2、公司联瑞智能生产基地(一期)以及润霖创新研究院先后投入使用,2023年累计折旧增加1.14亿元,较2022年增加8171.47万元,同比增长249.30%。   3、2023年公司投资AR882、分迪药业、阿尔法分子科技,计入公司投资收益-3815.39万元。   创新药AR882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全球化创新再启新程2023年,AR882降低尿酸临床数据获得美国FDA高度认可,邮件快速回复同意III期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并已启动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溶解痛风石数据亦获得FDA高度认可,并于美国风湿病学会(ACR)作主题演讲,成为第一个在全球权威ACR(美国风湿病学)年会上作主题演讲的中国痛风创新药。   2024Q1,AR882胶囊治疗原发性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II/III期临床试验在国内正式启动,该项临床试验是II/III期同步进行,计划在29家医院展开,目标入组约636人。如果进展顺利,II期试验将在年底前完成。2024年4月,在组长单位PI的指导下,创新药AR882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患者入组,AR886有望2026年左右上市,成为增厚公司业绩的大单品。   员工持股计划指引清晰,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业绩考核目标,以2023年为基准年,公司2024-2026年考核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32%/52%。(其中考核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研发费用-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考核利润增长率目标充分反映公司稳健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增加对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8.77/33.57/39.79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4.9%/16.7%/18.5%,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3.25/3.91亿元,增速分别为32.0%/33.5%/20.3%,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0.54/0.72/0.86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42/32/26x,公司在儿童药和慢病药领域具有多年积累优势,创新药AR882研发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药品研发风险;行业政策风险;产品质量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8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2024Q1短期承压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2024Q1短期承压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yoy+43.7%),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yoy+4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yoy+58.9%)。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亿元(yoy+63.9%),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目标。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实现收入8767万元(yoy-8.2%),实现归母净利润2175万元(yoy-2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21万元(yoy-27.4%)。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归母净利润2775万元(yoy-8.8%),与收入下滑幅度相当。   事件点评   2023年新产品推广顺利,磁刺激放量增长   2023年公司推出了全新一代盆底功能磁、经颅磁、团体生物反馈仪等产品,同时公司销售团队改革完成,叠加康复行业需求反弹,公司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分产品来看:(1)磁刺激类收入2.00亿元(同比+46.59%),毛利率76.86%(yoy-1.50pct);(2)电生理类收入0.65亿元(同比+30.67%),毛利率72.81%(yoy+1.02pct);(3)耗材及配件收入0.76亿元(同比+30.68%),毛利率67.95%(yoy+3.21pct);(4)激光射频类收入0.37亿元(同比+476.50%),毛利率60.61%(yoy+4.87pct);(5)电刺激类收入0.63亿元(同比+6.80%),毛利率69.57%(yoy-0.67pct)。   分业务来看,公司致力于三大康复领域:盆底及产后康复、精神康复、神经康复。2023年盆底及产后康复收入占比约42%(yoy+15%),精神康复收入占比约30%(yoy+40%),神经及运动康复占比约18%(yoy+100%),新业务医美及泌尿总占比约在10%。其中盆底业务在2024Q1仍受到医疗反腐影响,收入出现小幅下滑,精神康复业务增长,神经康复业务持平,整体公司收入下滑约8.2%,我们预计2024Q2公司业务会持续改善。   伟思美学产品逐渐丰富,期待2024年贡献业绩增量   医美是公司第二大战略方向,公司医美业务覆盖妇产科、皮肤科、医疗美容、生活美容等多应用场景。目前已经上市的产品包括:私密电、私密磁、私密射频和塑形磁四款设备。塑形磁已在2023年拿证并在2024年开展销售,预计将会成为医美板块当前的主力产品。另外,在研的皮秒激光类设备目前也在推进临床注册中,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拿到产品注册证。射频类设备,包括射频溶脂设备和射频抗衰设备预计在2025年前拿到产品注册证。2024年是公司医美业务启动元年,我们预计医美板块也将为公司贡献3000万元左右收入,未来随着医美设备增多,公司医美板块的业绩会呈现更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5.89亿元、7.41亿元和9.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4%、25.9%和25.9%。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70亿元、2.15亿元和2.7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5.0%、26.2%和26.5%。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2.48元、3.13元和3.96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9x、15x和12x。展望未来,公司持续改善产品结构,拓展在能量源器械领域的布局,看好公司在医美、康复、泌尿等多个领域的发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种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8
    • 业绩符合预期,健耳听力高速增长,前景可期

      业绩符合预期,健耳听力高速增长,前景可期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yoy-4.14%),实现归母净利润2.54亿元(yoy-15.71%),扣非归母净利润2.01亿元(yoy-18.56%)。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亿元(yoy-5.6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yoy-24.75%),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yoy-26.55%)。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核心品类保持稳健增长   2023年公司五大产品线均衡发展,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yoy-4.14%),在202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基本持平,实属不易。其中呼吸、制氧、雾化等核心产品收入均实现50%以上增长,助听、助行、矫姿等核心产品收入实现40%以上增长。   分产品线来看,2023年呼吸支持业务实现收入4.55亿元(yoy+91.40%),主要是制氧机、雾化器、呼吸机等高价值品类快速增长;康复辅具业务实现收入7.73亿元(yoy+30.46%),其中助听器收入约1.98亿元,贡献了较大增长,此外由于疫情管控政策放开后,康复辅具类的需求如轮椅也快速提升;中医理疗业务实现收入1.45亿元(yoy+21.01%),主要是理疗仪的疫后需求恢复;健康监测和医疗护理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分别为5.87亿元(yoy-25.35%)和7.40亿元(yoy-32.65%),但这两条产品线剔除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等防护类产品,也均保持正向稳定增长。   2024Q1公司收入延续2023Q4态势,收入环比继续提升,公司发力兴趣电商,在抖音快手平台,收入快速起量,为公司线上收入增长贡献了较多增量。2023年全年抖音快手收入约6000万元,2024Q1预计已经实现收入约1亿元,全年来看,预计抖音快手平台贡献收入超4亿元。   健耳听力线下门店扩展迅速   2023年公司加快门店拓展速度,在湖南、四川、广西、湖北等区域实现了门店的高密度布局,截止至2023年底,健耳听力已签约直营听力验配中心820家,已开业765家,连锁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级市场、128个地级市场。2023年健耳听力实现营业收入1.98亿元(yoy+63.99%),净利润为-0.25亿元。   公司自2019年开始发力听力验配门店连锁,2018年以前的门店共45家,均实现了较好的盈利,平均收入在70-80万元,门店模型目前已经基本清晰,公司是国内直营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之一。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健耳听力利润初步实现减亏,2025年预计会实现盈亏平衡。远期来看,公司门店数将达到2000-3000家,成熟期单店收入达80万元,客单价约8000元,年成交量约100单,门店净利润率约为20%,健耳听力可为公司贡献利润3-5亿元,前景可期。   投资建议   我们增加了2026年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06亿元、40.69亿元和48.36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19.4%、19.5%和18.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55亿元、4.68亿元和5.82亿元,增速分别为39.5%、32.0%和24.5%,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69元、2.24元和2.78元,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2x、17x和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销售费用投放效率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7
    • 呼吸道联检产品放量明显,探索居家市场新蓝海

      呼吸道联检产品放量明显,探索居家市场新蓝海

      个股研报
        圣湘生物(688289)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7亿元(yoy-84.39%),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yoy-81.22%),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yoy-96.09%)。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yoy+100.31%),归母净利润0.81亿元(yoy+35.01%),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yoy+1962.06%),业绩符合预期。   事件点评   呼吸道产品需求提升,联检产品放量,2023年同比增长超4亿元2023年,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仪器需求下降,公司常规试剂收入恢复增长,合计实现营收10.07亿元(yoy-84.39%),其中试剂收入7.83亿元(yoy+149.33%)。公司常规试剂种类主要分为呼吸道类、病毒性肝炎、妇幼检测类、血筛类四种,2023年公司呼吸道检测收入大幅起量,尤其是2023年第四季度,2023年公司呼吸道合计收入超4亿元,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预计超2亿元。而该趋势也延续到了2024年第一季度。   从呼吸道检测的医院使用场景看,分子检测结果更精准,住院病人检测的时效性要求不高,因此2023年率先在住院场景实现放量。除了住院场景外,公司也持续优化检测流程,缩短检测等待时间,通过分子快检的方法推动核酸检测在门急诊渗透。预计随着公司进院数量增加,以及在门急诊的渗透率提升,公司呼吸道检测高速增长的趋势也将持续。   探索居家检测新模式,2024Q4或出现放量增长   公司在呼吸道疾病领域已构建60余种产品的矩阵式布局,能够提供单检、多联检、免疫抗原、耐药基因筛查、病原体二代测序等多种组合方案,还与美团、京东携手,打造“3小时呼吸道核酸检测圈”,率先开拓核酸检测居家服务之路。   居家检测目前主要由互联网医疗企业来负责推广,公司作为试剂、设备的提供商参与其中,不承担前期商业模式推行阶段的亏损,风险可控。2023年10月以来,美团、京东已在一线城市上线呼吸道的检测服务,目前在线提供的检测服务还包括HPV、百日咳、性传播疾病等项目,仅从呼吸道检测项目来看,我们认为居家检测的商业模式已经跑通,2023年冬季和2024年的春季,已经有较多的活跃用户使用该产品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呼吸道疾病是常见的高发疾病,居家检测更方便,大大减少了在医院的等待时间,2023年使用过该检测服务的用户会有较高概率进行复购,我们预计在2024年的秋冬流感高流行季,居家检测可能会给公司带来额外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增加对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5.43亿元、20.52亿元和26.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约53.2%、33.0%和29.9%,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33亿元、5.03亿元和6.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约-8.5%、51.0%和38.5%。2024-2026年的EPS分别为0.57元、0.85元和1.1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7x、24x和18x。综合来看,公司通过多元化布局,打造平台型IVD企业,在呼吸道感染和生殖道感染多个领域竞争优势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7
    • 中成药布局有序推进,海外市场拓展翻新篇

      中成药布局有序推进,海外市场拓展翻新篇

      个股研报
        北陆药业(300016)   主要观点:   事件:   2024年4月21~2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8.91亿元(yoy+16.30%),归母净利润-7175.71万元(yoy-735.92%),扣非净利润-6954.62万元。   2024Q1,公司实现营收2.08亿元(yoy+10.35%),归母净利润1152.62万元(yoy-8.35%),扣非净利润1144.64万元   (yoy+32.95%)。   点评:   对比剂主营业务发展稳健,中成药布局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023年,公司传统业务对比剂实现营收5.35亿元(yoy+4.59%),降糖类产品实现营收9455.24万元(yoy+59.02%),九味镇心颗粒实现营收1.41亿元(+13.10%),主营业务发展稳健。   公司以自有资金2.02亿元收购承德天原药业80%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化药+中药”双轮驱动的战略正式落地。除北陆原有的独家原研抗焦虑中药九味镇心颗粒外,公司将新增58个中药批文,其中:国家医保品种44个,国家基药品种18个,OTC品种41个,涉及清热解毒类、胃肠类、感冒类、补益类、活血止痛类等多个领域;继九味镇心颗粒之后,公司拥有了第二款全国独家品种、国家医保乙类品种金莲花颗粒,该产品同时为OTC乙类,全年收入近亿元。收购天原药业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此外,公司旗下陆芝葆药业已在安徽省亳州市竞拍取得143.335亩国有土地使用权,正有序推进第四生产基地的建设工作,为全面提升公司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和丸剂等产品的产能,实现未来的中成药领域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海外业务表现亮眼,收入同比增长超130%   2023年,公司海外市场拓展表现亮眼,北陆药业和子公司海昌药业海外市场收入总计达1.15亿元(yoy+132.98%)。   公司海外业务取得重大突破原因在于:   2023年北陆对比剂制剂在智利政府招标中标、在肯尼亚、塔吉克斯坦等国取得注册证书,公司对比剂产品客户数量持续增加;   出口的产品更加丰富,制剂方面,不仅碘海醇注射液、钆喷酸葡胺注射液覆盖的市场拓展速度加快,碘克沙醇注射液也取得了海外订单,实现了国际化;沧州工厂生产的钆类原料药等产品的海外市场拓展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已在国际市场奠定基础的海昌药业2023年进一步开拓了韩国、伊朗等市场,持续增加的客户和市场为海昌药业海外碘造影剂的营收增长提供了动力,收入出现较大增幅。   目前海昌药业拥有年产1000吨碘造影剂项目、共计7个品种的生产线在稳步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海昌药业国际化工作同步推进,碘海醇原料药已通过俄罗斯、土耳其、印度、韩国等国家注册;2024年其他原料药也有望实现出口销售,将进一步提升海昌药业的海外营收贡献。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增加对2026年业绩预测,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有望实现10.76/13.57/15.66亿元,同比增长20.8%/26.2%/15.4%;归母净利润实现0.26/21.22/24.79百万元,同比增长100.4%/7924.0%/16.8%;对应EPS为0.00/0.04/0.05元,对应PE倍数为9188/115/98x。公司作为国内对比剂龙头,不断通过“外延并购+自主研发”开辟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看好其未来发展。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未中标或价格下降的风险;研发进度或结果不理想的风险;投资并购及整合的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5-07
    • 深耕多肽领域,多业务板块放量在即

      深耕多肽领域,多业务板块放量在即

      个股研报
        圣诺生物(688117)   主要观点:   多肽研发生产领先企业,专注多肽产业20余载   公司聚焦于多肽医药领域,为国内最具实力的多肽研发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自主研发的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多肽创新药药物研究及定制生产服务(CDMO)、以及小分子药物左西孟旦的相关业务。公司深耕多肽领域20年,具有先进的多肽药物研发技术以及规模化生产能力。   专利悬崖+GLP1,多肽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专利悬崖:目前国内多肽药市场进口药物依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多款多肽药物专利到期,其中甚至包括多款全球销售额高达数十亿美元的重磅产品,国内仿制药行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GLP1:GLP-1由肠道细胞产生,用于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以及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属于肠促胰素类药物。在T2DM和减重双重超大市场的加持下,GLP-1药物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并带动整个多肽产业链发展。   原料药品种与CDMO项目储备丰富,制剂业务迎放量   原料药与CDMO储备丰富,业务增长动力强劲。公司优选市场容量大且具有成长潜力、高技术门槛的品种。截止2023,公司拥有17个自主研发的多肽类原料药品种。在国内市场,公司取得13个品种多肽原料药生产批件或激活备案,其中恩夫韦肽、卡贝缩宫素为国内首仿品种;在国外市场,利拉鲁肽等9个品种获得美国DMF备案,其中9个品种处于激活状态,可被制剂生产企业引用申报。CDMO方面,公司已为新药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40余个项目的多肽创新药药学CDMO服务,其中1个品种获批上市进入商业化阶段,2个进入申报生产阶段,19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制剂业务有望借集采快速放量,提升市占率。公司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纳入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采购周期3年,于2022年11月全国各地开始陆续落地执行。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以及注射用生长抑素纳入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采购周期2.5年,于2023年7月开始执行。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亿元、7.83亿元、8.82亿元(同比+37.6%/+30.8%/+12.6%);实现归母净利润1.21亿元、1.50亿元、1.83亿元(同比+71.4%/+24.0%/+22.3%)。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环保政策风险,汇兑损益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4-05-0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