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871)

    • 公司深度报告:“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三擎驱动,打造医疗影像领军者

      公司深度报告:“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三擎驱动,打造医疗影像领军者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本期内容提要:   核心逻辑:我们认为联影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龙头企业,在产品高端化、市场全球化、技术智能化三大维度均取得显著突破,随着产品壁垒高筑、全球布局深化、AI生态成型,公司业务未来有望保持快速发展,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完善布局与高端突破,驱动盈利提升。公司构建了覆盖MR、CT、XR、MI、RT等领域的完善产品线,截至2024年底,累计推出超140款产品,多项产品实现“国内/行业首款”突破。作为国内稀缺的具备“高端影像设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公司以uCT Atlas Pro、uMIPanorama GS等系列产品成功突破高端市场,并在高端CT、MR、PET/CT等技术密集型赛道建立起显著壁垒。产品优势驱动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20.35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03.00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31%,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随着存量设备装机量持续增长,高毛利的维保服务与软件解决方案业务逐步放量,与设备销售形成良性互动,优化收入结构,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海内外协同拓展,全球化加速落地。公司致力于构建覆盖广、融合深、本土化的全球销售运营服务体系:①在国内市场,2024年虽受政策影响有所波动,但全产品线市占率呈梯度突破,在中国影像新增市场排名第一(不含超声和DSA)。其中,超高端CT(256排+)市占率突破20%,3.0TMR市占率提升4个百分点,1.5T及以下MR重回第一;②在欧美市场,公司设备覆盖美国超70%州级行政区,PET/CT累计装机破百台,欧洲完成英、法、德、意、西五大经济体布局,覆盖超15个欧盟国家。③在新兴市场:成功开辟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战略市场。在印度,MR、CT、PET/CT三大产品线新增市占率均跻身前三,其中数字化PET/CT与1.5T MR分列新增市场第一。   AI深度赋能,构建智能生态。公司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AI算法嵌入医学影像设备全生命周期,成功打造了跨产品线的完整数智化超级平台,市场验证方面,2024年推出的智能CT——uCT Orion(天启CT),上市至2025年2月下旬累计订单已超百台。此外,公司投资联影智能(已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进一步夯实公司竞争实力。我们认为AI与CT、MR、PET/CT等核心设备的深度集成,显著提升系统级智能化能力与产品性能,AI技术有望成为支撑公司产品升级、服务变现与平台扩展的关键引擎,为公司带来持续增长动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0.62亿元、141.56亿元、166.5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1%、17.4%、17.7%,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48亿元、21.97亿元、27.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25.7%、25.1%,对应2025年8月13日的股价,PE分别为62、49、39倍,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风险;境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创新能力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5-08-14
    • 海外增速亮眼,创新驱动长期成长

      海外增速亮眼,创新驱动长期成长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5亿元(yoy+17.36%),归母净利润3.63亿元(yoy+17.04%),扣非归母净利润3.64亿元(yoy+18.90%),经营性现金流3.02亿元(yoy+10.43%)。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yoy+21.36%),归母净利润2.02亿元(yoy+21.22%)。   点评:   海外增速亮眼,全球化布局逐步完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亿元(yoy+17.36%),在多方承压的形势下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彰显发展韧性。分区域来看,国内市场面临止血夹、扩张球囊、注射针等产品集采带来的压力,公司通过升级产品、扩大入院渠道,稳住了基本盘,实现收入6.56亿元(yoy-7.10%)。海外市场实现收入8.98亿元(yoy+43.81%),其中美洲区域营收3.41亿元(yoy+21.75%),欧洲、中东及非洲区域营收4.16亿元(yoy+89%),包括CME实现收入1.23亿元,公司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总收入的58%,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核心动力。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国际市场布局逐步完善,海外产品准入加速推进,泰国制造中心建设与运营筹备有序进行,公司海外市场具备较强的持续增长潜力。   坚持创新驱动,新品放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分产品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内镜诊疗器械实现收入12.18亿元(yoy+8.02%),集采压力下保持稳健增长,我们认为止血闭合类、EMR/ESD类仍是核心增长引擎,随着三臂夹等升级产品替代进口加速,放量可期。随着康友医疗不断优化肿瘤消融产品、构建肿瘤介入产品系,肿瘤介入业务实现收入1.14亿元(yoy+2.53%)。可视化业务实现收入0.16亿元(yoy+13.42%),我们认为主要是国内一次性内镜渗透率提升和海外市场加速拓展共同驱动。公司作为中国内镜诊疗器械耗材产品线最齐全的企业,坚持创新驱动成长的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达5.64%(yoy+0.42pp)。我们认为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将助力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未来高毛利的新产品放量增长,有助于公司在降本控费的医疗环境下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86、39.15、46.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3%、19.1%、18.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69、7.95、9.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0%、18.8%、18.1%,对应2025年8月13日收盘价,PE分别为27、23、20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注册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14
    • 海外业务稳健增长,投入加码赋能长期发展

      海外业务稳健增长,投入加码赋能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安杰思(68858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yoy+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yoy+1.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yoy-7.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6亿元(yoy-34.90%)。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yoy+14.03%),归母净利润0.70亿元(yoy-2.65%)。   点评:   本地化建设加强助力海外业务发展,新产品放量缓解国内集采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yoy+14.56%),其中:①公司境外业务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yoy+18.29%),收入占比达53.8%,较2024H1提升1.7pp,分区域来看,欧洲、亚洲、南美洲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28%、29.05%、58.95%,北美洲受关税影响下滑9.89%,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泰国工厂逐步投入运营、美国子公司逐步完成建设,海外本地化服务能力有望提升,公司境外业务有望加速发展;②公司境内业务在集采压力下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实现收入1.37亿元(yoy+10.07%),我们认为随着“反内卷”原则在集采中逐步践行,未来医疗耗材采购价格有望保持平稳,叠加公司对产品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并加速新产品注册上市,新产品上量有望缓解集采压力,助力境内业务稳健增长。   投入加码赋能长期发展,利润增速有望加快。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7.92%(yoy-2.66pp)、管理费用率为10.55%(yoy+1.44pp),研发费用率为11.39%(yoy+1.60pp),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产能建设(泰国生产基地)、和新产品开发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yoy+10.52%),主要为理财增加导致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减少。我们认为公司的短期投入将为长期发展蓄力,目前内镜耗材行业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作为国内消化内镜介入治疗领域头部企业,随着公司海外本土化红利逐步释放、新品上市节奏加快,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规模效益逐步凸显,利润增速有望加快。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9.74、1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5%、24.9%、24.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9、3.83、4.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20.2%、23.8%,对应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PE分别为22、18、14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注册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国内集采降价超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13
    • 后端CDMO业务增长亮眼,盈利能力有望开始边际改善

      后端CDMO业务增长亮眼,盈利能力有望开始边际改善

      个股研报
        药石科技(300725)   事件:2025年8月7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9.20亿元,同比增长23.48%;实现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下降26.54%;实现扣非净利润0.60亿元,同比下降11.82%;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67亿元,同比增长240.62%。单季度来看,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6.48%;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25.40%;实现扣非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11.06%。   点评:   整体毛利率环比开始提升,后端CDMO业务增长亮眼。   2025年H1公司整体收入增长亮眼,利润端阶段性承压,主要是由于受到毛利率的拖累,2025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1.05%,同比下滑9.82pct,我们推测主要是受到订单价格下行的压力和新产能投放带来的折旧摊销影响。从季度趋势来看,2025年Q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1.74%,环比2025年Q1提升1.42pct,成功扭转先前连续4个季度环比下滑的趋势。随着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我们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分业务来看:   1)前端:2025年H1药物研究阶段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同比下降7.59%,毛利率57.29%,同比下滑7.45pct;其中:分子砌块(用于药物发现)收入1.36亿元,同比下降4.71%;化学研发服务(CRO)收入0.18亿元,同比下降24.69%。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H1TPD、ADC、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DC)及非天然氨基酸(UAA)等新化学实体类分子砌块收入同比增长7.24%。   2)后端:2025年H1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7.65亿元,同比增长32.27%,毛利率25.69%,同比下滑8.3pct;其中:分子砌块(用于药物开发和生产)收入2.17亿元,同比下降8.80%;药物开发和生产服务(CDMO)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60.92%。2025年H1公司服务早期(临床前至临床II期)项目数量超过1,100个;临床III期及商业项目数量53个。2025年2月,晖石生产基地503多功能商业化GMP车间投入使用,新增反应釜体积190.60m3,为临床后期和商业化生产提供有力保障,2025年H1晖石生产基地服务的GMP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8%,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服务原料药IND项目210余个,新增3个原料药NDA项目。2025年H1公司CDMO业务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19.88%。   国内需求开始复苏,海外大客户贡献业绩弹性。   分区域来看:2025年H1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25.00%;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8.65%;来自欧洲客户的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109.98%;来自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0.40亿元,同比增长52.66%。分客户来看:2025年H1来自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实现收入3.67亿,同比增长69.73%;来自中小生物医药公司等客户实现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4.55%。2025年H1公司新组建欧洲销售团队,覆盖区域内重点客户,提高客户响应效率;强化日韩区域销售领导能力,挖掘日韩市场销售商机。我们认为,从2025年H1经营趋势来看,国内需求已经开始复苏,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增长对公司业绩有明显拉动作用,公司在欧洲市场和日韩市场的投入已经得到良好反馈。   公司全面布局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多肽及寡核苷酸药物、ADC药物等高景气度新兴赛道。   1)靶向蛋白降解药物:在TPD领域,公司已建成覆盖研发、API与制剂开发及GMP生产一站式CRDMO服务平台,2025年H1公司TPD相关的CDMO订单金额近2,000万。   2)多肽及寡核苷酸药物:公司整合内部资源成立专业的多肽、寡核苷酸团队(PPCoE),目前具备50人团队规模,公司计划年底将扩增到100人左右规模,公司预计位于浙江晖石的多肽GMP中试车间有望于2026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2025年H1公司多肽相关业务订单金额超过3,000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3)ADC药物:公司已经构建新颖linker和payload的分子砌块库,同时成功拓展分子偶联服务。2025年H1公司完成2个创新linker项目数十公斤级的工艺性能确认批次(PPQ)生产交付,并锁定后续商业化多批次订单,累计订单金额近千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87亿元、23.50亿元、2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亿元、2.22亿元、2.80亿元,EPS(摊薄)分别为0.88元、1.11元、1.40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51.75倍、41.24倍、32.72倍。   风险因素:行业投融资需求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和关税变动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13
    • 海外拓展提速,血液净化主业持续高增

      海外拓展提速,血液净化主业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1亿元(yoy+10.83%),归母净利润1.15亿元(yoy+8.35%),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yoy+9.26%),经营活动现金流1.89亿元(yoy+38.94%)。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yoy+12.65%),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16.65%)。   点评:   收入增长逐季提速,海外业务快速发展驱动公司成长。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增速逐季提升,2025Q1、Q2分别实现3.61亿元(yoy+8.88%)、4.00亿元(yoy+12.65%),展现较好的增长趋势。分区域来看,国内2025年上半年受集采降价影响,公司以价换量保障份额,实现收入5.74亿元(yoy-0.15%),基本持平,我们认为主要是随着县域透析中心建设政策落地,国内血液净化市场中长期需求空间广阔,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87亿元(yoy+67.3%),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收入占比提升至24.6%,我们认为随着公司陆续完成印度尼西亚、秘鲁、墨西哥等国家的产品注册,并加速推进公司产品在海外其他市场的注册认证进程,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海外市场有望成为驱动公司成长的重要动力。   血液净化主业持续高增,管线储备丰富,成长动能充沛。分业务来看,血液净化类设备及耗材全产品链布局优势凸显,血液透析器、浓缩液/粉、管路等核心品种持续放量,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6.26亿元(yoy+19.73%),占比82.2%,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其中血液透析设备出口同比增长84%;给药器具类业务实现收入0.82亿元(yoy-15.1%);心胸外科类实现收入0.35亿元(yoy+0.7%),保持稳健增长。从新品情况来看,公司管线储备丰富,我们认为湿膜透析器作为国产首证,具有较强的进口替代能力,PTA高压球囊导管中选省际联盟集采,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已获批,均具有较高的放量可能性,未来成长动能较为充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42、20.27、23.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6.3%、16.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2、3.07、3.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17.3%、17.0%,对应2025年8月13日收盘价,PE分别为20、17、15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注册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安斯泰来Claudin 18.2单抗VYLOY大卖,重视Claudin 18.2靶点的投资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安斯泰来Claudin 18.2单抗VYLOY大卖,重视Claudin 18.2靶点的投资机遇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上周市场表现:上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0.84%,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07%,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31。6个子板块中,医疗器械板块周涨幅最大,涨幅2.70%(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47%);跌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跌幅为2.22%(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3.45%)。   上周重点关注:   2025年7月30日,安斯泰来发布二季度财报(日本财年计作一季度)财报,Claudin18.2抗体VYLOY二季度销售额140亿日元,该药分别于2024年3月/9月/10月/12月在日本/欧洲/美国/中国相继上市。据安斯泰来2024年财年财务报告(2024财年为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显示,VYLOY全球销售额增长超出预期,FY2024销售额为122亿日元。作为全球首款上市的Claudin18.2产品,VYLOY商业化放量非常可观,激发了大家对该靶点的开发热情。中国企业以ADC、CAR-T及双抗为核心实现突破:科济药业的CAR-T疗法(CT041)在中美欧提交胃癌上市申请并布局胰腺癌;信诺维的ADC(XNW27011)中美同步开展胃癌III期临床;齐鲁制药的CLDN18.2/CD3双抗(QLS31905)成为全球首个进入III期临床的双抗(胰腺癌),恒瑞医药则通过ADC及双抗多线布局。   创新药产业链:创新药行情火热,大额BD出海授权交易频出,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有望修复,带动医药企业加码研发投入并加速研发项目推进速度,目前早期研发阶段需求修复已经初显成效,有望利好CXO和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CXO龙头企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②以国内业务为主的临床CRO龙头,建议关注泰格医药、普蕊斯、诺思格、阳光诺和等;③以安评和模式动物为代表的资源型CXO,建议关注昭衍新药、百奥赛图、药康生物、南模生物等;④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纳微科技、奥浦迈、海尔生物、阿拉丁、泰坦科技等。   医疗器械条线:高端医疗器械及科研仪器国产替代,我们建议关注华大智造、圣湘生物、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聚光科技、莱伯泰科、海尔生物等。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13
    • 利润加速增长,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

      利润加速增长,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艾德生物(30068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yoy+6.69%),归母净利润1.89亿元(yoy+31.41%),扣非归母净利润1.85亿元(yoy+39.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1亿元(yoy+22.59%)。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07亿元(yoy-0.8%),归母净利润0.99亿元(yoy+23.74%)。   点评:   利润加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彰显成长韧性。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9亿元(yoy+6.69%),归母净利润1.89亿元(yoy+31.41%),利润增速快于收入,盈利能力增强,销售净利率达32.63%,较去年同期提升6.14pp,其中销售费用率下降3.79pp达25.74%,管理费用率下降0.57pp至7.54%,展现出国内销售组织架构调整后的成长韧性。分业务来看,作为肿瘤药物伴随诊断龙头,公司打造了涵盖PCR、NGS、IHC及FISH等多技术平台的肿瘤精准医疗产品体系,2025年上半年检测试剂业务实现收入4.83亿元(yoy+7.93%),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检测服务收入0.33亿元(yoy+0.92%),药物临床研究服务0.57亿元(yoy-5.0%),我们认为主要是受药企研发投入节奏的短期波动影响。   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分区域来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销售4.42亿元(yoy+7.11%),在IVD行业增长承压及增值税调整(自2025年1月1日起,公司销售检测试剂的增值税率调整至13%)的背景下,仍保持较稳健的增长态势;公司国际业务及BD团队70余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国际销售及药企商务实现收入1.37亿元(yoy+5.36%),短期增速放缓主要是受海外销售团队调整影响,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国际级战略持续落地,纳入日本医保体系的产品持续放量,东南亚、拉美市场准入加速,叠加通过伴随诊断方式参与多家药企原研药物的临床试验的合作不断加深,公司海外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5、14.99、17.7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1%、19.5%、18.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55、4.39、5.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3.6%、22.0%,对应2025年8月6日收盘价,PE分别为26、21、17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注册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07
    • CDMO业务保持高增长,新分子业务布局有望打造全新增长点

      CDMO业务保持高增长,新分子业务布局有望打造全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九洲药业(603456)   事件:2025年8月5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H1实现营业收入28.71亿元,同比增长3.86%;实现归母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10.70%;实现扣非净利润5.26亿元,同比增长12.40%;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45亿元,同比增长164.50%。单季度来看,2025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7.15%;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扣非净利润2.75亿元,同比增长17.62%。   点评:   经营趋势稳健,CDMO业务保持高增长。   2025年H1公司整体经营趋势稳健,分业务来看:   1)CDMO业务:2025年H1公司新药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CDMO)实现营业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16.27%,对应毛利率41.02%,同比2024年H1保持相对稳定。公司CDMO项目管线日益丰富,已经形成可持续的临床前/临床I期、II期、III期的漏斗型项目结构。截至2025年H1,公司创新药原料药CDMO共承接1,214个项目,其中临床I期和II期项目1,086个,环比2024年底增加60个;临床III期项目90个,环比2024年底增加6个;商业化项目38个,环比2024年底增加3个;公司承接项目涵盖抗肿瘤、抗心衰、抗病毒、中枢神经和心脑血管等治疗领域,临床后期和商业化项目数量不断增加,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原料药业务:2025年H1公司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下滑28.48%,对应毛利率23.26%,同比增加2.08pct。公司特色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主要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利过期或即将到期的小分子原料药或中间体产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和抗感染类药物,我们推测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呼吸道疾病需求减弱的影响,相关原料药品种量价趋势阶段性承压。   全面加快新分子业务布局,打造全新增长点。   公司全面布局多肽、偶联及小核酸药物等新分子业务,已搭建完整技术平台,2025年H1新分子业务引入新客户20多家,其中海外订单增速较快,已完成十多个项目的交付工作。多肽技术平台方面,公司具备从定制肽到注册申报,以及GMP条件下商业化生产多肽药物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多肽GMP生产线持续扩建,公司预计2025年年底投入使用;偶联药物技术平台方面,公司具备各类偶联药物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包含但不限于ADC、PDC、SMDC等),拥有OEB4级、OEB5级的高活实验室和GMP高活车间,可为客户提供从毫克级到数百克的单批次生产服务;小核酸技术平台方面,公司已完成美国和中国两个场地的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建设,并承接多项定制业务,正加快推进小核酸GMP中试平台和GMP商业化车间建设。我们认为,当前CRDMO行业市场景气度最高的赛道包括TEDIS和偶联药物两大方向,公司全面布局以上新兴赛道,有望打造全新增长点。具体而言:1)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3年全球TEDIS(含多肽和寡核苷酸等)CRDMO市场规模为55亿美元,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可以增长至373亿美元,2023-2032年期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3.8%;2)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2022年全球ADC及更广泛偶联药物CRDMO市场规模为15亿美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可以增长至110亿美元,2022-2030年期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8.4%。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09亿元、61.77亿元、68.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8亿元、10.66亿元、12.07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04元、1.20元、1.36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70倍、15.40倍、13.60倍。   风险因素:行业投融资需求波动风险;地缘政治和关税变动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07
    • 业绩稳定增长,海外产能布局加速

      业绩稳定增长,海外产能布局加速

      个股研报
        维力医疗(603309)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H1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yoy+10.19%),归母净利润1.21亿元(yoy+14.17%),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yoy+16.42%),经营活动现金流0.34亿元(yoy-59.57%)。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yoy+8.16%),归母净利润0.62亿元(yoy+11.39%)。   点评:   业绩稳定增长,高毛利产品放量,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呈现稳健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yoy+10.19%),分业务线来看,随着明星产品清石鞘放量,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公司泌尿外科产品实现收入1.34亿元(yoy+43.90%),导尿产品通过中标区域集采,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2025H1实现收入2.2亿元(yoy+13.62%),护理产品收入0.92亿元(yoy+30.28%),血透产品收入0.4亿元(yoy+18.44%),而麻醉和呼吸产品受国内价格联动等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分别实现收入2.09亿元(yoy-4.79%)、0.27亿元(yoy-38.54%)。随着高毛利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泌尿外科产品综合毛利率超过70%),在国内集采降价的压力下,公司销售毛利率保持稳定,叠加降本增效影响,公司销售净利率达17.05%,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应对关税风险,海外产能布局加速,支撑中长期业绩增长。分区域来看,在国内市场,公司深入研究集采政策,不断开发高毛利、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应对集采降价风险,我们认为随着国内整顿影响逐步消化,新产品逐步放量,国内业务有望保持稳健增长。在海外市场,公司深化本土化销售策略,同时采取项目合作模式,和大客户进行深度业务绑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北美、南美、东南亚等地区业务均取得了快速增长;此外,为应对日益紧张的海外地缘政治风险,公司加速海外印尼工厂和墨西哥工厂建设,提升海外供应能力,满足未来北美和南美客户需求,保障订单交付稳定性,我们认为随着海外产能逐步释放,公司海外业务中长期增长可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26、20.30、23.9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4%、17.6%、18.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57、3.18、3.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23.5%、22.7%,对应2025年8月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6、13、11倍。   风险因素: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06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重要BD不断落地,创新药主线行情有望贯穿全年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重要BD不断落地,创新药主线行情有望贯穿全年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2.95%,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4.70%,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6个子板块中,化学制药板块周收益率排名第一,涨跌幅为5.0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6.76%);收益率排名第六的为医疗器械,涨跌幅为-0.07%(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68%)。   政策动态: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决策部署,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制定本方案。1)补贴对象: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2)补贴标准: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周观点:本周创新药行情持续火热,我们认为得益于多个重要BD项目陆续落地:1)7月28日,恒瑞医药将自主研发的PDE3/4抑制剂创新药HRS-9821的海外权益授权给GSK,此外双方将共同开发其他11个项目,GSK拥有独家选择权以及某些项目替换权,恒瑞医药将获得首付款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分梯度的销售提成。2)7月30日,石药集团将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SYH2086的海外权益授权给Madrigal,石药集团将获得总包金额20.75亿美元,包括预付款1.2亿美元、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19.55亿美元。3)8月1日,乐普生物将两款临床前T细胞衔接器(TCE)项目的海外权益授权给Excalipoint,其中CTM012已获IND批准,另一款为CTM013,乐普生物将获得首付款1,000万美元,Excalipoint股份10%,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8.475亿美元,低位数至中位数百分比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展望2025年下半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美国风湿病学会年会(ACR)、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年会(AASLD)、美国心脏协会年会(AHA)等学术会议持续催化,创新药主线行情有望贯穿全年。同时我们建议关注创新药上游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方向。   创新药主线:创新药行业的魅力在于颠覆性创新,建议重点关注新兴技术突破和未被满足临床需求,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在走向世界舞台。①降糖减重领域,双靶点、三靶点、口服多肽、口服小分子、Amylin、减重增肌等细分方向催化不断,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翰森医药、博瑞医药、众生药业、联邦制药、华东医药、康缘药业、乐普医疗;②小核酸领域siRNA、ASO、miRNA等细分方向百花齐放,递送技术不断突破,建议关注悦康药业、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成都先导(先衍生物)、丽珠集团、阳光诺和;③以PD-1/L1为基础构建的双抗及多抗分子有望接续PD-1/L1单靶点成为新一代IO基石,建议关注康方生物、三生制药、荣昌生物、神州细胞、君实生物、华海药业、信达生物、奥赛康、汇宇制药、上海谊众、基石药业。   创新药上游产业链:创新药行情有望带动CXO和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①具备全球影响力的CXO龙头企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②以国内业务为主的临床CRO龙头,建议关注泰格医药、普蕊斯、诺思格、阳光诺和等;③以安评和模式动物为代表的资源型CXO,建议关注昭衍新药、百奥赛图、药康生物、南模生物等;④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建议关注百普赛斯、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纳微科技、奥浦迈、海尔生物、阿拉丁、泰坦科技等。➢高端医疗器械:7月3日,国家药监局正式公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受政策支持影响,医药行情正在向医疗器械板块延伸。①院内招采恢复驱动业务增长,建议关注开立医疗、迈瑞医疗、联影医疗、新华医疗、澳华内镜等;②内需驱动的消费医疗器械需求,建议关注可孚医疗、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③出海订单修复的,建议关注美好医疗、海泰新光、瑞迈特、振德医疗;④高端器械耗材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建议关注心脉医疗、微创医疗、威高股份、微创脑科学、爱康医疗、爱博医疗、春立医疗、赛诺医疗。   风险因素:关税政策变动&地缘政治风险;消费刺激政策变动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0页
      2025-08-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