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

    • 2025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创变引擎”系列洞察:创新医疗科技篇

      2025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创变引擎”系列洞察:创新医疗科技篇

      医疗服务
        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以及结构   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涵盖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要素创新配置的生产力质态,其内涵包括创新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主导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生产要素质变和高效组合。   这一概念强调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能推动服务范式转换升级,通过多学科技术融合实现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医疗服务的变革,致力于解决医疗难题、提高疾病治疗和健康改善效率,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   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的概念   2025年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的政策聚焦于监管改革、设备更新、信息化建设、医保结算优化及数智化转型等方面,旨在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推动医疗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全国县医院药品收入占比呈先稳后降超势,而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持续上升。这表明在政策引导下,县医院正逐步摆脱对药品收入的依赖,政策推动医疗健康新质生产力发展,促使县医院进行设备更新、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等,这为县医院收入结构优化提供了基础支撑。
      亿欧智库
      25页
      2025-06-06
    • 2022年中国医药营销数字化研究报告

      2022年中国医药营销数字化研究报告

      医疗服务
        报告核心发现   带量采购与疫情双重压力加速医药数字化转型,医药企业开始追求有限的资源投入以最大限度提升营销效果,医药营销数字化已经来到了效果为王的阶段。其中,大型跨国医药企业与创新型医药企业在现阶段数字化转型需求最为迫切。   疫情后主数据管理系统及线上医生运营平台这两个医药营销数字化工具受到企业的欢迎。在提供SaaS服务为主的国内外医药营销数字化代表企业中,第一梯队的企业包括太美软素、Veeva、销售易、云势软件,太美软素在使用率以及满意度均有较好的表现。   医药营销数字化发展的五大特征,分别为(1)国内外医药企业营销模式和组织架构差异大,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数字化解决方案;(2)跨国医药企业与本土创新药企业挑选医药营销数字化供应商的标准差异大;(3)跨系统间医药数据清洗难度大,企业需要灵活智能的数据管理系统;(4)医药企业内部培养相关团队周期长;(5)团队磨合成本高以及医药企业偏好使用设计简洁且产品功能丰富的营销数字化产品   未来,随着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营销数字化的市场规模将迎来快速增长,其中聚焦医药领域的本土医药营销数字化企业有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亿欧智库
      33页
      2022-09-27
    • 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服务
        在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下,我国医保基金或将面临缺口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深化,劳动力占比下降;同时,老年人的患病率提升,居民的医疗需求和花费不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负荷再次升级。   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逐年提升,支出增速在2017年之后再次高于收入增速。其中,2020年受疫情和部分地区医保实施减免政策的影响,收支增速下降。尽管2021年底我国医保基金累计结存达36121.54亿元,但据社科院战略研究院戈艳霞在2021年的测算显示,在现有的社保制度下,到2026年,医保基金的当年结存将首次出现缺口。预计到2034年,累计结存将首次出现缺口。   对此,国家将应对老龄化升级至国家战略水平,需要进一步促进全民健康,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减少医保基金的支出。   发展康复医疗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机构效率、减轻社会保障负担   康复医疗的及时正确干预,对于患者、机构、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对患者来说,能够改善患者的愈后,减轻家庭及个人的经济负担;对于医疗机构来说,能够提升医疗质量,缩短住院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对于政府来说,能够减轻社会保障体系的负担。   改善患者愈后:减少患者疼痛、加快恢复速度、避免残疾或减轻残疾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重返社会的可能性、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根据国家康复医学专业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显示,2019年平均的日常生活活动(ADL)为73.75%。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缩短住院周期、减少药品使用,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实现费用降低。据2017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心脏康复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提高医院运营效率:通过康复医疗,提高医疗治疗水平,缩短住院周期提高床位周转率。为后期DRG/DIP的实施做好成本管控。   减轻社会保障体系负担:患者重返社会,能够再次提供劳动,减少残疾补助、失业保障的支出;同时,通过改善患者预后,能减少医保基金的使用。   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我国的三级医疗体系中,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资源闲置率较高。提供康复医疗服务,能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亿欧智库
      75页
      2022-04-13
    • 生物医药行业全面费用管理数字化白皮书

      生物医药行业全面费用管理数字化白皮书

      医疗服务
        内部:企业费用率提升,需通过技术手段管理财务和费用   A股主板企业整体费用率自2016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由20.6%攀升至2020年的26.5%,企业面临费用率居高不下的困境,亟需通过技术手段提升财税管理能力来达到降低费用率的效果。当前影响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中,财务云仍高居支持率榜首,电子发票次之,同时电子档案较上年支持率提升最多,当前排名第四,这三项技术值得重点关注。   外部:企业需建立财税管理数字化能力应对监管要求   当前企业税收环境已经被数字化监管全面笼罩,随着金税四期的到来,监管层对业务监控延展到了“非税”业务,并且实现了与各部委、人民银行等机构的数据打通。企业的财务治理数字化若无法跟进逐渐严格的监管要求,未来可能无法满足基本经营的合规性。   从关键技术角度来看,电子发票和电子档案政策推动力度加大,电子发票已经处于全国全面铺开的落地阶段,电子档案的建设也受到政策大力支持,规划要求市地级以上国家档案馆全部具备电子档案接收能力,企业需要加快推进发票与档案电子化进程满足政策要求与监管趋势。
      亿欧智库
      37页
      2022-03-10
    • 2022医疗大健康产业十大趋势预测

      2022医疗大健康产业十大趋势预测

      医疗服务
        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的医疗健康却被阴影笼罩,特别是二级市场上,股价腰斩、上市破发,IPO被否、推迟的消息频频传来,让人不禁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一丝隐忧。   其实,行业的刚需性质没有发生改变,过去几年,在资本的催生下,行业创新轰轰烈烈,但也导致产生以IPO导向的速成模式。接下来,行业发展将会进入理性阶段,回归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其专业壁垒极高,受政策监管影响大,是个慢生意,是人命关天的,是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不过,“朝阳行业”还是那个“朝阳行业”,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疫情刺激下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加上新技术助力和政策支持的保障,行业发展或许会经历些许转型阵痛,但是船头的大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产业发展的机会仍然在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亿欧智库通过总结展望,梳理了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以供行业人士以及致力于为国民健康升级的跨界者提供一些参考。   从需求端来看,国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已经从治疗为中心,向前、后拓展至预防到康复的全流程管理,未来医疗将朝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导向发展,未来会诞生越来越多新的早筛、诊断、疫苗等预防手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融合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比如药企与器械、诊断企业将会深度绑定创新服务模式,全方位为患者服务;此外,国民健康意识的觉醒,将会促使他们从过去的被动接受治疗到主动进行健康管理,这也会促使消费医疗的蓬勃发展。过去的治疗端,将会随着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技术的发展逐步升级,数字医疗、手术机器人等新的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促使医疗走向精细化、数字化、个性化。传统的产业模式也将发生改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药物研发领域,智慧化软硬件对传统医院的升级改造,碳中和导向下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新科技与传统产业的碰撞典型。从政策端来看,国家通过对支付端的大力改革也正在重塑产业格局,“腾笼换鸟”计划还未完成,这将会给行业发展带来阵痛,但长期来看,将是利好;此外,国家支付体系也会趋于完善和多样化,缓解医保压力,降低国民医疗负担。从市场的发展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走出国门,出海寻找机会,一方面原因是国内控费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政策鼓励创新的结果,国内企业的创新成果将被世界广泛接纳。   在需求、技术、政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业发展的机会仍然大量存在,在转型时期,也更需要我们真正做时间的朋友,多一些敬畏,少一些浮躁,从价值出发,以患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终将在未来获得回报。
      亿欧智库
      54页
      2022-03-10
    • 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2021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服务
        核心发现   1   2019年后,在疫情、政策以及技术等多个因素的推动下,智慧医疗飞速发展。以医院、患者、区域医疗以及制药企业为代表的需求方对智慧医疗的认可度持续增加。   2   2021年是智慧医疗企业加速发展的一年。以互联网以及ICT类企业为代表,技术型企业纷纷加入智慧医疗赛道,传统医疗信息化企业寻求转型升级。   3   通过技术、产品以及商业这三个维度的能力对智慧医疗代表企业进行评估,互联网及ICT企业作为智慧医疗建设的主力军,企业评分较高。其中百度灵医智惠、讯飞医疗、华为医疗以其技术优势及对医疗行业的深刻理解,获得较高评分。   4   在未来,随着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入,需求方对于智慧医疗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而随着对于智慧医疗需求的加剧,智慧医疗将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亿欧智库
      34页
      2022-01-27
    • 2021年中国医美形体雕塑行业白皮书

      2021年中国医美形体雕塑行业白皮书

      医疗服务
        2020年,中国医美形体雕塑行业终端的市场规模为150.5亿元人民币,2025年将达到417.8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22.7%。其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人们在求美观念上的转变,以及接受度和医美渗透率的增长。   侵入式的医美形体雕塑手段是多数求美者的选择,其中吸脂以及体雕是首选,且其效果显着。但目前吸脂、体雕手术在脂肪雕塑理念、医生技术以及器械层面面临新旧交替的阶段,逐渐由传统的负压技术过渡到动力辅助技术。   求美者中,年轻女性的占比较高,且多为高学历、高净值(高收入)人群。尝试医美形体雕塑后,使求美者更加洒脱和自信。   随着相关部门监管的越来越严格,整个医美行业将迎来更加规范的运营,传统的“重营销”时代将逐渐走向“规范化、垂直细分、重运营、重体验”的新时代。
      亿欧智库
      30页
      2022-01-14
    • 2021年中国基层医疗产业发展趋势解读报告

      2021年中国基层医疗产业发展趋势解读报告

      医疗行业
        【背景说明】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需求与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因此,发展基层医疗,推助分级诊疗,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伴随着政策的有序实施及市场的助推,基层医疗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要实现“强基层”的目标,仍需多方共同努力。   2021年,亿欧智库持续关注基层医疗产业发展,基于《2020年中国基层医疗研究报告》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拓宽基层医疗的研究范畴,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其他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企业、基层医疗服务商,及其所提供的基层医疗服务。   【报告内容简介】   亿欧智库通过桌面研究、企业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信息,撰写《2021年中国基层医疗产业发展趋势解读报告》,探索基层医疗产业的未来发展。第一章节,基于亿欧在2020年的研究基础,总结了中国基层医疗的供需现状;第二章节,结合政策引导,分析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趋势;第三章节,探讨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对于基层医疗市场解决方案的影响,并剖析各细分市场的发展方向,希望对行业形成参考。   【核心观点】   城市与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在现阶段的发展重点不同。城市基层医疗机构以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为目标,农村基层机构仍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重点。   基层医疗服务将向服务方协同化、医防协同化、院间协同化、区域协同化、线上线下协同化的方向发展。   基层医疗信息化、诊疗、检查检验、用药的痛点解决方案在协同化的影响下不断升级。其中,医疗信息化将首先得到补充和完善。
      亿欧智库
      65页
      2021-10-14
    • 2021中国互联网医疗内容行业研究报告

      2021中国互联网医疗内容行业研究报告

      医疗行业
        平台发展趋势:医疗内容行业竞争加剧,更多内容型平台将强化其在线诊疗能力   行业处于成熟阶段,竞争加剧。当前提供医疗内容的企业较多,而搜索引擎平台,如:百度、字节跳动等也在构建自身的医疗内容能力。同时,行业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提升,医生的权威性、内容的全面性等构建了竞争壁垒,互联网内容行业竞争将逐步加剧。   多因利好互联诊疗发展。多项政策利好互联网医疗提供在线诊疗与购药服务。且调研数据显示,内容用户对于在线诊疗和购药的付费意愿较好,利好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发展。   因此,内容型平台将发挥自身用户、医生、内容等资源优势,强化在线诊疗、医药电商等能力,希望争取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然而,平台步入新的领域也需攻克医生运营、诊疗经验不足等挑战。
      亿欧智库
      42页
      2021-08-05
    • 2021年中国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寻找明日之星

      2021年中国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报告:寻找明日之星

      医疗服务
        “微创介入是未来医疗的大趋势,国内微创介入行业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相比海外更快。 血管造影机、介入耗材和器械、会做手术的医生是介入手术中的三大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医疗产业环境、技术进步以及大量海归医疗人才加入创业浪潮,微创介入医疗器械耗材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以强联智创为代表的医疗AI企业则致力于成为介入医生的帮手,让医生看的更清晰、手术操作更简单。相信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微创介入将在中国得到健康而持续的发展。
      亿欧智库
      119页
      2021-07-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