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74)

    •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高位回调,纯碱、维生素价格下行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高位回调,纯碱、维生素价格下行

      化学制品
        10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   行业动态:   本周(10.23-10.29)均价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9个品种价格上涨,43个品种价格下跌,29个品种价格稳定。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液氨(河北新化)、二甲醚(长三角)、纯吡啶(华东)、原盐(山东海盐)、尿素(华鲁恒升(小颗粒));而周均价跌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硫酸(浙江巨化98%)、醋酸乙烯(华东)、重质纯碱(华东)、盐酸(长三角31%)、轻质纯碱(华东)。   本周(10.23-10.29)国际油价高位回调,WTI原油收于85.5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3.72%;布伦特原油收于90.5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1.84%。宏观方面,根据标普全球(S&PGlobal)的最新数据,美国10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50,创六个月新高,超过预期的49.5,前值为49.8。供应端,OPEC10月原油市场月报显示由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增产推动,OPEC原油产量在9月增加了27.3万桶/日,达到2,775万桶/日。报告同时对供应预期进行了小幅调整,将其对非OPEC国家2023年的预测上调了10万桶/日至170万桶/日,2024年的供应增长预测则维持在140万桶/日不变。根据财联社,美国针对委内瑞拉的制裁有所缓解,委内瑞拉目前石油产量仅为其过去十年的三分之一,但随着雪佛龙的回归运营,今年日产量已超过80万桶。委内瑞拉政府的目标是2024年恢复到170万桶/日。需求端,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报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88万桶/日,原因是经济环境疲软和能源效率提高(之前预测为100万桶/日)。IEA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为230万桶/日,得益于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增长,之前的预测为220万桶/日。库存方面,美国商业原油、汽油库存增加,馏分油库存减少。美国能源署(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7.72亿桶,较前一周增长137.2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21亿桶,较前一周增长137.1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23亿桶,较前一周增长16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2亿桶,较前一周下降169万桶。另一方面,天然气之后另起一段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收报3.16美元/mmbtu,收盘价周涨幅8.97%;TTF天然气期货收报50.53欧元/兆瓦时,收盘价周跌幅1.13%。EIA天然气报告显示,截至10月20日当周,美国天然气库存总量为37,000亿立方英尺,较此前一周增加740亿立方英尺,较去年同期增加313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幅9.2%,同时较5年均值增加1,830亿立方英尺,增幅5.2%。欧洲市场库存持续增加,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23日,欧洲整体库存为1,123Twh,库容占有率98.63%,环比上日增加0.05%,库存稳步增加。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季节性需求增长,带动海外天然气价格反弹,但天然气库存充裕,价格仍处于历史中低位,中期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结构依然脆弱,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季节性需求波动都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剧烈宽幅震荡。   本周(10.23-10.29)纯碱价格下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27日,轻质还是重质纯碱市场均价2,354元/吨,较10月20日下降9.60%。供应端,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截至2023年第43周,国内纯碱总产能为4,055万吨(包含长期停产企业产能375万吨),装置运行产能共计3,113万吨(共19家联碱工厂,运行产能共计1,318万吨;11家氨碱工厂,运行产能共计1,363万吨;以及3家天然碱工厂,产能共计432万吨)。本周河南金山、唐山三友纯碱装置持续开工低产,山东海天纯碱装置已恢复,天津渤化纯碱装置短停预期今日恢复,安徽德邦纯碱装置预期本月底恢复,整体行业开工率约为86.98%。下周河南金山、安徽德邦纯碱装置预期恢复,国内纯碱供应量预期小幅上涨。新增产能持续释放,阿拉善纯碱项目一期三线预期出产。需求端,下游需求预期减弱,轻质纯碱下游日用玻璃、焦亚硫酸钠、泡花碱、两钠、冶金、印染、水处理等行业目前持续开工低位,重碱下游玻璃厂家以刚需采购为主。成本端,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国内纯碱行业成本小幅增加,纯碱厂家综合成本约为1,704元/吨,涨幅为2.90%。展望后市,国内纯碱市场仍呈现供大于求的市场状态,整体供应量预期上行,需求量预期下行,预计近期纯碱价格继续下行。   本周(10.23-10.29)维生素价格普遍下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27日,维生素A市场均价为73元/公斤,较10月20日下降1元/公斤,较年初下降27元/公斤,降幅27%;维生素C市场均价为16.5元/公斤,较10月20日下降0.5元/公斤,较年初下降5.5元/公斤,降幅25%;维生素E市场均价为62元/公斤,较10月20日下降3元/公斤,较年初下降20元/公斤,降幅24.39%。展望后市,维生素供强需弱,预计近期维生素价格仍将偏弱整理。   投资建议:   截至10月27日,SW基础化工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0.58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6.49%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87倍,处在历史水平的10.53%分位数。SW石油石化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5.17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3.24%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27倍,处在历史水平的3.66%分位数。10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1、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欧洲高能源背景下有望受益,并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持续延伸;2、民营石化公司盈利触底向好;3、新材料国产替代需求迫切;4、氟化工景气度向好。推荐个股:万华化学、桐昆股份、中国石化、荣盛石化、雅克科技、卫星化学、万润股份、苏博特、蓝晓科技、安集科技、巨化股份、华鲁恒升、东方盛虹、德邦科技等,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   10月金股:桐昆股份、安集科技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10-30
    •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产品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

      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产品在高端领域不断突破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迈瑞医疗2023Q1-Q3实现营业收入273.04亿元(+17.20%),实现归母净利润98.34亿元(+21.38%)。公司20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28亿元(+11.18%),实现归母净利润33.92亿元(+20.52%)。公司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三大业务均有新产品推出。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业绩持续保持稳定增长。迈瑞医疗2023Q1-Q3实现营业收入273.04亿元,同比17.20%,实现归母净利润98.34亿元,同比增长21.38%。其中,公司2023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28亿元,同比增长11.18%,实现归母净利润33.92亿元,同比增长20.52%。今年8月份以来,国内公立医院正常的招投标活动和诊疗有所放缓,对于公司国内各项业务的开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战。   海外拓展不断推进,持续实现高端客户群突破。公司在海外加快推动全面的本地化平台建设,持续突破高端客户群。公司在国际市场2023Q3增速环比二季度进一步提速至20%以上,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速进一步提速至30%以上。   保持高研发投入,产品持续推成出新。2023Q1-Q3公司研发投入28.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0.3%。2023Q3公司三大业务均有新产品推出,在高端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在体外诊断领,公司推出了MT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hs-cTnI)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等新产品;在医学影像领域,公司推出了高端台式彩超Res ona R9铂金版(北美)、高端体检台式彩超Hepatus9(中国)、X光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RetroPad等新产品;在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公司推出了4K三维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和电子镜、AniF M3系(I3、S3)动物专用输注泵等新产品。   估值   预期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85亿元、141.28亿元和170.8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9.72元、11.65元、14.09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政策超预期风险、海外运营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9
    • 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医美业务增长强劲

      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医美业务增长强劲

      个股研报
        华东医药(000963)   公司整体业务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303.95亿元(+9.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60亿元(+13.62%)。公司医美业务保持强劲增长,2023Q1-Q3实现营业收入18.74亿元(+36.99%)。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整体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华东医药2023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303.95亿元,同比增长9.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60亿元,同比增长13.62%。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控股研发机构等损益影响,公司在2023年Q1-Q3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62亿元,同比增长19.36%。公司2023年Q3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00.09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16.43%。   医药工业与医药商业业务增长稳健,工业板块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运营质效稳步提升。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9.94亿元(含CSO业务),同比增长9.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同比增长13.41%。公司医药工业板块降本控费持续落实,利润端增速高于收入端。公司医药商业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2.91亿元,同比增长6.99%,实现净利润3.16亿元,同比增长6.03%。   医美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海外与国内业务均表现出优秀的增长。2023年Q1-Q3公司医美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74亿元(剔除内部抵消因素),同比增长36.99%。公司全资子公司英国Sinclair在2023年Q1-Q3实现销售收入1.10亿英镑,同比增长23.27%,实现EBITDA0.17亿英镑。国内医美业务方面,欣可丽美学2023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88.79%。欣可丽美学继续做强做优核心明星产品伊妍仕,结合光电射频类产品Reaction及功能性肤色管理产品Glacial Spa打造“一站式”面部年轻化塑美方案。   估值   根据公司业绩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期。预期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93亿元、35.59亿元、41.7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1元、2.03元、2.38元,维持买入评级。(2022年10月27日预期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2.49亿元、40.25亿元,对应EPS为1.85元、2.29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产品研发不达预期;汇率波动;销售低于预期风险;医保降价风险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7
    • 医药生物板块双周报:行业处于历史底部,关注支原体、流感相关机会-估值位于历史底部,板块具有长周期向上的动力

      医药生物板块双周报:行业处于历史底部,关注支原体、流感相关机会-估值位于历史底部,板块具有长周期向上的动力

      化学制药
        医药生物板块目前位于历史底部,长期增长逻辑向好。近日全国多地方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建议关注支原体、流感相关产业链的机会。   支撑评级的要点   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在2023.10.09-2023.10.20期间跌幅为-5.02%,涨跌排名为第13位,同期沪深300指数的跌幅为-4.85%,跑输沪深300指数0.17个百分点。近两周各子版块指数均出现下降。其中,生物制品板块、医疗服务板块、医疗器械板块、化学制药板块与沪深300指数相比在2023.10.09-2023.10.20期间具有正向相对收益。   关注支原体、流感相关产业链的机会。近日全国多地方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多样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目前支原体尚无疫苗预防,且由于支原体结构的问题,其诊断的方式目前也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有抗体、抗原、核酸、培养四种,但由于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体积大约在50-300纳米,比细菌小(0.5-1微米),所很难分离,用传统的病原检测的方法很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分子检测能较好解决这一问题。即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主要可分为两类,分别为PCR-荧光探针法和RNA恒温扩增法,其中恒温扩增法优势相对明显,其主要针对病毒的RNA进行扩增检测,由于RNA会随病原体死亡而降解,从原理上来说,可作为评价病毒感染转归、药物疗效的指标参考。国内获有11家企业获批了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其中9家为PCR-荧光探针法,仅2家为RNA恒温扩增法。   另外,从近期支原体肺炎的爆发的案例上来看,我们认为其本质还是新冠后居民对不同病原体群体免疫的变差,这才导致支原体、以及今年上半年甲/乙流的流行,并且随着冬季的到来,不排除流感也可能进入高发阶段,建议关注疫苗相关的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板块目前位于历史底部,长期增长逻辑向好。医药生物板块在近三年经历了较大的调整,目前估值已经位于历史底部。从医药行业的风险端来看,集采、谈判降价、医疗反腐等政策因素经过消化后边际影响已经越来越小,行业中不少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从行业的长期增长逻辑来看,医药行业仍然具备较强的长期增长动力。在老龄化、居民疾病谱变化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中仍然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些细分行业及行业中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有望在业绩端保持高速增长。同时,部分行业/企业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基于此医药板块的风险消化与长期的增长逻辑,我们看好医药长周期向上的机会。   估值位于历史地位,各细分板块市盈率在近两周均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10月20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市盈率(TTM)为25.3338倍,与2022年年末市盈率基本持平。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水平位于近年历史估值底部,从2023年年初至今相对平稳。   投资建议   流感方面: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的机会。检测方面:建议关注仁度生物、圣湘生物、达安基因等相关拥有支原体肺炎检测试剂盒的公司。治疗方面:建议关注相关抗生素企业,如普利制药、华北制药、哈药股份、国药集团、众生药业等企业。疫苗方面:建议关注华兰疫苗、百克生物等公司。   长期来看,我们看好创新药及创新器械领域的机会: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建议重点关注迈瑞医疗、佰仁医疗、三友医疗;创新药领域,我们建议关注转型成功的制药龙头企业,建议重点关注恒瑞医药、京新药业、康辰药业。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流感爆发情况不及预期、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企业研发产品退市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与投资相关的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10-23
    • 介入瓣中瓣正式受理,公司进入创新产品收获阶段

      介入瓣中瓣正式受理,公司进入创新产品收获阶段

      个股研报
        佰仁医疗(688198)   近日,根据公司公告,经导管瓣中瓣系统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受理,受理号CQZ2301878。公司的限位可扩+介入瓣为国内独家,有望使瓣膜行业进入全新治疗阶段,我们看好公司在瓣膜领域的竞争地位,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介入瓣中瓣属于业内首创的创新产品,目前公司没有竞争对手。瓣中瓣主要用于瓣膜病患者的二次治疗,即患者首次换瓣后,如发生再次损毁,可通过介入的方式,将一枚新瓣膜放置于毁损或失功的瓣膜内,以替代发生毁损或失功的各类生物瓣,通过介入的方法,避免了过去患者必须通过二次手术换瓣带来的高风险,该产品意义重大。目前,公司的介入瓣中瓣属于业内首创,目前国内没有竞争对手,海外爱德华也没有类似的适应症,该产品上市后,有望给公司带来重要贡献。   瓣中瓣市场空间很大,中国存在大量二次换瓣需求的存量患者。中国瓣膜病患者由于风心病患者较多,导致中国患者年龄较为年轻,同时以二尖瓣损毁为主,多数换瓣年龄的患者在65岁以下,按现在市场上的各类外科生物瓣平均约10年寿命计算,如果这些患者选择植入生物瓣,绝大多数患者都将在70-75岁面临再次手术的风险,同时,考虑到生物瓣于2012、2013年开始在我国上市并大范围使用,由此判断,目前国内可能存在大量需要二次换瓣的患者,并且未来随着时间的累计,需要换瓣的患者预计逐渐增多。   限位可扩+介入瓣中瓣有望使瓣膜行业进入全新治疗阶段。瓣膜的使用寿命问题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外科瓣瓣架大小固定,如果出现损毁,再次通过介入瓣中瓣治疗时,瓣中瓣只能采用较小规格,这会导致术后患者开口面积变小,进而直接导致跨瓣压差大,治疗效果差,同时瓣膜更易损毁等问题。而限位可扩+介入瓣中瓣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其可以通过球囊将瓣架直径扩大,使后期放入的瓣中瓣大小与患者原本开口面积更匹配,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限位可扩+介入瓣中瓣的组合有望使患者获得更长瓣膜使用年限。由于中国瓣膜病患者年龄偏小、且随着人均寿命逐步延长,限位可扩+介入瓣中瓣的治疗组合有望成为未来瓣膜病治疗的主流方法,目前公司的限位可扩的外科瓣已经获批,且限位可扩及介入瓣中瓣产品公司均为国内独家,我们看好公司在瓣膜领域的竞争地位。   估值   预期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亿元、2.57亿元、3.53亿元,EPS分别为1.17元、1.88元和2.58元,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研管线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带量采购导致的政策风险,心脏瓣膜市占率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23
    • 化工行业周报:海外天然气价格回调,纯碱价格下跌

      化工行业周报:海外天然气价格回调,纯碱价格下跌

      化学原料
        10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   行业动态:   本周(10.16-10.22)均价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3个品种价格上涨,47个品种价格下跌,31个品种价格稳定。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液氯(长三角)、原盐(山东海盐)、WTI原油、液氨(河北新化)、棉短绒(华东);而周均价跌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醋酸(华东)、NYMEX天然气、醋酐(华东)、DMF(华东)、轻质纯碱(华东)。   本周(10.16-10.22)国际油价震荡上行,WTI原油收于88.08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0.44%;布伦特原油收于92.16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1.40%。宏观方面,巴以冲突继续升级,原油供应链风险仍存;供应端,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在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和反对派签署协议后,当地时间18日,美国宣布暂时解除对该国的部分制裁,授权开放涉及该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期6个月的交易。《联合组织数据倡议(JODI)》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出口量骤降至28个月来的最低点,沙特阿美首席执行官纳塞尔表示,公司的闲置产能为每日300万桶。据欧佩克援引第三方数据估计,9月份欧佩克原油日产量2775.5万桶,比8月份日均增长27.3万桶。其中沙特阿拉伯9月份原油日产量900.6万桶,比8月份日均增加8.2万桶;增产最多的是尼日利亚,9月份原油日产量达到139万桶,比8月份日均增加14.1万桶;此外,阿联酋、科威特、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原油日产量也有所增加。需求端,美国汽油需求和馏分油需求增加,单周需求中,美国石油需求总量日均2189.7万桶,比前一周高223.2万桶;其中美国汽油日需求量894.3万桶,比前一周高36.2万桶;馏分油日均需求量441.6万桶,比前一周日均高74.6万桶。库存方面,EIA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3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7.71022亿桶,比前一周下降449.1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9748亿桶,比前一周下降449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23301亿桶,比前一周下降237.1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3773亿桶,比前一周下降318.5万桶。展望后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或抑制原油需求增长,然而原油供应存在收窄可能,我们预计国际油价在中高位水平震荡。另一方面,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收报2.92美元/mmbtu,收盘价周跌幅8.98%;TTF天然气期货收报15.56欧元/兆瓦时,收盘价周跌幅6.43%。EIA天然气报告显示,截至10月13日当周,美国天然气库存量36260亿立方英尺,比前一周增加970亿立方英尺,库存量比去年同期高3000亿立方英尺,增幅9%,比5年平均值高1750亿立方英尺,增幅5.1%。欧洲市场库存持续增加,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欧洲整体库存为1117Twh,库容占有率97.98%,环比上日增加0.03%,库存稳步增加。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季节性需求增长,带动海外天然气价格反弹,但天然气库存充裕,价格仍处于近三年中低位,中期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结构依然脆弱,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季节性需求波动都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剧烈宽幅震荡。   本周(10.16-10.22)涤纶长丝价格持稳。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POY、FDY、DTY市场收盘价分别为7700元/吨、8250元/吨、9050元/吨,周跌幅分别为0.32%、0.37%、0.49%。原料端,本周原油市场走势偏强,但PTA市场重心下行,乙二醇市场价格弱势震荡,聚合成本较上周小幅下降。供应端,本周涤纶长丝企业平均开工率约为83.75%,其中荣盛等部分长丝装置重启,产量有所增加。需求端,截至10月19日江浙地区化纤织造综合开机率小幅提升至65.32%,下游市场以刚需采购为主。展望后市,油价或受地缘冲突影响冲高震荡,成本端存在利好支撑,但下游需求跟进有限,预计近期涤纶长丝价格或维持稳定。   本周(10.16-10.22)纯碱价格下跌。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数据,轻质纯碱、重质纯碱市场收盘价分别为2604元/吨、2932元/吨,周跌幅分别为5.28%、4.30%。原料端,工业盐、合成氨价格持续上涨,动力煤价格弱势下行,行业成本小幅减少。供应端,纯碱厂家整体开工负荷率维持在高位,整体行业开工率约为87.88%,产量供应充足。需求端,国内纯碱下游需求量下行,轻质纯碱下游开工延续低位,膨润土开工负荷下降;重碱下游的部分玻璃厂放水冷修,需求下滑。展望后市,国内纯碱供应量维持高位,而需求量或小幅下行,价格或延续偏弱下行。   投资建议:   截至10月22日,SW基础化工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9.27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6.03%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92倍,处在历史水平的9.27%分位数。SW石油石化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8.06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1.62%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01倍,处在历史水平的4.09%分位数。10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1、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欧洲高能源背景下有望受益,并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持续延伸;2、民营石化公司盈利触底向好;3、新材料国产替代需求迫切;4、氟化工景气度向好。推荐个股:万华化学、桐昆股份、中国石化、荣盛石化、雅克科技、卫星化学、万润股份、苏博特、蓝晓科技、安集科技、巨化股份、华鲁恒升、晶瑞电材、东方盛虹、德邦科技等,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   10月金股:桐昆股份、安集科技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10-23
    • 利润维持高速增长,长期价值正逐渐回归

      利润维持高速增长,长期价值正逐渐回归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公司于 10 月 18 日发布 2023 年三季报, 三季度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业绩增速逐步回到正常轨道,公司价值有望被进一步发现。 业绩表现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Q3 业绩继续高速增长,利润率进一步改善,现金流表现亮眼。 前三季度公司营收 36.7 亿元,同增 22.9%,归母净利 6.14 亿元,同增 24.1%;经营活动现金净额7.3 亿元,现金情况较好;前三季度毛利率 28.2%,净利率 16.7%,均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单三季度营收 12.5 亿元,归母净利 2.3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3.6%/32.3%;单三季度毛利率 30.7%,净利率 18.3%,分别同比增长 3.9/1.2pct,单季度利润率改善较多;单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3.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60.0%。   公司正迎来价值回归。 2016-2020 年,公司连续保持 20%以上的业绩增速,其中2016-2018 年连续三年保持 30%以上的利润增速, 2017、 2018 连续两年保持 35%以上的增速,且利润增速始终跑赢收入增速。 2021-2022 年,由于纯碱、煤炭、天然气的成本同时大幅上升,公司利润增速承压。当前处于成本向历史均值回归阶段,压力退去,公司回到高速增长阶段。稳健的经营能力与持续的增长能力,在过去两年被成本高压掩盖,现在正逐渐回归,公司价值有望被市场重新发现。   产品结构升级逐渐兑现。 我们预计三季度公司销售中硼硅模制瓶销量进一步增长。作为公司近年主推的新产品,中硼硅模制瓶单价高,利润率高,增速快。伴随着一致性评价以及集采的不断推进,制药企业有将普通钠钙瓶逐步替换为中硼硅模制瓶的动力。 2020-2022 年公司中硼硅模制瓶产品销量始终保持较旺的势头, 预计随着即将开标以及执行的第九批集采,低价高量的抗生素亦有望升级,预计明年中硼硅模制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寻找纯碱的反面,药用玻璃或受益最多。 远兴能源二线及三线陆续点火投产,纯碱期货 2401 已跌至 1700 元左右,较现货的 3000 元水平有较大的价差, 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纯碱现货降价概率较大。从纯碱降价角度出发,下游的平板玻璃、光伏玻璃由于行业格局问题,产品价格跟降概率大; 而山东药玻在药用玻璃模制瓶领域市占率 70%以上, 价格具备韧性,或是纯碱降价的最主要受益对象。   长期看,可以将山东药玻作为药包材升级的核心标的。 我国的药包材标准较欧美仍有差距,长期视角看仍然有升级空间。而药包材与药品安全、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未来具备升级的必要性。由此,山东药玻的产品升级亦可长期期待,当前所看到的中硼硅替代钠钙玻璃或仅是长周期的一部分。   估值   公司三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长,考虑纯碱降价预期,我们维持 2023 年业绩预期,上调 2024 年业绩预期。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实现营收 48.80、 56.12、 64.59 亿元; 归母净利 8.26、 10.12、 12.06 亿元, 对应市盈率 22.7、 18.5、 15.5 倍。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风险提示:中硼硅需求不及预期,成本回升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10-19
    • 医药生物行业行业深度:从边际变化的角度看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历史底部,看好医药长周期向上几点逻辑

      医药生物行业行业深度:从边际变化的角度看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历史底部,看好医药长周期向上几点逻辑

      医药商业
        本篇报告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医药行业的机会:   一方面,从风险角度,我们对过去影响医药行业发展的一些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如集采、谈判降价、医疗反腐等。我们发现,这些风险因素经过3-5年的消化,影响已经逐步消除,甚至积极的影响正在开始体现;   另一方面,从收益角度,我们对医药行业未来的成长性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无论是站在当下,还是未来,医药行业都具备很高成长性,尤其在老龄化、居民疾病谱变化的背景下,仍然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些细分行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在业绩端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且部分行业/企业处于高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基于此,我们看好医药长周期向上的机会。   支撑评级的要点   医药行业正在发生积极的边际变化,风险正在逐步消除。过去3年医药板块调整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伴随医保压力越来越大,政策控费的力度确实超出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医药行业过去还是存在较多重复竞争、企业创新力不足的情况。然而,当下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发生边际变化,过去对行业影响比较大的政策如集采、创新药谈判、医疗反腐等,政策的边际影响已经越来越小。如集采本身,目前绝大多数大品种已经集采完毕,且集采规则也愈发合理,这对业绩端的影响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不少企业通过积极转型,新产品已经开始逐步上市,我们相信这会给企业未来带来不小的业绩增量;再比如近期的医疗反腐,目前也逐步开始出现纠偏迹象,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医药行业的风险正在逐步消除。   行业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预计逐步在业绩端体现。医药行业不缺需求,尤其是在老龄化的背景下。从人口出生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出生的第一个高峰期是在1963年,达到3000万人,此后近10年时间,每年出生人口都超过了2500万,而1963年的出生人口已在2023年底达到60岁,伴随着新生儿出生的下降,老龄化会带来很大的就诊需求,并且更重要是,老龄化可能会带来疾病谱的变化,我们认为“衰老性疾病”的机会非常值得关注、如创新器械中结构性心脏病、骨科、内窥镜、电生理等、创新药板块中带状疱疹预防,减肥药、肿瘤药、眼科用药等,这些领域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且伴随进口替代、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预计业绩端也会逐步体现。且随着集采及医药反腐进入后半程,龙头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从销售端到产品的创新端,都会逐步体现,行业仍然具备很高的成长性。   医药行业处于历史底部。目前医药板块的估值和持仓均处于历史底部,根据2023上半年公布的基金持仓数据,A股医药市值占比7.62%,环比上年同期增长0.49个百分点。估值层面,截至10月13日,医药行业估值PE(TTM,剔除负值)为27.0倍,也处于2018年以来的相对低位。2023H1风起于青萍之末,产业细微的边际变化已经出现,并且我们认为政策对产业的另一面也在逐步体现,随着集采及医药反腐进入后半程,龙头公司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从销售端到产品的创新端,都会逐步体现,现阶段,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处在历史的底部区间,且即将反转,我们坚定看好医药长周期向上的机会。   投资建议   我们坚定看好创新,尤其是创新器械和创新药领域,创新器械我们推荐迈瑞医疗、佰仁医疗、三友医疗,创新药领域,我们看好转型成功的制药龙头企业,这部分企业一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利润,估值具有安全边际;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转型,新产品也开始贡献业绩增量,推荐恒瑞医药、京新药业、康辰药业。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与投资相关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9页
      2023-10-18
    •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萤石、制冷剂价格上行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大幅上涨,萤石、制冷剂价格上行

      化学制品
        10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   行业动态   本周(10.9-10.15)均价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22个品种价格上涨,51个品种价格下跌,28个品种价格稳定。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NYMEX天然气、原盐(山东海盐)、磷矿石(摩洛哥)、三氯乙烯(华东)、TDI(华东);而周均价跌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醋酸(华东)、液氨(河北新化)、多氟多冰晶石、轻质纯碱(华东)、苯胺(华东)。   本周(10.9-10.15)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收于87.7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5.92%;布伦特原油收于90.9美元/桶,收盘价周涨幅7.45%。宏观方面,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9月美国CPI同比上涨3.7%,与8月持平。继美国9月PPI同比大增2.2%之后,9月CPI数据也超预期增长,强化了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供应端,OPEC发布10月原油市场月报,报告显示由尼日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增产推动,OPEC原油产量在9月增加了27.3万桶/日,达到2,775万桶/日。报告同时对供应预期进行了小幅调整,将其对非OPEC国家2023年的预测上调了10万桶/日至170万桶/日,2024年的供应增长预测则维持在140万桶/日不变。此外,中东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地缘政治冲突或对中东石油供应链产生影响。需求端,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报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下调至88万桶/日,原因是经济环境疲软和能源效率提高(之前预测为100万桶/日)。IEA预计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为230万桶/日,得益于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增长,之前的预测为220万桶/日。库存方面,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大幅增加,汽油库存和馏分油库存减少。EIA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7.76亿桶,较前一周增长1,017万桶;商业原油库存量4.24亿桶,较前一周增长1,017.6万桶;汽油库存总量2.26亿桶,较前一周下降131.3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17亿桶,较前一周下降183.7万桶;石油战略储备3.51亿桶,较前一周下降6,000桶。展望后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或抑制原油需求增长,然而原油供应存在收窄可能,我们预计国际油价在中高位水平震荡。另一方面,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收报3.24美元/mmbtu,收盘价周跌幅2.99%;TTF天然气期货收报55.28欧元/兆瓦时,收盘价周涨幅44.59%。EIA天然气报告显示,截至10月6日当周,美国天然气库存总量为35,290亿立方英尺,较前一周增加840亿立方英尺,较去年同期高3,16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幅9.8%,同时较5年均值高1,630亿立方英尺,增幅4.8%。欧洲市场库存持续增加,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0月9日,欧洲整体库存为1,104Twh,库容占有率97.09%,环比上日增加0.10%,库存近乎打满。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季节性需求增长,带动海外天然气价格反弹,但天然气库存充裕,价格仍处于历史中低位,中期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结构依然脆弱,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季节性需求波动都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剧烈宽幅震荡。   本周(10.9-10.15)萤石价格大幅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13日,萤石97湿粉均价为3,700元/吨,较9月28日上涨6.72%,较年初上涨16.87%,创2020年初以来新高。供应端,9月我国萤石产量为23.75万吨,较上月减少2.53%;开工率为26.77%,较上月下降0.96%。本周西北及内蒙地区萤石开工小幅走弱,华中地区本周开工平稳,华东地区装置开工下行,西南华南地区开工低迷。外贸方面,受利润及运输压力所限,国内进口萤石原矿限制较大,但随着国内生产限制逐步增加,叠加部分企业有意转向海外生产,萤石进口或表现回暖。需求端,当前萤石下游十月新单基本落地,本周无水氢氟酸开工降低、氟化铝开工提升;外贸方面,本周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震荡维稳,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继续下跌,萤石出口利好不减。展望后市,我国萤石原矿长期供应不足,下游需求表现较好,叠加冬储即将到来,预计近期萤石价格有望上涨。   本周(10.9-10.15)三代制冷剂价格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0月13日,制冷剂R22价格为19,750元/吨,与9月28日持平,较年初上涨9.72%;制冷剂R32价格为16,750元/吨,较9月28日上涨4.69%,较年初上涨26.42%;制冷剂R125价格为26,000元/吨,较9月28日上涨1.96%,较年初下跌10.34%;R134a价格为27,250元/吨,较9月28日上涨2.83%,较年初上涨15.96%。展望后市,三代制冷剂配额即将落地,原料端萤石价格大幅上涨,需求端空调、冰箱、汽车等有望复苏,制冷剂库存已降至低位,预计中长期制冷剂价格及利润中枢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   截至10月14日,SW基础化工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0.87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7.26%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92倍,处在历史水平的12.05%分位数。SW石油石化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5.44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4.86%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30倍,处在历史水平的6.25%分位数。10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1、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欧洲高能源背景下有望受益,并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持续延伸;2、民营石化公司盈利触底向好;3、新材料国产替代需求迫切;4、氟化工景气度向好。推荐个股:万华化学、桐昆股份、中国石化、荣盛石化、雅克科技、卫星化学、万润股份、苏博特、蓝晓科技、安集科技、巨化股份、华鲁恒升、晶瑞电材、东方盛虹等,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德邦科技等。   10月金股:桐昆股份、安集科技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10-16
    •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小幅震荡,制冷剂、烧碱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国际油价小幅震荡,制冷剂、烧碱价格上涨

      化学原料
        9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   行业动态:   本周(9.18-9.24)均价跟踪的101个化工品种中,共有47个品种价格上涨,31个品种价格下跌,23个品种价格稳定。周均价涨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盐酸(长三角31%)、二氯甲烷(华东)、液氯(长三角)、尿素(波罗的海小粒装)、磷矿石(湖北28%);而周均价跌幅居前的品种分别是电石(华东)、纯苯(FOB韩国)、苯乙烯(FOB韩国)、丙酮(华东)、贲亭酸甲酯。   本周(9.18-9.24)国际油价小幅震荡,WTI原油收于90.0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0.59%;布伦特原油收于93.3美元/桶,收盘价周跌幅0.64%。宏观方面,美国9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报48.9,为2个月以来新高;美国9月Markit服务业PMI初值报50.2,为8个月以来新低;美国9月Markit综合PMI初值报50.1,为7个月以来新低。供给端,9月21日,俄罗斯政府宣布对汽油和柴油出口实施临时限制,以稳定俄国内市场,目前尚未公布此项禁令截止日期。三大国际石油组织最新报告均认为今年下半年原油供需趋紧,国际能源署(IEA)预计从今年9月开始,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OPEC+减产将导致23Q4供应严重短缺;OPEC预计全球原油市场面临300万桶/日的供给缺口;美国能源署(EIA)预计23Q3、23Q4全球原油市场将分别出现58万桶/日、23万桶/日的供给缺口。需求端,IEA最新月报预期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220万桶/日达到1.018亿桶/日,主要增长动力来自于中国消费的复苏。库存方面,EIA数据显示,截至9月15日当周,包括战略储备在内的美国原油库存总量7.70亿桶,比前一周下降153.6万桶;美国商业原油库存量4.18亿桶,比前一周下降213.5万桶;美国汽油库存总量2.19亿桶,比前一周下降83.1万桶;馏分油库存量为1.20亿桶,比前一周下降286.7万桶;美国石油战略储备3.51亿桶,增加了60万桶。展望后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或抑制原油需求增长,然而原油供应存在收窄可能,我们预计国际油价在中高位水平震荡。另一方面,本周NYMEX天然气期货收报2.64美元/mmbtu,收盘价与上周持平;TTF天然气期货收报39.65欧元/兆瓦时,收盘价周涨幅8.69%。EIA天然气报告显示,截至9月15日当周,美国天然气库存总量为32,690亿立方英尺,较去年同期高4,100亿立方英尺,同时较5年均值高1,830亿立方英尺。欧洲市场库存持续增加,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欧洲整体库存为1,073Twh,库容占有率94.24%,库存增速保持小幅增加。展望后市,短期来看,季节性需求增长,带动海外天然气价格反弹,但整体库存充裕,价格仍处于低位,中期来看,欧洲能源供应结构依然脆弱,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季节性需求波动都可能导致天然气价格剧烈宽幅震荡。   本周(9.18-9.24)三代制冷剂价格上涨。9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表明配额落地进程稳步推进。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9月22日,制冷剂R32价格为15,00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1.69%,较年初上涨13.21%;制冷剂R125价格为24,50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4.26%,较年初下跌15.52%;制冷剂R134a价格为26,000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4.00%,较年初上涨10.64%。此外,9月初至今二代制冷剂R22价格持平,为19,750元/吨,较年初上涨9.72%。展望后市,供给端制冷剂配额即将落地,需求端空调、汽车、冰箱等下游行业有望复苏,制冷剂库存已降至低位,预计中长期制冷剂价格及盈利中枢有望提升。   本周(9.18-9.24)国内烧碱(液碱)价格上涨。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9月22日,液碱市场均价为1,020.93元/吨,较上周同期上涨4.74%。供给端,根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西北、华北、华东区域均存在检修与复产装置,周内开工率为80.9%,较上周提升1.2%。需求端,下游氧化铝等主力耗碱行业开工良好、需求提升。库存方面,本周烧碱工厂库存总量为19.1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7.71%,库存维持在较低水平。展望后市,下周国内检修计划较少,且山东地区有大厂复工,供应端存在增量预期;需求端氧化铝对碱需求稳中有升;库存处于较低水平。综合来看,预计近期烧碱(液碱)价格有望延续上涨态势。   投资建议:   截至9月23日,SW基础化工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21.26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8.4%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96倍,处在历史水平的13.7%分位数。SW石油石化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15.97倍,处在历史(2002年至今)的28.49%分位数;市净率(MRQ剔除负值)为1.35倍,处在历史水平的10.98%分位数。9月份建议关注:1、地产、出口、纺服等顺周期产业链低估值龙头公司;2、风险偏好上升,关注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的部分新材料产品,尤其是下游AI等场景变化带来的上游半导体材料的需求增长等;3、大型能源央企在中高油价背景下的高盈利与价值重估。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1、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欧洲高能源背景下有望受益,并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持续延伸;2、民营石化公司盈利触底向好;3、新材料国产替代需求迫切;4、氟化工景气度向好。推荐个股:万华化学、桐昆股份、荣盛石化、雅克科技、卫星化学、万润股份、苏博特、蓝晓科技、安集科技、巨化股份、华鲁恒升、晶瑞电材、东方盛虹等,关注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德邦科技等。   9月金股:桐昆股份、雅克科技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因素变化引起油价大幅波动;全球经济形势出现变化。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9-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