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22)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成本控制能力提升,二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5年半年报点评:成本控制能力提升,二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2025年半年报: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86.93万元,同比增长13.79%;归母净利润9,104.61万元,同比增长14.9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625.74万元,同比增长29.21%。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86.69万元,同比增长20.93%;实现归母净利润4,654.87万元,同比增长19.1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235.78万元,同比增长50.28%。   营收、业绩快速增长,苏灵销量、毛利双增长   2025H1,公司“苏灵”实现营业收入27,458.77万元,同比增长18.77%,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70.77%;毛利率92.50%,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9个PCTs。密盖息实现营业收入13,432.55万元,同比增长3.37%,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29.15%;毛利率84.8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3个PTCs。整体来看,公司核心产品苏灵持续快速放量,且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驱动了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和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财务表现稳健,Q2费用控制表现突出   2025H1,公司销售费用为204.38百万元,同比增长5.49%,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44.35%,管理费用为66.70百万元,同比增长18.00%,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44.35%。分季度来看,公司2025Q1、Q2销售费用分别为90.01百万元和114.37百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42.46%和45.96%,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94个PCTs和4.24个PCTs。公司2025Q1、Q2管理费用分别为32.88百万元和33.82百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15.51%和13.59%,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38个PCTs和下降了1.16个PCTs。整体来看,公司2025H1财务费用表现较为稳定,其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2025Q2营收占比有所下降,体现了公司较好的费用控制能力,主要得益于公司高效的数字化推广模式,营销利润率与效能持续提升,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研发管线推进顺利,创新能力持续凸显   2025Q2,公司研发费用为12.42百万元,同比增长3.71%。公司维持较高的创新研发投入,核心在研项目进展方面,KC1086获临床试验默许;KC1036在晚期食管鳞癌Ⅱ期临床中客观缓解率(ORR)26.1%、疾病控制率(DCR)69.6%,疗效优于现有文献数据,且在胸腺癌、儿童尤文肉瘤等罕见肿瘤领域具备“唯一性”优势。ZY5301(金草片)推进至Pre-NDA关键节点,Ⅲ期临床VAS评分疼痛消失率达主要终点。公司目前多项项目处于预研筛选阶段,涉及围手术期、骨代谢、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治疗领域,预计2025年将有多个项目立项后纳入产品管线并进入临床前研究。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7元、1.11元和1.32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8.43倍、46.17倍和38.58倍。公司作为我国血凝酶制剂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产品引入丰富产品管线,目前各项研发项目顺利推进,未来公司有望迎来创新成果的多样化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5页
      2025-09-01
    • 非瘟疫苗领先,创新驱动成长

      非瘟疫苗领先,创新驱动成长

      个股研报
        生物股份(600201)   25年H1公司收入稳定,短期利润承压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同比增长1.28%,收入保持相对稳定。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42.40万元,同比下降50.84%,短期利润承压。主要原因是人用抗体药物研发费用及无形资产折旧摊销增加,以及动保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和毛利下滑。25H1公司毛利率为52.24%,同比下降5.68个百分点。   非瘟疫苗领先   公司在P3 实验室基础上建立非洲猪瘟疫苗集成研发平台,同时开展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腺病毒疫苗、mRNA 疫苗多条技术路线的研究。25年7 月,公司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共同研究开发的非洲猪瘟亚单位疫苗获得了农业农村部颁发的首个非瘟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公司非瘟疫苗研发和审批进展均处于领先地位。非瘟疫苗作为行业大单品,未来落地推广有望显著支撑相关公司业绩。   创新驱动成长   公司持续打磨研发创新竞争力,聚焦养殖客户痛点,研产销高效协同,驱动业绩向好。25H1公司研发投入0.84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51%。(1)新型疫苗领域,25 年7 月获农业农村部猫传染性腹膜炎mRNA 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填补国内猫传腹预防领域的技术空白。(2)多联多价疫苗方面,公司联合兰兽研等科研单位共研牛口蹄疫(O 型、A 型)、病毒性腹泻、传染性鼻气管炎三联灭活疫苗,25年4月获得农业农村部临床试验批件。(3)新兽药获批方面,25H1,公司取得牛支原体活疫苗(HB150 株)等4 件新兽药证书,牛支原体活疫苗(HB150 株)属于一类新兽药,为国内外首创,可有效解决养殖场牛呼吸系统疾病的防疫痛点。   投资建议   生物股份是国内以研发创新为驱动的头部动保企业。公司非瘟疫苗产业大单品研发和审批领先,研发创新优势有望持续驱动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2.81亿元、4.06亿元,EPS分别为0.15元、0.25元、0.37元,对应25、26、27年PE分别为63.13 、36.30、25.0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兽药审批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养殖周期波动等风险。
      中航证券
      5页
      2025-08-25
    • 常规业务快速增长,DDSU业务实现突破

      常规业务快速增长,DDSU业务实现突破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2023半年报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7,128.55万元,同比增长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1,311.97万元,同比增长14.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6,108.26万元,同比增长23.67%;基本每股收益1.81元,同比增长13.84%   常规业务快速增长   2023上半年,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46.720.26万元,同比增长3.80%;测试业务实现收入309,100.04万元,同比增长18.65%;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23,263.54万元,同比增长13.02%;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71,362.69万元,同比增长15.96%;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DDSU)实现收入34,198.67万元,同比下降24.85%。公司核心业务化学业务同比实现增长,化学药工艺研发和生产方面,公司在本报告期内新增583个分子;累计拥有D&M管线2819个,其中包括56个商业化项目、59个临床III期项目和301个临床II期项目。此外,公司化学业务剔除特定商业化项日后,实现同比增长36.1%。整体来看,公司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在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和细胞基因及疗法CTDMO等业务上均实现同比增长。   DDSU销售分成收入实现从0到1的突破,有望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   2023年上半年,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DDSU)为客户研发的两款新药获批上市,分别为口服抗病毒创新药和治疗肿瘤的药物。2023年第二季度,客户销售的收入分成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未来十年销售收入分成预计将实现超过50%的复合增速。报告期内,DDSU共完成了12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获得了11个临床试验批件(CTA)。截至目前,DDSU累计完成了184个项目的IND申报工作,并成功获得了155个项目的CTA,其中已有2个项目获批上市,另有2个项目处于上市申请阶段。同时,还有100余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覆盖多个疾病领域。DDSU正积极推进为客户开展的17个新分子种类项目的研发,部分项目已经递交IND申请,并预计将在今年陆续递交更多的IND申请。   客户数量大幅增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客户数量方面,2023年上半年新增客户600余家,公司活跃用户累计达到6000余家。从订单数增长率来看,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25%,其中,TIDES业务在手订单增长188%。从收入构成来看,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156.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82.87%;来自美国地区收入达到123.7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42%;来自欧洲客户收入达到22.2亿元,同比增长19%;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达到10.48亿元、同比增长6%。从新老客户收入结构情况来看,公司原有客户收入达到186.5亿元,剔除特定商业化生产项目后同比增长30%,新增客户收入达到2.2亿元,来自原有客户的收入占比达99%,反映出公司极强的客户粘性。公司全球新客户群体数量持续增长,“长尾”战略不断提高市场渗透率,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3.31元、4.04元和4.9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68倍、18.54倍和15.02倍。药明康德作为我国CDMO/CRO龙头企业,“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客户数量持续增长,增长态势较为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8-04
    • “长尾”战略持续引入订单,核心业务驱动全年业绩高速增长

      “长尾”战略持续引入订单,核心业务驱动全年业绩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2022年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5,477.78万元,同比增长7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1,371.30万元,同比增长72.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26,028.97万元,同比增长103.27%;基本每股收益3.01元,同比增长72.00%   核心业务全年维持高速增长,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报告期内,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84,973.19万元,同比增长104.79%;测试业务实现收入571.865.34万元,同比增长26.38%;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247.514.71万元,同比增长24.69%;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130,800.19万元,同比增长27.44%;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96,962.94万元,同比下降22.49%。公司核心业务化学业务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化学药工艺研发和生产方面,公司2022年合计赢得分子973个;累计拥有D&M管线2341个,其中包括50个商业化项目、57个临床Ⅱ期项日和293个临床Ⅱ期项目。此外,公司化学业务剔除特定商业化项目后,实现同比增长39.7%。整体来看,公司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在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和细胞基因及疗法CTDMO等业务上均实现同比增长,化学业务的快速成长驱动了公司整体业绩高速增长。   研发费用增速创下新高,构建领先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61.395.34万元,同比增长71.29%创下公司研发费用增长历史新高,研发费用大幅提升。目前公司拥有员工总人数44361人,其中36678人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82.68%。公司大力建设PROTAC、宾核苷酸药、多肽药等技术平台,随着我国、全球医药研发外包投入比例的持续加大,公司加码技术平台投入、研发一体化的服务成本优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构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海外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   产能扩建方面,公司化学业务板块2022年完成常州、常熟等工厂的投产工作、产能规模及平台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无锡、常州、美国和新加坡等地区的建设计划正在持续推进。测试业务板块,公司于苏州河启东的5.5万平方米的实验室正在持续建设中,预计将于2023年陆续投入使用。客户数量方面,2022年公司在全球范围新增客户1400余家,目前公司拥有活跌客户接近6000家。从收入构成上来看,公司2022年海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80.88%,较去年同期的74.67%有所提升,公司海外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其中,美国客户实现收入258.84亿元,同比增长113%;欧洲客户实现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他地区客户实现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23%。从新老客户收入结构情况来看,公司原有客户实现收入377.81亿元,同比增长77%,新增客户实现收入15.73亿元,同比下降2.18%。整体来看,公司产能扩建步伐持续推进,全球新客户数量持续增长,香加公司“长尾”战略持续推进,有望支撑公司业绩高速成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3.32元、4.06元和5.0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2.30倍、18.23倍和14.79倍。药明康德作为我国CDMO/CRO龙头企业,“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客户数量持续增长,增长态势较为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3-03-23
    • 三季度业绩增长强劲,新冠订单引领高增长

      三季度业绩增长强劲,新冠订单引领高增长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2022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39,456.18万元,同比增长71.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7,791.39万元,同比增长10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23,216.27万元,同比增长100.64%;基本每股收益2.52元,同比增长106.56%   核心业务高速增长,新冠订单驱动收入大幅增长   前三季度,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81,665.75万元,同比增长106.6%;测试业务实现收入417,708.46万元,同比增长25.3%;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177,938.13万元,同比增长24.9%;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92,164.56万元,同比增长25.2%;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人67,179.67万元、同比下降27.9%。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公司化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84,253.52万元,同比增长114.8%;测试业务实现收入157,203.82万元,同比增长28.1%;生物学业务实现收入68,872.64万元,同比增长36.6%;细胞及基因疗法CTDMO业务实现收入30,624.16万元,同比增长8.4%;国内新药研发服务部实现收入21,672.35万元,同比下降30.3%。整体来看,公司化学业务、测试业务、生物学业务和细胞基因及疗法CTDMO业务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化学业务受新冠商业化生产项目影响、驱动公司收入大幅增长,剔除新冠订单影响,公司常规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8.3%。   研发投入大幅提升增加核心竞争力   截至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达到108,926.82万元,同比增长69.09%。目前公司拥有员工总人数45646人,其中37972人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83.19%。从化学业务方面来看,公司前三季度,化学药工艺研发和生产管线共增加692个新分子;化学业务服务项目所涉新药物分子2123个,包括III期阶段53个、II期阶段288个、I期及临床前阶段1738个、已获批上市的44个。   客户数量大幅提升,业绩增长有动力   客户数量方面,公司前三季度在全球范围新增客户1000余家,目前公司拥有活跃客户5900家。从收入构成上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海外收入达到230.7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的81.27%;其中,来自美国地区收入达到189.91亿元,同比增长110%,来自欧洲客户收入达到28.97亿元,同比增长21%;来自其他地区客户收入达到11.88亿元,同比增长22%。从新老客户收入结构情况来看,公司原有客户收入达到275.46亿元,同比增长80%,新增客户收入达到8.49亿元。公司全球新客户群体数量持续增长通过高水平的研发核心竞争力和优质服务,维持高客户粘性,叠加公司“长尾”战略持续推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2.91元、3.53元和4.4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7.91倍、31.25倍和25.03倍。药明康德作为我国CDMO/CRO龙头企业,"一体化"平台优势明显,CXO行业依靠订单驱动业绩增长,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增长态势较为明确,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10-28
    • 上半年业绩承压,创新+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上半年业绩承压,创新+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2022年中报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28亿元,同比下降23.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19亿元,同比下降20.55%;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09亿元,同比下降24.12%。   多方面影响之下,上半年业绩承压   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主要受到三方面影响。首先,仿制药集采方面,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2022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仅2.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6亿元,同比下滑88%。其次,创新药收入增长较慢。2022年1月1日起,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瑞马唑仑、氟唑帕利、海曲泊帕等多款创新药执行新的医保谈判价格,医保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3%。第三,麻醉条线及造影剂条线销售收入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滑。麻醉条线及造影剂条线销售收入同比分别下滑33%、28%,其中公司在疫情较为严重的上海、郑州地区产品销售下降较为明显,整体业绩承压。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公司2022年上半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29.09亿元,同比增12.74%.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同比提升至28.44%。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瑞维鲁胺片获批上市,截至目前公司获批上市的创新药已有11个,位居国内企业前茅;公司有67个创新药在研,包括5个NDA阶段药物以及12个三期临床阶段药物。随着公司创新产品的陆续上市,未来有望支撑公司业绩长期发展。公司继续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公司目前已针对17个创新药布局了海外临床试验,报告期内公司海外研发投入共计5.19亿元占总体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17.85%   降本提效,成本管控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精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销售人员减少2300余人;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9.98%;提效方面,公司加强对销售干部及业务人员的绩效管理,切实提高人均单产水平,长期来看成本管控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的EPS分别为0.69元、0.82元和0.9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1.91倍、43.64倍和39.49倍。恒瑞医药作为我国创新药企业龙头,研发布局合理、全面,产品管线有望持续丰富,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创新药推进低于预期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3
    • 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加速国际化进程

      2021年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加速国际化进程

      个股研报
        泰格医药(30034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1,353.81万元,同比增长63.32%;利润总额368,456.58万元,同比增长6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287,416.30万元,同比增长64.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23,152.01万元,同比增长73.90%;基本每股收益3.31元,同比增长50.45%。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增长大幅超预期。报告期内,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实现营收299,365.17万元,同比增长97.05%;毛利率44.7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36个百分点。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实现营收219,371.50万元,同比增长32.39%;毛利率41.48%,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11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服务实现营收2,617.14万元,同比增长63.12%;毛利率78.61%。公司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业务高速增长,同时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业务快速增长,驱动公司整体业绩高速增长。   订单充足,海外收入大幅提升。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正在执行的订单项目有567个,远超去年同期的367个。从项目进展来看,已有超过一半的项目进入临床Ⅱ、Ⅲ、Ⅳ期,进展顺利。分区域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境内收入274,071.33万元,同比增长44.17%;实现境外收入244,665.34万元,同比增长91.87%。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项目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海外业务高速增长。随着公司新增订单数量持续提升,海外战略持续推进,公司业绩未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加速并购,全球化科研团队持续提升研发竞争力。公司报告期内通过子公司对两家海外和一家国内研发技术公司实施收购,提升公司在基因组学服务、药物发现领域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持续扩大海外临床运营和项目管理团队人员,增强全球化研发团队实力,目前公司拥有海外子公司24家,海外项目运营人员930人。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3.80元、4.34元和5.1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5.92倍、22.71倍和19.32倍。目前我国临床CRO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公司作为临床CRO行业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汇率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3页
      2022-03-29
    • 生物股份,宏辉果蔬,瑞普生物ST朗源

      生物股份,宏辉果蔬,瑞普生物ST朗源

    •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商业化产品快速放量,研发管线持续推进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商业化产品快速放量,研发管线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迪哲医药(688192)   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亿元,同比增长294.24%;归母净亏损8.46亿元,同比减亏23.63%。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0亿元,同比增长96.32%;归母净亏损1.93亿元,同比减亏14.15%。   舒沃哲:EGFRExon20insNSCLC的二/后线治疗向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一线治疗获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   舒沃哲作为公司核心商业化产品,其二/后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适应症于2023年8月获得NMP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治疗EGFRExon20insNSCLC的口服靶向药。2025年1月,舒沃哲二/后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的NDA获得FDA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资格。   临床研究获得国际权威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临床应用获多部权威指南推荐。临床研究方面,2024年,舒沃哲的全球注册临床研究“悟空1B”(WU-KONG1PartB、WU-KONG1B)入选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口头报告、2024ESMO大会壁报展示;单药治疗EGFRTKI耐药NSCLC的最新研究获《LungCancer》发表。临床应用方面,舒沃哲二/后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获《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唯一I级推荐,并被纳入多部权威指南。   一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获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BTD)。2024年,舒沃哲一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获中、美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BTD),成为治疗EGFRExon20insNSCLC唯一全线拥有中美“BTD”的药物。   高瑞哲:国内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治疗PTCL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   2024年6月,公司自主研发的I类新药高瑞哲通过优先审评在国内获批上市,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系统性治疗的r/rPTCL成人患者,是全球首个且唯一治疗PTCL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根据全球注册临床研究“JACKPOT8B部分”,随访至2024年2月,高瑞哲单药治疗r/rPTCL,入组患者中位缓解时间(mDOR)20.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达24.3个月,是目前单药治疗r/rPTCLmOS最长的药物,首次突破2年以上,为患者带来更长生存。   两款商业化产品首次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商业化步入放量快车道   2024年11月,公司舒沃哲和高瑞哲首次成功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且获得了充分体现高创新程度和临床价值的合理定价。该目录已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研发投入持续推进,研发进展顺利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7.24亿元,研发进展顺利。其中,舒沃哲一线治疗EGFRExon20ins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悟空28”(WU-KONG28)以及DZD8586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的临床研究积极推进。   DZD8586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LYN/BTK双靶点抑制剂,可同时阻断BTK依赖性和非依赖性BCR信号通路。根据公司公告,DZD8586针对既往接受过共价或非共价BTK抑制剂及BTK降解剂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最新临床数据将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大会口头报告(摘要编号:7010),研究结果显示,DZD8586治疗既往接受过重度治疗的CLL/SLL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4.2%;在各种BTK突变患者中均观察到肿瘤缓解,并观察到持久缓解。另外,DZD8586针对r/rDLBCL也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摘要编号:e19050)。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针对三代EGFRTKI耐药的、全新的、高选择性EGFRTKIDZD6008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DZD6008可以完全穿透血脑屏障,能有效抑制多种EGFR突变细胞及肿瘤动物模型的生长。在已有的临床试验中,DZD6008在三代EGFRTKI和多线治疗失败及脑转移的患者中显示出优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前研究和I/II期首次人体研究(TIAN-SHAN2)的早期临床积极数据入选ASCO2025,摘要编号:8616)。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专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小分子药物龙头,其目前两款商业化产品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公司商业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快速放量,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随着产品各个适应症顺利研发并成功上市,公司产品销售业绩有望进一步增厚。早期管线方面,公司的多个产品具有高度的源头创新特性,且布局的赛道高度差异化,竞争格局比较缓和,未来后续产品的顺利研发或将给公司带来持续的增长动力。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EPS分别为-1.57元、-0.98元和0.5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
      5页
      2025-06-05
    •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创新管线逐步兑现,国际化推动长期增长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点评:创新管线逐步兑现,国际化推动长期增长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2亿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归母净利润29.36亿元,同比增长19.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02亿元,同比增长22.6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3.90亿元,同比减少29.42%;实现归母净利润5.84亿元,同比减少43.0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减少43.10%。   输液领域:产品结构升级,重点产品以价换量和市占率提升   2024年,公司输液实现销售收入89.12亿元,同比下降11.85%;销量43.47亿瓶/袋,同比下降0.70%。公司输液产品结构升级,密闭式输液量占比较上一年提升1.89个百分点;并通过积极拥抱集采实现重点产品以价换量和市占率提升,其中,肠外营养三腔袋实现销售852.23万袋,同比增长39.09%;粉液双室袋产品线实现销售1297.12万袋,同比增长635.75%。   非输液制剂领域:仿制药核心产品管线集群优势凸显,创新药销售实现零的突破   2024年,公司非输液药品销售收入41.69亿元,同比增长5.41%。其中,仿制药品在抗感染、麻醉、中枢神经、内分泌代谢等领域构建了核心产品集群,优势凸显;创新药方面,2024年,随着公司创新药芦康沙妥珠单抗(佳泰莱)和塔戈利单抗(科泰莱)获批上市,销售实现零的突破。2024年,公司创新药累计实现销售5,169.37万元。   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业务快速增长,国际业务稳步增长   2024年,公司抗生素中间体及原料药实现营业收入58.56亿元,同比增长20.90%,主要是受益于抗生素中间体市场需求增长及公司生产工艺的提升带来的产量增加。其中,川宁生物硫氰酸红霉素实现营业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12.68%;青霉素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17.44%;头孢类中间体实现营业收入11.51亿元,同比增长42.78%。2024年,公司国际业务持续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海外收入28.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9%。   创新转型推进顺利,ADC产品管线成果丰硕   公司目前共布局30余项临床及临床前创新研发管线,子公司科伦博泰生物在ADC研发方面积累了超过十年的经验,拥有内部研发平台OptiDC TM,ADC管线成果丰硕。   公司重磅产品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TROP2ADC)是国内首个获得完全批准上市的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国产ADC,其中,sac-TMT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2种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以及经EGFR-TKI治疗和含铂化疗治疗后进展EGFR突变阳性NSCLC分别于2024年11月和2025年3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目前,Sac-TMT正在探索单药及联合其他疗法用于治疗包括GC、EC、CC、OC、UC、CRPC及HNSCC的多个适应症。此外,科伦博泰生物已向默沙东授予一项在大中华区以外开发、使用、制造及商业化sacTMT的独家、付特许权使用费、可转授的许可,截至2024年年报发布日,默沙东已启动12项正在进行的sac-TMT作为单药疗法或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其他药物用于多种类型癌症的全球性3期临床研究。   其它进展:博度曲妥珠单抗(HER2ADC,亦称A166):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抗HER2治疗的HER2+不可切除或转移性BC成人患者治疗的NDA已于2025年1月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塔戈利单抗(PD-L1单抗、亦称A167):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于2025年1月获批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NPC患者于2024年12月获准于中国上市,塔戈利单抗是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用于鼻咽癌一线治疗的PD-L1单抗。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8元、2.07元和2.29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9.82倍、18.03倍和16.25倍。科伦药业是我国输液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向创新药企业转型,新批药物持续放量,子公司科伦博泰整体研发进展顺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5-06-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