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CDE连发技术指导原则,把握创新药临床导向投资逻辑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CDE连发技术指导原则,把握创新药临床导向投资逻辑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   上周医药生物领涨两市,最终周涨6.15%位列榜首。细分来看,所有子板块均实现上涨,中药板块涨幅最大,涨幅达9.67%;医疗服务涨幅最小,涨幅达2.92%。本周涨幅前三为神奇制药(58.37%)、特一药业(49.38%)、金石亚药(48.60%),跌幅前三为泓博医药(-10.95%)、双成药业(-9.58%)、康惠制药(-9.30%)。截至2022年11月18日,医药生物指数市盈率为26.06(剔除负值),环比上周增长6.63%,处于3年来历史17.12%分位。   行业观点   本周行业重要事件包括CDE连发多项指导原则和多地公布第七批国采执标时间。   11月14日,CDE官网发布《双特异性抗体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此后,连续征求公开征求关于《狼疮肾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慢性肾脏病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与恶性肿瘤治疗相关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多发性硬化治疗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则》《干眼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等多个指导原则意见,旨在为新药研发提供新的研发思路和技术建议。   1月18日,湖北、湖南、吉林等地公布第七批国采执标时间,宣布中选药品有关采购要求规定。截至目前,共有31省市已对具体执标时间进行公布,中选的61个品种有望迎来新一轮放量。   本周细分板块观点如下:   (1)创新药:医药市场是刚性需求市场,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审评审批鼓励创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两票制、医保支付等政策快速推进,行业竞争形态发生重大改变,本土创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对于创新药投资,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两条核心逻辑。一是重点关注具有仿制药时代累积优势,且寻求创新转型的big pharma型企业,该类企业内生盈利强,成长更为稳健,转型创新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二是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已有产品上市且积极布局国际化的biotech企业,该类企业产品矩阵形成,创新研发、BD能力、商业转化基本得到验证,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2)医疗器械: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高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是当前一个阶段医疗器械增长的主要逻辑。叠加政策端鼓励加快医疗器械创新和技术升级,推动实现进口替代,国产创新医疗器械有望在多个领域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我们重点推荐关注细分领域国产替代引领者,有持续创新能力且已经通过市场验证的龙头企业。   (3)中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结合近期优化防控二十条重点提出“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中药材价格指数高位小幅回调,有利于下游中成药、中药饮片板块成本端压力缓解,板块长期向好趋势不变。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底蕴深厚、具有重磅独家品种、实现现代化智能生产的龙头企业。   (4)CXO行业:今年以来,受资本寒冬、地缘风险、估值回调等因素影响,CXO板块持续低迷。但从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来看,龙头企业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部分甚至超出预期。未来,考虑到下游企业研发需求恢复和周期下滑拐点到来,建议继续关注具备经营韧性、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覆盖优势的企业。   (5)疫苗:新冠病毒仍在持续变异,全球疫情仍处于流行态势,国内新发疫情不断出现。受病毒变异和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目前来看,接种疫苗后可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疫苗依然是疫情防控最强有力的武器。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提出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建议重点关注新冠疫苗相关标的,尤其是涉及到mRNA、腺病毒、重组蛋白等新技术路线的新型疫苗。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药物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竞争失利风险。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2-11-23
    • 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4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提交NDA,9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辉瑞Paxlovid已在中国获批上市,Molnupiravir在中国已递交NDA,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君实生物、开拓药业、先声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2年11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48支个股上涨,13支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81.12%)、腾盛博药-B(+31.6%)、药明巨诺-U(+28.34%)。跌幅前三为益方生物-U(-6.23%)、金斯瑞生物科技(-10.38%)、东曜药业-U(-12.45%)。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27%,跑赢沪深300指数2.93pp,生物医药上涨5.55%。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0.99%,跑赢沪深300指数14.64pp,生物医药累计上涨0.33%。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63%,跑输恒生指数0.22pp,恒生医疗保健上升7.9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7.09%,跑赢恒生指数16.83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5.95%。本周XBI指数下跌4.4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19.28%。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有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美国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Elahere和Sezaby。本周欧洲1款新药获批上市,为sutimlimab。11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2022年11月14日,康乃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IL-4R抗体CBP-201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三期临床试验。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450例中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预计2024年8月初步完成,2025年7月最终完成。该三期临床分为3个剂量组,探索不同的剂量与给药间隔。康乃德设定此次三期临床采用双终点,IGA0/1和EASI-75均作为主要终点。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3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1)Jnana宣布与罗氏公司第二次合作,以应对癌症、免疫介导和神经系统疾病中药物靶点的挑战;2)CytomX和Regeneron宣布在癌症治疗的条件双特异性治疗领域开展战略研究合作;3)Marinus宣布与Tenacia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Ganaxolone;4)Simcere和Idorsia就Idorsia-daridorexant在中国签订许可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1-23
    •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文件印发,进一步优化疫情精准防

      医药健康行业研究:核酸检测实施办法等文件印发,进一步优化疫情精准防

      医药商业
        事件   2022 年 11 月 21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4 个文件。   点评:   针对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 提出,常态化监测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并对①医疗机构就诊人员、②风险职业人群、③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④社区管理人员、⑤购药人员、⑥跨区域流动人员,这六类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时间和频次做了详细要求和指导。其中,针对购药人员, 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 1 次抗原检测。   针对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实施办法》 提出, 疫情处置过程中,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根据疫情发生地区人口规模大小、感染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及传播链是否清晰等因素综合研判,根据风险大小,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确定检测人群的范围、频次和先后顺序。 其中,①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检测范围划分到疫情所在区、②一般城市检测范围划分到疫情市的城区、③农村地区检测范围划分到疫情涉及的自然村、 涉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及所在县城;对于划定的检测区域每日开展 1 次全员核酸检测,连续 3 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间隔 3 天再开展 1 次全员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可停止全员核酸检测。   《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 根据二十条措施要求,取消中风险区域,对高风险区域和低风险区域的划定标准、防控措施、解除标准、和外溢风险人员管控措施做了详细的定义和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南》 和《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则分别对居家隔离和居家健康检测的场所要求、管理要求、保障要求做了详细规定。   本次 4 个文件的印发是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和 11 月 11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尤其是对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具体的要求。 4 个文件的发布有利于以二十条措施为标志的新冠疫情优化、科学、精准防措施控的进一步推进落地。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推进,看好疫情防控方向包括感冒及解热镇痛常备药物、新冠特效药、新冠疫苗、抗原检测等方向的结构性机会,建议关注相关产品研发、放量进展。看好前期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业绩持续修复。   建议关注: 以岭药业, 近岸蛋白、石药集团、东方生物、泰林生物等。   风险提示   疫情变化风险,政策落地实施不及预期风险,研发风险,订单及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1-23
    •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2年1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4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提交NDA,9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辉瑞Paxlovid已在中国获批上市,Molnupiravir在中国已递交NDA,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君实生物、开拓药业、先声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2年11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48支个股上涨,13支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三叶草生物-B(+81.12%)、腾盛博药-B(+31.6%)、药明巨诺-U(+28.34%)。跌幅前三为益方生物-U(-6.23%)、金斯瑞生物科技(-10.38%)、东曜药业-U(-12.45%)。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27%,跑赢沪深300指数2.93pp,生物医药上涨5.55%。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10.99%,跑赢沪深300指数14.64pp,生物医药累计上涨0.33%。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3.63%,跑输恒生指数0.22pp,恒生医疗保健上升7.98%。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7.09%,跑赢恒生指数16.83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5.95%。本周XBI指数下跌4.44%,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19.28%。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有无新药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1月美国3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Elahere和Sezaby。本周欧洲1款新药获批上市,为sutimlimab。11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IL-4Rα抗体研发概况   2022年11月14日,康乃德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IL-4R抗体CBP-201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三期临床试验。该三期临床计划入组450例中至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预计2024年8月初步完成,2025年7月最终完成。该三期临床分为3个剂量组,探索不同的剂量与给药间隔。康乃德设定此次三期临床采用双终点,IGA0/1和EASI-75均作为主要终点。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3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1)Jnana宣布与罗氏公司第二次合作,以应对癌症、免疫介导和神经系统疾病中药物靶点的挑战;2)CytomX和Regeneron宣布在癌症治疗的条件双特异性治疗领域开展战略研究合作;3)Marinus宣布与Tenacia合作,在中国开发和商业化Ganaxolone;4)Simcere和Idorsia就Idorsia-daridorexant在中国签订许可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11-23
    •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本周黄磷、磷酸一铵价格涨幅居前,建议关注需求边际改善的子行业

      化工新材料行业周报:本周黄磷、磷酸一铵价格涨幅居前,建议关注需求边际改善的子行业

      化学原料
        行业表现:本周(11.14-11.18)上证综指上涨0.32%,创业板指数下跌0.65%,申万基础化工指数下跌0.76%,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22,申万石油化工指数下跌1.51%,排名26。   本周行业数据跟踪:本周化工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黄磷(+12.45%)、硝酸(+11.54%)、磷酸一铵(+10.34%)、苯乙烯(+7.23%)、硫磺(+5.44%),随着冬储逐渐推进,原料硫磺、合成氨价格上行,本周磷酸一铵价格有所上涨;本周化工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液氯(-173.03%)、硫酸(-25.00%)、苯胺(-22.26%)、BDO(-11.30%)、对硝基氯化苯(-10.53%)。本周化工品价差涨幅前五的为聚合MDI-苯胺价差(+63.28%)、黄磷-磷矿石价差(+31.91%)、氨纶-PTMEG价差(+9.97%)、环氧丙烷-丙烯价差(+8.19%)、三聚磷酸钠-磷酸价差(+3.83%);本周化工品价差跌幅前五的为PVC-电石价差(-84.36%)、DMF-甲醇价差(-35.30%)、对二甲苯-石脑油价差(-22.82%)、LDPE-石脑油价差(-13.62%)、PP-石脑油价差(-12.95%)。   投资建议:第一条主线是行业基本面见底未来景气度有望向上的子行业,推荐关注轮胎行业的赛轮轮胎(推荐)、玲珑轮胎(未覆盖)、森麒麟(推荐),工业硅龙头合盛硅业(未覆盖);第二条主线是拥抱能源革命大时代带来化工新材料第二增长曲线的新机遇,重点在于原有产品升级或延伸产业链用于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领域所带来的戴维斯双击的结构性机会,推荐关注“含新量”边际比例提升较快的胶黏剂龙头回天新材(未覆盖)、硅宝科技(未覆盖),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未覆盖)、吉林碳谷(未覆盖),聚醚胺龙头晨化股份(未覆盖)、阿科力(未覆盖),顺酐酸酐固化剂龙头濮阳惠成(未覆盖),磷化工龙头川恒股份(未覆盖);第三条主线是高景气度维持且未来供需格局仍较为紧张的子行业,推荐关注纯碱龙头远兴能源(推荐)、和邦生物(未覆盖)。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低于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新项目进展低于预期,环保安全不达标等。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2-11-23
    • 医疗专题分析报告:院内ICU、方舱和发热门诊建设投资机会梳理

      医疗专题分析报告:院内ICU、方舱和发热门诊建设投资机会梳理

      医疗服务
        行业观点   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分别是定点医院建设、方舱医院建设和发热门诊建设。我们认为,建设过程中不仅提高了院内诊疗水平,同时也带来了床旁设备、体外诊断等相关产品放量机会。   新冠定点治疗医院超2000家,要求ICU床位达到总床位10%,带来ICU设备采购需求。联防联控发布会指出,“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对于重症的监护单元也就是ICU要加强建设,而且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2020年底一级以上医院床位数640余万张,综合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量约3%,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本次定点医院的ICU床位数量需求,有望催化相关设备销售。   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拥有建设经验厂家有望率先获得市场机会。联防联控发布会指出“按照九版诊疗方案,无症状感染者,还有轻症感染者安排至方舱隔离。建设方舱医院实际上是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根据方舱医院建设设备采购清单,其中包含床旁监护、体外诊断、生物储存等相关设备,有望驱动相关产品放量。此外有以往建设经验的企业,有望能够做到更迅速响应和支持疫情方舱建设需求。   二级以上医院要求设置发热门诊,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渗透率仅为48%。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内容,“发热门诊是发热患者进入到门诊之后甄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场所。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根据《2020年我国发热门诊配置公平性分析》中统计,截至2020年发热门诊数量为6426家,2020年我国二级以上医院数量为13400家,渗透率为48%,预计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其中针对医疗设备、信息化水平、检测设备提出的配置要求有望刺激相关产品需求。   投资建议与重点公司   我们认为,三大防疫基建主线,带来了设备与基建需求,尤其是ICU、发热门诊的建设,有望迎来国内整体医疗水平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在床旁设备、体外诊断、院内物资等领域具备性价比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带来相关产品的放量,推荐关注标的如下: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安图生物、万孚生物等。   风险提示   疫情防控情况变动风险;集采降价控费政策范围与力度超出预期;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2-11-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卫健委要求将新冠定点医院ICU床位占比提升至10%,新基建板块再迎利好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卫健委要求将新冠定点医院ICU床位占比提升至10%,新基建板块再迎利好

      医药商业
        主要观点   行情回顾:上周(11.14-11.18日,下同),A股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上涨6.15%,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5.80pct、跑赢创业板综指6.80pct。在申万31个子行业中,医药生物排名第1位,整体极佳。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7.14%,跑赢恒生指数3.29pct,在12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排名第2位。   本周观点:卫健委要求将新冠定点医院ICU床位占比提升至10%,新基建板块再迎利好   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补齐短板;1)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2)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准备;3)持续加强发热门诊建设: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ICU病床市场增长显著,我国ICU床位缺口巨大。据ICUBedsGlobalMarketReport2022,全球范围内新冠病例增加迫使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政府提高重症监护能力,公共卫生系统释放资金购买所需的医院基础设施,ICU床位是重要要求之一。在美国和意大利,每万人中估计有34.2个和12.5个ICU床位;而在中国和印度,每万人只有3.6个和2.3个床位,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新冠重症感染者需要在ICU接受大约14天的呼吸支持,我们认为此次卫健委要求“定点医院ICU床位占比10%”将掀起新一波ICU配置设备诸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采购热潮,相关标的公司获益。   中药、疫苗在新冠防治中的价值再次被强调。11月18日,重庆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将藿香正气液、急支糖浆、连花清瘟胶囊等药品列入推荐方案,加强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预防、治疗、康复中的应用。据中国新闻网报导,同日,中国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第六届海南健博会上称:“新冠病死率已非常低,注射新冠疫苗加强针,尤其是序贯免疫接种,可以为最终走出疫情提供保护。”近日,国内多家企业新冠mRNA疫苗临床试验获批;沃森生物mRNA疫苗已获印尼紧急使用授权,国内正处Ⅲb期临床试验;康希诺处于II期临床阶段;石药集团正积极推进SYS6006在海外及香港启动III期临床研究。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ICU建设等新基建标的,包括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华康医疗、新华医疗等;疫苗&口服药领域:康希诺、沃森生物、金迪克、君实生物等;中药领域:济川药业、贵州三力、以岭药业等。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8页
      2022-11-22
    • 基础化工行业2023年上半年投资策略:冬去春来,复苏可期

      基础化工行业2023年上半年投资策略:冬去春来,复苏可期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三季度成本端支撑减弱,需求疲软,板块业绩环比下行。受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三季度明显下行。原油价格的下行使得化工品成本端支撑减弱,化工品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报5146点,相比二季度末下跌10.08%。同时,三季度国内疫情反复,房地产行业继续下行,化工整体需求较为疲软,基础化工板块三季度业绩环比下降。   展望2023年上半年,政策支持下,国内经济有望逐步修复。近期市场逐步走出前期底部,主要是国内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出台,国内经济存逐步修复预期,同时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力度将趋缓,市场前期面临的内外部压力缓解。具体到基础化工行业,展望明年上半年可关注以下细分板块:房地产行业存在边际改善预期,利好聚氨酯板块;欧洲能源危机发酵,关注欧洲产能占比高的维生素品种;下游兼具农化刚需特点和新能源成长性的磷化工产业链;盈利能力逐步修复的轮胎板块。   聚氨酯:一方面,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16条的出台有助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边际改善,利好聚氨酯需求;另一方面,欧洲MDI、TDI产能占比高,若能源危机持续发酵,则欧洲MDI、TDI产量或下降,利好国内产品出口,建议关注万华化学(600309)。   维生素:欧洲维生素A、维生素E产能占比大,若欧洲能源危机持续发酵,维生素A、E产量或再度紧缩,对价格形成支撑。此外,近期国内生猪养殖盈利逐步改善,有望刺激养殖户补栏热情,从而拉动维生素等饲料添加剂需求,建议关注新和成(002001)。   磷化工:随着化肥冬储需求的释放,磷肥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同时新能源车、储能等对磷酸铁的需求持续旺盛,可关注实现上下游一体化的磷化工优势企业云天化(600096)、兴发集团(600141)。   轮胎:前期由于滞留于美国港口的轮胎转化为经销商库存,美国渠道库存较高,但随着去库推进,轮胎企业出口订单有望逐步恢复,建议关注森麒麟(002984)、赛轮轮胎(601058)。   风险提示:俄乌局势变化对能源价格造成的波动风险;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导致经济衰退风险;部分化工品出口不及预期风险;宏观经济若承压导致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房地产、基建、汽车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9页
      2022-11-22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防疫新时期,防疫主题常规复苏双驱动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防疫新时期,防疫主题常规复苏双驱动

      医疗器械
        市场表现: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6.15%,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位,跑赢沪深300指数5.80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下跌15.04%,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13位,跑赢沪深300指数8.01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6.0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52%。从子板块看,中药、医药商业和生物制品涨幅较高,分别为9.68%、9.58%和7.38%。个股方面,本周上涨的个股为394只(占比85.8%),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神奇制药(58.4%)、特一药业(49.4%)、金石亚药(48.6%)、以岭药业(48.3%)、金花股份(36.9%)。   行业要闻:   11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不折不扣、科学精准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病毒的变异,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这也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一个重要保障。疫情发生以来,从三个方面来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第一,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对于重症的监护单元也就是ICU要加强建设,而且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要求各地要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比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准备,比如电线、相关基本设施布局、物资的准备,包括信息系统的准备,同时还要准备医疗医护力量。第三,要持续加强医院发热门诊的建设,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四早”,也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继上周发布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之后,卫健委再次强调科学精准防控。为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卫健委提出定点医院ICU床位数达到床位总数10%这一具体要求。目前我国ICU病床数量在6-7万张,距离定点医院10%ICU病床配备的要求,对应缺口ICU病床数量约超过5万张。ICU的建设将拉动相关医疗设备和耗材的销售,为医疗器械市场带来近百亿的增量空间,利好医疗新基建领域以及部分医疗设备企业。   投资建议:   本周大盘呈震荡走势,医药生物板块大幅上涨,显著跑赢大盘指数,板块内防疫相关主题个股表现活跃,热点轮动较快。消息方面,科学精准防控对医疗机构的诊疗设施配置和诊疗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关注医疗新基建及医疗设备器械的相关投资机会。当前处于疫情防控的新时期新阶段,中短期内继续关注防疫主题板块,防疫中药、新冠疫苗、ICU建设的相关器械设备等;中长期来看,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常规医药医疗行业将持续复苏向好,建议关注连锁药店、医疗服务、常规疫苗、创新药械、血制品、研发外包等细分板块及个股。   个股推荐组合:益丰药房、丽珠集团、贝达药业、华兰生物、凯莱英;   个股关注组合:国际医学、老百姓、康泰生物、恒瑞医药、乐普医疗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业绩风险;事件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11-22
    • 生物制药行业点评:国内多款新冠疫苗取得临床进展,关注后续接种方案

      生物制药行业点评:国内多款新冠疫苗取得临床进展,关注后续接种方案

      化学制药
        事件   11月18日,智飞龙科马官网发布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同源加强(第4针接种)临床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结果。同日,康泰生物发布公告,公司新冠灭活疫苗(Vero细胞)Ⅲ期临床试验获得关键性数据。   评论   智飞重组新冠疫苗可显著提升已完成公司三针重组新冠疫苗接种人群针对包括Omicron株在内的中和抗体水平,同时安全性良好。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已完成公司三针重组新冠疫苗基础免疫人群间隔6个月或12个月后,进行一针加强免疫,间隔6个月加强针接种后14天,针对真病毒的中和抗体(GMT)检测:原型株GMT为264.2(增长11.3倍),阳转率(4倍增长)为91.33%;针对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OmicronBA.2.12.1株GMT为149.85(增长5.5倍)、OmicronBA.4/5株GMT为94.64(增长3.3倍)。间隔12个月加强针接种后14天,针对真病毒和假病毒的中和抗体检测水平更高。   康泰生物灭活疫苗安全性良好,对Omicron株具有较好保护力。康泰生物新冠灭疫苗2021年5月在国内被纳入紧急使用,公司Ⅲ期临床试验采用病例驱动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截至公司数据分析日,实际入组30,881人,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疫苗对任何严重程度的COVID-19确诊病例的保护效力为51.54%,其中对重型及以上病例、死亡病例的保护效力均为100%。根据已完成测序的终点病例基因分型结果显示Omicron株占92.29%,Delta株占7.71%。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国内正制定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的方案,国内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仍有提升空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17日新闻发布会表明,对于接种疫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以及可负担性等因素,坚持依法依规、尊重科学的原则。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加快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方案,方案确定以后,有关情况会及时向社会发布。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数据,截止2022年11月11日,国内共接种新冠疫苗34.4亿,覆盖人群13.4亿,其中完成全程接种12.7亿,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数的92.5%和90.26%。加强针共接种8.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共接种2.3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2.28亿,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60岁以上人口的90.65%和86.38%,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8亿。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为65.7%,8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针接种人数占8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40%。我国新冠疫苗接种总数在全球名列前茅,但是8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国内多种新冠疫苗取得临床进展,持续关注新一代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11月16日,沃森生物公告公司与复旦大学、蓝鹊生物共同研发的新冠病毒变异株mRNA疫苗(S蛋白嵌合体)国内多中心Ⅲa期临床试验获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临床试验快速审查批件》。此前,万泰生物也公告公司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肺炎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的关键性数据,数据表明鼻喷新冠疫苗对于Omicron感染导致的COVID-19可产生良好的保护力,针对无免疫史人群,鼻喷新冠疫苗免疫后3个月内绝对保护效力为55%;针对有免疫史人群,鼻喷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后6个月内绝对保护力为82%;同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新冠疫苗创新技术路径未来的平台价值,建议关注鼻喷或吸入式新冠疫苗以及mRNA、重组蛋白等创新技术路径的公司,万泰生物、康希诺生物、石药集团、沃森生物、智飞生物等。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或研发进展不达预期;审评进展不达预期;不良反应风险;新冠毒株变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1-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