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官宣,创新药再获政策支持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3年医保谈判结果官宣,创新药再获政策支持

      化学制药
        行情回顾   上周(2023.12.11-2023.12.15)医药生物(申万)行业指数跌幅为 1.96%,板块整体跑输沪深 300 指数 0.26pct、跑赢创业板综指 0.35pct,在申万31 个一级行业中列第 27 位。港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周上涨 2.55%,跑输恒生指数 0.25pct,在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排名第 6 位。   核心观点   医保谈判结果官宣,医保目录内药品扩容。 据澎湃新闻报道, 12 月 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 2023 年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医保谈判结果正式官宣, 2023 年有 143 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 121 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 84.6%,平均降价 61.7%,从成功率和价格降幅两个角度来看,与 2022 年基本相当(2022 年分别为 82.3%与60.1%)。据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经相应程序,新版医保目录共新增 126 种药品,其中肿瘤用药 21 种,新冠、抗感染用药 17 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 15 种,罕见病用药 15 种,其他领域用药 59 种。同时,新版医保目录调出了 1 种即将撤市的药品。据人民网报道,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 3088 种,其中西药 1698 种、中成药 1390 种,中药饮片仍为 892 种。   创新药赢得政策扶持,谈判和续约规则更加友善。 据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介绍,我们建立了覆盖申报、评审、测算、谈判等全流程的创新药支持机制。 2023 年,共有 25 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 23 个,成功率高达 92%,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 7.4 个百分点,价格平均降幅低 4.4 个百分点。通过谈判,创新药的价格更加合理,患者可负担性大幅提高。同时,按照 2023 年调整后的续约规则, 100 个续约药品中, 70%的品种可以原价续约, 31 个品种因销售额超出预期等原因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仅为 6.7%;并且这 100 个续约药品中有 18 个增加了新的适应症,仅 1 个触发了降价机制。此外, 2023 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专家组组长陈文介绍,针对谈判药品进院难的问题,我国建立谈判药品配备和支付的“双通道”机制,大幅提升了谈判药品特别是新准入的谈判药品的可及性。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医保谈判结果出台,整体降幅稳定,随着政策对创新药的倾斜逐步显现,叠加谈判和续约规则更趋友善,我们看好创新药进入医保目录后实现放量,建议关注: 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贝达药业、九典制药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9页
      2023-12-20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24期总第98期:新版医保目录发布,关注创新或解限相关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3年第24期总第98期:新版医保目录发布,关注创新或解限相关机会

      医药商业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 4.51%, 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29, 跑输沪深 300 指数(-4.06%) 。 从子行业来看, 医疗设备、 化学制剂跌幅居后, 跌幅分别为 1.78%、 1.83%; 医疗研发外包、医院跌幅居前, 跌幅分别为 11.21%、 7.60%。   估值方面, 截至 2023 年 12 月 15 日, 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 为 27.69x(上期末为 28.98x) , 估值下行, 略高于负一倍标准差, 低于均值。 医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 前三的行业分别为诊断服务(54.44x) 、 其他医疗服务(51.06x) 、 医院(50.93x) , 中位数为 30.31x, 医药流通(14.90x)估值最低。   本报告期, 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29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净减持 14.05亿元。 其中, 11 家增持 1.59 亿元, 18 家减持 15.63 亿元。   重要行业资讯:   国家医保局等: 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 年) 》   基石药业/辉瑞: “舒格利单抗” 获 NMPA 批准用于一线治疗食管鳞癌, 为全球首款针对该适应症获批的 PD-L1 单抗   Vertex / CRISPR: CASGEVY(exa-cel) 获 FDA 批准上市, 为首款获 FDA 批准的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疗法   Arcutis: 脂溢性皮炎领域首个非激素外用药物“0.3%罗氟司特” 获FDA 批准上市, 华东医药拥有中国权益   投资建议:   新版医保目录于上周正式对外发布, 参加医保谈判的 143 个目录外药品中有 121 个谈判或竞价成功, 成功率达到 84.6%; 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 价格平均降幅达 61.7%; 从成功率和价格降幅的角度看,与去年医保谈判基本相当。 本次医保目录除了调入调出医保品种外, 还对 188 个药品进行了解限(将以前医保报销限制条件解除) ;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这些药品的医保结算场景和报销范围。 随着医保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及创新药支付端的边际不断改善, 我们建议关注具有真正创新属性或解限相关品种的药企。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 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市场风险加剧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23页
      2023-12-20
    • 偏氟乙烯(VDF)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偏氟乙烯(VDF)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偏氟乙烯VDF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性能等特殊性能,是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的大产品。中国VDF行业集中度高,其中东岳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产能达2.5万吨/年。但由于新能源领域对VDF产品性能要求高,本土大部分企业产品尚不满足下游需求,需要依赖进口。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VDF价格持续走高。   偏氟乙烯(VDF)行业定义   VDF聚偏氟乙烯,外观为半透明或白色粉体或颗粒,分子链间排列紧密,又有较强的氢键,氧指数为46%,不燃,结晶度65%~78%,密度为1.77~1.80g/cm3,熔点为172℃,热变形温度112~145℃,长期使用温度为-40~150℃。兼具氟树脂和通用树脂的特性,除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高温性、耐氧化性、耐候性、耐射线辐射性能外,还具有压电性、介电性、热电性等特殊性能,是含氟塑料中产量名列第二位的大产品,全球年产能超过5.3万吨。
      头豹研究院
      17页
      2023-12-20
    •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点评:干扰素集采降价幅度合理,重点关注核心品种销量具有较大弹性的公司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点评:干扰素集采降价幅度合理,重点关注核心品种销量具有较大弹性的公司

      化学制药
        事件:2023 年 12 月 15 日,江西省医保局发布《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   价格降幅较为合理,有利于长期价格体系稳定。本次集采的采购周期为 4 年,我们认为较长的采购周期有利于产品长期价格体系的稳定。此次集采共有 13 家干扰素医药企业参加现场投标,12 个品种 48 个规格采购成功。3 家以上企业报名的品种(人干扰素α2b 注射剂)中选平均降幅 47.79%,最高降幅 54.58%;2 家企业报名的品种(人干扰素α1b 注射剂和人干扰素α1b 滴眼液)中选平均降幅 19.38%,最高降幅 24.55%;独家企业报名的 9 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 20.91%,最高降幅 27.19%。我们认为本次集采总体降幅较为合理,干扰素各类剂型在抗病毒感染、肿瘤、儿科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预计可以实现以价换量。    重点品种降幅有限,对利润影响较小,长期看有利于销售量提升。从上市公司重点品种表现来看,干扰素类产品收入占比较大的公司中,凯因科技的“人干扰素α2b 阴道泡腾片”价格降幅为 21.80%,由于该产品未进入医保,因此我们认为本次降价后有望通过以价换量实现收入持续增长;降价后预计销售费用也会得到一定程度优化,对该产品利润额影响有限。特宝生物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注射液”与非集采区域相比价格降幅为 18.59%,与广东等此前已经集采的区域相比降幅为 4.31%,降价幅度好于预期,我们认为本次降价后有助于长效干扰素渗透率的提升。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核心品种价格体系稳定后,销量端有较大潜力的公司,推荐:凯因科技(人干扰素α2b 阴道泡腾片有望持续增长,在研长效干扰素有望成为潜在重磅品种);相关公司:特宝生物。    风险提示:集采政策执行力度不到位,后续实际采购量低于约定采购量;产品竞争格局恶化。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2-20
    •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谈判释放积极信号,支付端改革持续深入,看好2024年板块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谈判释放积极信号,支付端改革持续深入,看好2024年板块机会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国家卫健委全面推进DRG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国家卫健委全面推进DRG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事件 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指导手册》的通知。 通知明确到 2025 年底,争取实现三级医院全部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 DRG 成本核算;二级及以下医院全部开展科室成本核算、诊次成本核算、床日成本核算,逐步开展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 DRG 成本核算。到 2030 年底,力争所有医院均开展上述成本核算工作。   点评   DRG(Diagnosis-Related Groups)付费, 即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根据年龄、疾病诊断、合并症、并发症、治疗方式等因素,把病人分入临床病症与资源消耗相似的诊断相关组,并对各疾病诊断相关组制定支付标准。在此基础上,医保按照相应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DRG 作为风险调整工具一般适用于诊断和治疗方式对病例的资源消耗和治疗结果影响显著的病例, 例如急性住院病例。不适用于门诊病例、康复病例、需要长期住院的病例,以及某些诊断相同,治疗方式相同,但资源消耗和治疗结果变异巨大病例,例如精神类疾病。   2019 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议,公布了 DRG 付费国家 30 个试点城市名单。2021 年 11 月,国家发布了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到 2025 年底, DRG/DIP 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正式开始向全国推广。 DRG/DIP 的本质为将治疗标准化,国家版DRG 共分了 618 个组,涉及各疾病的治疗路径,把针对医疗行为的支付进行标准化,而 DIP 则是更多考虑到临床治疗的差异化,分组更细,在医疗行为逐步标准化后,将减少不合理的治疗、开药和检查。   DRG 付费方案之下,药品和耗材变为成本, 将促进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提升病床周转率,提高医院的经营效益。 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主要在于药品及耗材在治疗费用占比下降,集采政策背景下,药品、低值耗材或高值耗材通过以价换量实现进口替代。 更具临床疗效的治疗药品和耗材的占比将会上升,辅助用药的占比将会下降。 此外,由于医保主要解决基本医疗需求,高端医疗需求亟待商保进行补充,因此高端民营医院将存在一定发展空间。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2-20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头豹研究院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症用药行业规模测算逻辑模型》报告,运用统计数据和模型分析,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和解读。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趋缓 报告预测,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这主要受到人口结构变化、疾病患病率增长速度以及药物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患者用药时长和用药成本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报告将市场规模的测算分解为多个关键因素,其中患者用药时长(一年以上和一年以下)以及相应的用药成本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长疗程患者的用药成本较高,但其数量的增长对市场规模的贡献更大。 主要内容 本报告详细分析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的测算逻辑,并对关键数据进行了深入解读。 市场规模测算模型及关键参数 报告采用一个基于多个关键参数的模型来预测市场规模。该模型的核心公式为:SIZE总览 = (I*J + K*L)/10,000,其中: I: 用药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患者人数(万人) J: 治疗时长满1年患者用药成本(人民币元) K: 用药时间不足一年的患者人数(万人) L: 治疗时长不足1年患者用药成本(人民币元) 报告分别对I、J、K、L四个参数进行了详细的预测和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支撑数据和来源。 人口统计数据及阿尔茨海默症患病率预测 报告首先基于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数据,预测了中国人口总数(A)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B),进而计算出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C=AB)。 随后,报告基于柳叶刀和General Psychiatry的数据,并结合线性拟合方法,预测了60岁及以上人口中痴呆症流行率(D)和ADRD患者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占比(E),最终计算出60岁及以上人口中AD患者数量(G=CF),其中F为60岁及以上人口中AD流行率(F=D*E)。 最后,报告根据人民网和澎湃新闻的数据,推算出中国居民中AD患者总数量(H),考虑了60岁以下AD患者的占比。 患者用药时长及用药成本分析 报告根据澎湃新闻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的数据,估计了坚持用药治疗超过一年的患者占比(65.03%),从而计算出用药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患者人数(I=H65.03%)和用药时间不足一年的患者人数(K=H(1-65.03%))。 报告基于中华医学杂志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指南、植恩药业的盐酸多奈哌齐片说明书以及兔灵药品价格查询的数据,计算了治疗时长满1年患者用药成本(J)和治疗时长不足1年患者用药成本(L)。 值得注意的是,J和L的计算考虑了药物剂量、疗程以及药物价格等因素。 报告假设了用药时间不足一年的患者平均用药时间为2个月。 市场规模预测结果 基于上述模型和参数,报告预测了2018年至2027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并给出了相应的增长率。 数据显示,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 数据来源及方法论 报告详细列出了所有数据的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联合国人口基金、柳叶刀、General Psychiatry、人民网、澎湃新闻、中华医学杂志、家庭医生在线、兔灵等。 报告也阐述了其采用的预测方法,包括线性拟合和比例推算等。 报告强调了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方法论的合理性。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阿尔茨海默症用药市场规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并详细阐述了其测算逻辑和数据来源。 报告预测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但增速将逐渐放缓。 患者用药时长和用药成本是影响市场规模的关键因素。 报告的数据和分析为行业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 然而,报告也指出其预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依赖于一些假设和推算,未来市场发展可能受到其他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 因此,报告建议读者在参考报告结论的同时,也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3-12-20
    •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浙江省出台医保支付激励文件,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行业周度点评:浙江省出台医保支付激励文件,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

      医疗器械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申万)板块涨幅为-0.87%,在申万32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8位,医疗器械(申万)板块涨跌幅为-1.80%,在6个申万医药二级子行业中排名第4位,分别跑输医药生物(申万)、沪深300指数0.93、0.10百分点。截止2023年12月17日,医疗器械板块PE均值为31.87倍,在医药生物6个二级行业中排名第1,相对申万医药生物行业的平均估值溢价16.0%,相较于沪深300、全部A股溢价235.42%、150.31%。   地区激励机制持续完善,创新药械进院有望加速。浙江医保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创新医药技术医保支付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简称《意见稿》),明确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经申报和认定后,可纳入DRG医保支付激励范围。浙江省此次提高创新药械DRG激励总额,也是地方层面针对创新医疗器械医保支持政策的落地。《意见稿》指出,创新药械申报审核通过后,医保部门将按本年度DRG清算总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激励总额,医疗机构在鼓励机制下,创新药械入院有望凭借强大的产品优势,及时进入临床使用并加速推广。   投资建议:集采规则趋于温和成熟,综合考虑产品质量、市场份额、供应与配套服务等,充分考虑医疗机构使用习惯、给予临床更大选择选择空间、稳定临床使用格局;创新激励机制不断完善,集采方案尊重创新,给予高临床价值产品一定溢价,医保支付响创新药械倾斜;整体来看,集采非绝对“唯低价论”,中选价格核心决定因素为产品竞争格局与内在临床价值。我们认为具备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可在集采下快速放量,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集中度提升,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如迈瑞医疗、心脉医疗、开立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等;同时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建议关注受益于集采和国产替代的眼科器械创新型企业爱博医疗、家用器械企业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集采政策变化,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12-20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药明合联Pre-IPO募资完成,国内11月投融资环比大幅增加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报告:药明合联Pre-IPO募资完成,国内11月投融资环比大幅增加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2023年11月全球融资事件数环比增加。根据财联社创投通发布的11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据,2023年11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18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为205.33亿元;与2023年10月数据相比,投融资事件数环比增加23.5%,融资总额环比减少0.1%。   2023年11月国内融资额及事件数环比大幅增加。根据财联社创投通发布的11月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数据,2023年11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共发生109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同比减少31%,环比增加76%;披露融资总额约59.31亿元,同比减少6%,环比增加49%。其中,药明合联完成23.47亿港元Pre-IPO轮融资,为本月国内医疗健康领域披露金额最高的投资事件。   观点更新:短期建议关注催化剂,关注24年海外需求复苏。   现阶段为业绩真空期,我们建议关注以下几点行业或公司的变化:   1)美联储加息预期,2)投融资的边际变化,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AI等领域的进展以及相关大订单的落地。未来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流动性逐步宽松以及投融资回暖,海外需求将先于本土需求改善,未来建议关注海外需求复苏。   投资建议:1)随着海外需求的逐步回暖,国际业务占比高的CXO企业将率先改善,我们重点推荐业绩稳定且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龙头CXO公司;2)仿制药CRO行业持续高景气,对医药投融资以及创新药CXO的周期性波动免疫,新签订单及业绩持续高增长,建议关注百诚医药、阳光诺和等;3)减肥药、阿尔茨海默症、ADC以及AI等领域催化不断,未来大订单的落地等催化剂有望提振股价表现,建议关注泓博医药(AI主题)等。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投融资回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汇率波动等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12-19
    • 氯化钾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氯化钾肥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原料
        氯化钾肥是富含钾元素的一种肥料,在农业种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氯化钾肥的生产极度依赖钾资源,中国本土氯化钾肥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中国对氯化钾肥的进口依赖度高。全球氯化钾肥产能主要集中在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和美国四个国家。中国氯化钾肥行业目前市场需求大但是本土企业供不应求,未来中国本土企业将不断增加自身产能,促进氯化钾市场的发展。   氯化钾肥行业定义   氯化钾肥是一种含有50%~60%氧化钾的速效性钾肥,可增强植物的生长和抗逆能力,和抗病能力。氯化钾肥适用于大多数作物,但不宜施用于忌氯作物,比如甜菜、甘蔗、茶树等。工业生产的氯化钾可直接用做肥料,也可以被进一步加工成相关氯化钾肥料。氯化钾肥目前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是农业钾肥中占比最高的产品。与此同时目前中国本土氯化钾肥产能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未来中国本土氯化钾肥产能将会逐渐增加,中国氯化钾肥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3-12-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