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183)

    • 基础化工:万华化学基本面周度动态跟踪:万华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3月份国内聚合MDI出口11.3万吨

      基础化工:万华化学基本面周度动态跟踪:万华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3月份国内聚合MDI出口11.3万吨

      化学制品
        周度观点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1亿元,同比增加10.07%,环比增加7.84%;实现归母净利润41.57亿元,同比增加2.57%。环比增加1.07%,销售毛利率17.63%,环比改善0.77pct。   截至2024.04.19,聚合MDI/纯MDI/TDI/硬泡聚醚/软泡聚醚价格分别为17000/18900/15300/9150/9150元/吨,周环比分别为+1.80/-0.53/-1.29/-0.54/-0.27%。聚合MDI/纯MDI/TDI/硬泡聚醚价差周环比分别为+8.36/+2.59/-5.30/+0.93%。   目前MDI处于节后补库期,库存处于历史中枢水平,下游需求逐步进入春节旺季,价格短期有修复预期。万华化学宁波+福建基地的MDI装置将为万华MDI贡献增量,MDI及TDI价格、价差的修复将改善公司主营业务业绩。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装置不可抗力的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4-04-23
    • 医药行业周报:武田维得利珠单抗获FDA批准治疗克罗恩病

      医药行业周报:武田维得利珠单抗获FDA批准治疗克罗恩病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4月22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81%,跑赢沪深300指数1.1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6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设备(+2.25%)、医疗耗材(+1.89%)、体外诊断(+1.52%)表现居前,医药流通(-0.55%)、医院(-0.42%)、医疗研发外包(+0.26%)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万孚生物(+15.34%)、ST吉药(+13.55%)、同和药业(+12.34%);跌幅榜前3位为诺思格(-11.86%)、特一药业(-10.01%)、哈三联(-9.95%)。   行业要闻:   近日,武田宣布美国FDA已批准Entyvio(vedolizumab,维得利珠单抗)皮下注射制剂,用于中度至重度活动性克罗恩病(CD)成人患者在接受Entyvio静脉注射制剂诱导治疗后的维持治疗。Entyvio是一种人源化单抗药物,作为一种肠道选择性的生物制剂,可以特异性拮抗α4β7整合素,可能限制某些白细胞渗入肠组织的能力。   (来源:武田)   公司要闻:   诺泰生物(688076):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71.02%,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215.6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增长179.69%。   圣诺生物(688117):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27.65%,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增长17.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增长136.17%。   山东药玻(301096):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9.82和12.67亿元,同比增长18.98%和2.50%,归母净利润为7.76亿元和2.21亿元,同比增长25.48%和32.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42亿元和2.10亿元,同比增长23.07%和36.14%。   康希诺(688185):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关于冻干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经审査,Hib疫苗符合药品注册的有关要求,同意开展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感染的临床试验。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23
    • 医药行业周报:高增长方向逐步明确

      医药行业周报:高增长方向逐步明确

      生物制品
        1.进入1季度业绩披露期,关注高增长方向   4月下旬是业绩披露的高峰期,2024年高增长方向也逐步可见。从已发布1季度业绩预告和财报来看,呼吸道病原体联检、带状疱疹疫苗、青霉素上游中间体及硫氰酸红霉素、部分中药品种等细分方向保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在回顾2023年医药行业运行,血液制品、外用贴膏、仿制药CRO等细分领域属于高增长方向,目前季报尚未完全发布,我们预计其增长趋势有望延续。2024年1季度行业增长受到同期基数影响较为明显,如零售药店、POCT等,展望2024年全年,1季度高增长方向具有代表性,其增长趋势有望延续,医药行业依然有结构性增量。长期来看,新技术应用、治疗技术新突破、中国创新模式驱动切换等多重因素结合,中国医药产业总会寻找到持续突破的方向,我们认为不必对医药过于悲观。经过2021-2023年的调整切换,行业也持续积累了新变化,如降糖减重、自身免疫疾病、AI医疗、脑机接口等有望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方向。   2.关注部分原料品种的价格周期   2023年医药原料药出口整体承压,根据中国医保商会统计,出口额下降20.66%,出口均价单价下降24.7%,供给端过剩是导致价格承压的主要因素,但原料药各品种之间供需相对独立,依然有部分原料药品种供应格局优化,价格处于景气阶段,如硫氰酸红霉素,6-APA等中间体,受益于短期价格上涨和需求增量,川宁生物已预告Q1归母净利润业绩同比增长88.09%—110.89%,提价已进入业绩兑现阶段。2022-2023年,多数原料药品种处于降价和出清产能阶段,梳理主要的维生素品类中,VB1和VK3已经从2023年Q4开始涨价,2024年有望迎来供给的新变化,预计供给端会进一步收缩产能,提升价格;VE和VB6海外供给可能因为成本因素而被迫收紧,具备提价的基础。需求方面,部分品种中间库存消化,销量恢复也值得关注,如提取法尼古丁等自2024年Q1开始销量显著提升。   3.呼吸道检测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   圣湘生物和英诺特已发布2024年1季报或者业绩预告,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再次验证了检测渗透率的提升是支撑市场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市场渗透率仍较低,未来增长具有延续性。竞争格局方面,快速增长的市场必然会吸引新企业加入,但联检产品对技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要求更高,未来呼吸道联检市场不会快速进入红海竞争阶段,而且先发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在满足医院筛查需求方面,更多样化的检测项目组合更能切换医保控费和呼吸道流行疾病谱变化。   4.GLP-1RA持续突破,国内研发和上游产业链均值得关注   众生药业发布新药RAY1225的I期临床减重效果数据,肥胖受试者(12mg组),6周体重较基线平均下降7.90%,而安慰剂组仅下降0.37%。RAY1225为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与同靶点药物替尔泊肽相比展示了更好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其减重效果也值得更佳的期待。目前II期临床已入组病例,我们预计2024年年完成II期临床,其减重效果将可逐步比较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财年,中国地区GLP-1产品收入6208百万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约65亿元,同比增长66.12%,2024年GLP-1市场有望继续放量增长。进口司美格鲁肽在国内尚未批准减重适应症,而国产GLP-1RA预计在2025-2026年上市,有希望能赶上减重市场最合适的拓展时机。GLP-1RA上游产业链,中国企业也具备竞争优势。目前中国企业进入GLP-RA供应链主要是上游原料药的CDMO/CMO,目前已进入订单兑现期,诺泰生物已发布2024年Q1的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1.74%到233.13%。上游注射器,国内已企业组建自动化的生产线。   5.关注AI与医疗结合的趋势   诊疗设备的智能化是AI在健康领域应用的重要场景,包括包括影像、病例、检验等临床数据均可以借助AI实现辅助诊断,提高医疗的效率。2023年,医疗领域就涌现了一大批强大的基础模型,例如GE医疗推出的超声领域的SonoSAMTrack,解决高变异性等技术问题。2024年我们预计更多医疗模型将推出落地。   2024年是医药行业实现驱动切换,依靠新技术应用,依靠出海开发新市场,逐步走出供给端“内卷”的关键时期,当前行业估值水平已反应切换过程中增速变化,同时,医药行业内部也积累了新变化,一些细分的方向也在持续突破,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经过2022-2023年的市场调整,部分原料药品种供需发生新的变化,建议关注供应格局稳定,具备持续提价基础的VB1,关注【天新药业】,关注下游库存下滑,目前正处于销量提升阶段的提取法尼古丁,推荐【金城医药】,关注目前处于景气阶段,利润兑现提升具备空间的青霉素类中间体和原料药,推荐【国药现代】。   2)血液制品景气维持,行业进入加速整合阶段,推荐【派林生物】,关注【博雅生物】、【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天坛生物】。   3)呼吸道检测市场场在2024年1季度业绩预告中持续验证,推荐具有快检优势的【英诺特】,推荐受益于家庭自检需求的【圣湘生物】;新一代流感药物的需求提高,推荐【众生药业】和【济川药业】,关注【健康元】、【先声药业】。   4)全球GLP-1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海外已验证具有更佳减重效果的双靶点激动剂方向,国内已布局双靶点激动剂方向的创新药,可以凭借更好的效果与司美格鲁肽等仿制药进行差异化竞争,推荐一期临床减重数据优异的【众生药业】,关注【博瑞医药】和【信达生物】;关注海外供应不足,为中国仿制药和原料药提供机遇,推荐业绩订单持续兑现的【诺泰生物】,关注【翰宇药业】、推荐国内参与到原研和仿制药研发产业链的公司,上游口服司美格鲁肽载体中间体,建议关注【金凯生科】。   5)仿制药产业链CXO有望形成自我驱动,2024年订单周期独立于创新药投融资趋势,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推荐【百诚医药】、关注【阳光诺和】和【万邦医药】。   6)难仿制剂和复杂制剂在仿制药中具有更高的研发壁垒,部分品种还必须进行临床验证,竞争格局较好的品种也具备持续的成长性,推荐国内经皮给药平台型公司【九典制药】,建议关注国内已布局吸入给药,并已形成产品梯队的【健康元】。关注胰岛素类似物继续续约规则落地,招标价格有望得到部分恢复,关注【甘李药业】和【通化东宝】   7)中药增长趋势变化,推荐受益于具有提价资源品和产业基础的,推荐【健民集团】,骨关节镇痛贴膏市场增长稳定,关注【羚锐制药】。   8)AI与医疗结合,提升医疗效率,拓展医疗器械应用场景,提升市场空间,推荐【祥生医疗】,关注【润达医疗】。   9)国内脑机接口技术的持续突破,未来有望在医疗康复领域实现展现巨大市场潜力,建议关注【翔宇医疗】、【诚益通】、【三博脑科】。   10)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探索,biotech类企业实现自我造血扭亏。推荐具有国内创新药孵化的CSO平台,推荐【百洋医药】,推荐已显现盈利,并持续拓展产品市场空间的【吉贝尔】,【上海谊众】。关注处于蓝海市场的潜力品种,关注【赛托生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4页
      2024-04-22
    • 2023 年全国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2023 年全国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海通国际
      9页
      2024-04-22
    • 医药生物:中药近期为什么涨?后面怎么看?

      医药生物:中药近期为什么涨?后面怎么看?

      中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4.15-4.19)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1.7%,跑输沪深300指数3.6pct,一级分类中排名第20位;2024年初至今中信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15.6%,跑输沪深300指数18.9pct,在中信行业分类中排名第26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国药现代(+22.55%)、国药一致(+14.46%)、神州细胞(+13.48%)、江中药业(+12.52%)、佐力药业(+12.49%)。   中药近期为什么涨?后面怎么看?:1)年初以来多个中药标的领跑医药板块,部分滞涨中药企业有望迎来拐点。年初至今医药涨幅榜中,前6位有5只是中药标的(阿胶、济川、羚锐等),优秀公司已受到高度认可,近期年报及一季报捷报频传,但在23年新冠放开+医药反腐扰动下,部分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4Q2-3有望迎来拐点,滞涨的优秀中药公司具备上涨潜力。2)中药板块受政策支持利润度大、国资多、股息高。中药板块持续受到顶层政策大力支持,利好政策不断,且作为国内自循环行业,免疫国际环境影响,高度安全。同时中药板块国资较多,且在多年沉淀下,不少公司现金相对充沛,股息分红也相对较高。3)中长期成长性明确。在老龄化大背景下,中药具备健康消费属性,且政策支持及文化认可程度不断提升,叠加中药创新及中药国企改革兑现,行业中长期成长逻辑明确。当前环境建议关注:1)国企改革标的:太极集团、昆药集团、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华润三九;2)短期承压的滞涨标的:方盛制药、贵州三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昆药集团、悦康药业;3)高股息及品牌OTC大品种:马应龙、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桂林三金、康恩贝;   市场总结及投资思考:本周A股和港股医药均跑输大盘。板块上,中药和医药商业表现较好,主要系在新国九条强化现金分红后、退市制度等催化下,国企居多、高股息且部分业绩超预期的中药表现很好。医疗器械和CXO则因欧盟调查的外部因素扰动。而上周发酵的原料药板块,除了业绩超预期的个股强势外,其他出现较大回调,说明市场还是很在乎业绩表现。我们认为新国九条下,拥有确定性增长前景的医药板块迟早会得到重视,市场聪明资金正逐步关注底部的医药细分板块及标的,Q2为战略加仓医药的好时点。考虑到政策上:反腐尾声还有国家将大力鼓励创新药械,行业上:医药增速24年将呈前低后高态势,我们认为24Q2需要大力布局医药,一季报后医药或为全基贡献超额收益。   中短期配置思路:四条主题(建议关注标的详见正文):1)主线-创新药械:符合国家新质生产力方向,预计有持续政策催化且部分公司进入商业化兑现放量阶段。2)主线-医疗设备:反腐影响接近尾声且股价调整充分,关注Q2招标情况,Q3同比加速,可提前布局;3)主题-国企改革:新国九条下国企确定性高,国资委对上市公司经营及市值提高要求,如中药业绩好,血制品有整合;4)主线-原料药:板块底部调整充分,部分产品已涨价,短期业绩不错,行业大的拐点预计下半年更明确,可提前布局。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山东药玻、神州细胞、马应龙、千红制药、兴齐眼药、微芯生物、大参林、百诚医药。   四月建议关注组合:山东药玻、迪瑞医疗、微芯生物、盟科药业、恩华药业、康辰药业、百诚医药、阳光诺和。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5页
      2024-04-22
    •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底部个股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关注底部个股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7%,跑输沪深300指数3.6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9。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5.7%,跑输沪深300指数18.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8。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5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78.6%(-3.2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3%(-1.6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17%(-6.6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是血液制品,上涨4.5%。   4月15日晚,彭博新闻稿提及欧盟将调动国际采购工具IPI,对中国医疗器械采购启动调查,以消除对中国政府政策不公平地偏向国内供应商的担忧。此项调查可能导致欧盟限制中国参与其招标,进而影响国产品牌在欧盟地区的销售。整体来看,欧盟启动IPI调查我国医疗器械事件影响有限,主要因:1)国内供应商包括“国产品牌”和“国际品牌”;2)IPI措施试用场所有限,需要达到触发条件;3)国产公司欧洲销售收入占比小,渠道多元化,能进一步分散政策的不利影响。   正值年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本周发布年报/一季报的生物医药个股中,【2023年】1)归母净利润增速40%+:天士力(+505.34%)、ST中珠(+56.97%)、翔宇医疗(+81.03%)、佐力药业(+40.27%)、通化金马(+45.71%)、中关村(+223.24%)、誉衡药业(+141.31%)、康恩贝(+65.19%)、英特集团(+130.09%)、贝达药业(+139.33%)、赛隆药业(+125.55%)等;2)归母净利润增速30%-40%:祥生医疗(+38.29%)等;3)归母净利润增速20-30%:信邦制药(+28.02%)、奇正藏药(+22.99%)、三博脑科(+23.31%)、美康生物(+29.23%)、灵康药业(+22.65%)等。【2024Q1】1)归母净利润增速40%+:锦波生物(+97.65%~144.16%)、英诺特(+171.44%)、华海药业(+50%~65%)、花园生物(+76.41%)、宣泰医药(+201%)、诺唯赞(+109%~111%)、迪瑞医疗(+56.73%)、佐力药业(+46.14%)、海思科(+219.86%)、百克生物(+229.50%)、贝达药业(+90.95%)等;2)归母净利润增速30%-40%:安图生物(+33.93%)等;3)归母净利润增速20-30%:济川药业(+24.90%)、片仔癀(+26.61%)等。   重申2024年年度策略,在海外宏观降息预期下,叠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个维度,我们判断,医药板块仍有结构性机会。1)创新+出海仍是我们延续看好的思路。2)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3)正值年报密集披露期,关注“低估值+业绩反转”个股。此外,我们判断,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仍有主题投资性机会。   推荐组合:马应龙(600993)、亿帆医药(002019)、恩华药业(002262)、长春高新(000661)、山东药玻(600529)、三诺生物(300298)、华润三九(000999)、上海医药(601607)。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上海莱士(002252)、太极集团(600129)、新产业(300832)、科伦药业(002422)、云南白药(000538)、济川药业(600566)。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春立医疗(688236)、泽璟制药-U(688266)、赛诺医疗(688108)、澳华内镜(688212)、普门科技(688389)。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爱康医疗(1789)、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康诺亚-B(2162)、信达生物(1801)、先声药业(2096)。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   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4-04-22
    • 投融资专题报告(八):2010年至今医药二级融资复盘

      投融资专题报告(八):2010年至今医药二级融资复盘

    • 聚酯链维持偏弱运行 化工品价差整体上涨

      聚酯链维持偏弱运行 化工品价差整体上涨

      化学制品
        【六大炼化公司涨跌幅】截至2024年04月19日,6家民营大炼化公司近一周股价涨跌幅:恒力石化(环比+5.86%)、桐昆股份(环比+4.59%)、荣盛石化(环比+1.89%)、恒逸石化(环比+1.46%)、东方盛虹(环比+0.58%)、新凤鸣(环比-0.20%)。近一月涨跌幅为恒力石化(环比+23.20%)、恒逸石化(环比+2.96%)、荣盛石化(环比+2.54%)、桐昆股份(环比+2.42%)、新凤鸣(环比-0.48%)、东方盛虹(环比-0.67%)。   【国内外重点炼化项目价差跟踪】本周国内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2559.73元/吨,环比+173.02元/吨(环比+7.25%);国外重点大炼化项目本周价差为1197.66元/吨,环比+47.02元/吨(环比+4.09%),本周布伦特原油周均价为88.86美元/桶,环比-1.32美元/桶(环比-1.46%)。   【聚酯板块】聚酯链价格整体下跌,下游对后市预期仍偏谨慎。PX方面,国内装置检修陆续兑现,开工率持续下行,PX价格上涨。PTA方面,新装置目前已稳定出料,市场供应明显提升,PTA价格下行。MEG方面,乙二醇价格下跌。长丝方面,本周宿迁一套前期检修装置重启出丝,市场供应量增加,且周内长丝产销持续低位,供应端压力加大。需求端,下游织企对于后市预期偏弱,以消耗原丝库存为主,在库存压力下,节前长丝企业或将维持出货模式。短纤和瓶片方面,涤纶短纤价格下跌,单吨亏损扩大;瓶片价格下跌,单吨亏损持平。   【炼油板块】地缘局势扰动加大,国际油价整体走跌。以色列和伊朗的对抗使得原油市场波动加大,但整体上看,中东地缘局势略有缓和,同时叠加美国EIA原油库存增加,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走跌。国内成品油:价格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价格上涨。价差方面,本周汽油/柴油/航煤较原油价差升高。国外成品油:价格方面,本周新加坡汽油价格上涨、柴油/航煤价格下跌,美国航煤价格上涨、汽油/柴油价格下跌,欧洲汽油价格上涨、柴油/航煤价格下跌。价差方面,本周新加坡汽油价差上涨、柴油/航煤价差下跌,美国汽油/航煤价差上涨、柴油价差下跌,欧洲汽油价差上涨、柴油/航煤价差下跌。   【化工板块】价格方面,本周光伏级EVA/聚乙烯/聚丙烯/苯乙烯/丙烯腈/MMA价格上涨,纯苯/PC/EO价格稳定,发泡级EVA价格下跌。价差方面,本周光伏级EVA/聚乙烯/聚丙烯/纯苯/苯乙烯/丙烯腈/PC/MMA/EO价差上升,发泡级EVA价差缩窄。   【风险提示】1)大炼化装置投产、达产进度不及预期。2)宏观经济增速严重下滑,导致需求端整体表现一般。3)地缘政治对油价出现大幅度的干扰。4)PX-PTA-PET产业链产能的重大变动。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7页
      2024-04-22
    • 医药行业周报:Seagen靶向整合素β6的ADC疗法在中国获批临床

      医药行业周报:Seagen靶向整合素β6的ADC疗法在中国获批临床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4月19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62%,跑赢沪深300指数0.17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0名。各医药子行业中,血液制品(+1.04%)、医药流通(+0.66%)、体外诊断(-0.20%)表现居前,医疗研发外包(-2.75%)、医院(-1.86%)、疫苗(-1.44%)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迈普医学(+20.01%)、维力医疗(+10.04%)、益盛药业(+10.03%);跌幅榜前3位为辰光医疗(-11.16%)、哈三联(-10.01%)、ST吉药(-9.88%)。   行业要闻:   4月1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公示,Seagen申报的1类新药SGN-B6A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治疗晚期实体瘤成人患者,该药是一款靶向整合素β6的潜在“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ADC)。2023年3月,辉瑞宣布以约430亿美元收购Seagen,从而将这款ADC产品纳入其研发管线。   (来源:CDE)   公司要闻:   济川药业(600566):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增长0.60%,归母净利润8.45亿元,同比增长24.9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19.83%。   马应龙(600993):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同比增长14.70%,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增长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长35.67%。   长春高新(000661):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77亿元,同比增长14.39%,归母净利润8.59亿元,同比增长0.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下滑0.86%。   国药现代(600420):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国药威奇达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批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2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合成生物学周报:合成生物CVC基金落地,万吨长碳链二元酸项目奠基开工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合成生物学周报:合成生物CVC基金落地,万吨长碳链二元酸项目奠基开工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58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2020年10月6日为基准1000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4/04/15-2024/04/1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下跌3.87个百分点至769.11。上证综指上涨1.52%,创业板指下跌0.39%,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输上证综指5.39%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3.48%个百分点。   国内首个合成生物CVC基金落地海口   近日,由华熙生物、朗姿韩亚、海南自贸港基金、海口国家高新区基金共同设立的国内首个合成生物CVC基金(企业风险投资基金)——海南华熙元祐医疗健康消费品产业基金正式落地。作为高新区引导基金引入落地的首支CVC子基金,海南华熙元祐医疗健康消费品产业基金规模达10亿元,将助推医疗健康行业发展。   岱山万吨级生物基新材料生产基地启航   近日,宁波材料所岱山新材料研究和试验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日前传来好消息,由宁波材料所与浙江糖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糖能科技”)联合研发的“5-羟甲基糠醛的全混流连续生产关键技术”顺利召开了科技成果评鉴会。这意味着全球首条千吨级产线生物基5-羟甲基糠醛项目已实现产业化,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内蒙古万吨长碳链二元酸项目奠基开工   4月18日,内蒙古光大联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长碳链二元酸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巴彦淖尔隆重举行,标志着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开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篇章,推动产业能级实现新突破。新材料项目预计投资4亿元,2025年上半年投产,项目达产后新增产值约4亿元。   生物制造创新产业联盟在沪成立   近日,RNA动·植物保护剂(生物制造)创新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沪举行。该联盟在上海市农药检定所指导下,致力于推动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和AI算法驱动的RNA动·植物保护剂的创新研发、生物制造和产业化应用,为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联盟成员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巴斯夫(中国)已经在奉贤区有研发、生产和测试基地,为联盟的落地和产品未来的合作应用推广奠定了扎实基础。   循原科技20万吨生物基多元醇项目签约   4月15日,上海化学工业区(以下简称“上海化工区”)和北京循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循原科技”)成功举办多元醇一体化示范项目暨系列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20万吨生物基多元醇,标志着双方将依托各自的技术与资源优势,联手推动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致力于向市场提供更多环保且高性能的产品选择。循原科技采取的生物基多元醇技术路线以糖为原料,独特之处在于它省略了传统的由糖发酵生产乙醇的环节,直接将糖转化为多元醇。这一创新不仅显著简化了生产流程,减少了生产步骤,还为原料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使得生产企业能够根据市场条件和资源可用性进行更优化的决策。   湖北微琪: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PHA可降解材料项目   4月8日,由中国化学所属十六化建房地产公司承建的湖北微琪年产3万吨合成生物PHA可降解材料绿色智能制造(一期)项目举行开工仪式。微琪生物是由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该项目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南部工业区后山路西侧,一期建设年产1万吨产品生产线及其配套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发酵提取车间、干燥造粒车间、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公用工程等。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原材料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4-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