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52)

    • 家用呼吸机行业深度:家用长坡厚雪赛道,产业链拐点孕机遇

      家用呼吸机行业深度:家用长坡厚雪赛道,产业链拐点孕机遇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家用器械赛道长坡厚雪,其中家用呼吸机低渗透率,COPD+OSA全球患者超过15亿。早期介入慢病诊疗可节约1500亿元级医疗支出,家用器械支持政策频出。非医保+卫生及社会经济学,慢病自主“诊疗”将持续获得政策支持,且厂商端降费压力小,具有长期产业逻辑。无创呼吸机治疗是成人OSA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COPD的非药物治疗首选手段,2020年全球和中国COPD患病人数分别为4.7亿人和1.05亿人、2020年世界30-69岁OSA患病人数约10.7亿人,2020年中国OSA患病人数约1.95亿人。   从美国呼吸机行业的发展历程看,预计疫后呼吸机的市场仍有望持续增长的空间,呼吸机放量带动面罩放量:1)美国市场:美国每年成年人未经诊治的OSA经济损失总计达1496亿美元,呼吸机医保制度完善+卫生经济学驱动+各大利益主体持续推动,美国呼吸机市场持续增长,行业龙头瑞思迈业绩持续双位数增长。但当前OSA在美国的诊断率仍只有20%左右,预计诊断率+渗透率的提升仍有空间。2)中国市场:我国COPD诊断率仅为26.8%(低于美国68.3%)、控制率20.2%(低于美国58.3%),OSA诊断率更是仅有1%(低于美国20%)。认知+诊疗率提升,叠加医院睡眠中心建设加速,行业渗透率提升带动,2021年中国家用呼吸机总市场规模为14.8亿元,根据怡和嘉业招股说明书转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5年有望达33.3亿元,CAGR可达22.0%.   格局变迁:国产性能比肩进口,性价比优势加持,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家用呼吸机的三大护城河为品牌力、产品性能、售后服务体系。当前国产呼吸机核心性能已比肩进口,患者使用舒适度与便捷性持续优化迭代。国产厂商怡和嘉业依靠性价比优势迅速抢占份额22年全球市占率17.7%、国内市占率25.8%。长期来看,国产厂商品牌力、渠道关系建立,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复盘瑞思迈:天时地利人和,全球呼吸机市场绝对领军者。1)技术及专利奠定基础:最早的呼吸机技术,同时湿化、呼吸减压、加温等关键技术注册专利,形成壁垒。临床+患者使用端的持续投入及更新迭代,产业链完善成熟奠定较高毛利率(近60%);2)市场环境:美国自70年代重视OSA,较早给予支付端支持,快速建立起相关生态体系;3)收入由设备贡献步入到面罩贡献阶段   建议关注:1)美好医疗:精密器械上游龙头,主业呼吸机代工业务去库存结束,注射笔代工订单放量,Q2迎来业绩拐点。全年股权激励利润目标3.9亿。2)怡和嘉业:全球布局的呼吸机国产龙头,业绩Q3有望迈入拐点向上阶段。7月美国RH续签新协议拓新品类、新市场打开天花板;3)鱼跃医疗:家用医疗器械龙头,筑牢呼吸基石业务,逐步实现高端突破。   风险提示:呼吸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GLP-1影响下患者基数减少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8页
      2024-10-09
    • 医药政策系列专题:医保谈判顺利推进,看好放量预期催化估值提升

      医药政策系列专题:医保谈判顺利推进,看好放量预期催化估值提升

      医药商业
        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稳健。2023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3501.36亿元,总支出28208.38亿元;统筹基金当期结存5039.59亿元,累计结存33979.75亿元。2024年1-7月,统筹基金收入15754.93亿元,支出13838.92亿元。总体来看,国家医保基金收支均保持稳健增长,医保基金结余率维持在健康水平。   医保目录不断扩容,医保谈判成功率走高,降价幅度保持稳定。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连续6年开展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医保目录调整政策不断优化,累计将744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3088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不断提升。6年来,医保目录通过谈判新增446个药品,目录外药品谈判成功率从2019年的58.8%上升至2023年的84.6%;除2020年以外,目录外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为60.7%至61.7%,保持稳定。   医保助力各批次国谈品种放量。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国谈进入医保目录的品种总销售额快速上升,从2019年的642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142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2019年和2020年进入谈判目录产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前已有一定销售体量,在进入医保目录后持续放量。2021年和2022年进入谈判目录产品以新上市的产品为主,在进入医保目录前销售规模小,但进入医保目录后快速放量。我们认为进入医保目录是国谈品种销售放量的重要催化。   2024年国谈政策稳定,顺利推进。2024年月国家医保局公布医保目录调整方案,整体工作流程与政策保持稳定,强化供应保障和专家监督管理。在续约和竞价方面延续了2023年的规则,同时增加了竞价品种纳入常规目录的细则,整体规则不断完善,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目前,医保目录调整工作顺利推进,2024年8月医保局公布了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和信息,今年医保局共收到574个药品申报,其中440个药品通过初步形式审查。2024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专家评审结果,并要求相关企业与9月28日前寄出报送材料,预计10月份将按计划进入谈判阶段。   看好重点品种放量预期催化企业估值提升。根据通过形式审查的药品目录,看好重点企业重点品种放量,以及由此带来的估值提升。成熟企业方面,恒瑞医药有泰吉利定等6款目录外产品通过了形式审查,中国生物制药有贝莫苏拜单抗等4款目录外产品通过了形式审查,科伦药业、人福医药、信立泰各有3款目录外产品通过形式审查。Biotech方面,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和卡度尼利单抗通过了形式审查,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通过了形式审查,信达生物的托莱西单抗和泽璟制药的重组人凝血酶也通过了形式审查。我们看好这些品种通过医保谈判进入2024年医保目录,开启放量周期并为企业带来业绩增量,同时看好放量预期带来企业估值提升。   投资建议:(1)成熟企业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科伦药业、人福医药、信立泰等;(2)Biotech建议关注:康方生物、迪哲医药、信达生物、泽璟制药等。   风险提示:医保谈判价格不及预期风险,进院准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销售放量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监管政策变化风险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4-10-09
    • 医疗服务中报总结:刚需增长稳健,消费仍有承压,经营门槛提升下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医疗服务中报总结:刚需增长稳健,消费仍有承压,经营门槛提升下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2024H1业绩概览:收入端,综合医院、肿瘤服务、脑科服务等刚需收入增长稳健,辅助生殖增长稳健,眼科、口腔、体检等消费医疗由于高基数、消费下行等影响略有承压,中医诊疗由于客单较低且需求较为刚性实现高增长。结合量价和毛利率来看,眼科、口腔量高个位数增长,价格略有下滑;体检由于到检节奏变化导致量减,但价格提升,毛利率环比改善;辅助生殖、肿瘤服务保持量价皆小幅提升;中医诊疗量实现高增长价格略有提升促进毛利率;综合医院基本实现了稳健量增,价格由于DRG略有下滑(次均下降但周转提升),毛利率提升。   看好经营稳健的综合医疗板块:2024H1综合医院整体收入增速保持高个位数,较消费医疗增长更为稳健,利润端,民营综合医院精细化管理能力更强,已较好适应了DRGs/DIP,毛利率提升同时费率也下降,盈利能力更为稳健。展望下半年,Q4为综合医院经营旺季,相关标的业绩有望稳健向上;近期医保大数据加大核查医疗机构医保合规问题,利好当地合规经营民营医院;我们看好经营稳健、增长稳健、现金流健康、有外延预期的综合医院子板块。推荐标的:国际医学:1)床位持续爬坡推动收入季度环比增长;2)季度扭亏在即;3)现金流优异。新里程:1)存量医院在当地市占率高,经营稳健,盈利能力强;2)外延通过存量新增床位、资产注入等持续扩张。受益标的:环球医疗:1)基本医疗增长稳健;2)专科医疗等业务快速增长;3)医疗设备全周期管理高速增长;4)医疗健康业务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看好进入经营拐点的ICL板块:收入端,常规Q2环比Q1增长,上半年各标的特检占比皆增长。一线中标数据表明2024年至今渗透率加速提升,中标数量明显增加且优质客户增加。利润端,毛利率Q1为低点,Q2皆有明显改善;各家ICL加大精细化管理,费率同比皆有下降;Q2信用减值损失高于Q1,预计年底新冠应收减值风险较大幅度降低。   推荐标的:国际医学、新里程、海吉亚医疗;受益标的:金域医学、艾迪康控股、环球医疗、固生堂。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扩张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4-10-09
    • 多肽药物:驱动行业创新发展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多肽药物:驱动行业创新发展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药商业
        多肽药物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在调节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其市场因慢病患者需求增长而扩容,尤其在抗肿瘤、内分泌及代谢领域。技术进步推动合成方法革新,固相合成法成为主流。近年来,多肽药物品种增加,市场快速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复合增长率。市场扩容受患者增加、重磅单品推出及专利到期仿制药放量等因素影响,新药研发管线丰富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   行业定义   肽(Peptide)是α-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多肽通常是指10-10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链接而成的化合物,是生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并调节体内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多肽药物由现代生物或化学技术合成,是一类介于大分子蛋白质药物和小分子化学药物之间的具有调节细胞生物功能的药物,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
      头豹研究院
      22页
      2024-10-09
    •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市场表现及监管体系-18A规则推出五年,市场表现如何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市场表现及监管体系-18A规则推出五年,市场表现如何

      化学原料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先涨后跌,随着利好政策的逐步退出,港股市场有望复苏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后,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据此完成上市,其中有12家企业的财务业绩改善至符合上市规则第8章收入测试的要求,成功摘“B”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余60家港股18A企业仍处破发状态,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   本报告将从港股生物科技市场、18A生物科技市场及市场监管情况等角度分析,以期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研判   港股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2023年,受美联储多轮加息影响,港元利息创下近十年新高,高息环境令香港整个资本市场投资环境严重受挫。2023年,恒生指数累计跌幅近14%,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17047.39点;恒生科技指数2023年累计跌8.83%,截至2023年12月29日收报3764.29点。两大关键指数走势全球表现垫底是由于2023年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疲弱叠加港股市场活跃度下降,日均成交量下滑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恒生指数估值先跌后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企稳回升,在积极的政策刺激下,未来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港股业绩走势   监管与政策支持   国内药品监管机构持续输出政策红利,生物科技和创新属性较强的公司长期受益明确。2024年以来优化跨境互联互通机制、促进两地资本市场协同发展的政策利好不断落地,进一步催化港股行情短期快速上行。   18A生物科技市场表现   通过对比已上市企业上市首发价格和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收盘价情况来看,仅有四家企业的股价仍处于发行价之上,分别为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和荃信生物,其相对发行价的涨幅分别为169.7%、188.3%、155.8%和18.9;但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严重依赖外部资金的18A企业股价持续下跌,大面积破发。在破发的60家港股18A企业中,平均破发程度为71.0%,其中有13家企业破发程度超90%。在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市场如今更倾向于关注那些真正能在创新药械领域那些研发实力雄厚、有望实现产品商业化的企业。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4-10-09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顺周期行情,建议关注科技创新核心资产、消费医疗&3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顺周期行情,建议关注科技创新核心资产、消费医疗&3季报业绩超预期个股

      生物制品
        本期内容提要:   市场表现:节前(9/23-9/30)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28.14%,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2.62%,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第11。节前(9/23-9/30)6个子板块中,医疗服务板块涨幅最大,其涨幅为37.96%(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2.44%);涨幅最小的为化学制药,涨幅为23.95%(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57%)。   2014-2015年牛市医药细分板块复盘:①从细分板块的涨跌幅上看,2014/6/19-2015/6/12期间医疗服务细分板块涨幅最大(医疗服务涨幅达183.85%)。②2014-2015年牛市可划分为4涨3跌,在第一轮上涨过程中,医药商业涨幅最大(期间涨幅达33.15%)。在第二轮上涨过程中,医药商业涨幅最大(期间涨幅为9.39%)。在第三轮上涨过程中,医疗服务板块涨幅最大(涨幅达77.9%)。在第四轮上涨过程中,医疗器械涨幅最大(涨幅达49.23%)。   周观点:我们认为在顺周期行情下,可以重点关注医疗消费相关投资机会,诸如医疗服务(终端医院)、线下药店、消费器械等。此外,我们预计从10月下半旬开始上市公司将逐步发布3季报,可关注3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具体思路为:   1)中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核心资产:①创新药关注信达生物、泽璟制药、康方生物等;②创新器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③科研上游产业链:诺禾致源、华大智造、百普赛斯、昭衍新药、泰坦科技、洁特生物、阿拉丁、奥浦迈,纳微科技等。   2)建议重点关注医疗消费投资机会:①医疗服务,诸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泰格医药。②消费器械,诸如鱼跃医疗、可孚医疗、金域医学、迪安诊断等。②线下药店,诸如益丰药房、老百姓、健之佳、大参林、一心堂等。③OTC消费相关标的,诸如华润三九、哈药股份等。   3)关注三季报有望超预期个股,建议关注:①哈药股份,受益于营销改革优化,3季度净利率有望继续提升。②国药现代,3季度子公司威奇达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业务盈利有望提升。③力诺特玻,中硼硅模瓶开始上量+纯碱等上游成本大幅下行,3季度盈利能力有望改善。④浙江医药,3季度有望受益于VE大幅涨价。   风险因素:改革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集采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10-08
    •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看多医药行情

      医药行业周报:持续看多医药行情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11.15%,跑赢沪深300指数3.57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8。2024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7.18%,跑输沪深300指数22.19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9。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8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3.57%(+3.8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35.73%(+1.91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22.82%(+7.16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医院、疫苗、医疗耗材,分别上涨15.6%、15.0%、14.1%,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子板块分别是原料药、化学制剂、医药流通,涨幅分别为3.0%、1.6%和1.2%。   本周医药板块涨幅较大,主要系近期宏观政策利好持续推动。近期,国务院等各部门密集出台多项重磅金融政策,提振金融市场信心。1)9月24日,国新办会议上,央行行长宣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降低政策利率0.2%,同时提到要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2)9月26日,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3)9月29日,金融管理部门此前宣布的一揽子房地产金融举措落地。我们认为未来将有进一步政策出台和落地计划,持续看好医药行情。   重申2024年中期策略,我们看好医药板块下半年行情,重点看好低估值、出海、院内刚需三大主线。1)方向之一——红利板块包括高股息OTC个股;国企改革预期相关板块值得关注。2)方向之二——器械出海包括IVD、呼吸机及呼吸道检测产品、手套、冠脉支架等。创新药及类似物出海持续渐入佳境。3)方向之三——医疗反腐后,关注院内医疗刚性需求,比如血制品、骨科、麻醉药、胰岛素、IVD、电生理等领域。消费医疗属性品种,以及上游等板块中长期值得跟踪。此外,上半年减肥药和AI医疗主题投资性机会符合我们预期。   推荐组合:贝达药业(300558)、赛诺医疗(688108)、上海莱士(002252)、荣昌生物(688331)、怡和嘉业(301367)、马应龙(600993)、美好医疗(301363)。   稳健组合:恒瑞医药(600276)、新产业(300832)、华东医药(000963)、甘李药业(603087)、恩华药业(002262)、济川药业(600566)、葵花药业(002737)、亿帆医药(002019)。   科创板组合:首药控股-U(688197)、泽璟制药-U(688266)、圣湘生物(688289)、博瑞医药(688166)、普门科技(688389)。   港股组合:和黄医药(0013)、康方生物(9926)、科伦博泰生物-B(6990)、先声药业(2096)、亚盛医药-B(6855)、再鼎医药(9688)、诺诚健华(9969)、爱康医疗(1789)。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10-08
    • 中国医药:预期基本面改善,看好高弹性板块

      中国医药:预期基本面改善,看好高弹性板块

    • 化工新材料周报(20240930-20241006):本周苏氨酸、EVA价格上涨,福建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B24)加注成功

      化工新材料周报(20240930-20241006):本周苏氨酸、EVA价格上涨,福建首单船用生物燃料油(B24)加注成功

    •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抗体药物赛道现状分析及企业挖掘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抗体药物赛道现状分析及企业挖掘

      生物制品
        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上市规则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企业在港上市后,截至2024年3月31日,共有64家生物科技公司据此完成上市。其中制药领域企业有48家,包括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细胞与基因疗法和人用疫苗等细分市场;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有16家,包括介入类器械、体外诊断、手术机器人、AI医学影像和糖尿病管理器械等细分市场   其中,抗体药物是以细胞工程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为主体的抗体工程技术制备的药物,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随着抗体药物的需求日益增加,抗体筛选技术亦逐步更新迭代,未来随着更多抗体新药上市,将为病患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本报告将针对18A生物科技市场,针对抗体药物赛道现状和优质企业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发展作出研判
      头豹研究院
      23页
      2024-10-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