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203)

    •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度策略:2025年医药生物板块的三点思路

      医药生物行业2025年度策略:2025年医药生物板块的三点思路

      中药
        整体而言,医药生物板块2024年整体承压,但是2025年依然值得期待。集采实施多年后,许多品种已经逐步进入到价格平稳窗口期。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产品在集采降价后可及性往往大幅提高。同时,伴随资金面因素的回暖,CXO和科研服务的需求及医疗设备采购有望逐步恢复。此外,创新仍然是医药生物板块中值得关注的点,有望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量。   行情   整体来看,医药行业2024年表现相对低迷,截止到2024年11月26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上半年下跌11.46%,排名第31位,跑输沪深300指数23.38pct。分子板块来看,截止到2024年11月26日,医药流通板块实现正向收益,其他医药行业的子板块普遍呈现负收益率状态。从估值上来看,截止到2024年11月26日,医药生物板块的整体估值为26.93x,与2021年的估值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支撑评级的要点   集采后的刚需板块仍具备稳健成长性。医药公司三季报的报表多出现承压,且为23年Q3板块业绩基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发生。我们认为投资者对“反腐”和“集采”这两点的预期已经充分的反映。在“量”方面,我们预计反腐对行业的影响会逐步减弱,行业本身刚需性仍然存在。我们预计在不考虑价格的因素下,未来医药行业规模的增速会逐渐回归到与手术量对应的水平上。在“价”方面,部分未集采的行业仍然可能会受到政策的扰动,已经集采过的品种,我们认为许多品种已经逐步进入到价格平稳窗口期。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产品在集采降价后的可及性往往大幅提高。同时,伴随老龄化的加速,不少集采产品渡过价格降价周期后,收入仍会保持稳定的增长,与之对应的相关标的有望进入平稳增长区间。   关注投融资领域及财政资金的变化,CXO和设备有望迎来反转机会。过去几年,由于投融资环境压力相对较大,医药行业中与投融资相关性较大的医药外包、科研服务等板块持续承压。随着二级市场的回暖,我们预计国内投融资情况也有望逐步回暖。并且近些年全球投融资已经逐步回暖。除此之外,一些新兴领域的出现(如ADC、多肽药物等),也为医药行业的投资进一步增加新的动力。这有望进一步增加CXO、科研服务等业务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以国内业务为主的CXO和科研服务板块有望逐步走出低谷。设备更新的变化也值得关注:由于反腐等因素国内医院端医疗设备采购在2024年出现明显的推迟。但是,一方面,随着地方财政化债等增量政策出台,医院资金压力有望进一步缓解,另一方面,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公布了更新方案和投资规模,随着具体更新方案的实施,我们预期2024年上半年推迟的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有望在2025年逐步释放。   创新仍旧值得关注。创新仍然是医药生物板块中值得关注的点,一方面,在集采降价压力下,创新产品有望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量,目前看国内头部企业已相继加大研发投入,在新兴技术领域布局,积极拓宽研发管线,在研项目有序推进,各企业积极投入科研经费布局新兴赛道,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多项激励政策,鼓励国产医疗器械加快创新、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   投资建议   如上文所述,我们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1、具备稳健增长的领域。医疗器械和药品是最先经历集采的板块,不少品种的影响已经逐步出清,且竞争格局也已经相对稳定,器械领域建议关注骨科:三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威高骨科;眼科:爱博医疗;心脑血管:惠泰医疗、心脉医疗、乐普医疗;药品领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信立泰、京新药业、仙琚制药、康辰药业等标的。   2、25年,CXO板块和医疗设备板块,随着国内投融资以及财政政策的向好,后续有望逐步迎来反转,建议关注CXO:阳光诺和、益诺思、昭衍新药、美迪西等标的;设备板块建议关注: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开立医疗等标的。   3、创新领域建议关注进入兑现或者放量阶段,以及未来具备出海能力的企业,如: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贝达药业、迈威生物、诺诚健华等标的。   其他方面,我们建议关注中药:同仁堂、昆药集团、天士力、马应龙等;原料药:华海药业司太立、普洛药业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海吉亚医疗、三星医疗等;疫苗百克生物、智飞生物、康希诺等;零售药店:健之佳、大参林、益丰药房等。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集采政策实施力度超预期的风险,企业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与投资相关的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12-05
    • 药用玻璃行业报告:中硼硅药玻行业持续扩容,国产厂家快速放量

      药用玻璃行业报告:中硼硅药玻行业持续扩容,国产厂家快速放量

    • 和誉B(02256.HK)专注小分子疗法,全球创新步入收获阶段

      和誉B(02256.HK)专注小分子疗法,全球创新步入收获阶段

    • 睡眠数字疗法:循证医学驱动的睡眠障碍解决方案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睡眠数字疗法:循证医学驱动的睡眠障碍解决方案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服务
        本文概述了失眠症的数字疗法发展,包括其定义、治疗方式及数字疗法在评估、干预和管理中的应用。数字疗法基于循证医学,实现全病程数字化管理,满足多场景需求。随着国人睡眠障碍问题加剧,市场需求广泛,临床试验数量增加,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显著增长,预计未来将因患者需求增长和商业模式转变而持续扩大,尽管目前中国数字疗法市场仍偏向自费。   行业定义[1]   失眠症是以频繁而持续地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导致睡眠感不满意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失眠症的主要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两者联合。睡眠数字疗法是由软件程序驱动,为失眠症患者提供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数字化诊疗措施,包括数字化评估、治疗和管理等内容。数字疗法基于智能软件远程监控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数字化评估、干预和管理等,实现失眠症的全病程数字化管理,形成院内和院外、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的有效联动。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12-05
    •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发布,国产企业有望受益

      医疗器械行业点评:《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发布,国产企业有望受益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事件: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7部门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便利患者为导向,积极有序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标准细化,目标明确,医疗服务效率将进一步提升。《指导意见》明确了各个时间节点的任务目标,细化了紧密型医联体,市域,省域等地区和全国层面的任务要求,明确提出:(1)到2025年底,各紧密型医联体(含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全部项目互认,各地市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200项;(2)到2027年底,各省域内医疗机构间互认项目超过300项,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区域内医疗机构互认项目数超过200项;(3)到2030年,全国互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基本实现常见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医疗机构共享互认。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制定发布互认项目清单、医疗机构清单和“负面”清单,有序扩大互认机构和区域范围。同时,各地将加强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强化检查检验质量控制以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建立健全监测评估反馈机制以规范诊疗行为,对过度检查检验进行纠偏。此外,《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医保政策支持引导和信息化保障支持,结合医疗机构内部考核机制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整体而言,加强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检查检验同质化水平、优化互认流程等措施,有助于规范医疗检查检验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政策推行促进医院收入结构调整,国产厂商有望受益。上述政策推行后,重复检验检查减少,整体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院收入结构调整,检验检查类收入占比降低,检验科、影像科将逐步转为成本部门,部分医院将主动控制设备采购成本,国产设备及诊断试剂有望凭借其不断提升的技术性能、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突出的性价比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加速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政策推行,叠加当前DRG/DIP全面推行背景,我们认为国产品牌有望凭借供应链优势、性价比与本土化的临床创新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并实现行业集中度提升,维持行业“领先大市”评级。我们看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出海能力的医疗设备及IVD厂家,如迈瑞医疗、新产业、联影医疗等。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国际贸易摩擦,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2-05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有望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有望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   上周(2024年11月25日-11月29日),A股申万医药生物上涨2.95%,板块整体跑赢沪深300指数1.63pct,跑输创业板综指数0.39pct。在申万31个一级子行业中,医药板块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3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4.23%,板块整体跑赢恒生指数3.23pct。在恒生12个一级子行业中,医疗保健行业周涨跌幅排名为第1位。   核心观点   外商独资医院试点工作方案出台。援引光明网报道,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11月29日发布了《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此举,旨在推动医疗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引进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   方案细则较为明确,重在引进优质服务。对于投资主体条件,《方案》明确,申请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境外投资者应当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具有直接或间接从事医疗卫生投资与管理的经验,并符合以下条件: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能够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技术和设备;可以补充或改善当地在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技术和医疗设施方面的不足,拓展多元化服务供给格局;此外《方案》还明确,外商独资医院要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和运行,在设立和运行上符合6个条件,包括医院的经营性质可以是营利性或者非营利性;医院类别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医院级别为三级,不得设立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血液病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医院的诊疗科目不得登记血液内科;医院不得开展医疗和伦理风险较高的诊疗活动,主要包括: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技术,精神科住院治疗,肿瘤细胞治疗新技术试验性治疗等;允许医院按规定聘用外国医师、港澳台医师、港澳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全院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方(内地)人员占比均不得少于50%;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当接入属地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电子病历、医用设备等信息存储服务器应当位于我国境内。从上述细则来看,我国在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时,重在引进“优质服务”。   投资建议   早在2014年,我国就开始尝试试点设立外资独资医院,目前为止都是以合资形式为主。今年9月,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药监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直至近期细则方案正式出台,外资独资医院的设立真正落地,我们认为后续随着外资独资医院的成立,其能带来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有望丰富国内医疗服务供给,同时有望提升国内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建议关注:国际医学、新里程等。   风险提示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影响不确定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8页
      2024-12-05
    •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4期):新版国家医保谈判目录落地

      医药行业周报(2024年第14期):新版国家医保谈判目录落地

      医药商业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港股本周(20241122-1129)恒生综合指数上涨1.1%,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4.2%,跑输市场3.1个百分点。截止11月29日医药行业市值占比4.6%。子板块中生物科技、中药、医疗器械上涨较多,分别为9%、6%和5%,其他子板块股价较为平稳。   A股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3%,医药生物(申万)指数上涨2.9%,跑赢市场1.6个百分点。13个医药子行业(申万)中,制药(5.1%)、医院(3.9%)、原料药(3.6%)领涨,医疗设备(0.4%)和血液制品(0.9%)上涨有限,涨幅靠后。调研热度行业(申万)排名医药生物排名第五。   本周重要事件和观点:近期医药行业政策频出,1)国家对医疗服务价格的项目进行规范,在各地试运行2-3年后推出新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2)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扩大到亲属;3)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发布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指导意见;4)国家医保局介绍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情况,89个药品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我们认为,国家正在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规范,意味着医改已经在深水区。医改方向仍然是“腾笼换鸟”,药品端的集采和医保谈判将会持续,边际影响递减,医疗器械和检查检验项目价格的改革进度靠后,未来还将会有更多相关政策。另外,今年年底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是否通过值得密切关注,投资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CRO板块。   风险提示:市场回顾数据不代表未来市场走势;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变动等因素可能会造成股价变动。
      民银证券有限公司
      9页
      2024-12-05
    •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洞察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洞察

      医疗器械
        骨科手术机器人由控制系统、视觉系统、机械臂三部分组成,控制系统来调整手术方案,视觉系统负责实时数据传送并显示操作方案,机械臂负责执行操作并提供反馈。工作流程由术前解剖规划、机械臂注册和截骨、导航定位监测3个步骤协配来辅助完成手术。   骨科手术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关节置换手术、脊柱手术及骨科创伤手术,其中机器人辅助关节置换手术在这三类手术中属于应用最广泛且最复杂的一类。2022年至今,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注册数量激增,截至目前国产比例已超过90%。在2024年三季度末,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达到65%左右,未来随着新产品在院端的布局,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本报告旨在对2024年前三季度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的规模、品牌格局、区域差异化表现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洞察市场走向。
      众成数科
      15页
      2024-12-05
    • 化工行业周报:生物质能源(SAF)再迎政策利好;氯化钾价格上涨

      化工行业周报:生物质能源(SAF)再迎政策利好;氯化钾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报告摘要   1.重点行业和产品情况跟踪   生物质能源(SAF)再迎政策利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化学改性动、植物或微生物油、脂的出口退税。由于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主要生产原料工业级混合油取消出口退税,出口企业积极性将受到影响,国内SAF及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预计更易获取原料,国内SAF生产企业有望受益。短期来看,国内主要企业取得重要的业务进展。11月,海新能科生物航煤产品正式取得民航局HEFA-SPK适航认证,同时其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项目有望于2025年上半年投产;11月,嘉澳环保成功产出合格SAF产品,预计其适航认证工作也将有序推进。从中长期来看,欧盟通过《ReFuelEU航空法规》,强制规定了自2025年起欧盟机场所用燃油必须混掺一定比例SAF,且对SAF所采用的技术路线也做出一定要求。其长期目标为最晚到2050年,SAF掺混比例需达63%。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氯化钾价格上涨。国储库存水平正常,但冬季发运困难,导致目前国产钾市场供应略紧。边贸方面,11月到货量少,到货速度慢,货源紧张状况未改。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12月1日,尿素价格为1835元/吨,较上周五上涨了2元/吨;氯化钾的价格为2578元/吨,较上周五上涨了3.04%。   2.核心观点   生物质能源(SAF):与传统石油航煤相比,SAF全生命周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50%以上,是未来航空领域环保减排的重要选择。根据欧洲相关法规,未来SAF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近期受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的影响,国内SAF及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预计更易获取原料,国内SAF生产企业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卓越新能(暂未评级)、嘉澳环保(暂未评级)、海新能科(暂未评级)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跌、安全环保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4-12-04
    • 医药行业周报:诺华以近30亿美元获得亨廷顿病小分子疗法

      医药行业周报:诺华以近30亿美元获得亨廷顿病小分子疗法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2月3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30%,跑输沪深300指数0.4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3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疗研发外包(+0.56%)、疫苗(+0.40%)、医疗耗材(+0.10%)表现居前,线下药店(+0.53%)、医疗设备(+0.79%)、医院(+0.85%)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未名医药(+10.03%)、葫芦娃(+10.00%)、灵康药业(+9.98%);跌幅榜前3位为普利制药(-9.58%)、前衍生物(-5.75%)、毕得医药(-4.68%)。   行业要闻:   12月3日,PTC Therapeutics宣布,与诺华签署了一项关于亨廷顿病项目PTC518及其相关分子的全球许可与合作协议。根据协议,PTC将获得10亿美元的预付款,以及高达19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和销售里程碑款项。PTC518是一种可口服的小分子药物,能够有效减少引发神经元损伤和死亡的突变型亨廷顿蛋白的生成,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来源:PTC,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益方生物(688382):公司发布公告,自主研发的靶向TYK2的新型口服选择性抑制剂D-2570已于近日完成针对银屑病的I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了积极的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每日一次口服低、中、高剂量D-2570的患者,12周后PASI75应答率为85.0%-90.0%,显著高于安慰剂组(12.5%),达到主要终点。   三诺生物(300298):公司发布公告,近日与A.MENARINI DIAGNOSTICSS.r.l.签署了《经销协议》,双方就于欧洲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以联合品牌的方式经销公司的第一代、第二代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an CGMSystem)定制型号等事项进行约定,合同有效期限7年。   九安医疗(002432):公司发布公告,目前已通过集中竞价累计回购股份292.2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96%,成交价格区间为39.42-41.28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11.80亿元,此前预计回购6.0-12.0亿元。   福元医药(601089):公司发布公告,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美沙拉秦肠溶缓释胶囊(规格:0.375g)《药品注册证书》,经审查,本品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批准注册。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2-04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