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石油石化行业周报:行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

      石油石化行业周报:行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17日至2月23日,尽管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地缘政治风险和疫情的不确定性增加,但国内石化行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市场有望重归平稳。然而,行业仍面临复工难、下游需求下降、产成品累库等问题,中小企业复工难度较大。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与地缘政治风险 上周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双双上涨,但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合作关系面临破裂风险,以及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对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 Trading SA的制裁升级,也加剧了地缘政治风险。即将召开的OPEC+会议,俄罗斯关于额外减产的决定将对油市产生重大影响。 国内石化行业复工复产及市场表现 国内方面,虽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但石化行业复工仍面临挑战。产业链开工情况不一,下游开工率低导致需求下降,产成品累库加速,部分地区复工条件严格,中小企业复工难度大。大部分企业在2月10-17日期间复工,部分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部分企业低负荷生产,并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提升开工率。主要问题包括物流运输受限、产品需求下滑和原材料供应不足。 主要内容 行情回顾 行业整体表现 上周石油石化指数上涨3.01%,跑输同期上证综指(4.21%)和沪深300指数(4.06%)1.05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七。 细分板块及个股表现 细分板块普遍上涨,涨幅最高的为油品销售及仓储(6.80%),最低的为炼油(2.29%)。个股方面,昊华科技、宝莫股份、国际实业、泰山石油、海利得涨幅居前;沈阳化工、中海油服、恒力石化、恒逸石化、岳阳兴长跌幅居前。 行业估值情况 截至2020年2月21日,石油石化行业PE(TTM)为18.61X,高于沪深300指数PE(TTM)12.3X,溢价率为51.3%。 重点跟踪产品价格走势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下跌。其他石化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二氯甲烷、丙烯、粗苯、丙烷、乙醇涨幅居前;双氧水、正丙醇、TDI、乙烯、醋酸跌幅居前。部分产品价差也出现波动,PX-石脑油价差上涨,乙烯-石脑油价差下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但增幅低于预期,汽油和精炼油库存下降。美国石油活跃钻井数增加。 行业要闻 本周行业要闻主要围绕能源央企复工、全国能源供应稳定、油气全产业链开放、EIA天然气产量预测、沙特石油出口下降以及石油价格在疫情期间的稳定性等方面展开。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本周重要公告包括恒逸石化年产100万吨差别化环保功能性纤维项目投产、齐翔腾达拟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高科石化2019年年度业绩快报以及中曼石油归还募集资金等。 投资建议 短期内,石化行业仍面临复工难、下游需求下降、产成品累库等问题。但随着疫情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市场有望重归平稳。建议关注嘉化能源(次氯酸钠)、长青股份(杀虫剂、除草剂)、江山股份(除草剂、次氯酸钠)等个股。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油价大幅波动以及化工品价格大幅波动是主要的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2月17日至2月23日石油石化行业的市场表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但地缘政治风险和疫情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波动。国内石化行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整体而言,市场有望逐步恢复平稳,但需关注相关风险。报告还提供了部分个股投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独立判断。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0-02-24
    • 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6期(总第770期)

      化工在线周刊2020年第6期(总第770期)

      化工行业
      好的,请您提供报告内容,我将按照您的要求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生成符合您要求的 Markdown 格式的中文文档。
      化工在线
      0页
      2020-02-24
    • 农药行业异动点评:蝗灾+开工率等事件驱动行业异动

      农药行业异动点评:蝗灾+开工率等事件驱动行业异动

      化学制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东非蝗灾和疫情导致的农药产业链供给冲击,短期内驱动农药股上涨,但这种上涨属于事件驱动型,持续性存疑。长期来看,农药行业整体估值较低,部分公司具有投资价值。 短期事件驱动型上涨 报告指出,2020年2月17日农药股上涨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东非蝗灾提升了市场对农药需求的预期;二是疫情影响了农药产业链的供给,导致部分原料短缺,开工率下降,造成供需失衡。然而,报告认为这种上涨属于事件驱动型,其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东非蝗灾是否会蔓延至中国尚不明确,全国物流也在逐步恢复,全球农药需求预计同比增长幅度较小,价格弹性有限,对农药行业全年影响不大。 长期投资价值分析 尽管短期影响有限,报告仍然看好部分农药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报告指出,农药产品价格自2018年以来持续回落至低点,公司估值也处于较低水平。从长期投资角度出发,报告推荐扬农化工和利尔化学;短期事件驱动下,可考虑估值较低的海利尔和利民股份。 主要内容 行业表现及驱动因素分析 报告分析了2019年2月20日至2020年2月20日期间农药行业的股票走势,并指出农药股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东非蝗灾和疫情对农药供需的影响。蝗灾增加了对杀虫剂的需求,而疫情导致部分农药原料供应不足,开工率下降。报告详细列举了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作用,并指出中国等国家拥有相对成熟的应对措施,非洲地区则防御能力较弱。 投资评级及建议 报告给出了农药行业的投资评级为“中性”,并对个股提出了投资建议。长期来看,推荐扬农化工和利尔化学;短期事件驱动下,可考虑海利尔和利民股份。报告还提供了国都证券的投资评级定义,包括行业投资评级和公司投资评级,分别包含“推荐”、“中性”、“回避”三个等级,并对每个等级的含义进行了详细解释。 相关报告及研究团队信息 报告列出了国都证券此前发布的四篇相关研究报告,涵盖了化工行业风险、估值、2020年策略以及12月股票池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报告还提供了撰写报告的研究员信息,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和执业证书编号等。 总结 本报告对农药行业近期股价上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主要受东非蝗灾和疫情影响,属于短期事件驱动型上涨。虽然短期影响有限,但报告基于长期视角,认为部分农药公司估值较低,具有投资价值,并推荐了扬农化工、利尔化学、海利尔和利民股份等公司。报告还提供了国都证券的投资评级体系和相关研究团队信息,以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明确指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所有观点和建议仅供参考。
      国都证券
      3页
      2020-02-24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草地贪夜蛾防控或将带动杀虫剂需求提升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草地贪夜蛾防控或将带动杀虫剂需求提升

      化学制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草地贪夜蛾的蔓延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短期内将显著提升杀虫剂需求,利好相关农药企业;长期来看,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农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短期:草地贪夜蛾防控驱动杀虫剂需求增长 草地贪夜蛾的快速蔓延和危害程度加剧,迫切需要有效的防控措施。目前,化学农药仍是主要的防控手段,因此,短期内杀虫剂的需求将大幅提升。 长期:转基因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对农药行业影响深远 虽然化学农药在短期内发挥重要作用,但长期来看,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将成为防控草地贪夜蛾的关键。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将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对农药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形成综合立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 草地贪夜蛾的全球蔓延及国内现状 报告首先阐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全球蔓延态势,指出其作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对全球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2016年起源于尼日利亚,迅速蔓延至非洲44个国家,并于2019年入侵中国,造成1620万亩玉米受灾。报告通过图表数据,详细展示了草地贪夜蛾在全球和中国的蔓延路径、时间及危害程度。2020年,草地贪夜蛾的入侵范围扩大,入侵时间提前,危害程度加剧,形势严峻。 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措施及市场影响 报告指出,目前草地贪夜蛾的治理主要依靠化学农药,农业农村部已发布应急防治用药推荐名单。短期内,杀虫剂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利好相关农药企业。报告列举了推荐使用的杀虫剂品种,并分析了其对农药市场的影响。 转基因技术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作用 报告分析了转基因技术在防控草地贪夜蛾中的作用,指出在美洲,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种植有效控制了草地贪夜蛾的危害。虽然我国转基因技术研发相对落后,但近年来政策有所调整,转基因玉米的生物安全证书已陆续发放,这预示着未来转基因作物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将从根本上解决草地贪夜蛾问题,并对农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优质农化中间体企业(联化科技、雅本化学)、菊酯类龙头企业(扬农化工)以及甲维盐相关产品企业(利民股份)。同时,报告也指出了农药企业开工和物流受疫情影响、全球农化需求不及预期以及安全检查等风险因素。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草地贪夜蛾蔓延态势及防控措施的分析,指出短期内杀虫剂需求将大幅增长,利好相关农药企业。长期来看,转基因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对农药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形成综合立体有效的防控方案。投资者需关注相关政策变化及市场风险。报告中提供的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02-24
    • 生物素行业专题:供需矛盾激化,景气高度提升

      生物素行业专题:供需矛盾激化,景气高度提升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生物素市场供需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价格持续上涨,并有望持续超出市场预期。这一趋势主要源于供给端的持续收缩和需求端的企稳回升。供给端收缩主要体现在:1)部分企业因专利诉讼、安全事故和搬迁等原因停产或减产;2)疫情导致复工推迟,进一步加剧了供给不足。需求端则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下的生猪产能恢复,猪饲料需求有望回升。因此,本报告看好生物素价格持续上涨,并分析了相关标的的业绩弹性。 生物素价格持续上涨,供需矛盾为主要驱动因素 生物素价格自2019年10月以来持续上涨,涨幅已超过475%。这并非个例,自2006年以来,生物素已经历了六轮涨价周期。本轮涨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供需矛盾的激化。 生猪产能恢复预期增强下游需求,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 虽然2019年非洲猪瘟对饲料需求造成一定冲击,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保2020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生猪养殖业复工复产。根据农业部数据,2019年11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已出现环比增长,预示着猪饲料需求将迎来改善,进一步加剧了生物素供需的紧张局面。 主要内容 生物素历史价格复盘及市场特征分析 报告首先回顾了生物素自2006年以来的六轮涨价周期,并分析了其价格波动规律。数据显示,生物素价格涨幅巨大,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与生物素的市场特征密切相关:80%用于饲料添加剂,成本占比低,但对饲料品质影响显著;技术壁垒高,新进入者较少;生产周期较长,供给恢复需要时间。 本轮生物素行情启动原因深度解析 报告深入分析了本轮生物素价格上涨的原因,归纳为供给端受限和需求端企稳回升两方面。供给端受限主要体现在:安徽泰格因专利诉讼停产;江苏响水事故及环保政策收紧导致海嘉诺和浙江医药停产;科兴生物搬迁停工。这些因素导致市场约40%的供给受限,加剧了去库存周期。 复工推迟加剧供需矛盾,饲料需求企稳回升可期 报告指出,疫情导致复工推迟,进一步加剧了生物素供需矛盾。主要生产企业新和成和圣达生物复工推迟,而海外需求未受影响,导致库存进一步下降。同时,硫代乙酸钾等重要原料供应也受到影响。然而,需求端随着生猪产能的恢复,猪饲料需求有望回升,这与供给端的持续收缩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推高了生物素价格。 相关标的业绩弹性分析及风险提示 报告对新和成和圣达生物两家主要生物素生产企业的业绩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生物素价格每上涨50元/kg,两家公司业绩将分别增厚2.82亿元和1.88亿元。最后,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例如饲料需求不及预期和生物素新进入者出现。 总结 本报告基于对生物素市场供需现状的深入分析,认为生物素价格上涨趋势将持续,并有望超出市场预期。这一趋势主要源于供给端的持续收缩和需求端的企稳回升。报告对相关标的的业绩弹性进行了测算,并提示了潜在的风险。投资者应谨慎评估风险,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报告中大量使用了图表和数据,对生物素的价格走势、供需关系、企业生产现状以及下游需求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增强了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中提到的数据和预测均基于公开信息和分析师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0-02-24
    •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关注日韩疫情对油气需求的影响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关注日韩疫情对油气需求的影响

      化工行业
      关注日韩疫情对油气需求的影响 ——石油化工行业周报(20200222) 中心思想 本报告核心观点在于:近期日韩两国新冠疫情加剧,可能对全球原油和天然气需求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美国原油库存增加、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等因素也对市场产生影响。 报告分析了市场行情、行业动态和公司公告,并提示了OPEC限产协议执行率过低、国际成品油需求下滑等风险。 主要内容 1. 市场行情回顾 1.1 行业指数与个股表现 本周石油化工板块上涨3.01%,上证综指上涨4.21%,中小板指上涨6.54%。板块内,新天然气、恒泰艾普等个股涨幅居前。 1.2 原油价格与库存变化 本周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1.08%,WTI原油价格上涨2.71%。EIA原油库存增加41.5万桶。 1.3 石化产品价格波动 报告分析了乙二醇、丙烷等石化产品的价格涨跌幅,以及相关价差的变化。 2. 本周要点 2.1 行业动态 全球天然气市场: 美国天然气产量预计持续增长,以支持出口。 天然气项目: 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授予Dalma天然气开发项目合同。 公司动态: 俄罗斯石油公司(俄油/Rosneft)为俄罗斯最大纳税者。 原油需求: 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下降,国际能源署(IEA)下调2020年一季度石油需求预测。 疫情影响: 日本和韩国新冠疫情加剧,可能影响原油和天然气需求。 其他: 巴西石油产量创新高,国内能源央企复工复产。 2.2 公司公告 高科石化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天沃科技修订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 总结 本报告重点关注了日韩疫情对油气需求的影响,并结合市场行情、行业动态和公司公告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疫情、原油库存增加等因素对市场产生影响,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投资者应关注疫情发展、OPEC限产协议执行情况以及国际成品油需求变化,谨慎投资。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0-02-23
    • 化工行业2020年2月第3周周报: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关注电子新材料标的

      化工行业2020年2月第3周周报:疫情影响企业复工,关注电子新材料标的

      化工行业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电子新材料领域投资机会凸显:考虑到大宗化工品整体低迷以及疫情对多数化工企业造成的开工压力,建议重点关注电子新材料相关且有业绩支撑的标的。 疫情影响下的油价走势:新冠疫情削减国内需求,预计油价长期震荡下行。 关注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龙头企业:坚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企业、扩产集中在龙头的企业以及具备高景气度的细分领域更有望出现机会。 主要内容 1. 周观点 1.1. 板块及个股表现分析 整体市场表现:本周上证综指上涨4.21%,深证成指上涨6.54%,化工板块(申万)上涨6.42%。 强势个股分析:湘潭电化、天晟新材、宏大爆破等个股涨幅居前,受益于矿服和电子化学品板块的带动。宏大爆破拟募集资金用于矿山工程机械设备购置。中欣氟材、三孚股份、昊华科技等电子化学品表现强势。 回调个股分析:长青股份、雅本化学、中农立华等农化板块个股上周涨幅较大,本周理性回调。 1.2. 新冠疫情削减国内需求,预计油价长期震荡下行 原油市场回顾:本周ICE布油上涨2.06%,WTI原油上涨2.56%。 地缘政治影响有限:中东地缘政治不稳定对原油供给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疫情冲击需求:中国新冠疫情导致国内原油需求承压,国际原油短期内存在下行压力。 长期油价展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美国能源独立,预计中长期油价震荡下行。 2. 投资主线梳理 2.1. 投资主线 一体化协同发展:坚持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企业更有可能逐步做强做大。 龙头企业优势:扩产集中在龙头,强者更强趋势日益明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等。 高景气度细分领域:具备高景气度的细分领域更有望出现机会,如5G、国六、电子化学品等。 自主可控:具备核心科技、军民融合、国企改革等属性的相关标的更值得期待。 2.2. 本月观点 2.2.1. 昊华科技推荐逻辑: 军工配套技术壁垒高:军工配套业务技术壁垒高、客户依赖度高。 受益于5G和半导体:核心产品PTFE受益于5G建设,电子特气受益于半导体和面板产能转移。 短期贡献:下属的曙光院、沈阳院具备隔离服的生产能力,对于缓解疫情防控期的防护物资短缺有实质性作用。 2.2.2. 宏大爆破推荐逻辑: 军工业务步入收获期:HD-1和JK项目获得出口批复,军工业务量价齐升。 机制创新确保传统业务增长持续性:有效整合矿服、民爆板块下属子公司,降低管理成本、完善激励机制,保障传统业务增长持续性。 2.2.3. 赛轮轮胎推荐逻辑: 越南工厂产能逐步放量拉动业绩快增长:2019年形成越南半钢胎产能 1000 万条/年,全钢胎产能120万条/年,非公路胎产能5万吨/年,2019年底新增越南全钢胎权益产能 156 万条/年。 高毛利率的巨胎产品加速进口替代成为公司又一利润增长点:高技术壁垒+高毛利率+高成长空间,进口替代进行时,巨胎产品未来可期。 3. 重点产品涨跌幅分析 涨幅前五:维生素B1、液化气、维生素K3、丙烯、硫磺涨幅居前,维生素企业复工缓慢,叠加生猪存栏量的逐渐恢复,维生素供给格局好转,细分品种涨价动力强。 跌幅前五:液氯、乙烯焦油、液氨、二氯乙烷、PVC跌幅居前,国内新冠疫情的发展令国内消费需求承压,主要基础化工品价格仍处于跌势。 4. 风险提示 原油供给大幅波动:受中东局势不确定性影响,中东各产油国的原油供给可能出现大幅波动。 贸易战形势继续恶化:中美双方互加关税增加贸易壁垒提升出口贸易压力,涉及出口业务的企业受此影响。 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受贸易战影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对相关标的的外汇管理带来一定考验。 下游需求回落的风险:全球避险情绪上升,下游需求有疲软态势,周期性行业充当其冲。 5. 重点产品价格及价差走势 苯链价格及价差走势 PTA链价格及价差走势 煤链价格及价差走势 农药价格及价差走势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2月第三周化工行业的市场表现,重点关注了疫情对企业复工和油价的影响。电子新材料板块因半导体产业带动而表现强势,农化板块则出现理性回调。报告建议关注电子新材料领域中具备业绩支撑的标的,并分析了昊华科技、宏大爆破、赛轮轮胎的投资逻辑。此外,报告还跟踪了重点化工产品的价格涨跌幅,并提示了原油供给、贸易战、汇率波动和下游需求回落等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02-23
    • 化工行业周观点:下游开工率提升,化工产品价格回暖

      化工行业周观点:下游开工率提升,化工产品价格回暖

      化学制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2020年2月17日至21日,受国内复工复产及海外疫情影响,化工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回暖,维生素、农药等产品价格上涨显著。报告分析了各化工子板块的表现,并基于供需关系变化,对未来价格走势及投资策略进行了预测,重点推荐了部分个股。 化工行业复苏及价格回暖 受疫情影响,国内化工行业开工率在2月17日至21日有所提升,交通运输限制缓解,上游原材料需求增加,丙烯、甲醇、纯苯等基础化工产品价格反弹,支撑下游产品价格。维生素、农药等产品价格涨幅明显,体现了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维生素及部分化工产品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维生素价格上涨主要源于中国作为全球维生素生产大国,疫情导致国内企业开工推迟,全球供应紧张;海外大厂备货节奏被打乱,欧洲报价大幅提升;国内报价随企业复工而上涨,但物流运输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农药价格上涨则与中间体价格上涨有关。 主要内容 本周化工板块表现回顾 (2.17-2.21) 本周是除湖北外大部分地区复工复产的第二周,整体开工率提升,交通运输限制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反弹,支撑下游化工产品价格回暖。维生素类产品价格上涨显著,草甘膦、草铵膦、毒死蜱等农药产品也因中间体价格上涨而涨价。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3912点,较上周下跌1.48%;化工(申万)指数收盘于2696.95点,较上周上涨0.24%,跑输沪深300指数1.59pp。 化工子板块表现回顾 2.1 维生素E (VE) 本周VE价格上涨显著,国内报价60-65元/公斤,较节前上涨28.8%;欧洲报价7.5-8欧元/公斤,较节前上涨45%。海外库存低,市场货源紧张,国内物流运输问题仍未完全解决。DSM受间甲酚原料紧张影响,VE生产有限,增加对外采购需求。能特科技受疫情影响复产推迟,预计VE行业供应将持续紧张,价格有望继续向上修复。报告重点推荐新和成,关注浙江医药。 2.2 维生素A (VA) 本周VA价格上涨,国内报价330-340元/公斤,较节前上涨9.67%;欧洲报价71-74欧元/公斤,较节前上涨17.4%。2019年巴斯夫VA供应能力尚未恢复,市场供应偏紧,疫情加剧了市场货源紧张。VA原料柠檬醛生产壁垒高,行业寡头格局稳定,价格将继续保持强势。报告重点推荐新和成,关注浙江医药。 2.3 生物素 本周生物素价格大幅上涨,国内报价300-350元/公斤,较节前上涨94%。海嘉诺尚未复产,节前供应已出现缺口,节后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湖北硫代乙酸钾生产企业恢复供应时间不确定,原料供应紧张,预计价格继续上行。报告重点推荐新和成,关注圣达生物。 2.4 维生素B族 本周VB1价格大幅上涨,报价300-345元/公斤,较节前上涨103%;VB6价格上涨19%;VB2、VB12价格相对稳定。部分工厂尚未开工,华中药业受疫情影响复工推迟,叠加低库存和物流运输困难,导致VB1报价大幅上涨。报告建议关注兄弟科技。 2.5 萤石 本周萤石粉价格上涨50元至3000元/吨。北方萤石厂冬季停产,其他地区受疫情影响停工,行业开工率极低,复工进度预计推迟。下游空调链复工意愿较强,中间环节制冷剂需要连续生产,萤石库存持续消化,氢氟酸库存有限,下游采购积极性高,涨价预期强。报告重点推荐金石资源。 2.6 钛白粉 西南和山东地区钛白企业开工正常,华东地区陆续复工。国内金红石型出厂价14000-16200元/吨,锐钛型出厂价11500-12600元/吨,氯化法钛白粉主流报价17500-21000元/吨。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钛矿供给紧张,企业前期订单情况较好,价格仍有上涨可能性。报告重点推荐龙蟒佰利。 2.7 碳酸二甲酯(DMC) 本周DMC装置开工率不高,物流情况有所改善,但成交清淡,价格较为稳定,主流成交价5700-6100元/吨。原材料环氧丙烷价格随丙烯价格反弹而上涨。DMC需求主要集中在电解液溶剂与聚碳酸酯(PC)。中长期来看,2020年将有56万吨非光气法PC装置投产,特斯拉国产化及LFP电池大规模应用将提升DMC需求。报告重点推荐石大胜华。 2.8 磷化工 本周国内黄磷交投好转,价格上涨100-300元/吨,开工率小幅增加。下游企业装置逐渐恢复,预计黄磷开工率将逐步提高,但省外汽运物流运输受疫情影响较大。磷铵方面,磷酸一铵开工率下降,价格上调;磷酸二铵行情平稳。春耕在即,磷肥厂家持续铺货,后市价格稳中有涨。报告建议关注云天化及其他相关磷肥标的。 2.9 农药 本周草甘膦、草铵膦等农药价格上涨。草甘膦企业装置基本维持开工,但物流暂未恢复,出货困难。草铵膦价格上涨,产品供应紧俏。国内外农药需求在旺季逐步启动,预计后期甘氨酸价格上行,草甘膦价格回暖。报告长期重点推荐扬农化工和利尔化学。 2.10 MDI 本周国内聚合MDI价格小幅下滑100-200元/吨,市场交易清淡。浙江东曹瑞安装置停车,短期内复产无望,国内其他装置负荷约40%。下游冰箱冰柜厂家复产进度慢,短期MDI价格承受压力,但下跌空间有限,二季度存在上涨可能性。报告继续重点推荐万华化学。 风险提示 大宗产品价格下滑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2020年2月17日至21日化工行业周观点,指出受国内复工复产和海外疫情影响,化工产品价格出现明显回暖,维生素、农药等产品价格上涨显著。报告详细分析了各化工子板块的表现,并基于供需关系变化,对未来价格走势及投资策略进行了预测,重点推荐了新和成、石大胜华、龙蟒佰利、万华化学等个股,并提示了大宗产品价格下滑、原油价格波动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投资者需谨慎参考,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0-02-21
    • 疫情专题:交通管制成品油需求受限,炼油企业短期内信用风险上行,销售受阻、库存高企的地炼信用风险提升较快

      疫情专题:交通管制成品油需求受限,炼油企业短期内信用风险上行,销售受阻、库存高企的地炼信用风险提升较快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新冠疫情对全球及中国原油及成品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导致原油价格下跌,成品油需求下降,炼油企业信用风险上升。短期内,疫情导致需求骤减,库存积压,地炼企业受冲击尤为严重;中长期来看,疫情影响边际递减,但成品油需求仍将面临下行压力,炼油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部分地炼企业信用风险将持续上升。 短期冲击:原油及成品油市场需求骤减,价格下跌 中长期影响:需求疲软,炼油企业信用风险持续上升 主要内容 新冠疫情对原油市场的影响 全球原油供需变化及价格走势 一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受疫情影响下滑,1月世界和中国原油需求分别较去年12月下滑3.49%和3.69%。预计2020年一季度世界和中国原油需求增速分别为0.31%和1.97%,同比分别下降0.37个百分点和1.11个百分点。供给方面,1月OPEC执行减产协议,美国原油产量小幅减少,全球原油产量较去年12月下降1.06%,预计2020年一季度世界原油供给增速0.12%,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 受疫情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挫,截至2020年2月10日,布伦特和WTI原油价格分别为 53.27 美元/桶和 49.57 美元/桶,较2019年末分别下降19.29%和18.82%。短期内,预计2月至3月为全年油价最低区间,基准情形下油价下限50美元/桶,悲观预期下油价底部价格45美元/桶左右。中长期看,疫情影响边际递减,预计2020年世界原油需求增速1.02%,供给增速1.30%,全年油价中枢60美元/桶。 中国原油消费及市场影响 中国原油消费约占全球的15%。疫情导致国内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受影响,全球原油需求下降。 新冠疫情对成品油市场的影响 国内成品油需求及价格走势 短期内国内成品油需求总体下滑,汽油、柴油受封城限行、交通管制影响显著。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预计此次疫情短期内对国内汽柴油需求的影响至少与“非典”时期相当。基准情形下,预计2月成品油需求同比下滑6%左右;悲观预期下,下滑幅度更大。供给方面,多数炼厂降低开工率,地炼受影响尤为严重。截至2020年2月5日,地炼常减压装置开工率47.76%,较2019年末下降22.88个百分点。成品油价格明显下滑,截至2020年2月5日,汽油和柴油价格较2019年末分别下调420元/吨和405元/吨。中长期看,疫情消除后,成品油需求复苏,但考虑到汽车销量下滑以及新能源动力替代效应,预计2020年国内成品油需求增速-4.00%,供给增速1.00%。成品油价格走势呈“倒N”型。 炼油企业开工率及库存情况 多数炼厂1月下旬起降低开工率,国有企业降幅相对较小,地炼降幅较大,部分甚至被迫停产检修。受疫情导致成品油外运和销售受阻,短期内成品油库存压力显著加大。 新冠疫情对炼油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 炼油企业盈利能力及信用风险 短期内,炼油企业盈利能力下滑,信用风险整体上行。国有企业和地炼企业分化加剧,地炼企业受冲击更大。中长期,成品油需求放缓、产品价格下滑的趋势不变,炼油企业盈利仍将下降,信用风险持续上升,部分地炼企业信用风险将显著提升。 总结 新冠疫情对原油及成品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并对炼油企业信用风险产生长期影响。短期内,原油价格下跌,成品油需求下降,炼油企业盈利能力下滑,地炼企业受冲击尤为严重。中长期来看,虽然疫情影响边际递减,但成品油需求仍将面临下行压力,炼油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部分地炼企业信用风险将持续上升。 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
      3页
      2020-02-21
    • 化工:华为二代折叠屏手机将面市,建议关注相关OLED材料标的

      化工:华为二代折叠屏手机将面市,建议关注相关OLED材料标的

      化学制品
      # 中心思想 ## 折叠屏手机市场潜力巨大 本报告指出,随着华为等厂商推出折叠屏手机,以及苹果等积极布局,折叠屏手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预计到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5340万部,CAGR高达81%,市场空间极大。 ## OLED材料需求将快速增长 折叠屏手机需要采用OLED屏幕,这将有效拉动OLED材料的需求。京东方等国内OLED面板制造企业的崛起,也将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 # 主要内容 ## 事件:华为二代折叠屏手机即将发布 华为将于2月24日发布第二代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s,京东方将独家供应其柔性折叠屏。 ## 可折叠手机市场分析 * **市场前景广阔:** 2019年三星、华为分别推出折叠屏手机,市场反应热烈。折叠屏手机在感官和实用性层面均有较大进步,有助于引发换机潮。 * **出货量预测:** IHS预测2019-2021年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分别为150、830、1750万部,到2025年将攀升至5340万部,CAGR可达81%。 ## OLED材料市场分析 * **需求增长动力:** 可折叠手机均需要采用OLED屏幕,屏幕面积是传统手机的两到三倍,有效拉动OLED材料放量。 * **市场规模预测:** UDC预测2019年全球OLED整体营收为254亿美金,2023年将达503亿美金,2019-2023年复合增速达19%。 * **国内厂商崛起:** 京东方等国内OLED面板制造企业崛起,2019年OLED出货量已经超过千万片。华星光电、深天马、维信诺等企业OLED产线陆续投产。 ##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濮阳惠成(OLED中间体材料),万润股份(OLED中间体及成品材料),飞凯材料(OLED成品材料),昊华科技(OLED刻蚀特气)。 ## 风险提示 * 可折叠手机放量低于预期 * 国内面板放量低于预期 # 总结 ## 把握折叠屏机遇,关注OLED材料 本报告分析了华为二代折叠屏手机发布对市场的影响,认为可折叠手机市场潜力巨大,OLED材料需求将快速增长。建议投资者关注OLED材料相关标的,但需注意可折叠手机和国内面板放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 关注国内产业链,迎接市场爆发 随着京东方等国内OLED面板制造企业的崛起,国内相关产业链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迎来产品放量。投资者应关注国内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0-02-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