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183)

    • 医疗行业:“小汤山”医院落地,推动医疗设备采购大潮带来板块投资机会

      医疗行业:“小汤山”医院落地,推动医疗设备采购大潮带来板块投资机会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医疗健康行业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医疗健康行业影响

      医疗行业
      招商银行
      3页
      2020-02-05
    • 医疗保健行业点评报告:新冠疫情行业点评——新冠疫情短期结构性扰动,不改大势

      医疗保健行业点评报告:新冠疫情行业点评——新冠疫情短期结构性扰动,不改大势

    • 医疗健康行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人力资源政策调研报告

      医疗健康行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人力资源政策调研报告

      医疗行业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人力资源政策调研报告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各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报告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了疫情对企业运营、员工管理、业绩指标调整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 主要内容 疫情影响与企业应对 疫情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不同企业性质受影响程度差异显著: 民营企业受“无法正常服务客户”和“销售下滑”影响最大,而能源、资源及工业行业则更关注“企业管理”方面的影响。 关键挑战: 节后员工返工困难、原材料/辅料运输受阻、远程办公软硬件条件不足、管理层危机意识不足等。 员工管理的核心要务 弹性工作制与安全保障: 制造型企业在提供弹性工作方面阻力较大,更侧重于疫情防护措施;外资企业普遍重视弹性工作制。 心理疏导与支持: 政府及公共服务单位更重视员工心理压力疏导,提供紧急援助和补充保险也受到重视。 应对措施与业绩调整 员工工作安排的应对措施 完善线上工作流程: 已实施线上办公的企业需优化流程,提高在线工作能力。 建立新的服务模式: 尽快建立服务客户的新模式和沟通方式,以及为员工提供在线工作的培训。 节后返工与薪资支付 返工安排: 遵循政府强制性规定,地方政府拥有优先权;员工可申请年假或事假。 隔离期间薪资: 隔离期间,企业应按规定支付员工工资。 2020年业绩指标调整策略 业绩下调趋势: 46%的调研企业计划调低2020年业绩指标,外资企业下调比例高于国企/央企和民营企业。 行业差异: 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受影响相对较小,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受影响最大。 民营企业策略: 近六成民营企业维持业绩指标不变。 企业疫情管理措施 疫情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 外资企业的快速反应: 在制定全面应对政策、实施沟通和提供援助方面行动迅速。 国企/央企的组织响应: 统计员工情况、成立疫情应对专门委员会。 其他措施: 购买防护用品、线上跟踪员工健康状况、发布疫情预警信息。 建议:加强沟通与信任 日常沟通: 加强公司层面与员工的日常沟通,包括疫情通报、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赖感。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并提供了基于调研数据的专业分析。报告强调了疫情对不同行业、不同性质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并针对员工管理、工作安排、业绩调整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报告的核心在于,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灵活、务实的策略,在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德勤
      10页
      2020-02-01
    • 2019年中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行业概览

      2019年中国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头豹研究院
      30页
      2020-01-31
    • 中国呼气检测新兴技术市场展望

      中国呼气检测新兴技术市场展望

      医疗行业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
      18页
      2020-01-31
    • 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发展白皮书系列2-医用耗材篇

      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发展白皮书系列2-医用耗材篇

      医疗行业
      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发展白皮书系列2-医用耗材篇 中心思想 本报告以中国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医用耗材市场,特别是高值和低值耗材领域的发展现状、竞争格局、政策环境、关键要素、发展战略、机遇挑战和趋势。报告的核心观点包括: 高值耗材市场增长迅速,但竞争格局分散,进口品牌占据优势,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低值耗材市场规模大,国产产品占据主导,但行业集中度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鼓励创新、规范市场是主旋律。 研发能力、营销网络、品牌建设和资本实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高值耗材行业呈现进口替代加速、行业整合加剧、生态型企业崛起和跨界技术重塑商业模式的趋势。 低值耗材行业面临国内市场拓展、行业集中度提高、转型升级和资本运作的机遇。 主要内容 1. 医用耗材上市公司概述 1.1 医用耗材行业基本情况 定义与分类: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护理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分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 高值耗材市场概况: 市场规模增速约20%,2018年超1000亿元。血管介入和骨科植入类市场占比最高。 低值耗材市场概况: 2018年市场规模约640亿元,增速20%左右。注射穿刺类占比最大。 1.2 医用耗材上市公司概况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 17家,分布于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物、眼科植入物等细分领域。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分布: 上海、北京和广东省最多。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产品图谱: 乐普医疗、威高股份和微创医疗产品线丰富,佰仁医疗、启明医疗和健帆生物专注于细分领域。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 10家,分布于医用敷料、手套、采血管等细分领域。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分布: 淄博市手套企业多,宜昌和绍兴敷料企业多,广州导管和采血管企业多。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产品图谱: 多数企业在自身细分领域进行研发升级和产品线组合,发展成为方案解决商。 2. 骨科植入耗材上市公司发展研究 2.1 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分析 定义与分类: 用于人体骨骼替代、支撑、修补的医疗材料,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等。 产业链分析: 上游为金属材料、生物陶瓷、高分子材料企业;中游为研发生产企业;下游为医疗机构。 发展历程: 经历了产业萌芽、起步、艰难发展、快速发展和创新发展期。 市场规模: 2018年全球市场365亿美元,中国市场25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7.14%。 市场格局: 创伤、脊柱和关节产品占超85%的市场,创伤市场国产化程度最高,关节市场进口占主导。 2.2 骨科植入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董事长/创始人: 具备医学、生物学或管理学专业背景。 产品注册证书: 大博医疗持有三类证书数量最多。 业务收入结构: 微创医疗骨科器械占比最高,威高股份临床护理产品占比最高,大博医疗创伤类产品占比最高。 2.3 骨科植入耗材上市公司产研销与资本运作 研发投入: 近5年研发支出持续提高,微创医疗研发投入占比高。 科技研发平台与创新产出: 微创和威高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威高和大博医疗有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入围。 销售模式: 多数采取经销商模式。 销售区域分布: 微创医疗主要市场在国外,威高骨科板块在国内布局较多。 销售费用: 威高、微创和春立医疗销售费用占比较高。 资本运作: 上市企业积极通过海内外并购方式拓展产品管线。 2.4 骨科植入耗材上市公司经营数据分析 营收规模与增速: 近5年骨科部分营业收入高速增长。 利润规模与增速: 威高股份利润额最高,大博医疗和爱康医疗利润增速较稳定。 细分业务盈利能力: 大博医疗销售毛利率最高,大博医疗持续保持了近50%的净利率。 营运能力比较: 威高股份和凯利泰的存货周转率较高,大博医疗应收账款周转率最高。 市值变化: 近5年市值均大幅上涨。 3. 血管介入耗材上市公司发展研究 3.1 血管介入器械定义与分类 定义: 在医学影像导引下,经血管途径进行心血管、脑血管和外周血管修复和替换治疗的器械。 类别: 心血管介入器械、脑血管介入器械和外周血管介入器械。 3.2 血管介入器械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董事长简介: 具备医学、生物学、工学专业背景,多有博士学历。 产品注册证书: 乐普医疗3类注册证数量最多。 3.3 血管介入器械上市公司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研发投入: 近年来各公司都加大研发投入,微创医疗研发投入最高。 研发占比: 赛诺医疗、心脉医疗和先健科技近年研发投入占比最高。 科技研发平台与创新产出: 微创、先健科技和乐普医疗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微创医疗有多个创新器械产品。 销售区域: 微创医疗和先健科技国际市场占比较高。 销售情况: 微创医疗销售费用率较高,乐普医疗销售人员占比最高。 资本运作: 乐普医疗围绕心血管领域拓展产品的多元化,并购频繁。 3.4 血管介入器械上市公司营收规模与增速 营业收入: 乐普医疗营业收入最高,微创医疗次之。 营业收入增速: 先健科技、乐普、心脉医疗和微创医疗近年营收增速持续加快。 利润规模与增速: 乐普医疗营业利润最高,各公司营业利润增速呈下滑趋势。 盈利能力: 佰仁医疗毛利率最高,心脉医疗净利率最高。 营运能力: 微创医疗和先锋科技周转率相对略低,心脉医疗应收账款周转率最高。 市值变化: 市值增长强劲,微创医疗市值上涨3.6倍。 4. 眼科等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发展研究 4.1 眼科等其他高值耗材概况 细分市场: 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血液净化等。 市场格局: 眼科耗材市场进口品牌占主导,神经外科耗材除人工硬脑膜外,其他领域进口为主,口腔耗材进口替代程度低,血液净化耗材主要以进口产品为主。 4.2 眼科等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董事长/创始人: 具备医学、生物学或管理学专业背景。 产品注册证书: 昊海生科产品证书最多。 4.3 眼科等高值耗材上市公司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金额较少,昊海生科投入金额最高。 研发占比: 冠昊生物和正海生物研发投入比例较高,欧普康视和健帆生物研发投入比例较低。 科技研发平台与创新产出: 冠昊生物和昊海生科获批了国家级研发平台,正海生物获得了医疗器械优先评审程序。 销售费用与人员占比: 正海生物销售占比最高,欧普康视销售费用占比最低。 4.4 眼科等高值耗材上市公司销售区域分布 销售区域分布: 各上市公司主要市场在国内。 资本运作: 欧普康视资本运作活跃,冠昊生物投资并购范围广泛。 营业收入: 昊海生科和健帆生物营业收入超10亿元。 营收增速: 健帆生物和欧普康视近年营收增速大幅上升。 利润与增速: 健帆生物利润规模最高,冠昊生物近年利润增速持续下滑。 盈利能力: 正海生物毛利率最高,欧普康视净利率水平最高。 营运能力: 欧普康视存货周转率较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市值变化: 市值总体呈上涨趋势,冠昊生物市值下滑。 5.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发展洞察 5.1 高值耗材行业发展特征与发展环境 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速度快,高值耗材品类全;企业规模不大,竞争格局分散;外资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国产品牌奋起直追;上市公司资本运作频繁,行业整合加速;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产业前景广阔。 政策环境: 鼓励创新、加速国产化、规范市场、医保控费。 5.2 高值耗材产业发展关键要素 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营销网络是决定性因素;品牌建设是长期过程;资本实力是企业壮大的保障。 5.3 高值耗材上市公司发展战略洞察 发展策略: 建立行业标准,控制价值链,先发地位,客户关系,品牌与专利,技术创新优势,成本优势等。 发展路径: 精品引领型、内外并重型、综合拓展型、平台扩张型、生态构建型。 5.4 高值耗材发展机遇挑战与趋势 机会: 基层医疗和非公医疗机构存量市场放量;国际化拓展企业成长边界;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广阔前景;创新研发获取超额利润。 挑战: 国家政策调控导致产品价格降低;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创新能力欠缺;企业规模扩张面临管理水平考验;研发人才和管理人才稀缺及激励不够。 趋势: 高值耗材进口替代加速;高值耗材行业整合加剧;生态型企业更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跨界新技术重塑商业模式。 6.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发展研究 6.1 低值医用耗材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疗机构经常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 分类: 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类、注射穿刺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类等。 6.2 低值医用耗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董事长简介: 多数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 产品收入结构: 奥美医疗医用敷料占比最高,英科医疗医用高分子手套占比最高。 6.3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金额较少,总体保持上升态势。 研发占比: 研发投入比例普遍较低,阳普医疗研发投入比例较高。 科技研发平台与创新产出: 多数建立了省市级的科技研发平台,康德莱和阳普医疗的发明专利较多。 销售模式与费用占比: 多数企业采取OEM模式,销售费用率较低。 销售区域分布: 出口占比较多,特别是医用敷料和手套。 资本运作: 多数通过资本运作手段进行投资和并购。 营收规模: 奥美医疗和蓝帆医疗营收超20亿元。 营收增速: 蓝帆医疗营收增速最高。 利润规模: 奥美医疗和蓝帆医疗利润超2亿元。 利润增速: 蓝帆医疗利润正向增长。 盈利能力: 普华和顺净利率最高。 营运能力: 英科医疗周转率远高于其他低值耗材企业,普华和顺和奥美医疗周转率最低。 市值变化: 市值总体呈下滑趋势,蓝帆医疗市值上涨。 7. 低值耗材上市公司发展洞察 7.1 中国低值耗材行业发展特征洞察 产品种类齐全,但以低端产品为主;产品出口占比较大,但毛利率较低;产品竞争格局分散,产业完整度较低。 7.2 中国低值耗材行业发展政策环境 鼓励产业升级,开发创新性强的产品;部分省份推行集中采购政策。 7.3 低值耗材行业发展关键要素 规模化生产与低成本;质量控制技术;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资源开发能力;区位因素。 7.4 中国低值耗材行业发展趋势洞察 国内市场拓展成为发展重点;行业集中度加快提高;转型升级成主流;通过资本运作促进产业整合。
      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
      120页
      2020-01-20
    • 2019年中国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

      2019年中国大健康消费发展白皮书

      医疗行业
      艾瑞股份
      35页
      2020-01-17
    • 医疗保健和消费: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医疗保健和消费:银发经济正在蓬勃发展

      医疗行业
      建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6页
      2020-01-13
    • 基于价值的健康服务崭露头角:要提供最优质的健康服务,必须运用先进技术创造洞察、提升效率以及改善疗效。

      基于价值的健康服务崭露头角:要提供最优质的健康服务,必须运用先进技术创造洞察、提升效率以及改善疗效。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