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基于动脉橙数据库超过1.5万条投融资数据,分析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融资趋势,特别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核心观点如下:
全球医疗健康融资依然活跃,但疫情带来结构性变化
尽管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总额仍同比增长13%,达到120.1亿美元(约841亿人民币)。然而,融资事件数量有所下降,尤其在中国市场表现明显,这反映出疫情对投资节奏和项目签约的影响。
疫情加速部分细分领域发展,并重塑产业格局
疫情加速了国内IVD赛道和国外数字医疗领域的融资进展,并长期利好医疗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生物医药领域融资依然高居榜首,数字医疗紧随其后,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 同时,疫情也对不同细分领域的二级市场表现造成差异化影响,例如口罩、监护治疗设备和中医药板块股票涨幅显著。
主要内容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疗健康资本变化
1.1 2011-2020Q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变化趋势
报告显示,2020年Q1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总额同比增长13%,但融资事件数量下降。国外市场融资额和事件数量创下历年第一季度新高,而国内市场融资额基本持平,但事件数量大幅下降,这与疫情影响下中国市场复工节奏放缓有关。 图表数据清晰地展现了2011年Q1至2020年Q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总额和事件数量的逐年变化趋势。
1.2 疫情之下的医疗健康上市公司观察
疫情对中美股市均产生剧烈影响,但中国股市波动相对较小。A股医疗板块股票相较美股更抗跌,A股医药生物指数第一季度收涨8%,疫情以来上涨2%。与疫情直接相关的细分领域,例如口罩、监护治疗设备和中医药板块股票涨幅显著,分别达到142%、34.3%和30.8%。 报告通过图表对比了沪深3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沪深300医药指数和标普500医疗健康板块指数的走势,直观展现了疫情对中美股市及医疗板块的影响差异。
1.3 疫情对医疗健康细分赛道投融资的影响
国内IVD领域融资频繁,第一季度共发生15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7.6亿人民币。国外数字健康领域交易热度不减,疫情或进一步刺激其发展。报告分析了疫情对医疗诊断、新药和疫苗研发、在线问诊和咨询业务、医疗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长期利好影响。 报告列举了国内IVD领域具体的融资案例,并对国外数字健康领域的融资情况进行了总结。
二、全球2020年Q1医疗健康融资趋势
2.1 2020年Q1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热门领域
全球融资细分领域分布:生物医药融资高居榜首,数字医疗紧随其后。热门标签包括生物制药、大数据/信息化厂商、健康管理和基因。国外数字健康蓬勃发展,国内医疗服务态势较好。报告通过图表展示了2020年Q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领域分布,以及不同标签和轮次的融资事件数量统计。 图表对比了国内外医疗健康投融资领域分布,突显了不同市场的侧重点。
2.2 2020年Q1医疗健康活跃投资机构
Khosla Venture第一季度出手最为频繁,投资8家医疗创业公司。机构一致青睐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F-Prime Capital偏爱人工智能。10家公司成为资本宠儿,创新药物研发最受关注。报告列出了2020年Q1全球投资医疗健康产业最活跃的14家投资机构,并分析了它们的投资领域偏好和轮次偏好。 报告还列举了被多家活跃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公司,分析了这些公司的特点和行业趋势。
2.3 2020年Q1上市的医疗健康新股盘点
A股/港股/美股市场迎来20个IPO项目,科创板平均股价涨幅达171%。第一季度8家中国医疗健康公司完成IPO,A股上市均为科创板。5家公司成立后五年内上市,Passage BIO从成立到上市耗时仅2年7个月。报告通过图表展示了2020年Q1三大股市IPO募集金额及事件数,并分析了中国医疗健康领域上市企业的数量和特点。 报告还分析了2020年Q1上市医疗健康公司从成立到IPO的平均时长,并对一些快速上市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2.4 2020年Q1医疗健康融资热门地区
全球:美国仍然占主导,中美囊括全球融资总额的90%。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称霸,马萨诸塞州和纽约州形成次中心。中国:上海融资事件和金额数均超过北京,成为本季度中国创业首选之地。报告通过图表和文字描述了2020年Q1全球和中美医疗健康投融资热点地区分布。
2.5 2020年Q1全球及中国融资金额TOP10
数字药房Alto成为全球季度融资金额TOP1,中国三家公司上榜。中国融资金额TOP10:生物医药公司占据8席,两家数字健康公司上榜。报告列出了2020年Q1全球和中国医疗健康风投市场融资金额TOP10公司,并对这些公司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总结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市场依然活跃,但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结构和发展节奏产生了显著影响。生物医药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数字医疗领域也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疫情加速了部分细分领域的融资进展,并重塑了产业格局。 中国市场虽然融资事件数量下降,但大额交易频发,上海超越北京成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创业的首选之地。 A股科创板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本退出渠道。 未来,医疗健康产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逻辑不会改变,但市场将更加理性,并呈现出更加细分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