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制品
核心推荐
基础化工重点
核心资产(万华化学、新和成、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氨纶与聚氨酯(华峰氨纶);食品添加剂(金禾实业);沸石/OLED(万润股份);农药(利尔化学、广信股份),复合肥(新洋丰);分离树脂/金属提取/超纯水(蓝晓科技)等。
石油化工重点
OPEC+联合减产形成油价底部支撑,地缘政治与美国降息确定性增强形成利好;但仍需关注非OPEC产量(加拿大重质油、巴西、中亚)、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与贸易风险进一步发酵对油价的影响。推荐中国石化、中油工程;推荐聚酯产业链一体化建设加快并进军大炼化、布局C2/C3轻烃裂解的优秀民营炼化企业(卫星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关注宝丰能源。
每周行业动态更新
本周化工品价格指数回升,核心原料油价大幅上升,LPG气持平,LNG气、煤跌;C2、聚氨酯部分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0.6%;核心原料价格布油+10%,进口LPG+0.3%,国产LNG气-2.2%,烟煤-1.3%。
原料端,C2部分产品价格上涨,C1、C3、C4、芳烃产品价格涨跌不一,C5部分产品价格下跌;制品端,磷化工、聚氨酯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化纤、氯碱、农药、塑料、氨基酸产品价格涨跌不一,化肥、橡胶、氟化工、维生多数产品价格下跌。
本周油价反弹,新一轮减产执行利好,各地陆续解除封锁提振需求预期。
节前周以来油价反弹,布油结算价从4月24日的24.8涨至5月4日27.2美元/桶(涨幅9.7%)、美油结算价从16.9涨至22.8美元/桶(涨幅35%),且5月5日盘内油价仍在上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5.28亿桶(周环比+1.7%),美国原油钻井数325口(周环比-14.0%)。
供应端,5月起OPEC+联合减产协议正式执行,减产的开启带来利好氛围,市场情绪向偏多转变。需求端,欧美多国近期均提出经济提振计划,各个国家和地区陆续解除封锁措施,市场对需求预期提升。不过海外公共卫生事件尚未迎来实质性好转,需求整体状况仍不乐观。政策面来看,美联储表态将继续动用各种工具刺激疫情冲击下的经济,欧洲多国也表态将努力提振经济,近期给市场带来利好信心支撑。地缘政治来看,周内叙利亚北部发生汽车炸弹袭击事件,一辆油罐卡车被引爆,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油价上涨。不过这一事件不具备持久性,影响很快消散。
4月化工业PMI环比改善程度趋弱,海外疫情影响有所体现。
中国化工业4月采购经理指数CCPMI发布,其值为49.4;依据统计局PMI成分重构后指数为53.2(前值为60.1);结合2019年4月化工PMI为58.1(前值60.1),我们分析2020年4月的化工月环比改善程度趋弱。
从终端需求指标看,4月6大集团发电煤耗同比约-13%(前值-20%),3月基建固投完成额同比、地产开工同比、冰箱产量同比、汽车产量同比、布产量同比下滑15%~44%不等但较2月降幅缩窄明显;说明疫情影响下4月与3月需求边际逐步改善但进展有限。
美国化学理事会给出的中国3月化工产量同比-10%,生产指标强于终端需求指标,也因此化工产成品存货同比+21%(前值+14%);从4月化工PMI分项上来看,化工生产量指数58.1仍强于新订单指数55.6,产成品存货则是为数不多环比上涨的分项。这体现4月化工生产仍然强于需求,产成品存货有明显积压。我们于《化工2020年度策略》中详细分析了2019年的类似情况,并指出这一现象将对现金流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从价格来看,原油价格于2月末即崩盘式下跌至4月初,其后大幅震荡至今;成本塌陷使得高频价格指标显示4月化工业价格环比持续大幅走弱。而从价差来看,3月化工PPI同比回落3.6%、PPIRM同比回落7.2%,说明尽管化工品价格于3月中下旬开始大幅补跌(主要系因海外疫情的快速发酵以及外贸订单的迅速减少),但其仍然较原料跌幅较少,也因此化工业即时盈利能力环比或相对稳定,但不可忽视的是系统性跌价的库存损失对3-4月的集中影响。以统计局的规模以上企业口径计算,3月的化工业ROE累计年化为4.8%(1-2月为2.9%)。
我们于一个月前判断:4月中国化工业或将继续承受成本塌陷、需求低迷以及生产恢复较快带来的滞后压制力,从结果来看这一预判可能是正确的。
站在当前时间点我们判断:尽管原油价格有一定的企稳迹象,但是考虑到化工品价格并未达到原油的既有跌幅且当前有明显的化工库存积压(其成本计价也相对较高),也因此从短期的维度而论原油价格的小幅上涨尽管可以提振产品价格、但并无法形成化工企业利润端显著性利好。而从各周期的修复节奏来看,库存周期的复苏指向2-3个季度后、产能周期则指向1年以后,我们判断年内或形成超预期的因素仍为需求。但仍应指出,后续各方面发展的不确定性较大,需持续关注相应进展。
重点化工品观点更新:
化工品价格涨跌幅:
本周价格涨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DMC+16%、贲亭酸甲酯+15%、醋酐+9%、聚合MDI+4%、氨基酸(苏氨酸+3%、赖氨酸+2%)。本周价格跌幅靠前的重要产品为硫酸-20%、苯胺-9%、无水氢氟酸-9%、涤纶短纤-8%等。
万华化学公告5月聚合MDI挂牌价,聚合MDI市场经销价小幅上涨。本周华东纯MDI经销价维持13250元/吨,华东聚合MDI经销价涨4.3%至12000元/吨。万华化学公告5月MDI挂牌价,聚合MDI分销13500元/吨、直销14000元/吨(月环比持平),纯MDI为15800元/吨(月环比-900元/吨);科思创周报价上调200元/吨至11700元/吨,瑞安最新周无报价(上周报10300元/吨)。原料纯苯涨5.1%,MDI综合价差扩大2.5%。
我们于去年八月与九月周报指出后续MDI价格变化的两个核心关注因素:其他厂商跟价情况与是否有预期外的外部强烈冲击出现。本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预期外的强烈外部冲击,海外3月以来的整体表现超预期,对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而3月下旬以来MDI供应厂商则持续表现挺市态度,多家MDI大厂近日不考核拿货量,限制供应(据天天化工,当前各厂商基本5成负荷运行)并宣5月集中检修计划(据天天化工,包括上海联恒、万华烟台在内,国内约40%产能或将于5月停车);据卓创某厂近三周对经销商不发货且建议经销商聚合MDI最低售价上调,挺市姿态鲜明、与去年4月相似。
站在当下,我们判断在边界条件疫情、油价不出现大幅变化下,聚合MDI价格或起底反弹;但是纯MDI下游因纺服出口占比高而仍然疲软。
下游需求继续恢复,原料成本持续上涨,赖氨酸、苏氨酸价格上涨。本周赖氨酸涨2.0%至7.5元/千克,苏氨酸涨3.1%至8.3元/千克。下游需求逐渐恢复,4月份国内猪料需求环比稳中略增,禽料和反刍料环比增长,水产料环比增幅明显,饲料方面对氨基酸需求有所回升。
赖氨酸方面:原料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厂家生产成本压力不断增加。短期市场阶段性供应偏紧,目前行业开工率约65%,东方希望复产于8日正式出产品,大成和丰原生化复产推迟至5月;万里润达生产线已投产,但产品暂未投出,预计5月供应市场。出口订单签至7月,远期订单暂未签订,欧洲市场中国货源赖氨酸盐酸盐第二季度和三季度订单报价趋稳1.35-1.40欧元/kg,赖氨酸硫酸盐现货报价0.80-0.85欧元/kg。美国市场赖氨酸盐酸盐现货报价1.50-1.60美元/kg,第二季度订单报价1.35-1.55美元/kg。
苏氨酸方面:产品供应偏紧,叠加原料成本持续上涨,导致价格上升。市场多签5月订单,厂家成交价格提至7.9-8.0元/kg,部分厂家低价签单,市场报价8.1-8.4元/kg;厂家以发出口订单为主,签订7月出口订单,出口价格多在8.0元/kg左右,远期订单暂未签订。
原料醋酸前期上涨给予成本支撑,醋酐价格上涨。
本周醋酐价格涨9.2%至5600元/吨。供给方面,继上周醋酸价格涨10.4%后,本周醋酸价格继续涨至2480元/吨(周环比+1.2%),为本周醋酐市场价格带来成本支撑;供给方面,下游用户按需采购,给予一定支撑。目前市场货源偏紧,市场交投气氛良好。
原材料价格推涨,下游多节前备货,DMC与联产产品价格上涨。
本周DMC价格涨15.9%至7300元/吨。需求端,由于五一期间高速限行危险品车辆,且石大胜华五月存检修计划,下游多节前备货;供给端,丙烯价格上涨1.3%至5900元/吨,环氧丙烷价格上涨6.4%至8300元/吨给予成本支撑,联产产品丙二醇价格上涨5.5%至7700元/吨,下周场内装置石大胜华存检修计划,货源紧张,供给端带来的提振持续。
进口方面到货不足,贲亭酸甲酯价格上涨。
本周贲亭酸甲酯价格涨15.4%至90000元/吨。主要考虑印度市场因素,受公共卫生事件持续影响,据新闻印度自3月25日起实施了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4月14日延长封锁期限至5月3日,印度内政部5月1日又宣布将封锁期限延长至5月17日。印度作为重要农药中间体生产输出国,“封城”延续使得国内作为菊酯类杀虫剂中间体的贲亭酸甲酯到货不足,下游厂商需求旺盛带动价格上涨。
风险提示:疫情超预期的风险,油价大幅波动的风险,下游复工不及预期的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