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业绩增长靓丽,电生理、冠脉、外周产品全线突破

    业绩增长靓丽,电生理、冠脉、外周产品全线突破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35.71%,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49.13%,扣非归母净利润4.68亿元,同比增长45.54%。四季度单季实现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32.80%,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34.11%,扣非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21.78%。   点评:   各业务板块齐头并进,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助力未来业绩提升   2023年,公司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5.51%,主要系成功实现从二维手术向三维手术的升级,以及在带量采购项目中的优异表现,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冠脉通路类产品实现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38.98%,主要系国内血管介入类产品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加深渠道联动,实现产品覆盖率及入院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2023年公司冠脉产品导引延伸导管、导引导丝、双腔微导管、高压球囊扩张导管等获得注册证。介入类产品实现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40.36%,主要系外周产品支撑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弹簧圈推送导丝、灌注导管等获得注册证。   研发加码与合理控制费用增长,助力长期发展   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8.46%,同比下降1.36pct;管理费用率为4.98%,同比下降0.49pct;研发费用率为14.42%,同比提升0.04pct;主要系公司对研发项目的持续投入,特别是在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产品开发上。2023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申请19项,授权5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1项,授权34项。公司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提高运营效率,有效控制了销售和管理费用的增长。   并购投资与内部资源整合,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竞争力矩阵   2023年,公司收购上海宏桐实业剩余股权,实现全资控股,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提升。同时,通过投资湖南依微迪和深圳皓影医疗,拓展产品线并创造新的增长点。此外,公司还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增强生产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1/30.82/38.47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22.90/30.8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2/9.60/12.83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6.53/8.77亿元),上调原因主要系持续改进成本结构,合理控制费用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扩大风险,海外市场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科研及管理人才流失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08
  • 四季度业绩短期波动,全年采浆量增长超预期

    四季度业绩短期波动,全年采浆量增长超预期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全年实现收入51.8亿元,同比+21.6%,实现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29.4%。   四季度业绩有所波动。公司各个季度收入分别为12.9/14/13.3/11.6亿元(+83.3%/+18%/+30.2%/-1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3/3.2/2.2亿元(+109.2%/+17.4%/+48.5%/-20.6%)。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3年公司人白累计获批签发321批(-19%),静丙累计获批280批(-2%)。全年销售费用率5.2%(-0.9pp),管理费用率9.1%(+0.5pp),研发费用率2.7%(-0.2pp)。销售费用率下降预计主要系收入快速增长摊薄费用,研发费用率下降预计主要系公司多款新产品于今年上市,研发投入有所回落。   新浆站陆续开采,采浆量增长超预期。2023年公司实现血浆采集2415吨,同比增长18.7%。年内公司在采浆站79家,同比增加19家。2023年公司平均单浆站采浆30.6吨。随着新浆站的持续运营推广,预计新浆站采浆量将持续提升。目前公司浆站总数102家(含分站),覆盖16个省份。公司持续通过加大血源发展和稳定工作力度以及绩效考核力度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提升采浆量,同时,公司持续加大基础性、建设性投入,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4.9亿元、17.7亿元。公司浆站资源丰富,新产品陆续获批,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推广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0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发改委等六部门,探索现代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发展模式,氢氟酸、萤石价格上涨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发改委等六部门,探索现代煤化工与绿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耦合发展模式,氢氟酸、萤石价格上涨

    化学制品
      上周指24年3月25-31日(下同),本周指24年4月1-7日(下同)。   本周重点新闻跟踪   4月3日,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能源局、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内蒙古大力发展以绿色低碳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并从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绿色发展、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7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WTI油价上涨4.5%,为86.91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本周醋酸/粘胶长丝/乙二醇/电石法PVC价格分别上涨1.7%/1.1%/0.6%/0.2%;尿素/橡胶/VE/TDI/纯MDI/有机硅/乙烯法PVC/粘胶短纤/氨纶价格分别下跌4.8%/4.3%/2.9%/1.9%/1.5%/1.3%/0.4%/0.4%/0.3%;聚合MDI/DMF/固体蛋氨酸/液体蛋氨酸/轻质纯碱/重质纯碱/VA/钛白粉/烧碱价格维持不变。   本周涨幅前五化工产品:液氯(+21%)、氢氟酸(+20.4%)、氯化钾(+13.6%)、天然气(Henry Hub)(+11.5%)、电子级氢氟酸(+6.8%)。   氢氟酸:本周氢氟酸市场价格横幅攀升,市场交投活跃。周内氢氟酸交投向好,实单逐步趋高成交。氢氟酸价格横幅攀升是成本推涨、供应紧缩和下游需求复苏等因素共同促成,当前氢氟酸大单多已落实,但在原料涨幅尚未稳定之下,氢氟酸场内看涨氛围不改,企业挺价出货为主,预计短期市场价格偏强整理运行。   萤石:本周国内萤石市场重心明显上行。本周萤石下游市场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叠加月末场内询价情况增多,周内萤石业内情绪出现明显提振。此外,当前国内萤石生产明显受阻,供需失衡情况下厂家报价多呈阶梯状上调,带动行业重心走高。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4.26%,沪深300指数较上周上涨0.86%。基础化工板块跑赢沪深300指数3.4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2位。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周涨幅较大的有:磷化工及磷酸盐(+9.93%),氨纶(+9.4%),维纶(+7.16%),改性塑料(+6.99%),合成革(+6.76%)。重点关注子行业观点   供需矛盾仍然激烈的2024年,将目光放在需求刚性领域,并关注供给端仍有约束的板块。我国依托能源、产业链一体化、国内大市场的优势,在完成化工产业聚集后,将走向产业高端化升级之路,未来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将成为主要投资方向。我们建议关注:   ①电子产业周期复苏: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建议关注:华特气体、金宏气体、中船特气、广钢气体、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   ②景气修复中找结构性机会:需求端存在韧性的农化、轮胎板块,持续去库下,需求稳定且有望迎来景气修复;供给端有序扩张或供给受限的钛白粉、氟化工板块。重点推荐:扬农化工,润丰股份;建议关注:玲珑轮胎、赛轮轮胎、森麒麟、龙佰集团、三美股份、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云天化、亚钾国际。   ③聚焦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荐:万华化学、华鲁恒升。   ④聚焦前沿材料领域投资机会,合成生物学和催化剂在化工领域应用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重点推荐:华恒生物、凯立新材(与金属与材料组联合覆盖)。   风险提示:原油等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能大幅扩张风险;安全生产与环保风险;化工品需求不及预期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4-04-08
  • 中国多发性硬化症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中国多发性硬化症药物治疗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化学制药
      因子说明   现有患者人数:根据人民网数据,2018年中国已有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人数约为3万人,患者总数采取已有患者人数+每年新发病人数的方法进行计算;2)每年新发患者数量:根据柳叶刀杂志对2016-2018年中国三级医院接诊的多发性硬化症新发患者数量统计,中国多发性硬化症年龄和性别标化后的新发病率为0.235/10万人,根据以下公式进行患者总数计算:2018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总人数=3万人+2018年新发患者数量20NN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总人数=20NN-1年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总人数+20NN年新发患者数量
    头豹研究院
    29页
    2024-04-08
  •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跟踪:多地出台创新药支持文件,看多创新药为全年主线之一

    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跟踪:多地出台创新药支持文件,看多创新药为全年主线之一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事件:4月7日,北京、广州、珠海等地陆续出台创新药/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   创新药政策层面压力持续松绑,利好创新药板块全面发展。   不同省市创新药链条支持政策陆续出台,我们认为:北京市出台的政策重点在于创新药加速审批与单独支付制度;广州/珠海侧重于对生物医药研发全链条的财政资助。不同政策对于创新药产业的研发、支付体系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力度。   北京市政策:研发端提质增效,支付端限制松绑,鼓励多元化体系研发端提质增效,加速审批:1)临床试验启动整体用时压缩至28周,支持重点企业实现全球同步开展临床试验;2)药品补充申请审评   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3)出海:2024年推动5个品种“走出去”。   支付端限制松绑,鼓励多元化体系:1)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全年药事会召开不少于4次;2)加快国谈药货款支付,国谈药、创新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3)对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费用,不计入DRG病组支付标准,单独支付;4)鼓励商业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体系对于创新药械的覆盖。   广州/珠海政策总结:创新药研发全链条予以财政重金支持   研发端全链条财政支持:1)分阶段最高按实际投入临床研发费用的40%给予资助;2)为新增GCP/GLP资助/提供新药研发服务的医疗机构提供补助;3)对CRO/CDMO企业提供租金补贴、合同结算金额按比例资助;4)获临床批件-注册证可获得50-1000w政府资助;5)资助本地药品海外上市:每个品种可获得最高100万元资助。   支付端重点政策:1)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2)对用药目录新增创新药的医疗机构给予20万元+20%创新药品品种金额资助。   珠海市出台政策整体方案与广州相似,同样对创新药研发全链条予以重金支持,完善研发与支付等体系制度。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   A股:恒瑞医药、新诺威、微芯生物、百利天恒、荣昌生物、迈威生物、信立泰、科伦药业、海思科。   H股:百济神州、翰森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科伦博泰等;   创新药产业链:泰格医药、诺思格、普蕊斯等。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物注册审批风险、临床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页
    2024-04-08
  • 成熟业务稳健增长,新兴板块未来可期

    成熟业务稳健增长,新兴板块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康龙化成(30075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6.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3.8%。2023Q4实现营收29.8亿元,同比增长4%;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9.6%;扣非归母净利润4.3亿元,同比上升18.4%。   收入端稳健增长,利润端受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等因素扰动。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全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5.8%(-1pp),净利率为16%(-0.4pp);费用率来看,2023全年公司销售费率为2.2%,同比持平,管理费率13.9%(-0.7pp),财务费率为0%(-1.7pp),研发费率为3.9%(+1.1pp)。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系2022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致2022年同期利润基数较高,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后公司2023年全年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约为19亿元(+11.4%)。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5亿元(+28.5%),现金流水平持续向好。   成熟业务稳定增长,新板块未来可期。公司收入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CDMO)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和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1)实验室服务:2023实现营收66.6亿元(+9.4%),占总收入比例的57.7%,毛利率44.3%(-1.25pp),其中生物科学板块占比超过51%,报告期内共参与764个药物发现项目,同比增加17%。2)CMC服务:2023实现营收27.1亿元(+12.6%),占总收入比例的23.5%,尽管生物医药投融资阶段性遇冷、客户需求增速放缓、部分后期临床试验订单取消的影响,公司CMC服务收入仍然保持稳健的增长;毛利率33.7%(-1.1pp),随着绍兴工厂、美国Coventry和英国Cramlington工厂产能利用率持续爬坡,板块毛利率有望逐步提升。3)临床研究服务:2023全年实现收入17.4亿元(+24.7%),毛利率17.1%(+5.6pp);公司一体化临床服务平台成效显著,客户认可度、市场份额和毛利率均快速提升,截至2023年底,公司临床CRO在进行项目1035个(临床III期/临床I-II期/其他临床试验分别达83/443/509个),SMO项目超1450个。4)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2023全年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21.1%),毛利率-8.3%(+19.4pp);截至2023年底,公司为26个CGT项目提供分析测试服务(包括2个商业化项目),已完成和在进行21个CGT药物的GLP和Non-GLP毒理试验,为13个基因治疗项目提供CDMO服务(临床前/临床I-II期/临床III期项目分别为4/7/2个)。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亿元、20.1亿元、23.5亿元。给予公司2024年26倍PE,目标价为25.2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数量下滑或波动、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公允价值波动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04-08
  • 化工新材料产业周报: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同增12%,2023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同增65%

    化工新材料产业周报:全球晶圆代工市场同增12%,2023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同增65%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处于下游需求迅速爆发阶段,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突破,国内新材料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所谓“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产业属于基石性产业,是其他产业的物质基础。我们筛选了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持续挖掘并追踪处于上游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新材料公司。   1)电子信息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5G材料等。   板块动态:   4月1日,科技新报:市调机构集邦科技表示,2024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预估将有12%成长,然而,在这些成长中,扣除了台积电之后,其全年成长仅将有3.6%幅度。因此,2024年的全球求晶圆代工市场可说是台积电“一个人的武林”。而在成熟制程方面,价格仍是厂商间竞争的重点,差异化则会是未来厂商努力趋势。   2)航空航天板块:重点关注PI薄膜、精密陶瓷、碳纤维。   板块动态:   4月4日,格隆汇: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周三在X平台上转发了一位报道航天新闻的记者的帖子,称SpacX在3月份完成了12次“猎鹰9号”火箭发射任务,有望达到今年发射144次的目标。迄今为止,SpaceX已经执行了327次任务,291次着陆轨道级火箭,261次重复使用先前飞行的猎鹰9号助推器。   3)新能源板块:重点关注光伏、锂离子电池、质子交换膜、储氢材料等。   板块动态:   4月1日,工信微报:据工信部消息,截至2023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859.6万台,同比增加65%。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辐射面积最大、服务车辆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4)生物技术板块:重点关注合成生物学、科学服务等。   板块动态:   4月2日,synbio深波公众号:近日,武汉大学药学院、中南医院药学研究院、泰康生命医学研究中心邓子新院士团队陈文青教授课题组在Metabolic Engineering上发表最新文章,以大肠杆菌为底盘,构建了可以生产多种UMP(尿苷酸)衍生物的合成生物学平台,成功实现了抗病毒药物的重要中间体5-甲基尿苷(5-MU)的生产,最高滴度达到10.71g/L,进一步改造大肠杆菌作为优化生产5-MU的细胞工厂铺平了道路。   5)节能环保板块:重点关注吸附树脂、膜材料、可降解塑料等。   板块动态:   4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落实《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按职责分工,有序推进小型电站锅炉和在役时间超过15年老旧低效工业锅炉淘汰工作;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基本淘汰行政区域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全域以及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分散燃煤供热锅炉,限制新建分散化石燃料锅炉。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新材料受到下游应用板块催化,逐步放量迎来景气周期,维持新材料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等。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4-08
  • 中药Ⅱ行业3月报:已披露年报业绩向好,中药新药申报审评提速,关注2024年一季报

    中药Ⅱ行业3月报:已披露年报业绩向好,中药新药申报审评提速,关注2024年一季报

    中药
      行业核心观点:   本报告跟踪和梳理2024年3月及Q1行情数据、中药新药审批数据、已披露2023年年报数据、中药材价格数据等。短期关注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   投资要点:   涨跌幅:2024年3月,生物医药指数下跌2.27%,跑输沪深300指数2.87个百分点,位列申万一级31个子行业第28;申万医药6个二级子板块中,中药板块上涨1.09%,位列第2。中药板块73家上市公司3月有44家上涨,1家持平,28家下跌。2024Q1,生物医药指数下跌12.08%,跑输沪深300指数15.18个百分点,位列申万一级31个子行业第31;申万医药6个二级子板块中,中药板块下跌3.16%,位列第1。中药板块73家上市公司Q1有15家上涨,58家下跌。   市盈率:截至2024年3月31日,医药生物(申万)市盈率为25.44,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18;中药Ⅱ(申万)市盈率为24.96(年初为26.04)。中药Ⅱ(申万)市盈率是最近几年估值高峰值(2020年9月4日的41.80)的59.71%;中药Ⅱ(申万)指数2010年以来、2015年以来、2020年以来、2022年以来、2024年以来市盈率分位数分别是17.63%、27.14%、28.29%、52.22%、67.54%。   NDA申报热情延续,上市获批提速。2024Q1,10个中药新药品种上市申请获得受理(5个1.1类,5个3.1类);15个中药新药品种申报临床研究获得受理(11个1.1类,4个2.3类)。从近几年受理情况看,2023年达到受理数量峰值,2024Q1IND受理数量为2023年全年的21%,NDA受理数量为2023年全年的42%,中药生产企业上市申请热情延续。2024Q1,9个中药新药品种获批临床,其中1.1类7个,2.3类2个;4个中药新药品种获批上市,其中3个1.1类,1个3.1类。2023年是近几年批准上市数量最多的年份,相较于2023年,2024Q1获批上市数量是2023年全年的45%,已经接近一半的比例。   中药板块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截至2024年4月7日,中药(申万)73家上市公司共有18家已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营业总收入方面,18家有14家同比增长,4家同比减少;归母净利润方面,18家有14家同比增长,4家同比减少;毛利率方面,18家有13家同比增长,5家同比减少;净利率方面,18家有13家同比增长,5家同比减少;销售费用率方面,18家有6家同比减少,12家同比增加;管理费用率方面,18家有9家同比减少,9家同比增加;财务费用率方面,18家有13家同比减少,5家同比增加。   投资建议:长期看好中药板块,主要逻辑包括:1)中药板块整体看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估值水平具备吸引力;2)中药方向政策不断优化,审评审批政策改革等顶层设计支撑行业长期良性发展,利好中药创新药发展,为行业提供增量;3)中药板块多数上市公司聚焦OTC渠道,不受集采、医保控费等影响,在老龄化、大众自我诊疗意识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具备长期成长空间;4)中药板块个股内部改革推动基本面成长,中国中药启动私有化开启中药国企改革新篇章,推荐关注中药国企改革相关标的。   风险因素:中药新药审评进展不达预期、中药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终端销售不达预期、国企改革不达预期、政策支持力度不达预期等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4-08
  • 业绩符合预期,浆量增长超预期

    业绩符合预期,浆量增长超预期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期间实现收入53.4亿元,同比+18.3%,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7.7%,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41.8%。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前各个季度收入分别为8.8/7/23.3/14.3亿元(+37.5%/-58.8%/+85.8%/+56.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1.7/5.4/4.1亿元(+50.4%/-49.9%/+70.2%/135.9%),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1.2/5.1/3.6亿元(+27.4%/-50.5%/+71.9%/+167%)。季度间增速波动较大,主要系流感疫苗批签发及发货节奏差异。分板块来看,全年疫苗板块实现收入24亿元(+32%),归母净利润5.8亿元(+65.5%),四季度疫苗销售好于去年同期。剔除疫苗业务后收入为29.3亿元(+8.9%),归母净利润9亿元(+24%),血制品板块业绩稳健增长。   新浆站陆续开采,2023年采浆同比增长约20%。2023年公司采浆量为1342吨,较上年增长19.6%。公司潢川县、商水县、夏邑县和伊川县浆站已于2023年内建成并顺利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邓州已于2024年2月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上述浆站均已开始采浆,襄城县、杞县浆站正按计划推进单采血浆站的建设工作,预计24年上半年建成并通过验收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亿元、18.7亿元、20.7亿元。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及预期、四价流感疫苗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08
  • 70岁以上老龄人口患病风险陡增,获得性血友病国产药物研发进展如何? 词条报告系列

    70岁以上老龄人口患病风险陡增,获得性血友病国产药物研发进展如何? 词条报告系列

    生物制品
      获得性血友病是一种由于妊娠、衰老或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导致的血液系统疾病,抗凝血因子自身抗体异常产生,导致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出现无原因出血症状。根据受抑制的凝血因子类型可将患者分为获得性血友病A和获得性血友病B,另外根据患者临床诊疗时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对症进行止血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止血治疗一线用药多为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免疫抑制治疗则多选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进行长期药物调整。当前中国市场已有本土自研的重组凝血因子产品面世,免疫抑制药物方面也有多种仿制药上市过评,本土临床治疗对于进口产品的依赖逐渐降低。面对药物价格过高导致的用药渗透率不足,近年国家医保局重点关注获得性血友病用药的医保支付比例,最大限度为患者减轻药物治疗负担。另外,由于居民对获得性血友病的防控意识不足,部分患者首次并未正确选择就诊科室,导致超三成患者经历延迟确诊。中国获得性血友病诊疗指南提出,对于存在不明原因出血的送诊患者应进行凝血五项检查,根据各项检查结果进一步采取对应的凝血功能测试以尽早实现确诊。本报告将从获得性血友病药物治疗行业的起病原因、用药分类、产业链各环节重点事项分析、市场规模预测及市场竞争格局分析等维度对获得性血友病药物治疗行业进行深度剖析。   获得性血友病药物治疗行业定义[1]   获得性血友病(Acquired Hemophilia,AH)是一种由于血液循环系统中出现抗凝血因子自身抗体而导致凝血活性降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同为凝血因子活性不足引发的异常出血症状,但区别于家族遗传性血友病(统称为血友病),获得性血友病患者并非起病于基因遗传。
    头豹研究院
    24页
    2024-04-0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