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化工新材料周报:辽宁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启动建设,雅克科技中标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

    化工新材料周报:辽宁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启动建设,雅克科技中标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核心逻辑   化工新材料领域是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化工行业随着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市占率向龙头集中是大趋势,核心竞争门槛为成本和效率;下游仍处于快速增长的新材料领域则不同,核心的竞争壁垒为研发能力、产业链验证门槛、服务能力等,随着政策支持,国内化工新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加速成长期。我们推荐处于核心供应链、研发能力较强、管理优异的化工新材料优质标的,主要包括电子化学品(半导体材料、显示材料、 5G 材料等)、新能源材料、医药中间体等领域。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行业信息更新   半导体相关:   9 月 5 日,semi 网:默克全球范围内最新的综合性电子科技中国中心正式开业,将主要用于进行各类电子材料的分析、制样、应用测试及研发,并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显示领域的材料创新和技术演进。日前,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默克宣布其全球范围内首个综合性并重点关注半导体和显示领域材料创新的“默克电子科技中国中心”及其在华首个 OLED 材料生产基地正式落成并投入运营。   显示材料相关:   9 月 9 日, LEDinside: 博敏电子宣布,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据悉,博敏电子将募资不超过 15 亿,投向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扩建项目(一期)等项目,扩建项目完全达产后新增印制电路板年产能 172 万㎡,应用于 MiniLED、工控、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新能源材料相关:   9 月 9 日,北极星电力网:辽宁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今天正式启动建设,将打造我国首个多能互补大型能源基地群,辐射东北、华北地区,总投资将超过 6000 亿元。这次新开工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大连庄河,总装机容量 100 万千瓦,总投资 68 亿元。电站靠近辽宁负荷中心,建成后将助力辽宁海上风电消纳利用,服务东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重点企业信息更新:   雅克科技:9 月 6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江苏雅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下属控股公司江苏雅克液化天然气工程有限公司分别收到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公司及雅克天然气为北京燃气天津南港 LNG 应急储备项目储罐二阶段项目的中标人。   重点关注公司:   重点推荐万润股份,公司 OLED+沸石分子筛双向发力将带动公司持续成长。   建议关注鼎龙股份,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全面掌握 CMP 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的 CMP 抛光垫供应商,在国内抛光垫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点推荐国瓷材料,公司是我国无机新材料平台型公司,熟练掌握了水热法核心技术,内生的 MLCC 陶瓷粉、氧化锆、氧化铝均达到世界级水平;外延并购的王子制陶(陶瓷制品)和爱尔创(氧化锆下游制品)均是公司产品的下游,都迎来快速增长。   重点推荐飞凯材料, 公司是电子化学品龙头企业, 5000t/aTFT-LCD光刻胶项目向客户稳定供货,5500t/a 合成新材料项目和 100t/a 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的产能正稳步提升,OLED 材料的试验能力和生产线建设亦在有序推进,看好上述项目推动公司未来新增长。建议关注濮阳惠成,公司专注顺酐酸酐衍生物和功能中间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电网、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新型复合材料的广泛应用,对顺酐酸酐衍生物的需求持续增长。   建议关注巨化股份,公司拥有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主要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生产,核心业务氟化工处于国内龙头地位(其中氟致冷剂处于全球龙头地位),特色氯碱新材料处国内龙头地位。   重点推荐万盛股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磷系阻燃剂生产商,通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实践积累,公司差异化的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产品逐步被高端客户所接受。   重点推荐江化微,公司是国内产品品种最齐全、配套能力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生产企业之一,产品能够广泛的应用到平板显示、半导体及 LED、光伏太阳能等多个电子领域,同时能在清洗、光刻、蚀刻等多个关键技术工艺环节中应用。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公司在工业硅及有机硅产业链完整,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效应有望持续加强,随着在建项目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公司积极推进电子材料业务,紧紧抓住关键材料急需国产化替代的契机,巩固半导体光刻胶和显示光刻胶板块协同发展的优势,实现光刻胶横向产业新突破,并反溯核心原材料的开发,加快公司电子酚醛树脂在光刻胶领域的开发及导入,充分发挥公司产业链优势,形成产业链一体发展的新模式。   风险提示:疫情可能引发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替代技术出现;行业竞争加剧;经济大幅下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重点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2-09-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利好频出、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策利好频出、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生物制品
      本周观点:   政策利好频出,板块有望持续催化,积极把握底部机会。本周沪深300上涨1.74%,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24位。医药板块经历了7、8月的调整,一方面中报的短期压制已经过去,下半年有望迎来多重修复;另一方面,近期政策已经呈现明显回暖态势,例如创新医疗器械不集采、脊柱植入耗材国采方案相对温和、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降价好于预期等,有望对板块带来显著正向催化。我们认为,医药当前处于政策预期、经营业绩、持仓配置、估值水平的多重底部,板块基本面在下半年有望迎来多重积极修复,建议对医药乐观起来,重点把握:1)趋势强劲的优质赛道的估值修复,如创新药械、CRO/CDMO、生命科学上游等。2)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的板块:特色原料药、连锁药店等。3)自下而上挖掘具有边际变化的优质个股。   集采预期边际缓和,关注创新器械底部机会。9月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明确指出“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自2014年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试行)》实行以来,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基本成逐年增加趋势,2014-2022年(2022年截至8月31日)批准的创新医疗器械个数分别为1、9、11、12、21、19、26、42个。截止2022年8月31日,共有176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我们认为高值耗材板块长期压制估值的政策预期有望迎来缓和,相关标的短期集采风险相对可控,板块估值、业绩有望迎来共振。我们建议关注具备强产品研发能力和稀缺性创新品种的头部企业,如南微医学、心脉医疗、乐普医疗、惠泰医疗、三友医疗、启明医疗、心通医疗、沛嘉医疗等。   种植牙专项治理政策:靴子落地,医疗服务收费降价好于预期。2022年9月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本次通知是继2022年8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来,政策首次对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做出明确规定。通知明确指出,单颗常规种植牙的医疗服务价格整体调控范围为“诊查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其中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此次政策调整同时考虑到地区差异性,并非一刀切的单一标准,对于部分情况允许适度放宽条件:1)经济发达、人力成本高、口腔种植技术领先的地区可放宽20%;2)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种植专业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可放宽10%;3)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可放宽10%。涉及多种放宽情形的可分别计算后加总,即最高上限可达6300元,定价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征求意见稿》中的“种植体植入手术及牙冠置入价格占比控制在60%左右,检查设计价格占比控制在10%左右”这一条例也在此次通知中取消。因此我们预计单颗种植牙收费的整体降价幅度要远好于此前宁波地区的集采降幅。本次价格调控体现了较高的科学性,一方面价格调整也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同时引导医院聚焦口腔种植医疗质量的提升,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认为,种植牙市场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降价有望带来需求爆发,会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考虑到种植牙医学习曲线较短,大型民营口腔连锁医生产能更具弹性,有望承接更多增量需求。此外,集采背景下个体诊所低价种植牙引流的营销策略失效,尾部机构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以通策医疗、瑞尔集团为代表的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估值的双重修复。   重点推荐个股表现:9月重点推荐:药明生物、药明康德、智飞生物、百济神州-U、泰格医药、康龙化成、凯莱英、昭衍新药、鱼跃医疗、百克生物、普洛药业、海思科、康方生物、迪安诊断、同和药业;本周平均下跌0.25%,跑输医药行业0.02%。   一周市场动态:对2022年初到目前的医药板块进行分析,医药板块收益率-23.0%,同期沪深300收益率-17.1%,医药板块跑输沪深300收益率-5.9%。本周沪深300下跌1.74%,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处于28个一级子行业第24位,子板块医药商业、生物制品、中药下跌;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上涨。其中医疗器械涨幅最高,为0.66%,医疗服务涨幅最小,为0.22%;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2.79%,中药跌幅最小,为0.04%。以2022年盈利预测估值来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6.76倍PE,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市盈率大约为31.03倍PE,医药板块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13.74%。以TTM估值法计算,目前医药板块估值24.0倍PE,低于历史平均水平(36.8倍PE),相对全部A股(扣除金融板块)的溢价率为24%。   风险提示:政策扰动风险、药品质量问题、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2-09-13
  •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建议配置医药

    医药行业周报: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当前建议配置医药

    生物制品
      行情回顾: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2%,跑输沪深300指数2.0%,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6位;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23.0%,较沪深300指数跑输5.9%,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8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光正眼科(+15.5%)、迈普医学(+13.3%)、浙江医药(+12.7%)、科华生物(+12.7%)、泽璟制药-U(+11.1%)。   政策专题:医保并非一直压制,接连释放边际向好信号。医保目录调整规则趋于合理完善且规则清晰可预期。6月29日,医保局发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首次公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在以往“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和“重新谈判”的基础上,增加了“简易续约”模式。北京试点创新药械、医疗服务豁免DRGs,单独支付。7月13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印发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明确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豁免DRGs,除外范围内的药品、医疗器械及诊疗项目在未来三年有效。种植牙降幅好于预期,医保接连释放边际向好信号。9月8日,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价格调整显著好于市场前期的悲观预期,建议关注种植牙政策直接相关的通策医疗、正海生物,以及医疗服务其他板块的爱尔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三星医疗等。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0.2%,跑输沪深300指数2.0%,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26位。医药估值底部、配置底部和情绪底部下,值得战略重点配置,在医保接连释放积极信号下,市场对医药板块关注度逐步增加,有望持续获得非医药资金积极配置:1)医药已充分调整且估值处于底部:21M7至今已调整1年多,幅度达35%,目前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TTM法)为22.9倍,持续处于估值底部;2)全基严重低配:非医药主题基金(即全基)对医药持仓已从2020Q2的13.7%降至2022Q2的6.6%,创近5年新低,从近10年维度看也是很底部区域;3)医保并非一直压制,近期接连释放积极信号:1、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清晰可预期,非无止境降价,2、创新药械不纳入DRGs和集采,3、口腔种植服务价格温和,非一刀切,鼓励优质优价;4)疫情防控:国内疫情虽有所散发,但随着防疫政策和抗疫工具包(检测、疫苗、药物和医疗)的完善,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当前我们认为医药仍处于底部震荡区间,值得全基战略性重点配置。我们建议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消费医疗为后疫情明确主线:消费复苏为下半年明确主线,重点关注:1、眼科医疗服务及产品: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欧普康视和爱博医疗;2、布局医美的医药公司:华东医药、长春高新;3、家用器械:三诺生物、鱼跃医疗;4、快速增长的成人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和百克生物;5、其他:泰恩康、九典制药和新诺威等。   二、中药板块国企改革和中药现代化投资机会:中药为民族瑰宝,政策环境好,传承与创新为重点方向,我们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激活活力,以及通过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中药现代化方向:1)国企改革:同仁堂、太极集团和千金药业;2)中药现代化:建议关注红日药业、中国中药和华润三九;3)中药新药: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和康缘药业。   三、器械设备板块关注创新器械和医疗新基建:医疗设备进口替代空间大、鼓励国产进口替代下政策环境好,建议关注:联影医疗、华大智造、迈瑞医疗、万东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等;医疗新基建建议关注:基本面反转的公司:开立医疗、理邦仪器、新华医疗等;下半年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的公司:澳华内镜、艾隆科技、健麾信息、海尔生物。   四、创新药及产业链:创新为永恒方向,板块已深度调整、同时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将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创新药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和海创药业等;CXO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药明康德和药明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通策医疗、爱尔眼科、太极集团、新华医疗、普瑞眼科和三星医疗。   九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爱尔眼科、智飞生物、一心堂、振德医疗和太极集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9-13
  • 医药行业四季度策略报告: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四季度有望迎来反攻行情

    医药行业四季度策略报告: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四季度有望迎来反攻行情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四因素导致医药板块做空动能枯竭、四季度有望大反攻:其一疫情后复苏及医保支出稳增长。疫情精准科学防控的变化,有利于处方药的放量及消费医疗恢复;每年医保资金支出增长超过12%以上,医药产业仍在持续做大。其二创新药政策端回暖。创新药的简易续约、创新药鼓励部分单臂临床试验、创新药的DRG豁免等一系列政策有助于国内创新药健康发展。其三医药板块估值较低,处于约近十年较低位置。从估值水平看,2010年初至今医药行业PE最高73倍,最低23倍,平均值37倍,目前医药行业PE约24倍,远低于历史平均估值;即便估值最贵的医美、医疗服务等板块近期估值也出现明显回落。其四,从基金配置比例来看,医药标配约7.6%,全基配置比例不到4%,显示医药板块被公募基金严重低配,做空医药板块动能枯竭、低位医药板块有估值修复的内在驱动。   我们认为:4季度应把握两大投资机会,一方面是疫情精准科学防控带来的疫情后复苏的机会。后疫情时代,医美、医疗服务等消费医疗将迎来恢复性增长;另外一方面是寻找三季报超预期及估值切换共振点,重点配置科研服务、消费医疗、处方药及集采后耗材等;2023年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更好、估值更低,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的结构化牛市,CXO板块有望再次出色表现。   具体配置思路   科研服务领域:推荐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生长激素领域:推荐长春高新,建议关注安科生物等;   疫苗领域:推荐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建议关注万泰生物等;   中药领域:关注同仁堂、太极集团、佐力药业等;   眼科耗材、药品及服务领域:推荐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爱尔眼科等;   医疗服务领域:推荐爱尔眼科、海吉亚医疗、三星医疗等;   医美领域:推荐爱美客、华熙生物、华东医药等;   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推荐康德莱、鱼跃医疗,建议关注可孚医疗等;   其它消费:推荐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   创新药及产业链领域:推荐恒瑞医药、海思科、九洲药业、康龙化成、荣昌生物、康诺亚等;建议关注康宁杰瑞、百济神州、泽景制药-U等;   血制品领域:推荐博雅生物等;   【重点推荐组合】润达医疗、皓元医药、药康生物、华东医药、爱美客、欧普康视、智飞生物、鱼跃医疗、海思科、恒瑞医药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反复影响海内外业务拓展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9页
    2022-09-13
  • 费用增加压缩表观利润,创新研发管线稳步推进

    费用增加压缩表观利润,创新研发管线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2022年8月24日,贝达药业发布2022年半年报告:2022H1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8.50%;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55.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下降69.45%。2022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增长24.61%;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83.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降124.8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与研发费用增加影响,2022H1限制性股票激励费用为1.21亿元,剔除该影响因素后2022H1归母净利润为2.16亿元,同比增长0.38%。研发费用同比净增0.74亿元,研发费用率提升4.29pcts。   点评:   研发持续高投入,费用增加导致利润承压   2022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88.93%,同比下降3.77pcts,公司毛利率保持较稳定的高水平;销售净利率6.88%,同比下降11.50pcts,主要受费用率上升影响;销售费用率为35.13%,同比下降3.41pcts;管理费用率为24.68%,同比增加12.33pcts,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增加影响;研发费用率25.30%,同比增加4.29pcts,研发费用3.17亿元,同比增长30.65%,2018-2021年研发费用的CAGR达23.06%,公司2022H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收入增速受降价因素短期影响,销售实现快速放量   公司核心品种埃克替尼、恩沙替尼2022H1销量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7.40%、1495.29%,恩沙替尼一线二线共同发力实现快速放量。2022年医保目录生效后,埃克替尼(125mg)价格由64.05元降至39.80元,降幅达37.86%,新增术后辅助适应症纳入医保目录;恩沙替尼(25mg)价格由203.7元降至58.82元,降幅达71.12%,新增二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纳入医保,一线适应症于3月获批上市。根据我们测算,按照从64.05元降至39.80的单价,2022H1埃克替尼销售收入约为9.22亿元,同比下降14.62%,恩沙替尼销售收入约为2.53亿元,同比增加360.65%,销售迅速放量。   深度布局肺癌领域,商业化与研发齐头并进   公司研发深耕肺癌领域,肺癌领域产品和在研产品覆盖了NSCLC中主要突变类型,包括EGFR突变、ALK突变、KRAS突变等,目前已有三款商业化品种埃克替尼、恩沙替尼和贝伐珠单抗。2022年上半年,主要商业化品种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于3月获批上市;贝伐珠单抗获批多项新增适应症(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M082(伏罗尼布)治疗二线肾细胞癌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公司在研管线取得多个阶段性进展成果,1项研究进入关键性临床Ⅲ期:CDK4/6抑制剂BPI-16350联用氟维司群治疗HR+/HER2-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4个IND申请获批准:恩沙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PD-L1抑制剂BPI-371153实体瘤适应症;SHP2抑制剂BPI-442096实体瘤适应症,另外BPI-442096治疗实体瘤的临床IND获美国FDA批准,进一步丰富海外新药管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收入为27.47亿元。考虑到药品降价带来的影响,我们将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由38.64、54.18亿元下调至35.74、48.68亿元。考虑到公司股权激励费用增加以及毛利率小幅下降,我们将归母净利润分别由4.59、6.84、9.23亿元下调至3.16、5.43、6.88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9-13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欧洲能源风险加大,业绩确定为王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欧洲能源风险加大,业绩确定为王

    化学制品
      本周化工市场综述   对于不少化工品来说,今年最大的不同在于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原材料的下行以及供给端开工率的下行或难以驱动相关产品价格持续向上,我们认为欧洲能源危机大的机会或来自于供给端的不可抗力而非开工率的下行。市场表现方面,本周申万化工指数上涨3.35%,跑赢沪深300指数1.61%。标的方面,欧洲能源危机相关的部分标的以及有业绩支撑的标的表现较佳,比如:环氧丙烷、TDI、天然气相关标的,业绩不佳的标的有所承压。往后看,建议关注两大方向,一是有预期差的新能源化工材料标的,比如:泰和新材,二是迎来业绩兑现拐点的标的,比如:东材科技。   本周大事件   大事件一:俄乌冲突持续,欧洲深陷能源危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七国集团财长已就对俄罗斯石油实施限价达成协议,并将在未来几周内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欧洲能源虽然短期还未显示出明显的供给短缺,但是如果持续时间拉长,进入到冬季用气高峰,整体的工业生产将有收到较大影响,建议关注欧洲供给占比较高如MDI、TDI、维生素、间甲酚等细分行业的海外装置运行情况。同时欧洲能源价格提升也将带动基础化工产品的成本提升,在中枢上支撑国际大宗化工产品价格。   大事件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8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0.9%,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并创出2020年7月以来的新低,表明全球经济复苏动能继续趋弱,整体来看从终端需求看,我国乃至全球的整体恢复还需要时间。   大事件三:三星电子的智能手机供应商的工厂开工率9月已跌至最低水平,部分厂商9月甚至决定暂时关闭一个月,这也是15年以来的首次关厂。   大事件四: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将对未碾米、去壳糙米、半精米和全精米征收20%关税,蒸谷米和印度香米暂时排除在外。两周前印度还在商讨禁止出口100%碎米,作为主要粮食生产国,今年印度已相继禁止小麦出口和限制食糖出口。本周印度出口的大米价格徘徊一年多最高。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在今年一直是比较关键的问题,如果持续的极端天气、用肥紧张、部分产粮国出口限制,全球的粮食价格仍将有较强的价格支撑。   投资组合推荐   泰和新材、东材科技、万润股份、万华化学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国内外需求,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国际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7页
    2022-09-13
  • 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事件点评:价格设定好于预期,医疗服务政策底部已现

    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事件点评:价格设定好于预期,医疗服务政策底部已现

    医疗服务
      事件:2022年9月8号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   点评:   1.推动“技耗分离”,采取“服务项目+专用耗材”分开计价的收费方式。文件中将种植牙费用拆分主要为3个部分(种植体、牙冠以及医疗服务费用)。其中,种植体及牙冠价格分别以集采及竞价的结果最终按照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对于种植牙配套实施的植骨手术、软组织修复等服务实施单独计价;最终将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包括检查检验相关费用)调控目标确立为4500元,同时允许一定程度的放宽幅度(三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按照当地医疗服务分级定价的政策相应递减)。   2.相关附件《允许放宽医疗服务价格整体调控目标的若干情况》中指出:1)对于经济发达、人力成本高、口腔种植技术领先区域允许20%的放宽幅度;2)对于国家口腔医学中心/口腔种植专业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允许10%的放宽幅度;3)对于口腔种植成功率高,公开服务质量信息、承诺接受监督和检查的医疗机构,允许放宽10%。因而,对于符合相关1)/3)条件的医疗机构,相关种植牙服务价格可上调30%(至5850元),较调整前价格降幅约为16%(此前种植牙均价10000元,其中种植、牙冠置入以及检验检查占比70%),这个降幅显著好于市场预期,医疗服务政策预期逐渐筑底。   3.强调公立医院价格“锚”的作用,民营医疗机构仍具备自主定价权。文件中强调调控目标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仍按照自主定价,通过公立医院发挥价格“锚”的作用,把调控目标的治理效果传导至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对自身医疗服务具备自主定价权,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服务去提升自身的定价,一方面推出中低端产品线去迎合扩容的种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保有对于高端医疗服务的自主定价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次种植牙服务收费政策对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机构影响较小,且伴随种植牙集采将带来种植牙服务量增长,对口腔服务类公司收入影响利大于弊。且此次种植牙服务价格调整政策落地也说明了医保局、卫健委对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将会深入参考市场真实情况,政策预期已经筑底。因此我们看好口腔及整个医疗服务公司的盈利预测、估值的担忧缓解,医疗服务行业有望在后疫情时期迎来业绩及估值的双向修复。我们重点看好通策医疗、瑞尔集团、正海生物等。   风险提示:1)政策变化风险;2)疫情反复风险;3)消费力不及预期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2-09-1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通知发布,有望推动行业加速增长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通知发布,有望推动行业加速增长

    医药商业
      平安观点:   行业观点: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通知发布,有望推动行业加速增长。9月8日,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   此次通知强调了“技耗分离”,即医疗服务和耗材的价格分开计算降价。通知提到,“诊查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的医疗服务价格需导入至整体不超过4500元每颗的新区间,并且允许经济发达、人力等成本高的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放宽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放宽比例不超过20%,以此测算种植牙最高价格不超过5400元/颗。按照此前服务价格6000-9000元/颗的均价,此次价格降幅在30%左右。此次医保局关于种植牙的调控价格,高于此前宁波地区的方案(3000-3500元/颗),整体降幅好于市场预期。   我们认为,此次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的专项治理,医疗服务价格降幅整体好于预期,且通过集采,上游的国产耗材企业将迎来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同时,随着种植牙价格的调整,行业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投资策略:主线一:新冠口服药相关产业链,日内瓦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先后宣布授权国内8家药企生产辉瑞与默克的新冠特效药,相关新冠药生产及产业链企业的业绩表现有望受益,建议关注: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复星药业、九洲药业、凯莱英、博腾股份、药明康德、华软科技、金城医药、歌礼制药和海辰药业等。主线二:中医药板块,重磅支持政策不断,政策落地提升信心。品牌OTC中药具有自主定价权,其它中成药集采降价温和,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高,建议关注:昆药集团、固生堂、以岭药业。主线三:创新产业链,CXO维持高景气度且估值触底,结合估值以及政策、资金因素,我们更倾向于CDMO和大分子CXO赛道,建议关注: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主线四:在上述三条主线外,还存在一些其他高景气、高壁垒的赛道:包括特色原料药、制剂出口与核医学等。建议关注:司太立、富祥药业、天宇股份、东诚药业、健友股份、普利制药、远大医药。   行业要闻荟萃:1)阿斯利康的达格列净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病;2)Revance公司的Daxxify在美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的中度至重度眉间纹;3)Spectru公司的新药Rolvedon在美获批上市,用于降低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感染风险;4)辉瑞创新药ritlecitinib在欧、美、中国等地区递交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斑秃。   行情回顾:上周A股医药板块下跌0.23%,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74%,医药行业在28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24位。上周H股医药板块下跌0.76%,同期恒生综指下跌0.50%,医药行业在11个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9位。   风险提示:1)政策风险:医保控费、药品降价等政策对行业负面影响较大;2)研发风险:医药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慢的可能;3)公司风险:公司经营情况不达预期。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9-13
  • 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医保集采拐点已现,医药行业有望迎来反转

    医药生物行业事项点评:医保集采拐点已现,医药行业有望迎来反转

    生物制品
      点评:   医保集采政策或已触底,利空已大概率出尽。1)从集采范围来看,国家和地方集采覆盖从医保大品种(如阿托伐他汀)扩大到医保小品种(如生长激素,医保报销金额和比例都极小)和非医保品种(如种植牙),市场对集采品种已经有充分预期。2)从价格来看,不再是唯低价中标,且部分品种中标价有所上升。如宁波种植牙集采,签约医疗机构限定打包价国产品牌3000元/颗,进口品牌3500/颗。2022/9/8国家集采方案规定三级医院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元,耗材单独竞价采购,相比宁波价格有明显提升。如2020年心脏支架国家集采价格范围是469-798元,平均价格不超过700元,2022/9/9发布的续约方案规定最高有效申报价为798元,心脏支架续约价格有望提升。3)从企业估值来看,大多数集采企业的估值已降至20倍以下,估值被低估。   医药行业估值和持仓比例处于近两年底部,有望迎来最佳配置时机。公募基金医药持仓比例自2020年以来持续下降,2022Q2非医药基金持仓比例降至4.3%。医药行业估值自2020年下半年起持续下行,申万医药指数PE-TTM降至23倍。基金医药持仓比例和医药行业估值均处于近两年历史底部,医药集采政策或已见底,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最佳配置时机。   集采政策或已见底,强烈推荐医药板块,建议关注:1)低估值集采品种有望迎来估值回升,如通策医疗、乐普医疗、微创医疗、长春高新、大博医疗、九典制药等;2)医药消费长期高成长,如爱尔眼科、欧普康视、爱博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等;3)科研服务持续高增长:如百普赛斯、键凯科技、泰坦科技等;4)医疗器械新基建推动高成长,如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华大智造等;5)CXO行业高景气度,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等;6)中药政策利好,如同仁堂、华润三九、以岭药业、寿仙谷等。   风险因素:政策及国际关系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经济恢复不及预期风险,黑天鹅事件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疫情影响风险等。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9-13
  • 化工周报:黄磷供需收紧,价格有望持续上行

    化工周报:黄磷供需收紧,价格有望持续上行

    化学原料
      核心观点   1、2022年8月以来黄磷价格大幅上行。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2年9月9日,黄磷净磷出厂现汇平均价为34078元/吨,周涨6.42%,较8月初上涨32.1%。本轮黄磷价格上行主要受供需两方面影响:供给方面,8月中下旬限电政策导致四川地区黄磷装置几乎全面停产,叠加秋冬季节为枯水期,水电成本较高,供应有所收紧。需求方面,黄磷下游进入“金九银十”旺季,拉动黄磷需求提升。长期来看,黄磷新增供给有限,下游草甘膦需求增长拉动黄磷需求提升。从供给端来看,产能方面,2017至2021年,我国黄磷有效产能从155.6万吨下降到139.55万吨,降幅为10.3%。产量方面,2017至2021年,我国黄磷产量从88.19万吨下降到68.9万吨,降幅为21.9%;2022年1-8月黄磷产量为52.09万吨,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从需求端来看,草甘膦为黄磷主要下游之一,2021年消费占比达29.6%。2017至2021年,我国草甘膦产量从50.58万吨增长到62.0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2020年来国内部分转基因品种相继获批,草甘膦作为配套农药需求有望迎来新增长,拉动黄磷需求提升。2022年8月以来黄磷库存持续下行,黄磷需求旺盛。截至2022年9月9日,黄磷工厂库存为2620吨,较8月初下降5520吨,降幅为67.8%。黄磷库存大幅下降表明国内需求旺盛,对黄磷价格形成支撑。此外,2022年以来磷矿石价格大幅上涨,黄磷成本端支撑较强。截至2022年9月9日,磷矿石市场均价为1043元/吨,较年初上涨61.7%,同比上涨75.2%。综合来看,黄磷长短期供给均有所收紧,下游传统旺季来临,上游磷矿价格高位运行,黄磷价格有望持续上行。   2、截至2022年09月08日,中国工业品价格指数报5101点,周涨2.0%。化工产品涨跌不一,其中乙二醇涨6.7%,丁二烯跌3.7%。乙二醇方面,受金九初邻,乙二醇季节性需求有所回升,叠加港口库存大幅下降,推动乙二醇价格上行。丁二烯方面,华东地区产量释放,市场供应得到补充,叠加下游合成橡胶价格涨幅有限挤压下游厂商利润,致使丁二烯价格承压下行。   3、过去一周,天然气价格下行。截至2022年09月09日,美国NYMEX天然气连续期货收盘价报8.03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周跌9.7%。天然气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为,欧盟周五召开了能源部长紧急会议,坚定干预天然气市场的决心,欧洲天然气价格大跌,牵连美国天然气价格承压下行。   4、行情回顾。上周,中信证券基础化工行业分类中的429家上市公司,共有278家上市公司股价上涨或持平,占比64.8%,有151家上市公司下跌,占比35.2%。周涨幅排名前3的依次为怡达股份、元琛科技、红宝丽,周涨幅分别为27.5%、25%、24.7%;周跌幅排名前3的依次为沃特股份、赛特新材、优彩资源,周跌幅分别为11.7%、9.7%、8.5%。   投资建议   目前黄磷供给趋紧,下游传统旺季来临,相关生产企业或将受益,如兴发集团、湖北宜化、云天化等。   风险提示   限电限产引起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安全环保政策升级、国内疫情反复等。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2页
    2022-09-1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