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60)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心血管疾病高发,Lp(a)或成为降脂治疗新靶点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心血管疾病高发,Lp(a)或成为降脂治疗新靶点

    中药
      心血管疾病高发,Lp(a)或成为降脂治疗新靶点   心血管疾病高发,用药市场预计不断扩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推算,CVD现患人数3.3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快速增长是CVD的重要特征,而血脂异常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2018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8岁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5.6%,较2015年持续上升。多研究和指南表明Lp(a)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多款临床阶段药物效果显著,靶向Lp(a)药物为心血管疾病的血脂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   Lp(a):降脂治疗新靶点,众多企业竞相布局   Lp(a)作为降脂治疗的新靶点,目前暂无药物获批上市。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共计10款靶向Lp(a)的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5款属于siRNA药物。其中,礼来制药的Lepodisiran于2024年3月进入临床III期,目前在患者招募状态。MNC积极与研发企业签订协议,布局新型降脂药物的蓝海市场。2024年10月石药集团已与AstraZeneca(阿斯利康)订立独家授权协议,以在全球开发、制造及商业化Lp(a)抑制剂YS2302018,以及后续开发的由该化合物组成或含有该化合物的任何药品或生物制品。根据该协议的条款,石药集团将收取1.0亿美元的预付款,并有权收取最高3.7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及最高15.5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里程碑付款。此外,还有多款产品管线处于临床前阶段,京新药业的Lp(a)位列其中,处于专利申请阶段。我们看好Lp(a)与PCSK9等其他靶点药物在降血脂市场的机会,布局领先的企业有望受益。   本周医药生物下跌2.13%,中药板块跌幅最小   本周医药生物下跌2.13%,跑输沪深300指数1.99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3位。中药板块跌幅最小,下跌0.55%;疫苗板块下跌0.88%,线下药店板块下跌1.22%,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1.81%,医药流通板块下跌2.01%;原料药板块跌幅最大,下跌3.67%,医疗设备板块下跌2.92%,化学制剂板块下跌2.62%,血液制品板块下跌2.58%,体外诊断板块下跌2.53%。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制药及生物制品:京新药业、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诺诚健华、京新药业、健康元、九典制药、百洋医药、和黄医药、泽璟制药;中药: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羚锐制药、悦康药业、方盛制药;原料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奥锐特;医疗器械:奥泰生物、万孚生物、可孚医疗、康拓医疗;CXO:药明康德、药明合联、泰格医药、博腾股份、泓博医药;科研服务:毕得医药、皓元医药、奥浦迈、百普赛斯、阿拉丁;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零售药店:益丰药房。   风险提示:药物临床研发失败、药物安全性风险、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4-12-22
  • 医药政策跟踪第4期:从他山之石,看商保突围

    医药政策跟踪第4期:从他山之石,看商保突围

  • 基础化工周报:焦煤焦炭价格继续下跌

    基础化工周报:焦煤焦炭价格继续下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聚氨酯板块】 本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均价为18480/18140/12900元/吨,环比分别-280/+90/+0元/吨,纯MDI/聚合MDI/TDI行业毛利分别为5160/5774/495元/吨,环比分别-196/+125/-167元/吨。   【油煤气烯烃板块】 ①本周乙烷/丙烷/动力煤/石脑油均价分别为1195/4374/635/4604元/吨,环比分别+72/-70/-8/+37元/吨。 ②本周聚乙烯均价为8370元/吨,环比+25元/吨,乙烷裂解/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613/1942/-87元/吨,环比分别-62/+40/-34元/吨。 ③本周聚丙烯均价为7300元/吨,环比+0元/吨, PDH/CTO/石脑油裂解制聚丙烯理论利润分别为-142/1428/-410元/吨,环比分别+51/+20/-51元/吨。   【煤化工板块】 本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均价为2610/1772/4135/2685元/吨,环比分别+33/-46/-65/+40元/吨,合成氨/尿素/DMF/醋酸行业毛利分别为473/51/-324/9元/吨,环比分别+33/-31/+16/+43元/吨。   【相关上市公司】 化工白马:万华化学、宝丰能源、卫星化学、华鲁恒升。   【风险提示】 1)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 2)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导致需求复苏弱于预期; 3)地缘风险演化导致原材料价格波动; 4)行业产能发生重大变化; 5)统计口径及计算误差。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4-12-22
  • 医药行业周报:减重领域对外合作继续值得期待

    医药行业周报:减重领域对外合作继续值得期待

    化学制药
      医 药 行 业 观 点   1. 减重领域风云变幻,差异化布局创造更多合作可能   据《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预测, 2025年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将进入全球药品销售额的前十,若累计减重+降糖适应症,其销售额将超过排名第一的Keytruda,单品年销售额超300亿美元。减重降糖领域是国际大企业重点竞争领域,而且双靶点、多靶点GLP-1展示更强的临床效果,口服GLP-1也在不断突破,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中国创新药也积极参与到减重领域的研发当中,差异化的研发思路,为全球合作创造更多可能。 2024年12月18日,瀚森制药与默沙东达成了关于口服小分子GLP-1 HS-10535的全球独家授权协议,首付款 1.12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达 19 亿美元。除瀚森制药之外,国内布局GLP-1口服的创新药企业还有恒瑞医药HRS-7535、甘李药业GZR18片、华东医药HDM1002片和信立泰SAL0112片等。对于双靶点GLP-1注射剂,随着研发布局企业的增加,国内创新药品种也主动寻求上更有效的临床证据, 12月12日甘李药业创新型GLP-1RA双周制剂GZR18注射液获得FDA的Ⅱ期临床试验的批准,该临床试验直接选择替尔泊肽做头对头。与GLP-1协同也是减重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国内企业也率先布局, 包括THRβ受体激动剂、 Act RIIA等脂肪和肌肉代谢靶点。   2. 关注国际临床会议中的中国企业,授权出海机遇众多   美国时间12月7日-10日,第66届美国血液学会( ASH)年会如期举行,有超过70篇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汇报,近500篇入选壁报展示,覆盖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等血液学领域。近年来,中国创新药的临床数据陆续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AACR)、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MO)等国际临床会议上发布,吸引全球创新药企的关注,并为出海授权交易创造机遇。 根据医药魔方统计, 2024年Q1~Q3中国license-out交易共73笔,去年同期62笔,披露交易金额达336亿美元,同比增加100%。国产创新药已逐步从过去的me-too模式逐步向Best in class( BIC)和First in class (FIC)升级,而且通过出海授权获得资金已经超过资本市场融资总金额,新的创新投资驱动循环已经形成,再进一步助推医药的产业升级。 2024年NewCo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海外市场经营不足的国内创新药企业提供了一种更为新的探索,也突破了海外有限的头部MNC的瓶颈,增加了对外合作的机遇。随着更多创新成果的展示, 2025年我们认为创新药出海将继续加速。   3 . 关注医保谈判结果的执行, 为医药产业注入新增量   2024年医保目录已正式落地,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17种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89种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目录新增药品中,国内企业的有65种,占比超过了70%。通过谈判机制,医保已累计将835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并在协议期内累计为谈判药品支付已超过3500亿元,医保的持续扩容为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增量。本轮医保谈判《 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 后的首次国家医保谈判,谈判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平衡医保的收支,还要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本轮医保谈判还纳入了多种新技术路线、新获批上市药品,如PD-1/VEGFA双抗、 PD-1/PD-L1单抗等。根据医保局统计,此次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 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 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无论比例还是绝对数量,都创历年新高。按照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的新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025年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根据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及时调整本机构用药目录。根据医药魔方统计,截至2024年Q3,除西藏之外, 2023版谈判品种配备率达到均超过50%,广东,北京等核心市场,配备率均超过了80%,较之前已有大幅进步,预计2024年医保谈判品种的配备速度将进一步提升。   4 . 医保协同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拓宽创新药的价值天花板   11月初,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平台数据赋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座谈会,探讨了医保与健康险协同发展模式,同步结算等支持政策有望陆续探索落地。 2025年医保的重点工作包括探索创新药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引导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及时将创新药品纳入报销范围,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并逐步扩大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 2022年,我国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8653亿元,赔付支出3600亿元,赔付率仅为41.6%,而同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支出24431.72亿元,两者差距巨大而且医保覆盖人群广阔。在新药的医保谈判中,医保局作为单一最大的购买方,占据市场的主动,也是影响国内上市创新药价值的重要因素,医保的支付能力也制约着国内创新价值的天花板。在医保大数据赋能的基础上,商保的核保成本将大幅降低,定位更为精准的商业保险将吸引更多客户投保,持续壮大商保的基金池。商保和医保的差异化保障定位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未来在创新药械的定价上将更具备主动性。从保险筹资能增加到赔付率提高,到形成足够强的赔付能力,需要经历产品的不断优化探索,更需要居民保险意识的持续提高,改革探索的时间虽然长,但目前医保部门的作为全国最大健康支付数据平台,可协调卫生系统和居民企业的一致配合,商业健康险形成新支付体系值得期待。   5 .零售药房出清加速,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   2024年是零售药店出清的转折点,从Q3零售药店上市公司的新开和并购门店数量来看,新增门店速度已显著下降。根据第一药店财智数据, 2024年Q3关店总数达到9545家,环比Q2持续提升, 同时新增门店也快速下滑,预计2024年Q4,关店和开店将逐步达到平衡。从政策监管来看,医保追溯码推广加速,将有效整治非规范操作,进一步加速行业出清。到2025年全国零售药房门店总数将下滑,预计下滑幅度超过10%,有效减少市场无效供应,对于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客流量有望回升,单店盈利将改善。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连锁药房有望最先获得客流量的回升,提升经营效益。 从品类趋势看,统筹政策放宽和创新药加速商业化,零售药房的增量价值也会逐步凸显,根据中康数据, 1-10月处方药销售规模占比达56.7%,规模同比增长2.8%,显著高于OTC和其他品类增长,而且处方药增长是线下客流量下降背景下实现的。 零售药店作为健康服务的终端,拥有大量的优质的药师储备,能高效快速服务大众,随着处方药比重提高,其商业化价值有望重估。   6. 已进入流感的高发时刻,呼吸道检测B2C市场持续发展   进入12月份,全国气温有明显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加,根据流感监测周报2024 年第 50 周( 2024年 12 月9日-2024 年12 月15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 4%,高于前一周水平( 3.6%),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 ILI%为5.4%,高于前一周水平( 4.7%)。全国共报告 114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感药物搜索大幅提升,目前已进入流感的高发时刻。在冬季流行的呼吸道病原体中,流感已经是哨点医院门诊阳性率的第一位,但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仍居第二位,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更高。对比2023~2024年流感季, 2024~2025年流感季的阳性率整体较低,但送检率提升是推动呼吸道检测市场发展的更核心因素,即使2024~2025年流感样病例低于2023-2024年,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对于呼吸道检测的B2C等新市场,经过2023年的初步尝试和积极反馈,居民的认知会逐步强化, POCT快检与核酸上门检测有望进一步得到推广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新版医保目录落地执行、 医保预付金制度推进、 协同商保发展, 医保对医药产业的新增量逐步展现, 政策预期逐步转向正面, 创新药出海进入收获期, 维持医药行业“ 推荐” 的评级, 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 关注最新临床数据发布和潜在BD机遇, 推荐【 康希诺】 , 【 益方生物】 , 关注【 科济药业-B】 。   2) 减重领域差异化布局和对外合作出海, 推荐【 众生药业】 , 关注【 甘李药业】 、 【 博瑞医药】 、 【 歌礼制药-B】 、 【 来凯医药-B】 。   3) 2024年版医保目录执行落地, 新进目录产品的销售放量, 推荐【 上海谊众】 和【 信立泰】 、 建议关注【 海思科】 、 【 云顶新耀-B】 。   4) 透皮贴剂注册审批要求变化, 进入壁垒提高, 龙头企业市场地位进一步稳固, 推荐【 九典制药】 。   5) 流感高峰到来, 呼吸道检测旺季到来, 推荐【 英诺特】 和【 圣湘生物】 。   6) 家庭医疗器械终端库存清理, 销售恢复, 推荐【 美好医疗】 , 关注【 鱼跃医疗】 、 【 可孚医疗】 。   7) AI、 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推荐【 祥生医疗】 、 建议关注【 金域医学】 、 【 润达医疗】 、 【 晶泰控股-P】 。   8) 海外肿瘤早筛产品进入支付系统后, 推广加速, 企业经营改善, 建议关注【 Guardant Health】 和【 GRAIL】 ;   9) 商保、 长护险发展, 支持民营医疗服务, 尤其是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 建议关注【 新里程】 、 【 信邦制药】 。   10) 海外投融资改善, 生物安全法案年内落地无望, 建议关注【 凯莱英】 、 【 益诺思】 、 【 药明康德】 、 【 药明生物】   风 险 提 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2页
    2024-12-22
  • 氟化工行业周报:2025年制冷剂配额下发,主流制冷剂品种有望全面上行

    氟化工行业周报:2025年制冷剂配额下发,主流制冷剂品种有望全面上行

    化学制品
      本周(12月16日-12月20日)行情回顾   本周氟化工指数上涨2.67%,跑赢上证综指0.34%。本周(12月16日-12月20日)氟化工指数收于2833.54点,下跌1.86%,跑输上证综指1.16%,跑输沪深300指数1.72%,跑赢基础化工指数0.72%,跑输新材料指数0.15%。   要闻点评:2025年HFCs配额下发整体好于预期,HCFCs削减符合预期2024年12月17日,生态环境部下发《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生产、进口配额核发表》和《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生产、使用配额核发表》,整体来看HFCs配额下发情况比预期更好:(1)2025年R32配额实际增加4.08万吨,比预期的4.5万吨少将近4,000吨;(2)2025年R134a配额相比2024年少7,401吨;(3)2025年R125、R143a配额分别略增1,614、1,781吨;(4)2025年R245fa配额增加5,354吨,少于预期的8,000吨。HCFCs配额削减符合预期。R22内贸配额同比减少28%;R141b配额减少57%,仅有三美股份拥有配额。   氟化工周行情:制冷剂行情高位持稳,或将酝酿新一轮涨幅   萤石:据百川盈孚,截至12月20日,萤石97湿粉市场均价3,662元/吨,较上周下跌0.38%;12月均价(截至12月20日)3,678元/吨,同比上涨4.09%;2024年(截至12月20日)均价3,546元/吨,较2023年均价上涨9.97%。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国内萤石粉市场博弈现状仍存,萤石企业开工情况普低,或消耗库存为主,年后市场有望在心态反转之下迎来复苏。   制冷剂:截至12月20日,(1)R32价格、价差分别为40,500、26,383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93%;(2)R125价格、价差分别为38,000、20,875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持平;(3)R134a价格、价差分别为40,000、22,225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持平;(4)R410a价格为39,000元/吨,较上周+2.63%;(5)R22价格、价差分别为32,500、23,241元/吨,较上周分别持平、+0.20%。外贸市场:(1)R32外贸参考价格为42,000元/吨,较上周+5.00%;(2)R125外贸参考价格为23,000元/吨,较上周持平;(3)R134a外贸参考价格为38,000元/吨,较上周持平;(4)R410a外贸参考价格为30,000元/吨,较上周持平;(5)R22外贸参考价格为22,000元/吨,较上周持平。   又据氟务在线跟踪,冷剂内贸市场暂稳运行,临近一季度长协价格商定窗口,总体向好趋势不改,出口方面企业开始陆续针对1月进行报价,出口报盘市场相较国内表现更为乐观。国内企业生产库存低位,渠道库存因高价难以累积,库存低位之下市场预计在一季度来临前呈现持续向好趋势。   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其他受益标的:东阳光、永和股份、东岳集团、新宙邦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波动,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4-12-22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抗抑郁新药进入收获期,关注吉贝尔、翰森制药、绿叶制药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抗抑郁新药进入收获期,关注吉贝尔、翰森制药、绿叶制药等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13%、-10.6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99%、-25.10%;本周中药(-0.55%)、生物制品(-1.62%)及医药商业(-1.78%)等股价跌幅相对较小,原料药(-3.67%)、化药(-2.78%)及医疗器械(-2.68%)等股价跌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爱朋医疗(+24.63%)、翰宇药业(+22.62%)、创新医疗(+20.17%),跌幅居前灵康药业(-25.15%)、普利制药(-22.20%)、德展健康(-20.56%)。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个股普跌,但小市值个股跌幅更加明显。   抑郁症百亿级蓝海市场,亟待新药重塑市场格局。抑郁症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有关。2023年全球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占全球人口的大约3.8%,这一比例还在持续上升;2019年中国抑郁症患者总数已达到9500万人,终生患病率为6.8%。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大部分抗抑郁药物主要是通过调控5-HT、NE和DA等神经递质的水平来缓解抑郁症状。在实际用药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是两类广泛使用的指南推荐一线治疗药物,然而这类药物也存在起效缓慢、患者依从性较差等问题,目前抑郁症市场急需新的抗抑郁药物来满足未被充分满足的治疗需求。建议关注有布局抑郁症新药的企业如吉贝尔、绿叶制药、翰森制药等。   信达生物/葆元医药新一代ROS1/NTRK抑制剂获批上市;68周减重22.7%!诺和诺德CagriSema III期减重数据公布:12月20日,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信达生物和葆元医药合作开发的新一代ROS1/NTRK抑制剂他雷替尼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ROS1-TKI治疗的ROS1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12月20日,诺和诺德宣布了III期试验REDEFINE1的结果。在第68周时,CagriSema的减肥效果明显优于安慰剂,达到了主要终点。   具体思路:1)创新药领域: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国健、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璟   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3)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4)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吉贝尔、绿叶制药、京新药业等;5)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6)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7)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8)GLP1产业链领域:圣诺生物、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9)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10)原料药领域:奥锐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11)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12)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13)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14)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15)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12-22
  • 公司跟踪报告:看好明年供需变化带来的业绩加速机会

    公司跟踪报告:看好明年供需变化带来的业绩加速机会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投资要点:   我们认为2025年公司核心产品派格宾将受益于乙肝诊疗供需两侧的积极变化而加速放量。一方面,受益于政策推动、真实世界临床研究进展以及新适应症获批,我们认为派格宾在医生和患者的接受度将持续提高;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扩大销售团队规模并提升销售效率,带动派格宾更广更深地覆盖医院。   2025年新产品将持续为公司业绩提供增量。长效升白药珮金于2023年获批上市并在当年通过首次谈判进入医保目录,2024年来快速放量;长效生长激素怡培已于2024年初递交上市申请,我们预计该产品将在2025年获批并快速放量。   规模效应凸显,公司销售费用率持续降低,带动利润更快释放。我们认为近年来随着派格宾销售体量扩大,公司规模效应已现,销售费用率持续降低。我们认为2025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仍将持续下降。   外部合作持续进行,公司深入布局肝病领域。近年来随着多机制多靶点乙肝创新药不断涌现,目前乙肝治愈已形成了以干扰素为backbone,siRNA、ASO等类型药物展现出特定潜力的格局,公司持续在乙肝前沿领域进行合作探索。此外,公司近期在MASH领域已完成两笔交易,逐步布局其他肝病领域。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至8.34、12.56、18.57亿元(原预测为8.10、12.42、18.51亿元),同比增长50.2%、50.5%、47.9%,EPS分别为2.05、3.09、4.57元。参照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0.97倍PEG,对应2024年48倍PE,对应目标价98.46元(+3%),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创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12-22
  • 泰恩康(301263):创新研发持续推进,未来可期

    泰恩康(301263):创新研发持续推进,未来可期

  • 钢铁周报:钢材基本面健康,权益走势胜负手系宏观预期

    钢铁周报:钢材基本面健康,权益走势胜负手系宏观预期

  • 朗姿股份(002612):高端女装龙头,医美连锁化扩张再添动能

    朗姿股份(002612):高端女装龙头,医美连锁化扩张再添动能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