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8196)

  • 维生素B6龙头,多元化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维生素B6龙头,多元化布局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天新药业(603235)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单体维生素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做强企业、成就员工、服务社会、健康人类”为宗旨,致力于在人类健康、动物营养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内销方面,公司在国内各省份均有销售;外销方面以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公司产品分为B族维生素、其他维生素、精细化工品等三大业务板块。   公司已有和在建产能和项目情况。1)公司已有维生素B6产能6500吨,维生素B1产能4000吨和生物素产能90吨。2)公司新建维生素A、维生素B5、胆固醇和25-羟基维生素D3项目,包括年产1000吨维生素A项目,年产7000吨维生素B5项目和年产350吨胆固醇、6吨25-羟基维生素D3项目。3)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投资6.1亿元建设GBL、生育酚醋酸酯等精细化工品项目,并拟投资2.8亿元配套建设热电联产项目。   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和研发优势。1)公司致力于单体维生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维生素领域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建立形成维生素B6、维生素B1、生物素、叶酸、维生素D3、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维生素E粉等多产品矩阵,为全球饲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的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凭借多年深耕维生素领域的技术积累、不断进取的市场开拓、优良的产品品质,公司产品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具有较高的市场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3)公司是全球B族维生素市场的重要供应商之一,在多个B族维生素产品领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根据博亚和讯统计,公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生物素和叶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4)公司稳步推进储备产品的开发进程,维生素B5、维生素A、胆固醇及25-羟基维生素D3等项目的中试工作均已顺利开展并逐步完善,未来将陆续进入大生产设计和建设阶段。   公司将依托先进的生产技术、完整的制造体系、全面的质量管理,科学构筑维生素产品矩阵,提升公司在维生素行业的市场竞争力。1)在现有产品方面,公司将不断巩固维生素B6、维生素B1、生物素、叶酸等产品的优势地位,持续提升其他维生素、ABL等产品的市场份额。2)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将横向拓展维生素A、维生素B5、25-羟基维生素D3、生育酚醋酸酯等品种,全面增强客户服务能力和覆盖能力,打造成国内标杆、国际一流的维生素制造企业。   风险提示:原料和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项目建设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9页
    2023-10-20
  • 特宝生物(688278):2023年三季报点评报告:季度利润高增长,新产品有望带来新增量

    特宝生物(688278):2023年三季报点评报告:季度利润高增长,新产品有望带来新增量

  • 维力医疗(603309):2023年三季报点评:海外业务明显恢复,国内业务短期承压

    维力医疗(603309):2023年三季报点评:海外业务明显恢复,国内业务短期承压

  • 公司半年报:筹建浆站陆续开采,原料血浆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公司半年报:筹建浆站陆续开采,原料血浆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天坛生物(60016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6.91亿元(+42.34%),归母净利润5.67亿元(+47.24%),扣非归母净利润5.59亿元(+49.44%),业绩快速增长,主因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17.99%),归母净利润3.05亿元(+17.37%),扣非归母净利润3.06亿元(+18.53%)。   点评: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48.54%,同比减少0.25pcts;净利率为28.77%,同比增加0.78pcts。费用方面,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68%/8.01%/0.96%/-0.81%,同比分别变动-1.07pcts/-0.15pcts/-2.12pcts/0.88pcts,其中管理费用同比+39.69%,主要为筹建期浆站费用、永安厂区转固后折旧费用、西安血制运营费用同比增加,研发费用同比-55.55%,主要为本期研发投入同比减少,材料消耗、技术服务费、临床研究费同比下降。   公司及各所属企业依托国药集团与各地战略合作背景,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支持,截至23H1公司拥有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总数达102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含分站)数量达76家,23H1采浆量为1125吨,同比22H1增长110吨,增幅为10.8%。23H1公司共有16家新浆站取得采浆证,23M9洪湖武生和黎平中生获准采浆,目前筹建中浆站还有24家,我们认为配合新产能的释放公司的血浆处理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公司通过内部技术共享合理布局下属子公司科研品种,采用集中研发、分散注册的科研模式缩短研发时间,加速推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截至23H1,成都蓉生的注射用重组八因子、层析静丙、纤原以及兰州血制品的PCC这4个产品处于上市注册申请阶段,23M9成都蓉生的注射用重组八因子获批并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另有成都蓉生的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上海血制的纤原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0亿元、12.97亿元、15.86亿元。公司是血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经进入了发展新阶段,中长期厚积薄发值得期待,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45X的PE,对应目标价28.95元(对应PB4.84X,PS9.10X,参考可比公司,我们认为估值处于合理水平),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采浆成本上升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0-20
  •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ESMO更新多项数据,但核心资产开发仍存不确定性,维持中性评级

    康宁杰瑞制药-B(09966):ESMO更新多项数据,但核心资产开发仍存不确定性,维持中性评级

  • 公司半年报:采浆快速恢复,推进海外市场长期贸易机会

    公司半年报:采浆快速恢复,推进海外市场长期贸易机会

    个股研报
      派林生物(00040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28.45%),归母净利润1.43亿元(-35.23%),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45.68%),经营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因为22H2新疆浆站原料血浆停采时间较长和其他浆站采浆受影响,导致23H1可销售产品数量有限所致。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收入4.48亿元(-8.65%),归母净利润0.87亿元(-24.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33.25%)。   点评: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48.75%,同比增加1.38pcts;净利率为20.17%,同比减少2.19pcts。费用方面,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07%/11.47%/4.14%/-4.15%,同比分别变动4.10pcts/3.13pcts/1.59pcts/-1.56pcts。   23年5月,派斯菲科下属龙江浆站和甘南浆站获准采浆,8月巴彦浆站获准采浆,9月庆安浆站获准采浆,截至目前公司在营浆站共有32个(双林17个+派斯菲科15个).23H1公司原料血浆采集近550吨,采浆同比实现较好增长且趋势良好,23H2可销售产品数量将环比增加,预计2023年全年业绩将呈现前低后高趋势。   从产品种类来看,广东双林拥有3大类8个品种,派斯菲科拥有3大类9个品种,合计品种数量达到11个,在研产品进度较快的数量超过10个,23M4广东双林的纤原通过了现场核查,23M5广东双林收到了PCC的药品注册证,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从销售地区看,23H1未有海外销售收入,我们认为主要系前两年是新冠下的应急短期出口机会,当下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合作伙伴推进海外市场法规注册出口的长期贸易机会,广东双林已与巴西最大的药品生产、配送及零售业巨头之一的HyperaPharma旗下制药板块子公司BRAINFARMAINDúSTRIAQUíMICAEFARMACêUTICAS.A.签订《独家许可和供应协议》。   盈利预测:考虑到上半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91亿元、8.42亿元(2023-24年原预测为7.55亿元、9.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3元、0.94元、1.15元(2023-24年原预测为1.03元、1.31元)。公司采浆量即将迈入行业第一梯队,待采浆站验收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原料血浆供应,增长确定性大,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30X的PE,对应目标价21.88元(原目标价20.44元,2022年25X的PE,+7%),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1页
    2023-10-20
  • 公司跟踪报告:销售稳步增长,研发有序推进

    公司跟踪报告:销售稳步增长,研发有序推进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投资要点:   得益于核心产品销量增加,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6%。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比+20.6%),归母净利润-7.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7.3亿元。第二季度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26.9%,环比增长51.1%;归母净利润-3.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率82.9%,管理费用率38.8%,研发费用率127.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2亿元。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加主要因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销量增加,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因商业化投入、研发费用大幅增加。   商业化建设、医院准入持续推进,核心产品通过2023年医保国谈初步形式审查。根据公司半年报,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自身免疫、肿瘤科商业化团队规模均已达到600人,分别准入超过600家医院。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均通过2023年医保国谈初步形式审查,有望参加今年医保国谈。   泰它西普适应症持续拓展,第二个适应症申报上市。根据公司8月22日公告,泰它西普的在中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III期研究,达到试验主要疗效终点,已经向CDE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SLE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正在推进中,狼疮肾炎(LN)已启动国内II期临床。IgA肾病适应症在中国、美国均已进入III期临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在中国、美国均已进入III期临床;重症肌无力(MG)在中国开展III期临床研究,在美国获得孤儿药资格认定并进入III期临床。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NMOSD)的III期临床均有序推进中。   维迪西妥单抗适应症不断拓展。(1)胃癌:截至2023年8月,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及化疗或联合PD-1及赫赛汀的HER2表达胃癌适应症一线治疗已进入的II/III期临床试验。(2)乳腺癌:国内HER2阳性乳腺癌伴肝转、HER2低表达乳腺癌正处于III期临床。分别治疗HR阴性/HER2低表达、HER2阳性、HR阳性/HER2低表达的三项新辅助适应症已进入II期临床。(3)尿路上皮癌(UC):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治疗一线HER2表达UC的III期临床试验顺利入组中,联合吉西他滨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美国二线单药、一线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HER2表达UC的临床试验分别处在II期、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依托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ADC平台和双抗平台,公司管线不断丰富。眼科药物RC28(VEGF/FGF)的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应症分别进入国内III期、III期、II期。ADC领域,RC88(间皮素)、RC108(c-MET)、RC118(Claudin18.2)均分别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新管线RC148、RC198(IL15/IL15Rα)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盈利与估值。我们预计2023-25年营收分别为12.4亿、19.4、29.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亿、-6.4、-2.1亿元,EPS分别为-1.6、-1.2、-0.4元。考虑到公司核心产品维迪西妥单抗、泰它西普依托医保持续放量,亏损持续收窄,在ADC和融合蛋白领域具备技术平台优势,核心产品适应症全面拓展,多个在研管线稳步推进,预期在未来两到三年为内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我们给予其2023年35倍PS,对应市值435亿元,对应目标价79.98元,给与“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新药审批风险、新药上市风险、技术迭代风险等。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0-20
  • 医药行业点评:支原体肺炎流行,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全梳理

    医药行业点评:支原体肺炎流行,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全梳理

    化学制药
      什么是支原体肺炎?如何传播?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结构,像是没有穿“外套”的细菌。肺炎支原体分为I型和II型共两种亚型。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一般都有季节发病的情况,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易感人群以及高发季节?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约3至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有少数家庭或者班级聚集发病情况。儿童青少年,是肺炎支原体的易感人群。目前,来医院就诊的支原体感染患儿,大多在4岁以上,以幼儿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为主。此外在广东,每年6-10月支原体肺炎感染相对高发。   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数据:根据《Etiologicalandepidemiologicalfeaturesof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inChina》文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以病毒为常见病因,少数由细菌所致;下呼吸道感染则由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所致。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有22.8%的患者至少感染一种细菌且呈阳性。其中以儿童的感染率最高。在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种细菌中,排前五的依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血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学龄前儿童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占比最高,高达56.7%。   支原体肺炎如何治疗?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青霉素和头孢等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从《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版)》开始,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退居二线,取而代之的是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或呼吸喹诺酮类,在支原体耐药率较低的地区可选择大环内酯类。当然,大环内酯类目前还是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用药。   国内企业支原体肺炎药物布局情况。国内已上市治疗支原体肺炎药物繁多,其中在多西环素布局的企业有普利制药、康哲药业、翰宇制药等;米诺环素布局的企业有哈药股份、白云山药业、华北制药等;克拉霉素以及红霉素布局的企业有国药集团、众生药业、普洛药业、普利制药、百洋医药等;对乙酰氨基酚布局的企业有新华制药、中国生物制药、众生药业、亿帆医药等。   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检测。根据2016版临床指南,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基于医生判断即可建立肺炎临床诊断,此后通过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确诊支原体肺炎后可进行系统治疗,重点关注英诺特、诺唯赞、万孚生物等拥有肺炎支原体快检试剂平台的厂商,建议关注亚辉龙、安图生物、圣湘生物等拥有相关肺炎支原体检测试剂盒产品布局的公司。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布局支原体肺炎药物及检测的相关企业,如:特一药业,众生药业,百洋医药、普利制药、英诺特、诺唯赞、亚辉龙、万孚生物等。建议关注止咳药相关标的,如:特一药业,贵州百灵、贵州三力、以岭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太极集团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产能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仿制药风险,集采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3-10-20
  • 收入端增长稳健,利润端受市场竞争拖累

    收入端增长稳健,利润端受市场竞争拖累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56亿元(+16.92%),归母净利润2.67亿元(-10.82%),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8.81%)。分季度来看,单Q2实现营业收入18.03亿元(+20.05%),归母净利润1.34亿元(-21.84%)。   点评: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为33.86%,同比减少3.48pcts,主要系同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客户订单毛利受到压缩;净利率为7.95%,同比减少2.59pcts。费用方面,23H1公司的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49%/6.22%/7.26%/0.95%,同比分别变动-1.70pcts/-0.20pcts/-0.83pcts/1.05pcts,其中财务费用同比+61.15%,一方面,23H1公司借款增加,导致借款利息支出增加;另一方面,外币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   分业务来看,无菌制剂实现收入8.98亿元(+30.04%),检测包装收入7.60亿元(-25.55%),生物工程收入6.02亿元(+32.81%),固体制剂收入3.04亿元(+67.53%),制药用水收入4.51亿元(+102.33%)。分地区来看,国内实现收入25.67亿元(+18.95%),毛利率35.26%(-5.11pcts);欧洲地区收入3.84亿元(+62.12%),毛利率29.29%(+6.61%);亚洲地区(除中国)收入2.02亿元(-16.54%),毛利率34.02%(+1.77pcts);美洲地区收入1.37亿元(+3.63%),毛利率24.93%(-3.81pcts)。   公司继续发挥无菌制剂经营单元、智能后包检测经营单元的优势,生物工程及一次性耗材板块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楚天思优特为数百家客户提供了产品测试,与数十家客户建立了订单合作;楚天微球为全球600多家客户提供了产品测试,得到了数百家客户的正向反馈,并形成了部分订单;楚天思为康推出了全自动细胞培养生产系统,并已取得了部分订单;复杂制剂领域多款产品推向市场,核药设备在国内市场奠定了绝对地位。此外,23M4公司设立了楚天科仪,主营业务为高端离心机等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进一步攻克生物工程前端领域的卡脖子项目。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为6.05亿元、6.96亿元和8.95亿元(原2023-24预测为8.15亿元和10.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15.1%、28.5%。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制药装备制造商,同时拥有水剂与固体制剂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质量和制造加工能力突出,多元化和国际化布局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参考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2023年20倍PE(原为2022年20x),对应目标价20.50元(剔除股权激励摊销影响后对应为17倍PE),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耗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3-10-20
  • 公司深度报告:新冠基数已消化,国际市场渐入收获期

    公司深度报告:新冠基数已消化,国际市场渐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万孚生物(300482)   1.国内POCT领域龙头,依托9大技术平台,打造满足即时检验各类场景使用需求的完备产品线。万孚生物成立于1992年,深耕POCT领域30余年,依托现有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电化学技术平台等九大技术平台,打造满足即时检验各类场景使用需求的完备产品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5.4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6.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7.69%,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的1.4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2.16%。   2.公司产品管线丰富,定量定性产品齐头并进,慢性疾病、传染病业务引领成长。(1)慢病检测类业务:近年来,慢性病患病人群不断增加,随着公司产品持续丰富,慢病检测类业务营收快速增长,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从2014年12.28%提升至2023H1的48.22%,业务毛利率保持60%以上,已成为公司现金牛业务。(2)传染病业务:常规检测项目稳步放量,流感、乙肝两对半和“术前四项”市场认可度较高,在新冠疫情蔓延期间,公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在国内外推出了近7款新冠检测相关产品,助力公司传染病检测大放异彩。(3)毒品检测:产品系列齐全,首创毛发检验,市场竞争格局较好,未来成长空间大,目前在俄罗斯、印尼、拉美、国内等市场取得拓展突破,有望带动毒检业务迈入新台阶。(4)妊娠及优生优育检测:公司子品牌金秀儿领跑国内市场,“ToB+ToC”线上线下双渠道共同发力,后疫情时代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3.国内赋能渠道实现“四扩”,国外“本地化”深度营销,全球销售网络逐步完善,品牌效应加强,凸显竞争优势。公司着眼于全球市场的拓展,已基本搭建全球销售服务网络,业务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打造“万孚”品牌,竞争优势逐步凸显。(1)海外市场:公司2004年开始布局海外渠道,目前已搭建比较成熟完善的营销体系,并通过“本地化”战略精耕细作海外市场,根据当地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产品,进行重点推广和深度拓展,美国子公司和国际部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发展趋势。(2)国内市场:划分“七大战区”,强化对渠道的管理,不断向经销商赋能,依托丰富的产品线优势,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提高公司整体营销效率,从而实现“扩渠道、扩品类、扩终端、扩份额”的战略目标。   4.投入持续加码,布局分子和病理诊断等潜能领域,打造万孚生态圈。(1)研发方面:公司注重创新,针对新产品和新技术平台的开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逐渐组建起以博士、硕士为学术带头人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研发队伍。(2)投资并购方面:公司积极开展投资并购战略,打造万孚生态圈,通过对英国BinxHealthLimited、美国iCubate、比利时Biocartis等公司进行参股投资,引入先进技术和核心产品,布局分子和病理诊断领域,打造“肿标-免疫组化-数字化病理-伴随诊断”产品链,为公司业务发展筑起第二增长曲线,加固护城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43亿元、36.40亿元、45.7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8.2%、23.7%、25.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46亿元、7.22亿元、9.5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4%、32.3%、31.6%,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1、16、12倍。考虑公司现有产品的成长性和检测项目扩充的市场潜力,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研发、注册及认证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3-10-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