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754)

  • 收入增速逐季提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收入增速逐季提速,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毕得医药(688073)   l25Q1业绩表现超预期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0.93%),归母净利润1.17亿元(+7.17%),扣非净利润1.04亿元(-15.09%),经营现金流净额1.58亿元(+375.87%)。对应2024Q4营业收入2.91亿元(+1.32%),归母净利润0.34亿元(+977.27%),扣非净利润0.32亿元(+2005.91%)。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6亿元(+12.83%),归母净利润0.31亿元(+17.71%),扣非净利润0.28亿元(+10.40%),经营现金流净额0.07亿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公司25Q1归母净利润为0.37亿元(+43.29%)。公司业绩逐步恢复良好增速态势,25Q1表现超预期。   l收入增速逐季提速,海外布局领先,盈利能力逐步提高   从产品结构上看,2024年分子砌块业务实现收入9.36亿元(-0.99%),毛利率为42%(+1.42pct),其中杂环化合物收入4.75亿元(+0.61%)、苯环化合物收入2.72亿元(-7.98%)、脂肪族类化合物1.89亿元(+6.39%)。2024年科研试剂催化剂和配体业务实现收入1.66亿元(+13.35%),毛利率为37.56%(+1.31%),其中催化剂和配体收入1.15亿元(+9.3%)、活性小分子化合物收入0.5亿元(+23.86%)。截至2024年底,公司常备药物分子砌块和科学试剂现货库近13万种,其中药物分子砌块为11.7万种,科学试剂为1.3万种。   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6.16亿元(+10.58%),国内收入4.86亿元(-9.12%)。公司海外业务具备良好竞争优势,海外业务布局早,已在美国、欧洲、印度等地区进行区域中心布局,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2025年随着下游客户研发需求的逐步恢复,公司收入增速有望逐季提速。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41.33%,同比提升1.33pct,主要系公司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和对价格调整。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为44.34%,同比提升5.45pct,公司全年毛利率有望维持在25Q1水平。   费率方面,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11.51%(-0.13pct),管理费用率为10.40%(-0.55pct),研发费用率为5.36%(-0.43pct),财务费用率为-1.98%(+0.72pct);2025Q1销售费用率为10.92%(-1.05pct),管理费用率为10.91%(+1.52pct),研发费用率为5.11%(-0.76pct),财务费用率为-0.19%(+2.72pct)。公司整体费用控制良好,股份支付费用支出影响管理费用水平。   l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营收分别为13.12、15.74、18.7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1.78、2.3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0、21.7和16.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关税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上游需求波动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27
  • 2025年中国GLP-1RA行业概览:新代全球药王预定?GLP-1RA让马斯克躺赢月瘦二十斤!

    2025年中国GLP-1RA行业概览:新代全球药王预定?GLP-1RA让马斯克躺赢月瘦二十斤!

    医药商业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主要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素类激素,相关药物包括GLP-1受体激动剂(即GLP-1RA)和DPP-4抑制剂。GLP-1RA通过激活GLP-1受体,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释放,同时延缓胃排空并通过中枢性食欲抑制作用减少进食量,从而实现降血糖和减重等多重效应。1902年,肠胃多肽激素促胰液素的发现拉开人体肠促胰素研究的序幕,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理论基础。此后,GLP-1RA成功进入糖尿病药物市场。近年来,GLP-1RA在体重管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同时在心血管、肾脏等多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研究持续深入推进,不断拓展其临床应用范围。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宣布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方针,为GLP-1RA类药物发展指明方向,随着政策细则逐步落地,预计将推动减重用药市场规范化发展,并促进GLP-1RA在合规框架下的合理应用与市场扩容。未来在政策引导下,GLP-1RA类药物有望在体重管理领域发挥更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GLP-1RA的定义、产业链、竞争格局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研判   多靶点GLP-1RA药物或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未来GLP-1RA药物研发将加速向多靶点方向发展,以替尔泊肽(GLP-1R/GIPR)和玛仕度肽(GLP-1R/GCGR)为代表的双靶点药物已展现出更优的降糖减重及代谢改善效果,成为新一代治疗选择。随着survodutide、BGM0504等候选药物持续推进临床研究,多靶点激动剂有望进一步拓展代谢疾病治疗边界。此外,三靶点药物的探索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研发重点,为复杂代谢异常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呈现跨国巨头主导与国内药企仿制创新追赶格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当前全球GLP-1RA药物市场由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和礼来(替尔泊肽)主导,产品适应症已从糖尿病、肥胖症拓展至睡眠呼吸暂停、慢性肾病等新领域。国内方面,随着利拉鲁肽专利到期和司美格鲁肽专利即将到期,中美华东等企业已实现利拉鲁肽类似药上市,司美格鲁肽类似药也有多家进入申报阶段,但减重适应症研发进度相对滞后。   中国糖尿病及肥胖问题日益严峻,GLP-1RA成为重要选择。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9%,但治疗率不足33%,防控缺口巨大。同时超重肥胖人群突破6亿,其中BMI≥25kg/m2者糖尿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13.8%-20.1%,形成庞大的潜在治疗需求。兼具降糖减重双重功效的GLP-1RA药物因此迎来爆发式需求增长,特别是在肥胖合并糖尿病人群中已成为首选治疗方案。此外,GLP-1RA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茨海默病等其他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潜力也正在被积极探索,进一步拓宽了其临床应用前景。
    头豹研究院
    21页
    2025-05-27
  • 北交所信息更新:三聚甲醛切片项目投产,注重研发专利数增至192项

    北交所信息更新:三聚甲醛切片项目投产,注重研发专利数增至192项

    个股研报
      森萱医药(830946)   2024年营收5.37亿元,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收5.37亿元,同比下滑8.89%,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下滑8.00%,毛利率43.58%;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26亿元,同比下滑8.80%,归母净利润2903.25万元,同比下滑16.72%。考虑到需求下降、印度产业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下调2025-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30(原1.63)/1.53(原1.87)/1.74亿元,对应EPS为0.30/0.36/0.4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43.5/37.0/32.4倍,看好募投放量与新原料药潜力,考虑到估值调整为“增持”评级。   鲁化森萱三聚甲醛切片项目建成投产,来特莫韦、吲哚菁绿通过CDE评审   原料药方面,2024年营收3.08亿元,同比-9.34%,毛利率53.62%,同比+1.89个百分点。含氧杂环类化工中间体营收1.40亿元,同比+6.56%,毛利率32.25%,同比-4.06个百分点。医药中间体营收8362.13万元,同比-25.46%,毛利率24.7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专利192项,42项发明专利。“年产40吨利托那韦、60吨琥布宗原料药”募投项目抓紧建设,子公司鲁化森萱三聚甲醛切片项目建成投产,南通公司部分原料药新品在欧美市场注册成功,新原料药品种来特莫韦、吲哚菁绿通过CDE平台技术评审,为未来收入增长奠定基础。   “做精原料药,做专中间体,做大新材料,布局创新药及仿制药”策略   公司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了“做精原料药,做专中间体,做大新材料,布局创新药及仿制药”的发展战略:(1)进一步将原料药产品结构精细化;(2)进一步将医药中间体产品结构专业化;(3)进一步提升含氧杂环类化工中间体市场份额;(4)进一步布局仿制药及创新药的原料药新兴市场。公司计划将现有医药中间体品种向原料药升级,每年推出1-2个新原料药品种,迅速推广市场,进一步稳定原料药销售收入占比;进一步开发抗艾滋病药物系列中间体产能,并适时向下衍生至原料药;拓展含氧杂环产品在新材料化工及溶剂替代领域的销售。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上涨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化风险、新品研发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27
  • 深耕细作,聚焦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主业

    深耕细作,聚焦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主业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4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21亿元(+0.09%),归母净利润6.92亿元(+5.75%),扣非净利润6.23亿元(+0.60%);2024年单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97亿元(-3.63%),归母净利润0.75亿元(-0.97%),扣非净利润0.16亿元(-74.94%);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8亿元(-8.74%),归母净利润1.60亿元(-23.97%),扣非净利润1.58亿元(-24.53%)。   点评:   坚持聚焦“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制药装备增速亮眼   2024年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坚持贯彻“调结构,强主业,提效益,防风险”的发展战略,深耕聚焦“医疗器械、制药装备”两大制造主业,适度延伸“医疗服务、医疗商贸”的发展模式。总体来看,公司不同板块业务增长有所分化,呈现出制药装备好于医疗器械,海外收入高于国内收入的局面:按行业分类,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疗服务分别实现收入68.60/21.71/8.34亿元,同比变化-2.83/+12.90/-9.51%,医疗器械有所承压,制药装备增速亮眼;按地区分类,国内/海外收入实现95.93/2.71亿元,同比变化-0.72/12.73%,国内业务相对稳健,国际化业务保持增长,其中国际化业务毛利率(47.69%)远高于国内业务毛利率(25.03%)。按产品分类,医疗器械/制药装备/医疗商贸/医疗服务实现收入37.35/21.71/31.25/8.34亿元,同比变化-10.37/+12.90/+8.04/-9.51%,毛利率变动+2.49/-1.65/-0.16/-2.04pct。   主营业务深耕细作,海外市场稳步拓展   截至2025年一季度,公司医疗器械和制药装备领域取得较多成果。医疗器械板块,公司取得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等多个核心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感控设备及耗材:成立感控国际贸易部,完成多项MDR认证;2)放疗及影像:结项验收“大孔径128层滑轨CT”和“肺癌精准放疗”;3)体外诊断产品及仪器:重点发展凝血+化学发光,全自动糖化设备和全自动血栓弹力图设备已拿证。4)手术洁净:取得4K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胸腹腔内窥镜、气腹机、医用内窥镜冷光源等二类产品注册证;搭建“设备+器械+耗材”体系。5)实验室:顺利推进新赛道研发项目,IVC类产品在韩国市场取得突破。制药装备板块,公司以新华英德设计院为驱动和引导,持续深耕注射剂、固体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四大板块,BFS设备获得多家头部药企合同订单,实现集成式VHP空间灭菌设备应用。海外拓展方面,公司在印尼、沙特等地的合作伙伴取得资格或运营,在产品生产、合作协议签署上有序推进。感控、口腔、洁净等产线成功打入欧盟等高端市场,多款产品实现首次出口销售。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108.24/115.82/123.81亿元(调整前25/26年为113.03/120.21亿元),同比增长8.0%/7.0%/6.9%;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8.00/8.85/9.53亿元(调整前25/26年为8.64/9.47亿元),同比增长15.7%/10.6%/7.7%;对应EPS为1.32/1.46/1.57元;对应PE倍数为11/10/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采购政策带来的波动,设备更新不及预期,制药装备行业竞争加剧。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27
  • CG Oncology(CGON):CG肿瘤学:我们最近医生检查的要点

    CG Oncology(CGON):CG肿瘤学:我们最近医生检查的要点

  • 桥生物制药(BBIO):BridgeBio Pharma:即使在Amvuttra的青睐者中,Attruby也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关键意见领袖电话会议的要点

    桥生物制药(BBIO):BridgeBio Pharma:即使在Amvuttra的青睐者中,Attruby也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关键意见领袖电话会议的要点

  • 米里康姆(TIGO):Millicom:更新估值预期;目标价上调至50美元;重申增持 电信首选股

    米里康姆(TIGO):Millicom:更新估值预期;目标价上调至50美元;重申增持 电信首选股

  • 西维斯健康(CVS):CVS健康公司周第一天:资本结构

    西维斯健康(CVS):CVS健康公司周第一天:资本结构

  • 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调整,推进智慧化实验解决方案落地

    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调整,推进智慧化实验解决方案落地

    个股研报
      迈克生物(300463)   核心观点   加快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调整,业绩表现承压。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49亿(-11.98%),归母净利润1.27亿(-59.44%),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6.01亿(-12.0%),归母净利润亏损1.55亿,公司正处于市场调整投入期和集采政策实施的过渡期,且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0.94亿。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10亿(-17.22%),归母净利润0.24亿(-80.09%)。公司近年不断着力于代理业务剥离与自主产品聚焦,持续加强自主产品研发投入,大力推进智慧化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地。近5年,公司直销收入占比从50.78%下降至32.61%,自主产品收入占比从50.03%提升至75.07%。   2024年免疫和临检试剂保持较快增长,持续推进大型仪器及流水线的终端装机。2024年公司代理产品收入6.12亿(-37.64%),自主产品收入19.13亿(+1.75%)。其中免疫试剂10.29亿(+8.04%),生化试剂4.99亿(-13.53%),临检试剂2.14亿(+21.77%),自主仪器收入1.58亿(+6.12%),公司在流水线和智慧化实验室解决方案的推进卓有成效。2024年公司自主产品流水线安装346条,累计安装891条,其中生免流水线128条,累计222条;免疫仪器2024年出库1352台,其中i3000、i6000合计560余台,2025年第一季度出库142台。2024年海外收入为1.62亿,同比增长59.21%,在“16+1”战略部署下逐步建立全球化营销网络并适时推进本土化制造。   毛利率企稳回升,保持高强度研发和销售投入。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5.1%(-0.2pp),其中自主产品毛利率下降约4.77pp,自主试剂毛利率下降约2pp,基本可控;近年来由于仪器销售波动较大,因此对整体毛利率的影响较为显著,2025Q1毛利率回升至56.8%。在公司处于直销转分销以及外部环境双重影响的背景下,公司加大费用管控力度。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小幅下降约1%,销售费用率25.4%(+2.9pp);管理费用管控到位,下降约10%,管理费用率6.5%(+0.1pp);财务费用同比下降约30%,财务费用率0.6%(-0.2pp)。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12.7%(+1.5pp)。   投资建议:考虑集采政策影响和公司处于战略转型期,下调2025-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2.73/3.54/4.24亿(2025-26年原为5.30/6.37亿),同比增速115.2%/29.7%/19.8%;摊薄EPS=0.45/0.58/0.69元,当前股价对应PE=26/20/17x。公司业务涵盖生化、免疫、血球等9大平台,大力推进智慧化实验解决方案的落地和海外市场的推广,代理业务剥离和直转分战略调整成效有望显现,维持“优于大市”。风险提示:体外诊断试剂集采降价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竞争加剧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5-05-27
  • 三星生物(207940):三星生物:投资者小组电话会议要点

    三星生物(207940):三星生物:投资者小组电话会议要点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